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8:25:17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大全(15篇)
時間:2023-11-27 18:25:17     小編:翰墨

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反思教學,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的耐心和細心,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這些教案范文中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問題都具有一定的變通性和可操作性。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一

(一)學習內(nèi)容來自生活。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睂W習內(nèi)容來自學生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學習,可使學習更有效。因為,學習內(nèi)容貼近學生知識經(jīng)驗,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從生活中的各種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學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讓學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學習用品的面,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利用學生描出的各種平面圖形,比較大小,讓學生明白平面圖形有大小;讓學生用1平方米測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門等面積,引導學生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二)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gòu)知識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guān)面積單位,對于為什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是必須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學中,教師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體驗統(tǒng)一測量標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意義,也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鋪平了道路。例如,讓學生選用一種物體表面來表示胸卡的面積,從表示的結(jié)果中可以使學生逐步體會到:用不同物體來測量容易產(chǎn)生誤會,并通過創(chuàng)造矛盾沖突,使學生明確要測量面積的大小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然后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面積單位的活動之中。面積單位有哪些呢?教師不直接告訴,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表現(xiàn)自我,進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而當學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時,教師更是抓住契機,在肯定學生猜想的同時告訴學生生活中的數(shù)學真是無處不在。

(三)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體會),建構(gòu)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梢姡w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知識和方法,增進對科學的理解,體驗探究的樂趣。學生在說一說、摸一摸、估一估、站一站、量一量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積的含義,認識了面積單位。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讓學生先估計,后拿出1平方米紙,估計它的邊長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讓學生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發(fā)展空間觀念,再聯(lián)想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接近這個面積單位,把頭腦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再現(xiàn)面積單位,進而建構(gòu)出面積單位的概念??梢哉f,整個學習過程都非常關(guān)注學生的體驗。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二

數(shù)學教學是一種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力求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依賴教師的講解獲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得面積的概念。

1.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數(shù)學、做數(shù)學。

導入從學生熟悉的土豆開始,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接著課堂中摸一摸書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體的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然生發(fā)與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親歷經(jīng)驗的積累,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內(nèi)驅(qū)力。

2.強化數(shù)學的體驗學習。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為了使學生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數(shù)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xiàn)實,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的真諦與價值。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將學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們經(jīng)歷了從觀察――重疊――拼剪――拼擺――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擺――面積單位的建立這一過程,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為了自我需要,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樂趣。

3.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關(guān)心身邊的數(shù)學,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xiàn)象,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征與生活經(jīng)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應用數(shù)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結(jié)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shù)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個課例,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于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零亂狀態(tài),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jié)。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1.“涂顏色”比賽。

2.導入。

剛才老師畫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而這兩位同學涂的,是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20。

1.物體的表面。讓學生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鉛筆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個表面大。比課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兩張樹頁,進行比較。教師揭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第一組:圓形。

第二組:

提問:

(1)第一組兩圖相比,哪個面積大?(通過觀察,學生看到三角形面積中可以包含這個圓的面積,因此三角形面積大于圓面積。)。

(2)怎樣比較第二組兩圖?(這兩幅圖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得出圖1的面積比圖2的面積大。)。

3.揭示面積概念。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比較面積大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規(guī)則的也有不規(guī)則的。像剛才兩位同學涂的平面圖形就是不規(guī)則的,請你比較下面各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第三組:

第三組兩圖的形狀差別較大,不能用重疊的方法,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紙和筆,同桌兩人合作,想個可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請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問:你聽懂了嗎?(用劃方格的方法。如下圖所示。通過數(shù)方格,看哪個圖形包含同樣大小的方格數(shù)多,哪個面積就大。得出圖1的面積小于圖2的面積。)。

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

5.導入面積單位。學生在比較前兩組圖形時,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很順利的解決了問題。在比較第三組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兩個圖形包含的方格同樣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面積也不同。

提問:剛才這題,你學習后有什么啟發(fā)?

