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音樂教案(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6:35:29
童年音樂教案(模板16篇)
時間:2023-11-26 06:35:29     小編:影墨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編寫的一種教學計劃。教案的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和培養(yǎng)。通過學習這些教案,大家可以了解到不同學科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童年音樂教案篇一

體會比喻句所營造的美好的詩歌意境。

流程意圖說明:

情景導入引學生較快速的進入文本的內容,也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初讀課文,大致了解文本的內容,整體把握文本的內涵和淺顯的特點。

研讀圈劃,深入品一品文本中的好詞好句。

師生總結,提高課堂的達成度和鞏固學學的理解和記憶。

1、師:童年的生活是無有無慮的,童年的理想是美好的,童年的笑聲是天真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令人留戀的童年,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錢萬成的這首小詩——《留住童年》。

板書課題。

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對作者的了解?

系,再后畢業(yè)于吉林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學研究生班。1978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沿《詩刊》、《星星》、《詩歌報》、《詩人》等詩歌雜志步入詩壇。后詩文兼作,著有詩集《錢萬成詩選》,散文集《黑土魂》等。再后醉心于兒童文學,著有兒童詩集《快快樂樂你的世界》、《365日歌謠》、《趣味童話兒歌》、《神奇的星星樹》,并出版《老狼哈克》、《小兔灰灰》等低幼童話畫冊多種。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獲獎,并有作品譯介海外?,F半文半政,任中共長春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長春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吉林省兒童文學工作委員會委員。)。

1、師范讀全詩。

2、請兩位學生誦讀全詩。

3、師生齊讀全詩。

4、學生在同桌之間思考討論:

a為什么“春天”會“不老”,而且能被“珍藏”?

(在記憶中留下春天的翠綠,留下春天的生機蓬勃,把這些永遠保存在記憶中,所以“春天”可以是不老的,被珍藏的。因此,記敘描寫春天的詩歌是永遠讀來讓人感到清新活潑生機蓬勃的。)。

b為什么“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

(童年充滿了天真和童趣,童年的生活無憂無慮,象鮮花一樣美好燦爛。所以作者將童年“失落的往事”喻作“繽紛的花瓣”,就象花瓣在風中飄來飄去使空氣中彌漫著芳香一樣,這些“失落的往事”反映折射的也是童年的美好幸??鞓?。)。

c第一節(jié)“留下春天”和第二節(jié)“沒有遺憾的童年”之間的聯系是什么?(童年就象人生的春天。)。

5、學生自由發(fā)言在班內交流。

6、齊讀1、2小節(jié)。

7、你的童年有遺憾的事嗎?現在回憶它,心情如何?

8、我們一起讀讀3、4小節(jié),品味一下詩歌的含義。(齊讀)。

9、你能向大家講一下你對第三節(jié)含義的理解嗎?(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讓你迷路、阻擋你前進的坎坷困難,只有行動才能戰(zhàn)勝克服它。)。

師:所以詩人讓我們留住童年,留住童年的率真和勇敢,在人生的航程中克服困難乘風破浪永遠向前!

10、齊讀全詩。

11、師小結:作者在詩中描繪了充滿歡樂生機美好的童年,流露了即將告別童年的依戀,并號召我們留住童年的率真和勇敢,去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1、閱讀課文后“押韻”小短文,了解詩歌押韻的知識。

2、找出本詩的韻腳。然后,說說《韓冬郎》、《采蓮子》、《天上的街市》諸詩的押韻情況。

留住童年。

珍藏起一個不老的春天。

詩會從此常綠。

直到永遠永遠。

童年沒有遺憾。

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

風中飄來風中飄去。

芳香在生命中彌漫。

擋在前面的是山。

踏在腳下的也是山。

迷路的只是眼睛。

清醒的總是腳板。

留住童年。

留住一份勇氣和果敢。

如果前面是一片海。

那就做一條乘風破浪的船。

1、為什么“春天”會“不老”,而且能被“珍藏”?

2、“詩會從此常綠,直到永遠永遠”是什么含義?

3、為什么說“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

4、“?!痹谠姼柚斜扔魇裁??“船”“乘風破浪”又比喻什么?

