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階段制定的一種詳細的教學計劃,幫助教師有效組織教學活動。教案編寫時應該注重對學生鞏固與拓展知識的機會,以便提高學習效果。教案編寫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下面是一些編寫教案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生七嘴八舌介紹自己的見聞)
2、你認為山寨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生根據(jù)預習情況自由談)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關圖片、資料。
看來我們對山寨還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一定很大。
1、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兒歌,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兒歌。
2、把兒歌讀給同桌聽,注意糾正字音。
3、標出生詞,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同桌聽。
4、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條中的生字。
可以組長領讀、可以組內(nèi)開火車讀、可以搶讀……
5、師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自讀自悟。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認真讀讀,根據(jù)理解給兒歌配上畫。然后再美美地讀。
(學生一邊讀文,一邊作畫,畫過又讀,讀過再改,在鉛筆的沙沙聲中,翻書的嘩嘩聲中,關注文本中展現(xiàn)的畫面。)
2、小組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學的補充下加以改進。
1、師生互動,全班交流。
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點,任選一節(jié)作為指導理解的切入點。
(1)例如,生:我喜歡第二小節(jié),這是我的作品,請大家欣賞,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畫。
(2)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這一節(jié)?可以補充,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指名在地板上畫山路,集體評選出最符合詩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彎》請一名同學當詩人,邊走邊說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5)生談感受。
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
(7)出示重點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首先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讀自悟的主動性,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獨特的美——掩映在蔥蔥蘢籠的山林里;然后練習用“怎么”說話;最后感情朗讀。
2、同法略學其他兩小節(jié)。
3、感情朗讀全文。
4、通過閱讀想象,你對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1、繼續(xù)搜集有關山寨的圖片、資料,與小伙伴交流。
2、試著補充文中“……”的內(nèi)容。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這是一篇簡介交通工具發(fā)展史的說明文。文章圍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這一中心句,敘述了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從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真理。文章是按時間先后順序?qū)懙?,告訴我們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就要發(fā)展科學技術。
本課要求會認16個字:初、騎、較、載、涯、內(nèi)、燃、軍、艦、艇、幻、核、宇、宙、航、類。寫會9個字:騎、較、獨、內(nèi)、息、軍、幻。
1、認會16個字,寫會9個字。
2、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到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就要發(fā)展科學技術。
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課生字仍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本課新詞較多,不要糾纏在專業(yè)術語上,對那些應該學會的書面語,如: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應該引導學生用熟悉的理解詞語的方法結(jié)合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課后可以布置學生搜集各種交通工具的資料、圖片,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搜集資料的能力。
文章是按時間先后順序?qū)懙?,但是學生還不善于縱向思考問題,教師可以提示他們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板書;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交通工具填到相應的詞語下面;然后再通過朗讀,在讀中比較,體會交通工具在不同時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拓展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幻想:將來我們身邊回出現(xiàn)那些交通工具?這也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鞏固。
南轅北轍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夢成真
糊里糊涂搖頭晃腦添磚加瓦身強力壯
高聳入云目瞪口呆千家萬戶一日千里
在天空中。
在海底。
在軌道上。
在宇宙里。
核潛艇:一原子核能為動力的潛艇。水中排水量約三千噸至近萬噸,水中最大航速約20節(jié)至30余節(jié),續(xù)航力有的位20萬海里,能長時間地連續(xù)在水中進行戰(zhàn)斗活動。
宇宙飛船:用多級火箭做運載工具,從地球上發(fā)射出去。能在宇宙空間航行的工具。
航天飛機:是飛機和火箭的結(jié)合體,它既能像火箭那樣發(fā)射到宇宙空間遨游,又可像飛機那樣降落在機場。
磁懸浮列車:運用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zhì),使磁鐵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懸浮??茖W家將磁性懸浮這種原理運用在鐵路運輸系統(tǒng)上,使列車完全脫離軌道而懸浮行駛,成為無輪列車,時速可達幾百千米以上。
(一)
字詞卡片、各種交通工具的資料或圖片
我們出門旅行的時候要靠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人類古代的時候遠行要靠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了《遠行靠什么》這一課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內(nèi)合作識字,互幫互助。
3、檢查識字效果。
1、再讀課文,思考:從古到今,人類遠行靠什么?
2、教師提示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小組合作整理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史。
3、班內(nèi)交流。
4、小組討論:為什么會有新的交通工具不斷發(fā)明出來?
5、全班交流。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你認為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己設計,畫下來。
2、全班交流。
1、指名讀要求寫的字。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小組內(nèi)說一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學生練習書寫。
4、評議作業(yè)。
課外搜集有關交通工具的資料、圖片,班內(nèi)展示。
1、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資料,
2、推薦學生上臺簡單介紹資料。
3、人們越走越遠,而且越來越快,這與交通工具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遠行靠什么》。
1、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質(zhì)疑:在讀課文時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了嗎?