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面積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教科書上介紹了一些,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136頁。

你從書上學到了那些面積單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學。

那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圖釘面、田字格、信封寫郵政編碼的地方……)。

拿出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擺在白紙上,上實物投影展示)為什么這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擺,它們都是由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學。

同學們真聰明,請你在學具袋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實物:手掌面、方磚面、開關(guān)蓋……)。

1.投影出示例題。

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說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圖形的不同點。

2.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藍紙,并出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讓學生比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4.小結(jié):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5.做一做。

根據(jù)下面的測量要求,說出用長度單位還是用面積單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課桌面的寬______________。

教室門的高______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1.提問: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單位呢?

2.小結(jié):周長是指圖形一周的長短,面積是指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周長可以拉成一條線,面積卻不可以。我們可以說:“周長一條線,面積一整片?!?/p>

三、鞏固練習12。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合作分組)。

(1)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課堂小結(jié)3。

教后感:鞏固反饋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長、面積,突出了區(qū)別、對比。最后安排一道組合圖形中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對比,這樣安排會有助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四

教學內(nèi)容: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0至74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在活動中獲得關(guān)于它們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另一個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

學具:每四人一組,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各一個,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感知面積的`意義。

1、感受物體的表面。

同學們,今天鐘老師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家有信心來上好這節(jié)課嗎?有信心的話咱們同桌之間擊個掌,(孩子們擊掌)我也來(老師加入學生的擊掌中,從第一排開始從左向右依次與學生擊掌,停留在與一個學生擊掌的過程中)。老師的手掌面大還是他的大?(學生進行比較)同學們,請把你的手掌輕輕地放在數(shù)學書的封面上,比比看,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還是手掌面大。(學生進行比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還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還是黑板面大(師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還是黑板面大。

師:剛才我們說手掌、數(shù)學書、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體,他們有的大,有的小,像這樣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這是他們的面積(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今天我們來研究面積(板書課題:面積)。

師:誰能舉例說說什么叫面積?(師拿出數(shù)學書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如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2、感受封閉圖形的面積。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有大小嗎?

課件出示:

選一組你喜歡的圖形涂上顏色,比較這組圖形的大小,說說在比較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情預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1)或(3),不選擇(2),適時提問,為什么不選擇(2),學生會認為(2)的圖形無法比較,因為這個圖形是不封閉的。這時老師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課件上的其余四個封閉圖形進行鋪展變色。)。

師:可見封閉圖形也有大小。(板書:封閉圖形)我們說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一)觀察法。

師:孩子們,咱們來玩一個比大小的游戲。

直接出示兩個非常明顯的有大小之分的圖形。

哪個面積比較大?你怎么比的?(板書:觀察法)。

師:兩個面積相差比較大的圖形,我們只要觀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

(二)重疊法。

師:這兩個看上去相似的圖形,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出它們的辦法?

預設: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師:就聽你的,我們用重疊法來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板書: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三)測量法。

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學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用尺子量,比周長。學生猜測周長相等,面積也就相當)。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五

知識技能: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guān)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游戲新課,感知面積。

1、黑板出示:面積關(guān)于面積你知道了些什么?

游戲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

(二)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面積的意義。

出示: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個盒子,有面嗎?

師:是看到還是摸到的。

生:看到的。

師:再請你閉上眼睛,摸盒子的2個面,(指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還有想說的嗎?

生:面是光滑的。

生:我摸的兩個面是一樣大的。

生:上面大,右面小。

師:那就是說,物體的面有大有小(生說)(板書;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積(板書:面積)。

師;好,大家一起拿出數(shù)學書,和老師一起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

生;2個說。

師:有了面積單位,就可以量物體的表面的面積。請大家量一量書面的面積師:生匯報,你量了…..

驗證:請一個學生上臺板演?怎么辦?引導,用大的面積出示:平方米。

師:更大的面積單位是平方米。

師:他講得對嗎?誰會說出到底多大的圖形?

