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20:37:07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大全(13篇)
時間:2023-11-27 20:37:07     小編:飛雪

總結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對過去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指導。我們可以通過回顧過去的努力和結果,總結出經(jīng)驗和教訓。小編整理了一些總結的范文,供您參考,或許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刺猬一句稱贊的話給予做木工的小獾以自信,小獾的一句稱贊的話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勞。故事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稱贊能給別人帶來愉快,要想得到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學情分析:

1、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學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常以挑剔的眼光審視別人的過錯,對他人缺少寬容之心、欣賞之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思路:

1、在學課文時,進行多形式的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2、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3、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2、細細品味重點語句,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板書:稱贊)隨機表揚:你的坐姿真端正!老師稱贊你!你的眼神真專注!老師稱贊你!你的精神真飽滿!老師稱贊你!聽了老師的稱贊,你的心里感覺怎么樣?(高興、快樂、興奮??)。

2、拓展:老師知道你們都非常愛學習,平時一定積累了很多詞語,能不能給“稱贊”換個意思相近的詞呢?(表揚、贊揚、夸獎??)。

3、出示詞語: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字詞寶寶還記得嗎?(師生復習生詞)。

二、走進課文,細細品味:

(一)、生自讀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用橫線劃出來。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蘋果。”

1、多媒體出示不同大小的物體,理解“一個比一個??”,練習說句。

2、抓住重點詞“真”、“極了”、“從來”、“這么”,再讀句子。

(二)、生默讀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原因。

“小獾已經(jīng)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薄扒宄浚〈题ド掷锊晒?傍晚,小刺猬背著幾個紅紅的大蘋果,往家里走?!?/p>

1、讓學生摸桌椅,相機理解“粗糙”一詞。

2、抓住“但是”一詞理解小獾做板凳的認真。

3、抓住“清晨”到“傍晚”的時間變化理解小刺猬采果子的辛苦。

4、師:既然我們了解了他們的勞動都不容易,我們該不該稱贊他們的勞動成果?引導學生帶著欽佩之情再讀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

(三)、生快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因稱贊對方而產(chǎn)生了神奇的效果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在我有點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jīng)會做椅子了?!?/p>

“謝謝你,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p>

1、想一想,他們在受到對方稱贊后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2、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高興的感覺再讀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課堂小結:

1、是呀,“稱贊”的魅力真大呀,它讓小獾有了自信,幫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勞。同學們要記住一句話:稱贊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贊帶給我們進步和快樂,稱贊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在生活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給予周圍人更多的稱贊。

2、學生、師生之間互相稱贊。

四、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稱贊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

五、板書設計: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蟋蟀的圖片,住宅圖片,文字,一段影像材料。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體會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放“蟋蟀的叫聲”影片。

問:知道這是誰在唱歌嗎?它的歌聲怎么樣?

2、看圖片。

3、先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從哪些方面寫的?

二、新授。

(1)選址,主要抓住它不肯隨遇而安寫。

問:寫這部分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通過蟋蟀與別的昆蟲進行對比,更加體現(xiàn)出它不肯隨遇而安。)。

出示課件: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說一說:總是隨遇而安。

從不隨遇而安。

(2)外部: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修辭手法?突出了什么特點,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3)內部特點:簡樸、干燥、衛(wèi)生,說明了什么?

(此三點應大部分由學生自己說出,教師只做引導和判斷)。

(當同學說到寫得好的地方時,要講明好在哪兒,再由他領讀此句段。)。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三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空氣(?????)?天空(?????)?回味(?????)?表演(?????)。

奇麗的(?????)????手熱乎乎地(?????)????靜寂的(?????)。

二.造句。

那么……那么……——。

既……又……——。

三.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在天底下,???????,而并不?????”是說????????。

那些小丘的線條那么?????,就像只用綠色????,不用墨線(???)的中國畫那樣,到處????????,輕輕流入?????。這里把小丘比作?????,“不用墨線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馬?????,?????????,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句話中把馬上的男女老少比作彩虹是因為??????????????。

羊群一會兒??????????,一會兒又?????,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這一句把?????比作?????,把?????比作????????????,句子流露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回答。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哪些地方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tài)”描寫?

