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實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0:16:07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實用20篇)
時間:2023-11-27 00:16:07     小編:文軒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總結和評價的文字。寫讀后感時要注意語言簡練、條理清晰,突出重點和亮點。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作品的讀后感摘錄,不同的書籍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觸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觸動。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一

生本教育管理是一種促進兒童自主發(fā)展的管理,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十一。它強調(diào)寬松與嚴格的結合,注重教師和學生的自主空間和活動余地,追求學校成為一個奮發(fā)向上的“學習化的社區(qū)大家庭”的理想。師本教育模式產(chǎn)生了它致命的問題—壓抑人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現(xiàn)今基礎教育的許多問題都與此有關,而且,這一問題由于對升學率的非科學的理解而愈演愈烈,同現(xiàn)代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求產(chǎn)生了碰撞?,F(xiàn)代社會帶來的新情況是,學生從各種渠道獲得了過去所不能比擬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教師作為惟一的信息源的地位已經(jīng)改變了;知識經(jīng)濟社會需要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社會的需求。

人們把師本教育類比為針劑教育,它類似于人不吃蔬菜,而把蔬菜制作為針劑,進行注射的營養(yǎng)制式。在這種制式下,吃蔬菜的樂趣,器官獲得的鍛煉以及蔬菜的不可提取的、更為重要的營養(yǎng),都被拋棄了,它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在師本教育模式中,虛體設計的語文課往往把學生的語文學習轉變?yōu)閷W習教師制定的課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實體設計則是這樣的考慮: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是為了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而為此他們就必須能概括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是在實體的個人需要中提出來的,當教師抓住了實體需要的源,就會使流變成有源之水,并會把這樣的教學轉為學生自身的活動,讓他們?nèi)プ鞲鞣N各樣的概括,積極地對比、歸納、判斷。這時,概括的過程也許比概括的結果更為重要。教育科學是一門十分重要而又難題多多的學科。郭思樂先生生本教育思想豐富,科學務實,對于今天的素質教育,尤其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和創(chuàng)造性來說,實現(xiàn)人的完滿發(fā)展,特別具有研究價值,這里只能是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二

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雖不能說是字字珠璣,但絕對是篇篇可讀,。能如此讓人信服并引起強烈共鳴,確實是難能可貴。

過去的教育一般認為學生是無知的,什么都不懂,表現(xiàn)在教育上,就是越俎代庖。生本教育認為: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孩子,哪怕是數(shù)學才考了十幾分,哪怕是還拖著鼻涕,哪怕是字寫得歪歪扭扭,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作為人類的新一代,他們都像長江一樣,從遠古走來,又向未來奔去。在他們后面的,是人類50萬年進化發(fā)展的歷史;在他們前面的,是正在展開的現(xiàn)代社會,他們將會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兒童不可限量。因此,我們認為學生有學習的本能和天性,學生的起點絕不為零。遺憾的'是,這種本能和天性被許多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長期忽視,生本教育正努力改變這種現(xiàn)狀,盡可能順應兒童學習的天性,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還教育以本來面目。

郭教授原文的精彩篇章我就不再一一累述。好的文學作品的特征之一是能引發(fā)人豐富的聯(lián)想,郭教授的作品就做到了。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方式。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距離生本有多遠,有讓我欣慰,并小有成就感的,也有讓我困惑反思的。

郭教授的觀點:學生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這一點在教學中我深有體會。

其他人還看了:

朝花夕拾讀后感200字。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三

工作多年以來,我對學生的感情,對工作的態(tài)度以及對整個教育事業(yè)的心情一直都很矛盾,甚至可以說是迷茫,對學生,我是既羨慕又同情,羨慕他們童年的純真,同情他們背上那沉重的書包;對工作,我盡職盡責卻總認為自己的職責還沒有盡善盡美;對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我又有太多的感慨和無奈,感慨它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卻又從來未間斷地追求“以考為主”的高分效應,這種高分效應給學生帶來的沉重負擔讓我感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就是抹殺了孩子的天真和自由,使孩子的童年時光除了抄、寫、算、背以應付考試之外沒有留下任何值得回憶的東西。好無奈?。∫埠美?,我也嘗試著改變我的教學方式,企圖能找到一種既能讓學生考得高分,又能讓孩子盡情享受兒童時代的樂趣的方法,這樣自己就時常感覺在黑暗中摸索光明的人一樣。

但是我只是把教育當作一種普通的職業(yè),一種生存的方式來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個熟練的從業(yè)者,而絕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我并沒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沒有與我的學生一起領略迷人的教育風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無限快樂。《教育走向生本》讓我找到了方向,兒童不僅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兒童的全部既有經(jīng)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nèi)在積極性都應為教師的教學所用,應當成為動力之源、能量之庫。而且它不僅是教育的一般性資源,更是基礎性資源。生本教育體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兒童資源來進行教育,而獲得事半功倍之效。長期以來,()師本教育總是把兒童的蘊藏看作與正規(guī)教育無關的,它對教育過程的認識是單向的,認為教育的主要資源是教師和教材、活動室設備等。它對極其豐富和生動的兒童資源視而不見。在這樣的狀況下,依靠兒童資源來時行教育,就變得更有潛力。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可能早就不讓學生說了,因為這些方法有些太復雜了。他們只想他們的思想統(tǒng)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這樣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暢所欲言。

總之,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力?!耙磺袨榱藢W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chuàng)新”“兒童潛能無限”,相信“兒童的獨立性”。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時不以為然,然而今天在書中讀來竟蘊含著深厚的內(nèi)涵,當然,更深刻的理解還需要自己在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著在自己今后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著“在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游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章?!?/p>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四

讀了《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讓我收獲頗多。書中郭思樂教授認為:生本教育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作為教師,我才感覺到自己該改變角色了。

作為教師,我一直認為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對得起學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學質量,是積極、認真地服務于學生的充分體現(xiàn)。但沒想到自己其實是犯了“汗水主義”思想,帶著“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師苦做”思想,卻不知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生長空間,更破壞了他們自由生長的規(guī)律,使得學生被傳統(tǒng)束縛,無法自由施展。這種“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既然“拋秧式”教育不僅能減少勞動量,還能給學生帶來自由生長的快樂,且效益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我覺得其中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就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內(nèi)部自然的外在表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學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師的成功發(fā)掘、積極引導,通過“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張揚其天性,完美其人生。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變“傳授者”為“引導者”,把教師的所有活動變成學生“天性學習”的輔導力量,不做“執(zhí)鞭”的“耕民”,成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師要痛下決心,從根本上走出舊的教學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過程為學生打造天性張揚的平臺,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課程改革的建設者、發(fā)掘者、操作者。不要“換湯不換藥”,“穿新鞋走老路”。只有從根本上轉變了角色,才能實現(xiàn)教師的解放,學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體驗到“陣痛后的歡樂”。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五

