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一段時期內(nèi)的經(jīng)歷和感受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的方式。那么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心得體會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寫作的目的和對象,確定思考和總結(jié)的范圍和重點。其次,我們要真實客觀地回顧和梳理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盡量用具體的事例和真實的情感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同時,要注意結(jié)構(gòu)和邏輯的組織,合理劃分段落,確保文章的連貫性和可讀性。最后,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做到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篇較為完美的心得體會。以下是為了幫助大家提升寫作水平而整理的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一
當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時候,你滿懷崇敬和自豪,當《國歌》響徹耳畔的時候,你心中一定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但你可曾對那產(chǎn)生過鮮紅歷史的追思?今天又是“九一八”,歷史提醒我們:別忘了啊,別忘了_年前那沉痛的一幕,別忘了我們民族災難深重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夜10點20分,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蓄意挑起“柳條湖事件”,一個小時后,日軍集結(jié)軍隊向中國駐軍發(fā)起猛烈攻擊,“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
從此,中華民族的歷史揭開了最黑暗的一頁,中國人民空前的浩動開始了。9月19日,沈陽、長春相繼失陷,22日,吉林失守,11月19日齊齊哈爾失守,東三省淪陷。國難當頭,人民遭殃。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讓出東三省,日本侵略者更加肆無忌憚,氣焰囂張,開始把魔爪伸向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總爆發(fā),中國人民完全跌入了戰(zhàn)爭蹂躪的深淵。風雨同悲,天地含怒。多少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蒙受凌辱,多少善良的華夏子孫慘遭屠殺,又有多少寶藏遭到掠奪和毀滅!整個侵華戰(zhàn)爭,日本帝國主義者踐踏了中華930多座城市,殺害了幾千萬中國人民,直接造成財產(chǎn)損失1000多億元。這是歷史的悲劇,這是民族的悲劇!中華民族是堅強勇敢的民族,她的脈膊里流動的是不屈的血液。東北有楊靖宇、李兆磷領導的抗日聯(lián)軍,有愛國群眾組織的抗日救國會、民主救國會,中原大地有共產(chǎn)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武裝的人民。到處是抗日的峰火,到處是抗日救亡的呼聲,拿起刀槍,保衛(wèi)家鄉(xiāng),把鬼子趕出境,把敵人消滅凈……八年艱苦抗戰(zhàn),打敗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
歷史無情,人民有情。那些中華民族的罪人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那些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面對歷史,讓我們在這里深思:屈辱的不是貧窮,而是自甘落后的卑躬屈膝,悲壯的抗戰(zhàn)才是自強自立的開始。不能忘記,把“九一八”刻在心里。
親愛的同學們,記住吧!“九一八”國難節(jié)。為了我們明天的希望,為了我們的國旗更紅!讓我們永遠記在心里!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二
1931年9月18日,對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個不眠之夜,日本關東軍授意鐵道守備軍惡意炸毀南滿鐵路,嫁禍給中國軍隊,并以此借口炮轟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同時也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
歲月蹉跎,距離“九一八”事變已過去整整_年,但無論時間如何流逝,“九一八”事變都永遠留在我們血脈的最深處,靈魂的最深處,“勿忘國恥”能夠喚起我們中華兒女內(nèi)心的民族尊嚴。
還記得兒時常唱起的那首《松花江上》么: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nèi),流浪!
