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讀后感(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09:31:04
德育的讀后感(通用14篇)
時間:2023-11-25 09:31:04     小編:雅蕊

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向他人分享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首先要先通讀全書,全面理解作者的意圖和觀點。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經(jīng)典讀后感的開頭句子,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德育的讀后感篇一

暑假中,我認真閱讀了《今天怎樣做德育――點評88個情景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是張萬祥老師用了十幾年的心血,從收集的五六百條德育案例中,精心挑選了88個情景故事匯編而成的?!敖裉臁币辉~突出了這些德育案例的時效性、與時俱進性。

這本書一共分成了5大塊,“寬容是一劑良藥”“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用智慧打開學生心門”“用心接納每個學生”“師愛不言放棄”書中的每個章節(jié)都是一個或幾個故事,這些故事都證明和體現(xiàn)出寬容給人生帶來的是美好。

最簡單的講,我讀這本書后最大的體會就是明白了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品德。寬容是人性之間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xiàn)。懂得退讓,懂得寬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責罵,那是沒必要的。面對任何事,都要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切,這樣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起來,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是可以更美麗的,就算是別人的侵犯還是過錯,都需要學會寬容?;蛟S有的人會覺得寬容是一種沒用的表現(xiàn),向別人屈服,只能讓我們退讓和忍受;寬容應該是相互的,如果我對他寬容,他對我卻不寬容,豈不是自己吃了大虧?抱有這種認識和思想的人,實際上他們已經(jīng)不寬容了,他們理解的寬容是片面的,極端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待學生更要寬容。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說:“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愛,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苯逃荒軟]有寬容,教育尤其需要寬容。班中有位孩子剛入校時,他的父母就對我說:“我們這個孩子比較調(diào)皮,以后老師你肯定經(jīng)常要為孩子找我們談話?!币粋€剛入小學校門的孩子剛掀開自己嶄新一頁的時候,作為孩子的父母竟說出這些話令我吃驚。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又會做些什么事情呢?果然,一次下課時間,就有學生向我報告出大事了,班中有位孩子的玩具被盜了,結果在他的.書包里找到了,這時我聯(lián)想起這階段班中常有東西丟失的現(xiàn)象,或許也和他有關系吧。只是憑空猜測,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對于他只是嚴厲批評,未必就能起到教育作用,一定要謹慎處之。孩子的父母來了,說兒子不爭氣并要當場打他。我馬上制止了他母親的舉動,告訴孩子父母,孩子只是羨慕別人有玩具,而這個玩具是那孩子訂了書刊以后贈送的,下個學期你也可以幫他訂一本,至于打孩子犯不著,跟孩子多談談心,教育他以后別拿別人的東西就行了。整個過程,孩子字字都聽在心里,結果,他不僅沒吃到皮肉之苦,而且在老師、父母對他的寬容中,在忐忑不安的思想斗爭中明白了自己行為的錯誤,明確了正確的方向。

每個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學生!他們正在成長之中,偶爾犯點錯誤在所難免。我們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他們,寬容他們的過錯,讓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錯、一次次的修正中漸漸長大、走向成熟。

我一直清晰地記得臺灣張曉風的一篇文章《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中的一句話: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對此,我要響亮地說,我會賞識、寬容你的孩子,讓他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和風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德育的讀后感篇二

“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體驗到求知的樂趣;學得愉快;在教育過程之外,要讓學生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睆拇酥形颐靼琢俗约核^的德育工作為什么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在我的德育工作中我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服從規(guī)則、利他、集體主義等等,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需求。所以從表面上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是經(jīng)不起時間的檢驗,是不可能有可持續(xù)性的和穩(wěn)定長久的效果的。

針對我自己的閱讀特點和理解水平,我對《德育十論》有兩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在書中用黑體字或其他字體或者其他形式凸顯作者自己的觀點。如在書中第3頁,文中提到了學術界各種對德育外延的理解,而作者提出“德育即是道德教育,而不能是其他的?!比缒軐⑦@句話在文中凸顯出來,我認為能更加突出作者明確的觀點,也能讓充滿的質(zhì)疑的'文章內(nèi)容更有重心。

第二,在書中第40頁第二章關于“德育功能層論”,有關“德育功能與教育功能”的論述中,我建議作者給“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下個定義或者像解釋“享用性功能”一樣告訴讀者該詞的基本涵義,這樣可以方便讀者很快的掌握該段論述的主要內(nèi)容,形成清晰的輪廓。

后記《德育十論》是我的教育碩士導師杜時忠老師的論著,以上也是我一些心得吧。杜老師是一位優(yōu)秀的導師兼朋友,在碩士學習期間,從他身上學習到了求真務實的精神和求學的方法,對我來說終身受益!