前些天,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全書貫穿了“在教育中我們必須x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新理念,觀點新穎,論述獨到,內(nèi)容豐富,是x部哲理性強而又生動活潑的學術專著。書里有段話是這樣表述生本教育的:

奧修把這樣x句話稱為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腳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于“忘我”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游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x種忘我的境界。

先前的我,雖然對教育工作兢兢業(yè)業(yè),雖然關愛我的學生,但是我只是把教育當作x種普通的職業(yè),x種生存的方式來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x個熟練的從業(yè)者,而絕不是x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我并沒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沒有與我的學生x起領略迷人的教育風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無限快樂。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六

讀了《教育走向生本》,頗有收獲。此書貫穿了“在教育中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钡默F(xiàn)代教育新理念,深入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的價值關、倫理觀和行動觀,探討了生本教育體系的哲學基礎,并對生本教育的課程論、方法論、評價與管理以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

我體會最深的是作者舉的一個例子:“當鞋合腳時?!眾W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最偉大的禱文:“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蹦_被忘記了,也可以說腳處于“忘我”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甚至,如果削足適屐,或纏小腳,我們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合適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是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環(huán)顧田野,鳥在鳴轉,花在開放;一頭鹿,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靈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慮自己該如何生長才是最美的,人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開,是因為它處在合適的周圍環(huán)境中,它根本不必關顧自己,它的能量沒有被別的目標所揮霍和渙散。其實,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狀態(tài)的自然、活力和喜樂,這就足夠了。他們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們認可,是否會被人說好話或壞話,我將得到多少分,我怎樣才能得到這個分數(shù),我處在何種位置等等。他們不必把情感與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將會全心沉浸于所面對的學習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級,走向純潔和透辟。在心理學上,這種“忘我”的狀態(tài)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時刻,兒童的能量就不會被其他的東西,包括大人們的說教、煩人的競爭所消耗,甚至出現(xiàn)投入的著迷的境界。

看了這本書,讓我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校長說的,不是讓孩子來適合我們的教育,而是創(chuàng)造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樣的,在數(shù)學教學中,不光是單純的教授知識,而是應該把數(shù)學融入生活中,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把枯燥無味的東西轉化成讓學生樂于接受的知識也是一種快樂。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七

借用昨天教研活動龐老師發(fā)言提到的那位名師的話引出我的發(fā)言,記得這句話是這樣說的:“我不會站在你前面,因為我不想帶領你;我也不會站在你后面,因為我不想跟隨你;還是讓我站在你左右,讓我們攜手同行?!睅ьI與跟隨,我理解就是傳統(tǒng)教育下的師本教育,“帶領者”就是讓學生不偏不離地跟隨老師,“跟隨者”就是在老師的嚴格監(jiān)護之下完成學習任務,二者都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這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舊教學模式下截流式教學的弊端,長此以往,學生越來越不會學習了?!皵y手同行”的方式我理解就是現(xiàn)在我們進行的生本教育,讓老師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學習地位,把課堂教學當成師生建構快樂和諧課堂共同體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課前當編導,將文本與學生結合起來,做精心的設計,課中扮演員,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與他們共同參與課堂交流,而不是將自己顯擺在師道尊嚴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的意志之上。

讀了本書前面部分章節(jié),我有一些不夠深刻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懶人有懶福”之說。我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他的道理,這里的懶不是懶惰,而是一種智慧的體現(xiàn)。懶人心不懶,懶人善于思想。他們事前會想好更有效的解決辦法,預設達到的最佳效果。教師應該做這樣的懶人,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先學先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找老師幫助,這既是給我們減輕負擔,同時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觀意志和自然意志得到充分的展示,順應兒童的天性,促使其發(fā)展,自然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悠閑的拋秧比密植的插秧收獲好”,這就是有心栽樹樹難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我們應該大膽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們發(fā)展自由的空間,這樣才能讓他們?nèi)缪砻缫粯託g快的生長。

“無所謂者有所為”之觀點。正如書中所講到的:如腳穿鞋一樣,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合適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達到忘我的程度,自然的力量就越會發(fā)揮出來。老師為學生營造出忘我的課堂環(huán)境,讓他們得到充溢生命狀態(tài)的自然、活力和喜悅,釋放出內(nèi)在的能量,就能全身心浸潤在所面對的學習之中,不斷走向卓越和純潔。文貴真情,書貴自然,習書的境界在于灑脫自然,為在不為之中,正是說明了生本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校進行的第二階段的“學程導航自主互動”課改活動中,我們老師應該加強學習,提高生本教育觀念的理論水平,從思想上徹底解放出來,努力構建生動和諧的課堂,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的靈動之氣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繼續(xù)扮演好編導和演員角色,對學生的疑難及時指導點撥,把握好尺度和時機,做好服務,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八

前些天,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全書貫穿了“在教育中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新理念,觀點新穎,論述獨到,內(nèi)容豐富,是一部哲理性強而又生動活潑的學術專著。書里有段話是這樣表述生本教育的:

——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腳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于“忘我”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游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先前的我,雖然對教育工作兢兢業(yè)業(yè),雖然關愛我的學生,但是我只是把教育當作一種普通的職業(yè),一種生存的方式來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個熟練的從業(yè)者,而絕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我并沒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沒有與我的學生一起領略迷人的教育風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無限快樂。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九

借用昨天教研活動龐老師發(fā)言提到的那位名師的話引出我的發(fā)言,記得這句話是這樣說的:“我不會站在你前面,因為我不想帶領你;我也不會站在你后面,因為我不想跟隨你;還是讓我站在你左右,讓我們攜手同行?!睅ьI與跟隨,我理解就是傳統(tǒng)教育下的師本教育,“帶領者”就是讓學生不偏不離地跟隨老師,“跟隨者”就是在老師的嚴格監(jiān)護之下完成學習任務,二者都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這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舊教學模式下截流式教學的弊端,長此以往,學生越來越不會學習了?!皵y手同行”的方式我理解就是現(xiàn)在我們進行的生本教育,讓老師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學習地位,把課堂教學當成師生建構快樂和諧課堂共同體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課前當編導,將文本與學生結合起來,做精心的設計,課中扮演員,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與他們共同參與課堂交流,而不是將自己顯擺在師道尊嚴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的意志之上。