五.閱讀習作,回答問題。

記嶗山太平宮——獅子峰之游。

青島堿廠子弟小學四年級二班?于峣。

早晨,我跟爸爸乘上了去嶗山的公共汽車。一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了偎山臨海的仰口海灣停車場。

我們下車后,沿著蜿蜒曲折的石級小路向上走。山路上游人熙來攘往。我們隨著游人往上走,過了幾座別致的小橋和亭子,來到了坐落在群峰之中的太平宮門前。我看見磚石圍成的院落,高高的石級上面有很高大的門樓,門樓的紅漆門上銅釘閃閃發(fā)光,院墻頂上露出灰瓦的殿頂。

我走進正殿。殿內當門有一個高約五米的神像。他身穿盔甲,瞪著一雙大眼睛,手執(zhí)一對竹節(jié)鋼鞭,威風凜凜。在它的兩側,各有一尊略小的塑像,也都身穿盔甲,手執(zhí)兵刃,威風凜凜。室內煙霧繚繞,香上的輕煙裊裊上升。著藍衣的道士在拈香禱告。

我到了院東,一眼認出了“綿羊石”。它的形狀酷似一只大綿羊。“綿羊石”上還刻著臧克家的詩?!熬d羊石”后面有個石頭鐘亭,內懸一口很大的仿古鐘。鐘粗大到要兩個大人拉手才能抱過來,有一人多高。據(jù)說這鐘聲能傳到十幾里外的地方。此系嶗山一大景觀,名叫“上宛曉鐘”。

走出太平宮東門,猛抬頭,獅子峰矗立眼前。它那么高,棱角分明,巍然聳立,像一頭威武的獅子,昂頭怒吼,在薄霧的籠罩下,更顯得雄偉壯麗。峰頂,“獅子峰”三個鮮艷的紅漆大字閃閃發(fā)光。

我聽說“獅峰觀日”是嶗山的又一大景觀,就振作精神,沿著陡峭的小路,扶著兩側的鐵鏈往上攀,一口氣攀到了獅子峰頂??上襾淼猛砹?,太陽已經(jīng)升起了老高。但我并不為此感到遺憾,因為我看到了另一幅壯麗的景色:仰口海灣,碧波蕩漾,閃閃爍爍,像一幅巨大的閃光緞;遠處隱隱可以看到狀似太陽帽的小島和點點漁帆;在視線盡頭,海天相接,成了米黃顏色。

轉視南西兩面,層巒疊嶂,峻峭雄奇;北面群山跌宕起伏,云霧繚繞,氣象萬千。我為家鄉(xiāng)的壯麗山河感到驕傲,不禁立下誓言,努力學習,長大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美好。

本文獲中央電視臺少兒部、《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編輯部“我的家鄉(xiāng)”征文比賽優(yōu)秀獎。

指導教師:朱維山。

1.依次寫出小作者到達的地點。

2.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在獅子峰頂上看到的景物的?

3.結尾一句話有什么作用?

六.總結出參觀游覽訪問一類文章的寫作知識。

七.寫一篇習作,向別人介紹你去過的一個地方的風景名勝或風土人情。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四

1.學會字詞,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2.提高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段。

【教學難點?】。

1.體會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體會第2—5段文字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貫穿,保持作者感情的連續(xù)性。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19.草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談一下自己閱讀課文后的初步印象與體會。

三、理清課文層次,劃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點,理解草原的天為什么比別處的天“更可愛”,體會作者激動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點,抓住“一碧千里”帶動全段的學習。

3.體會作者感情。

4.理解“駿馬”、“大?!本?。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默讀思考:作者在去牧業(yè)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結合“灑脫”、“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2.理解“歡迎遠客”這層文字,結合“彩虹”“歡呼”句理解。體會主人的熱情好客。

3.結合汽車“飛”與“走”的不同描寫,深入體會作者心情的激動。

二、學習課文第3—5段。

1.第三段:結合“熱乎乎”“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等語句,體會主人的熱情,客人的動情。

2.第四段:結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們的表現(xiàn),體會主人的熱情;結合“會心”等句,體會兩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結合主客表現(xiàn),理解結尾詩句,深入體會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三、歸納全文,回到整體,揭示“民族大團結”的課文主題,體會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民族感情。

