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是教師教學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反復思考和修改。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和反思,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學習他人的教案,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一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這篇文章特點可以用這么一句話的概括:簡潔而質樸的語言中蘊含著濃郁而深沉的情感,看似平鋪,卻不平常??梢哉f這篇課文是一篇情感教育的文章,教這篇課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在語文基礎層面有所提高,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情感層面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體味親情的力量(本文父子情深),進而通過這種親情教育達到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學會理解父母。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并理解本課生字、生詞。積累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和語言的佳句。
標簽:雜談分類: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兜卣鹬械母概c子》描寫是是1994年,美國洛杉礬發(fā)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父與子憑著堅定的信念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跡。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鉆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根據(jù)教學重點設計提問。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薄八麧M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并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體會38小時有多長,平時這么長的時間,人們都干些什么,而父親的38小時只是在干著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父親為了兒子,快不放棄,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多么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父親!多么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說兒子了不起,我讓學生找出體現(xiàn)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后讓學生談體會到了什么,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shù)玫礁赣H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這時,我又提問:“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是課文中的哪句話支撐著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神話般的奇跡?”“為什么文中3次出現(xiàn)類似的話?”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激發(fā)了學生思維的波瀾。是有效提問。
這節(jié)課上完后,我及時的反思了本節(jié)課上的提問是否是有效提問,我覺得本節(jié)課能抓住課文重點精心設計提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是有效提問。但我在文本的把握處理上,還是有不足之處,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例如在教學“勸說”父親部分,沒有強調指出,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悟到當時的情勢是那樣的危急。這場地震空前的巨大,這里的損壞程度是及其嚴重的,人員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險。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認為援救已經(jīng)沒有意義。課文結尾時我沒有再強調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為父親不僅救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其他13名兒子的同學,兒子的了不起是因為有了父親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撐,他和同學才得以堅忍不拔地等到了父親的救援,沒有使父與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華。如果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此及彼,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關愛。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1、以讀的方式和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并用,促進學生的感悟。讓學生讀得能達到“不知是他人之文,乃我之文也”的程度。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感受那種真摯的父愛。
2.適當?shù)脑O置一些疑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方法。
1.讓學生做批注式的閱讀。把自己喜歡的或者認為好的在自由讀的期間做上相應的記號,并且寫下自己的感想。
2.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聲情并茂地朗讀中體味和理解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深情導入,鎖定全文的感情基調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引導學生由地震一詞想到就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汶川大地震,教師在傷感音樂的伴隨下用帶有沉重的情感的語言表達出地震給人們帶來痛苦,生死離別,流離失所,特別是地震中的父母,護子情深,也一去不復返。(這樣導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把握學習本篇課文的一個感情基調,激起學生的沉痛,難過,與傷感.為學習下文做好情感鋪墊)。
第二板塊:初步感知,夯實基礎,訓練概括能力。
在這一板塊,教師先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后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目標要求理解并識記的詞語(如地震混亂安頓昔日廢墟堅定挖掘絕望爆炸嘆息悲痛顫抖擁抱),教師先指導學生認讀并理解這些詞語,然后讓學生用一段話將全文講了一件怎么樣的事概括出來。這樣能達到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既讓學生認識了生字,又初步感知了課文,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再次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老師要這樣板書課題。適當加以引導,將學生的思維引入理解“了不起的父子”。
第三板塊:品讀感悟。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著重從課文的重點句段入手,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到父親和兒子是怎樣的了不起。
我將分兩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父親的了不起,這將主要從這么幾個段落的解讀:1-3段特別是第3段,讓學生思考:父親面對兒子被埋廢墟的心情是如何的?對于表現(xiàn)父親的心情的段落,我將重點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父親的那種哭天搶地的痛苦和絕望的情緒;接著再從3-5段讓學生通過讀,理解即使眾人都說毫無希望了并絕望的離開了廢墟,父親也沒有因此而放棄解救兒子,然后再設問:是什么支撐父親這樣繼續(xù)下去呢?讓學生理解是父親的承諾和愛,即:“父親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由此可見父親的了不起。6-11段讓學生通過角色朗讀,進而讓學生理解,此處的對話是從側面來反映父親即使面對廢墟可能傷害到自己,也仍舊奮不顧身解救兒子和不論發(fā)生什么也要和兒子在一起的那種堅定心情。由此又可見父親的了不起。12段是重點段落,這是將父親的堅定和奮不顧身集中描寫的段落。通過父親挖掘時間之久的描寫和父親的外貌描寫反映了父親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即使艱難險阻也毫沒有動搖對兒子的承諾,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將讓學生理解了不起的兒子。我將從16-23段來教。重點從16段和23段兩個段落來教。這兩段都是通過對兒子語言的描寫來反映兒子的了不起的。16段,著重讓學生理解兒子的堅強和勇敢,以及對父親的信任。在長達38小時的漆黑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擁有的只有恐懼與危險,但是兒子卻心里時刻牢記著父親的承諾,相信父親會來解救自己,并鼓勵同學堅持著生的希望,可見兒子又是多么的了不起,臨危不懼。23段,當新的出口開辟后,兒子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同學,這種時刻為他人著想的精神,難道不能說是兒子的了不起的一方面。
第四板塊: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讓學生理解兒子的獲救,是父親與地震廢墟殊死拼搏,奮不顧身的結果,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無微不至的愛。
由此及己,由表及里。讓學生談談學完這篇課文后的感受,教師適當?shù)囊龑?,這篇課文不僅僅是為了贊頌父親的偉大,而是在教育我們孩子們要學會感恩親情,讓學生學會感恩并理解父親、母親,以及許多關心自己的親人。他們這些人都為了我們孩子能幸福、健康成長而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六、說板書設計。
父親。
了不起愛。
兒子。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二
文講的是在發(fā)生大地震以后,父親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最后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的事,贊揚了這對父子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戰(zhàn)勝困難、獲取幸福、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1課時)。
1、自學生字、新詞。
2、通過課文的描述,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1、通過對父親言行的描寫,體會其愛子之情。
2、通過對兒子言行描寫,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搜集有關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的資料;準備朗讀磁帶以及寫有課文重點詞句的投影片。
一、自讀課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對父子了不起?(教師建議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在書上圈點標畫。)。
二、合作交流,討論。
可以是四人小組進行討論,有感情朗讀的,有談感受的,有做記錄的;也可以學生自由組合。提醒學生人人參與,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
三、小組匯報,討論。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堅持38個小時,終于在一片廢墟中救出了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和13個同學,譜寫了一首父愛的歌頌。
2、為什么文章的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談談自己的看法。
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勸阻他時,"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為了兒子,決不喪失信心;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
(2)課文第12、13自然段"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了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建議學生想像:這連續(xù)的38個小時,"爸爸"會是怎樣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雙手恐怕已被瓦礫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堅韌的父親,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
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可以讓學生演一演14個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礫堆下堅持了38個小時的情景。
(2)通過語句體會: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有的只是14個同齡小伙伴共人的恐懼,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shù)玫礁赣H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老師總結:從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父親對兒子的愛及真誠的諾言,為兒子提供了信賴和力量源泉:兒子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對生存的希望,對他人的關愛。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讀寫、理解新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
2.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本課生字詞。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2.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什么地方發(fā)生了地震?地震嚴重嗎?(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在這場地震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93頁,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認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開始吧!