德育的讀后感篇三

最近,班組組織學習閱讀了錢穆先生的作品“人生十論”,讀后收獲頗豐。

修身不是一職業(yè),修身是個人的,也是平等的、自由的、獨立的。修身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齊家,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好合,這樣才是人生中有意義的生活。這需要我們有意義的行為來達成,才能齊家。修身齊家之外還有治國平天下,要治國一定要從修身齊家起。修身齊家是我們的行為,治國平天下可算是我們的事業(yè)。人的生活如衣食住行,它的意義與價值是來維持和保養(yǎng)我們?nèi)说纳嬖诘摹N艺J為每個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在滿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需求后,還想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買車購房等,但是大魚大肉與粗茶淡飯、高樓大廈與陋巷平房,雙方的意義與價值是相同的,都只限于生命的維持上,其實大可不必過分追求物質(zhì)生活,只要快樂就好,以免徒增煩惱,如攀比他人造成心里不平衡,拼命勞作累心傷身,為了物質(zhì)享受而貪污犯罪等。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專為吃飯,專為穿衣,專為住房子,專為行路的。我們應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另有我們的人生行為,兼及事業(yè),此始是人生之主體所在。

德育的讀后感篇四

今天看了肖遠騎的《今天怎樣做教師》,讓我大失所望:原以為對教師有所指導,不想也是空洞的說教,主要觀點有三:教師要有嚴謹?shù)墓ぷ髯黠L,教師要有遠大的職業(yè)情懷,教師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他的文章應該叫做《教師職業(yè)要求一二三》(加了閱讀要求而已),或者叫做《今天教師要做什么》。這是站在領導的角度的阿諛溜須的官僚文章。至于“今天怎樣做教師”,必須深入教師,了解教師的想法,才有發(fā)言權。隨著代課教師的清退,學校布局的調(diào)整,均衡教育的亂均衡,教師的工資的空調(diào),教師的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的直線下降,“今天怎樣做教師”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教師想不想做好教師,教師能不能做好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首先要解決教師的思想問題,那就是想不想做好老師。教師有三種境界:一是以育人為樂,不計得失;二是以教書為職業(yè),利大勁足;三是以教書為副業(yè),混混而已。第一種人是汪金權之類的神一樣的英模教師,他們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不求利,以幫助學生成長為樂、以學生的成就為樂、以學生之樂為樂,這樣的教師少之又少,所以,媒體對發(fā)掘出的這類教師大書特書,這是應該的。這類教師為什么少,這值得我們的政府及領導者反思!第二種人是教師的絕大部分,教書是他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是他們賴以生存、生活的基礎、是他們的職業(yè),報酬豐厚時干勁十足,收入微薄是心灰意懶,這一心態(tài)不止教師如此,從事任何職業(yè)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既是大部分,政府就不應該只是給教師戴上“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的精神枷鎖,唱著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的空調(diào),做著補助“貧困學生”(大部分比教師家庭收入高的“貧困學生”)、改善教學設施而忽視教師待遇的增加教育投入的廢事。第三種人是教師的極少部分人,這類教師,要么是家庭有其他主要收入,要么是準備改行,教書,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副業(yè),賴以混日子的依靠,只不過是“雞肋”而已--食之有味,棄之無肉!他們根本不想做好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其次要解決如何幫教師做好教師的問題,那就是教師能不能做好教師。

首先,要讓教師專業(yè)對口。如今的“均衡教育”、教師專任,指導思想不錯,關鍵是在實施過程中,面對有些科目的專業(yè)教師富余、有些科目的專業(yè)教師嚴重不足,“均衡”的結果是:不進行教師的專業(yè)培訓,而是拉夫湊數(shù),不缺編的學校,富余的科目變得緊張、專任的不專業(yè),缺編的學校更是一片混亂。在此情況下,神一樣的英模教師,面對專業(yè)不對口的科目,即使他們有最嚴謹?shù)墓ぷ髯黠L,有最遠大的職業(yè)情懷,有最好的閱讀習慣,做出最大的`努力,尚且不能成為好教師,更不用說一般的職業(yè)教師與混混教師了。既然清退了大量的代課教師,政府就應該為學校補充大量的新鮮血液,讓更多的專業(yè)教師加入其中,問題是教師微薄的收入、卑微的社會地位又讓專業(yè)人才望而卻步。這也是近幾年擁有大量專業(yè)教師的私立學校質(zhì)量高于公辦學校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值得政府領導者深思!應該大力加強教師的專業(yè)培訓!

