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8 11:21:51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5篇)
時間:2023-03-08 11:21:51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篇一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一、聽歌導入、觸發(fā)情感

1、課前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剛才大家聽到的歌曲的題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這是一首廣西壯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廣西壯族是一個歌的民族。不僅山歌有名,而且廣西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旅游勝地,那就是桂林(幻燈出示:桂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燈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嗎?

3、為什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燈?)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游覽一番,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進入情境

1、現(xiàn)在開始我們的桂林之旅吧,請先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桂林的山水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師做文字說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煙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這是駱駝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象鼻山的夜景多美麗,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走進桂林的綠水綠山,讓人覺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潛心品讀,體會情感

1、了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先來了解美麗的漓江。

介紹漓江: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全長有170多千米。

⑵ 它之所以這么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嗎?

⑶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呢?根據(jù)學生回答:

板書:靜、清、綠。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呢?

⑷ 這些句子該怎么讀才能表達出來漓江的特點呢?請你從中選擇一句,試著讀一讀。

⑸ 指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靜”的語句?

(指名讀)

找到靜的感覺了嗎?

指名生說后,那你能讀得更“靜”嗎?

(出示幻燈)

你們瞧,這就是漓江的水。你們感覺它在流動嗎?聽得見水流的聲音嗎?多靜?。∥覀円黄饋砀惺苣撬饺珑R的漓江水吧。

⑹ 接下來,誰愿意來自告奮勇說,我愿意讀哪個特點的句子?

指名生讀。

(生讀“清”的語句)

剛才,我聽你在讀“清”這個字時,讀得特別輕,這是為什么啊?

生答,你真會讀書,其他同學是怎么理解的呢?

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請大家再看這幅圖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

(齊讀)

讓我們來由衷地發(fā)出贊嘆:

漓江的水真清啊……

⑺ (生讀“綠”的語句)

怎么樣?讀出“綠”的感覺了嗎?

指名生說,那你來試試,行嗎?

這回,感覺滿眼是綠了嗎?

(讓讀的學生說說理解)

發(fā)言精彩的話,給予鼓掌,瞧,(幻燈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綠色,漓江的水真美?。∽屛覀円黄鸢橹鴥?yōu)美的樂曲來朗讀這幾句精彩的描寫吧,再次來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獨特的美。

⑻ 聽你們繪聲繪色的朗讀,老師突然有這樣一個靈感:

這兒有一些跟課文內(nèi)容相符的圖片,請你給圖片配音。使圖片更美有興趣嗎?

(有)

不過,給圖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這段話記住,然后根據(jù)畫面激情地講解,有信心嗎?

(有)

那就試試吧。

誰愿意來當一回配音演員?

指名配音,怎么樣?像個配音演員嗎?為什么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誰愿意來試試?

那么我們一起來過把癮吧。讓我們來深情地贊贊漓江的水吧。

挺不錯,說不定10年后,我們班還真出幾個著名的配音演員呢!

2、了解桂林的山:

⑴ 過渡:

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贊嘆:桂林的水甲天下??!不過你可別只顧著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點是什么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這一段,與前一段做個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⑵ 指名說,那快速回憶一下,我們怎么學習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結(jié):

找到桂林山特點──讀你印象最深特點的語句──談談體會──深情地讀。

⑷ 生自學,可同桌一起學習。

⑸ 交流:

奇、秀、險(板書)

⑹ 你對哪個特點印象最深刻?

(生讀“險”的語句,并談感受)

這么險的山峰高高的矗立著,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

(出示幻燈)

看,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這里的“?!本褪签ぉ?/p>

(生答:險)

多險?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能把這句好讀好嗎?

⑺ (生讀“奇”的語句,并談感受)

幻燈出示,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能讀好它嗎?

課文中好象就寫了三種形狀?。?/p>

請大家聯(lián)系我們看過的圖片,或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形態(tài)說得具體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駱駝……”

(示意學生說下去)

老師這里還有這樣一首描寫桂林山奇的詩。

(幻燈: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有山如萬馬奔馳,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農(nóng)。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

許許多多的的形狀,數(shù)不盡,這就是──

(生答:形態(tài)萬千)

這么多奇形怪狀的山峰矗立在那里,就是──

(生答:奇峰羅列)

哪些同學對“奇”感興趣,把這句話讀好。

⑻ (生說“秀”)──在你的眼里,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讀出來嗎?