3、在小組內(nèi)用你自己喜歡方法試著解決問題。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多讀幾遍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梢?、詞典。可以看圖理解。可以換詞理解。可以同桌討論。
4、小組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5、教師檢查。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在不同的時期,人類遠行依靠什么交通工具?
2、小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時間
交通工具
最初
后來
二百多年前
不久
現(xiàn)在
將來
1、匯報交流。
配合交流情況朗讀有關段落,師生集體評議。
5、默讀第六自然段,思考:我們身邊出現(xiàn)了哪些更新型的交通工具?
課件出示新型的交通工具:電力機車、核潛艇、磁懸浮列車、太陽能汽車、宇宙飛船、航天飛機。
6、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將來的交通工具將會是什么樣的呢?小組繼續(xù)匯報填表情況。
7、其他小組補充。
8、丁丁冬冬介紹交通工具。
小結(ji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
1、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么樣?有什么功能?請畫下來,與小伙伴一起交流。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記住這一句。
2、分角色朗讀。
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撒嬌”、“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1、輕聲自由讀第二段。
6
劃出最喜歡的句子并記住。
2、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向竹媽媽表示?
“沉不住氣”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分角色朗讀。
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嘮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5、分角色朗讀。
1、輕聲自由讀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劃出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并記住。
2、筍芽兒遇到了誰?小草對她說了什么?(指名讀)。
3、筍芽兒怎么說,怎么做?最后結(jié)果怎樣?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設計思路: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通過學習,自主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是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的過程中,用心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把自己的感想說給別人聽。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聽話、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說話。
這已經(jīng)是今天最后一節(jié)課了,同學們能談談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你現(xiàn)在最想對大家說什么?
你能想到哪些形容時間匆匆的詞語或句子呢?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光陰荏苒、時光流逝、稍縱即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
(二)導入課題。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溜走,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也感受到了這一點,他的散文《匆匆》就為我們描述了時間的流逝。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是怎樣描述日子匆匆而逝的。
(三)通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暢。
2、讀過了嗎?有沒有信心向大家展示一下?
(開頭和結(jié)尾由大家一起讀,中間指名讀課文。有問題的及時指出,請其他同學幫助糾正。)。
評:讀得真不錯!
這句話這樣讀合適嗎?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你來試試看!
很好,我們一起像他這樣讀一次!
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把課文讀得這么好,真不簡單!
這句話你來讀讀看!
(四)熟讀課文,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剛才,我們一起把課文朗讀過了。讀書的方式有很多種,下面請大家把課文快速地默讀一遍,讀后,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別喜歡的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在書的空白部分。(師巡視指導。)。
2、交流自己對句子的理解或感受。(我最喜歡_________這句話,因為_________或我覺得_________)。
a、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句話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
b、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一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他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念。)。
c、第二自然段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感到無限的感慨。
d、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談了時光的流逝,日子的來去匆匆,總是在我們不經(jīng)意的時候,你還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生自己動手寫。自由交流。)。
4、(稍作準備)生自由交流,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
(五)小結(jié)。
不知不覺間,這一節(jié)課也已接近尾聲,時間邁著輕悄的步子從我們身邊走過,它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抓住現(xiàn)在的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千萬不要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六)作業(yè)。
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一背。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山寨的詩歌。
板書:山寨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合作認識課后字條里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情況。
(1)讀詞語。(2)讀生字。(多種方式)
4師:我們把生字娃娃放到詩歌里,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1、自由讀詩歌,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多讀幾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畫下來。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3、班內(nèi)匯報:你喜歡那一小節(jié)?并展示自己的畫。
(1)學生匯報第二節(jié)時,指名在黑板上畫山路,并指生表演,體會“小路七拐八彎”。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分明——,怎么——?
(3)匯報第三小節(jié)時可畫出圖,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
4、相機指導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1、山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為這首詩再寫一小節(jié)嗎?