2.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習體會。

【板書設計?】:

19.草原。

(張偉)。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五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刺猬一句稱贊的話給予做木工的小獾以自信,小獾的一句稱贊的話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勞。故事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稱贊能給別人帶來愉快,要想得到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學情分析:

1、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學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常以挑剔的眼光審視別人的過錯,對他人缺少寬容之心、欣賞之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思路:

1、在學課文時,進行多形式的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2、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3、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2、細細品味重點語句,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板書:稱贊)隨機表揚:你的坐姿真端正!老師稱贊你!你的眼神真專注!老師稱贊你!你的精神真飽滿!老師稱贊你!聽了老師的稱贊,你的心里感覺怎么樣?(高興、快樂、興奮??)。

2、拓展:老師知道你們都非常愛學習,平時一定積累了很多詞語,能不能給“稱贊”換個意思相近的詞呢?(表揚、贊揚、夸獎??)。

3、出示詞語: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字詞寶寶還記得嗎?(師生復習生詞)。

二、走進課文,細細品味:

(一)、生自讀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用橫線劃出來。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蘋果?!?/p>

1、多媒體出示不同大小的物體,理解“一個比一個??”,練習說句。

2、抓住重點詞“真”、“極了”、“從來”、“這么”,再讀句子。

(二)、生默讀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原因。

“小獾已經(jīng)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傍晚,小刺猬背著幾個紅紅的大蘋果,往家里走?!?/p>

1、讓學生摸桌椅,相機理解“粗糙”一詞。

2、抓住“但是”一詞理解小獾做板凳的認真。

3、抓住“清晨”到“傍晚”的時間變化理解小刺猬采果子的辛苦。

4、師:既然我們了解了他們的勞動都不容易,我們該不該稱贊他們的勞動成果?引導學生帶著欽佩之情再讀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

(三)、生快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因稱贊對方而產(chǎn)生了神奇的效果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在我有點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jīng)會做椅子了?!?/p>

“謝謝你,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p>

1、想一想,他們在受到對方稱贊后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2、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高興的感覺再讀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稱贊對方的語句。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課堂小結:

1、是呀,“稱贊”的魅力真大呀,它讓小獾有了自信,幫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勞。同學們要記住一句話:稱贊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贊帶給我們進步和快樂,稱贊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在生活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給予周圍人更多的稱贊。

2、學生、師生之間互相稱贊。

四、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稱贊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

五、板書設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材簡析:

二、設計思路:

1、抓住錢學森的語言進行朗讀品味,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時中國現(xiàn)狀及錢學森內心想法,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錢學森的拳拳愛國心。

2、適當?shù)匮a充相關資料,使錢學森的形象更立體、更豐富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更好地把握文本內涵。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感悟人物語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錢學森為什么要回到祖國。

2、能抓住錢學森的語言進行個性朗讀品位,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

2、《我的中國心》錄音。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知道了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愛國科學家。

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錢學森說的話,想想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學生默讀課文,圈畫)。

二、精讀感悟。

1、你找到了錢學森說的話了嗎?指名讀。出示:(我是中國人。)(我們日夜盼望著的,)。

2、【第一段話】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呢?誰來讀讀相關的語句。

引導:錢學森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馮·卡門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出示資料)。

如果在馮·卡門身邊,意味著錢學森將得到什么?(金錢、財富、地位、榮譽、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更早地獲得成功)可錢學森是怎么說的?誰來讀?(出示:我是中國人。)。

他想要干什么?(回國)這又意味著什么?(放棄這一切,)。

師:盡管在美國有著恩師的器重,過著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齊讀)。

根據(jù)所學填空:

錢學森寧愿放棄(),寧愿放棄(),寧愿放(),也不愿放棄()。他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

因為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

師:是啊,我們的祖國雖然貧窮、落后,但錢學森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雖遠隔萬里,卻心系祖國?!景鍟盒南底鎳孔屛覀円黄饋碜x讀他的心聲(齊讀)。

【第二段話】。

那錢學森的第二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請同學們自己讀讀三四自然段。

誰來交流?(中秋之夜,錢學森和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秋節(jié))是的,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國。