讀了本書前面部分章節(jié),我有一些不夠深刻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懶人有懶?!敝f。我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他的'道理,這里的懶不是懶惰,而是一種智慧的體現(xiàn)。懶人心不懶,懶人善于思想。他們事前會想好更有效的解決辦法,預設達到的最佳效果。教師應該做這樣的懶人,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先學先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找老師幫助,這既是給我們減輕負擔,同時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觀意志和自然意志得到充分的展示,順應兒童的天性,促使其發(fā)展,自然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悠閑的拋秧比密植的插秧收獲好”,這就是有心栽樹樹難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我們應該大膽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們發(fā)展自由的空間,這樣才能讓他們?nèi)缪砻缫粯託g快的生長。

“無所謂者有所為”之觀點。正如書中所講到的:如腳穿鞋一樣,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合適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達到忘我的程度,自然的力量就越會發(fā)揮出來。老師為學生營造出忘我的課堂環(huán)境,讓他們得到充溢生命狀態(tài)的自然、活力和喜悅,釋放出內(nèi)在的能量,就能全身心浸潤在所面對的學習之中,不斷走向卓越和純潔。文貴真情,書貴自然,習書的境界在于灑脫自然,為在不為之中,正是說明了生本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校進行的第二階段的“學程導航 自主互動”課改活動中,我們老師應該加強學習,提高生本教育觀念的理論水平,從思想上徹底解放出來,努力構建生動和諧的課堂,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的靈動之氣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繼續(xù)扮演好編導和演員角色,對學生的疑難及時指導點撥, 把握好尺度和時機,做好服務,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

新課程改革以來,經(jīng)常讀到看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原以為自己對這句話比較理解,近日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才對這句話有比較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書中有這樣幾句話:我們觸悟到,無論是禾苗種植者還是教育者,他們面對的對象是生命體,他們的工作是要改變生命體。而尤其是作為人的生命體,擁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和他的發(fā)展的自然意志,我們的工作者必須適應他們合理的主觀意志和自然意志,也就是兒童的天性。

這幾句話,再次讓我認識到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對一個班級六十多名學生,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掌握情況程度不同、每位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個性、興趣和愛好,理解能力有高有低,思維方式也因人而異。所以,為了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教師就要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和樂趣。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花朵能盛開,星星能美麗,是因為它處在合適的周圍環(huán)境之中,它根本不必關顧自己它的能量沒有被任何別的目標所揮霍和渙散。

其實,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得到充溢生命狀態(tài)的自然活力和喜樂,這就足夠了。他們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認可,是否會被人說好話或壞話,我將會得到多少分,我怎樣才能得到這個分數(shù),我處在何種位置,等等。他們不必把情感與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將會全心沉浸于所面對的學習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級,走向純潔與透辟。

這段話,讓我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沒有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沒有做到使學生的學習是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為了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今后的課堂教學,我努力做到,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動性,努力做到讓學生是內(nèi)心渴望是自愿自主的學習,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學習的過程是一件幸??鞓返氖虑?。

“我們常常聽到老師抱怨學生不肯閱讀,而只喜歡看電視。老師們感到對此無能為力。其實,這是低估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我們自己的開發(fā)能力。正如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說的,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同時也是天生的閱讀者。嚴格地說,沒有不喜歡閱讀的人。

閱讀滿足好奇,閱讀開闊視野,閱讀蕩滌胸懷,閱讀提升心智?!睍械倪@些內(nèi)容,讓我再次認識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途徑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有閱讀興趣,大量閱讀,既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涵養(yǎng)、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質和人格。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營造良好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人的潛能無限,在于人是一個可以自激勵的系統(tǒng)。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現(xiàn),你又受到激勵,你就會走向更大的成功。而這種激勵更多的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自己。這段文字深深地觸動了我,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走向更大的成功。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來自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如果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就要要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

在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要做到多方面多角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為每位學生多提供的嘗試成功的機會,多為學生搭建平臺,充分挖掘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真誠鼓勵。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回答正確時,及時表揚;回答不正確時,肯定學生勇于回答問題的勇氣,再根據(jù)問題進行指導;對于那些學習有些掉隊的學生,不著痕跡地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悅。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一

生本教育徹底改變了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主要是看教師的“表演”好,課堂就幾乎等同于教師的才藝展,臺下的學生僅僅是“捧場”的角色這種觀念,遠離了教育的初衷,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生本課堂以學生是否學的積極,學得高效,學得快樂為主要評價標準。一堂成功的生本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學,小組討論,班級發(fā)言等,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的舞臺,真正意思上的好課,是教師一不見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學生潛能迸發(fā)的自主學習,教師以高超的智慧,以最少的語言開啟學生智慧閘門,以適時的引導提升學生的潛能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生長。

郭教授認為,考試評價至少有兩個功能:一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二是督促和鞭策學生學習。但是,不能因為有這兩個功能就把考試當成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考試評價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因此考試評價的主動權應當交還給學生,使整個教育從控制生命的方式,回歸為激揚生命。生本教育體系的考試評價應當具有很強的學術性而不是功利性。當兒童或教師感到他們的學習活動需要對學習的效果作出評價的時候,才進行評價,也就是說,評價附著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的活動之中。它不僅有分析性的,更要注重綜合性的評價,它擺脫了單純?yōu)槎酱俣u價的目的`論,可以在評價方法上,不完全局限于硬性的書面評價,而更承認氛圍性評價、自我評價等軟評價的作用。在這樣的評價體制下,評價結果有相當大的調(diào)節(jié)空間,使兒童可以自主調(diào)節(jié)。這樣評價就會成為兒童自己的需要。因此,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tǒng)一考試,不干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消減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生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或感悟,取得優(yōu)異的終端考試成績。生本教育也改變了對學生的評價傳統(tǒng)方式,建立了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的厭學問題。生本教育采用評研模式,使學生在自評、互評、全班評的過程中優(yōu)化了學習效果,深化了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同時還避免了習慣性評價所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如懼考低分造成的自卑沮喪,為應付考試而學習的不良心態(tài)等。

