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確保教學內容的覆蓋度和深度。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反饋。這些教案范例包括不同學科和不同教學階段的案例,適用于多種教學場景。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一
1、在情景式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正確地演奏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音樂,體驗三拍子音樂帶來的美感。
2、通過感受、體驗等方式幫助學生學唱歌曲《螢火蟲》,指導學生用天真、純樸的情感來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給他們帶來的愉快心情。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進行交流和綜合表演,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團隊意識,激發(fā)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在三拍子音樂的伴奏下,能用打擊樂器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強和弱。
2、唱好八分音符。
3、指導學生能用輕切、自然的聲音演唱。
【教具準備】
打擊樂器、多媒體
【教學內容】
1、感受、體驗三四拍音樂。
2、學唱歌曲《螢火蟲》。
3、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 聽音樂進教室,隨三拍子音樂飛進教室
師:與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擺出你們最漂亮的造型。
(二) 快樂音樂園
2、猜謎語
3、揭示課題,出示歌詞,學生朗讀歌詞。
4、節(jié)奏樂園
(1)師:螢火蟲把我們先帶到了節(jié)奏樂園,你能聽出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嗎?老師想請大家?guī)椭乙黄鹇?,好?(媒體出示)
(2)師:你能根據(jù)這種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用動作來表示嗎?
(3)師:你能用打擊樂器隨著音樂演奏嗎?(媒體出示)現(xiàn)在就請各組一個小朋友拿好打擊樂器,其他學生模仿該樂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4)學生小組進行練習。
(5)師:小朋友都練習得很認真,現(xiàn)在請每一組先來演示一遍。
5、舞蹈樂園
(1)學生聽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出自己喜歡的螢火蟲。
師:申能模仿飛舞的螢火蟲,請小朋友做一做,看誰做的最好看。
(2)與老師一起共舞
師:現(xiàn)在讓我們聽著音樂和你喜歡的螢火蟲一起舞蹈吧。
(3)師:音樂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覺?
師;老師從你們剛才的舞姿中已經感受到了。
6、歌唱樂園
(1)師:螢火蟲給我們帶來了優(yōu)美的旋律,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2)師彈奏旋律,學生用lu哼唱旋律。
(3)使用連和斷唱第一和第二小節(jié),請學生說出不同的感受。
(3)師彈旋律,輕聲和身邊的小朋友一起對唱歌曲旋律。
(4)師:你覺得你有哪些地方不會唱嗎?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演唱
(5)師;讓我們完整演唱一遍旋律。
(6)填上歌詞,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用舞蹈表現(xiàn)歌曲。
(9)用打擊樂表現(xiàn)歌曲。
7、表演樂園
師:讓我們和你喜歡的螢火蟲一起唱唱跳跳吧。第一遍齊唱,第二遍學生小組唱加上打擊樂,第三遍舞蹈表現(xiàn),第四遍邊唱邊跳。
(三)總結
2、師:無私的螢火蟲又要到別的地方去幫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讓我們跟著它一起輕輕地飛出去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二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jù)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2課時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
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
(2)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3)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楚,學生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4)”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
師:哪個詞是第二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學生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三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2課時
cai課件。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自讀自悟、合作解疑、聯(lián)系實際談感想等形式進行深入的探究,指導學生通過編演課本劇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6 桃花心木)
(二)初讀,自學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學習,談感悟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喜歡的部分,并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自己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
著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p>
(2)“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jié)菜?,樹苗會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p>
(3)“不止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3.抓品讀,促感悟。教師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然后在小組中讀,推薦讀的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
第二課時
(一)主動探究,悟道理
2.讀了這篇文章,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想到了什么?
(二)綜合實踐,練能力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編寫課本劇,練寫作。
2.小組內排練課本劇,練表演,練表達。
3.班上演出,賽水平。
(三)總結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何感受,請寫一篇讀后感。
(四)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的生字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萎”“鍛煉”等字。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
2、抄寫生字。
6 桃花心木
種樹:澆水不定時、不定量 長成百年大樹
人:在不確定中生活 經得起考驗
(借種樹喻育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四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一、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要問”的重要。
1.齊讀“不懂就要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于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上面左邊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上面右邊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別在干什么?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的同學,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該怎么辦?
三.發(fā)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3、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
4、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重難點:
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1、歌曲導入,引出人物。
2、齊讀課題,抓住題眼,理解“俠”的涵義。
3、針對課題質疑。
4、介紹魯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檢查生字詞。
3、說說魯智深為什么行俠?怎樣行俠?行俠的結果如何?相機滲透“長文讀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學習。
先默讀課文3――7自然段,想一想,從魯智深的哪些語言能感受到他的“俠義”形象?接著把相關的語句劃出來,并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寫下批注后與小組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
2、反饋交流
(1)細品三“問”
抓住“故意說”,他心理本來想說…… 他卻故意說……
抓住“打攪”,劉太公會認為是打攪嗎?為什么還要這樣說?
