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多參考他人的經(jīng)驗和見解,能夠豐富自己的總結內(nèi)容。在情感表達中,我們可以參考一些優(yōu)秀的情感表達范文,以提高我們自己的表達能力。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一
在以前,年糕是過年時才有的美食,傳統(tǒng)搗年糕就應運而生,而如今社會進步了,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也就漸漸遺失了。不過,今日我有幸見識了一回。
媽媽說云周有傳統(tǒng)搗年糕的活動,我懷著新穎而又興致勃勃的心情去了云周。來到云周的文化大禮堂,那里圍滿了人,里三層外三層的,有的人都已經(jīng)在津津有味地嚼著香噴噴的年糕。我擠到了前面,首先看到一個大石盆,邊上放著一個大石錘,這時一位老人端著一鍋熱氣騰騰地米團走了過來,一下子就倒在大石盆里,一個中年人掄起大石錘,在米粉團中來回攪拌四五分鐘,接著把石錘舉過肩頭,再用力朝著米粉團用力砸下來,石錘再次高高舉起的空隙,只見老人用雙手快手翻面團,說時遲那時快,石錘又剛好砸下來,米團在不斷地打擊和翻轉之下,顯得更加松軟。
米團制作勝利后就可以做香香甜甜的年糕了,另一邊早有一排人馬在等待制作了,我也突發(fā)想要做一做。我拿到一個模具板塊,捏一塊米團,塞進模形,再漸漸一點一點想要脫模,沒想到第一次失敗了,拉出來的是一條模糊不成形的面團。于是有人教我要先在按板上抹一點油,再將面團在按板上不斷按壓,再漸漸塞滿模具,原來做這個還有不少講究呀。我扭頭一看只見大人們速度極快,十指齊動,他們嫻熟的捏、揉、按、壓、不一會兒就做出扁長的年糕,或是“金元寶”,或是模型“狀元糕”。但是我感覺最好吃的還是“年糕餃子”,那是以年糕米團為皮,咸菜豆腐干為餡的'包子,因外形似大餃子,最小的做出來也有我的拳頭般大小,真不愧是“大餃子”。
我第一次見識傳統(tǒng)搗年糕,我不知這傳統(tǒng)文化能走多遠,盼望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時,我看到大家都圍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年糕,我想這才是過年特有的味道吧。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二
我于20xx年11月19日應邀參加由豐東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豐東縣教育局主辦的《豐東縣傳統(tǒng)文化公益論壇暨家庭教育講座》。在豐東縣第二中學報告廳,我榮幸地聽到了田秀英女士和宋瑞女士的講話,受益匪淺。
田秀英女士講述了她自身的經(jīng)歷。她年輕時家里就很窮困,成家后依舊過著窮苦的生活。即使這樣,上天還是和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她兒子三歲被大火燒成重傷,大夫都說無法醫(yī)治,勸她放棄,可她沒有,依然堅持救治,最后感動了大夫,幾經(jīng)周折,她的兒子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之后她們一家人過著艱苦的生活,婆婆對田秀英還好,但對孫子,卻是非常冷漠??墒翘镄阌⒁琅f很孝順婆婆,從不抱怨。她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了二十來年,直到她兒子考上了大學,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她才得以解脫,過上幸福的生活。
宋瑞女士則主張做文明道德公民,做官為清官,做人要孝敬老人,從現(xiàn)在做起,不要等父母老了才去盡孝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聽完這次講座,我真的有很深的感觸,無論我們家境如何,都不可以放棄生的希望,都要堅強地生活下去,并且?guī)Ыo身邊的人自信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使得我出現(xiàn)的地方就有一束陽光。無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都要以一種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無論老天多么的不公平,都笑著去面對。不去抱怨,不去悲憤,淡然地接受,順其自然。我也會告訴我的女兒,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還是今后的生活中,都要樂觀地面對,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迎接困難,麻煩自然會迎刃而解。
最后感謝縣政府、縣教育局和豐東二中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田秀英女士和宋瑞女士的演講。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三
在兩天的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過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體會。首先家和萬事興,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這些都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所以人要時時地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確,不能在“忙、盲、茫”中度過。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yè)、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于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養(yǎng)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zhàn),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很有道理,當我們遇到了挫折或困難,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怨天尤人。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案髯該?,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里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其次百善孝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yǎng),有親爹、親娘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后悔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故天經(jīng)地義乃為孝。并且我們中國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于后世。
還有禮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鞠躬”之禮,并非在于形式,而真正的是關乎行禮之人的內(nèi)心是否恭謙,鞠躬之禮就是要告訴自己應該常處下,用來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
有禮之人,禮可以成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無禮的人,則是阻力。“禮者,敬而已矣”,有禮之人,為人真誠,可以得到長輩的幫助和提攜,因為人際關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不友善,他也不會對你好,“而凡人之所以為人也,禮儀也”。
弟子規(guī)就是人生的交通規(guī)則,學弟子規(guī)的每一句,是學它每一句話后面的存心。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壞習氣,培養(yǎng)好習慣。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圍繞著“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準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說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jīng)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yǎng)的中國人。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在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輕一代中尤為突出,所以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到我們心中,讓忠誠、守信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fā)達。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作為職場中的我們。
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經(jīng)常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面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很煩;有時對父母的牢騷,不能很好的給予勸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從校園已經(jīng)走出來一段日子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懷念象牙塔里的單純的美好,懷念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懷念著以前的一切,總是不想告訴自己要向前看,總是把自己蒙蔽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總是抱怨周邊的環(huán)境太過復雜,抱怨這個社會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繼續(xù)追尋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憶里,痛苦在現(xiàn)實中。在不遇到問題的時候,充滿自信的對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戰(zhàn)的時候,既沒有小隱于野的氣魄,更沒有大隱于市的心境,也只不過是俗人一個。所以非常感謝領導們在我彷徨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參加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提醒自己應該如何繼續(xù)以后的人生。自從我自己學習傳統(tǒng)文化以后,就越來越感覺到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紹自己周圍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識的有緣人來到國學班學習,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希望大家都能夠踐行圣。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給后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光輝燦爛的思想,綿亙不絕的歷史,深邃玄奧的智慧。在這個被西方的風俗習慣及思潮日日侵擾的今天,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在這個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fā)揚光大。
我覺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會讓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和四書五經(jīng)等等,這些古人給后人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和思考,那些文人墨客的為人之道也早已給我們以證實。人的道德必然與他的成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系,客觀事實的規(guī)律是不能人為的改變它的運作。我們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就要讓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后再做事,萬事德為先,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因此,我覺得:現(xiàn)在的中小學幼兒園也應該把這些傳統(tǒng)文化載入課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學習,真正讓下一代從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
通過學習,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要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有價值的內(nèi)容,用來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實現(xiàn)它的現(xiàn)代價值。又如,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不同的沖突,但是對任何事情,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tài),“退一步海闊天空?!币苍S事情就會是另一種結果,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單位,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到:各自責,天清地寧。各自從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們將生活在一片寬闊寧靜的天空下,何樂而不為?因此,我將從已做起,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美德!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四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政治體制,認為學這些也沒有但凡的專研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jīng)》和《弟子規(guī)》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昌盛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體育精神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主干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nèi)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jīng)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滲透到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頓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傳奇留給我們,自然是堅信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美麗,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一件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能夠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需要有正確的判斷惡行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進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掌理,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薩姆奇過來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加以解決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于承擔責任。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五
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需要好好繼承和發(fā)揚,這是我國先輩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將它引進校園中,讓學生好好學習和繼承,你從中學到了什么?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莾?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學習心得體會,大家一起來看看。
xx鎮(zhèn)中心校非常鼓勵教師外出學習,注重教師專業(yè)成長。初冬時節(jié),中心校領導組織我和xxx校長一起奔赴山東參加“第四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考察交流活動。11月17日五點多起床,一路欣賞初冬時節(jié)車窗外的美景,一路奔波六個小時,終于到達目的地,路途雖遠,興趣卻濃。為時三天的活動我們共參觀了三所小學,聆聽了四場報告,欣賞了兩節(jié)寫字課和一節(jié)傳統(tǒng)文化快樂入門課,以及傳統(tǒng)文化學習成果展示、展演。此行時時處處都讓我為之感動,感動于一群有共同目標的追夢人的堅持,感動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先祖圣賢的誕生地得以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揚。