實際上,關于評價,郭思樂教授主張無為而為的原則。他認為,評價是按一定的理念進行指揮的指揮棒,如果不與“師本教育”徹底決裂,即使有很好的課程、課本,也難免邁不開步子。所以,必須跳出“師本教育體系”評價,走向“生本教育體系”評價。郭教授還主張,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以削弱評價的比較競爭的功能,而保留其學術活動的本質。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二

郭思樂教授說:“身為教師,我們用語言來影響學生,用環(huán)境來助育學生,用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但就是沒有辦法像裁縫、理發(fā)、做牙那樣隨意對其進行剪裁、修剪、打磨。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服務者和仆人。”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匠人”這個詞,仔細回顧我們曾經(jīng)的教學之路,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好多年里我們都在做著一件勞而無功,畫蛇添足的事情,把本來屬于孩子們的課堂和學習時間都變成了我們耗費體力心神故弄玄虛展示自我的一個機會,我們說的多了,孩子們變得不愛說了,我們分析的多了,孩子們變得不會分析了,我們這些勤勞的老師們,培養(yǎng)出了若干個懶惰的不會學習的笨孩子。難道我們真的是身懷絕技不能毫無保留傳授給徒弟,害怕有朝一日徒弟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奪我們的生存之地的`匠人嗎?當然不是,我們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式過于溺愛與包攬。讀了郭老師的《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令我們茅塞頓開,我們終于找到了多年來淤塞于心頭的癥結所在。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立刻改變自己的想法與看法以及做法。把屬于孩子的課堂歸還給他們,本屬于他們的時間交給他們,遠遠的以欣賞的眼光看著他們自己茁壯起來。

成熟起來。或許短暫的時間里他們還走得跌跌撞撞,好多溝溝坎坎不易跨過,但是只要我們相信孩子,賞識孩子,鼓勵孩子,沒有捷徑的學習之路一樣能夠走出精彩。有一句歌詞這樣唱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我們既然愛我們的學生,就放開那雙攙扶的手。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三

很早我就聽到過生本教育的思想,而今能夠認真的拜讀并學習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書,感覺生本教育這個理念確實是非常的好,能解決我們當前教育中碰到的很多難題,讓我們的教育走出困境,步入下一個成功。

生本教育,我的理解,就是以學生為根本的教育模式,一切從學生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認知能力來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生本教育的方法論所談到的“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觀點,與我們現(xiàn)行的《新課程標準》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通的。都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倡導學生要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

生本教育就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依靠學生來進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價值歸結到學生身上,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育的本體。

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心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而教師則要退后,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xiàn)在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

生本教育構成了一種全新的格局。兒童獲得的東西,有許多是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之下獲得的。這種探索需要一個過程,當然也會犯不少錯誤。正是在克服錯誤的過程中,兒童獲得真知,獲得最寶貴的知識和技能。生本教育的學生,認識需要多次或長期來復式提高才能完成。這就要建立起在這種格局下的錯誤觀。要相信學生的“大器晚成”,我們?yōu)槭裁床荒茉试S學生有一段相當笨拙的學習過程呢?你只要認同學生是可以自己發(fā)展的,什么樣的老師,什么樣的學生都可以進行生本教育。就像郭思樂教授在書中提及到的,如果對蒸饅頭的過程實行開蓋主義,不斷開蓋窺視,饅頭反而蒸不熟。所以我們要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再等待,最后,必將收獲一鍋熟透而美味的饅頭。

生本教育讓我頓悟。

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為每個兒童個性的發(fā)展提供自由廣闊的空間是生本教育的追求。

生本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生命的提升,并為每個兒童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所以,孩子的個性得到極大的張揚,學習的效績也是顯著的。他們在這種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迅速,所以,生本教育主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照教師提供的框架,盡可能為學生留足時空,讓學生活動。就像郭教授所說的那樣,教師應當是“牧者”,他把“羊群”帶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讓羊兒歡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而他自己呢,則在不斷地尋找、發(fā)現(xiàn)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時刻警惕惡狼的出現(xiàn)。為每個兒童個性的發(fā)展提供自由廣闊的空間。

2、使每位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是生本教育的宗旨。

由于生本教育的課堂給學生這種個體精神生命活動有很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情感氛圍和信息資料的環(huán)境,因此,它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去探究和實踐的愿望,并從中獲得知識與經(jīng)驗。

生本教育的每節(jié)課前,學生都已習慣了進行大量的自主的學習與研究,也習慣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共同分享和討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取的知識、信息會不斷地生長,越用越多,越用越活,同時,又為他們的潛能的發(fā)揮和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每位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1、生本教育注重和強調(diào)以學生為根本,不同于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

生本教育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

由此不難看出,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根本,為出發(fā)點。而我們現(xiàn)在的習慣的教學模式是重教不重學,重灌輸不重引導,教學對老師而言主要是如何教好,怎樣學好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例如在教學設計時,我們老師考慮的是如何完成教學目標,設計得主要是教師的活動,希望課堂教學能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進行下去,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

2、生本教育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快樂學習。

生本教育認為人之初,性本學,也就是說兒童的天性是活動的、是創(chuàng)造的,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也就是說學生是樂于學習的,喜歡探究的。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把課堂或者說是教學的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也會快樂地學習,沒有壓迫感,沒有抵觸情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生本教育理念指出教學中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有學習的興趣,因為疑問而學習,進而進行探究。

例如,我在講六年級的一篇自讀課文時,考慮到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而且本課的知識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有趣,導入之后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把這篇文章當做一篇作文,如何進行這篇作文的評注,這時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開頭短短的十幾個字,作用與好處,學生分析的淋漓盡致,而且把本課的語言風格與寫作思路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整理,最后一起來進行情感的體會,通過這些,讓學生進行批注,進行學習。學生學得都很開心,同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試著用這種方法進行及時的創(chuàng)作。在后來的一次作文中,很多學生都嘗試著這種寫作方法。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思路方面,我也是及時進行評價,對于一個問題,讓學生換一種思路進行表達,而且表達的效果非常好,這也就是實現(xiàn)了答題的規(guī)范性,避免單純的在閱讀中給學生強行灌輸知識點,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學習中去體會,想去記住,想去了解。