2.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指導。
3.交流。
(1)什么地方發(fā)生了地震?(洛杉磯)。
(2)一場怎樣的地震?你從哪兒知道的?
大地震:a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b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4.災難的來臨就是這樣的突如其來,給人們帶來的是巨大的傷害,是無盡的傷痛。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組洛杉磯大地震后拍到的圖片。你看,昔日繁華的都市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高高的立交橋眨眼變成了殘垣斷壁;一輛輛漂亮的小轎車被砸的面目全非,一個個無辜的生命被堆堆瓦礫掩埋;震后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更是無情的吞噬著人們最后的希望。昔日美麗的家園已變得滿目蒼痍,地震過后的洛杉磯留給我們的只有陣陣嘆息、片片廢墟、堆堆瓦礫,還有那火光沖天的大爆炸,還有多少絕望的眼神。課件出示詞語:昔日、地震、洛杉磯、嘆息、廢墟、瓦礫、爆炸、絕望。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著幾個詞語好嗎?
6.在這場殘酷的大地震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在美國洛杉磯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在廢墟中經(jīng)過了38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同學。)。
8.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先走進這位了不起的父親。
三、感悟父親的了不起。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1——12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語句中感悟到了父親的了不起!開始吧!
(學生讀文思考,教師巡視。)。
2.交流。
(1)第五自然段:別的父母哭喊過后,絕望地離開,可父親不聽別人的勸阻,堅持不離開。
a哪些人勸說父親?他們是怎么勸的?(大屏幕出現(xiàn)課文片段)。
b面對別人的勸阻,父親是怎樣回應的?
(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意思差不多,后兩句一模一樣。)。
c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是啊,父親的回答就是這樣簡單而有點重復的三句話,請四人一組合作討論一下:父親在說這三句話時分別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在分角色讀一讀。開始吧!
d交流。
《1》看著這些好心人,父親多么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所以懇求地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是的,此時的救援在與時間賽跑。多一個人的幫助,孩子就多一份生還的希望,所以父親懇求地問道:誰愿意幫助我?)。
《2》消防隊長負責指揮救援工作,消防隊長來了,父親似乎看到了希望,父親此刻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消防隊長的幫助。(消防隊長來了,父親似乎看到了孩子生還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3》警察走過來,勸他馬上回家,似乎在告訴他兒子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勸他放棄,此時的父親簡直崩潰了(絕望了、悲痛欲絕),于是他問道:“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消防隊長來了,父親似乎看到了兒子生還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卻讓父親馬上回家,這個一心要救兒子的父親簡直要崩潰了,于是他問道:“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f這位一心想救兒子的父親,不理解為什么消防隊長要攔住他,為什么警察要勸他馬上回家,同學們,你能理解嗎?(余震、爆炸、病菌——危險)。
3.此時父親早已把自身的安危拋到九霄云外,此時的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請問:如果你是阿曼達的父親,你會離開嗎?為什么?
《1》兒子還在廢墟之下,生死未卜,我當然不會離開?!晃欢?。
么堅定的父親呀!
你會離開嗎?
《2》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不找到兒子,我絕不離開?!晃欢嗝磮匀滩话蔚母赣H。
你會嗎?
《3》我對兒子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兒子在與。
死神搏斗,我一定要遵守諾言,一定要救出兒子。——一位多么恪守諾言的父親。
4.同學們,請你告訴我: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這位父親苦苦挖掘,不肯離開呢?(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對兒子的承諾)。
5.簡簡單單的三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父愛;簡簡單單的三句話,讓我們讀懂了這是一位(恪守諾言)的父親,這是一位(堅忍不拔)的父親,這是一位(永不放棄)的父親,這當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6.讓我們再次讀讀父親的這三句話。
當好心人勸他時,他懇求地問:“誰愿意幫助我?”
消防隊長勸他時,他迫不及待地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來勸他時,他是崩潰地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7.還從哪兒能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
(課件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8.你想怎樣來讀這個句子?想一想,讀一讀,開始吧!
《1》請你讀讀這個句子好嗎?(緩慢低沉)。
為什么要讀的這么緩慢低沉?(突出父親挖的時間長,筋疲力盡)。
《2》如果作者直接寫他挖了36個小時,好嗎?(羅列時間更突出了。
父親挖的時間長,更能表現(xiàn)父親的堅持不懈、堅韌不拔。)。
《3》時間是如此的漫長,父親是多么的勞累!可他仍在苦苦挖掘,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你說這是一位(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堅忍不拔、)這當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4》還有不同的讀法嗎?請你讀讀?!稄娬{36小時、越來越快、聲音。
越來越大》__________敬佩,著急。
《5》同學們,那可是大地震過后的36小時呀,也許(會發(fā)生大爆炸),
也許(會發(fā)生余震),也許(會再次發(fā)生塌方),也許(父親因過度勞累而暈倒),也許(父親什么也沒挖到,一無所獲)、可是這位父親毅然決然地堅持著,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9.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苦苦挖掘,不肯放棄呢?請你告訴我。(愛、承諾、決心、信念)。
10.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不得不再次感嘆,這的的確確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11.36小時過后,我們看到了這位父親是這樣一種形象。(課件出示: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全班齊讀。
12.此時的他已是疲憊不堪,此時的他已是傷痕累累,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
四、拓展練習,情感升華。
1.看到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20xx年汶川地震后這些父親的形象。
2.學生在音樂中寫話。
3.請你動情地讀給大家聽。
a親愛的阿曼達,你渴不渴?餓不餓?你害怕嗎?我來了,我要救你出來,一起回家。
b親愛的阿曼達,你在哪兒?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邊,我向你承諾過,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會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堅持住,爸爸馬上就來。等著我,我親愛的兒子。
c親愛的寶貝,你在那黑暗的廢墟中渴嗎?餓嗎?害怕嗎?如果害怕就閉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時那些快樂的回憶。你一定要堅持,你忘了我常對你說的那句話嗎?爸爸來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遠愛你。
4.謝謝同學們深情的話語。
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這個人就是——父親。
有一種愛把我們縈繞,這種愛就是——父愛。
有一歌這樣唱到:《父愛如山》。
這位堅忍不拔的父親、這位恪守諾言的父親,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將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又有著一位怎樣了不起的兒子,下節(jié)課我們在交流探討。
父親。
了不起。
兒子。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方法目標: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情感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法、情境教學法、電教法。
教學準備: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繼續(xù)進行課前2分鐘交流,誰來說說你所搜集到的有關父母之愛的好句子。
師:是啊,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大家又從中感悟出什么。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說)。
師:地震中發(fā)生的事太多太多了,有太多的悲傷,更有著太多的感動。聽,《生死不離》仿佛又把我們帶回到去年的汶川地震,仿佛讓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播放視頻)。
學習課文之前,老師先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課文的情況。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詞。
2、檢查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學習課文。
1、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了不起)。
師板書:了不起。
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屏幕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出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可以在書上畫一畫重點的句子、詞語,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讀一讀。然后四人一組交流一下。
交流:
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呢?請同學們先讀讀劃記的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師板書:父親。
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
(2)父親一開始的心情是怎樣的?
(4)誰能來讀讀這段話,讀出父親這種心情的變化?(指導朗讀)。
生: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他們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他們已經(jīng)死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來幫助我?”沒有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
(2)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對比)把誰和誰進行了對比?