1、出示要求寫的字,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3、教師指導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
1、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畫一幅完整的山寨圖。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一、引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認識兩種小動物,(板書“蝴蝶”、“毛毛蟲”)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來具體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三、再讀課文,找出兩者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匯報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其發(fā)育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語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朗讀
2.齊讀
二、教師范讀全文,讓學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細讀課文: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齊讀、指名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fā)育的過程同時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shù)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讀書推薦:
作家安徒生寫的《安徒生童話》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鴨”的童話,相信大家讀了那篇文章,一定會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書
7.小蝴蝶和毛毛蟲
卵——毛毛蟲——蛹——蝴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l.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
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四、板書設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教案點評:
古詩《詠柳》,通過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教學中以學生實踐導入,并通過溫故知新,從以前學過的“詠鵝”理解“詠柳”就是贊美柳樹。并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課堂練習突出對學生說和寫的鍛煉。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能力目標:
1.有情感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從閱讀的內(nèi)容想開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標: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難點:通過個性化的閱讀,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學生交流課前所搜集到的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2.聽了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題:80多年前有一位年輕的作家也和我們有著一樣的感懷,于是他寫下了散文《匆匆》(板書課題,讀題。)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書:朱自清)。
1.你了解朱自清嗎?(生簡介作者)。
設計意圖:師生談話,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本文自主閱讀的狀態(tài)。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qū)W。
1.整體感知:錄音朗誦《匆匆》。
聽了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文章,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懂文中的每個自然段。
(1)老師選擇幾個難度的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正音。
(2)每個自然段分別說了什么?
(3)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媒體映示句子: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3.指導有側(cè)重點地讀好問句。
(1)指名讀。要求:讀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強調(diào)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該怎么讀?指名讀、齊讀。
(3小結(jié)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讀法和感受。
設計意圖:緊扣題眼,用不同的語氣朗讀重點語句,通過不同角度的朗讀,引導學生獲取不同的體驗,引發(fā)聯(lián)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獲得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
三、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1、課文中,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來去匆匆,請同學們細細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語句,讀讀品品,并在旁邊做些批注,寫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自悟。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彼栽谶@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在讀讀寫寫中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隨機映示語句,相機指導朗讀。
(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a.指名幾聲讀,談體會。(在交流中了解作者運用比喻的寫作方法,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b.請讀的出色的學生介紹為什么能讀得好,讓學生們明白怎樣讀進文字中去。
c.小結(jié)方法:朗讀時展開豐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讀好。
d.運用上述方法朗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教學時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同時又充分發(fā)揮老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會了課堂的互動。
(2)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圈畫:“水盆”“飯碗”“雙眼”下面加點。)。
a.讀了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b.學生評議:他讀得怎樣?聽了同學的朗讀,你還想到了什么?
c.讀出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nèi)容,也不僅是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不斷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讀后的感受,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說話,落實了讀的訓練的同時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3)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a.老師范讀,你能體會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時光飛逝的詞?
b.時間能”跨”能“飛”,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誰也能把日子的這種飛逝的感覺讀出來?和老師比一比。指名讀。
c.男女生賽讀。
d.喜歡這個句子的同學站起來讀。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個性化閱讀的時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情感朗讀的要求。
四、配樂齊讀,深化情感。
1學生配樂讀第2、3自然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讓我們再來回味文章開頭的問句,你是否有新的體會呢?再讀。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的設問句在課堂首、尾的運用,既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又對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起到了很好的幫助。
五、總結(jié)全文。
既然日子這樣容易匆匆而逝,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品味,尋找答案。
六、作業(yè)。
1、課外讀一讀《跟時間賽跑》。
2、協(xié)議據(jù)有關珍惜實間的句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3、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設計意圖: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老師要注意拓寬學習資源,使課內(nèi)外有機的融合,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的:
1.會寫“藏、挪”等5個字,會寫“空虛、嘆息”等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作者表達感情的方式,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積累語言。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的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導入新課。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出了珍惜時間、贊美時間的美文,來抒發(fā)自己對時間的感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
2.板書課題“匆匆”,指導寫好“匆”字,書寫不要忘了點。
3.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散文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富有真情實感?!洞骸贰洞掖摇贰侗秤啊贰逗商猎律返壬⑽拿?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2.畫出中心句。