童年音樂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唱《拍皮球》。

聽《乒乓變奏曲》《五星紅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以非連音的唱法和二拍子的旋律來表現大家一起拍皮球的愉快心情。

2、步掌握二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感受二拍子的韻律。

3、欣賞《乒乓變奏曲》,學生初步感受樂曲,體會樂曲帶來的歡快情緒。

4、通過欣賞《五星紅旗》拓展學生知識,結合歌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材分析。

1、《拍皮球》是一首歡快的兒童歌曲,平拍五聲f宮調式。曲調活潑,跳躍,歌曲富有兒童情趣。歌曲為一部曲式,第一、二樂句為規(guī)整樂句,第三樂句為擴充樂句,襯詞“嘭通”的運用使歌曲更加形象有趣,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們在一起玩皮球游戲的愉快心情。

2、《乒乓變奏曲》的主題音樂取材于兒童歌曲《小小球兒閃銀光》,活潑歡快地表現孩子們打乒乓球時的快樂神情和熟練球技。像通常的變奏曲一樣,主題非常簡潔,帶頓音的單聲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彈奏,靈巧輕快,好象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擋之下,一來一去,銀光閃閃。樂曲共包含五個變奏。最后一句樂句使人如聞為精彩的球賽所發(fā)出的喝彩聲。

3、《五星紅旗》這首歌曲由一個復樂段加上類似副歌的結構組成。全曲的音域在八度以內,且素材多重復,因此易于學唱。這首歌曲表現了小朋友對國旗的崇敬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生通過學習了解運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愛國情緒。

難點:學唱的歌曲中出現的附點音符,第9、10小節(jié)的音準把握。

教具準備:磁帶,鋼琴,盒子,皮球,乒乓球,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1、教師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來舉行一場有趣的運動會,你們想參加嗎?(學生回答)。

2、教師從盒子里拿出一個皮球,問:小朋友都拍過皮球嗎?誰來拍給老師看看?

3、學生自由活動,徒手做拍皮球的動作。

4、今天咱們要舉行的第一場比賽就是拍皮球比賽。

5、教師提出拍皮球的要求:請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聽著音樂節(jié)拍有節(jié)奏的拍皮球。(評價:誰拍的好,在相應的組下貼一個笑臉,以示鼓勵。)。

過渡語:剛才大家伴著一首歡快的旋律,做游戲,拍皮球,有人還為他填上了歌詞,寫成了一首歌,歌名就叫拍皮球,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二)師生合作,學習歌曲。

1、教師多媒體出示畫面,學生欣賞歌曲,并跟著歌曲做拍球的動作。

2、朗讀歌詞。

要求: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解決附點音符。(可以看學生情況是否繼續(xù)做拍皮球的動作)。

3、學生學習并演唱歌曲。

要采用聽唱法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重點難點。

理難點:3666|3555|。

嘭通嘭通嘭通嘭通。

(先把兩小節(jié)的音準作比較,請學生先聽辯兩小節(jié)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演唱。)。

6?536|523|523|1-‖。

大家玩得多愉快,多愉快。

(唱準附點音符,可以把第一個“大”字唱得有力一點就很容易解決,同時教師多范唱就更容易解決。)。

4、學生熟練演唱歌曲2~3遍,可采用分組唱或者借口唱等一些形式讓學生更加感興趣。

5、邊唱邊拍。

請學生一邊演唱一邊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兩組練習降低難度,一組小朋友演唱,一組小朋友拍。(此時,教師評選出冠軍,亞軍,季軍)。

過渡語:拍皮球是小朋友喜歡的一種活動,那小朋友還喜歡那些活動呢?(學生回答:跳繩,拔河,游泳……)。

(三)欣賞樂曲,拓展知識,培養(yǎng)愛國情感。

《乒乓變奏曲》。

1、教師導語:有一個小朋友啊他喜歡一種運動,他說請小朋友聽了這首樂曲之后猜一猜是什么運動。(多媒體播放樂曲)。

2、聽完后回答。(可以各抒己見,不強求統(tǒng)一答案).