⑼ 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于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贊嘆──

(生:我攀登過……游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p>

是峰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而是──

(生:桂林的山實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別的山就遜色了)

師:因此,我們說,桂林的山──

── (生:甲天下!)

3、總體了解山水:

師: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繞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看──(出示剪輯的與課文內(nèi)容相符的有關圖片)

師: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

(教師作適當提示,生根據(jù)畫面描述──)

(生:圍繞著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云霧迷蒙,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

師: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一幅畫!

(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畫卷”,書上也是這么寫的?。?/p>

師:你們說的沒錯??捎卯媮硇稳菅矍暗拿谰埃矝]錯?。?/p>

(師作迷惑不解狀)

生:漓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特點很多,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哦?這些特點都是孤立開來的?

生:不是!它們應該是渾然一體的!

生:因為這里的山很多,這里的水很長,這樣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說不盡道不完。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從桂林城到陽朔,航程有80多公里,這一路的風景怎是一幅畫所能畫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連綿不斷的畫卷”)

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得有聲有色)

師:難怪作者贊嘆──(多媒體映示相關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當代著名作家賀敬之這樣深情地贊美桂林山水──我們來一起合作深情地讀讀。

(多媒體映示《桂林山水歌》開頭部分的詩句,師生深情吟誦)

師: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生:神姿仙態(tài)桂林的山!

師: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生: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師:水幾重呵,山幾重?

生:水繞山環(huán)桂林城……

師: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綠水中……

師:同學們,詩很美,課文中的語言也同樣很美!讓我們好好地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生各自練讀,指名配樂朗讀,根據(jù)畫面提示試背)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真想由衷地贊嘆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總體升華

1、同學們,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她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何止于桂林山水??!同學們,讓我們?yōu)槲覀儌ゴ蟮淖鎳院腊桑?/p>

2、山峰蜿蜒重疊,江流曲曲彎彎,聽,順著水流又飄來了好聽的山歌:

常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讓我們在歌聲中結(jié)束這堂課。

五、選擇性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在書上畫下來,抄在本子上。

2、閱讀有關描寫“大?!薄拔骱薄疤┥健薄跋闵健钡奈恼拢涯阕钕矚g的一段摘抄下來。

3、閱讀其他有關“桂林山水”的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篇二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組詞和聽寫,并能正確讀寫“無瑕、兀立、嶙峋、波瀾壯闊、峰巒雄偉、連綿不斷”等詞語。

2.背誦全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掌握引用、對比、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2.能夠模仿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學會用寫景手法描寫景色。

了解本文語言特點,掌握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2課時

桂林山水圖片

(一)激趣導入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課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文字資料或歌曲。

通過對桂林山水的直觀感受,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老師總結(jié)同學們的展示,導入課題。(同學們,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們?nèi)滩蛔∠肴ス鹆挚纯?,并贊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隨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風采!)

(板書:第2課 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標出生字在課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現(xiàn)重要詞語;

2.學生自由朗讀,然后分排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3.引導學生概括每段主要內(nèi)容: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4.攻克生字詞:

請學生讀出8個生詞,并進行組詞;

(三)深入閱讀、攻克難點

分段研讀:本文每個段落的主題都很鮮明,整體形成總--分--總結(jié)構,進行分段研讀非常適合。

1.第1段,統(tǒng)領全文:前面我們已經(jīng)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么這么說呢,接下來學習第2段。(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 以這7個字為綱,統(tǒng)領整篇課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請一名同學讀第二段,教師重點講解:波瀾壯闊、無瑕

(2)攻克重點:體會作者描寫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寫漓江的水,為什么先寫大海和西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描寫手法?

b.作者寫了漓江水的哪幾個特點?具體是怎么寫的?

(板書:漓江水:靜、清、綠)

靜:采用引讀法,教師:漓江的水真靜啊 學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采用引讀法,教師:漓江的水真清啊 學生: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采用引讀法,教師:漓江的水真綠啊 學生: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翡翠。

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還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綠水比喻成一塊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書:桂林的山:奇、秀、險)

a.請一名同學讀第3段,重點講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呢?描寫山的特點又采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呢?