(二)反饋檢查。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重點指導書寫??仗搰@息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2.找出中心句(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3.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
4.自由朗讀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的原因。
5.提出疑問?!拔业膯栴}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研究。)。
三、課堂小結(jié)。1.說說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2.布置作業(yè):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和詩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1.回顧: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還能用什么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2.導入新課: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深入研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jù)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的內(nèi)容。重點品讀以下內(nèi)容: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改成的小詩: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4)探討:一連串的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感受?(對時光流逝卻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之情。)。
(5)誦讀積累語言。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2)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背景:這篇散文寫于1922年3月,此時正是五四運動落潮期,現(xiàn)實不斷讓朱自清失望。他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間從身邊白白流逝,不甘心沉淪,于是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3)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時光飛逝)。
三、領悟?qū)懛?拓展延伸。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一)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1.學生匯報。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2.學習表達技巧,理解“八千多日子”的來去匆匆。這段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排比、擬人)作者用哪些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日子的來去匆匆?(洗手、吃飯、默思、遮挽、睡覺、睡醒、嘆息等)3.你對“時間之流”有什么感觸?請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說說你的感觸。引導學生聯(lián)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課件:的時候,日子從過去;的時候,日子從過去;的時候,日子從過去。4.體會情感,指導朗讀。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指導朗讀(讀出無奈、感慨)3.讀“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一句這句話有什么妙處?(把時間的流逝比喻成輕煙被吹散、薄霧被蒸融,比喻獨特,聯(lián)想新奇)4.讀“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1)“游絲樣的痕跡”指什么?(一點兒微不足道的成就)(2)這一連串的問句寫出了什么?(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感受?(不甘心虛度光陰,力求上進)指導朗讀。(讀出沉穩(wěn)、堅定)討論:運用一連串的問句來表達情感,有何好處?(增強感情,點明主題)5.指導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二課題:識字六。
三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9個生字。
2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四學習重點:識字。
學習難點:較流利地朗讀。
五學習準備:音樂磁帶。
六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為主。
七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xiàn)象的例子。
2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
1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2)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同伴聽。
正音,評議。
(3)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
2再讀入情。
(1)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3)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4)朗讀單元引言。
(三)指導認字。
1小黑板出示相關詞語,認讀正音。
2小組自學要求認識的字。
3交流識字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四)熟讀課文,鞏固識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愛他人的感情。
四學習重點:朗讀。
學習難點:朗讀感悟。
五學習方法:朗讀。
六學習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
復習字詞。
1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
2多種形式讀詞語。
3抽讀其他生字。
4組詞,擴展說話。
(二)誦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1同桌讀。
2自由選擇伙伴讀。
3讀給伙伴聽。
4自己小聲讀。
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三)指導寫字。
1結(jié)合范寫,觀察字形。
2書空,描紅,臨寫。
3展示,評議,提高。
(四)擴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教學反思: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
《匆匆》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唯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拔覀兊娜兆訛槭裁匆蝗ゲ粡头的亍币痪?,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戀。
第二段,寫作者自己的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
第三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
最后作者寫出了自己對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問:“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干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思索的結(jié)果是明確的,他不甘心虛度此生:“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結(jié)尾一句,照應了開頭,突出了作者關于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作者在文中的多處地方,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例如,燕子“再來”,楊柳“再青”,桃花“再開”,“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從飯碗里過去”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時間能“跨”能“飛”,這是用了擬人手法。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這是用了比喻手法。文中還巧妙地運用大量的疊詞,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數(shù)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簡樸、輕靈,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zhuǎn),越讀越愛讀。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1.在初讀的基礎上,抓住課題“匆匆”,從題入手,看看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讀,找出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有關片段和句子,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在指導朗讀理解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具體地領悟“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薄霸缟衔移饋淼臅r候,小屋里……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這些語句是如何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2.抓住開頭和結(jié)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nèi)容想開去。首先讓學生朗讀全文,思考一下:課文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作者回答了嗎?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從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想開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作家筆下的人們的日子是怎樣過的……還可以想到勸人珍惜時間的詩詞、格言等。
3.“思考?練習”第二題,目的是啟發(fā)學生讀中用心感悟。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讀自己找出的句子。學生認為是含義深刻的句子,就講講自己的理解;學生覺得是自己喜歡的句子,就談談為什么喜歡。