下了公共汽車,簡簡單單的一頓午飯后,我們就隨著考察團步入了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這是一所占地僅有十九畝始建于20xx年的一所小學,從外面看,不覺得他有特殊之處,但是當我踏入校園的一剎那,便被那規(guī)劃有序、布滿傳統(tǒng)文化的一面面墻壁、一道道走廊、甚至每一個角落所吸引,目之所及,經(jīng)典無處不在。因為學校面積不大,每一面墻壁、每一道走廊都被充分利用,孔子學堂、六藝長廊、校園圖書館就布置于走廊處,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又讓每一位到此者仿佛置身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講解老師告訴我們,這所小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仁愛”為核心,建立班級、課堂兩個陣地,建立一所體現(xiàn)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課堂上探索“學思行”的模式,德育上開展“少年君子”行動,根據(jù)年段特點,一個年級一個主題,衣冠整潔、文明禮貌、孝親敬老等。離開這所小學前聽了xxx校長的一段發(fā)自肺腑的`教育追求,他說,中國教育就要培養(yǎng)中國人,要教育出有中國心、民族魂、文化根、創(chuàng)造力的中華學子,要讓傳統(tǒng)文化教育走向育人、走向生活、走向現(xiàn)代、走向大眾,既要學進去又要走出來,要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學校的底色、本色,用經(jīng)典滋潤孩子的成長。最后,他還不忘推薦經(jīng)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句子曰益終生。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濟南明睿小學,這是一所剛剛建校四年的新辦小學,校園文化按照“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思想逐步完善,教學樓共分四層,一層一個主題:明德、明學、睿思、睿行,整個校園文化既有底色又有特色,第一層走廊文化是漢字的文明發(fā)展史,第二層走廊是經(jīng)典語錄及經(jīng)典推薦……參觀的第三所小學是濟南市中心小學,每個學校都有傳統(tǒng)文化的底色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所小學從校園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教育學生從小會聽、會走、會說、會思。
如果說校園的文化建設是他的外在形象,那么教學理念、校本課程就是他的靈魂。此行,我還有幸欣賞了兩節(jié)生字教學課。
第一節(jié)識字課是xxx老師的《生字教學新法——生字開花》,丁老師的識字教學新法共有七個欄目:。
一、生字認讀求本源;
二、生字巧記小秘密;
三、正確規(guī)范慢書寫;
四、生字開花朵朵艷;
五、生字檢測我能行;
六、開花結果我來摘;
七、生字活用練思維。
丁老師的課例是部編版教材小學一年級上冊識字8《小書包》,本課要求學生掌握三個生字“草、書、本”。教學時,丁老師先課件出示三個漢字的本源及演變,使學生不光認識了漢字還了解了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然后各用一句話“傳說很早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日)?!薄笆艘槐緯??!薄皺M折,橫折鉤,中間一長豎,快點把書讀”幫孩子快樂識字;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規(guī)范書寫,她用的是田圓格的書寫法,指導孩子在田園格規(guī)范書寫每一個筆畫;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生字開花,就是口頭組詞,首先老師給了幾個范例,然后學生組詞pk,從孩子們組的詞語中可以看出,剛剛進入小學三個月的孩子有了那么多的詞匯積累,包括詞語、成語、經(jīng)典語錄、俗語等,同時也說明這種識字教學法有值得借鑒之處;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是生字檢測,有了前面扎實的學習,檢測更是不在話下;第六個環(huán)節(jié)是開花結果,就是讓學生選一個生字說一句話,孩子們說的語句完整、生動,可見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正確的訓練;第七個環(huán)節(jié)是生字活用,就是在第六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增加難度,用上三個字說一句話,的確訓練了孩子的思維。總之,這節(jié)課用了短短的三十分鐘,孩子的學習卻收獲良多。
另一節(jié)識字課是在濟南的育秀小學學習的,整節(jié)課的環(huán)節(jié)有,聽讀課文音頻,跟老師讀,學生自讀,小老師領讀,賽讀,打節(jié)奏讀,然后是生字學習,生字學習的過程中融入了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比如,我說你找,擺字卡,打撲克,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作為一名一年級語文教師,在今后的識字教學中我會借鑒運用,使生字教學充滿樂趣,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培養(yǎng),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
有了扎實的學習,傳統(tǒng)文化學習成果的展示、展演更是讓臺下的老師掌聲不斷,四年級的的孩子75首古詩文各種形式的展示表現(xiàn)了他們豐厚的經(jīng)典積累。
最后,讓我以xxx校長的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吧,中國教育就要培養(yǎng)中國人,要教育出有中國心、民族魂、文化根、創(chuàng)造力的中華學子,要讓傳統(tǒng)文化教育走向育人、走向生活、走向現(xiàn)代、走向大眾,既要學進去又要走出來,要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學校的底色、本色,用經(jīng)典滋潤孩子的成長。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六
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這些都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所以人要時時地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確,不能在“忙、盲、茫”中度過。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yè)、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于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養(yǎng)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zhàn),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里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七
在這個物欲橫飛的世界里,或許你的那顆心早已和我一樣的浮躁、不安!而曾經(jīng)的那份安然、恬靜已漸漸地丟失,在現(xiàn)實面前喪失了自我!但我是一名幸運兒,在我的大學生活中遇到了"小傳",并讓我重新找回了那顆最真的心、最初的自我!
"小傳"是我們學院"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基地"協(xié)會的簡稱。遇到"小傳"是在我大一快結束的時候,那時看到老師和學姐學長們在校園里做宣傳!"小傳"的宗旨是:繼承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為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注入一份力量!從此,我便愛上了這個協(xié)會!
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我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小傳"的每一位成員都要從《弟子規(guī)》做起!每天早上晨讀一遍,利用課余時間看有關的視頻資料。當我讀到《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時,讓我倍感深觸。想想以前在家里,父母叫我做點事情,可我總是愛拖延,甚至為此跟父母發(fā)生爭吵,頂撞父母。就連最基本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孝順父母,都沒有做到!真的感到很慚愧!當我讀到:"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昔此時",我深深體會到了我們的時間十分有限的,它可能會在你聊qq的時候,偷偷地從鍵盤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看電視劇的時候,乘機從遙控器上溜走了……今后,我要多利用這些時間去學習傳統(tǒng)文化和閱讀書籍!
《弟子規(guī)》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點,也使我慢慢地按照《弟子規(guī)》去改正這些缺點。
在"小傳"期間,老師還組織我們?nèi)デ锲謺鹤隽x工。每次我走進書院,都覺得身心格外的和諧,那份突如其來的安靜,才發(fā)現(xiàn)是我內(nèi)心一直所追尋的!在做義工期間,除了打掃衛(wèi)生外,更多的是在書院里進行參學,讓我們了解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修身養(yǎng)性!參學的課程有:論語讀書會,管仲班,茶藝,古琴等!而讓我最感興趣的是——古琴!老師不僅教我們彈琴和講有關的知識,還和我們分享他自身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了:要想彈好古琴,離不開豐富的人生閱歷!古琴——可以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沉穩(wěn),心態(tài)變得平和。在你心情煩躁時,聽琴一曲,可以排解郁結于心的煩悶與憂愁,并沉醉于古琴那獨有的端莊幽雅的意境之美。學習古琴不僅豐富了我的文化內(nèi)涵,緩解了壓力,還提升了自己的修養(yǎng)和氣質。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fā)揚;但它更需要我們?nèi)ソ邮埽嵺`,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tǒng)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去;以傳統(tǒng)文化規(guī)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tǒng)文化寬撫我們的內(nèi)心,讓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
傳統(tǒng)文化心得體會篇“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葉歸根”。對一個人而言,根是對生命的依戀和敬畏;對一個民族而言,根是對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對文化品格的自我認同。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積淀,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jīng)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家園。
弘揚和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上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講好中國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更是我們思政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理解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包括對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讓學生在亙古流傳的名言中了解文化的精華;在蕩氣回腸的詩句中感受文化的精神;在豐富多彩的形式中體驗文化的特點。
在我的文化課堂中,會讓學生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中體會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介紹我們傳統(tǒng)文化豐富的形式,帶領學生在書法、繪畫、戲曲、詩詞……中體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特點;在學生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提升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
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不僅要做到對文化的弘揚,更要做到對文化的傳承。例如:我們不僅要用“黃香溫席”“臥冰求鯉”的典故讓學生明白孝親敬長的美德,更要引用當代學生熟知的孝心少年事跡讓他們體會對美德的傳承,教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我們的美德,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能力,將文化的精髓注入他們的肌體。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在“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中體會古人依法治天下的決心,也要讓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中領會當今社會法治建設的重要性,這就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讓學生明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要讓學生學習“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我要始終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帶入課堂,將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注入學生的內(nèi)心,做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者、傳播者和建設者。引領學生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八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教育資源均衡”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傳承應覆蓋教育的各個階段,應融入在教學體系中,融匯在教材中,貫穿在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
伴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面邁進,在社會上要求推廣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經(jīng)典的大眾普及教育呼聲越來越高,在全國許多地方也進行了非常有益的嘗試。
筆者認為,人們呼喚中華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更多的走入課堂,進入到更多的社會生活當中,把當代人的文化感受凝練成為中國人文與精神代代傳承,相與為習的“精神符號”。這既是我們中國人文化自信與文化回歸的重大表現(xiàn),也是黨和政府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成果,必將成為未來中國式教育新的導向。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入手:。
以創(chuàng)作媒體精品尋找眾多的“興趣群眾”。文化需要在興趣與示范中不斷的傳播與分享?,F(xiàn)代媒體傳播技術的發(fā)展運用為我們提供了過去人所難以企及的力量。我們應當善加運用、勤于思考、精選切入點,借助迅捷的媒體平臺,讓更多有如“中華詩詞大賽”、“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飽含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內(nèi)涵、制作優(yōu)秀的媒體精品獲得更多的興趣群眾,并在社會上產(chǎn)生熱潮。
以優(yōu)選教材培養(yǎng)教學相長的“學習者”。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不僅能教育人,更能寓教于生活。圍繞傳統(tǒng)文化如何編選,如何精煉教材,通過優(yōu)中取優(yōu)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好教材育人的作用,這是當代教育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必須思考和解決的一大難題。與西方科學至上不同,中華文化寓教于禮、寓學于行,講究所謂言傳而身教。因此,我們所說的好教材除了追求內(nèi)容上的可讀性與教育上的可塑性之外,教材還應當對教育者本身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把“教學相長”的理想一以貫之出來!