師:出示小卡片,這張卡片,用面積單位來量這個卡片面積多大呢?

思考:量這張小卡片,能用剛才的面積單位嗎?生:不能,理由。

放手問:從中你想到什么?還有更小的面積單位?

引導生說: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復說)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縮放)。

師:找找生活中的面積單位。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板書。

面的大小是面積。

邊長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出梯形面積。

2、通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結(jié)合教學,使學生受到唯物辯證觀的啟蒙教育,知道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變化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懂得用運動、聯(lián)系的觀點去觀察、研究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

教學重點: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關(guān)鍵:通過操作實踐,將梯形轉(zhuǎn)化為平行四邊形,探索梯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關(guān)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備用梯形硬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同學們會計算哪些圖形的面積?

計算下列圖形的面積:多媒體出示。

2、引入:

屏幕出現(xiàn)梯形,問:這是什么圖形,圖上告訴了什么?它的面積是多少?同學們還不會計算梯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3、回憶舊知。

我們在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是怎樣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多媒體課件演示)。

我們在學習三角形面積時,又是怎樣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課件演示)。

二、探索解決問題辦法,并嘗試轉(zhuǎn)化。

1、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方案。

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把梯形轉(zhuǎn)化為我們學過的圖形?

2、學生嘗試轉(zhuǎn)化。

剛才同學提出了用割補的方法、用拼擺的方法。那么,怎樣來割補呢?

學生上臺演示后,教師指出:由于梯形的不規(guī)劃,剛才的同學沒有轉(zhuǎn)化成功,其實是可以用割補的方法來轉(zhuǎn)化的,請大家看一看:多媒體演示割補轉(zhuǎn)化。

那么,用拼擺的方法呢,你準備怎樣來拼?

學生上臺演示。

3、學生操作、實施轉(zhuǎn)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拼擺梯形。

請同學們告訴老師: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拼的?多媒體課件演示。

三、觀察圖形,推導公式:

1、觀察。

它們的底、高和面積,大小怎樣呢?小組討論。

學生總結(jié)匯報后多媒體課件演示。

2、計算梯形面積。

算式中3加5的和求的是什么?乘以4得到什么?再除以2呢?為什么要除以2?

計算面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3、推導梯形面積公式。

算式中的3、5、4分別表示梯形的什么,想一想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公式。

閱讀教材,加深理解。

四、應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

1、基本練習:

計算下面梯形面積。

2、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并理解題意。

計算面積,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3、判斷題。

4、搶答題。

5、測量并計算。

五、總結(jié)課堂。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七

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四部分: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這部分內(nèi)容的結(jié)構(gòu)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四、重點難點。

1、教學中展現(xiàn)概念的形成過程。

3、教學中強化概念的比較辨析。

五、教學建議。

1、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chǔ)。本單元主要內(nèi)容兇手: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

2、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

3、讓學生探究,主動獲取結(jié)論。

4、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

六、課時劃分。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課時。

公頃、平方千米2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八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課,而且教學內(nèi)容也很抽象。整節(jié)課胡老師圍繞兩個核心問題進行教學:一個是什么是面積?一個是什么是面積單位?教學時充分注重了面積和面積單位這兩個重要概念的生成過程,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例如,在課的開始,胡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四邊形,讓學生去涂色,比一比誰先涂完。學生都愿意選擇小的圖形,老師追問:為什么選小的?引出平面圖形的面積有大有小。接著通過觀察黑板面和國旗、課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理解物體表面的大小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進行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學習,從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理解面積定義做了鋪墊。了解了面積的內(nèi)涵之后,讓學生通過“觀察、重疊、數(shù)格子”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體驗到?jīng)]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不便于交流,從而自然地導出面積單位。

在學習面積單位時,教師出示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了解1平方分米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擺一擺、量出桌面的大小。在認識1平方米的時候,胡老師先準備了邊長1米的正方形的布,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接著讓學生體驗1平方米的地面能占多少個同學,學生對面積單位概念有了深刻的印象。