誰還想補充?(新中國已成立)這意味著什么?(中國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設祖國,只有這樣,祖國才能強大)。

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發(fā)強烈起來,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可當時祖國剛解放,情況怎樣?(很窮)這意味著什么?(搞科學研究,困難大)可錢學森卻誠懇地說(出示:我們日夜盼望)。

a錢學森說這一天指的是什么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一天)。

b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因為祖國剛從黑暗走向光明,現(xiàn)在很窮,需要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去建設)。

是啊,因為他堅信祖國現(xiàn)在雖然貧窮,但只要中華兒女們共同努力,我們的祖國一定會從()走向(),從()走向(),從()走向()。

錢學森既答復了留學生們的勸說,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跡。想一想,假如你是錢學森,說這番話時應是怎樣的心情?(激動誠懇堅決果斷)。

體會得很好。那你就帶著你的激動,帶著你的誠懇,帶著你的堅決和果斷再來讀一讀。

這就是他,一個炎黃子孫的真情流露。言為心聲,通過品讀錢學森的兩段話,我們感受到了他那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來!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錢學森的肺腑之言(出示兩段話)。

錢學森,祖國剛解放,還很落后、貧窮,搞科學研究有困難,你還是不要回去了。生讀。

3、可錢學森的回國的道路是極其艱難的,他受到了百般刁難。

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出示齊讀)。

一個師有多少人?猜猜看。

至少25000人啊!錢學森至少趕得上25000人!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力量無比的人!偉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著燈籠難找的人!神奇的'人!)。

怪不得海軍的高級將領說―――(齊讀)。

絕字什么意思?(堅決不允許。沒有商量的余地。)。

讀了著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是說錢學森是個難得的人才,堅決不能讓他回到中國,這樣美國的損失就大了。)。

他們會怎么留?請你想象一下。

(他們會給他漲工資,給他更好的別墅,更高檔的轎車。還會給他升官。

他們如果勸說不行,利誘也不行,可能就要來硬的了。比如抓起來,拷打他。

會派人監(jiān)視他,把他軟禁起來,不允許他外出、打電話、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實在不聽話,不為美國做事,他們有可能對他下毒手,秘密殺害他。)。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說當年美國政府采取的各種手段,讓學生體會到錢學森回國之路的困難,也就間接地體會到錢學森回國決心的堅定。)。

受到如此的折磨,假如你是錢學森,你會怎么做?

支持錢學森克服千難萬險,回到祖國的信念就是:齊讀板書:我是中國人。

句子填空。

三、經(jīng)過五年漫長的等待,在黨中央的關心下,在周恩來的努力下,

1、你從哪里讀出了錢學森的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激動、迫切、喜悅、歸心似箭)。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出示)。

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錢學森歸國心切!

有一個成語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達錢學森此時的心情,誰知道?(歸心似箭!)誰能把這歸心似箭的心情讀得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好!一起讀!

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載有錢學森的巨輪終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

游子終于回到了祖**親的懷抱。就在他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一剎那,他內心感慨萬千,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他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展開想像說一說。

2、同學們,五年哪,這么多年,對一心回國的錢學森來說真是怎樣?(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寢食不安)。

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讀!

正因為如此,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出示最后一節(jié))。

3、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的,非常出眾的。)懷著對錢學森的敬佩之情,用熱情贊揚的語氣讀最后一段。

四、此時此刻,你想對錢學森爺爺說什么?(生寫并交流)。

五、拓展練習。

搜集錢學森的有關資料,仿照前一課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張科學家卡片錢學森。

板書設計:

心系祖國。

錢學森我是中國人(中國導彈之父)。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七

1、引導學生感知圖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3、通過表演,進一步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三、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師:小朋友們我們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18課。

學生齊讀課題。

〖二復習生字。

師:課文中帶來了兩位小動物它們是誰?(小刺猬和小獾)。

師:刺猬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蘋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多媒體先展示小蘋果,認讀生字,再點開大蘋果,認讀生詞。)。

〖三邊讀邊悟,讀懂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誰稱贊誰?(小刺猬稱贊小獾,小獾也稱贊小刺猬,它們互相稱贊)。