3、生本教育能讓教師的工作更加輕松、快樂。

生本教育并沒有給教師上許多緊錮咒,沒有強調(diào)讓教師如何拼命工作,沒有束縛住教師的手腳,對教師而言,生本教育是一種解放,可以讓教師發(fā)揮聰明才智,更好的成為一個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以數(shù)學教學為例,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使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shù)學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它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生活中的實踐,以與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相融合,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例如,教學圖形的認識時,讓學生先觀看生活中的實物,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抽象出圖形的特征,使單調(diào)枯燥的知識具體化、實在化。

(2)教學過程的開放,使學生觀察生活的眼光數(shù)學化。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獲取了算理、定理后,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去觀察身邊的事和物,使他們受到數(shù)學的簡單應用的訓練。比方說,學生學習了有關圓的知識后,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學習了計量單位以后,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得出: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重量是一千克?哪些東西重一克?什么東西長一厘米?哪些物體的邊長是一米?有意識地將已有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育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課堂練習形式的開放,使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知識的實際應用與知識的理解及鞏固程度是密切聯(lián)系的,學生在學完新知識后,教師既要布置一些應用學過的知識去完成一些練習題,又要注意加強實踐操作。如,學完元角分的認識后,讓學生到商場超市進行實地調(diào)查,了解常用物品的價錢,進一步認識到元角分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學完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平面圖形面積后,除了計算書中所給圖形的面積之外,可以讓學生到室外去實地測量一下,將結果進行計算,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應用知識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實踐能力。

以學定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育的戰(zhàn)線上,讓我們各盡其才,桃李滿天下!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四

《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郭思樂教授所提出的“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讓我重新審視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郭思樂教授在書中提到:“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認識和把握兒童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兒童作為教育價值原則。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教育對象,但傳統(tǒng)觀念使我們對教育對象缺乏完全而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并沒有把兒童當作活生生的人;我們的教育過程,并沒能從對象的生長和生成規(guī)律去設計;我們的教育常常為社會習俗所左右,從而偏離了教育對象的本體。我們常常有這樣的認識,把教師的教育設計誤認為是為兒童設計的,教師的意志誤認為是兒童的意志,教師的興趣誤認為是兒童的興趣?,F(xiàn)在,我們教師迫切需要的是把為教者設計的教育,轉變?yōu)閷W生設計的教育,即是把師本教育轉變?yōu)樯窘逃6覀兡壳敖逃哪J?,正是忽視了教育主體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備課,以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去揣度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學生為本,學生學習的效果當然也不會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是最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應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快樂情緒,運用能激發(fā)孩子快樂情緒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主動地去學習。任何生命都會對某些對象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fā)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好時機。“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這句話在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這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類知識獲取的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法則。同樣,“誘導是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最好的方法”,這句話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

教育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們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種。兒童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既不能像裁縫那樣對兒童進行裁剪,也不能像理發(fā)師那樣對兒童進行修剪,更不能像牙醫(yī)那樣對兒童進行打磨。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兒童的外部,不是裝飾兒童,而是改變兒童自身。我們可用語言來影響他,用環(huán)境來教育他,用活動來培養(yǎng)他,但就是沒有辦法像裁縫、理發(fā)師、牙醫(yī)那樣地對兒童進行裁剪、打磨。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后實現(xiàn),這一點似乎有點無奈。然而,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就是兒童自己,我們教師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fā)展的服務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所有教師都應力爭做到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教學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郭思樂教授在書中提到:“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其關鍵是從內(nèi)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眱和翘焐膶W習者。兒童的天性是活動的、創(chuàng)造的,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如,人在成功時獲得的快樂;在自我實現(xiàn)是得到的高峰體驗;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充實感。都說明兒童無時不刻地在運用自己的思維跟物跟人打交道。兒童的這種天性,需要教育者去引導,正確地對待與呵護,才能長久地保持。兒童的潛能無限。人的潛能無限在于人是一個可以自激勵的系統(tǒng)。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現(xiàn),你又受到激勵,你就會走向更大的成功。英國斯賓塞在快樂教育這本書在論述兒童的潛能無限時寫道:當人類沒學會開發(fā)石油時,不能說這里沒有石油的存在,這個地方不儲藏石油,也不能說這個地方?jīng)]有儲藏其他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人的潛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個等待人去開發(fā),等待人去激發(fā)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給出時間、空間和氛圍去激勵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學習者對他們自身的潛能進行開發(fā)。蘇格拉底說,教育者這種地位猶如產(chǎn)婆。產(chǎn)婆再辛苦,也只是助產(chǎn),而不是自己生產(chǎn)。教育的本體是兒童,而教師只是服務于這個本體的。教育最終不是為了發(fā)揮我們教師的聰明,而是要通過教師,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兒童的聰明才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適應未來生活所需求的身體、心智與道德。它不是一種用固定模式進行簡單的復制的過程,而是一個反思,實踐,再反思的歷程。而自我教育,是兒童自主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推動一生的力量。在自我教育方面,我認為,應該盡量鼓勵孩子自我發(fā)展,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去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從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看,最主要的獲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知識獲取與能力培養(yǎng)也應該參照這一方式。這一點,在許多靠個人奮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斷得到證實。一些從學校練習中教育出來的人,總以為教育只有在那種方式下才可能實現(xiàn),總覺得讓兒童自己做自己的教師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其實這的確是一個誤區(qū),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促成他在這方面的愿望,要盡量培養(yǎng)他這方面的能力就像他的身體一樣靈敏,一個從來沒有上過學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和面臨各方面考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甚至讓成人都感到吃驚,同樣如果有一天你讓孩子完全自由地表達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敏銳,生動也會使你吃驚。

郭教授還指出:“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兒童?!币虼宋覀兓顒舆^程中應讓兒童有獨立有效的思維時間。教師不應全面控制整個活動過程,讓兒童做思維的奴隸。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當然這里我們應該這樣認為,兒童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內(nèi)化,因而這個最后過程并不是教師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獲得最終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

兒童不僅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兒童的全部既有經(jīng)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nèi)在積極性都應為教師的教學所用,應當成為動力之源、能量之庫。而且它不僅是教育的一般性資源,更是基礎性資源。生本教育體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兒童資源來進行教育,而獲得事半功倍之效。長期以來,師本教育總是把兒童的蘊藏看作與正規(guī)教育無關的,它對教育過程的認識是單向的,認為教育的主要資源是教師和教材、活動室設備等。它對極其豐富和生動的兒童資源視而不見。在這樣的狀況下,依靠兒童資源來時行教育,就變得更有潛力。