(3)師:別的家長是大哭,然后絕望的離開,而父親卻是埋頭接著挖。面對同樣的情況,這位父親的表現(xiàn)為什么能與眾不同呢?(引讀:兒子在等著我!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4)自由地讀讀這段話,讀出其他家長的絕望和父親的堅定。
指生讀。
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
(3)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時間的漫長。(指生讀)。
(4)師:同學們,36小時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12小時是一個--生接:白天。再過12小時是一個--生接:黑夜。在過12小時又是1個--生接:白天。統(tǒng)共是幾天幾夜呀?生:2天1夜。
(7)大家想,在挖掘的過程中,父親還會遇到哪些困難?(生答)師:所以,父親的衣服會(生接);到處都是(生接)。
(8)面對這么多的困難,父親放棄挖掘了嗎?(生答)板書:永不放棄。
是什么支撐著父親,讓父親變得這么堅定,堅強?(生:不論……)師: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兒子在等著我。
師:永遠要跟兒子在一起的執(zhí)著讓阿曼達的父親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啊。(生齊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師:(播放小提琴演奏《沉思》)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看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還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時此刻,你會怎樣讀這段話?(生:心疼,激動,感動)。
(9)自己在下面練習讀出這種感情。指生讀,齊讀。(配樂)。
師:方才我們體會了父親的了不起,那你又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了兒子的了不起呢?
交流:
生: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來救我,也能夠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兒子的了不起的。
(4)師: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空氣也越來越渾濁。7歲的阿曼達,經(jīng)過兩天一夜的等待,一定是渴極了,餓極了!但是對父親的無限信賴讓阿曼達充滿了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堅信父親會永遠和自己在一起讓阿曼達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呀!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
生:“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p>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兒子的了不起的。
(2)先出去與后出去有什么不同?
(3)是什么讓阿曼達如此勇敢?板書:對愛的堅信。
師:因為他相信:生接:不論……。
(4)自己讀讀這句話,讀出兒子先人后己的精神及對父親的信任。指生讀,齊讀。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來讀讀父親救出兒子的這部分內容。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父親,女同學讀兒子。讀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父親終于挖出兒子了,并且知道兒子還活著,這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兒子在等了38小時后,終于聽到了父親的聲音,他是什么心情?(生答)師:我們在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父親和兒子這種驚喜、激動的心情。(開始讀)。
師: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chuàng)造出了地震中的奇跡。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的結尾。
師: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這句話就像一根紐帶,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師: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盡的希望--。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讓我們記住--。
師:讓我們記住--。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當中。課后,請同學們完成課文后面的小練筆,并讀一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板書設計: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父:永不放棄子:對愛的堅信。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挖掘、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讀懂課文,品味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5.感受父子的親情,學會愛別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揣摩、體會,品味并感悟“挖掘”一詞中蘊含的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感悟課文中心句“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深刻內涵,從而感受到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1.感受父子的了不起。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談話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美國的洛杉磯是個美麗的城市,有一年,這里發(fā)生了大地震,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錄像]。
師:看了錄像后,你想說什么。
師:是啊,地震的確很可怕,屏幕上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大地震給洛杉磯帶來了災害。自己放聲讀一讀。
[課件出示洛杉磯大地震資料]。
師:就是在這次地震中,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拿起右手和我一起寫課題,注意字的筆順。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播放地震錄像,利用多媒體課件“激情”在觸目驚心的畫面中,再造地震現(xiàn)場,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預習時都已經(jīng)讀熟課文了,看看屏幕上的這些詞語讀準了嗎?
[課件出示“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挖掘等詞語]。
請同學們先自己放聲讀,再指名讀,師酌情糾正。
2.請坐端正,輕輕打開課文,快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是怎樣的一對父子?
生快速讀課文后,交流回答問題。
師:板書“了不起!!!愛”
三、賞析詞句,品評父子。
2.學生默讀勾畫。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出示“學習提示”教給學習方法,并逐步養(yǎng)成邊讀邊想邊畫的讀書習慣。
3.指名同學說父親在地震后想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句子: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4.重點詞補讀。
師:請同學們抬頭看著大屏幕,聽我讀,我沒有讀的詞句你們一起把它補讀出來。
師:我會跟你在一起。
生: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再聽]師: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生: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再聽]師: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生: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注意引導學生抓住“總會”這個詞表達的意思是永遠,從“不論”可以看出不管發(fā)生了什么危險,父親總會救兒子。)。
師:這么看來,這句話實際上就是父親心中的什么?
再讀,能做著手勢讀這句話嗎?
(生做握拳動作讀)。
(這句話實際上就是父親心中的信念。)。
生齊讀這句話。
[板書:信念]。
師:同學們,這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xiàn)父親的“了不起”?
(語言描寫)。
[板書:語言]。
設計意圖:中心句的朗讀,采取補讀的方式,而且補讀的內容都是在理解這句話時應該注意的關鍵詞語。加上隨后的問題,不僅使學生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感悟,而且很自然地培養(yǎng)了語感。
5.細品深析“挖掘”一詞,感悟父愛的執(zhí)著和偉大。
師:正是懷著“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樣的信念,父親堅定地站起身,向廢墟走去。他在廢墟上挖掘著。父親是怎樣挖掘的呢?[課文中沒有寫],請你們想像父親挖掘的這種行為,把它描述出來。
(同桌互相小聲說一說,然后指名說)。
請一名學生說。
師:這是你體會到的“挖掘”,請你把這個詞寫到黑板上。
(學生板書:挖掘)。
再請一名學生說。
師:這是你體會到的“挖掘”,請你把這個詞寫到黑板上。
再請一名學生說。
(學生板書:挖掘)。
師:這是你體會到的“挖掘”,請你把這個詞寫到黑板上。
再請一名學生說。
(學生板書:挖掘)。
師:父親在挖掘時還會遇到什么?會怎么辦?
(動作描寫)。
[板書:語言]。
師:就是這樣,父親挖了8個小時,他已是怎么樣?
師:但是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齊說)不論……。
(齊說)不論……。
師:就這樣,父親挖了36個小時,36個小時是多長時間?
(兩天兩夜)。
師:你們還能想像得出,此時他又是怎樣?
師:同學們,透過這些數(shù)字,我們體會到了父親面對的困難;透過這些數(shù)字,我們體會到父親的信念始終如一。如果把我們的體會融進這組數(shù)字中,仿佛變成了這樣。
[課件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自己練習讀。
師:如果把我們的體會帶進有感情的朗讀中,會是怎樣呢?
課件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學生自由練讀后再指名讀,再請學生讀讀描寫“此時的父親已是怎樣的”句子。
生讀句子“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p>
師:這里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xiàn)父親偉大的愛?(外貌描寫)[板書:外貌]。
師:此時,如果這位父親就站在我們面前,你會對他說什么?