(2)學生用筆勾畫出小刺猬、小獾相互稱贊的句子。(老師相機用多媒體展示)。

(3)學生互相稱贊的句子,讀出稱贊的`語氣。

(4)讀1~4自然段,你發(fā)現(xiàn)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樣?(粗糙)。

(5)粗糙的板凳是什么樣的?(老師引導學生用教室里的課桌椅進行比較,學習粗糙的近義詞精細)。

(6)讀小刺猬的話,有什么問題要問?(老師把學生的問題打在電腦上)。

(7)學生讀2、3自然段,自己去解決問題。

(8)學生讀小刺猬的話,讀出心中的稱贊。(老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一個比一個好,并讓學生練習說話。)。

(9)快樂地讀課文5~10自然段,勾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同學互相讀一讀。

(10)指名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相機啟發(fā)學生學著相互地稱贊)。

(11)學生齊讀7自然段。

〖四練習,讀寫結合。

老師多媒體展示:

我會說:聞了聞了()。

一次比一次好!一()比一()()。

用這樣的句子寫一寫身邊的人,稱贊他們!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八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語句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jù)課文中的句子展開想象,從而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青蛙媽媽的話,弄懂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知道什么是回聲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回聲》,請同學們把課題齊讀一遍。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一、學習第一段。

1、放錄像,相機理解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象一個大月亮。

2、指導讀出景物的美。

二、學習第二段。

1、看錄像,說說:在這個美麗的橋洞下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討論上述問題。

4、指導朗讀小青蛙說的話,注意兩次語氣的不同。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朗讀,找出寫小青蛙這時心情的語句。

2、理解奇怪極了的意思。

3、引導想象:這時候,小青蛙心里會想些什么?

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5、指導有感情朗讀小青蛙媽媽的話。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

2、說說: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

3、找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

4、討論: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換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詞語?

5、河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6、看錄像,理解:激、蕩。

7、師生共同用板畫再次理解激、蕩的意思。

8、齊讀,小結: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五、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青蛙媽媽的話,思考: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用序號標出來。

2、青蛙媽媽第一句說了什么?

3、自由讀2、3句,思考:為什么說小青蛙的叫聲就像這水的波紋呢?

4、放錄像,想象聲波碰到洞壁返回來的.現(xiàn)象。

5、討論:聲波與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6、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返。

7、齊讀青蛙媽媽的話。說說小青蛙是怎樣聽見自己的聲音的?

8、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9、小結:青蛙媽媽投石擊水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問題?

六、學習第六段。

1、自由讀這段。

2、放錄像,欣賞小青蛙的回聲。

3、小青蛙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理解歡快。)。

4、它這時的高興與它剛來到橋洞時的高興一樣嗎?

5、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總結全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兩同學角色表演四、五段內容,說說還在哪些地方可以聽到回聲?是怎樣產(chǎn)生的?

3、口頭填空:

回聲就是聲音的____碰到____返回來的聲音。

4、師講述回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板書設計。

回聲。

奇怪水波河岸高興。

一蹦老高。

明白聲波石壁歡快。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河像長長的錦緞”這一句話。

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直觀教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謎語引入。

2、太陽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給大家講一講?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陽光》。讓我們一起看看陽光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件朗讀。

2、自讀全文,劃出生字詞。

3、檢查朗讀。逐句檢查指導。

4、朗讀鞏固。分小組分段朗讀。

三、鞏固識字。

2、同學們真能干!勇敢地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今天,老師給大家到來了一些句子,你能選擇一句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嗎?(課件示句子。)。

3、學寫“也、長、山、出”4個生字。

四、朗讀全文。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十

1、出示圖片三位小朋友,再次打招呼鞏固生字。

2、分三小組,選擇課件其中一位小朋友,進行詞語測讀。

二、自主合作,品讀課文。

1、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用線畫出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3、生交流。師相機出示課件并指導朗讀。