本節(jié)課胡老師設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學習,注重了學習過程的探索性,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九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60~62頁。教學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

2、經(jīng)歷嘗試、失敗、成功等過程,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比較面積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chǔ)上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不同方法。

課件,學具盒,不同面積的長方形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若干,鄉(xiāng)鎮(zhèn)圖片,蠟筆。

課前交流介紹荷葉、太和、桂陽的特點

一、激趣導入

1、涂色比賽

2、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知

1、教學面積的含義

(4)教學面積的意義: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2、教學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4)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用小圖形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5)小組展示討論結(jié)果

三、鞏固練習

1、聽一聽,辨一辨,如果這件事情跟周長有關(guān)就用手指畫圈表示,如果跟面積有關(guān)就揮一揮手掌表示。

2、哪一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注意:兩個半格合起來可以變成一個滿格。小結(jié):可以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3、根據(jù)方格數(shù)量來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小結(jié):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圖形面積的時候,方格的大小應該一樣大,應該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

上午好!我說的課題是《面積和面積單位》。下面我將從教材、前測、教學目標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課內(nèi)容在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70~74頁。

教材簡析:《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lǐng)域,被布置在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具體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局部。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同學已經(jīng)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長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同學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zhuǎn)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只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chǔ)知識。

為了協(xié)助同學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依照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外表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括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和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說前測:

關(guān)于面積和面積單位同學知道些什么呢?對三年級兩個班同學的前測結(jié)果統(tǒng)計標明:

關(guān)于面積,87%的同學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一詞,13%的同學表示從未聽說;15%的同學對“面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56%的同學認為“面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guān),29%的同學表示說不清楚。

關(guān)于面積單位,69%的同學表示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單位一詞”,31%的同學表示從未聽說;10%的同學對面積單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47%的同學認為面積單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guān),43%的同學表示說不清楚。

據(jù)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一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探索物體和圖形大小的過程,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發(fā)展空間觀念。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

新授課

以自主探究為主。

教學課件。

(課件出示信息窗1主題圖)

1、師:你能解決剛才我們提出的“餐廳和廚房哪個大”這個問題嗎?

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比較房間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擺一擺的方法,自己嘗試解決。

2、請學生匯報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擺,得到廚房比餐廳大。

4、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對面積的理解。

1、師: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晚廳的面積有多大?”的問題嗎?

學生自己擺。

2、師:把你解決的辦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

3、師:大家用來計量的單位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結(jié)果不一樣。為了方便,人們統(tǒng)一了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

(1)畫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有1平方厘米。(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邊較小物體的面的面積。

師:請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操作,會感到太麻煩,質(zhì)疑,有沒有大一點的面積單位呢?

師介紹面積單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們的大小。

(1)介紹1平方米有多大。(2)畫出1平方米的大小。(3)讓學生站一站,看大約站多少名同學。

課堂: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學生思考,回顧學習內(nèi)容)

課堂練習設計: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

2、進一步感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實際大小,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運用所學熟練地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面積的意義及面積單位。

2、設計練習題注意以下幾種題型。

(2)、動手操作的題目:

拼圖游戲:用12個面積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長方形?它們的面積是多少?讓學生小組合作拼一拼,記一記,算一算,說一說。

畫一畫。在方格紙上畫出形狀不同,面積相同的圖像,這種題目更能加深同學們對面積的理解。

估一估。讓學生估一估身邊物體的面積。如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這種題目可以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理解。

設計題。如請學生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面積大約是16平方厘米的漂亮花壇。(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3、教學時,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再引導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然后再進行解決問題方法的展示。

現(xiàn)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軸對稱圖形了,下面檢驗一下哪組制作的最棒?