以設計人性化與實用化的考核選拔“踐行者”。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若要生生不息,對學習者必要的考試是不二之選!我們應當在現(xiàn)有的中小學學業(yè)考試中融入和增加對中華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知識內(nèi)容的考核,拿出一部分考試的空間給中國文化。同時,要根據(jù)學習者不同年齡與教育年限,兼具知識型與理解理論型考試的優(yōu)良設計,努力讓我們的中小學生能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希望能對每一個受教育的中國人都能發(fā)揮文能載道、發(fā)人深省和力行正道的教育目的!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九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羅十分廣泛,內(nèi)涵極其豐富學習,特別是蘊含了豐富傳統(tǒng)哲學,那些簡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閑人的人生智慧總結,這些有助于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與為人處事的原則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同時我回過頭去看自己走過來的腳步,自己的幼稚可笑的思想。每每讀到那些話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過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更是唏噓不已。自己原來一直錯得那么的厲害。像我們大多數(shù)人每天追逐個性潮流,沉迷電腦網(wǎng)絡,缺少思考,缺少生活考驗,碌碌無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不會做人!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對學校,對他人稍有不滿就大呼天理何在!
古人沒有現(xiàn)代人的忙碌節(jié)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xiàn)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局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fā),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么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說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于一個群體中,置身與我們大社會,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
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那么我們學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我的心開朗了許多,就像突然遇見了太陽。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yǎng)性!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yǎng)性呢?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于社會于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應該怎么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學服務。
特別喜歡《易經(jīng)》中的那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經(jīng)常用這句話去勉勵自己,交給我們怎樣去做一個人,做好一個強者、智者。我經(jīng)常在想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兩句就會是一個圣人,又想起溫總理在上任時說的那兩句話來勉勵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隨便精研點就受用終生了。
現(xiàn)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專心的去學習一些傳統(tǒng)文化,讓曠久的時間靜默的歷史浩瀚無聲的文化來安靜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說自己是個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學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后,我知道一個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我要尋找我的快樂的精神家園。只要肯于學習,勤思考,相信,總有一天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xiàn)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靶奚怼本褪俏覀兯v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云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贝笱隳巷w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協(xié)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xiàn)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說:“一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人才,不是資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團結一致的步調(diào)。要做像白求恩一樣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我們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這個集體中來的。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機遇,一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機遇。而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里,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于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獲。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精進;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懷著恭敬的心,我讀了一遍《大學》,合上書,閉上眼,我想起自己這三十年的經(jīng)歷,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想到我教的那些學生,想起書上說的古人的學習教育,同時也想到了當今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是無所謂善惡、愚智的,經(jīng)過家庭的影響,學校的教育和社會的熏陶,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人。自從白話文運動后,這種讀四書五經(jīng)的教育已經(jīng)消失八九十年了,,幾十年的國人沒有機會讀到這種教人修身齊家的書,一個人不修德,不會做人,即使有了學問也不會有多大的貢獻。雖然有人能得到好的家教,具備良好的美德,那畢竟是少數(shù),全社會的學齡兒童的德育大部分還要靠學??坷蠋焷硗瓿傻模易鳛橐粋€教師,一定要教會孩子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做一個合格的人,一個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大學》作為傳承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里面篇幅最短的一書,僅約略讀上一讀,已經(jīng)給我如此大的震撼,讓我有一種重生的感覺,我的文化生命才剛剛開始,我這些年來的成長只是身體的成長,心靈還牌萌芽的程度。讀《大學》讓我感覺自己站在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殿堂的門口,里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精華所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今以后,我愿意和我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
今日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到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看煙花。
呵!看煙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談論,想象著漂亮的煙花。仰首望天,希望著黑夜中消失光點?!班病币宦暬鹈鐩_天的汽笛,打破了剛剛的話語,火苗像彗星一樣,拖著金色的小尾巴,投進了黑夜的懷抱?!稗Z”火苗駛出齊天大圣的“七十二變”,瞬間在空中開放了漂亮的笑容。嘿!瞧,一個光榮奪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閃亮登場!顏色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赤、橙、黃、綠、青、藍、紫,比朝霞云朵還要豐富,碩大無比。它那高雅素潔的舞姿令觀眾們贊不絕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著,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閃耀著的小星星在空中搖搖欲墜,這個牡丹還沒有謝幕,哪個紫色蘭花又接踵而至。煙花們一個又一個地粉裝登場,他們那美麗的舞姿令我們眼花繚亂,連連叫好。
不過最出眾的還是“流星雨”,只見火苗一飛沖天,頃刻間在空中炸開,聲音如雷貫耳,炸開的流星拖著瘦長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飄飄然燃地落了下來,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們成了才綻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隨后升騰起一縷白煙,宛如春風裊裊,我的思緒飛到了“碧綠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柳樹群中。夜空像是一條包羅萬象的錦緞,繡上了一個又一個五光十色的花卉,絢麗多彩,令大家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煙花晚會完畢了,我仍沉醉在光榮閃爍之中,我真佩服煙花,他們一個個沖上云霄,霎時粉身碎骨,雖生命短暫,但他們?yōu)榱舜蠹遥龀隽肆鞴猱惒实墓饬列蜗螅@是多么可敬可贊的“煙花”精神啊!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一
從國家層面來看。中華文化歷來強調(diào)民本?!渡袝遄又琛分兄v: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指的就是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和基礎,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國家才能和諧穩(wěn)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要求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關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富強昌盛,這是民本思想在當今時代的升華。中華文化強調(diào)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類活動應順應自然規(guī)律,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而不同則強調(diào)在與人交往之中既能與之保持和諧友善關系,又能堅守自己的立場,不完全附和對方。這種理念要求人們在與人相處時應求同存異,保持人與人之間自由、民主、平等的關系,在與自然的相處中尊重自然,實現(xiàn)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反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即是和諧思想的體現(xiàn)。