4.“思考?練習”第三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精讀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指導學生做這道題,可先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語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比缓?,可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如,“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可在學生講的基礎上,鼓勵他們把自己講的或別人講得好的句子寫下來。還要提示學生:這里講的“日子”指的是時間,并不完全指“一天”。
5.本課是20世紀代的作品,有些用詞、說法踉現(xiàn)在不完全一樣。這一點,可以告訴學生。
詞語注釋。
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
涔涔:形容汗、淚、水等不斷地流下。
潸潸:形容淚流不止。
伶伶俐俐:腳步輕快的樣子。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赤裸裸:形容光著身子,不穿衣服。
確乎:的確。
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樣子。
一去不復返:去了以后,再也不回來了。形容事物已成過去,不能重現(xiàn)。
挪移:挪借。課文中指挪動。
空虛:里面沒有什么實在的東西;不充實。
句段賞析。
1、“早上我起來的時候,……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p>
作者運用了排比句,用描述的方法告訴人們時間是怎樣流逝,語句通俗易懂,在平淡的敘述中對提出的問題作了回答。
2、“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
“太陽有腳”,“挪移”以擬人的手法寫出時間在不經(jīng)意間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作者以略自責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過著日子。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匆匆――匆忙痕跡――印象遮挽――挽留。
確乎――的確涔涔――潸潸。
反義詞:
空虛――充實匆匆――緩慢。
覺察――忽視伶俐――愚笨。
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段(第1自然段):作者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的問題。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在描述中形象地寫出日子的流逝。
第三然(第5自然段):反問第一段提出的問題。
文章導讀。
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文章一開始就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作者沒有直接作出回答,而是通過具體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告訴我們時光容易流逝,要珍惜美好的時光。
寫作特點。
1.運用了眾多排比句來敘述時間怎樣匆匆而過的。
2.運用了反問句,加強文章的語氣與感情色彩。
3.語句平淡但形象,具體生動。
學習要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理解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中心思想。
作者對時間的流逝作出了具體的敘述,也看出了作者對社會的不平與不滿。
教學設計示例。
16匆匆。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導讀法。
(二)學生。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1、認識8個生字,會寫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兩課時。
2、播放多媒體課件(一)(人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興的事,但這些事通過人們動腦筋,也變成了好事)。
3、談話激趣。
(2)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指名讀、齊讀。)。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3)將詞語的拼音去掉讓學生練讀。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鈴、詳、幅、獎、催、叭、臟、筋”。
(4)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5)打亂生字順序讓學生進行搶讀(獎勵讀得好、記得快的小朋友)。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看課文插圖(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讀課文,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推薦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4、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7、通過讀,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些什么。
8、教師再指名交流,并相機進行點撥,重點指導理解詞語:“端詳”;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p>
9、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1、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把你遇到過的事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2、推薦小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3、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三):游戲“大轉(zhuǎn)盤”(轉(zhuǎn)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學生開火車讀)。
2、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1、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3、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1、認識“刺、猬”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稱贊的作用初步學會用言語來稱贊別人的優(yōu)點。
課件,蘋果若干。
1、屏幕出示“稱贊”語,同桌互相大聲讀讀這幾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對呀,夸獎、表揚也叫“稱贊”。(板書)齊讀詞三遍。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稱贊為題??吹竭@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學生暢所欲言)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真多,那就趕快讀讀課文吧。
1、生自由大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2、學生圈出生字,自己認讀后和同桌互認。
3、全班交流識字:指名認讀帶拼音生字;開火車認讀去拼音生字;生字交朋友后,你還能認出它嗎,指名讀、齊讀詞語。
4、生字藏到了課文中,你依然還認識它們嗎?老師來聽聽誰能把課文讀得最正確、最通順、最流利。趕快自己讀讀吧。
5、自愿分段輪讀課文,讀后請學生說說你覺得誰讀得好,好在哪,你能大聲地夸夸他嗎?師在此用鼓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發(fā)言。
1、他們是怎樣相互稱贊的,請你讀課文,找出他們相互稱贊的話并劃下來,好嗎?
2、交流:學生讀他們找的句子。同時課件出示這兩段話:
(1)、他對小獾說……。
(2)、小獾接過蘋果聞了聞,說……。
3、朗讀感悟第一句。
(1)誰想當小刺猬來稱贊小獾?
(2)師采訪:聽了他的稱贊,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你呢?
(3)小獾做得板凳真有那么小刺猬說的那么好嗎?自由朗讀第二段。理解“粗糙”的意思。
(4)那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
師:是啊,小刺猬善于發(fā)現(xiàn)小獾身上的優(yōu)點,他的稱贊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真誠的,所以小獾才特別高興。
過渡:這是發(fā)生在清晨的事。傍晚,又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大家讀讀后面的課文,指名簡單說說。
4、朗讀感悟第二句。
小刺猬也送給老師兩個蘋果,請你聞聞,覺得怎么樣,請你夸夸它,好嗎?
那我留給你,這是我的一點心意。那小獾是怎么夸小刺猬的呢,請你讀(我似乎聞到了蘋果的香味了)指名讀(我聞到了,蘋果真香),(讓所有的老師都來聞一聞小刺猬的蘋果的香味)齊讀(整個教室都香了,而且老師聽出來了,你們是真心實意地稱贊。)。
過渡:小刺猬稱贊小獾,小獾稱贊小刺猬,他們的相互稱贊給對方帶來了什么?讀課文5—10段,找找有關的句子。
5、交流,隨即出示句子: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小刺猬也高興極了……。
7、你從小刺猬的話中又讀懂了什么?
8、看最后一幅插圖,說說從小刺猬和小獾的動作和表情,你感覺到什么?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四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瓶、碎、承、謊、郵、遞”6個字。
2、了解故事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的好品質(zhì)。
3、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并能用恰當?shù)恼Z氣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的道理。
生字卡片。
2課時
教學內(nèi)容:識記生字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記住
三、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1、齊讀生字卡片,教師注意糾正個別讀音。
寧:鼻音。聲母是“n”,不是“l(fā)”。
誠、床:讀翹舌音。
2、同桌檢查生字讀音,互相訂正。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學習這兩個字的。
(姑媽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2)出示“誠”字卡片,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識記這個字的。
(3)出示“互”字,你覺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導筆畫筆順:橫、撇折、橫折、橫。第二畫“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
(4)出示“寧”、“客”,你認為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寶蓋頭要寫得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p>
(5)出示“間”、“床”。
教師告訴同學,這兩個字屬于半包圍結(jié)構(gòu),“床”字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學寫生字
1、學生在課后練習第2題的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五、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什么?