3、小朋友們知道剛才聽到地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教師多媒體出示木琴,有條件地可以出示實物.教師和小朋友一起感受一下木琴發(fā)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

4、復聽音樂,請小朋友邊聽邊隨著音樂節(jié)拍模擬自己認為合適的體育活動的動作。

5、揭示曲名。

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剛才有好多小朋友用自己的動作語言猜出來了,它就是《乒乓變奏曲》。(教師出示一個乒乓球)。

師:小朋友知道了解乒乓球嗎?(學生各抒己見)。

(多媒體顯示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奮力拼搏的場面,我國奧運健兒,世界冠軍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上領獎臺那一刻激動、自豪的情景,多媒體同時播放《國歌》,教師做適當講解。)。

《五星紅旗》。

師:請剛才在拍皮球比賽中獲得名次的小朋友上臺領獎(學生熱烈鼓掌)叔叔阿姨們還給小朋友創(chuàng)作了屬于自己的歌曲,讓我們在《五星紅旗》的歌聲中再次祝賀他們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吧!

多媒體反復播放童聲齊唱歌曲《五星紅旗》,出示歌譜歌詞,畫面滾動播放各種五星紅旗升起的情景以及運動健兒為國爭光的一瞬間。(鼓勵學生站起來,可以加上拍手的一些動作跟著音樂邊唱邊體會歌曲情緒,把課堂推向高潮。)。

師:小朋友們,當國歌再次奏起,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動,我們一起來呼喊“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我們熱愛您”(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呼喊)。讓我們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我們此時的心情吧。

(四)總結下課。

奧運健兒們的那種頑強的奧運精神,堅強的毅力,都是值得我們小朋友一起學習的,我們就從最簡單的拍皮球,跳繩開始吧,好好鍛煉身體,將來在各種崗位上為國家爭光。

童年音樂教案篇三

1、播放由歌手李宇春和常寬演唱的歌曲《童年》錄像,問學生曲名;說明:超級女生是現在最熱門的一個話題,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選擇《童年》的現場演唱版本效果會更好,一方面引入課題,另一方面也把這首金典的老歌推薦給學生。

2、公布曲名。

3、聽由學生或老師彈奏的樂曲《童年的回憶》(不出示曲名)。并問學生:你的童年里所發(fā)生的事和剛才歌里唱得一樣嗎?最難忘的事是什么?(可以說出或畫出)。

說明:以學生的實踐為基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教案《《童年的回憶》音樂教案》。但這里不易花太多的時間。

4、交流最難忘的事,播放樂曲《童年的回憶》說明:由學生或老師親自演奏并反復聆聽此曲,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

二、聽賞鋼琴作品《童年的回憶》。

(一)介紹此曲。

1.出示之前聽了兩遍的樂曲曲名;

2.介紹演奏此曲的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

(二)再次聽賞此曲,完成活動與創(chuàng)造。

1.結合自己童年的幸福時光,邊聽賞邊想象不同的主題代表了什么樣的情緒和意境?

2.學生交流。(如聽一遍不能完成,可以反復聽)。

3.簡單介紹輕音樂的相關知識說明:欣賞是以“聽”為主的,通過之前兩遍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也相信學生再次仔細聆聽時,定能較好的完成該練習。

三、學唱歌曲《一生一世學做人》。

(一)介紹此曲。

(二)聽賞或觀看此曲錄像。

(三)學唱。

1、注意難點:休止符、附點和切分節(jié)奏的把握;頓音的唱法等,老師可以先示范演唱。

2、視唱曲調,或試著用樂器吹奏。

3、加詞完整演唱。

說明:

(1)把觀看此曲錄像作為教學,無論對學生的學唱還是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都能有很好的幫助。

(2)能視唱的視唱,能吹奏的吹奏,各盡所能,發(fā)展個性。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搜集相關輕音樂的作品,為課后配樂朗誦作準備。(也可以選擇其他詩或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詩)。

童年音樂教案篇四

(三)學唱。

1、注意難點:休止符、附點和切分節(jié)奏的把握;頓音的唱法等,老師可以先示范演唱。

2、視唱曲調,或試著用樂器吹奏。

3、加詞完整演唱。

說明:

(1)把觀看此曲錄像作為教學,無論對學生的學唱還是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都能有很好的幫助。

(2)能視唱的視唱,能吹奏的吹奏,各盡所能,發(fā)展個性。

童年音樂教案篇五

1、通過欣賞,感情不同歷史暑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不同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了解。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1、導入。

2、感受不同時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引導學生分析現在的童年生活。

簡單介紹《流民圖》。

3、分析繪畫中的構圖。

展示《翻身奴隸的兒女》“s”形的構圖。

4、分析畫中人物形態(tài),了解不同創(chuàng)作材料的特性。

指導學生看書分析自己喜歡的作品。

5、評價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

學生可以摸一摸不同繪畫材料,觀看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嘗試以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覺進行評價。

6,嘗試一種表現形貌。

童年音樂教案篇六

一、情感目標:《捉迷藏》、《我們多么幸?!贰ⅰ稉u啊搖》、《小酒窩》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畫面,它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從音樂聲中感受并體驗這種人間的真摯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技能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通暢地唱好《搖啊搖》《小酒窩》曲調。有感情的背唱這兩首歌曲,并進行即興表演。

2.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教學重點、難點:

1、聆聽、欣賞。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課時劃分:共三課時。

1、表演《搖啊搖》。

2、聆聽《捉迷藏》,音樂知識:速度標記,情緒詞語。

3、表演《小酒窩》,聆聽《我們我么幸?!?。

童年音樂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會認的生字,會寫“夢、瓦”兩個生字,學會一個新部首“夕”。

2、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記住字形。

教學難點:。

學會用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具準備:。

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看到這個“?”,你能不能想起那些,曾經最想探求的奧秘最想知道的問題呢?都是些什么?誰愿意告訴大家。

生自由回答。

師:你的小宇宙里原來有這么多問號啊,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童年的問號》?(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

1、這篇文章短小而精美,我愿意來給大家讀一讀,好嗎?

師范讀(配樂)。

2、你也來讀一讀,好嗎?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確,然后把帶有生字的詞再讀二遍。

3、誰能說一說,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我們來分自然段讀一讀,好嗎?

4.課文中都寫了誰的故事?你最喜歡誰的故事,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嗎?

指生讀。

難倒你們呢?

(二)1.出示詞語:

夢鄉(xiāng)、這里、瓦片、居住、治水。

偉大、科學、而今、停頓、特別。

壺蓋、飛舞、伴隨、采藥、治病。

1)、開火車領讀、認讀。

2)、指讀。

2.字卡認讀。

認生字。

形聲字:頓左聲右形。

藥上形下聲。

病字旁病外形內聲。

偉左形右聲。

治左形右聲。

特左形右聲。

3.出示詞語:

美夢,而且等。

4.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把生字寶寶送回家。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寫了幾個人物,都是誰?(牛頓、瓦特、李時珍)。

3、學生匯報。

三、指導寫字。

學習“夢、瓦”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找同學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范寫,在范寫中強調:“夢”是夕字旁,注意筆畫的位置和輕重,寫好“林”字和“夕”的關系?!岸弊⒁鈴娬{筆順,學生書空。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寫字姿勢。

4、小小書法家(展示學生作品)。

四、小結課文,留下懸念:

1、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你們知道了什么?

2、他們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節(jié)課進行探討。

五、總結。

師:大家的問號還真不少,但老師發(fā)現,有些問題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讀書,請教父母或老師找到問題的答案,而有些問題提的特別有價值,需要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學習,多思考,多發(fā)現,做一個生活上的有心人,老師相信將來的你們一定會有重大發(fā)現,將來的科學家就在你們中間誕生。

板書設計:

童年的問號。

牛頓。

瓦特偉大的。

李時珍科學家。

童年音樂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2、通過歌曲《螢火蟲》感受歌曲優(yōu)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悅的情緒以及孩子對螢火蟲的親切情感。3、在游戲活動中復習“吉達巴”節(jié)奏;感受2/4、3/4拍樂曲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唱出歌曲優(yōu)美深情的情緒。