分角色朗讀。
(2)細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語言中刻畫的人物個性。多種形式朗讀,再現(xiàn)人物形象。
3、對比語言
(1)他對善良的劉太公一問再問,而對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卻只說了一句話。瀏覽課文8――11自然段,找出魯智深的語言描寫。
(2)品味“大喝一聲”中人物的個性。
(3)在對比讀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補充拓展魯智深語言描寫。
四、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簡介《水滸傳》,激發(fā)閱讀興趣。
2、升華感情。
板書設計:
魯智深行俠桃花莊
粗中有細
聽 語言 智勇雙全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六
教學目的:
2、能自選打擊樂器為歌舞伴奏;能積極參與集體歌舞表演。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并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并能自信的表演。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課件、節(jié)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階段目標:通過表演《小小的船》和演唱《我和星星打電話》激發(fā)興趣,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師: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隨樂曲走進教室,律動。
復習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
生:好。
師:鋼琴伴奏。生: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師:在剛才的通話中,你們向星星尋問了什么?提出了哪些問題?
生:……。
師:星星回答你們了嗎?生:回答了。
師:它們是怎樣說的?
生:……。
師:哦,讓你們學好本領長大后乘上火箭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階段目標:完整的演唱歌曲,了解與之相關的內容。
師:同學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真能和星星相互交談嗎?
生:不能。
生:螢火蟲。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可愛的小昆蟲們。
生:看。
師:通過剛才的觀看,我們發(fā)現(xiàn)螢火蟲的尾部發(fā)出了一閃一閃綠色的熒光,那螢火蟲為什么會發(fā)光?它代表了什么意思?老師已經讓同學們回去搜集了資料,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來為我們介紹一下。
生:介紹。
師:聽了這兩位同學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對螢火蟲有了一點了解了?螢火蟲的燈語到底還有哪些意思,里面究竟藏著什么奧秘,這就要請你們這些在坐的未來的科學家們早日學好本領長大后繼續(xù)去探索和研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現(xiàn)螢火蟲的歌曲,名字就叫《螢火蟲》。
生:齊讀課題。
2、學習歌曲。
(1)聽范唱。
生:4/3拍的,情緒優(yōu)美、抒情、寧靜、安詳。
師: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后,教師寫到黑板相應的位置。
(2)讀歌詞。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歌曲的歌詞,請同學們把你的右手拿出來,邊畫4/3拍的圖示邊讀歌詞。
教師指黑板按照強弱規(guī)律打三拍子節(jié)奏加深對3/4拍的感受。
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3)聽唱。
師:多美的歌詞??!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寂靜的夜晚,天上星星一閃一閃,地上還有一群會飛的星星。下面老師再放一遍歌曲,同學們一邊想象著這景象一邊隨著歌曲小聲的唱一唱。
生:聽音樂唱歌曲。
(4)隨琴唱。
a、隨琴唱;
b、挖掘歌詞;
師:歌曲把螢火蟲比喻成了什么?
生:小燈籠和滿天的繁星。
師:歌曲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遐想,所以同學們在演唱時要充滿聯(lián)想,仿佛你就看到了夏天晚上螢火蟲輕盈翩飛的情景,我們再來演唱一遍這首歌。
c、再次演唱。
(5)節(jié)奏。
a、請學生到黑板畫節(jié)奏。
師:這首歌曲是4/3拍的,同學們己經能把歌詞唱的這么好了,老師想節(jié)奏也一定不會難倒大家,下面就請幾位同學到黑板上把它的節(jié)奏畫出來。
生:畫節(jié)奏。
b、完整打節(jié)奏。
(6)模唱曲譜。
a、在教師的帶領下模唱曲譜。
師:大家能不能按照這個節(jié)奏把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看有沒有困難?
生:隨著老師慢唱曲譜。
自己唱曲譜,教師伴奏。
三、打擊樂器。
階段目標:根據(jù)節(jié)奏特點和歌曲情緒為歌曲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打擊樂器合奏《小紅帽》。
生:好。
師:就請你們用打擊樂器為老師彈奏的歌曲《小紅帽》伴奏。
生:拿出打擊樂器。師:彈鋼琴。
生:打擊樂器伴奏。打擊樂器伴奏《螢火蟲》。
生:好。
師:老師已經為這首歌設計好了兩種節(jié)奏型,你們從咱們學過的打擊樂器中挑選兩種既符合節(jié)奏特點又符合歌曲特點的樂器來為歌曲伴奏。
(出示節(jié)奏卡片)。
生:學生選擇。(碰鐘、串鈴)。
師:放歌曲。
生:用碰鐘、串鈴為歌曲伴奏。
四、故事《囊螢夜讀》。
階段目標:通過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講故事,思想教育。
師:在古代還有一個與螢火蟲有關的故事呢,你們知道嗎?下面就請某某同學為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
生:講故事《囊熒夜讀》。
師:多么刻苦的好孩子呀,我們現(xiàn)在生活好了,不用像車胤小朋友那樣囊螢夜讀了。但如果有他。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七
1.明白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實施,可以寫倡議書。
2.讓學生能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會用正確的格式書寫倡議書。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使學生學會寫倡議書的格式和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寫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可行性強、語言準確、短小精悍的倡議書,所提倡議要合理、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學生準備:課前,做一份社會調查,通過查找資料、訪問以及結合所學課文內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問題。