設計意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是文中的一個重點句。對于這句話的朗讀處理,讓學生在憑借聯(lián)想走進文本所描繪的具體形象世界的同時,加上課件相關詞語的提示,很自然地讀出了這句話的語氣和語勢。這樣熔“導”“練”于一爐,融理解、感悟于一體,既注重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讓學生體會到了語言的內涵。
四、抓空白點想象,重視表達運用。
四人一小組交流,可以表演他們的表現(xiàn)。
2.師:此時,如果阿曼達就站在我們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指名說。
3.師:同學們,這14位孩子得救了,阿曼達即將出來,他的父親伸出了雙手迎接他。
學生自由練寫,師巡視酌情指導。
(請2名同學讀,學生評價)。
設計意圖:廢墟中的阿曼達和其他孩子經(jīng)歷怎樣的煎熬,文章并沒有寫,課中抓住這個空白點,引導學生想象。在交流中,學生逐漸明白,正是“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使阿曼達能在廢墟中堅持38小時;也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阿曼達不僅救了自己,還救了廢墟中的其他孩子。另外,課堂上重視發(fā)揮教材中插圖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方面所起的作用??吹贸觯@節(jié)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用教材這個例子來教會學生說話、寫話,使學生會表達、會運用。
五、體會情感,揣摩寫法。
1.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這對地震中的父與子有什么了不起?
(他們有堅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頑強的毅力)。
(語言、動作、外貌)。
師:是啊,作者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表現(xiàn)出了這是一對具有“堅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頑強的毅力”的父子,他們憑著永不言敗的執(zhí)著精神,譜寫了一個蕩氣回腸的傳奇故事!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讀讀故事的結尾。
(生齊讀)。
師:讓我們抓住“了不起”、無比幸福“、”緊緊擁抱“這些字眼,一起來祝賀這對重逢的父子吧!
(生齊讀)。
3.齊頌小詩,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當我第一次讀完這個感人至深的就想到了一首小詩,現(xiàn)在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詩歌《父親》,配樂,師生齊誦。]。
師小結:今天我們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來體會人物的特點,希望你們能夠運用學到的方法來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
六、拓展閱讀,領會寫法。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人的場景,請同學們閱讀材料《最后的短信》,邊默讀邊畫出有關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的句子,并用心體會、感受偉大、無私的母愛。
(學生自主學習)。
師小結:閱讀寫人的文章,就是要抓住人物語言、行動、外貌的描寫,來理解人物的品質。這是閱讀寫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大家要在閱讀實踐中多加運用。以后我們讀描寫人物類的文章,也要這樣,抓住人物的動作和外貌等,仔細體味,并展開合理的想像。我們寫人,也要學會抓住人物的動作、外貌、動作去描寫。
設計意圖:這一單元訓練重點是“領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父子之愛的”,這里借用書本外的閱讀材料《最后的短信》的學習,拓展閱讀,鞏固遷移,領會寫法,同時也升華、豐富了情感。
七、聯(lián)系生活、深化主題。
1.師:地震無情,父親有愛。這種父愛是通過特殊環(huán)境和特定事件來體現(xiàn)的。雖然,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像地震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但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父愛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父母的愛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親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請課后選一件你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親情小事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同時也可以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感謝父母。
2.師:其實,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的文人雅士,熱情謳歌書寫著父母之愛,課后請同學去讀讀我國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國作家艾爾瑪?邦貝克所寫的《父親的愛》??纯催@兩篇文章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父愛的,到時我們再交流交流。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父子親情的感染,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難點: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現(xiàn)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體驗到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偉大的愛——父親的愛。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注意讀音。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況下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三、小組自學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
2.課文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么這樣說?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課文應該分成幾大段?每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四、討論交流。
1.課文結構:
第一段(1)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人們受到了傷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親去兒子的學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兒子及其同學救了出來。
第三段(24)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2.讀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體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出重點的詞。
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堅定、疾步、埋頭、滿臉灰塵、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
兒子了不起是因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板書)。
3.通讀全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1)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它無處不在)。
(2)學生參照板書,逐步思考,獨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1.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尤其是父母。
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的具體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本課通過教學最終要讓學生深知為人父母,最疼愛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為子女,最應報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基本獨立學習了《秋天的懷念》之后,這篇課文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主要通過閱讀、思考、自學、討論、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會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有。同時還要將這種德育和美育的滲透落實到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師又有意識地安排了“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的具體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以“父與子”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小劇本,然后排練表演。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七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有關寫親情的許多文章,對于本單元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同時,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堅持課外閱讀及做讀書筆記,也積淀了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為課文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但對本文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感悟人物的品質,還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增強學生的體驗。
【教學重點】。
1.展現(xiàn)“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現(xiàn)“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段落。
3.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1.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災難,體驗地震帶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素材包括:震后廢墟圖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技術處理),音樂《假如愛有天意》。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對課文進行了初步了解,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評價這對父子嗎?板書:了不起。
師:那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去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二、學習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你從文中哪些句子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在文中畫出來,并做批注,談體會。
2、小組內交流你畫的句子和自己的體會。
3、指名匯報: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呢?
生匯報師隨機出示句子:“課文5---9自然段”從這幾段對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這些人來勸他,可父親的回答卻是這樣一句話(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老師的問題來了:父親的回答意思雖然一樣,雖然有些重復,可父親說三句話時的心情一樣嗎?(第一次:懇求第二次:焦急第三次:發(fā)瘋崩潰)透過這簡簡單單的問話,你讀懂父親了嗎?現(xiàn)在老師和大家一起合作讀(學生讀父親說的話)。
師:我想問一下阿曼達的父親,人們這樣勸阻你,險情又這樣嚴重,你為什么不離開?(預設:因為我承諾過兒子)支撐他戰(zhàn)勝困難的就是這句承諾: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ò鍟?。
引讀:當危險一次次降臨時,父親總是默默地對兒子說:(生接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當一次次化險為夷,他還是自言自語地說:(生接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誰接著說還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生匯報師隨機出示句子(12自然段)這句話中哪個詞讓你感動?(挖)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父親的勞累和堅持)。
師:讓我們記住這位疲憊不堪,傷痕累累,卻始終堅持的父親。全班齊讀這句話。
4、補充資料:感受父母之愛。師:此時此刻,讓我不禁想起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始終定格在我腦海中的一幅幅畫面(出示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假如愛有天意)透過這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偉大”“父愛無疆”
師:今天,我們又記住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父親,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位了不起的兒子吧!
5、交流兒子了不起(小組合作學習)”
生匯報出示句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怕,--------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預設體會:在這長達38小時的漆黑的廢墟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和危險,7歲的阿曼達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們不要怕,可見他的沉著和勇敢,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呀!
出示句子:“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斌w會:當?shù)玫桨职值木仍畷r,他首先想到的是別人,他先人后己的品格實在了不起!
師: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再讀這句話。
三、小練筆:此時此刻,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不僅感動了我們,更感動了周圍的人,想象一下周圍的人會說些什么。
四、小結。
(讀最后一段)。
師:你們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時引導)。
師:這是生死離別后的重逢;這是一份創(chuàng)造了生命奇跡的父愛;有愛,生命就有了希望。
師:請同學們帶著各自的感受放聲讀一讀吧。
五、課外延伸。
師:地震過去了,阿曼達父子團聚了,這愛的故事將長久地流傳下去。在很多書中同學們也會讀到這樣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課后閱讀更多的文章,感受親情與友情的可貴。
父親堅持不懈。
了不起。
兒子先人后己。
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八
1、學習父子倆在險惡的環(huán)境面前充滿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品格,教育學生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及深深信任。
3、認識“塌、昔、墟、掘、爆、勘”等六個生字,會寫“昔、漆、拐、挖、掘、控、辟、擁”等八個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彎、挖掘、控制、開辟、擁抱”等詞語。
課文的4~自然段父親挖掘廢墟、尋找兒子的經(jīng)過是課文的重點。
1、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對比中品味文中語句的用語準確和表達技巧。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地震的資料。
3課時。
一、預習提綱。
二、展示交流。
(一)揭題,交流資料。
1、讀完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討論匯報。
3、說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關于地震的哪些資料?(學生交流資料)。
4、小結:
地震這一天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雖然災難無情,但是人間有愛。在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中,也有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chuàng)造了神話般的奇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讀課文,匯報學習。
對課文,了解內容。
1、自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說一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有自己的話說一說,讀課文,匯報生字詞及詞意。
3、按自然段匯報你學會的、理解的生字詞。
4、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師相機指導,正音。
5、理解體會生字詞。
6、出示“詞語花籃”詞,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詞佳句。
(三)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2、小結: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據(jù)、有道理。
(四)再讀課文,初步體會情感。
1、把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說說為什么感動?