教學突破口:“聽覺領先,動覺切入”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聽聽、跳跳、畫畫、敲敲等活動不斷感受歌曲,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節(jié)奏卡、打擊樂器。

教學思路:本課時重點是進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審美活動,運用“以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為新歌教學理念。我創(chuàng)設多種有效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聽聽、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動過程中體驗音樂風格,感知音樂情緒,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音樂的旋律,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還強調發(fā)展學生個性,注重學習的實踐與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音樂實踐能力。同時我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興趣,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培養(yǎng)學生“即興創(chuàng)造”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部分1、聽音樂律動:聽2/4拍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動跳吉達巴。方法:聽著音樂的跳吉達巴舞步。2、復習吉達巴舞步典型節(jié)奏。3、復習歌曲情緒、拍號2/4,強弱規(guī)律4、復習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擊樂器伴奏。說明通過復習歌曲再次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形象,同時進一步理解2/4的`特點,為歌曲學習作鋪墊。

二、歌曲新授部分(一)、導入部分(1)、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特點(2)、學生用跳跳、畫畫、拍拍等形式體驗音樂情緒。(3)、師生共同小結音樂的情緒、風格。(4)、復習3/4拍的強弱規(guī)律(5)、創(chuàng)遍簡單的3/4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說明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生運用喜愛的形式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體驗3/4拍的韻律、強弱規(guī)律。

童年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以童年為主題的美術作品,感受其藝術特色。

2.能口頭或用簡短語言描述出自己對藝術品的感受。

3.讓學生喜歡欣賞美術作品。

教學設計思路:。

一.學習評述的方法。教師通過語言的引導和板書的解釋使學生學會欣賞作品。

二.運用評述的方法來欣賞作品。用學過的評述方法描述出自己對藝術品的感受,進一步提高評述的水平。

三.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體驗成功的自豪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媒體運用:。

多媒體圖片。

教學內容:。

一.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入童年話題。

1.同學們,你們今年幾歲了?

2.師:八、九歲的你們,正處在美好的童年的美好時期。

3.讓學生說說童年的趣事。

二.看自己的照片感受童年,回憶童年。

三.欣賞書中圖片,認識其他人的童年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樣。

1.出示《艱苦歲月》的圖片。

著名雕塑家潘鶴的作品。

2.教師有目的地讓學生觀察作品,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

表情什么樣?衣服什么樣?他們的姿勢呢?

2.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銅雕。

雕塑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材料體現了作者對作品的不同理解。

3.學生分組討論分析《百子圖》。

構圖挺滿。

百子圖》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經常表現的題材,百子有百福的意義,它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整幅畫給人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栋僮訄D》的形式很多,表現的方法也很多,這幅只是其中的一種?!?/p>

4.《又一個二分》。

畫家畫的非常像,表情也很逼真。

前蘇聯畫家列歇特尼夫以細膩的筆觸,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孩子又得了一個二分后內心的愧疚,以及母親的擔憂,姐姐的不滿和弟弟的嘲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4.總結:我們欣賞了三幅表現童年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角度,感人的畫面以及不同的表現手法傳遞出自己對童年獨特的感受,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些童年的作品吧!

四.學生欣賞多媒體圖片-童年。

這些作品讓他們感到親切,也讓他們感動,更容易打動他們,也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五.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童年是風車,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爺爺胡子里的故事,童年是媽媽背上的歌謠。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這么多表現童年的作品,我想你們一定對童年有了更深的認識,課后你們可以把對童年以及對這些作品的看法用筆記錄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在不同的年齡段體味到人生不同的快樂!下面就讓我們隨著童年的歌聲來結束這節(jié)課吧!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

3.學生練唱旋律。

4.聆聽歌曲范唱,仔細聽清歌詞內容并復述;

歌曲中有一個樂句。

老師重復了一遍,誰聽清了是哪一句?(復習反復記號)。

5.學生聽琴學唱歌曲,老師及時做糾正;

6.出示打擊樂器碰鈴,請學生嘗試用碰鈴為歌曲伴奏;

7.一部分同學用身體律動表現歌曲,一部分同學用碰鈴為歌曲伴奏完整表演歌曲。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比較品析,體會詩歌語言的魅力。