倦怠,甚至職業(yè)厭倦、職業(yè)憎惡?“哀大莫如心死”,第二種教師尚且如此,遑論第三種教師了。政府確實該深入了解教師的真實情況,把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落在實處?!罢衽d民族在教育,振興教育在教師?!敝挥薪處煶蔀槿藗兞w慕的職業(yè),而不是作出犧牲、奉獻的“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才能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投入教育行業(yè),才能讓教師安于教書,全身心投入教學之中,我們的民族才真的有了振興的希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德育的讀后感篇五

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著爬著,遇到了哲學家青蛙。青蛙非常驚訝,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著他,還自言自語地說著。蜈蚣很奇怪,就問:“青蛙哲學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說:“你真了不起,能指揮幾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好?”蜈蚣一聽,也愣住了,心想這個問題我怎么就從沒想過?想著想著,自己也琢磨起來:是先邁左腿好呢還是先邁右腳好?誰知越想越復雜,號稱百足之蟲的蜈蚣平時走路靈活自如的像蛇一樣快,這一刻里竟然再沒幾只腳能聽使喚的。折騰了半天也沒能前進一步。過了一會兒,青蛙哲學家恰巧又轉了回來,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鍛煉身體嗎?”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問題,可是我越想越復雜,如今怎么也邁不出步子來了?!?/p>

乍一聽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細體味起來,就能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fā)。教師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給教壞了。如果聯(lián)系我們的工作,教學中可曾有過類似的將簡單淺顯的問題教復雜了?可曾有過將現(xiàn)成的問題肢解細化,細嚼慢咽的灌輸給學生?教師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復雜了,讓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有一些不知所措。王曉春《今天怎樣做教師》一書就給我們這樣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良藥。100個案例,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給我們做了個專業(yè)化的展示。書中有許多名言警句給了我許多啟示。

王老師說:“我不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為到底什么樣的”靈魂“最有利于他將來在社會上發(fā)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么自信嗎?”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年輕老師,我們更沒有資格去給學生的人生指路,以成績?yōu)閷蚨晃兜囊髮W生升學是自私和不負責任的,教育首先是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yǎng)健康健全的人格的服務。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qū)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yè)本為他的青春無數(shù)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p>

最后我想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德育的讀后感篇六

摘要:有效的德育活動能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高尚情操的形成,因而在小學道德教育中,不但要開展說理教育,還要組織德育實踐活動。本文對目前小學德育活動中的現(xiàn)有問題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活動優(yōu)化。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對中小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教育,多年的實際工作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從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選取合理的教材,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個性開展合理有效的德育活動,而其中,德育活動又是促使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價值觀最為直接和有效的途徑。

1.德育意識不強。

長期以來,學校過于重視文化課教學成果,而很少真正注意道德素質(zhì)教育,雖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很多學校開始開展各種德育活動,但并沒有真正重視道德教育。

2.德育活動缺乏整體性。

以往,小學中低年級、高年級各自制定的德育活動有許多是重復和雷同的,更有很多德育活動內(nèi)容老生常談,缺乏創(chuàng)意且存在局限性。現(xiàn)有的小學德育活動往往流于形式,并沒有對德育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組織,使德育活動的整體性較差。

3.德育工作者業(yè)務素質(zhì)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zhì)參差不齊,很多德育教師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能力又存在一定缺陷,這樣的教師隊伍很難保證小學德育活動的有效性。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有效的德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zhì)的德育工作隊伍,因而優(yōu)化小學德育活動的第一部就是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首先,要使每位教師認識到道德素質(zhì)教育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使其積極、自覺地參與到德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中;其次,要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激勵每位教師關愛學生,樂于奉獻,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尤其是專門負責德育工作的教師接受德育知識培訓,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尤其是使其了解如何開展德育活動并提高德育活動的有效性。

2.開展多元化德育活動。

為了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德育活動中,應深入挖掘德育教材,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動。例如通過升國旗儀式培養(yǎng)學生愛國熱情;通過“晨會”“宣誓”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追求;通過“雷鋒活動月”使學生樂于助人;通過“手拉手”學習互助活動,使學生團結同學,學會合作等等??偠灾块_展一次新穎的德育活動,都是對學生的新一輪激勵,因而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動能夠有效激勵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改善自身精神面貌和提升自身道德素質(zhì)。

3.建立和健全德育活動管理體系。

小學德育活動的開展應遵循“權責明確,科學設計,合理育人”的'原則,即校方統(tǒng)一領導,首先是對學校德育工作全面的規(guī)劃和實施。整個學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由校長來擔任,校長要具體組織德育工作的整體的計劃、部署、分層落實責任人等,對于達標情況要負責考評,學生工作部門是德育活動的重要部門,由校長直接領導,并在有關部門支持配合下,把一系列德育工作的具體工作落到實處,并做好監(jiān)督檢查工作,同時對其他部門及班級的德育工作起到帶動作用;其次是對于那些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教師,要結合實際,進行精心的選拔,合理的任用,賦予其能夠勝任的職務,同時要鼓勵他們能夠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

4.樹立大教育觀和大德育觀。

全體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樹立大教育觀和大德育觀,在德育工作中,把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密切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德育教育的有機整體,構建互動型的大教育模式,以三者的合力的作用來強化德育工作的效果。比如,通過家訪、家長座談會、家長接待日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幫助家長實施教育的藝術,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與學校的教育密切協(xié)作,共同制定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形成全方位、綜合性的育人機制。