2、匯報讀,師相機指導。
(五)指導書寫生字,“漆、挖、掘、控、擁”。
一.展示交流,整體把握。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這句話包含了哪兩層的意思?
二.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一)請大家自由品讀課文,從哪里我們感受到了這位父親的了不起?請你邊讀邊想象畫面,在你覺得有觸動地方畫上標記,也可以用一個字或詞,記錄下你讀時的感受。
(二)引出重點段。
1、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那個地方最讓你感動,甚至有潸然淚下的感覺。(學生答后課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導讀出感受。
(三)體會重點段。
讀這段話的時候,哪一句話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體會“他滿臉的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1)這句話里又是哪些詞語抓住了你的心?引導學生想具體樣子。
(學生講述想象內容,師引導讀好此句)。
2、體會他挖了“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八小時……他不停地挖著,沒人再來阻止他?!?/p>
(1)你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較課后第三題文句)。
(2)你能把這漫長和艱難讀出來嗎?
(3)從這個“再”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在課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經(jīng)阻止過他,為什么阻止?(指導讀人們勸說的話,讀出著急、擔心的語氣。)。
(4)小結:
但為了救出兒子,父親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卻是了不起,讓我們來配合讀課文5-9自然段,讀出這份沉甸甸的父愛。
3、體會重點句:“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p>
(1)父親36小時不眠不休,哪來的力量?
(2)這是他“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平常他什么時候會對兒子說這句話?
(3)小結:
高興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說:____。
悲傷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說:____。
膽怯的時候,父親會拍拍肩膀,鼓勵兒子說:別怕____。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對自己說什么?
(5)小結:是對兒子的承諾,是對兒子深深的愛支撐著父親。所以盡管挖掘得如此艱難,盡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沒有放棄。
(6)36小時候,父親已成為什么樣呢?
三.檢測反饋。
感情朗讀課文1~10自然段。
總結:此情此景,誰看了會不為之動容!我們要對這位父親說:您真了不起!
上節(jié)課我們被父親的了不起的行為震撼了,心里滿是沉甸甸的父愛。下面我們把目光聚集在兒子阿曼達身上。
一.展示交流(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默讀課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從哪些可以看出兒子的了不起?
2、為什么他不怕?(無論……,我總會跟你在一起?。?/p>
3、想象補白。
(2)那是怎樣驚心動魄的38小時,怎樣饑餓恐懼的38小時??上恼聸]有描述,請大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阿曼達是怎樣激勵這13個小伙伴熬過這艱難的38小時的。先小組內說一說,再寫下來??梢詫W習文章對父親描寫的方法。
(3)生交流練筆內容。
(4)小結:
阿曼達就是這樣不斷的鼓勵自己,也鼓勵著同學,他把對父親的信任化作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恐懼的勇氣,所以我們說:這位兒子真了不起!
二.贊美父子,照應開頭。
1、讓我們齊讀20~23自然段,讓我們看看愛創(chuàng)造了什么奇跡!
2、地震是殘酷的,但是父子間因愛所產(chǎn)生的能量遠遠超出了這次地震。此時,我們不由地發(fā)自內心的贊嘆:這對地震中的父與子真了不起!
三.檢測反饋。
1、這種“了不起”源于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下面讓我們用這句話來回顧一下這個艱難的歷程:
當父親看到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支撐他的是這句話____。
當人們都來阻攔他,勸他放棄時,回響在他耳邊依然是這句話____。
四.板書設計。
父子。
決不放棄愛樂觀善良。
了不起。
教學反思:父親是這個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對父親的動作有一些細致的描寫。對于這些詞句,我采用了聯(lián)系了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將這些文字讀懂、讀活、讀出情味,這是感受偉大父愛的關鍵所在。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父子親情的感染,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現(xiàn)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體驗到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偉大的愛——父親的愛。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注意讀音。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況下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三、小組自學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
2.課文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么這樣說?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課文應該分成幾大段?每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四、討論交流。
1.課文結構:
第一段(1)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人們受到了傷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親去兒子的學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兒子及其同學救了出來。
第三段(24)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堅定、疾步、埋頭、滿臉灰塵、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
兒子了不起是因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板書)。
3.通讀全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1)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它無處不在)。
(2)學生參照板書,逐步思考,獨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1.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尤其是父母。
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的具體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教案點評:
本課通過教學最終要讓學生深知為人父母,最疼愛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為子女,最應報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基本獨立學習了《秋天的.懷念》之后,這篇課文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主要通過閱讀、思考、自學、討論、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會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有。同時還要將這種德育和美育的滲透落實到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師又有意識地安排了“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的具體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探究活動。
以“父與子”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小劇本,然后排練表演。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2課時。
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請你講一講生活中父母對你的愛。
2、是啊,父母的愛是平凡、樸實、無私的。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蛟S,我們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墒沁@種平凡的愛在我們生命遇到危險時會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奇跡。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和作者一起去體驗偉大而無私的父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并互相檢測生字。
3、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指名讀課文,檢測學生是否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果如何?
2、匯報交流讀書情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預留問題。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這對父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為什么文中反復三次出現(xiàn)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板書設計:
了不起。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回顧課文內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國洛山磯西北部發(fā)生的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橋梁坍塌,公路斷裂。繁華的城市瞬間變成一片荒原。是父親的堅定與絕不放棄,在兒子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創(chuàng)造出了驚人的奇跡。(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3、匯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并帶著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
父親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出堅定的語氣。)。
(2)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作者不厭其詳?shù)匕驯硎緯r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兒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是你嗎?(兒子憑什么認為來救他們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指導學生讀出興奮的語氣。)。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三.感悟寫法,讀寫結合。
1.引導:這篇課文生動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歌頌偉大的父愛,贊揚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具體句子感悟。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
四、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一)、同學們,在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團聚了,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課文中的插圖,父子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兒子阿曼達笑得那么開心,這位可敬的父親卻哭了。巨大的喜悅占據(jù)了他的心,這個時候,笑和哭都表達著一種同樣的感情,都表達著這位父與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同學們我想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由衷地對這對父與子發(fā)出祝福的?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
1、對這位父親說: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對這位父親說:你的愛是真心的愛,你的愛給了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這是最寶貴的東西。
3、對阿曼達說:你擁有這樣的父親真幸福呀!