2、體會詩人對童年的留戀之情和對未來的信心和勇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較品析,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難點:感受童年對生命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前放《童年》)。

同學們,聽著輕松愉快《童年》的歌曲,看到你們一張張童真的臉,老師很是羨慕你們現在的無憂無慮。有一位詩人想挽住這如水的光陰,想留住這如花的童年。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錢萬成的《留住童年》。

二、初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對節(jié)奏。

1、散讀。

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07頁,自由地、大聲地把課文讀兩遍,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抽讀,評價。

3、齊讀。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感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留戀。

三、品讀詩歌第一節(jié),體會語言美,感受詩人留戀童年的情感。

1、你是從哪句詩讀出了留戀之情?

摘下:留住。

珍藏:珍重地收藏。

預設:

樹葉:童年中有意義的事,只要采擷一片,就能反映童年的美好。

不老的春天、常綠、永遠永遠:童年的美好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減損,童年是一輩子值得珍藏的財富。

詩:人生的詩篇。

追問:

你覺得樹葉指的是童年,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理解?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3、同學們已經讀出來,詩人把童年比作“樹葉”和“不老的春天”,表達了詩人的留戀之情。

抽讀,朗讀指導:語速慢,重讀“不老的春天”。

明確:

1)老師的話很直白,原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使得語言更加優(yōu)美。

追問:你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詩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xx比作xx,表達了詩人對童年的留戀。

2)詩句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說不到就算了)。

小結:這就是詩歌語言的魅力啊!

抽讀,誰來讀一讀這一節(jié)詩?

評價:讀得好不好?有沒有讀出詩人的留戀之情?有沒有讓人感受到對童年的留戀之情?

朗讀指導:語速較慢,抒情地,重讀不老的春天。

5、我們再自由地讀一讀這一節(jié)詩,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詩人的留戀之情?

明確:

這:在情感上更親近,對童年的留戀之情。

看似平淡的一個字,其實蘊含著無限的情感,在朗讀時要加以重讀突出。

抽讀2個,指導朗讀:重讀“這”。齊讀。

那么我們一起…通過朗讀,再次感受詩人的情感。

6、我們學完了第一節(jié)詩歌,誰來說說看,我們剛才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詩歌的語言美?

明確:

詩句很講究押韻,會運用了修辭手法,比如比喻,讀來瑯瑯上口,還講究煉字,這就是所謂的“詩一般的語言”啊!

小結并齊讀:讓我們一起再一次朗讀詩歌第一節(jié),感受詩歌語言美,感受詩人的留戀之情。

四、師生總結方法,小組合作品讀詩歌第二節(jié),體會語言美,感受詩人的情感。

1、下面讓我們四人一組進行思維的碰撞,看看哪個小組最能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感受到詩人的情感?我們來一起看詩歌的第二節(jié)。

預設:

1)押韻。

2)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失落的往事”比喻為“繽紛的花瓣”

追問:是什么樣的?兩者之間有什么共同點?你能結合具體地詩句說一說嗎?

花瓣:美好。

風中飄來,風中飄去: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面?風是輕輕的,花瓣緩緩落下,輕而緩,畫面很美。情感是留戀的。語速稍慢,抒情地。

繽紛:花瓣紛紛落下的形態(tài),就像下文“風中飄來風中飄去”,不單指顏色,多而雜。

3)彌漫。

你有沒有覺得哪個詞用得很精妙,富有詩情畫意?

和香氣匹配,同時也表明對生命的影響深遠。

感受到什么情感?