搜集有關資料、寫一篇倡議書例文。
預設:
引起學生對環(huán)保的關注。
2.談話導入課題。
同學們,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想法、點子,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注,為缺水地區(qū)、疾病重災區(qū)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板書:學寫倡議書)。
1、翻開書本,閱讀習作內容。
2、學生自由讀習作內容,概括本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學生把自己對習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并歸納要點:【課件3】。
(1)倡議書的格式要正確。
(2)倡議書要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
2.根據(jù)調查報告,生交流反饋。
例如:生活中,人們浪費水,水資源被農藥等化學用品污染。浪費電,不隨手關燈,無人看電視還一直開著等??諝獾奈廴?,白色塑料袋的濫用,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等。學校中,亂扔果皮紙屑,浪費紙張等問題。
3.巧設對立面,解決疑難點。
(1)師根據(jù)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張,生反駁,引發(fā)對立。
(2)師生之間在爭辯中尋求參考答案::倡議書不僅僅只滿足個人需求,而且應該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板書: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
(3)這么多的不環(huán)?,F(xiàn)象,浪費現(xiàn)象,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生說出一些建議,教師適當引導看建議是否合理,幫忙梳理。)。
師適當?shù)臅r候,提出建議要求:合理、具體(板書: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課件4】師出示一份有問題的倡議書。
2.生再次回顧習作內容,明確格式?!菊n件5:格式要求】。
(1)題目:在第一行中間寫上“倡議書”幾個字。
(2)稱號:倡議的對象。
(3)正文:寫清倡議的事項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后署名要寫上提出建議的團隊名稱或個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對應署名位置)寫上提出倡議的日期。(板書: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3.【課件6】師出示正確格式的倡議書,再次引發(fā)學生注意格式。
五、談收獲,留作業(yè)。
1.說一說,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
2.寫一份倡議書,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議,格式要正確要規(guī)范,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
板書設計:
學寫倡議書。
存在的問題。
產生的原因。
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教學反思:
這一次習作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查找關于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大氣資源、土壤資源等遭受嚴重破壞或遭受污染的資料,二是開展到校園、社區(qū)、公園、街道、學校周邊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動,了解周圍存在哪些污染現(xiàn)象。在交流資料時,學生身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憾。因此,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定準了自己提出倡議的對象,定好了倡議的主題。很多同學向自己的父母提出《關于節(jié)約用水的倡議》,向同學們提出了《關于保護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倡議》等等。這些倡議指出問題時描述生動,感情真摯,而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建議的內容清晰,準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面細致,建議的態(tài)度委婉,讓人容易接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八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輪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注意傾聽歌曲的延長音符,觀察教師的手勢提示,把握伴唱部分的進入。
3、較協(xié)調地與同伴合作歌唱。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能夠熟練地看第一聲部圖譜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3、兩聲部演唱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實錄】。
1、練聲,導入。
今天,我們大三班要舉行一次演唱會,你們想?yún)⒓訂?好,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練一練金嗓子。(彈練聲曲,幼兒練聲)。
2、復習歌曲“螢火蟲”
1)你們的歌聲真是太好聽了,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一唱《螢火蟲》。
3)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3、出示圖譜,看圖譜復習第一聲部。
1)小朋友們的歌聲真動聽啊,瞧!螢火蟲真的被我們的歌聲吸引來了。(出示圖譜)。
2)小朋友們看看圖譜,這首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呢?圖譜中除了螢火蟲還有什么?那么這些圖譜中的短線表示什么意思呢?對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延長音。
3)讓我們一起一起來看著圖譜唱一唱吧!
4、看圖譜,學習輪唱。
1)有一群黃螢火蟲聽到小朋友跟紅螢火蟲一起唱得這么開心,它們也想來和大家一起唱一唱了,請小朋仔細地聽聽看,黃螢火蟲是怎么唱的?(放2遍錄音)。
2)請小朋友們說說黃螢火蟲是怎么唱的。說完后師小結:”這樣一個先唱,一個跟在后面唱的方法就叫做輪唱。
3)那黃螢火蟲是從第幾個樂句飛進來的呢?第一個樂句有沒有唱?所以這些小圓圈就表示不要唱。
4)黃螢火蟲和紅螢火蟲在什么時候是一起把歌唱完的呢?