(下節(jié)課解答)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擴展練習
一、復習生字
二、繼續(xù)上節(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大家已讀了課文,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F(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書,在書上找出簽字。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并能說出根據(jù)課文是從哪里知道的)
(2)同桌討論一下,這篇課文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2、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3、教師從紙條中篩選后板書:
低聲說沒有笑不說話(不高興)寫封信承認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自己邊讀邊體會。
5、指板書小結(jié):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媽問起時沒有承認(低聲說),當姑媽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笑起來,列寧(沒有笑),列寧回家后,心里很難受(不說話),后來給姑媽(寫封信)(承認)了錯誤。
三、進一步理解
2、教師檢查。
3、小組討論:花瓶自己會打碎嗎?姑媽為什么要這樣說?
4、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的意見。
四、指導朗讀
1、教師引導: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姑媽知道列寧一向不愛說謊,出于愛護,才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來讀列寧和姑媽的話。
2、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讀一讀。
3、教師扮姑媽,學生自愿扮列寧,全班同學扮表兄弟表姐妹,讀課后練習第4題的句子。
五、學生自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想一想,列寧給姑媽的信會怎么寫?請你把列寧給姑媽寫信的內(nèi)容寫下來,等會兒念給同桌聽一聽。
2、指名讀給同學聽。
3、聽了xx同學讀的信后,大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齊讀姑媽的回信。
六、聯(lián)系學生生活進行拓展
1、教師用紅粉筆板書: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每當同學講完自己的故事時,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
3、小結(jié):我們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五
教學要求:
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軍、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學習根據(jù)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法。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斬釘截鐵”“堅強不屈”造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學習有詳有略的寫法。
教學構(gòu)想: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講讀一、二段。
學習過程:
一、引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誰聽過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他們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
二、自讀課文,初步理解本文的意思。
1、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有讀懂?
3、畫出你印象深刻的段落、句子。
三、集體討論交流。
1、你讀懂了什么?質(zhì)疑問難。
2、交流分段的情況。
四、學習課文。
3、五位壯士到此就已經(jīng)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為什么要再入絕峰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思考,并劃出來。
(1)讀后回答,然后指名朗讀。
(2)再入絕峰意味著什么?班長馬寶玉是怎樣做這個決定的?其他四位戰(zhàn)士是怎樣做的?劃出重點詞語:(斬釘截鐵,熱血沸騰。)。
(3)這兩個短語你是怎么理解的?說明什么?(說明為了人民利益,為了消滅敵人,毅然作出了英勇獻身的決定,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4)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4、學習第四、五段,
(2)劃出他們跳崖時的動作。從他們的動作你體會到了什么?(毫不猶豫,個人生死完全拋到了九霄云外。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令人嘆服。)。
(3)理解課文最后兩句話的深刻含義。(五壯士是中國人民的代表,歌頌了五壯士在保衛(wèi)祖國的偉大斗爭中,英勇戰(zhàn)斗,堅強不屈的崇高品質(zhì)和英雄主義精神。)。
五、總結(jié)全文.課文記敘了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頌了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祖國解放,民族解放壯烈獻身的崇高精神。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本文。
2、抄寫生字、詞語。
3、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1狼牙山五壯士。
接受任務。
堅貞不屈誘敵上山,痛殲敵人。
英勇頑強引上絕路氣壯山河。
頂峰殲敵。
英勇跳崖。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講讀課文,課后練習.歸納中心.學習寫法。
學習過程:。
一、復習。
指名讀一.二段,說說這兩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讀懂課文,講讀第三段。
2、討論:
(1)理解“懸崖絕壁”、“絕路”.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講讀第四段。
1、指名分別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五壯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
2、討論:
(1)第四段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2)在狼牙山頂峰,五壯士是怎樣殺敵的?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3)班長馬寶玉為什么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
(4)“石頭像雹子一樣”說明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講讀第五段。
1、指名讀第五段。思考: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
2、討論:
(1)“屹立”是什么意思?“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一句,突出了他們的什么形象?
(2)“眺望”和“望望”兩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心思想。
2、指名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
五、引導體會課文的詳略。
1、思考問題:課文哪幾段寫得比較詳細,哪幾段寫得比較簡略,為什么這樣寫?