自主練習1.拿出課前剪好的圖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1.“涂顏色”比賽。

2.導入。

剛才老師畫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而這兩位同學涂的,是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20。

1.物體的表面。讓學生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鉛筆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個表面大。比課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兩張樹頁,進行比較。教師揭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第一組:圓形。

第二組:

提問:

(1)第一組兩圖相比,哪個面積大?(通過觀察,學生看到三角形面積中可以包含這個圓的面積,因此三角形面積大于圓面積。)。

(2)怎樣比較第二組兩圖?(這兩幅圖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得出圖1的面積比圖2的面積大。)。

3.揭示面積概念。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比較面積大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規(guī)則的也有不規(guī)則的。像剛才兩位同學涂的平面圖形就是不規(guī)則的,請你比較下面各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第三組:

第三組兩圖的形狀差別較大,不能用重疊的方法,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紙和筆,同桌兩人合作,想個可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請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問:你聽懂了嗎?(用劃方格的方法。如下圖所示。通過數(shù)方格,看哪個圖形包含同樣大小的方格數(shù)多,哪個面積就大。得出圖1的面積小于圖2的面積。)。

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

5.導入面積單位。學生在比較前兩組圖形時,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很順利的解決了問題。在比較第三組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兩個圖形包含的方格同樣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面積也不同。

提問:剛才這題,你學習后有什么啟發(fā)?

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面積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教科書上介紹了一些,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136頁。

6.認識面積單位。

你從書上學到了那些面積單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學。

那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圖釘面、田字格、信封寫郵政編碼的地方……)。

拿出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擺在白紙上,上實物投影展示)為什么這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擺,它們都是由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學。

同學們真聰明,請你在學具袋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實物:手掌面、方磚面、開關(guān)蓋……)。

1.投影出示例題。

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說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圖形的不同點。

2.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藍紙,并出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讓學生比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4.小結(jié):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5.做一做。

根據(jù)下面的測量要求,說出用長度單位還是用面積單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課桌面的寬______________。

教室門的高______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三)區(qū)別周長和面積。

1.提問: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單位呢?

2.小結(jié):周長是指圖形一周的長短,面積是指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周長可以拉成一條線,面積卻不可以。我們可以說:“周長一條線,面積一整片。”

三、鞏固練習12。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合作分組)。

(1)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課堂小結(jié)3。

教后感:鞏固反饋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長、面積,突出了區(qū)別、對比。最后安排一道組合圖形中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對比,這樣安排會有助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三

通過實例感受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通過實例認識面積單位,認識面積單位有多大。

【過程與方法】。

通過借助實例探索面積單位的過程,感受面積單位的大小,提升數(shù)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提高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面積單位的認識。

【難點】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積單位的大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回顧之前如何表示面積的大小。請學生用方格紙測量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

預設有學生數(shù)出6個格子,有學生數(shù)出24個格子。

請學生分析原因,明確是由方格大小不同導致的。

提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需求。引出課題。

(二)講解新知。

提問:你們聽說過哪些面積單位?

預設學生說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師介紹三種面積單位的含義及符號:

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符號表示為cm2;

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符號表示為dm2;

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符號表示為m2。

學生活動:在學具中分別找出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紙片,感受大小。

(三)課堂練習。

請學生找一找身邊面積約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體表面。

預設學生舉出指甲蓋、粉筆盒的一面、地磚等例子。

(四)小結(jié)作業(yè)。

小結(jié):提問學生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利用今天所學,說一說生活中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

四、板書設計。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四

1.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形成不同單位面積的表象,能說明或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實際大小,能根據(jù)實際正確選擇面積單位。

2.使學生通過觀察、比劃和操作等活動,建立面積單位和單位面積大小的觀念;培養(yǎng)觀察、類比等思維方法,體會不同面積單位意義的一致性,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通過面積單位的認識,體會學習內(nèi)容的發(fā)展和自身的知識的積累,初步了解面積單位在現(xiàn)實生活里的應用,激發(fā)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學難點]建立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教師準備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4把米尺;學生在課本第111頁上剪下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2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每組準備4把米尺。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1.創(chuàng)設情境。