5)想不想試試這種用兩種聲音來輪唱的方法啊?好,那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請張予靈小朋友帶著大家來唱一唱紅螢火蟲,我來唱黃螢火蟲。(彈琴唱兩遍。)。
6)剛才老師在唱“這邊亮”的時候,你們在干什么呀?(在把聲音拖得長長的。)。
7)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唱一唱,記住嘍,一定要把聲音拖得長長的。(彈琴唱兩遍。)。
8)想不想唱唱我的黃螢火蟲呢?(彈琴幼兒唱二聲部兩遍。)。
9)現(xiàn)在呢,老師要用我的兩只手來帶著螢火蟲一起飛了,如果老師用揮動左手來表示紅螢火蟲,那么黃螢火蟲我可以用——(右手來表示),如果他們一起飛起來呢?(可以揮動兩只手。
10)下面請小朋友看好老師的手,唱出紅螢火蟲和黃螢火蟲不同的聲音,好嗎?(先男小朋友唱第一聲部,女小朋友唱第二聲部,再交換唱一遍。
5、結束。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新的唱歌本領,叫——(輪唱)?現(xiàn)在,我宣布大(3)班演唱會現(xiàn)在開始,請小朋友們立正,我們一起來把這首好聽的歌演唱給大家聽。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九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了解本文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2、品味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和對故鄉(xiāng)真情實感的描寫,領會記敘、描寫與科學的說明結合的作用。
3、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探究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4、能夠用記敘、描寫與科學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寫記敘文。
教學
重點
認識螢火蟲發(fā)光的原理,設想生活中如何利用螢火蟲為我們服務,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
難點
1、對一些科學專業(yè)術語的理解。
2、記敘、描寫與科學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一群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讓學生認識這些小飛蟲是什么昆蟲,在夏天的夜晚曾經見過的同學給大家進行介紹,教師再描繪自己小時候見到螢火蟲的有趣情形,然后提出問題:螢火蟲為什么會發(fā)光?從而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飛來飛去、一閃一閃發(fā)光的螢火蟲,這樣,學生通過直觀感知,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渴望得知螢火蟲發(fā)光原因的愿望,導入新課。
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提出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
學生相互解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不能解決的教師講解。重點掌握以下詞語:(多媒體顯示)
輝耀黑魆魆腐草化螢戳穿稀疏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學生聽讀課文,能夠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有利于理解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相互解決問題,一方面突破了教學難點,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的教學理念。
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會對文章進一步理解。
研讀課文深思探究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讀關于螢火蟲的科學說明的內容,具體感知螢火蟲的種類、繁衍情況、生活習性和發(fā)光的特性。
2、多媒體課件展示:螢火蟲的生理機制。
依據(jù)教材中螢火蟲發(fā)光原因的內容,結合課件所示,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各組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從而對螢火蟲發(fā)光的原因有清晰地認識。
在掌握螢火蟲發(fā)光原理的基礎上,根據(jù)它對我們的啟發(fā),讓學生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利用螢火蟲為我們服務。然后在班上交流,學生自然得到很多的設想。
4、再讀關于螢火蟲的科學說明,感受列數(shù)字、舉例子說明方法的運用,體會這些方法的'使用,能夠使說明的內容準確、嚴密。
5、讀多媒體課件上展示的三個句子,品味說明文準確、簡潔的語言特點,尤其是其中像這樣的詞語:能夠發(fā)光的,不能發(fā)光的;大抵;幾乎等等都表述得很準確、嚴密。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給學生留出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通過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于螢火蟲的種類、繁衍情況、生活習性和發(fā)光的特性,學生可以通過讀課文就能夠明白,教師不必再講。
多媒體課件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螢火蟲的生理機制,掌握其發(fā)光的原因,從而突破了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
在生活中如何根據(jù)螢火蟲對我們的啟發(fā),對螢火蟲的利用進行設想,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學生再讀課文,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說明方法運用的好處和品味準確、簡潔語言運用的妙處。
再讀課文拓展延伸
指定學生讀。
1、再讀課文最后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情思的內容,仔細品味下面兩句話,“故鄉(xiāng)的螢火蟲更是一年,二年,幾乎十年沒有見過了,最近家中來信說:三月沒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樹也有許多枯萎了?!薄澳呛隰q魆的樹影,也必定很稀疏了。”引導學生體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2、通讀全文,感悟本文記敘、描寫與科學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利用這樣的寫作特點,擬《知了》的寫作提綱在班上交流。
學生感受課文最后部分的兩句話,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擬作文提綱,做到了學以致用,從而突破了本節(jié)教學難點。
談收獲
學生自由談
鞏固所學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作業(yè)布置
1、課外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及其它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 2、模仿本文寫作特點,自己選擇題目,列出寫作提綱。
課外延伸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
1.領會漢字的文化內涵,確定中心意思練習寫作。
2.注意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3.學習寫文章前先列提綱的方法。
注意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選擇的材料要能夠表達中心意思。
課件。
一、觀察漢字,領悟內涵。
1.【出示課件2】。
甜樂淚暖悔望。
迷妙變忙尋讓。
2.教師講解引導: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每個漢字都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吹揭粋€字,我們就可以想到漢字的意義,想到由這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想到與這個漢字或詞語有關的事情等。同學們看一下屏幕上的漢字,選擇感受最深的一個,和同學交流一下,說一說你對這個漢字文化內涵的理解。
3.檢查指導。
【出示課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種感覺,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語等。
(3)還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組成的詞語:酸甜苦辣、憶苦思甜、苦盡甜來……。
二、確定中心,列出提綱。
1.從屏幕上出示的漢字中,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首先根據(jù)漢字的文化內涵確定自己要寫的中心意思。
2.根據(jù)中心意思,先列提綱,確定出自己選擇的事例或哪幾個方面。
3.提綱示例:【出示課件4】。
題目:甜。
示例:1.爺爺為我做的排骨米飯。