2、小組討論。第二、四、五段寫得詳細,抓住五壯士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做了具體的描寫,突出了課文的中心思想。
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預習22課。
板書設計:
21狼牙山五壯士。
詳寫。
二、誘敵上山(抓住人物動作神態(tài))。
四、頂峰殲敵。(子彈打完打石頭拉最后一顆手榴彈)。
五、英勇跳崖。屹立、縱身、口號(詳)。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六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二、學習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課件或演示圖。
三、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1.談話激趣,板書課題。
同學們,下雨時你穿過雨衣嗎?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關于雨衣的故事。(板書課題:充氣雨衣)看著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提問,引導總結(jié)出幾個問題:充氣雨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雨衣要充氣,充氣雨衣有什么用等。)聽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師范讀或放錄音)。
2.聽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出示掛圖:這就是小林,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讀一讀這個故事,看看他發(fā)明的充氣雨衣吧!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課文旁的小魚兒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讀幾遍。
2.合作識字、游戲識字:(1)抽詞語卡片比賽讀:卡片放在小組中間,輪流抽讀,讀錯的大家?guī)椭#?)同桌做“紅藍鉛筆”的游戲。同桌抽讀課后我會認的生字,會讀的字打上紅點,不會的字打上藍點,復習一會以后再抽讀帶藍點的字。(3)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讀一個自然段,互相監(jiān)督字音是否準確,互相幫助正音。
3.檢查生字自學效果,“開火車”讀詞卡。
(三)質(zhì)疑解難,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再把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共同討論。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播放課件或演示圖片。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4.出示掛圖二,小林的充氣雨衣怎么樣?為了解決遇到的難題,為了做出這種新式雨衣,小林不斷地想辦法,他想了哪些辦法?(勾出小林想辦法的句子讀一讀。)。
6.小結(jié):小林肯動腦筋,善于觀察,想辦法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
7.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嗎?
(四)想象創(chuàng)新,激勵延伸。
1.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不太滿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思考、討論、交流)。
2.課后動手做一做,用我們勤勞的雙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七
2學習部首查字法,練習,并養(yǎng)成使用字典的習慣。
3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鍛煉能力。
1口語交際《我的想法——競選班主任助理》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正確、大方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怎樣真誠地、有禮貌地說服別人。
2主題班會《露一手》,讓學生展示自己在校園生活中的收獲,加強對學校生活的熱愛。
2識字二。
1會認11個字,能會相關的詞語;會寫8個字。
2基本功訓練點:從感性上了解動賓詞組,嘗試使用準確的動詞。
重點教給學生總結(jié)歸納識字方法;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如何布局,寫得端正漂亮。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2引導學生認識到寫好字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熱情。
3體驗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與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
識字寫字,尤其是練字。在開學初要給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在思想上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和興趣。
由談校園生活入手,引出相關詞語,識記詞語,在詞中認字。
重點指導寫好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兩課時。
生字詞語卡片。
2指導學生認讀生字??偨Y(jié)識字方法。
()猴子()花()手工()舞蹈()草坪()國旗學生介紹自己的校園生活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讀一讀;摘出單個的生字再認一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這些字的。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誰記得牢。捉迷藏游戲生字。填出表示動作的詞,體會動詞準確實用的好處。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指名認生字,了解學生學習記憶情況。
強調(diào)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要緊湊,不能松散。認讀詞語、生字。
本課時開學來的第一次新課,學生還不能靜心學習。課堂紀律和學習習慣很不好,所以效率比較低。加上寫字習慣不好,我加強了寫字指導。在寫字上用了很大的精力,8個字用了將近三課時(包括練字課)可喜的是,學生寫字進步明顯,字的結(jié)構(gòu)緊湊多了,工整多了,寫字的熱情還不錯,大部分都很努力。(鄭舉耀、冀俊男比較慢,而且不能安靜寫)認字大部分孩子比較快。
感知動詞這項基本功訓練也基本上達到了目標。由開始的不知道,比如填成(白)紙,到后來能快速反應,效果不錯。
寫字教學還要加強。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八
1、學習字詞句,增長見識。
2、積累成語和《三字經(jīng)》中的幾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左后右的筆順規(guī)則。
4、口語交際:指路。
學習字詞句。
口語交際。
教具教學掛圖、投影片
情景再現(xiàn)、背、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什么車?
今天,我們來認識幾種車。
二、新授
1、指名讀題。
(出示掛圖)圖上的汽車你認識嗎?
同座位之間可以相互討論。
2、指名說,其它學生補充,糾正。
3、讀一讀書上的詞語。
4、把詞語和相應的車相連起來,齊讀一遍。
5、這些車各有各的本領,你知道嗎?
四人一組討論討論。
6、指名回答,相互補充。
7、你會填空:指名口頭填空。
8、打開書,寫不來。(生直接在書上填寫)
9、師巡視指導,及時批改。(1)自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師重點提醒:
平舌音:灑、藏;
翹舌音:水、車;
后鼻音:冷、藏、公、共、防。
(3)齊讀。
出示;消防車是用來()的。
救護車是用來()的。
()車是用來()的。
教學步驟第二課時
一、教學法第二題
1、教學第1小題
2、指名讀題。
3、學生自讀成語。你們聽了故事后,覺得精衛(wèi)、愚公值得我們學習嗎?為什么呢?