從社會層面來看?!墩撜Z衛(wèi)靈公》中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顧及他人感受,不能將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強加到別人身上?!睹献与墓稀分兄v: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導人們要彼此關心、互相扶助?!睹献恿夯萃跎稀分兄v: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贍養(yǎng)老人、撫育孩子時,也應顧及與自己無血緣關系的老人及小孩。這些強調(diào)博愛的論述都是以和諧為特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反映。體現(xiàn)在當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從公民層面來看?!吨芤浊分兄v: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指君子應發(fā)奮圖強、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談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指國家存亡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要求人們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墩撜Z里仁》中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要求人們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德修身?!墩撜Z述而》中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要求人們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寬厚胸懷承載萬物?!墩撜Z子路》中講:言必信,行必果。強調(diào)做人講求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論語為政》中講: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證了誠信的重要性?!睹献与x婁下》中講: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孟子公孫丑上》中講: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指要待人善良、樂于助人。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公民層面的論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上存在著諸多矛盾與問題,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關乎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在當今仍有借鑒價值意義。新的時代,應正確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二
傳統(tǒng)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現(xiàn)。從我們流入炎黃子孫的血液的時候,我們就肩負了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我們無時無刻不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牙牙學語時期,說出一句完整的家鄉(xiāng)方言;從學習握筷時期,獨立夾起一塊菜肴;從學習詩詞時期,能背誦一篇完整的詩詞。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用我們的行為告訴著大家,我們在傳承著我們的文化。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和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我們接觸到越多的外來文化,當初學習了十八般武藝的孩子們?nèi)缃駞s都丟掉了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樂器早已蒙上灰塵,彈不了一曲髙山流水,身體也早已僵硬,舞不動一曲驚鴻舞。他們轉身一變成為了低頭族,刷著抖音,玩著游戲。七夕節(jié)火不過情人節(jié),大家只知道送玫瑰以表情義,卻不知道送梳子更寓意白頭偕老,端午節(jié)被韓國申遺成功,茶文化起源于中國但日本茶更聞名于世界……作為一名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大學生,我選擇了薪火相傳實踐隊,我想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來守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在這次寒假實踐活動中很榮幸我被選為隊長,想要出色完成任務的我頓時感到壓力很大,每一次會議前認真做好功課,統(tǒng)籌安排隊內(nèi)分工是我應盡的職責。為了更好的安排任務,我將我們的隊伍分成了三個組:秘書組、宣傳組、組織組,每一組都有相應的任務。我本以為只要做好分工就可以了,但漸漸我發(fā)現(xiàn)很多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安排起來會有很多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顧及不到致使我手忙腳亂。其中,設計調(diào)查問卷環(huán)節(jié)讓我記憶猶新,隊員們的奇思妙想、思維方式的不同,讓我一剎那眾口難調(diào),最終經(jīng)過一周的激烈討論,隊員們共同制成了一份令人滿意的調(diào)查問卷。接下來就是發(fā)放問卷了,看似簡單的步驟在實際操作中讓我頓覺掉以輕心,天氣寒冷、遭遇拒絕、心態(tài)急躁,這一道道關卡時刻提醒我們實踐的`意義在于持之以恒、在于堅定信念。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努力著,即使偶然遭遇拒絕也能微笑著回應;我們欣喜著,看著隊員們接連完成任務,心中蜜糖般的喜悅。
著名作家北島曾經(jīng)說過,“不懂得傳統(tǒng)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保斚?,處于時代節(jié)點的我們回望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更應該弘揚我們的文化自信,讓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深入到我們的血脈和呼吸中。泱泱大國,赫赫華夏,我們不僅有傲人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日益發(fā)展的科技創(chuàng)新,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意識到,如今的科技發(fā)展與傳統(tǒng)文化并非一對反義詞,當我們在發(fā)展道路上用科技這把利劍披荊斬棘時,也別忘了傳統(tǒng)文化地引領驅動。我們都應該明白,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和發(fā)展,是一個民族團結的根本、自信的來源,提升傳統(tǒng)文化地傳承意識,是一項持久且深入的任務。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穩(wěn)定形態(tài)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nèi)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道德經(jīng)》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jīng)》和《弟子規(guī)》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nèi)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jīng)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jīng)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于承擔責任。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傳統(tǒng)文化學習心得體會。它根植于封建主義的土壤,經(jīng)過五千年的錘煉,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fā)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shù)千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經(jīng)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濫、道德標準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三
能跟傳統(tǒng)文化結緣,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音,如果沒有他,沒有孔老夫子,沒有學習弟子規(guī),沒有古圣先賢的教誨,我可能還在過著每天混日子的生活,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跟朋友逛街,網(wǎng)上亂團購,沒有上進心,沒有思想,也沒有羞恥心,怨恨父母,抱怨社會不公,抱怨朋友、領導、親人對自己不夠重視,抱怨別人小看我,抱怨自己的命沒有別人的命好,還有最后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如此不孝的子孫,但是在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眼里卻是一個特別孝順的孩子,深感慚愧,隨著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漸漸深入后,發(fā)現(xiàn)自己曾做了一些大不孝的事情,卻還在為自己的舉動沾沾自喜。下面是學習后的一些體會若對大家有幫助,可以給大家分享。
第一次接觸傳統(tǒng)文化是2011年9月份成都出差的時候,當時的心情可以用“崩潰”兩個字來形容,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當時覺得自己很無辜,很不幸,覺得都是別人對不起我。
因為當時要求出差的時間比較長,每周還要定時上課,出差太久害怕自己被取消考試資格,因此準備與公司協(xié)調(diào)一下能否安排別人出差,剛去客戶公司的時候呢,沒有說要出差,去了公司幾天以后,領導找我們談話說是需要出差一個月,時間是月底,我私下一想要是月底出差的話我可以去的,正逢暑假時期不需要上課我就答應說可以出差,但是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的。在公司上了2個月的班以后,大家都說這次出差還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去,我也就沒再去想這件事,又過了一個月,公司說下周要出差大家準備一下,這時已經(jīng)快到了學校要開學的時間了,我心里一下子慌了,心想這可怎么辦呢?加上心理一直有種害怕被取消考試資格的恐懼,每天都吃不下睡不好,就準備跟公司領導協(xié)商一下是否可以排其他人出差,我是否可以留在公司,在我心里覺得這樣的調(diào)整是理所當然的啊,心里面想的全是自己的利益。
雖然也有一種感覺對不起公司、對不起領導的感覺,但還是以自己利益為主,這時就到處打電話,給自己公司項目經(jīng)理打電話,給公司銷售打電話,把自己說的好像很委屈似的,最后還發(fā)辭職郵件給領導,深怕公司領導不批準,想通過這種手段來達到不出差的目的,把大家和自己都弄得心神不寧,但最后的結果是客戶領導不同意換人,必須出差,給客戶領導氣的恨不得揍我一頓。
最后沒有辦法,不得不去出差,但是出差的時候因為是帶著一股怨氣,怨恨的心理去的,去了成都后處挑毛病,說工作環(huán)境如何不好,大肆宣傳說自己要被取消考試資格了,還說同事如何傻那么認真干活,縱容同事說他們公司補助待遇如何如何不好,感覺自己很聰明什么也可以不干,但這樣真的可以很快樂么?答案是不快樂!雖然表面上不干活但心里很不踏實,很不安,因為每個人內(nèi)心都會有個叫良心的東西。在你不經(jīng)意間他就出來了,那種浮躁不安,心里焦急這是用語言形容不出來的。在成都所做的就是整天挑毛病,怨恨,抱怨、生氣、憤怒、煩躁、厭惡完全喪失了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哪里還有人性。把周圍的同事、領導整的很郁悶,也很無語。
就在這個時候呢,我的朋友給了一個大連公益論壇的視頻連接,我特別感恩他,當時我以為是個電影的連接,不經(jīng)意的也就打開看了一下,這個連接是義工胡斌老師所講的“我是如何被13所學校所開除的”,不曾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連接竟然能改變我整個的人生價值觀和一生的命運,但在當時是體會不到的。
大化,沒有人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好人的時候,我被震撼了,因為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論壇。(不力行但學問,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問,任己見,昧理真;)。