(1)趙小藝畫風。

a.指名朗讀相關句子。

b.出示趙小藝的畫,讓學生配圖朗讀。

c.找出體現(xiàn)風的關鍵詞(旗子——飄)。

d.體會趙小藝畫風的動作與說話語氣(“眨眨眼睛”、“我能”)。

e.指名朗讀,師范讀,集體表演朗讀。

(2)陳丹畫風。

a.指名朗讀相關句子。

b.出示陳丹的畫,讓學生配圖朗讀。

c.找出體現(xiàn)風的關鍵詞(小樹——彎)。

d.體會陳丹的說話語氣(“也”)。

e.小組賽讀。

(3)宋濤畫風。

a.思考:宋濤與前兩位小朋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b.出示宋濤的原畫,讓學生根據(jù)變化進行朗讀。

c.找出體現(xiàn)風的關鍵詞(雨絲——斜)。

d.指名表演朗讀。

(4)趙小藝第二次畫風。

a.出示趙小藝的第二幅畫,讓學生指認。

b.學生找出相關句子,找出體現(xiàn)風的關鍵詞(風車——轉)。

c.體會趙小藝畫風的動作與說話語氣(“笑”、“還能”)。

d.師生合作朗讀。

4、學習最后一段,小結畫風情況。

5、夸夸三位小朋友,說出喜歡的原因。(我覺得______最棒?。?/p>

(1)陳丹:主動修正自己的錯誤,善于向別人學習。

(2)趙小藝:自信、肯動腦筋、聰明。

(3)宋濤:敢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勇于實踐。

三、課外延伸,鞏固所學。

1、“我是小詩人”,根據(jù)例句,完成句子。

例句:

風來了,。

風把小樹吹彎了,。

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

風來了,。

風把______________吹______________了,。

風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指名完成并感情朗讀。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練習。

1、思考:如果我是小畫家,我打算怎樣畫風?

2、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3、評一評:誰的想法最好?

五、布置作業(yè)。

小練筆:請你像宋濤、陳丹、趙小藝三位小朋友一樣,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把自己畫風的辦法用一段話寫出來。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十一

—、復習導入:

1、填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村姑,又變成老婦人,最后變成老公公,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

過渡:中國傳統(tǒng)小說慣用“三”設計小說情節(jié),如《三國演義》三顧茅廬《水滸傳》三打祝家莊《西游記》三借芭蕉扇“三”中包含著做事不易,需克服重重困難才會成功,三打白骨精中“三”也包含這種含義。今天,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品味文中的精彩。

二、精讀品味。

1、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一打”(2-4)。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討好(2-4)小節(jié),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白骨精的句子。

課件:孫:(1)正在這時,悟空??當頭就打(板書:果斷、機智、勇敢)。

(2)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你的,說著??

唐僧:(1)唐僧連忙扯住悟空。

(2)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板書:慈善)。

白:(1)白骨精不勝歡喜??今天機會來了。

(2)它正要??,用齋(板書l貪婪、狡詐)。

(3)妖精扔下一具??走了。

3、體會人物性格總結學習方法。

(1)讀——————(2)畫——————(3)談——————(4)品。

自己喜歡的方式劃相應的句子談自己的想法品人物的性格。

三、自學引導。

白:(1)山坡上閃出??走來(2)白骨精見根棒??路上。

孫:悟空又??一棒(果斷、勇敢、機智)。

唐:唐僧一見??(板書:慈善、人鬼不分(糊涂)、善惡不分,練習讀好對話)。

白:白骨精??女兒。

孫:孫悟空??妖精。

3、適時總結。

1)文章通過語言、動作、等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生動、頗有韻味。

2)文章對于遺詞用字也頗為講究,對于表現(xiàn)人物形象也十分有好處。

3)“奪”??八戒的饞樣。

4)“閃”??動作敏捷與正常八旬老人的不同。

5)“摔”??膽小。

6)“笑”??自信。

四、小練筆:

(1)、在第三次斗爭中,課文中沒有寫到唐僧的表現(xiàn),展開合理想像,結合教師剛才所教的方法,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他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用一段話生動地表達出來。

(2)、交流口味。

五、總結拓展。

1、孫悟空除掉白骨精,師徒四人又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中還會有更多兇險,因為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jīng),但有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和高超武藝,我們相信取經(jīng)的道路上一定會化險為夷,一路平安。

2、

(1)、簡介《西游記》。

(2)、中國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

《紅樓夢》—————曹雪芹。

《西游記》—————吳承恩。

六、作業(yè)。

2、課余時間運載讀名著西游記。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十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感情,扣住感情升華知識。