奇、險、秀

對比、比喻、排比

(4)第4段,桂林山水:

a.請一名同學朗讀,重點講解:連綿不斷

b.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時,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畫中游”的?

(四)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來總領全篇,又分別從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進行景色描寫,最后寫桂林的山和水匯成一副美麗的畫卷,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

2.作者在描寫景色時,用了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使描寫桂林的語言跟美景一樣,格外美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見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描寫你所見的一處風景。

3.我們的祖國,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畫卷一樣。同學們,如果你們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開闊自己的視野,多培養(yǎng)自己開房的胸懷。

請同學們模仿文中描寫漓江水的寫作手法,寫一篇60字左右的片段,描寫你所見過的或者特別喜歡的風景。

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篇三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乘著木船蕩漾于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板書課題:齊讀。

2、先讓俺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韻:

(媒體出示)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

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板書: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這句話讀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來?

生讀,后齊讀。

二、初讀感知

1、請生大聲朗讀全文:

要求:

⑴ 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 找一找,作者在游賞完桂林的山水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請你把這句句子找出來。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板書)

說說對此句的理解。

3、師小結(jié)過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覺在畫中一樣,那感覺真是太美了。接下來,就請大家隨著老師用你們美的心靈,美的眼睛去感覺桂林山水美的神韻。先來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師配樂朗讀第二小節(jié):

要求同學邊聽邊體會漓江水的特點。

2、師:聽出來了嗎,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3、交流,根據(jù)同學的回答出示相關句子。

(抓靜、清、綠)

4、指導朗讀:

讀出“靜、清、綠”的感覺來。

(練讀、指名讀、齊讀)

5、遷移句式,完成填空:

⑴ 萬里長城真長啊,長得( )。

⑵ 尚湖的水真( ),( )。

6、有感情地朗讀:

師:讓俺們隨著音樂,再來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領略桂林的山

過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讓俺們一起來看看桂林的山。

1、明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第三小節(jié),說說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可用小組內(nèi)喜歡的方式讀,如可以讀讀畫畫,可以邊讀邊想象桂林山的樣子,也可開展朗讀競賽等。

2、交流:(媒體出示該段內(nèi)容)

抓(奇、秀、險)用相關圖片協(xié)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讀:

桂林的山的確有它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師引讀第一句。誰能把它的這種魅力感染給大家。

優(yōu)秀讀,齊讀。

五、小結(jié)升華

1、師引讀4小節(jié)。后接著引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p>

2、問:這幅畫是誰畫的?

3、小結(jié):

大自然用它那絕妙的彩筆為俺們描繪了這么美妙的一幅畫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

4、出示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老師和同學一起隨著音樂朗讀這首詩。

六、安排作業(yè)

1、你出可以試著吟一首詩或?qū)憥拙湓?,表達自身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圖片,辦成小報,張貼在班級的黑板報上。

【教后感】

讓“美”在課堂上大放異彩。

《桂林山水》已成為了經(jīng)久不衰的精典文章,其一原因是在于它的文質(zhì)兼美。教學此文時,俺努力為同學營造成出美的意境。

一、結(jié)構美

這篇文章的教學結(jié)構俺是這樣布置的,上課一開始,就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然后就請同學交流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呢?接著整體感知,抓文章最后一小節(jié)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再由這句話,去感受漓江水的神韻,領略桂林山的風姿。最后在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讓同學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得以升華。

二、音樂美

教學此文時,在朗讀的設計上俺出很下功夫,力求讓同學在讀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最得意的一手是配樂朗讀。有教師的配樂朗讀,要求同學邊聽邊體會漓江水的特點。又有同學的配樂朗讀,讓同學在讀中進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最后,老師和同學一起隨著音樂朗讀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讓美融入同學的心靈。

三、板書美

此文的教學板書,俺采用了對聯(lián)的形式,讓同學在直觀上感受到美。

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篇四

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②積累課文優(yōu)美的語段,初步體會排比句式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認識分號。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④通過看圖、學文,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風景,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①教學掛圖。

②搜集圖片或制作課件。

(課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風光片,各種形態(tài)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圖片資料)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課件圖像,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導語:那么,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將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去觀賞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讀全文,學習字詞。

