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500字(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7 10:04:10
論語讀后感500字(3篇)
時間:2023-03-07 10:04:10     小編:admin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后感500字篇一

此篇為里仁篇最后一篇,與整篇的內容不能融為整體,恐為后人補添之句。

讀《論語》當有質疑之心,尤其是存在邏輯謬誤的地方,寧可存疑,也不可強解。

奉《論語》的`一字一句為金科玉律也已被視為腐儒。

此篇論述的為人之常情,講真話難,因為真話會駁人面子,即使我們常常處于為對方考慮而講真話,除非胸懷極其闊達之人,才不會計較,一般人在被人指錯的時候,內心應該都是不那么舒坦的。

作為下屬和朋友當然有責任去告知上司和朋友他們的過錯,但是如果過于繁瑣,也會導致關系緊張,而最終結果卻是自己受辱了,甚至最后關系破裂。

正是會擔心受辱,所以一般人往往選擇了不講真話,所以現(xiàn)在的朋友之間以相互點贊為流行,一旦出現(xiàn)批評和指責,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但當朋友之間不再有相互的規(guī)過,那朋友的關系是親密了,但是內心卻總是疏遠的了。

不講真話和講真話過于繁瑣都不應是朋友之間相處方式。朋友之間的也要講究溝通技巧,一個人的情商就非常重要了。

論語讀后感500字篇二

在這個假期里,老師又上我們背誦了《論語》這本書,再次走進論語,給我的感受有很多···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后人稱他為“圣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圣人。

《論語》教會我如何學習,例: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又教會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

《論語》還教會我如何孝順父母,例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子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其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后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后沒有更改父母的為人行動,那就算是孝道了。

如果下次還能再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更加認真,更加仔細的閱讀!

論語讀后感500字篇三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張以德治民,而《論語》是孔子的語錄集結,在讀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用中華傳統(tǒng)美德來感召自己,有利于我們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長。

當我翻開“少年誦讀經(jīng)典系列”——《論語》這本書的時候,整本書的第一章節(jié)《學而時習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治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的對,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需要按時溫習,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這也使我想起,我三年級時學英語的經(jīng)歷。那時,我的英語學得并不是很好,單詞記不熟,許多老師講的英文,我也聽不懂。在一次單元測驗中,我只得了91分,原因是其中單詞拼寫部分,我有幾個單詞不會拼。于是,為了讓自己能牢記單詞,我反復查閱英漢詞典;在筆記本上抄滿密密麻麻的英文;空閑時,便把單詞卡拿出來復習。一個學期過去了,期末考試時,我竟破天荒地地考了滿分!看著自己的英語試卷,我高興地笑了。

從此,我便牢記這孔子的這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448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