總之,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要完善領導管理體系,必須做到以校長行政系統(tǒng)為主,來有效實施德育教育工作。校長要做好德育工作整體的領導和協(xié)調(diào),凝聚全局的力量,形成強大的合力,以倡導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宗旨,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并不斷提升德育工作質(zhì)量和效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成為有道德的人,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祖國的繁榮,奠定堅實的人力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亞菲小學綜合實踐和德育活動整合淺探[j].河北教育(教學版),(12):45。

[2]徐勇以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j].科學資訊,(33):33。

[3]許梅葉士舟中小學德育活動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09(11):29。

[4]許世忠李艷良開展有效德育活動促進學生快樂成長[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10(10):14。

德育的讀后感篇七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也經(jīng)久不衰。從小我們就知道了許多有名的中華美德小,這些故事都對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精神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育故事讀后感三篇,以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我讀了《。

弟子規(guī)。

》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边@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里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xiàn)。但換回我們現(xiàn)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F(xiàn)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這句訓示教育我們外出時衣冠齊整。例如上學吧,一個人衣冠齊整,讓別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學校的校風一定很好,但如果一個人頭發(fā)不整齊、校服的紐扣沒扣好,讓別人看了就誤認為這學校的校風很差。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F(xiàn)在的社會,你的形象也可能決定你的前途。假若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學歷一樣,其他條件差不多,但一個衣冠整齊,講求衣服的衛(wèi)生;一個不注重自己的衣著,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說老板會選誰呢?當你找工作面試時,別人不但看你的學歷、能力,還要看你的形象呀。我們校園里也提倡過講究衣著整齊,形象要做好。所以我們從小講求衣著整齊,衣著的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發(fā)展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范仲淹斷齏劃粥》的故事,卻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讓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這一篇小故事主要寫了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酷愛讀書,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十歲時住進寺廟讀書。他從早到晚1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jīng)常忘記吃飯,別人送來又覺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邊讀書一邊煮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睡覺。第二天,米粥涼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劃開1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在去山洞讀書時,采幾種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鹽,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這樣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著鬧著對母親說養(yǎng)一盆花,母親對我說:“那你要自己給它澆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應了母親的話,母親也給我買了一盆小花。開始幾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給它澆水。過了幾天,我開始放棄了,只是偶爾澆一澆。后來,我完全不管它了。漸漸地,小花收起了笑臉,慢慢地垂下頭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來,最終完全枯萎了。母親見狀,教訓了我一頓,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寶,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會成功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p>

這一個小故事使我受益終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們應該要向范仲淹學習。

今天,我讀了學校下發(fā)的中華美德故事,讀完后,使我大有感觸,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以前總是不好好讀書,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祖母,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針,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1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此,他發(fā)憤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了一名偉大的詩人。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心中為之一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老祖母真有毅力要把這么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細的繡花針。我心想:既然鐵杵都能磨成針,那么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這個故事,在對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嘆不如。

記得有一次,我要參加鋼琴七級的考試,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課,沒有時間彈鋼琴,即使我有空,也懶得彈,所以離考試只有幾個星期了,我還彈得疙疙瘩瘩,一點也不熟。面對老師的責備,父母的嘮叨,我下定決心要每天練琴,把曲子彈熟。從那一刻開始,即使功課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堅持每天彈幾小時琴,經(jīng)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這個品質(zhì)將使我終身受益匪淺。

在閑暇之余,我喜歡翻翻各類雜志,尤其喜歡比較通俗的文章或故事,這本《德育故事》引經(jīng)據(jù)典,博采古今,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值得一讀的是前面以古文形式出現(xiàn),后面是白話文,古文與白話文對比可幫助讀者提高古文閱讀能力,而且本書故事性強,引人入勝??梢钥隙?,《德育故事》對于我們通曉經(jīng)典見證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意義重大,不失為一本德育輔導的好教材。

面對家庭、社會共同的需要我們深明光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是為師者春風化雨的神圣社會責任。但在具體教學中,單提這些倫理道德的名詞,對孩子們來說,確實太抽象了。老師一定要融入生活的事例,以便讓學生體會正確的做人道理,真切感知這些倫理道德是如何落實在生活之中的。每則故事都有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因素。老師不可任意增加內(nèi)容或曲解事實,也不可因今人做不到就妄加批判,老師一定先要肯定尊重人性本善的至德至行。讓孩子們?nèi)谌牍适拢囵B(yǎng)良好德行,這本書高年級的孩子老師可以推薦給他們閱讀,而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用老師講故事孩子聽故事的方式進行。老師給孩子們講完白話故事,可以啟發(fā)他們思考,哪些人物值得學習,哪些值得警惕?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文中人物的可貴之處!