2.媽媽給我買來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醫(yī)院守著我,給我講故事。
三、交流提綱,互提建議。
1.把寫好的提綱和同學交換,請同學讀一讀。
2.看看同學的提綱,選擇的'材料是不是能夠表達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議。
3.根據(jù)同學合理的建議做修改。
四、獨立思考,認真寫作。
1.根據(jù)修改后的提綱寫作文。
2.注意重點部分一定要寫詳細、具體。
本次習作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方法直接運用到寫作中去。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就是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學會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從漢字的文化內涵出發(fā),確定中心意思,然后選取合適的材料寫一篇習作。這個要求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吻合的,一脈相承。
教學中,我注意了指導,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果以習作例文做例子,列出選材的提綱,然后再讓學生列提綱,可能實效性更強。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一
1、培養(yǎng)學生總結課文內容,歸納主旨的能力。
2、通過課堂講演,提升學生自信心
3、使學生大致了解歷國人飛離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之對于航空航天知識有所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掌握相關的詞匯。
1、對句子的理解:
“盡管遭受了無數(shù)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zhí)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guī)模、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紀重點工程?!?/p>
“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國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成為了美好的現(xiàn)實。”
2、板書: 夢
3、同學們,大家有夢嗎?說說看你們都有什么夢?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們一直在做一個夢,這個夢是――
對,飛天。但是這個夢一直都沒有實現(xiàn),直到現(xiàn)代才由航天人員們圓了這個夢,那就是,神舟飛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夢,圓在今朝(齊讀)(板書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夢”是什么(飛天的夢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圓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個別回答,3-4個,答案不一定,與內容有關即可)
6、那誰來總結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古代的飛天夢想,神舟飛船的上天2-4個,答到即止)
回答得很好,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飛離地球預備,起
9、那么,古代的這些想法有什么特點呢?誰來說?(1-2個,存在于傳說之中,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或者想象)
“(但是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內容,只是存在于傳說之中),直到明代才有個人真正地嘗試了飛天,他的名字是――”
萬戶
很好,雖然萬戶的飛天嘗試很遺憾地失敗了,但是他的科學精神卻遺留至今,大家閱讀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盡管遭受了無數(shù)失敗,預備,起――
10、大家說,這段話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啟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盡管遭受了無數(shù)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
12、大家能舉個例子說明是什么代價嗎?
萬戶
13、嗯,那開啟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而放棄飛天的夢想,而始終堅定執(zhí)著,不斷努力。
14、這體現(xiàn)了怎么樣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敗了也沒有放棄,而是始終堅定執(zhí)著,不斷努力。)
堅持不懈
15、對,那我們的航天人最終成功了沒?
16、哪件事情證明他們成功了?
神舟五(六)號上天
嗯,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圓了飛天的夢想(板書圓),但是這過程極為艱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來讀,1992年9月21日,預備,起――(齊讀)
17、文中哪句話說明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困難?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guī)模、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內容,則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價)
18、嗯,很好,請坐,那誰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呢?
顯示出的巨大勇氣和決心,也充分說明了中國航天工作者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勞動。
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任務,協(xié)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夜以繼日地苦戰(zhàn)攻關:
鋪蓋搬到工廠車間;
等等全段剩下幾句
21、這體現(xiàn)了哪些航天精神?
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
(引導,他們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對祖國的――熱愛,那么體現(xiàn)的航天精神有,熱愛――祖國,由三千多個單位合作,這個需要怎樣的精神?團結合作,很多人還沒看到夢想的實現(xiàn)就猝然長逝,一心奉獻不求回報,這體現(xiàn)了――默默奉獻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園,(ppt)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們?yōu)榱俗鎳暮教靿魣允貚徫唬疵ぷ鳎钡阶詈鬆奚?。他們,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民族,最可愛的人們。他們沒有歌手明星的光鮮亮麗,也沒有政客呼風喚雨的權力,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神五神六等等飛船的上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祖國的強大與富強,在酒泉,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屬的單位。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22、大家是不是對我們的航天人產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內心的情感,化成我們的熱情,一起來讀這段話。載人航天工程,預備,起(齊讀,領讀)
23 、終于是成功了,我們中華民族延續(xù)了千年的航天夢,在這個時刻,終于是圓滿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發(fā)射的畫面呢?(播放視頻)
24 、回過頭來,我們神舟五號也就是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呢?
中國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成為了美好的現(xiàn)實。
25、嗯,誰來理解一下這句話?
好,你認為該怎么讀?好,就請你帶領大家一起來讀。
多了兩個人
對,神五意味著我們擁有了載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則說明我們的飛船可以承載多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在太空的環(huán)境下,多一個人都需要諸多的變化和調整。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最后兩段,完成我們的千年夢(齊讀,領讀)。
回顧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航天夢想,誰來總結一下這中間體現(xiàn)了哪些航天精神?