3、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的道理,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鼓勵。

品小英角色的心里世界。

讀得好的給予掌聲,讀不好的也同樣給于掌聲。

1、學生自己學習和同桌交流。

2、學生匯報第一次,師出示課件:第一次掌聲。

3、第一次掌聲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當時小英的神態(tài)心情是什么樣的?出示句子,品讀。

1、我們先來走近演講前的小英,看看演講前的小英是個什么樣的小姑娘。(指名讀第一段)你從“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學生交流。(板書:憂郁自卑)你能把小英的默默無語、憂郁自卑讀出來嗎?(指名讀)。

2、多么憂郁的小英呀!小英的憂郁還表現(xiàn)在哪兒呢?學生默讀2到3節(jié),邊讀邊畫出最能表現(xiàn)小英憂郁自卑的詞句。

3、交流反饋:

從“小英立刻低下了頭……猶豫了一會……慢吞吞地站了起來”到“眼圈紅了”你讀出了什么?我們從這些描寫小英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中可以體會到小英內心是多么膽怯、無奈、痛苦。

你該怎樣把小英那份膽怯、那份無助讀出來?(指名讀)從你們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個眼含淚花的小英。

4、但這個膽怯、傷心的小英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硬是一搖一慌地走上了講臺。

同學們,讓我們來看看走下講臺時的小英吧,她是什么樣表情和心情?。?/p>

7、正是經(jīng)受這么兩次掌聲的小英,她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了呢?同學們,誰來讀?

我們?yōu)樾∮⒌淖兓械礁吲d,請同學們在讀中表達出這種心情。(指導讀,男女生賽讀。)。

演講前的小英憂郁自卑,演講后的小英開朗自信。

1、此時我們再來讀小英的來信,(課件再次出示小英的來信)你對掌聲有沒有新的認識?(學生交流)。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歌名叫《掌聲響起來》,我們來欣賞一下。伴隨音樂小結:聽到掌聲響起來,我們的心應更明白,珍惜別人送給我們的關愛,同時把鼓勵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課文掌聲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十三

2015課文《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小編導語:《畫家和牧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講述了唐朝一位著名的畫家戴嵩勇于承認錯誤,謙虛地向牧童學習。下面是本文的教學設計。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時安排:兩課時

1、頂牛游戲:(詞語)

2、句式訓練:

1)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________一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一會兒濃裝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____________一會兒_____________,一會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渡:正在大家紛紛夸贊之時,卻誰料,一個牧童擠進來來喊道:——

1、[示:“畫錯啦!畫錯啦!”一個牧童擠進來喊道。](指名讀)

師:你為什么喊得這么大聲?

師:大家也來扮演牧童大聲喊喊。(齊讀)

師:這聲音猶如晴空霹靂,炸雷一般,大家一下子——呆住了。

(看看學生)大家有呆住嗎?

師:請問這位先生,聽了牧童的話,你是怎么想的?

生:哪來的`黃毛小子,竟敢說大畫家畫錯了。

小小牧童,你也懂畫?……

1)生:“謙虛、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⑻搼讶艄取?/p>

師:你是從哪個詞或哪句話里讀懂的?

a、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藹地說:“小兄弟,我很愿意聽到你的批評,請你說說什么地方畫錯啦?”

b、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教?!?/p>

2)師小結: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是難能可貴的。更何況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畫家呢![板書:將課題“畫家”寫得更大](齊讀5、6段)

1、“兄、呆”

2、“商”

3、“批評”

1、在我國現(xiàn)代畫家中,有不少人以畫動物而聞名。請你找找這些畫家的資料。

2、課外積累:

(1)必做題:讀讀課文,認一認《詞語表》中的詞語,會聽寫2號生字連詞。

(2)選做題:

a、講——把《畫家和牧童》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b、找——在我國現(xiàn)代畫家中,有不少人以畫動物而聞名。請你找找這些畫家的資料。了解大師們的故事,.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可以做張手抄報或圖片展)

c、看——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的故事。

2.華羅庚的故事(《自學成材的華羅庚》)

3、其他

d、背——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

拳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病?/p>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779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