例如講完《黃香溫席》的故事,可能學生全記,記在的生活環(huán)境不需要我們再手搖扇子涼席了。此時可以讓孩子們思考,結合現(xiàn)在的情況,夏天我們?nèi)绾涡⒕疵β盗艘惶斓母改浮?/p>

啟發(fā)他們把手搖扇換成電扇或空調(diào),在父母睡前,用電扇吹涼席或把空調(diào)調(diào)到合適的溫度,讓父母在睡前能感受涼爽。為了父母的身體健康,我們要細心地照顧父母。讓孩子們明白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如何善體親心,如何學做當代的小黃香。

又如:講完《黔婁嘗糞》這個故事,讓孩子們說說這個故事中的哪個人讓你感動?為什么?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不太合適的看法。讓孩子們明白過去醫(yī)療條件不發(fā)達,所以任何化驗的工作都要親自去做?,F(xiàn)在我們可以借助高科技來化驗,不用那樣親自嘗糞便了。但是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欲報之情是永遠沒有辦法抱盡的,孝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當然的,是為人子女必須要做的事。

再如:講完《蘇武牧羊》這則故事后,讓孩子們說說我們應該向故事中的誰學習?我們要向蘇武學習些什么?讓孩子們明白蘇武至死都不投降匈奴是忠貞愛國的表現(xiàn),他的這種愛國精神令人感動,不但在漢朝,在匈奴這樣的國家也贏得了尊敬。這種愛國精神也給了他戰(zhàn)勝惡劣環(huán)境的的力量,幫助他生存下來。我么長大了也要象蘇武一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不同的道德水準其表現(xiàn)是千差萬別,道德高尚的領導人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道德淪喪的領導腐-敗之風恣意蔓延,禍國殃民;道德高尚的企業(yè)家,會視質(zhì)量信譽為生命,道德淪喪的企業(yè)家會拜倒在金錢之下,任意踐踏社會公眾的合法利益……由此可見,道德對個人、對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影響巨大,培育出一帶有道德的接-班人視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德育的讀后感篇八

“每天看兩個德育故事?!薄昂唵危∥液敛辉诤??!薄安⑶疫€要寫一篇讀后感喲!”當這句話從老爸的嘴里說出后,我驚呆了,看可容易,寫它就難了,父命難違呀,無奈之下,我只好寫了,唉,怎一個苦字了得?但有一個故事讓我銘記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懷……《紀信代死》這個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文中紀信為了讓劉邦逃離滎陽城,與劉邦互相換衣服,于是漢王就扮了一個普通的人從西城門逃走了,而紀信在東門大聲喊叫:“我就是劉邦!”人人都以為劉邦投降了,卻被楚人識破,用火燒死了他,后來漢王打下天下,做了漢高祖皇帝以后,就在順慶(今四川南充)為紀信造了一座廟,叫“忠佑廟”。漢高祖誥詞里面說:“以忠殉國,代君任患,實開漢業(yè)。”

紀信為人受死,而那個妖精讓別人去替死,他看到這些,一定會后悔的!以后,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只要是為了伸張正義,我都會努力的付出。

德育的讀后感篇九

(我說德育)作者孫學策是我國著名的德育教育專家,多年從事德育研究工作。文章中作者遵循和諧﹑民主﹑人性的教育原則,從多角度談到了新形勢下的德育教育。作為德育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讀了此書收獲良多。

一﹑班主任要有“金子觀”的擺位。

(我說德育)中主要的觀點之一就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塑造成國家有用之才。他給每一位班主任的啟迪就是:班主任要堅定自己的工作擺位。承認班集體中的每一位同學都是金子,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打造成亮閃閃的金牌。而班主任就是鑄金過程中的工匠。能有這樣的擺位,需要一種勇氣,需要更多的艱苦的付出。承認每一位學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都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成功人生,是公平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真諦?!俺晒λ茉烀恳晃粚W生”,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很難做到的。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如人意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即是藝術問題也是工作擺位和心理擺位問題。她要求教師能寬容的接納同學的失誤,同學的不如人意,甚至同學的一次次錯誤。

二﹑班主任要讓學生在“活”和“動”中升華自己。

(我說德育)中著重強調(diào)了學生活動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管住學生”﹑“規(guī)范學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也是教育的目標之一。聽話﹑守紀只是學生素質(zhì)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要使學生素質(zhì)得以全面提升,使學生在學習﹑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得以發(fā)展,就要求班主任適時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和“動”中升華自己。學校本來就該是充滿歌聲和歡笑的園地。生活的真﹑善﹑美是學生在“活”和“動”中才能真正體味到的。讓學生在激情中學會感激﹑學會生活。每一次活動都會給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帶來無盡的啟迪。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學生活動中的教育契機,光大學生的美點,彌補學生的盲點。通過無數(shù)次活動提升學生素質(zhì)。

三﹑班主任管理中的大敵——情感有親疏。

德育的讀后感篇十

例如講完《黃香溫席》的故事,可能學生全記,記在的生活環(huán)境不需要我們再手搖扇子涼席了。此時可以讓孩子們思考,結合現(xiàn)在的情況,夏天我們?nèi)绾涡⒕疵β盗艘惶斓母改浮?/p>