由于出差期間呢,心里比較浮躁當時已經(jīng)達到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了,而且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了,于是我決定我要好好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因為我意識到不管以后在哪里工作、學習甚至生活,心態(tài)是最重要的,沒有良好的心態(tài)任何事情都做不好,都會被處理的一團糟。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用人物需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等等。當時我也不知道弟子規(guī)是什么東西,因為之前根本就沒有聽過,老師也沒有教過,有很多義工老師在學習后的懺悔阿,跟學習前有太多的差異,當時說實話邊看邊懷疑,我在想這個弟子規(guī)是個什么東西,他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事,能讓這些大惡人,這些喪失道德倫理的人,這些罪犯們一下子變成一個善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愿意捐款,奉獻愛心給大眾?我也不太相信,這會是真的。后來的擔心更可笑,我竟然懷疑他會不會是邪法之類的東西。
由于這種想法使我覺得越來越害怕,我覺得有些東西,如果分不清楚是對是錯,方向錯了陷進去是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我拿起電話給我辦主任打了過去,向他請教弟子規(guī),跟她說明我在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辦主任聽到我說弟子規(guī),頓時很開心啊,她說曉紅,傳統(tǒng)文化當然很好啊,只是沒有想到你這么早就能接觸到他,辦主任說話我是很相信的,為什么呢?因為她是一個每天充滿幸福,開心快樂的人,同學們都很羨慕老師為什么身心會如此和諧,我們感受不到她的煩惱。
在課堂上呢,老師經(jīng)常會給我們講一些比如將本勝博士的試驗:水結晶,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磁場的,如果能以感恩的心對待周邊的人和事,那么你所感召來的人和事都會是和善的友好的,雖然我們沒有可以阻止水的流向能力,但卻會引導他們。
后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決定繼續(xù)學習,繼續(xù)看公益論壇的視頻,就這樣看了一個星期后,晚上突然睡不著覺了,為什么呢?懺悔心出來了,我沒想到僅僅7天的時間,就能生出懺悔心,不自覺的想起小時候外公外婆對我的愛,感覺很對不起他們,讓他們操心了.不僅為我的爸爸、媽媽操心,更為我操心。至于家里的事情更是讓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操碎了心。
爸爸媽媽年輕時因為性格不合,經(jīng)常吵架,后來實在因為一些家務事情,終于忍受不了對方,最后提出了離婚,當時他們提出離婚后我其實是蠻希望的,因為再也不用聽他們吵架了,然后把我判給了媽媽,我當時因為年少不懂事,就很怨恨這個家,我發(fā)誓要遠離家鄉(xiāng),漸漸的開始怨恨起父母,把這種罪過都歸于錢的頭上,所以就拼命的花錢,當時覺得你們不是喜歡錢么,那我就偏要花光,因為判給媽媽,所以我經(jīng)?;厝ネ馄诺募依?,外公更是擔當起了一個父親的職責,每次回家都是在外面車站等我,而我卻特別厭惡他們等我,每次回家只要沒進門,外公就會打電話給舅舅,小姨,二姨,我都會厭煩,覺得沒有在爸爸媽媽的家里自由,因而抱怨自己的命為何會這么不好,非要生在這個家庭里面,在學校的時候每次同學們討論自己的父母,我都會強忍住,表面上給人的感覺還很開心,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蒙著被子偷偷的哭,還不敢哭出聲音來。因為想以前完整的家,想爸爸媽媽??释芟駨那耙粯尤齻€人在一起,哪怕是吃一頓飯,習慣了爸爸媽媽貼心呵護,突然這個家不在了讓我十分的痛心,我怨恨他們,怨他們拋棄我。
時間很快轉眼間7年過去了,我從一個17歲的花季少女,變成了一個成年人,我以為。
離開家很開心,因為跟媽媽在北京,但每次跟爸爸通電話都會覺得對不起他,我在想要是爸爸再有一個孩子該多好,那樣就可以安心的照顧媽媽一個人,但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是偉大的,他們雖然沒在一起,把身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雖然離家遠了,在我的心里越來越想回到自己的家里。越來越想是否可以跟爸爸媽媽能吃一頓完整的飯,哪怕一頓也好。
爸爸媽媽怕我受到更大的傷害,都沒有再找另一半,他們是無私的,我就想他們7年沒有再找另一半,以后可不可以在一起,奶奶爺爺都已經(jīng)80歲了,盡管媽媽曾說奶奶不疼我,只疼叔叔、伯伯家里的孩子。但在我心里老有一種感受就是,奶奶的家才是我真正的家,外婆對我再好也沒有那種家的感覺,奶奶的家是我這一輩子的根,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我一直有個完整家的渴望,不要使自己再這么流浪下去,再加上媽媽一直問我她這輩子死了后都沒有家,她又不愿意找別的伴,一直跟我要一個家,我就想著給他倆撮合到一起,過程很痛苦,但在2011年正月的時候,媽媽終于因為心疼我,跟爸爸和好了。我真的很開心。我以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還跟爸爸媽媽說,只要咱三個能夠團結不要管別人是否反對,我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但我這種想法是大不孝啊。我只在乎了我自己的感受,強硬的把他們撮合到一起,雖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很開心,但卻忽略了外婆外公的感受,不顧他們的反對,我哪里能對得起他們,我應該理解他們才對,他們嘴上說以后我媽媽的生死他們不管了,因為那是他們的女兒,他們怎么能不心疼呢,而我只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不顧老人家的想法。自己擅自作主。我對不起外公外婆,我忘記了他們每天牽掛我,每次回家外公都會推著小車在車站接我,每次離開家的時候,外公外婆都已不舍的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在外面一定小心,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害怕多干活,要勤快,不要懶惰,與人相處要和諧,不要占別人小便宜等等。
外公在我小時候就常講范仲淹,講一袋米的故事等等。我開始也很喜歡聽,但外公每天能說5遍以上,而且對外公的一些行為也不理解,比如說在外公家是不可以看電視的,只有晚上可以看新聞聯(lián)播,還有比如說吃米飯的時候,不能剩下一粒米,還有早上不到5點鐘早起,不浪費糧食,不亂花錢這些行為在我沒有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我是理解不了的,甚至舅舅他們都說外公比較古板。
我對不起外公外婆,我以為讓爸爸媽媽和好,我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每天沾沾自喜,但在聽了一個星期的論壇后,我發(fā)現(xiàn)我做了一件大不孝的事,我可以讓爸爸媽媽和好但是得在外公外婆的祝福下才對,現(xiàn)在媽媽對外婆有很深的誤解,我決定通過深深的懺悔讓外公原諒媽媽。也讓媽媽不要怨恨外公。
我發(fā)愿我會讓我的大家庭,和睦相處,讓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安享晚年,讓他們的子女都能孝順他們,不要給他們氣受,讓他們不要互相憎恨對方,怨恨的代價真的太大了,承受不起。我也想讓他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學習弟子規(guī)。希望能實現(xiàn)我的愿望。從現(xiàn)在開始為家人而活。不去計較得失。
后來因為客戶經(jīng)理實在對我的行為及態(tài)度極不滿意,決定不用讓我再出差了,在我接觸到傳統(tǒng)文化后我覺得我必須靜下心來好好的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我不想再這樣痛苦下去了,就像一個惡性循環(huán)似的,怎么都走不出來。
時候會發(fā)明文言文呢?之前學古文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的好痛苦,學習古文像是穿越了時空根本理解不了,又怎么會深入理解他講的什么意思呢?后來聽了蔡禮旭老師的課后,才知道語跟文是需要分開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的將老祖宗的經(jīng)驗流傳給后代,我們的老祖宗處處為他的后代子孫著想,而今天身為他們的子孫的我們是怎樣對待這份愛心的,不但不感激還說一些不尊敬的話,甚至連弟子規(guī)是什么都不知道,有的人學的深些說一些古文,在我們當代人的眼里卻當成了不能好好說話的另類人,不僅感到?jīng)]興趣甚至惡語相對,深感痛惜,之前的我哪里能體會到這一點,如今僅僅接觸到弟子規(guī)幾個月,就讓我感覺到自己以前的無知實屬可憐。(有志者,事竟成)。
從成都回到北京之后,本來決定辭職好好學習弟子規(guī),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重新面對嶄新的自己,沒有想到的是公司領導將我安排到之前去已去過一次的公司,由于是外派公司經(jīng)常會派到不同的項目組,來到這個公司之后呢,我決定好好落實弟子規(guī),若是沒有接觸弟子規(guī)之前,我肯定又會抱怨,不是剛把我從這個公司開除了么?而且當初讓我走的時候也沒有提前通知我,多少會有怨恨心理的,但這次我是以報恩的心理來到這個公司的,有很多的同事之前也都認識,以前老感覺不如別人,而且非常不善于溝通,所做的工作也是組長給分配就做點,從來不會動腦子思考一些問題,甚至都不敢去想一些問題,心里老是特別拘束自己,還心慌害怕,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恐懼什么,這次再回來后,發(fā)現(xiàn)這些同事都變了,每個人都臉上都充滿微笑,突然變的好和善,其實我來這個公司,這邊的人事經(jīng)理心情是很忐忑的,我相信她能再次讓我來到這個公司也是非常糾結的,本身是主動讓我離開的,能讓我再次回到這個公司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吧。
我決定好好工作,一方面是踐行弟子規(guī),一方面是彌補之前對工作的不負責任,所以決定用心工作。
以前上班的時候感覺周一至周五這5天特別難熬,到周六、周日時一下子放松下來,一覺醒來快中午了,以為平時缺的睡眠時間總算給補回來了,效果卻恰好相反,感覺整個人都很疲憊。卻又找不出原因以為是平時工作太累啦,每次星期天剛到又開始發(fā)愁,因為周一馬上又到了,又得上班,但現(xiàn)在呢,面對每一天都覺得特別開心,特別幸福,心中的喜悅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面對工作也不把他當作包袱一樣,反而覺得特別輕松,不但沒有了上班和周末的分別心,而且更渴望上班的日子,能跟同事一起討論需求,一起畫項目流程圖,有的流程或者想法不明確,同事過來跟自己一起討論,感覺自己突然變的有價值了,漸漸的在會上發(fā)表一些自己的觀點,有時會得到組長的肯定,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還是有價值的,慢慢的就樹立起了信心。后來我覺得其實領導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不好相處,相反職位越高越容易相處,因為他們都是很有德行的人,沒有平時的勤奮好學和善于總結,我想他們也不會走到做領導的位置,上天都是公平的,有時是因為自己不夠主動,錯失掉很多向領導學習的機會,由于自己不善于交際,即使領導想教導你都無從下手,只好保持沉默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呢,每次開項目的需求評審會議,都要求自己主動來做記錄員,會后第一時間整理給大家發(fā)出郵件,不明白的問題第一時間向領導請教。
記得當時做wap項目時,經(jīng)常加班包括周六周日,自己的時間比較少,工作固然重要,做好工作也是一個員工的本分,但我真的不想將自己的全部時間都用在工作上,我想除了工作我們還應該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才會更加的充實自己,因為特別喜歡傳統(tǒng)文化,有時會請假參加一些公益論壇比如說女學講座等。當然有事情確實并不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
象就是遲到早退,沒學弟子規(guī)以前我會覺得特別委屈,但是我學習之后,就跟自己說這本身就是自己的錯,不要從外面找原因,這個事情本身就是自己的錯,因為平時對自己太過放縱了,每次開會組長都會說,考勤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但每次說完就忘記,我覺得這樣下去不可以,上面的領導面對這種事情肯定不會直接找到員工的,而會找到員工的直接領導人,有好幾天我都在反省自己,是我拖累了自己的組長及項目經(jīng)理,他們總是以寬容的心來原諒自己的員工,但又有誰能來替他們著想,想到這里,是因為我讓他們受連累了,讓他們因為我的個人原因受委屈了,于是我決定不斷的反省自己,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將這段時間以來所犯的錯誤列成功過錄,做得不對的地方列到過一欄,做得好的地方列在功一欄,并且這樣一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錯原來有這么多,而功一欄竟然沒什么可寫,感覺好慚愧噢。