引導:你能用一個物體的面量一量,說出大約有幾個這樣的物體面大嗎?自己選一個物體,比如課本、文具盒、墊板、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紙,用它的面去量一量,看看大約是多少,等會大家交流結(jié)果。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你量出的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教師板書交流的結(jié)果) 2.引入新課。

質(zhì)疑:同樣大小的課桌面,為什么量得結(jié)果里的數(shù)不一樣?請你說說是為什么。那怎樣就能使大家量得的結(jié)果里的數(shù)是一樣的呢?說明:看來,要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就需要用統(tǒng)一大小的面去量面積。我們量長度用長度單位,而這里量面積就要用面積單位。也就是說,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面積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面積單位。(板書課題)

二、觀察感受,認識單位1.說明單位。

引導:你看了這個課題,想知道些什么?說明:大家想知道什么是面積單位,面積單位有哪些。首先我們來看面積單位。在測量和計量面積時,常用的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提問:看了這些面積單位,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說明:大家看到這些面積單位,又想知道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的,各有多大。接下來我們就認識這些面積單位。 2.認識平方厘米。

(1)說明:我們上節(jié)課數(shù)方格比較面積大小,看一個圖形面積有幾個方格大,用的方格是正方形的。今天要認識的三個面積單位,是像方格那樣的正方形,但不同的單位,正方形大小不同。

引導: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從我們準備的這些小正方形中,找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嗎?找出來舉給老師看一看。

指出:小朋友的眼光真準,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黑板上貼出1平方厘米)小朋友量一量這個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提問:邊長是多少?指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大家仔細觀察這1平方厘米的大小,記住它的大小。(板書:1平方厘米――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可以寫成1 cm2。(板書:1 cm2)這里cm表示厘米,右上角的小“2"表示“平方",也讀成1平方厘米。(讓學生集體讀兩遍) (2)引導: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紙片,摸一摸它有多大。你有什么感覺呢?告訴大家。

拿這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與你的指甲比一比,看看哪個指甲面的大小最接近。交流:你哪個手指的指甲接近1平方厘米?和同桌說說你接近1厘米的是哪個指甲,把那個指甲給同桌看一看。觀察:大家看一看1平方厘米的大小,閉上眼睛想一想,把1平方厘米記在心里。強調(diào):1平方厘米就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 (3)引導:大家觀察教材第61頁的兩個長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知道每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為什么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說明:要知道一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只要看這個圖形含有幾個1平方厘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1)引導:平方厘米這個單位比較小,一般用來測量比較小的面。如果要測量像課桌面、椅子面這樣比較大些的面的面積,就要用稍大一些的面積單位?,F(xiàn)在大家拿出你準備的這樣一個稍大些的正方形,(貼出1平方分米)量一量邊長,想想它可能是哪個面積單位。

提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你認為它是哪個面積單位?

(2)引導:你能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碼?試著比劃給老師看一看。指導:1平方分米可以這樣比劃:一只手手心朝前,一只手手心朝里,用拇指和食指搭成邊長大約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大約就是這么大。想象:大家在頭腦里畫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記住它的大小。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接近1平方分米呢?請你舉出說一說。(學生舉例交流)強調(diào):1平方分米就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大小。.(3)測量:請大家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同桌兩合作,再量一次課桌面,看看大約多少平方分米。(學生操作測量)交流:課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指名幾人說結(jié)果)這次測量結(jié)果里的數(shù)相同了嗎?為什么這次會相同呢?提問:我們是怎樣測量的?把你的量法做給大家看一看。(指名學生演示)說明:測量長方形面的面積,可以一行一行地量出這一行是多少平方分米,再量出有多少行,得出一共有多少個平方分米。長方形桌面含有多少個1平方分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認識平方米。