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
對,正是這些航天精神,支撐著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鉆研,默默奮斗,直到最后圓夢。而載人航天之后,我們還將發(fā)射空間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好的,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二
大龍山,你在中原隆起,綿延無限遠,我看不到你的盡頭。也許,龍亭里瞇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龍一樣的雄姿。而在你的腳下,那個叫神壁的地方,人們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質,燃燒起一條條火龍,火龍里誕生的奇妙的鈞瓷,源源不斷地進入大宋皇室的深處。
我來的時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蔥蘢,各種巨石像鱗片閃露在陽光下。我想不明白這個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著怎樣的神秘;是怎樣的一種土,千年不盡,支撐了爐灶里的輝煌。
神壁,我與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車上打了個盹,一睜眼竟然就撲到了你的懷里。我已經感覺出這次抵達的幸運。那些昨日的煙塵和現(xiàn)實的幻象攪得我有些心神不寧。我在心神不寧中小心翼翼地走進一個個院落,誠惶誠恐地觀察每一個窯址,畢恭畢敬地撫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鈞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開了我的心室,那層層開片讓我有一種疼痛。大宋,你離去了近千年的時光,但是你造就的輝煌卻是一直光照著歷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這里從來沒有停止續(xù)寫出瓷的華章。
走進一條古街,不寬的街巷兩邊都是明清時期的老房。當?shù)厝苏f,你沒有看見過,當年這些老房子深處,都是鈞瓷作坊。早晨叮當?shù)年柟饫铮魂犼狇R幫馱著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響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著擔著做好的半成品,穿街過巷,走入各個作坊。到了飯時,男孩女孩提著飯罐川流不息地給大人們送飯。那時的神壁,就是一個大的瓷場,所有的活動都圍繞在瓷場的秩序中。
整個神垕依山就勢錯落成美妙的圖景。走過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樹,來看那些老窯。有些窯就在半山,人住的石頭窯洞,燒瓷的石頭窯體,放眼是山下無盡的蒼茫。
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廟開始祭火神。煙霧繚繞,旗幡飄搖?;穑瑢τ谏駡嬍悄敲吹闹匾?。有鈞瓷的燒造,都是火的藝術,更是火的魔術。鈞瓷的圖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畫出,金憑窯變而成。那樣,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與火神共同的勾畫,是一種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飛翔,充滿了翻空出奇的期待,異想天開的盼望。
看見一個窯爐門上貼著對聯(lián):求仙翁窯中放寶,賴圣母煉石成金。當?shù)赜小笆G九不成”的說法?;鸬捏@喜、幻想的驚喜、等待的驚喜的到來,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走進鈞瓷藝術館,就像進入了一個瓷海,我似聽到叮當?shù)拈_片嘯鬧成一片秋聲。我看到形狀各異的精魂在起伏騰躍,色彩的空間里彩潮洶涌。
你的曲線為何這般柔潤迷離?你的色彩為何這般大膽恣肆?還有你的花片為何這般勾心攝魄?經過長時間的靜默與忍耐、摔打與燒灼,火給了你怎樣的折磨與啟發(fā),給了你怎樣的調教和靈感,使得你如此覺悟開化?歷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個都成為儀態(tài)萬方的精靈。
神垕,你將我從喧囂中擺渡過來,讓我有了一時的安寧與沉靜。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會神的做瓷者。
竟然還有女工藝師,她們長發(fā)飄透,姿態(tài)端莊。無聲的時間里,一腔熱愛傾注于一杯泥土。又有人進來,流露出欣喜:看呀,她們在做瓷!
聲音里,你會把做瓷聽成“作詞”。宋瓷中閃現(xiàn)著多少藝術的精粹,怎么能不說她們在作詞呢?是的,她們作著八聲甘州,作著水調歌頭,作著沁園眷、臨江仙、菩薩蠻,那從宋代遙遙傳采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約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詞啊。
(有刪改)。
[注]神垕(ho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fā)祥地。其地所出鈞瓷憑借“人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被稱為國寶、瑰寶。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以“我”的游蹤為線索來組織全文,層層鋪展,娓娓道來,脈絡清晰,文筆細膩,顯示出一種詩意典雅的審美風格。
b.第段表達簡潔凝練,“一束束光”一句寫出“我”被神垕鈞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種疼痛”則是對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兩段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描繪鈞瓷經過摔打灼燒考驗后所呈現(xiàn)出的絢爛色彩和生動形態(tài),極寫神垕鈞瓷之美。
d.第段中所引窯爐門上的對聯(lián),既表現(xiàn)了鈞瓷燒造的艱辛不易和燒造者的期待與盼望,又從另一個側面表現(xiàn)出鈞瓷的珍貴。
2.“我”的心情從“心神不寧”變得“安寧與沉靜”,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5分)。
3.文章最后一段語言表達精彩,意蘊深厚,請具體加以賞析。(6分)。
答案:
1.b。
2.感受到了鈞瓷厚重的歷史;震撼于窯變的神奇;體會到鈞瓷燒造成功的不易;沉浸于鈞瓷之美;看到做瓷者的聚精會神。(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5分)。
3.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將“做瓷”說成“作詞”,把瓷器文化與宋代的詩詞文化勾連起來,表明鈞瓷是堪比宋詞的藝術珍品。
運用排比,突出了鈞瓷的歷史悠久、風格多樣;增強了語勢,強化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運用反問修辭,強化語氣,突出鈞瓷制作的藝術性。
運用比喻修辭,把“鈞瓷”比作“宋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鈞瓷的風格多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三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5、熟記12條成語。
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聽教師介紹簡易灑水壺的發(fā)明,抓住要點轉述給同學們、學寫毛筆宇。
三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是應該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教師談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梢钥吹揭恍┓斌w字,舉例。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出示幻燈片)。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可以多讓學生站起來認讀,待大多數(shù)同學讀熟繁體字后,再齊讀繁體字組合的詞語)。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4、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1)出示幻燈片:演講一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饋。
哪位同學還能舉出一組詞義相同和一組詞義不同的?