啟發(fā)他們把手搖扇換成電扇或空調(diào),在父母睡前,用電扇吹涼席或把空調(diào)調(diào)到合適的溫度,讓父母在睡前能感受涼爽。為了父母的身體健康,我們要細心地照顧父母。讓孩子們明白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如何善體親心,如何學做當代的小黃香。

又如:講完《黔婁嘗糞》這個故事,讓孩子們說說這個故事中的哪個人讓你感動?為什么?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不太合適的看法。讓孩子們明白過去醫(yī)療條件不發(fā)達,所以任何化驗的工作都要親自去做?,F(xiàn)在我們可以借助高科技來化驗,不用那樣親自嘗糞便了。但是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欲報之情是永遠沒有辦法抱盡的,孝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當然的,是為人子女必須要做的事。

再如:講完《蘇武牧羊》這則故事后,讓孩子們說說我們應該向故事中的誰學習?我們要向蘇武學習些什么?讓孩子們明白蘇武至死都不投降匈奴是忠貞愛國的表現(xiàn),他的這種愛國精神令人感動,不但在漢朝,在匈奴這樣的國家也贏得了尊敬。這種愛國精神也給了他戰(zhàn)勝惡劣環(huán)境的的力量,幫助他生存下來。我么長大了也要象蘇武一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不同的道德水準其表現(xiàn)是千差萬別,道德高尚的領導人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道德淪喪的領導腐—敗之風恣意蔓延,禍國殃民;道德高尚的企業(yè)家,會視質(zhì)量信譽為生命,道德淪喪的企業(yè)家會拜倒在金錢之下,任意踐踏社會公眾的合法利益……由此可見,道德對個人、對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影響巨大,培育出一帶有道德的接—班人視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德育的讀后感篇十一

暑假里,我和媽媽到杭州圖書館,讀了《小學生德育故事》中的《王羲之與墨池》一文,對書法家的成材之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王羲之是東晉人,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書法,他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他還被尊稱為“書圣”。王羲之7歲開始練字,他家門口有一個水池,每天練完字之后就到池邊去涮毛筆,長年累月,他家門口那個水池的水也變成黑色的了。后人把那個水池稱為“墨池”。

讀了這則故事,我深有體會。我8歲練書法,雖然我家無大院、也無水池,但我有大筆、大紙、大墨,胸中還有大志。為了練好基本功,我不知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記得8歲的一天晚上,由于我年幼領悟能力不夠,手不聽使喚,“江山千里”四字怎么也寫不好,不是“山”太胖,就是“千”太瘦。媽媽告訴我:“王羲之寫一點學了三年。”于是我用冷水擦把臉,打起精神,重新寫起來。一遍,兩遍,三遍,反反復復。當我寫好時,已經(jīng)是十二點了。這幾年來,我的雙休日都比別人少玩兩個小時,我利用課余時間刻苦臨帖,學習前人的長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的教導下,在媽媽的鼓勵和自己的勤學苦練下,我的書法作品在連續(xù)幾屆慶元旦書畫比賽中榮獲二等獎。上半年,我的書法考級達到了七級,還獲得“小書法家”榮譽稱號。

德育的讀后感篇十二

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關于“有效教學”,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有效”與“教學”兩個概念的本來含義。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有三個方面: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所學的內(nèi)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有效教學旨在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具體說來,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要求教師樹立“對象意識”與“全人概念”,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同時,學生的發(fā)展是全人的發(fā)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fā)展。

第二、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跟著感覺走,也不能把“效益”簡單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nèi)容”.教學效益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第三、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于量化。比如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師應當從以下方面來完善語文測試:首先,注重語感訓練,語文知識的查考盡可能地結合語境來進行;其次,整體測試與局部測試相結合,加強整體測試;再次,單項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相結合,加強綜合性評價;第四,注重主觀式評價與客觀式評價相結合,重視主觀式評價;最后,努力加強對語言文化積累的考核。

第四、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反思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xù)地追問自己“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有效教學所追求的價值是什么?”

第五、確立有效教學是一套策略。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的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并不需要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按照教學流程,現(xiàn)就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策略作出具體分析。

一、教師角色定位策略。

夸美紐斯說:“……假如沒有一個學生違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學習任何學科,我們就不會有發(fā)生厭惡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個人都會順著他的自然的傾向去發(fā)展。”

教師必須銘記“學校為兒童存在,不是兒童為學校存在”,教師應該視學生為上帝,以服務者的角色去開展自己的工作。

二、目標陳述策略。

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師陳述自己的教學目標。目標陳述策略具體包括:目標陳述要層級化,目標的層級化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課堂教學目標應該是學生的學習目標;要用學生的語言描述教學目標,使教師的教學目標真正轉換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學目標要任務化和問題化。

三、教學組織策略。

一名好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策略,只有良好的組織才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