4、齊讀: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5、有感情朗讀。自背,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第2小題
1、指導看圖。圖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呢?
2、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句。
3、這兩句詩句講的是什么意思呢?師作適當點撥。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背誦。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認讀三個生字。
3、這三個生字都有一個相同點,是什么呢?
4、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時,我們通常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左后右)
5、怎樣把字寫美觀呢?
展示:一部分寫得好的學生的字,評議。
再展示:一部分寫得不規(guī)范的學生的字,生評議。
第三課時
一、審題
談談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看圖說話
1、一位小朋友在放學路上碰到了誰?這是一位什么樣的人?他在干什么?
2、叔叔向小朋友問起了個什么樣的人?3、
(1)你懂得其中哪條成語的意思?
(2)師講述《精衛(wèi)填?!贰ⅰ队薰粕健返墓适?。
(如有學生會,讓他們自己講更多。)
5、
(1)生相互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2)伯、聽、池:左窄右寬。
(3)師示范寫“伯”,生描紅、仿寫。
(4)生描紅色,仿寫其他的兩字,師巡視指導。
教學步驟三、指導練習說話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輕聲讀練習中的對話材料,弄清問路人和帶路人說話的內(nèi)容和相互的問答關系。
2、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評議鼓勵。
四、練習
2、各組自編內(nèi)容表演,師巡視指導。
3、請代表上臺表演。同學們,對剛才同學的表演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4、如指的是有關學校各辦公室的路,則可以讓學生親自走出教室實踐一下,弄清學校各辦公室的路到底怎么走。
5、現(xiàn)在都有明白了吧!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走一走,認一認,體驗體驗,就能清楚地為一些問路的人指路,當好一個小向?qū)Я?。(提示學生注意用禮貌用語和說話人的態(tài)度表情,必要時師可作示范)
板書設計練習3
學用字、詞、句
讀讀背背
寫好鉛筆字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九
理解生詞意思;正確書寫“蒸”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有感情地朗讀并積累具體描寫“時間匆匆,一去不返”的語句,體會作者對時間的逝去感到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思想感情。(重點)。
3、學習通過不同修辭、不同句式表達情感方法并嘗試運用。(難點)。
匆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二十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2.能力目標:能憑借語言文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知。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齊讀詩題。
2.提問:你們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
3.簡介作者,為理解詩情奠下基礎。
二、看詩句,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或錄音讀。
2.學生細讀詩,借助詞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掌握,實在不會的則做上記號質(zhì)疑。
3.指名讀。讀出韻味和節(jié)奏。
4.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句子?你展開了哪些想象?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
(講解詞語時順便講“錘”、“焚”的寫法,指導寫字、描紅。)。
5.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
6.動畫顯示石灰的形成。
7.見到此情此景,作者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討論交流。
8.再讀詩句,談談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zhì)?
三、朗讀指導,領悟詩情。
1.詩中哪些詞突出了石灰的高貴品質(zhì),我們朗讀時應怎么讀?
3.學生自由讀,在小組內(nèi)討論。(詩人借石頭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志向。應用高昂、堅定的語氣讀。)。
4.情感朗讀,賽讀。
5.齊讀。
四、拓展延伸。
1.總結(jié)古詩。
石灰由于它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在人間留下了清白,而于謙呢,他也像石灰一樣任憑怎樣的千錘萬擊,任憑烈火如何焚燒,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懼,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可見,《石灰吟》就是于謙自己一生的寫照啊!
2.于謙為官清廉,為國為民,他的詩歌大多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堅貞的情操。不信,我們再來看一首:
詠煤炭。
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此詩借物詠志,詩中句句贊頌煤炭,實際是句句抒寫自己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懷抱?!盎煦纭?,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烏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瓣柡汀保负团年柟?,這里指煤炭的熱力?!拌忛_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兩句意為:開鑿出來的煤炭,藏蓄著巨大的熱力?!办?jue)火”,小火把?!办呋鹑蓟卮汉坪?,洪爐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燒像火炬,使人感到無限溫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變得很明亮?!岸σ汀敝傅弁踝趶R的祭器;“鐵石”,古人認為煤炭是鐵石變的。“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這兩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國家社稷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為國家做貢獻。最后兩句“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愿意盡最后一滴血、一份熱,為人類造福。
五、總結(jié)學法。
1.學生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石灰吟》?
2.老師總結(jié)學習方法:
1)理解詩句,初步弄懂詩意。
2)想象古詩意境,體會作者感情。
3)熟讀吟誦,拓展延伸。
六、作業(yè)。
1.收集有關于謙的故事。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65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