②讀準字音,找出新詞,對不懂的詞句,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請教同學、老師。

●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導語:我們先來欣賞漓江的水。觀察圖畫或觀看課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話來描述。

①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齊讀(根據(jù)課堂讀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個體再讀,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讀),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品讀作者怎么寫出漓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根據(jù)課堂實情,教師點撥:為什么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在讀議中讓學生體會,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和作者的贊美之情。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感受。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談對排比句的感性認識)注意通過范讀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三個“啊”的變調(diào)。能背的可以看著畫面當堂背誦。

●鞏固識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邊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匚”。

翡:上下結(jié)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

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

筏:上下結(jié)構,右下不要丟撇。

●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導語: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呢?

②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畫一畫,結(jié)合插圖來欣賞。

③互相交流:課文怎么寫桂林山的特點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較,也是用這樣的段落句式)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隨機展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

特點之一“奇”?!肮鹆值纳秸嫫姘。蛔蔚囟穑鞑幌噙B……”,指導學生讀出感受,理解詞語,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圖像,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看課件的補充資料圖片,讓學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

模仿句式練習,說說像什么。比如:還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通過圖像,讓學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蔥蔥,色彩明麗。

特點之三“險”。重點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導學生通過字面、結(jié)合語句領會。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導“兀”的意思即“高聳突出”,然后讓學生自己連起來解釋,并放到句子中理解。這樣,教給方法后,再讓學生自己體會“怪石嶙峋”的意思。

④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①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②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a.引導理解字面意思,“畫卷”即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斑B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

b.觀看圖像片斷,同時配音介紹:“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平,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坌斜滩ㄉ?,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p>

③引導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說自己的體驗。

●指導背誦

用師生引讀的方法練習背誦。

●抄寫句子

注意分號的用法。

抄寫描寫山、水特點的兩個句了,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個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同時提示,每兩個特點之間用分號來分隔,可以把各個特點分得很清楚。指導分號的書寫。

●談話揭題

●朗讀感悟

①展示課件,讓學生欣賞畫面,聽課文錄音朗讀。

②伴隨錄音,輕聲朗讀課文。

③學生自由朗讀。

④小組內(nèi)輪流朗讀,相互評讀.幫助正音和順句。

⑤師生引讀。以第二自然段為例:

師:漓江的水真靜啊──

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師:漓江的水真綠啊

生: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師生合: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⑥小組內(nèi)學生相互進行引讀。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暢談桂林山水的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做適當?shù)脑u價和點撥。

●理清文章思路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能察覺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嗎?能不能給課文列出一個寫作提綱?

②學生瀏覽課文,動筆列提綱。

②歸納。

●根據(jù)上述提綱練習背誦

●質(zhì)疑問難

引導學生從字詞的理解、文章的表達等方面提出疑問。

●師生共同解決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下列問題:

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詞語的意思是什么?

②為什么在寫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寫“大?!薄拔骱薄疤┥健薄跋闵健??

根據(jù)問題引導學生共同對話,在對話中解決問題。

●品味詞句和表達方式

師:桂林山水風光秀美,作者描繪的語言也美,你能感覺到哪些詞句特別能引起我們欣賞的興趣?

學生瀏覽課文,動筆圈點批注。

學生相互交流。

交流前,教師做一次示范;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一句,作者連續(xù)用了三個相同的句式,讀起來有一種節(jié)奏感、音韻美,聽著這些句子真讓人陶醉。還有,作者用了很多確切的比喻,用無暇的翡翠來比喻水的綠。

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生點評。

●積累和運用

①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②仿照課文,寫句子。

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背誦課文。

●拓展延伸

自由讀,讀課后閱讀材料《濃碧》,稍做指導:與課文比較,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

課外繼續(xù)搜集描寫桂林山水的文章,比較體會。

桂林山水教案導入語篇五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如果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些課文”,許多人都會提到這一篇。它的幾個特點是十分鮮明的:

1、首先,它給我們的印象是篇幅簡短,內(nèi)容充實:

全文僅500字,是高年級教材中的短篇。別看文章短,內(nèi)容卻很充實,中間“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那兩個片斷,讀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在內(nèi)容好的.基礎上,本篇中心表達得鮮明有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有口皆碑的。教材中歌頌中華大好河山主題的篇章很多。桂林一地,中外知名。讀了這篇課文,“江山如此多驕”的自豪感,深入心底。