(1)引導:根據(jù)前面的學習,你認為1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的大小?說明:邊長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板書畫出邊長1米的正方形,并板書:1平方米――邊長1米的正方形)像這樣大的正方形是1平方米。量較大面的面積,通常用平方米作單位。

提問:1平方米還可以怎樣寫?學生讀一讀。 (2)引導:你能用米尺擺出1平方米嗎?由組長負責,帶領(lǐng)全組同學在前面或后面擺一擺,看一看1平方米有多大;再往里面站人,看看1平方米的地方可以站多少個同學。

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提問:看到1平方米有多大了嗎?你個例子說說,什么物體的面大約1平方米? 1平方米大約可以站多少個同學?說明: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像大家剛才那樣站9~10個同學所占的面積大約1平方米。

(3)引導:根據(jù)黑板上畫的1平方米,你能估計一下黑板面大約有幾平方米大小嗎? 5.梳理面積單位。

(1)提問: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面積單位?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各有多大?你能比劃或者舉例,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大約各有多大嗎? (2)讓學生讀一讀板書的面積單位的三句話。提問:這三個面積單位從大到小怎樣排列?說明:其實還有比1平方厘米更小的,比1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呢,以后我們再認識。(在板書的3個面積單位兩端往左右標出箭頭)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量出面積特別是多少。

交流: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樣擺的?(演示、觀察每排擺了幾個1平方厘米,擺了幾排,一共多少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積是多少?你擺了幾排,每排有幾個1平方厘米?說明:一個圖形含有多少個1平方厘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在測量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時,可以像剛才這樣,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看每排是幾個1平方厘米,有幾排,就能知道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在圖下對應填寫單位名稱。交流:你是怎樣填的?這兩個單位有什么不同?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聯(lián)系嗎?(用1厘米做正方形的邊長,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指出:長度和面積的意思不一樣,長度是線段的長短,面積是面的大小。所以長度單位用線段表示,面積單位要用正方形表示。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引導:這里要填哪些面的面積單位?插圖表示什么地方的大小?請小朋友想想這些面的實際大小,看看量得的數(shù),想想用哪個單位名稱,再在( )里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樣填的?選擇3道要求說說怎樣想的。

說明:選擇面積單位,要想想物體面的實際大小,再看看量出的數(shù),思考用哪個單位是正確的。

四、全課總結(jié),交流收獲

1.課堂總結(jié)。

提問: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問題要幫助解決嗎?

2.課后活動。

布置: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相互合作,用舊報紙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積和門窗面積,在小組之間交流。回家作業(yè):補充習題第49頁。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篇十五

北師大版小學教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51~52。

1.知識技能。

認識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并知道它們實際的大小。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jīng)歷用不同的單位測量同一平面等活動,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建立面積單位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

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在探究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的實用價值,獲得成就感。

重點:結(jié)合具體的測量活動,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難點: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各一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正方形紙片各一個,每兩人一把剪刀。

組織抽紙涂色比賽:教師為學生準備大小各異、形狀不同的紙放在信封中,當學生代表抽出紙片并髙高舉起示意時,學生們的反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抽到大紙片的一方感情激憤認為這樣不公平,而抽到小紙片的一方則興高采烈。

為什么不公平?(引導學生說出紙的面積的大小不同)。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游戲讓學生初步感受什么是面積,并對面積的大小有初步的感知,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生:一樣。

師:現(xiàn)在我們用畫方格的辦法,看看課本的面積有多大。

生:用方格衡量課本面積。

師:說說你們畫的課本有多少個方格?

生1:12個。

生2:14個。

師:為什么畫出的格數(shù)不一樣呢?

生:方格大小不一樣。

師:要是我們規(guī)定的方格大小一樣,是不是大家畫出的格數(shù)就一樣了呢?

生:那樣就會一樣。

師:看來,為了計算面積的大小,需要我們統(tǒng)一面積單位。

認識1平方厘米。

師:大家能畫出一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424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