所以我覺得當我們面對自己做錯事的時候,不要刻意去躲避,相反應該去感激這些過錯,讓我們知道到底在哪里犯了錯誤,哪里需要改正,哪里值得繼續(xù)保留,如果一味的逃避就相當于給自己找借口找理由,這樣對自己來說不但不會進步,由于內(nèi)心害怕就會做事情感到煩躁不安,卻又不知道應該改哪里,也會產(chǎn)生抱怨心理,所有的過錯都歸咎于外人,我也發(fā)現(xiàn)當領導覺得你可能有能力做的更好,但你沒有做到時,會發(fā)表一些自己的意見甚至是批評,但是對于我來說會覺得領導是不是對我不夠重視,或者說是自己的能力太差了,但現(xiàn)在我會把自己的心態(tài)放的很端正,就是每個領導身上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虛心接受他們的意見,不要辜負了領導們的良苦用心,學會用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是領導、同事、家人、朋友等等,大家同為人類都值得被尊敬,這樣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進步。
后來由于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不斷深入,越來越發(fā)現(xiàn)軟件行業(yè)實際上真的不適合自己,有的時候在想做軟件自己最初的目標在哪里,多掙些錢,還是職位升的高點,但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的理想生活是以后可以一直學習弟子規(guī),離父母近些,可以多點時間陪陪他們,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諧,剩下的時間幫助更多的孩子和父母接觸到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而不是像我一樣經(jīng)歷了這么多波折,走了這么多彎路,才偶遇弟子規(guī),當然還是很歡喜。讓我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不再像小鹿迷失方向一樣到處亂竄,自己身上還是有很多毛病需要改的,但我相信一個人要是有明確的方向后,會為此努力的,即使過程再痛苦,也有達到的那一天,我想我會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去努力的。
在這個公司讓我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我們的組長和開發(fā)一中心的經(jīng)理,苦口婆心的跟我們講一些做人、為人處事的道理,但是有些同事還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為何領導們每天不斷重復這些實際上對自己最有用的話,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領導們的良苦用心才好。
最后感恩弟子規(guī)空中課堂的老師,感恩參加論壇的義工老師,更要感恩養(yǎng)我的父母,感恩公司的領導同事,以及所有給予我?guī)椭皺C會的人,以后踐行弟子規(guī),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幫助更多的人接觸到傳統(tǒng)文化。因為我知道,只有你的孝心出來了,你對待人和周邊的事務,對待領導,上級,長輩以真誠的的心對待大家,這個社會才會真正的和諧起來,人也不會再整天煩躁不安,真正的智慧才能生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感恩老師們。以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斷改自己的過,感別人的恩。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四
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重點在廣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課堂在學校。我鎮(zhèn)中小學自xx年下學期起開設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中小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之中,要求每周不少于一節(jié)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并倡導通過有關課程及活動開展書法教育、國學經(jīng)典誦讀等活動。例如,各小學在國學經(jīng)典誦讀,主要誦記內(nèi)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篇目:《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大學》《中庸》、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時,精選中外現(xiàn)、當代美文。一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20首、《弟子規(guī)》或《百家姓》。二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20首、《三字經(jīng)》《論語》1篇。三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xx首、《千字文》《論語》4篇。四年級:優(yōu)秀古詩文20首、《論語》、寓言故事十則、神話故事。五年級:《大學》《中庸》、現(xiàn)代詩文10篇。六年級:《孟子》、現(xiàn)代詩文10篇。在確定內(nèi)容后,提出多項落實的措施:保證誦讀時間、保護誦讀興趣、積極創(chuàng)新誦讀形式、做好檢測工作、閱讀篇目的保證。在初中學校,我鎮(zhèn)設立了選修科目:內(nèi)容有國學經(jīng)典課、文學欣賞課、楹聯(lián)教學、詩文寫作、書法等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傳統(tǒng)文化科目。對于該科目的考試,老師們讓同學們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寫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學后的心得體會等即可。
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人們從長期實際生活經(jīng)驗中概括出來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民族精神的形成。我鎮(zhèn)能夠充分利用那些仍得以保留的文化資源和方式,如各種法定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歷史人物誕辰和逝世紀念日等,加以開拓和創(chuàng)新,開展主題班會、專題演講、知識競賽、歌詠比賽、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引導中小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提高道德修養(yǎng)?,F(xiàn)代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培養(yǎng)村民的興趣特長和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為此,我鎮(zhèn)充分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拓寬文化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圍繞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主題,充分表達對祖國、家鄉(xiāng)的熱愛。
1。開展“感恩共產(chǎn)黨”。xx年底,我鎮(zhèn)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舉辦“感黨恩。黨員固定活動日”文藝晚會,激發(fā)黨員奮發(fā)向上,努力拼搏的熱情,創(chuàng)先爭優(yōu)爭當一名新時代合格黨員。
2。開展“感恩祖國”。xx年國慶節(jié),中小學通過組織開展“建設幸福中國”主題讀書活動,提升學生感恩祖國、保衛(wèi)祖國、回報祖國的樸素情感。
3。開展“感恩父母”。xx年端午節(jié),通過組織以“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主題的“感恩心語”活動,引導青少年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鼓勵青少年跟父母真誠交流、坦露心聲。
4。開展“感恩自然”。通過開展“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活動,在中小學生中倡導低碳理念,宣傳“善用資源,服務公益”精神,教育學生及其家長參與環(huán)保、關愛自然。
我鎮(zhèn)形成傳統(tǒng)文化教育長效機制,采取了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在中小學,“輝煌共和國”“歷史的選擇”“魅力漢語”豐富多彩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讓學生在弘揚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真正做到“樂讀”“美讀”,受到良好校園文化的熏陶。在全校師生的踴躍參與下,校園誦讀氛圍愈發(fā)濃厚。
近年來,我鎮(zhèn)扎實推進文化建設,堅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保教育、體驗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題教育。目前,全鎮(zhèn)已建立10多個文化社會實踐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有效保障了村民和青少年學生的課外實踐質量。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五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圍繞著“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準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說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jīng)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yǎng)的中國人。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在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輕一代中尤為突出,所以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到我們心中,讓忠誠、守信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fā)達。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作為職場中的我們。
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經(jīng)常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面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很煩;有時對父母的牢騷,不能很好的給予勸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從校園已經(jīng)走出來一段日子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懷念象牙塔里的單純的美好,懷念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懷念著以前的一切,總是不想告訴自己要向前看,總是把自己蒙蔽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總是抱怨周邊的環(huán)境太過復雜,抱怨這個社會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繼續(xù)追尋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憶里,痛苦在現(xiàn)實中。在不遇到問題的時候,充滿自信的對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戰(zhàn)的時候,既沒有小隱于野的氣魄,更沒有大隱于市的心境,也只不過是俗人一個。所以非常感謝領導們在我彷徨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參加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提醒自己應該如何繼續(xù)以后的人生。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六
在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民族都因其獨特的特征而有別于其他的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共識:只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才能引領世界的未來。
1988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面向21世紀”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著“21世紀的挑戰(zhàn)和希望”的議題展開討論,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幾個華裔甚至日裔的科學家獲得諾獎之前的教育表明:在少年時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的人,對后天的高端、前沿的科學研究是積極的促進。