總之,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力?!耙磺袨榱藢W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chuàng)新”“兒童潛能無限”,相信“兒童的獨立性”。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時不以為然,然而今天在書中讀來竟蘊含著深厚的內(nèi)涵,當然,更深刻的理解還需要自己在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著在自己今后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著“在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游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p>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五

這個月翻閱了郭思樂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感觸較多。全書貫穿了“在教育中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新理念,觀點新穎,論述獨到,內(nèi)容豐富,是一部哲理性強而又生動活潑的學術專著。《教育走向生本》具有突破性的貢獻,根據(jù)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五點:

作者認為,師本教育體系和生本教育體系這兩種教育體系的存在是事實?!皟H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經(jīng)不足以解決今天的問題了”。因為過去基本上是一種師本的教育體系——“一切都是為老師好教而設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我們需要設計一種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不僅在方向上強調(diào)學生為主體,而且要徹底解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整個體系問題”。

的確是這樣,如果不從體系上解決教育改革問題,事實上課程,方法,管理評價,總是相互制約,我們還是要長期被師本教育體系緊緊地捆綁著。例如現(xiàn)在許多教師在會議上、文章中觀點往往非常正確,而在現(xiàn)實工作中總跳不出原來的陰影。原因之一就是新理念對于有的教師還僅僅是顯性知識,而他的行為仍然被師本教育體系的隱性(緘默)知識所左右。

作者能揭示出兩種教育體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為基礎。例如對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繹為主與學生的情感律和歸納為主的區(qū)別;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學的區(qū)別;連動式機制和激發(fā)式機制的區(qū)別都做了有價值的探索。

“師本體系”和“生本體系”的區(qū)別具體體現(xiàn)在理念、課程觀、方法論和管理和評價等方面。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而師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這樣的現(xiàn)象:“同學們,現(xiàn)在可以上課了嗎?”,有些教師連上課都要征求學生的意見,好象相當尊重學生了,其實這是一種膚淺的理解,好像在“做秀”。本書鮮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學生”就應該是相信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人人可以創(chuàng)新”,“潛能無限”。

我體會應該區(qū)別的是:老師是在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雖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認真地發(fā)現(xiàn)、理解學生自己的思想火花;還是視而不見,急忙,甚至強硬地讓學生去“痛飲”教師準備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時是讓學生高興地去“痛飲”)。這其實是“師本體系”和“生本體系”兩種不同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叭嬉揽繉W生”就是不僅認識到學生是教育對象,還要認識到學生更是教育資源。教師是在充當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鑿學生?還是在藝術地調(diào)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自我發(fā)展?這些都是兩種不同教育體系的理念在教學行為中的反映。

“生本教育”主張“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敖探o學生的基礎知識要盡可能地精簡,而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地進行活動”?!笆拐麄€教學過程體現(xiàn)‘教少學多’”的原則。

“生本教育”主張“學科內(nèi)部整合和整個課程整合”。例如語文,主張“教導學生認好字,寫好字;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進行自主的寫作實踐。其他環(huán)節(jié)則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簡的,要么是不必現(xiàn)在就教的”?!吧窘逃币剿鳌霸谕怀鋈笳Z言(詞匯語言,數(shù)學語言,藝術語言)的前提下整合整個課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課程觀時,作者在多年實驗中“感悟”出的一些創(chuàng)見是極有價值的。如“整體領悟與知識生命”一節(jié)中論述的“學生的思維是成胚胎式發(fā)展的”,作者用“輸贏球”引導學生理解“有理數(shù)加法”的例子,確實使我們深深感受到“在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兩個生命——學生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激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生本教育”主張“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不教而教”;“以學定教”。這一系列相關的方法是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的,“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進入寫作階段時,我們讓他們進行順應學生心理的作文,整體輸出,寫自己喜歡寫的、印象最深的語話,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學’,即總結作文的規(guī)律,等等,則完全可以待之來日”。貫徹了這些方法才能保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念的落實。

“生本教育”的方法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感悟”,感悟會“成為他們進行更廣泛的高級學習的重要動力”。他們的實驗已經(jīng)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評價與管理現(xiàn)在成為改革的一個“瓶頸”。不同的理念必然產(chǎn)生不同的評價。“生本體系”主張“無為而為”原則。主張老師“不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他們學習盡可能多的自主”,而堅持“師本體系”就有可能給以他們“沒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評價。

“生本體系”的課,“沒有把知識和行為變成一個一個細密的目標,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沒有一步一步地牽著學生走,如果按照“師本體系”來評價,這樣的課恐怕就不會是好課。因為“師本體系”主張學生要跟著老師,一個一個知識點地學那些經(jīng)過教師過度分析過的教材。

關于管理,作者明確地主張:學校以上要加強校本管理,學校對教師實行人本管理,教師對學生實行生本管理。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來自實踐,積極為實踐服務,有很強的生命力。因為和所有具有突破性的新事物一樣,它一方面盡管有許多閃光點,但另一方面肯定不完善,迫切需要更多的人給予關注。一個開始蹣跚學步的孩子,邁的每一步不一定到位,但只要方向正確,人人都會認為他前途無限。

《教育走向生本》里有段話是這樣表述生本教育的: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腳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于“忘我”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學生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學生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學生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學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學生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游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可以這樣說,我對生本教育的認識,是認為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老師也提供了恰當?shù)慕逃绞健_@種適合表現(xiàn)為學生勤奮地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同樣,學生學得差,極有可能是教師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工作起來也就事倍功半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是一個很廣闊的空間,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教師要盡可能地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所謂因材施教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工作中我常常感嘆部分學生缺乏責任感和榮辱觀,現(xiàn)在想來,自己身上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自己沒有把握住學生究竟想要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每一位學生都有著他自身獨特的地方,作為教師的我還沒有真正與學生打成一片,進入他們的內(nèi)心去感受他們的所需所好,把文本和生本真正地融合為一體,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今后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教師的終身學習觀念當永不放棄。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六