4、對阿曼達說:你真了不起,在那種危險的時刻,你能平靜地等父親來救援,并且先讓同學們出來,這是一般孩子很難做到的事。
5、想對父子說:是你們讓我知道愛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愛和信任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有了愛沒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會忘而卻步!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父親。
了不起愛。
兒子。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夜以繼日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課文內容淺顯,但內容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全文中沒有出現(xiàn)一個愛,可就在這這扣人心弦的故事、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父與子之間濃濃的愛,體會到字里行間浸潤的父與子之間那難以割斷的情懷。本單元訓練主題--父母之愛。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掌握課后生字。正確讀寫“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理解內容,體會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了不起的父與子)。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搜集并閱讀同類的頌揚父愛的故事。
2、搜集地震的相關知識及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的相關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體會父親心理活動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語,明確本組專題。
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二、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交流資料: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許多感人至深的父愛故事和搜集地震的相關知識。
2、師媒體播放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視頻(播放音樂《天亮了》),師導入:地震是一種令人生畏的自然災害。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劇烈地震,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七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自己讀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感悟)。
(3)一邊讀一邊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2、小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互相討論讀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重點記住“墟、礫、顫”等字形。
(2)用自己的話把下列詞語連接起來概括全文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
(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
(3)初步匯報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四、再讀課文,根據(jù)父親在救助兒子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理清文章脈絡。
(1)讀文找出描寫父親心理變化的句子。
(2)體會父親心理的變化,理清文章脈絡。
五、小結。
這一節(jié),同學們被父子倆感動著,對父子倆在大地震的災難面前表現(xiàn)出的與眾不同嘖嘖稱贊。課后請同學們繼續(xù)認真讀課文,試著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愛的偉大力量。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
3、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組內自行檢測生字新詞。
2、學生自由發(fā)言:自己認為最感動的句子。
二、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在讀課文中你們有許多的感動,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交流吧。
(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生充分表達的基礎上,教師指導感悟、朗讀.)。
估計學生會抓住以下句子進行匯報。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
(這個句子說明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生命危險。“沖”字體現(xiàn)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p>
(從這里可以看出當父親看到教學樓已變成廢墟時以為兒子已經(jīng)死了,極度痛苦)。
失去心愛的兒子,父親那撕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父親說的這句話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3次,因為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
4、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引導學生討論:父親真的精神失常了嗎?
(1)找到描寫父親因悲傷過度而精神失常的段落讀一讀。
(2)小組討論。
(讓學生感悟到:這位父親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說他失常,他的確失去了和一般正常人一樣的舉動;說他不失常,他的確不失常,是一種偉大的父愛的力量充溢著他的全身,是救孩子的頑強的信念支撐著他,是偉大的父愛支撐著他?。?/p>
5、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p>
(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在長達38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還自信地勇敢地鼓勵同學們與死神拼搏。這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賴,奇跡的出現(xiàn)來自偉大的父愛。)。
指導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7、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喚起的信賴。(生讀)。
是??!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樸實而強有力的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三、朗讀體驗,加深體會。
有感情地朗讀父與子幾處對話,進一步體會這對父子的“了不起”。
四、小結回顧,升華情感。
1、聯(lián)系課文說說為什么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2、用自己的話夸夸這對父子或說說讀完這篇課文后的感受。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練筆:讀了這篇故事,你想對這對了不起的父子說些什么?簡單地寫一寫吧!
六、板書設計。
父子。
堅強勇敢。
責任心強富有愛心。
14個孩子脫險。
七、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
在這部分教學中主要抓住了兩個語段:
1、父親不顧旁人的勸說,依舊執(zhí)著地挖著。
2、父親不顧自己的身心俱疲,依舊執(zhí)著地挖著。而這兩部分的教學,我把他們緊緊的整合在一塊來展開教學。
3、“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边@句話對阿曼達的影響,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正是這個信念讓阿曼達在身處險境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鎮(zhèn)定,關愛同學,確實了不起。
4、升華、理解了父子之間的摯愛與信任。
縱觀以上教學,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我在文本的把握處理上,還是有些不是太稚嫩,尚不夠豐滿。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只會鉆進死胡同。例如在教學“勸說”父親部分,沒有強調指出,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悟到當時的情勢是那樣的危急。這場地震空前的巨大,這里的損壞程度是及其嚴重的,人員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險。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認為援救已經(jīng)沒有意義,而我在課堂上卻說,他急切的希望得到幫助,而沒有人愿意幫助他,會讓學生產(chǎn)生錯覺:其他父母沒有這位父親愛孩子,其他人對于需要幫助的大不夠熱心過于冷漠。這便偏離了文本所表達的意思了。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二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運用好詞好句,學會寫簡短的解說詞。
2、能力目標: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閱讀想象畫面,欣賞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媒體的運用ppt課件。
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師:相傳在四百年前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有塊泥潭小島,一天一只仙鶴看中了這兒環(huán)境優(yōu)美便銜來一根榕樹枝,說也奇怪這棵榕樹很快的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浮動的綠洲。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成千上萬只仙鶴,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壯觀。那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人間那得幾回聞”,成了南國的一道奇觀——鳥的天堂。板書課題《鳥的天堂》。
3、質疑:“鳥的天堂”指什么?為什么叫“鳥的天堂”?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次序時間作者見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讀“美麗奇特的大榕樹”
在學生整體感知后,進行自主閱讀,要求:找出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各抒己見。
1、師板書(畫一棵榕樹)一株榕樹便天堂,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觀看視頻資料)。
2、你看到了一顆怎樣的樹?(大、綠、茂盛、生機勃勃……)要求學生把他想到的寫在黑板榕樹上。
3、作者看了榕樹后有什么感慨?(板書:“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認真讀讀課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大聲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點: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茂盛的榕樹,看不見主干在什么地方。
師:四百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相當于150個多媒體教室那么大)(哇!)。
師:稱贊它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我有機會看請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進泥土里。
教師結合課件介紹畫面。
師:稱贊它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師:怎樣理解“臥”?
師:稱贊它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齊讀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點。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四:總結。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三
1、通過自主學習會認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知道烏斯曼老爹補碗的秘密,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靈活應對。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讀懂烏斯曼的話,明白只要認真,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的道理。
生字卡。
一課時。
一、揭題激疑。
1、板書課題。
2、激疑:看到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交流: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國王的一只寶碗摔碎后,招來全國的陶工補碗,可是大家都沒法補好,烏茲曼老爹在一年后交給國王一只和寶碗幾乎一模一樣的瓷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最后烏斯曼老爹把他補碗的秘密告訴了孫子。)。
3、給課文分段,并用小標題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碗摔碎。
第二段(3—6自然段)補碗。
第三段(7—9自然段)補碗的秘密。
板書:碗摔碎——補碗——補碗的秘密。
三、細讀課文,感悟道理。
1、快速讀課文。思考: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是怎么樣的?
2、討論交流。
(1)從哪兒看出國王對寶碗的喜愛?(派一百個士兵守護它,請鄰國的國王來觀賞寶碗,起的三天沒吃飯,捧著寶碗看了又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等。)。
(2)找出描寫陶工們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畫記下來。想一想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a:陶工們都傻了眼,他們對國王說:“就是神仙下凡,也沒辦法把這么碎的碗補好?!?/p>
b:陶工們整夜對著碗發(fā)呆,誰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
c:老爹,救救我們吧!