據(jù)20xx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在上海的表兄、上海文史館館員姚昆田7日晚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時說,從小在上海長大的高錕,不僅對物理化學感興趣,他的。
國學。
根基也很深?!拔液透咤K小時候,拜了同一個家庭教師,補習的不是英語,而是國學,是古典文學,因而高錕從小的國學根基就很扎實。”“每到寒暑假,高錕就要在家庭教師的指導下,讀《論語》《孟子》,還有《古文觀止》,這些都是要背誦的?!币ヌ镎J為,高錕取得的科學成就,其實與他從小打下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子也有很大關系?!耙粋€人智慧的成長,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在無形之中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p>
無獨有偶,楊振寧說:“我之懷疑奇遇不滅定律,這和我在西南聯(lián)大讀《易經(jīng)》心得有關?!兑捉?jīng)》中既有陰陽相似的道理,又有陰陽消長或陰盛陽衰,陽盛陰衰,剝久必復,否極泰來的道理。”楊父很早發(fā)現(xiàn)楊振寧在數(shù)理上“有異秉”。睿智的父親并沒強化、發(fā)展其子天分,而請清華大學國文教師教他國粹。初中兩個假期,楊振寧背會《孟子》。楊振寧形容古典文化對他人格形成、思維方法及科學研究“如陽光和水”。
李政道是從周敦頤《太極圖》中萌生靈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給了我深刻的思想啟迪。形象動蕩的太極圖,深深表達了宇宙星云至電子質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下長大。他說:“《大學》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業(yè)。”他希望中國下一代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實驗精神真正融為中國文化一部分。
日本湯川秀樹母親是中國人。他啟蒙于《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他最愛《莊子》是因《莊子》使他開竅。“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時,是更基本的粒子構造嗎?”由是,《莊子》確定了湯川秀樹的“介子”理論。
據(jù)《人民日報》報道,12月7日下午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發(fā)表了演講,其字里行間既充滿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踐行,一句話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造就了屠呦呦。
青蒿素的提取是傳統(tǒng)文化的踐行。正如屠呦呦所說: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y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公元3-4世紀)葛洪《肘后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lián)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從高溫到低溫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正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醒了屠呦呦,讓其能夠悟到提取過程需要避免高溫,從而奠定成功的基礎。
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是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必然結果。青蒿入藥源于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方。最早見于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補遺雷公炮制便覽》、《本草綱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記載。屠呦呦也道出其中奧妙:“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fā)掘,加以提高?!?/p>
可見,屠呦呦的成功須臾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造就了屠呦呦。如果你也想獲得杰出成就的話,屠呦呦坦然: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fā)現(xiàn)蘊涵于傳統(tǒng)中醫(yī)藥中的寶藏!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路徑不是西化,而是回歸優(yōu)秀傳統(tǒng)。
中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其實非常先進,西方教育者在一兩百年前說的話,我們的祖先在兩三千年前就說過了?!霸缃獭钡母拍钏坪跏墙陱奈鞣揭M的,而我們的祖先早就強調(diào)“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現(xiàn)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別強調(diào)給兒童自由的成長空間,家長不要對孩子干涉太多,我們的前輩對此觀念已概括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們現(xiàn)在學校大張旗鼓地引進西方的個性化教育,而兩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個字,說的不正是這個觀點嗎?還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和蘇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閱讀、強調(diào)在做事中學習的觀點又是多么吻合。從春秋時代的孔子,到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當代一些教育學者,他們的理論訴求驚人地一致,而且與西方先進教育理念并無牴牾,只不過是呈現(xiàn)方式不一樣。所以“中國傳統(tǒng)觀念”沒有對不起我們,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非常先進,是我們辜負了它。如果說我們現(xiàn)在確有很多困惑,不是傳統(tǒng)觀念困厄了我們,恰是我們拋棄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觀念后迷失了方向。
因此,無論是為了培養(yǎng)像諾獎獲得者這樣的高端人才,還是普遍提升全民族科學素養(yǎng),中國文化區(qū)的教育都應該像西方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jīng)典教育,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與歷史上的圣人、智者由親近到對話,不斷提升胸襟和器識,再結合真正的科學教育,人才可以培養(yǎng)出來了。
當離開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地——趙各莊第二小學時,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于那些天真純樸的孩子們精湛出色的表演,感動于學校師生良苦用心的編排策劃,傳統(tǒng)文化教育像一朵盛開的花朵,扎根于這所特色教育的學校。
作為社區(qū)工作者的我們,要如何倡導傳統(tǒng)文化教育呢?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從一滴一點做起。加強責任感,包括家庭責任感、工作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在家庭中,我們認真孝敬父母、全心教育孩子、把傳統(tǒng)文化灌輸于家庭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家庭和諧、做社會的榜樣;在工作中,我們要把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理念貫穿于工作中,以淺顯易懂形式,將傳統(tǒng)文化引導給群眾,做一個知書識禮、文明守信的文明公民;在社會中,我們要大力倡導傳統(tǒng)文化教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內(nèi)化品質、外現(xiàn)行動,逐步實現(xiàn)社會和諧。
社區(qū)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宣傳資料,尤其是觀看了同齡人獻身說法后,深受感動,感覺從中悟出了很多道理,學到了怎樣為人處事,特別是如何孝敬父母長輩,如何友愛兄弟姐妹,如何與人為善,如何勤學自勵,這些都給了大家很深刻的啟迪。通過學習明白了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愛,什么是孝道。同時也深深地懂得:做人一定要有德。只有有德之人,才會去關心愛護他人,才會懂得理解尊重他人,才會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同時,大家也一致表示,在社區(qū)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弘揚傳統(tǒng)文化要從一滴一點做起,從自身做起,做為一名社區(qū)干部,要立志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者、傳播者和實踐者。
組織傳統(tǒng)文化圖片展覽宣傳。組織社區(qū)兩委班子成員、居民黨員、群眾骨干到融園建材新樓,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弟子規(guī)。
的圖片展覽,此圖片展以直觀、新穎的形式讓群眾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居民對于這種直觀、靈活多樣的形式比較認可,深受歡迎,也使居民們受到了一次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洗禮。
為進一步加強傳統(tǒng)美德教育,努力在全社區(qū)營造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認同的氛圍。融園社區(qū)于20xx年6月13日在社區(qū)會議室開展了融園社區(qū)國學教育宣傳大會活動,社區(qū)內(nèi)各年齡段的居民多達40人參加。
現(xiàn)在社會上不良風氣的蔓延亟待人們重溫傳統(tǒng)禮儀,摒棄不良習慣。例如:社區(qū)獨生子女中存在著嚴重的“唯我獨尊”的心理,不尊敬師長,親情意識淡漠;受不良文化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分不清美丑、是非、榮辱的界限,臟話滿口,損人利己,以至做出違紀違法的事情,加之融園社區(qū)地域廣大,居民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個人修養(yǎng)、公德意識亟待提高,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較差,居民中缺乏整體觀念,很少顧及社會影響,隨地吐痰、衣著不整隨處可見,部分居民思想道德素質較低,破壞欲強,經(jīng)常破壞社會上的公共財物和社會的公共設施,這些對于未成年人耳濡目染造成極壞影響。
正是基于以上現(xiàn)象,融園社區(qū)開展了這次國學教育宣傳大會。會上播放了石家莊傳統(tǒng)文化論壇精選,視頻中的一個個感人的、發(fā)人深省的案例,不能不說祖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感召力。社區(qū)居民紛紛表示說:“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令我們高興和期待的一件事,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一代的希望,看到了祖國的希望,看到了偉大祖國傳統(tǒng)道德的復古,看到了富有二千多年文明史的祖國迎來了全新的風貌?!币灿械纳鐓^(qū)居民飽含熱淚的說:“我的孩子有希望了,我們一直在教育孩子上沒什么好方法,沒想到咱們老祖先,早就給咱們想好啦!往后可要好好學習學習老祖先的文化?!?/p>
大會持續(xù)了近2個小時,不管是觀看視頻還是討論,期間沒有一個居民提前離席,觀看期間不時的響起居民的掌聲,也不時的有居民眼含熱淚。可見國學教育、圣賢文化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之必需!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脊梁,如果一個民族的脊梁都斷裂了,那怎么談復興?所以要重振國學,弘揚國學,繼承中國文脈,恢復中華文化的高度自信,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國學,學做好人、塑造品行、規(guī)范行動、感恩父母、報效祖國,從而成為棟梁之材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中華民族騰飛的需要!