編選——選編人名——名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4、反饋。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應了。
(2)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幾乎根本沒有不及格的同學。
(3)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學生可查詞典,或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并寫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yōu)樾腋?,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敗;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敗;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明白說話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點;二是做速記;三是轉述時要把史律同學發(fā)明簡易灑水壺的經過說清楚,說完整。
2、指導。
(1)什么是轉述?轉述有什么要求?結合例子,讓學生明白,把別人的話說給另外的.人聽懂就叫轉述。轉述時一要注意把別人說的話聽清楚,二要注意轉述的內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說話人的原意,不要隨意改動,關鍵性的內容不能有所遺漏,四要注意人稱的變換。
(2)教師介紹史律同學發(fā)明簡易灑水壺。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認真地聽教師介紹,對老師讀的這篇文章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只聽不記。
(3)教師再次介紹史律同學發(fā)明簡易灑水壺。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在認真地聽的同時記錄要點。
可以提供連詞“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讓學生速記要點,記錄的內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討論所記錄的要點,組織同桌或四人一小組練習轉述,教師提示人稱的變換。
3、練習。
(1)小組選代表轉述給全班同學聽。
(2)師生共同評議。
師提示同學們聽時從經過是否完整清楚,人稱交代是否明白兩個方面去評議。
要點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蓋上戳了些小眼,結果水不能自動地灑出來,接著,他發(fā)現(xiàn)了醫(yī)院掛水用的鹽水瓶,受到了啟發(fā),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終于發(fā)明了簡易灑水壺。
(二)教學第八題(略)。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四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
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一、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從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贊美過雪花,有多少贊美雪花的詩句名垂千古,誰能說出關于尋雪的詩句呢?(學生讀搜集的有關詩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3、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魯迅的《雪》,請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寫到了哪幾種雪?據(jù)此給課文分段。
(板書: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先讀一讀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明“江南的雪”的特點。(板書:滋潤美艷)。
2、哪些詞句描寫出“滋潤美艷”呢?請再仔細讀一讀作者描寫雪野時,用了哪些顏色,寫了哪些事物?(邊說邊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渾黃的(磬口臘梅花)、冷綠的(雜草)。
3、單是看這些字眼,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邊讀邊想象一下啊!這雪中的鮮花,鮮花中的白雪,交相輝映相互襯托,你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什么樣的畫面呀?(學生讀到哪,就指導到哪)。
4、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畫面嗎?
5、是啊、看到這些雪中的花兒,我不僅想到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江南的雪真是“滋潤美艷”,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吧。
6、作者寫了這雪中的花,覺得還沒有寫盡江南雪野,他接著又寫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來就有了矛盾,這樣的冬季,哪來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滿生機活力,雖不是春天,我們卻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說——(讀)“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那是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
8、再細細品味一下這一段,看看你還能從哪些詞句中讀出江南雪“滋潤美艷“的特點呢?
9、喜歡這美麗的江南雪野嗎?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吧!
10、魯迅的少年時期是在家鄉(xiāng)紹興度過的,成年的魯迅,為了尋找國家民族復興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遙遠寒冷的北京,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先生想起了故鄉(xiāng)的雪,他還會想起什么呢?(他在故鄉(xiāng)度過的無憂無慮的少年時期)在這樣的雪天,孩子們最愛的游戲是什么?(生:塑雪羅漢)。
11、從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堆雪人的喜愛呢?(用“”畫出,與同桌小聲交流)。
12、用雪堆雪羅漢,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潤美艷”的特點,從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艷,以身、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13、給孩子們帶來如許快樂的雪人,遇上連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難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艷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強)。
三、小結。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讓人一邊向往,卻又一邊惆悵。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五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zhàn)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xù)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zhàn)象的友好、戰(zhàn)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zhàn)象以及戰(zhàn)象對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zhàn)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2、小組合作探究:嘎羧離開村子前為什么要繞著寨子走三圈?
3、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在書本標注。
4、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在書本標注。
5、為什么戰(zhàn)象見到戰(zhàn)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zhàn)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6、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zhàn)象的“忠誠”?在課文標注。
7、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六
1.自學本課生字,摘錄重點詞語并解釋。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比讀書,比認字(第一次先學后教)學生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字詞。
(展示前置性作業(yè)1)。
1.正確讀出以下字的讀音并組詞:
礁、癢、蘸、攢、癬、膩、肆、莧、袒。
2.會寫以下詞語并理解詞義:
名副其實、千方百計、肆虐、恩賜、袒護、積攢、千方百計、煙波浩渺、油膩。
四、默讀課文,劃分層次。(第二次先學后教)。
五、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1.解放軍駐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zhàn)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zhàn)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zhàn)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fā)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應重讀。
3.生活單調。
訓練、放哨、巡邏、偵察,數(shù)星、望月、聽濤、思鄉(xiāng),體會到什么?