讀書筆記在前段時間我借閱了《教育走向生本》一書。本書結合作者所開展的從加強知識發(fā)生過程直到生本教育的實驗研究。對生本教育的意義、概念、產(chǎn)生背景、哲學思考、主要觀念和操作體系等進行了全面的闡述。作者郭思樂對生本教育體系與師本教育體系作了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深入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的價值觀、倫理觀和行為觀,探討了生本教育體系的哲學基礎,并對生本教育的課程論、方法論、評價與管理以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是一部哲理性強而又生動活潑的學術專著。

1、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把可以托付的教學托付給學生。這似乎是一種新的教育思路。此時,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tài)中,他的潛能得到激發(fā),他的天性得到張揚,他的獲得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規(guī)律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這就是生本教育。

2、生本教育的運行機制是像用開動汽車一樣,老師給學生鑰匙,去開啟自身的動力系統(tǒng),我們把它叫做激發(fā)式,生本的激發(fā)模式,正像我們是用鑰匙去打開汽車的馬達一樣,我們從灌輸者走向了引道者,從知識生產(chǎn)者的藍領變成了知識生產(chǎn)過程的管理的白領,從參與化學反應的元素變成了催化劑。于是,學生的學習的巨大的能量被利用和發(fā)揮出來了。

3、我們所說的生本,除了反映學生的利益、學生的在學校社會中的獨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很重要的是依靠學生來進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價值歸結到學生身上,以學生發(fā)展為教育的本體。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本教育的重點,不僅僅在于學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學生的內(nèi)部自然天性和潛能的發(fā)揮。這也是教育對社會的根本貢獻。

1、人的自我實現(xiàn)的本能,不會因為知識的增加或年齡增長就消失。關鍵是要發(fā)展他的認識能力,以及提供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創(chuàng)造情景。我們的任務,是要保持兒童的這種追求的天性。

2、教育者的意志不等于被教育者的意志,教育設計不能僅僅依據(jù)教育者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應當研究被教育者的意志。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七

不斷的學習,讀書是教師的必經(jīng)之路,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的情況下,不學習讀書是很難趕上時代的腳步的。利用業(yè)余時間我閱讀了《教育走向生本》一書,收獲還是蠻大的。

我以前一直覺得,作為教師,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能提高成績,只要自己做得多一些,就能提高教學質量,然而這樣做最后并沒有取得我意想的結果。這樣的事實值得我們思考,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應該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把老師從沉重的教學負擔中解脫出來,還給學生充滿快樂和激情的課堂。

這學期我在努力探索生本教育,在我的課堂中,努力探索實踐著生本教育。如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通過課堂實踐觀察,我強烈的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實質性合作,學生的交流缺乏主動交流的愿望,缺乏好奇心的驅使和思維的探險以及批判性的質疑。

應付式、被動式的進行“討論”,缺乏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探究有形無實。有的同學參與的熱情不高,學習成績好的總是發(fā)言很多,而學習成績差的就只是被動的接受,可以說參加而不參與,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很少。例如學生在小組內(nèi)朗讀英語課文時,幾個學生圍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讀,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僅有的評價也是泛泛而談,其學習結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組的水平。

遇到問題就要積極的解決問題,我找到班主任老師和她一起了解學生的學情,我們對小組從新進行了劃分,明確了每個成員的職責。將參加學習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其中有指導者和被指導者,指導者比被指導者的水平稍高一些,在教學中他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以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讓他們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討論。

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向同伴學習的意識,學會傾聽,倡導“能者為師”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還要能夠有效地指導他人進行學習。例如在讀課文時,由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讀課文,或分人分節(jié)朗讀,或由學習最困難學生一人讀,其余學生給他指出毛病,給他示范。遇到簡單的話題,讓學生們搶著去交流。給每個學生交流的機會,能避免有些后進生在小組學習活動中仍沒有鍛煉的機會,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無組織,盲目性的傾向。同時便于教師檢查學生能否在有限的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最實質性的學習。

同伴指導以教促學,體現(xiàn)了學習的指導的互動性,可使學生更深刻地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培養(yǎng)互相協(xié)作、關心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

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更為寬松,自主發(fā)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另外,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動手實踐,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探究科學的奧秘,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nèi)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并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八

從前,“生本”這個詞我聽起來就覺得陌生,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是存在的。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我們都清楚明白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個有個性、有需求的活動的個體,是不會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們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職責就是要想方設法地尊重學生的個性,迎合他們的需要,而且要體諒學生的感受,考慮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說教與學之間,學才是主導,占有主體性的地位,教只是輔助性的,從旁幫助、指導學生去學,才是老師的職責所在!在我們?nèi)粘5慕虒W活動中已經(jīng)有生本教育理論的體現(xiàn),但是在沒有理論指導的情況下,我們的認識是模糊的;我閱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后,在有理論依據(jù)的情況下,我們清晰的概念,把握了方法,更是找到了自己教學道路的方向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一切從學生出發(fā);高度尊重學生。

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他首先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來看待的。例如對同一個問題,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種思考方法,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有多少種,如果每人各獻一策,交流出來,資源共享,那將是多么大的財富。而師本教育把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寄托于老師一人,且不說老師的思路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僅就思維的空間來說,優(yōu)劣已見分曉。

其次,他認為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蓬勃發(fā)展,這就是他的“生態(tài)論”。也就是說老師提供的教育適合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時,學生會表現(xiàn)為忘我地學習,他的潛能就能夠發(fā)揮出來。師本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這種教育往往把人們引入一個誤區(qū),學生學得好就是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差就是學生笨或是不認真學。生本教育的認識卻是學生學得好是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老師也提供了恰當?shù)慕逃绞?。這種適合表現(xiàn)為學生忘我的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狀態(tài)。反之,學生學得差,往往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說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潛能的開發(fā)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幾萬年人類進化歷史的學習遺傳基因。所謂的教得好與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fā)利用起來。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生本教育中老師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應該起著學習引路、學習幫助、學習的激勵的作用。

師本教育的學生學習是靠老師的監(jiān)督進行的,老師的監(jiān)督對課內(nèi)的學習是有作用的,但對課外的學習則收效甚微,根源是學生被動學習。生本教育的學生學習的動力靠的是學習興趣,靠的是學習熱情。課內(nèi)課外的學習都是靠著這種內(nèi)驅力驅動著,老師的作用是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切為了學生,是生本教育的教育價值原則。這一原則在考試方面最為突出,師本教育的考試是帶有極強的功利思想的考試,考試的目的很少是為了學生,它是選拔精英式的考試,是教師排隊、學生分類式的考試,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考試。生本教育的考試是以增強自信、培養(yǎng)個性、發(fā)現(xiàn)差異、鼓舞熱情為目的的考試。