3、語言流暢、生動,這是本課又一特點:

四個段落,十幾個句子,說句句精彩,都不過分。學生讀這篇,不用督促,課上課下書聲瑯瑯,人人可以背誦。

總之,這是一篇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難得的范文。

怎樣教一篇課文,一方面要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這個班,我是從一年級一直跟上來的。學生對我的教法是熟悉了的。課內(nèi)各種動筆的練習,學生都接觸過。這是確定要求、安排教學過程的前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華江山的秀麗,使他們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2、學習“翡 (fěi)翠”、“嶙 (lín)峋 (xún)”等生字新詞;復習修辭方法;讀背全文。

3、結(jié)合片斷學習,指導學生仿寫“漓江的水”這樣的片斷。

2、3兩項要求,各有側(cè)重。第2項,詞語的掌握,修辭方法的復習,課文的讀背,都是語言訓練的基本功,教學時一定要搞扎實。第3項,指導學生寫片斷,難度較大,教學過程應安排得細一些。

講授本課,用三課時完成。

1、由于全文篇幅不長,第一課時除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外,要拿出10分鐘時間練習朗讀和背誦。是的,許多該講的東西還沒講,就采取先背下來再說的辦法吧。

2、作業(yè)內(nèi)容,安排三項:

書寫詞語;讀背課文;思考問題“你喜歡這課嗎?說一說。”

一、檢查復習

1、齊背一遍課文。

2、聽寫重要詞語,指定二人(優(yōu)等生、后進生各一名)到黑板前寫。其他同學同時在本上練習:

觀賞 仿佛 無瑕 翡翠 擴散

攀登 峰巒 羅列 屏障 竹筍

倒映 迷蒙 圍繞 畫卷 碧波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那名優(yōu)等生都寫對了,另一人“巒”字不會寫,“覽”字寫得不規(guī)范。全班同學同桌互相校對一下。

教師提問:

“誰發(fā)現(xiàn)自己有錯別字?”幾個人舉了手。請一人說說應該重視詞語的書寫。

二、分析結(jié)構,歸納段意

“同學們,本課屬于最為簡明的一類課文吧?全文只有四個小段,條理十分清楚。”

1、先默讀,再議論。

2、接著,自己在本上擬提綱。

3、最后,集中討論、歸納。

⑴ 開頭:

我們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⑵ 中間部分:

① 漓江的水,靜、清、綠。

② 桂林的山,奇、秀、險。

⑶ 結(jié)尾:

船行江上,如在畫中游。

對照提綱,齊讀一遍課文。

三、欣賞精彩片斷

“本課中間部分寫‘山’、‘水’那兩個片斷,相當精彩吧?兩個片斷的結(jié)構是完全一樣的。由于時間關系,課內(nèi)只重點分析、欣賞前一個吧?!?/p>

先指名(二人)背誦這個片斷:

漓江的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欣賞的重點:

1、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完整:

這是個獨立性很強的片斷,生動地描繪了漓江的美景。從結(jié)構看,三個句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句是“高高抬起”,說漓江的水比大海、西湖還美。但到底美在哪里,沒具體寫出。

第二句是具體描寫,從“靜”、“清”、“綠”三個方面,生動地表達了漓江風光。

第三句是動態(tài)觀察,小船推波前行,才更能感受到漓江的美。

2、三個特點,排比得當:

這個片斷寫得這么好,與第二句三個特點的排比大有關系。描寫一個事物,抓住它的三個特點寫,既全面又具體。這里寫漓江的美,連用“真靜”、“真清”、“真綠”并列表達,收到很好效果。三個特點抓得這么準,作者是動了腦筋的。

3、語句生動,瑯瑯上口:

學生那么喜愛本課,與語言好這一條大有關系?!袄旖乃边@個片斷,三個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對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產(chǎn)生了相當好的語言效果,讀起來瑯瑯上口,韻味十足。

四、課內(nèi)練習

1、摘錄句子,注意寫法: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p>

(這是引用的寫法。)

2、擬出本課提綱。

3、抄寫片斷“漓江的水”。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背全文,組長檢查匯報。

2、默寫“漓江的水”,說說它的結(jié)構特點。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259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