首先,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育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之母,興趣是任何教學的出發(fā)點。教學組織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學生零散的好奇心轉變?yōu)閷W習興趣和態(tài)度。從內(nèi)在機制上說,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持續(xù)學習,學習沒有阻力和阻斷,興趣使學生的欲望和沖動理性化,成為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

其次,促進教學過程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主要指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營造活躍而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由度。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效果只有在一種較為自由的狀態(tài)中才能發(fā)生。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能夠改變教師“滿堂灌”而學生“靜聽”的教學狀態(tài),學生能夠在一種充滿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力和張力進行學習,其學習欲望與沖動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最后,借助學生原有的經(jīng)驗建構知識,使學生獲得意義。教學組織的第三大任務就是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這就要求學習必須使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對新知識觀念進行同化,使新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并在新知識之間也建立有意義的聯(lián)系,最終實現(xiàn)把學生的自然力轉換成為專家式的能力,使學生在建構知識中獲得意義。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教師必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的背景以及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狀況,然后通過教學的設計和資源的提供,使學生能夠借助其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學習,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經(jīng)驗和體驗的相互作用,要使學生從做中學,實現(xiàn)知行合一。

四、課堂情境設計策略。

學生全面、和諧、充分的發(fā)展,有賴于學校各方面的條件,有賴于教師教學組織中創(chuàng)設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從某種意義上講,課程與教學就是學生發(fā)展的生態(tài)化情景系統(tǒng)。

首先,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建立師生之間的反思性教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內(nèi)涵就是指人與人關系的情境。什么樣的人際關系狀態(tài)才有利于教學效果呢?建立反思性教學關系是關鍵。在這種關系中,教師不要求學生接受教師的權威,相反,教師要求學生延緩對這種權威的不信任,與教師共同參與探究學生正在體驗的一切。

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存在對話,學生是教師強有力的質(zhì)疑者和反抗者。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其次,創(chuàng)設追求審美與精神的教學情境。如果說反思性師生關系的建立是以人境創(chuàng)設帶動教境和學境的話,那么,追求審美和精神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的藝境和神境。

從藝境上講,就是追求教學之美,也就是從情感的投入切入到一種美學的境界,使教學在學生美的享受中獲得超出一般的效果。而教學的神境是指教師在忘我的教學狀態(tài)中使教學出神入化,且如杜威所言:“將我們浸透在學科中,投入進去,壓倒我們,湮沒之瞬間,清醒過來,運用理性進行反思,達成美學激情與經(jīng)驗反思的交融,是具哲學意蘊的最閃光處?!边@是借助理性實現(xiàn)人境、藝境和神境的交融。

德育的讀后感篇十三

記者近日在羅湖的一些中小學采訪時,聽到了一件新鮮事:這些學校圍繞詩詞歌賦、民族精神、民族技藝三條主線,按照詩、禮、書、畫、武、樂的“新六藝”實施傳統(tǒng)文化教育,著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知書達禮、德智雙全的人才,讓孩子們學得開心,學得興致盎然,取得了顯著成效。

百米長廊濃縮“上下五千年”文化。

深圳市羅湖區(qū)的風光學校是一所校園面積并不大的小學,但卻有三塊超長超大的文化長廊。100多米長的“文化科技長廊”:將50的文化歷史與現(xiàn)代科技的飛躍巧妙地結合,在這里可以找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鄭和下西洋的氣勢;孔子“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闹t和;虎門銷煙的戰(zhàn)場,魯迅“俯首甘為孺子?!钡木?。另一塊近百米長的“藝術文化長廊”:集書畫、文藝、體育、戲曲、雕塑為一體,學生在這塊長廊里既可以了解京劇四大名旦、又可以尋找徐悲鴻、張大千、莫扎特、冼星海、王羲之等中外名人的成長軌跡和奮斗歷程。“奧運之旅”這塊象征和平的長廊在學校運動場的右側,北京奧運會的會標格外醒目地掛在中間,鄧小華校長對記者說:“長廊上可以找到從1890年到20所有奧運會的會標,我們之所以把年北京奧運會的會標做得特別大,其目的就是教育學生們樹立‘我是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把奧運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結合起來,讓學生們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家園?!彼€說:“刻意的教育反而得不到效果,教育應該是在不經(jīng)意中完成的?!?/p>

記者看到,風光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體,甚至每一塊瓷磚,幾乎都已經(jīng)變成了傳播思想道德和民族文化的載體。走廊的墻面上掛滿了唐詩、宋詞等,共有290多塊,不少學生也許在下課的瞬間就背會了一首詩詞。目前,全校共有200多名同學能背150篇以上的古詩文,二年級的甘德清能背古詩近400首,五年級的嚴莉同學能一字不漏地背誦《論語》。