學生是我們的教學對象更是教育資源,他們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個性,都存在個別的差異性。正因為這樣,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千萬不能夠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而不顧學生的需要。我們一定要一切從學生出發(fā),高度尊重他們,給他們充分的發(fā)展空間,盡可能地讓他們能夠表現(xiàn)自己。與此同時,老師也要從旁指導,見到任何細微的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與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表達自己的動力。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價值觀和倫理觀的表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十九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應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揚生命,教要以學為皈依,讓生命自己行動。所謂教學,應該是教師支持下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用個詞來描述就是“師本教育”,而更讓我感慨的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在幾年之前就已經(jīng)落伍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意識到了,在我們學校也開始邁出了課改的步伐。

在這篇報道中給我們列舉了幾個實例,看完后我想,究竟怎樣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課堂,老師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學生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我相信,剛接觸生本教育的老師肯定都有這樣的困惑,尤其要說的是“生本教育”可是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的學生。在我還沒接觸“生本教育”之前,我對“素質教育”這個詞可不陌生,可是如果讓我說出“素質教育”的真正內(nèi)涵,我還真說不準確,但是讀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后,我認為,“生本教育”和“素質教育”是相通的,而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素質教育,無非就是增添了不少活躍的課外活動,也常常將以學生為主掛在嘴邊。但究其實際,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懷疑。

今天我在上一節(jié)展示課的時候,著實也發(fā)了一頓火,把這個班的學生狠狠的批了一下,只因為他們預習的不充分,展示的效果很差,一節(jié)課就在我的火氣下中斷了,課后我反思了一下,究竟問題出在哪里?誰對誰錯?這個班的學生可是很聰明的,那問題應該出在我的教學方式上,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你不可能完全去駕馭他們,而我們做的是如何去引導他們,拋出有意義的問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想方設法地尊重學生的個性,迎合他們的需要,而且要體諒學生的感受,考慮他們的想法,才是老師的職責所在!在上一周的示范課中,討論的是關于血液的知識,我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把后面一節(jié)的輸血和血型補充了上來,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果然表現(xiàn)的很積極,在學生討論什么年齡段的人能獻血時,很多同學都說出了18歲----55歲,這時有位同學說:“不對”,我的腦子里馬上出現(xiàn)了一個問號,書上明明寫著的,只聽這位同學說:“體重要在50千克以上?!绷硗庖晃煌瑢W說“不對,女的在50千克以上,男的要在60千克以上才能獻血?!蔽倚牢康男α耍抑荒苷f我們的學生是好樣的,我們的課堂也能讓你聽一天課也不覺得累。

我們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實現(xiàn)。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諧結合。它正在改變教育生態(tài),它拒絕冗繁,通過教育的生態(tài)保護,讓所有的人,享受為生命的神奇所氤氳著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種崇高的理想,雖然舉步維艱,但絕不是夢想。郭教授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的課題,以下是該課題的主要理念,讓我們共勉:

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

倫理觀:高度民主尊重學生;。

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學生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

課程觀:小立課程,大作功夫;。

方法論: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會,教少學少;以學定教,不教而教。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篇二十

粗讀一遍《教育走向生本》一書,對于優(yōu)秀教師我有了新的認識。對于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哪些幫助,你有沒有為她終生學習打下基礎,為他今后成為合格的社會人盡自己的力等等。做了,你是優(yōu)秀的老師,沒有,亦稱不上優(yōu)秀老師,只能稱是教書匠。

我們需要提供給學生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學生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學生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學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學生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游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

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在生本課堂的討論中,教師會遇到學生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可能會經(jīng)常面臨難以回答的情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xiàn)象。學生能詰難老師,能提出別開生面的問題,乃是我們教學的成功。

我們有時候,常常以我們老師的意志左右學生,甚至經(jīng)常管著學生,讓學生干這個,不準干那個。強調(diào)教方的有為。讀了這本書,作者提出了無為,我覺得很不錯。

其實過多的干預,過多的有為,會限制事物的發(fā)展。把管理的或干預的力量轉化為無形的,無為的方式,使活動以自動、自主、自為的方式朝著管理目標進行,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可不必給他們過多的干預,而應給他們足夠的學習空間,盡可能多的自主,讓他們的學習天性噴發(fā)出來。有許多事情他們自己能做的,你管得太多,代勞得太多,他會做的反而變成不會做了。

學生并不等于零,并不是一張白紙等您去繪畫。我們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學生發(fā)展的大方向,讓學生摸索中前進,也許他們在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挫折,只要你要給時間他自己去消化、去解決,適時的幫助他。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給學生留有空間。我們“無為”才能讓學生“有為”!

無論從現(xiàn)代教育倫理學的觀點還是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都無可置疑地要使學生在今天的學習中感到興奮,感到幸福。幸福的日子使人聰明,幸福的感受能使人超越智能。學生的幸福感來自學習上的積極參與,以及不斷被別人認可、欣賞。

我們固然要把知識和技能傳給學生,然而只有他們在這些知識和技能產(chǎn)生過程中付出真情實意,他們才會產(chǎn)生刻骨銘心的愛,因為這是由他們自己的心血浸養(yǎng)的,是聯(lián)系著他們的神經(jīng)和血脈的。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基礎,或者積極情感不足,語言是蒼白的,教與學就像隔岸觀火,似乎各自在紙上談兵。

很難想象,一個整天處于被動應付、機械訓練、簡單重復等枯燥乏味學習中的學生,能夠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辨別是非,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我。因此,作為服務者,我們應當開啟情感的發(fā)動機,以參與求體驗,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尋求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達到內(nèi)心的澄明與眼界的敞亮。

從情感的角度看,角色轉換是“人文關懷”最好的體現(xiàn)。通過角色轉換,我們就會更好地體味學生的需要,我們就會在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時換一個角度或多一種方法,從而更貼近學生,更熱愛學生;通過角色轉換,“教學相長”就不僅僅是掛在嘴邊,我們就會更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工作,更好地揚長避短,從而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自己個性化的教學風格;通過角色轉換,我們就會給學生更多人文關懷,少些師道尊嚴,師生感情就會得到提煉、升華,在情感的意義上,真正做學生發(fā)展的服務者和仆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4564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