6月27日至6月30日,我校全體教職工在學雍多聞學堂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全封閉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本次由教育專家李英慶老師主講,我感到收獲頗豐。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象奔騰的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不學不知道,古圣先賢早已為子孫后代把做人的準則,教育的理論全部總結好了,這些理論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也得到全世界仁人志士的公認,我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感到自豪。
在重點學的《弟子規(guī)》中知道這是一本古代供入學兒童必讀的書,書中以儒家思想為理論來教育后代,在讀完后我以此書為鏡,發(fā)現(xiàn)當代在家庭、學校的教育中有相當沒能做到書中所言,甚至以誤為對,以至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將思想回到學校教育,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常自問我們?yōu)閷W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甚至心力交瘁,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還有學生反其道而為之,教學不出效果的癥結所在何處?這是不少老師的困惑,在分享了《小孩不笨》中我注意到一句臺詞,“你爸爸愛你,但他不會愛你?!蔽也槐M自問,我愛學生嗎?我會愛學生嗎?這次學習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理論依據(jù)。
我們中職學校一直以來以傳授技術為重,這有悖于“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中職教育應從德育入手,試想一個技術優(yōu)秀的數(shù)模加工畢業(yè)生沒有用他的技術來制造生活用品的零配件,來造福社會,而是用來做槍,那技術越精湛對社會危害就越大,所以課堂上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道?!甭殬I(yè)教育要站在德育的高度去做。而德育的根又在“孝道”,儒家有“百善孝為先”說法,意思是人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愛的根源在于愛父母,父母乃人之根本,父母對孩子有養(yǎng)育之恩,如果連父母都不愛那就不能指望這個人會愛別人,如果學生不愛父母,他說他愛祖國、愛老師、愛學習那就是沒有根基的,是空中樓閣,令人覺得蒼白。對于一個老師,如果不愛父母,那他一定不會愛學生,因此他一定不能成為一個好老師。在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是實施者,老師實施的方法應以身教為重,輔以境教、樂教、禮教,李英慶老師說:“學生不一定記得你說過什么,但一定記得你做過什么。”教師如果本身沒有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就不可能在平與學生接觸的舉手投足中展現(xiàn)傳統(tǒng)美德,學生就不能從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感染,教化,更不用說進而再去效仿,那老師落口人義道德,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是枉然,這樣的說教是不能使學生信服的,所以說到底德育教育還得先從老師本身學習從而提升個人修養(yǎng)開始,才能做好學生的榜樣。
在看《小孩不笨》中,老師的教育方法也讓我深感共鳴,因為我中學時本身也是一個差生,在得到老師的賞識和鼓勵后慢慢樹立了信心,慢慢得到進步,所以我認為老師在言傳和身教中面對大多數(shù)學生須以尊重、賞識、重視入手,以我接觸學生的經(jīng)驗,問題學生一般是家庭不幸福和睦、家境貧寒、身體有缺陷等等,這些學生或羞怯自卑,或情緒化,或容易自暴自棄,或叛逆,這一類學生常表現(xiàn)出紀律散漫,有些還容易跟同學發(fā)生沖突,不尊重老師,我想這是因為缺乏關愛,缺乏鼓勵,增廣賢文中有云“大家禮儀教子弟,小家兇惡訓兒郎”,有大家風范的老師,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引導,靠自己的諄諄語言教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有禮有節(jié),如果老師一味采取強硬方式去壓學生,倒會激起青春期學生特有的逆反心理,結果學生越走越遠,迷失自我,無法挽回。每個問題學生心理都有癥結,每個學生的心理想法都不一樣,那老師深入學生,關心學生生活學習,多鼓勵,多贊揚,多賞識這樣的學生,特別要當眾的進行,這無疑是使他們重拾信心的良方,也只有這樣老師和學生才能建立信任,學生自然會喜歡這樣的老師,會聽這樣老師的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堅苦的工作,我們要學習《弟子規(guī)》這一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但《弟子規(guī)》并不是金庸小說里的《九陰真經(jīng)》,隨便落到誰手里只要煉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功力精進,一爪把人爪死。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德是一項長期巨大的工程,在學習《弟子規(guī)》后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只用嘴皮子動動了事,要付諸實踐,身體力行,我們都知道知易行難,真的要做起來真的不容易,我們要戰(zhàn)勝人本身太多丑陋的天性,如私欲、貪婪、惰性、浮躁、急功近利等等,可想而知德育這條路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本次學習我不敢說我有質的飛躍,但至少在思想上啟發(fā)我有意識的去探索德育這條路,德育這條路永遠是教師永遠探索的道路,會有挫折,有會驚喜,探索德育之路的根是苦的,結出的果是碩大的、甜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生源滾滾來。愿我們的學校茁壯成長。
傳統(tǒng)文化閱讀體會心得篇十七
初步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時,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時費力,跟不上時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著較勁找茬的心態(tài),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籍,眼球像掃描儀一樣機械地掃看著,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漸漸的自己也被傳統(tǒng)文化潛移默化了。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為自己所接受;為人原則,處世之道為自己所認可。當接觸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的倡導悟道、求道、體道、行道,無為而無不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圓滿;《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思想時,心頭更是為之一振,直嘆自己才疏學淺,只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賢用更多的時間總結過去,思考未來,所以他們睿智。他們真正是在用心地活著,好好的活著,真正讓自己達到精神與軀體的結合,詮釋活著的內(nèi)在含義。而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束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目前的障礙物遠不止一葉。物欲橫流、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心強的現(xiàn)代風氣,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竅;讓我們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認為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一個是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二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三是解決人與自己內(nèi)心之間的問題。人內(nèi)心的貪嗔癡,使我們的境界充其量也就僅僅局限于第一個問題而無法達到更髙。
一人獨自走在街上,發(fā)現(xiàn)戴手串的人越來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這的手串真能夠安撫我們那份不安、焦慮、懷疑、悲觀嗎?我想只要我們能夠體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社會會是一個安靜祥和的社會,我們還需要借助外來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內(nèi)心嗎?古人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我們能夠潛心專修傳統(tǒng)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們心中的那份不安與焦慮將會煙消云散;我們的心胸會開闊許多;我們的心境會開朗許多;我們的心靈也會純凈許多。當有一天我們擁有古人那般深厚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時,我們離佛家所說的無悲無喜、無欲無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我很期待。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承載著數(shù)千年先人的寶貴經(jīng)驗和智慧,我這晚輩后生尚不具備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評論。但我始終相信人的處世之法深藏其中;幫助人類處理好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己內(nèi)心三大問題之道深藏其中;中國乃至世界的救世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無數(shù)仁人義士以生命和實踐換來的寶貴財富,能夠承受的住這幾百年科學發(fā)展的考驗,經(jīng)得起時代的考驗。如今的中國社會,急需傳統(tǒng)文化匡時濟世。一個民族要強大,首先文化要強大。我們沒有理由不學習它,不傳承它,不發(fā)揚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fā)揚;但它更需要我們?nèi)ソ邮?,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tǒng)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tǒng)文化規(guī)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tǒng)文化寬撫我們的內(nèi)心,讓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tǒng)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fā)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于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神奇與博厚!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fā)揚光大。
古人沒有現(xiàn)代人的忙碌節(jié)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xiàn)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局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fā),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么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說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于一個群體中,置身與我們大社會,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那么心胸會開闊很多。文化是一個太深厚的主題,我無力探討什么。但是以一個虛心學習者的身份,我覺得,將自己放在一個歷史長河中,或是說站在一個歷史的角度,我們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們個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無喜亦無悲,無欲亦無求,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那么我們學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我的心開朗了許多,就像突然遇見了太陽。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yǎng)性!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yǎng)性呢?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于社會于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應該怎么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髙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學服務。
現(xiàn)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專心的去學習一些傳統(tǒng)文化,讓曠久的時間靜默的歷史浩瀚無聲的文化來安靜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說自己是個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學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后,我知道一個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我要尋找我的快樂的精神家園。只要肯于學習,勤思考,相信,總有一天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80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