“一分鐘課程”海納百川。

在風光小學的校門口有一個超大型的電子屏幕,顯示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經(jīng)典名句,有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師”的.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同學們稱它為“一分鐘課程”。學校每周精選出《弟子觀》、《三字經(jīng)》、古詩詞、儒家經(jīng)典、格言警句、國際、國內(nèi)新聞和校園新聞等每天在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學生們每天在進入校門的短短一兩分鐘里,受到潤物無聲的文化熏陶。

記者隨意采訪了幾位正在看電子幕墻的學生:“每天我們上學放學時都會停幾分鐘看看最新的消息,這個屏幕讓我了解了很多國內(nèi)國際的大事?!绷硪晃粚W生說:“許多格言警句我都是在這里記住的,這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發(fā)奮學習,為國爭光”。

據(jù)了解,風光學校還利用短課和每周五下午的選修活動時間,開設國畫、書法、詩文誦讀等“新六藝”國學啟蒙教育,他們圍繞詩詞歌賦、民族精神、民族技藝三條主線,按照詩、書、禮、畫、武、樂六個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授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寓教于樂,傳承京劇精華。

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京劇是中國的國粹,雖說中國有不少的京劇票友,但其中的獨特韻味卻并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然而,記者在羅湖區(qū)東湖學校采訪時,卻真正感受到了京劇的魅力。一群講起話來都還靦腆的學生,唱起京劇來有板有眼,生、旦、凈、末、丑等各個行當?shù)谋硌萦新曈猩怀?、念、做、打、身、步等京劇基本功表演得有模有樣。?jù)說,學校的“校園小戲班”成立還不到兩年,演出已達100多場。他們自編自演的《校園戲班子》不僅在省里獲獎,今年還被推薦到全國參加比賽。

本身就熱愛民族藝術的校長彭彪對記者說:“對學生進行民族文化、民族藝術、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是我們實施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京劇包含著豐富的音樂、美術、體育、人文地理、文學藝術、歷史等知識,把京劇引進課堂,更容易強化各個學科的聯(lián)系與相互滲透,以此來拓展學生們的視野。我們編排的傳統(tǒng)劇《岳飛》、《紅燈記》、《空城計》等既是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也是非常好的課外閱讀材料,不少學生通過一次次的排練,既克服了怕苦怕累的毛病,還找回了自信心,受到的教育是無形的,學生們的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可以說,這種說、學、唱京劇會使學生們終身受益。”

現(xiàn)在的東湖學校已有一大批喜愛京劇的“小戲迷”,他們對京劇藝術中極富詩意的念白、服飾臉譜藝術等國粹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一位小戲迷對記者說:“學唱京劇以后,我在學習上比以前更自信了,今后我不僅要演好它,還要努力把京劇這門戲曲藝術發(fā)揚光大。”

德育的讀后感篇十四

空閑之余繼續(xù)閱讀《小學德育問題與對策》中的“敘事育人”內(nèi)容。通過閱讀我了解了“敘事育人”中的故事素材對兒童青少年有“點燃興趣―引趣,激發(fā)情感―激趣;啟迪心智―啟智;啟發(fā)認知―明理;引發(fā)志向―勵志;激勵行為―導行”等六大功能。

作為教育者要善用故事資源引導、啟迪和改善學生的心智與品行。以指導低年級作文為例,對這個階段的兒童來說,畫畫比寫作容易,說話的能力比寫作的能力強。但完成一篇文章需要知道為什么寫、寫什么和怎樣寫,還需要有具體的生活體驗、細膩的情感感受、濃厚的興趣、持久的動力、豐富的詞匯知識等等,這些恰恰是這個階段的兒童所缺少的,因此要求他們寫作文就有較大的難度。很多學生到了三年級寫作文,就出現(xiàn)了無東西可寫,開始胡編濫造的狀況。韓寒說:“人的說謊是從寫作文開始的?!边@話不無道理,學生沒有東西可寫,只好從說假話開始,而更可悲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假話竟然來自于我們教師。

雖然我沒有教過語文,但是在寫作文這件事上,我也有一些想法,曾教過的一名二年級學生家長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位孩子的名字叫宋濤,這位孩子在上二年級時每天寫的日記特別優(yōu)秀,同事們讀他的日記不禁贊嘆,寫的日記比高年級作文寫的都好。他是如何能寫出這么好的日記,就這件事我還特意與他的媽媽聊了兩節(jié)課,他媽媽說:她每時每刻都在培養(yǎng)孩子學會觀察―體驗―感悟的能力。比如每次的飯菜讓孩子品嘗后寫出自己的感受,指導孩子哪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菜的味道,不懂的可以從閱讀的書中去找;每次出去玩,她都會引導孩子把在外面觀察到的景物、生活中的現(xiàn)象回到家寫出來,日積月累,慢慢的孩子積累的詞匯量越來越多,寫日記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語文老師或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有目的的指導兒童學會觀察生活,并盡可能的參與其中,就會獲得生動的體驗、真實的感悟,作文自然就會寫的真實可感,鮮活生動,有思想、有感情,有生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89010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