以上句子表現(xiàn)了補碗的難度非常大,要把完照原樣不好是不可能的。同時也說明了碗能否補好關系到陶工們的性命。
板書設計。
國王的寶碗|寶碗摔碎——補碗不成(1—3自然段)。
|老爹摔碗——一年期限(4—5自然段)。
|寶碗補成——陶工得救(6—7自然段)。
|補碗秘密——認真對待(8—10自然段)|。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先扶后放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第二則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布衣”的含義,結合人物的情緒變化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教學準備:
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書課題)課前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說說這布衣元帥指的是誰?(出示課件)。
質疑:你覺得元帥平時的衣食住行會是什么樣?布衣指的又是什么?
引語:徐向前為什么會被稱為“布衣元帥”,我們一起到文中去了解一下。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三、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這三個故事中哪個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徐帥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我們就一起走進《看門老人》請大家看閱讀提示。
(一)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
(二)畫: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做好標注)。
(三)想:從新娘的想法前后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抓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
(四)讀:結合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新娘想法的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匯報,老師指導。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字,認識9個字。能借助工具書和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齒、呈現(xiàn)、真諦”的意思。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細細品讀體味詩句,情感熏陶,突破重難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在了解全文大致內容的基礎上,使孩子們感嘆文字的強大生命力與變換無窮、凈化心靈的魅力。
教學重點:
精學課文1-5自然段,品讀體味詩句,理解課文內容,能感情朗讀。
(本課1-5節(jié)中的詩句是教學重點。要帶領學生細細品讀、體味,是幫助理解第6自然段總結段落乃至理解全文大意的途徑與關鍵。)。
教學難點:
品讀體味詩句。
教具安排:生字卡。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見一個神奇的人,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詩人(板書課題),當讀到詩人兩個字時,你們首先會想到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詩人的課文,看看作者眼中的詩人是什么樣子的。
二.初讀:
1、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
3、通讀課文,正音。
4、回答:作者眼中的詩人是什么?(畫家,音樂家,魔術師,哲學家,文學家)。
三、精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師:出示詩句:
“一池碧綠,映襯著白里透紅的荷花?!?/p>
“蔚藍的天幕,點綴著朵朵銀花,片片白絮?!?/p>
(2)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指名生談感受。
(4)指導朗讀:讀出畫面的色彩美。
(5)師:這么美麗的畫,詩人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呢?(用文字)板書:用文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出示詩句。
“嘩啦嘩啦的雨聲,吱吱喳喳的蟲鳴,大自然的組曲想起來了?!?/p>
“公雞的歌真了不起,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陽吊起!”
(1)自由朗讀。
(2)說說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注意引導學生讀出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特點與差別,有的是雄壯之聲,有的則是細碎活潑之聲,它們都富有強大的生命力,都是大自然中得天獨厚的音樂家。同時讀出公雞那了不起的感覺。
(4)指名讀、齊讀。
師過渡:多動聽的聲音呀!詩人本領真大,能讓沉默無聲的文字奏出悅耳的樂章,你們覺得詩人了不起嗎?詩人神奇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三.學習生字。
學習“繪、襯”等上排6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抽讀生字卡片。
二.復習導入。
三.精學3-7自然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首詩句:(小黑板出示詩句)。
“斜陽醉倒了,摔了個跟頭,跌在西山后。”
“我張開心靈的翅膀,飛進云端逐彩霞?!?/p>
師:讀了詩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發(fā)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首詩句:(小黑板出示詩句)。
“什么東西最具破壞力?是自滿!”
“自滿破壞的是什么?是前途?!?/p>
師:讀了詩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發(fā)言。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詩人除了是畫家、音樂家、魔術師、哲學家以外,你們知道詩人還是什么家嗎?(文學家)從哪里知道的?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指名或齊讀第五自然段,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看法。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為什么說詩人給文字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令平凡變得不平凡了呢?結合前面的任意出現(xiàn)的一首或幾首詩句,可以談談你的想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本段。)。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欽佩的語氣。
師:是啊,這就是詩人,當你讀這那些美妙的詩句……(師感情范讀第6自然段,此段也是前1-5自然段的總結段落。)理解“真諦”一詞。(做人的深刻道理)。
師:詩人是如此的偉大,了不起,你們喜歡詩人嗎?你們欽佩詩人嗎?你們想成為詩人嗎?不要以為老師又在吹牛,其實呀,詩,并不是難學的東西。只要你們按照下面這樣做了,你們一定能成為了不起的詩人!齊讀第7自然段。
四.學習生字。
學習“具、幅”等下排6個字。
讓學生多識記字形:“具”字里面三橫;“肯”字注意上窄下寬,中間一橫最長,“察”注意上中下結構,注意中間部分的寫法與比例。還要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教師可適當作書寫示范。
板書設計:
畫家。
音樂家。
1.詩人魔術師神奇(用文字)。
哲學家。
文學家。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12個字,認識9個字。
2、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讀、說結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并把自己的想象說出來。在學習最后幾個自然段時,適時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網(wǎng)絡拓展閱讀,進一步感受詩的文字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挑戰(zhàn)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斷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的意思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嘗試、創(chuàng)新精神和面對挑戰(zhàn)的勇氣。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準備:網(wǎng)絡教室。
教學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帶領學生網(wǎng)上搜索《再別康橋》,欣賞朗誦,由詩入文,激發(fā)興趣。
師介紹:徐志摩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詩人,《再別康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詩的世界,去體會詩的奇妙,去感受詩人的魅力與神奇。
板書課題《詩人》。
生齊讀板書。
二、初讀感悟、引入情境。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記住字型。
用開火車的形式認讀生字。
教師出示:襯、醉、齒、幅、悟、察。檢查學生認讀并交流記住字型的方法,對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提示。
2、小組分段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對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3、師小結:我發(fā)現(xiàn)剛才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xx小組在讀的時候還注意了把容易讀錯的地方和重點的詞句做上了記號,這個方法非常好,希望其他小組向他們學習。
三、精讀細品,體會詩意。
1、出示第一組詩。
2、自由朗讀詩句,想一想,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感受如何呢?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詩句。(兩句詩中共出現(xiàn)了五種顏色:綠、白、紅、藍、銀,出現(xiàn)了四種事物:荷葉、荷花、天空、白云。碧綠指的是荷葉,銀花和白絮都是用來形容白云的。)。
(學生學習情況預設:詩中的事物學生應不難找出,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的,以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然后通過這些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去感受美麗的景色和文字的神奇魅力。如果學生沒能找到,教師應予以提示,幫助學生理解)。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感受詩句所勾畫的美麗畫面,體會文字的魅力和神奇。在學生談理解和體會時,要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讀詩句,讓學生在讀中體會。
3、詩人真是了不起?。∷苡梦淖掷L出色彩繽紛的圖畫,誰來夸夸咱們的詩人。
(預設評價語:1、說得真好,我代表詩人謝謝你!2、看來,你真得很喜歡詩人,希望你以后也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詩人。)。
4、齊讀課文1、2自然段。
師:我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歡詩人,我認為詩人的詩非常神奇,他能用文字創(chuàng)造出許多奇跡。詩人除了是大畫家,他還有其他的本事。
5、出示第二組詩。
(1)讀一讀,說說你的收獲。
(2)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的想法和學習情況要及時掌握。)。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預設:學生應能理解這組詩,甚至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出詩人是音樂家,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理解,除錯誤的以外,教師都應予以肯定,同時要相機引導學生感受文字的神奇魅力,讓學生知道文字也能說話,能靜也能動。)。
學生說完以后,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預設評價:1、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聽到了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你真了不起。2、讀的真好,公雞用聲音指揮太陽,這情景太有趣了。3、通過你的朗讀,文字仿佛都活了起來,真是神奇??!4、如果能邊想象邊讀,你一定會讀得更好的。)。
師:詩人真是神奇?。∷苤笓]文字奏出悅耳的樂章,在他的手中,文字也變的神奇起來,能發(fā)出聲音,能制造我們平時難以看見和想象的畫面。讓我們拿起書來,再一次感受詩人的神奇、文字的神奇吧!