六、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七、總結。
文章通過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再現(xiàn)了英雄的本色,為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為了捍衛(wèi)國家海洋權益。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一流成績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戰(zhàn)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wèi)士。
八、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1、2、3。
九、布置作業(yè)。
優(yōu)美詞語兩遍。
板書設計:
南沙衛(wèi)士。
(堅忍不拔、舍己為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七
1、通過交流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內容。
2、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3、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一課時。
一、導入。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累積,一種智慧的累積,一種感情的累積。大量地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有文化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親近文學,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
是啊,從我們邁入初中的大門,著名的作家趙麗宏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文學之門,那老師想知道你們都讀過哪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呢?(生作答)嗯,同學們讀過的好書真不少,也看出來我們的學生都是些熱愛文學的人。那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推薦一本被譽為“男孩子必讀”的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們一起跟隨主人公去漂流,去感受主人公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出示課題)。
二、目標定向。
1、交流故事中人物,了解故事內容。
2、探討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3、學習優(yōu)秀品質,做自立、自信、自強少年。
三、預習檢測。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名著主要內容。(小說主要講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濱遜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里堅強地度過了28年孤獨時光的生動故事。)。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是如何讀這本名著的?
2、請小組合作,交流讀書心得,談談你知道的讀書方法有哪些?總結(板書)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應該在自己感興趣或能打動自己、能產生共鳴的地方做標簽,把它記錄下來。
五、個性展示。
我們都知道小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生活。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一些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學以致用,那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去感受名著中的人物,比一比誰掌握的最好。
那下面請大家在老師給出的三個精彩情節(jié)中,選取你喜歡的一個,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文章,談談你對名著中人物的理解。
六、悟生活整合提升。
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如何才能讀好一部名著,老師總結了下,把其中的部分要點編成一首打油詩,共大家參考。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八
“兒”連在別的音節(jié)后面作詞尾時,就失去獨立性,和前面的音節(jié)融合成一個音節(jié),使前一個音節(jié)的韻母帶上一個卷舌動作的韻尾,成為卷舌韻母即兒化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兒化”。同學們別小看“兒化”,它在意思的表達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鮮花兒、女孩兒、好玩兒、山歌兒。
小孩兒、竹棍兒、門縫兒、一會兒。
您慢慢兒地說、我和你說說貼心的話兒。
蓋(動詞)——蓋兒(名詞)。
畫(動詞)——畫兒(名詞)。
尖(形容詞)——尖兒(名詞)。
眼(眼睛)——眼兒(“小洞”之義)。
頭(腦袋)——頭兒(“負責人”之義)。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十九
1、了解黃山奇松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了解黃山各松樹的特點。
體會黃山歸來不看松的含義。
教授法、自學指導法。
一、談話導入。
1、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教師加以概括談話導入。
2、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快樂讀書屋三去領略黃山松的美。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懂課文,讀通句子,不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探究重點,分析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介紹了黃山有哪些名松?這些名松有哪些特點?(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學習作者布局謀篇的方法。)。
2、在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具體描寫黃山松的段落,并畫出描寫黃山松特點的語句。
(2)、小組合作學習,選擇最恰當?shù)囊粋€詞來概括每種松樹的特點。
例如:熱情好客的“迎客松”;執(zhí)著探尋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只要合理即可,啟發(fā)學生談出個性化理解。)。
(3)、找出每種松樹的關鍵詞后,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相應語句,讀中體會作者描寫的每種松的特點。
(4)、作者為什么說“黃山歸來不看松”,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引導學生從黃山松的外在美與內在氣節(jié)兩方面來談)。
3、播放黃山美景的課件,學生欣賞。(進一步體會黃山松的美)。
4、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檢查識字。
教師出示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活著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也可以同桌合作互讀,記住詞語。
五、拓展延伸,增加積累。
1、收集描寫松樹的優(yōu)美片段進行閱讀,同學之間交流,并與《黃山松》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課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黃山松。
迎客松熱情。
探海松執(zhí)著黃山歸來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連理松纏繞。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二十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同學形象。
2、體會作者如何描寫每位同學的`特點。
3、拓展練習作文。
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全班同學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
二、了解內容、分析寫作方法。
自由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1、課文描寫了幾個同學,每個同學的特點是什么?
2、學生交流回答。
3、復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動作、語言、外貌、神態(tài)、心理)。
4、分析每個同學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寫?列舉出課文中的例子。
5、師生交流。
三、拓展寫,完成作文集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螢火蟲教案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教學一~三題。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小結: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生讀五個俗語,聽說過嗎?看看各自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說說意思。
(3)教師適當補充。作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語,請同學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shù)厮渍Z。(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評議。
(3)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指導讀準字音。
2.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3.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明白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
4.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5.學生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指導觀察書寫格式,指名說說書寫時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
4.練習描紅,及時小結。注意行款布局。
教學目標: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注意解釋時的態(tài)度,說話要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弄清本次口語訓練的要求。
3.指導:
(1)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應該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
(4)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4.反饋。
(1)指名說說被人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說說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后有什么收獲?
(3)評議小結:說話的與其和態(tài)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教后小記: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55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