感受到對生命永恒的意義。

明確(學生說):

將“失落的往事”比喻為“繽紛的花瓣”,一來說明事情多,二來說明事情美。成長伴隨著收獲和失落,伴隨著甜蜜和苦澀。長大后,童年的回憶只有溫馨和甜蜜,會燦爛一笑,即使是失落的,也是如此。

任歲月流轉、世事變遷,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2、我們一起讀一讀詩歌的第一、第二節(jié),再次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感受詩人的情感。

五、獨立欣賞詩歌第三、第四節(jié),體會語言美,感受詩人的情感。

1、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地欣賞詩歌第三、第四節(jié),品一品詩歌的語言美。

預設:

1)押韻。

2)比喻。

“山”比作“困難”

“海”比作“困難”

“迷路的…,清醒的…”擬人眼前暫時的困難終將被克服。

“船”比作克服困難的勇氣,要將童年的無憂無慮化為勇敢和樂觀,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明確:

“也”看似平淡,卻能看出詩人的情感,有一種豪邁的氣概。

除了“也”這個字,詩中還有哪些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明確:

“只是”:對未來的迷茫是暫時的。

“總是”:困難最終總能克服。

“就”:豪邁的氣概,面對困難要充滿勇敢和樂觀。

追問:

這僅僅是對童年的留戀嗎?可以把題目改成“留住童年”嗎?

明確:

詩人要留住的是勇氣和果敢,是對未來的信心和勇氣。

2、請(男女生對比讀)讀一讀詩的第三、第四節(jié),讓我們感受詩人對未來人生之路的勇氣和果敢。

評價,指導朗讀:激昂一些,齊讀。

3、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完整地把這首詩朗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再次感受詩人對童年的留戀之情和對未來的信心和勇氣。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錢萬成的《留住童年》。在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中,我們體會了詩歌的語言美,感受了詩人的情感。留住童年,留戀童年,我們珍藏了“一個不老的春天”;留住童年,更要留住童年的勇氣和果敢,讓我們乘上了一條“乘風破浪的船”,駛向了理想的彼岸!

七、作業(yè)。

1、請你在詩中找一句最優(yōu)美的語言賞析并積累。

2、向家人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二

1、聽《我們多么幸?!?,唱《搖啊搖》作品,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體現本課《童年》的主題及“音樂與人”的親密聯系。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聆 聽 合唱曲《我們多么幸?!?/p>

表 演 歌 曲《搖啊搖》

第一課時

一、律動《兩只小象》

感受三拍子

二、聆聽《我們多么幸?!?/p>

教材分析:合唱曲《我們多么幸?!?/p>

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描繪了少年兒童的幸福生活,表達了他們?yōu)榱俗鎳拿魈於W習的決心及遠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進,給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覺,兒童們的天真神態(tài)躍然于歌聲之中。副歌為兩部合唱,旋律以級進為主,優(yōu)美流暢?!肮钡男梢粽{使笑聲既生動真實而又不失其音樂性,在歡笑聲中,人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進達到高音區(qū) 形成了歌曲的高點,表現了孩子們幸福、激動的心情。

1.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對歌曲《我們多么幸?!返睦斫?,要求學生看課本上的歌詞。

2. 教師簡單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3. 復聽時,可以要求學生輕輕地隨錄音哼唱、即興舞蹈。

4. 請同學們談談對歌曲的感受,教師可適時提示:

(1) 流暢的三拍子曲調,你想像當年的同學們在什么場景中?

(2) 歌曲的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景?

(3) 生活在21世紀的你感到幸福嗎?以加強德育教育。

5、再次聆聽“當你聽到歌曲興高采烈時用動作表示?!?/p>

三、表演《搖啊搖》

教材分析:歌曲《搖啊搖》

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2/4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第一樂句前兩小節(jié)旋律相同,音調的起伏富有蕩漾的小船或睡在搖籃中小寶寶的情境。第3小節(jié)的四度跳進,在情緒上出現了一個小高潮,從而把喜悅的心情釋放出來。第二樂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調和節(jié)奏運用了寬與緊縮的變化,展現了寶寶和外婆之間的親熱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換尾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旋律趨于平靜,表現了寶寶沉浸在甜美的睡夢之中。

1. 聽錄音范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 老師范唱,學生律動體驗六拍子

3. 邊看書上的插圖,邊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情景。

4. 聽琴默唱

5. 講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與不同。

6. 輕聲讀歌詞(接龍)

7. 輕聲接龍唱

8. 指名演唱

9. 處理歌唱

10. 4小節(jié)一句跟琴模唱曲調,要求唱得連貫流暢,像小船在河中勻速前進。

11. 完整唱好這支童謠。邊唱邊用動作表現(即興表演)。

四、課后小結:

學生能流暢的把歌曲演唱,體驗六拍子的規(guī)律。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生歌曲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興趣。

五、指教老師:黃蕾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童年的美好,與即將告別童年的依戀心情,感受成長的快樂。

2.體會詩歌中經典的比喻句營造的詩歌意境。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悟童年的美好與作者告別童年的依戀心情。

教學難點:體會比喻句營造的詩歌意境。

三、教學準備:

讀錢萬成詩集《溫馨的世界》。

四、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留住童年》。

2.簡介作者,讀了錢萬成《溫馨世界》談談感受。

二、理解課文。

1.師范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1)為什么春天“會不老,而且能被珍藏?

(2)為什么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

3.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對童年的依戀心情。

4.感悟。

“迷路的只是眼睛,清醒的總是腳板”

“如果前面示一片海,那就做一條乘風破浪的船”

5.指導背誦,思考:詩人為什么要留住童年?

6.討論交流。

7.質疑。

三、拓展延伸。

運用聯想和想象,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首小詩。

(1)我想飛。

(2)秋之落葉。

(3)美。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能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會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活動準備:

自制臉譜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給小朋友上課,真開心!”

“你們看許老師臉上是什么表情?”(幼兒回答)。

2、教師出示開心的臉譜。

3、出示其余表情“這些是什么表情呢?你還認識哪些表情呢?”

二、講述自己在幼兒園的經歷。

1、“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里肯定也有過這些表情,對嗎?”

“你們在出現這些表情的時候肯定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藏在那里?!?/p>

2、請2—3個幼兒講述,教師引導幼兒講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心里的想法等。

3、幼兒分組講述,要求幼兒5人一組,沒組選一個表情,輪流講述跟這個表情有關的事情。

4、小組或個人交流自己講述的故事。

三、畫畫自己的經歷。

2、幼兒每人選一個表情,并將和這個表情有關的事情畫下來,然后在向同伴講述。

3、幼兒做畫,教師觀察。引導幼兒完整的講述事情。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五

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2/4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第一樂句前兩小節(jié)旋律相同,音調的起伏富有蕩漾的小船或睡在搖籃中小寶寶的情境。第3小節(jié)的四度跳進,在情緒上出現了一個小高潮,從而把喜悅的心情釋放出來。第二樂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調和節(jié)奏運用了寬與緊縮的變化,展現了寶寶和外婆之間的親熱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換尾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旋律趨于平靜,表現了寶寶沉浸在甜美的睡夢之中。

1.聽錄音范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老師范唱,學生律動體驗六拍子。

3.邊看書上的插圖,邊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情景。

4.聽琴默唱。

5.講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與不同。

6.輕聲讀歌詞(接龍)。

7.輕聲接龍唱。

8.指名演唱。

9.處理歌唱。

10.4小節(jié)一句跟琴模唱曲調,要求唱得連貫流暢,像小船在河中勻速前進。

11.完整唱好這支童謠。邊唱邊用動作表現(即興表演)。

童年音樂教案篇十六

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描繪了少年兒童的幸福生活,表達了他們?yōu)榱俗鎳拿魈於W習的決心及遠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進,給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覺,兒童們的`天真神態(tài)躍然于歌聲之中。副歌為兩部合唱,旋律以級進為主,優(yōu)美流暢?!肮钡男梢粽{使笑聲既生動真實而又不失其音樂性,在歡笑聲中,人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進達到高音區(qū)形成了歌曲的高點,表現了孩子們幸福、激動的心情。

1.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對歌曲《我們多么幸?!返睦斫?,要求學生看課本上的歌詞。

2.教師簡單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3.復聽時,可以要求學生輕輕地隨錄音哼唱、即興舞蹈。

4.請同學們談談對歌曲的感受,教師可適時提示:

(1)流暢的三拍子曲調,你想像當年的同學們在什么場景中?

(2)歌曲的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景?

(3)生活在21世紀的你感到幸福嗎?以加強德育教育。

5、再次聆聽“當你聽到歌曲興高采烈時用動作表示?!?/p>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17653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