6、齊讀課文3、4自然段。
師:詩人是大畫家、是音樂家,他還是個魔術師呢?他的魔術是怎么變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的表演吧!
7、出示第三組詩。
自由朗讀,說說詩人是怎樣變魔術的?
(1)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巡視。
(應解決的幾個問題是:詩人把什么變成了人?詩人把人變成了什么?這個魔術神奇在哪呢?)。
誰能把這組詩讀一讀,幫我們的詩人完成他的魔術。
(預設評價:1、你的魔術變得真棒!2、讀的真好,我相信如果你也能成為出色的詩人魔術師。3、你的魔術有破綻哦!斜陽似乎沒醉呀,聽起來怎么還是像太陽不太象人呢?)。
8、師讀第5段,生齊讀第6段。
四、拓展延伸,深化體會。
詩人是大畫家、詩人是音樂家、詩人是魔術師,同學們,你們想當詩人嗎?讓我也感受一下你們的神奇。
從畫家、音樂家、魔術師中選一個進行練筆。
(預設評價:xxx詩人是位畫家,他的筆是彩筆,能用文字繪出色彩繽紛的圖畫,他筆下的色彩是多么豐富??!他勾畫的圖畫是多么美麗??!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引導學生向老師這樣來評價其他同學的作品。
五、網(wǎng)上拓展閱讀。
讓學生搜索自己喜歡的詩人的作品,讀一讀,體驗詩句的神奇魅力。
六、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練筆:學當小詩人。
二課時(普通教室課略)。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七
繁星(七一)。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顆星沒有光?
哪一朵花沒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沒有你波濤的清響?
繁星(一五九)。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__________。
本詩作者冰心,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八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蔽覀兂酥敬?,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到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收集、閱讀了有關描寫祖國自然景觀的文章,想一想:哪處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播放配樂多媒體課件或出示掛圖,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讀交流,感悟語言。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xiàn)畫面,讀完后,同座交流,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交流,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1)觀察圖畫、投影或錄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體課件,先后配樂展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3)齊讀課文,提問: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同時配樂教師范讀;或用多媒體課件,先后播放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組織朗讀比賽,結合賽前提建議、賽后評議,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3)指名配樂朗讀。
5.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出現(xiàn)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師由“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導讀課文?;蛘叨嗝襟w課件展示游客乘竹筏暢游桂林山水的動畫,同時出現(xiàn)文字。(1)引導學生質疑。(2)引導朗讀、感悟、解疑。重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3)再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質疑,拓展延伸。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來。
2.分小組交流,然后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內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3.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種處理方法,一是利用集體交流,即時解決;二是存疑,第二課時相機解決;三是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課外書籍(如為什么桂林的山會如此奇特)。
4.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在書上畫下來,抄在本子上;(2)閱讀有關描寫“大?!薄拔骱薄疤┥健薄跋闵健钡奈恼?,并把你最喜歡的一段摘抄下來;(3)閱讀其他有關“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整體導入。
1.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讓我們也走進這連綿不斷的畫卷,暢游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選擇,品讀課文。
2教師組織集體讀議交流,結合學生的朗讀,相機品賞,抓住重點指導品讀二、三兩個自然段。
品讀第二自然段。(1)朗讀這段的第二句話,然后根據(jù)學生收集的資料,引進其他有關描寫漓江的片斷。(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以下三點: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綠的純凈可愛。(3)出示掛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以“漓江真美啊!”作為總起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說段寫段。(4)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怎么背下來,然后指導背誦。
品讀第三自然段。(1)朗讀課文的第二句話,然后引進有關描寫桂林的山的資料。(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想象的豐富,用詞之精妙。(3)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選一座山峰,發(fā)揮想象說話。(4)比較二、三兩段,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感悟比較襯托的寫法并注意分號的用法,然后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朗讀全文,整體背誦。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兩段分別描寫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靜、清、綠的特點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最后將桂林的山水聯(lián)系起來,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畫。)。
2.練習背誦。
3.提示線索,全班背誦課文。
四、轉換角色,運用語言。
1.同學們,桂林山水如此美麗,大家都很喜歡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贊美桂林山水。
喜愛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贊美的話寫在書里的插圖上,也就是題詞,別忘了簽名;喜歡說說的同學可以選擇圖上象鼻山這一景點,練練怎么做導游;喜歡創(chuàng)造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游廣告詞。
2.組織交流,選派代表匯報,師生共同評點。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tài),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jīng)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chuàng)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fā)展。
《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我用圖片展現(xiàn)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fā)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圖片,說說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并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著在品讀、評讀、誦讀、挑戰(zhàn)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fā)、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fā)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熏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正確、規(guī)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互相挑戰(zhàn)。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tǒng)”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xiàn)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著……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tài)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說?
師小結: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聯(lián)系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獲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表達內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怎么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托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篇二十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揭示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科學小品文,題目就是——《人類的老師》板書課題,男女生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過渡:這是一個特別能激發(fā)閱讀興趣的題目,看了他,你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
生:人類的老師指的是什么?
(1)聽朗讀錄音,解決問題。
生:人類的老師指自然界中的生物。
師: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嗎?
生:生物真的是人類的好老師??!板書:生物。
介紹這是文章的中心句。
(2)回顧文章,說事物。
(3)回想一下,課文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記住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教師依次張貼事物圖片(鳥類、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
過渡:瞧!為什么我們把這些生物都稱為人類的老師?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4)檢查字詞,讀通句子。
男女pk賽男女生抽卡片,其他同學跟讀。
三、學會表達,感知內容。
(一)出示游戲攻略。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存在聯(lián)系的事物,畫出相關語句,理清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2)和同桌交流,輪流發(fā)言,每次選出一種事物,注意說明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注:交流時,老師要隨時點撥、指導。
(二)學生匯報,文字連連看的成果。
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
機翼:文中帶這個詞的句子很長,誰能給大家讀準確?讀長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頓,怎樣找準停頓呢,就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讀一讀,找學生讀,齊讀!
流線型:像鯨這樣前圓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線型”
小結:看來,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有一門學科就是專門研究生物與人類之間聯(lián)系的,它就叫仿生學。
(三)介紹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人們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構造和功能,從中得到啟示并進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儀器、機械,這門科學就叫仿生學。
四、拓展延伸。
像這樣,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紹,你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例子,說說看!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仿生學的例子,展示資料。
五、總結全文。
看來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它給予了我們那么多的啟發(fā),我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的新事物。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積極探索,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
六、作業(yè)。
1、以“——的自述”為題目,介紹一種文中的生物。
2、收集更多的有關人來以生物為老師的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15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