每當聽到這首高昂、悲憤的《松花江上》,曾經(jīng)那段山河破碎的場景就涌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軍以不到800人的兵力,用了不到2小時,就攻占了有著近7000名國軍駐守的東北北大營,4個多月后,我們美麗富饒的東北地區(qū)全面陷落,3000萬同胞兄弟變成亡國之奴。
了紅色,各路抗日部隊匯聚一處、同心協(xié)力,最終才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
牢記自己是一名人民戰(zhàn)士,不斷錘煉自己,繼承革命先輩們頑強的戰(zhàn)斗意識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唯有讓國家強大威懾四方,才不會讓悲劇重演,亦不會使曾經(jīng)的屈辱重現(xiàn),唯有如此才是對歷史最好銘記。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三
讀完了“九一八”事變后,我感到了無比的氣憤。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畔的南滿鐵路,反污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借此進攻沈陽和北大營,從而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熬乓话恕笔伦兒螅哲妰H用了四個月時間就侵占了整個東北省?!熬乓话恕笔伦兪菄鴲u,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了祖國的河山。如果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寫滿了中華民族的血淚和創(chuàng)傷,“九一八”事變無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創(chuàng)傷。他們到處殺人放火,無數(shù)同胞倒在血淚之中。
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的民族,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也必定是一個牢記歷史的民族。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正義和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諧和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通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永不忘國恥,民族當自強!留下了無法消退的'傷疤。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fā)動進攻。由于東北軍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北大營,次日占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xù)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qū)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nèi),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促成這場悲劇的因素,有主觀,也有客觀。主觀方面,日本國土雖小,野心卻很大,一心想把小日本變成大日本。雞不吃蟲,蟲反倒咬起雞來了。說它是披著人皮野獸,也絕不失當。
客觀方面,中國當時出現(xiàn)內(nèi)亂,蔣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內(nèi)”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對中國的侵蝕。當時中國人的麻木與軟弱也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所以國家領導們總不忘強調(diào)要統(tǒng)一,要富強。
九一八事變已經(jīng)過去x年了,它的身影已經(jīng)在我們心中淡化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它給中國帶了的傷害。牢記國恥,奮發(fā)圖強。只有國家統(tǒng)一了,野心國家才不會有挑撥離間以獲取漁翁之利的機會;只有國家富強了,才不會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四
九一八事變,是指發(fā)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一系列事件,日本軍隊假借南滿鐵路炸彈爆炸為借口,對中國東北進行侵略。這一事件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創(chuàng)傷,同時也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仡櫨乓话耸伦?,我深感痛惜之余,也從中汲取教訓,有一些深刻的感悟和體會。
首先,九一八事變告誡我們要警惕強權國家對弱小國家的欺凌。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的背后,是日本對于中國的強權侵略意志。當時的中國尚屬于一個相對落后的國家,而日本則處于崛起期,具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日本軍隊利用南滿鐵路炸彈爆炸進行借口,正是借機向中國東北發(fā)動侵略。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提醒我們,弱小國家要對強權國家保持高度警惕,只有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和堅定的意志,才能維護國家的安全與尊嚴。
其次,九一八事變使我深刻認識到內(nèi)憂外患的嚴重性。九一八事變發(fā)生時,中國正處于國內(nèi)政治混亂的時期,國共兩黨在政治和軍事力量上存在著尖銳的對立。這種內(nèi)部矛盾無疑削弱了對外抵抗的力量,進一步加大了中國面臨外來侵略的危險。九一八事變的教訓是,國家的發(fā)展和安全需要內(nèi)外聯(lián)動、整體推進,只有國內(nèi)政治穩(wěn)定,才能有效應對外部挑戰(zhàn)。
再次,九一八事變告誡我們要重視歷史教訓,珍視和平發(fā)展。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嚴重損失,中國人民在這場侵略戰(zhàn)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一教訓提醒我們,和平發(fā)展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重蹈覆轍。只有珍視和平,尊重他國的發(fā)展權益,才能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最后,九一八事變激勵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九一八事變使中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中國的國家尊嚴受到嚴重挑釁。這種歷史教訓告訴我們,要堅決反對任何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堅守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只有擁有堅定的意志和鮮明的立場,才能守護好自己的家園,維護國家的尊嚴與威嚴。
綜上所述,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極其嚴重的侵略事件,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刻的痛苦和教訓。正是通過深入反思九一八事變,我們可以汲取寶貴的教訓和體會,在實現(xiàn)國家強盛的道路上進一步前行。我們要警惕強權國家對弱小國家的欺凌,重視和平發(fā)展,堅守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與昌盛,維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全。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五
我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忘記明天這個特別的日子!九月十八日!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經(jīng)過周密策劃和長期準備,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這是日本企圖把中國變成日本殖民地的重要一步,也是日本獨霸東北、稱霸亞洲的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行動。
從1931年9月18日到1932年2月5日,短短幾個月內(nèi),由于國民黨夢想著國際聯(lián)盟的力量,遵守了蔣介石在海外奔波時必須首先安頓下來的信條,執(zhí)行了絕對不可抗拒的命令,中國人民都感到憤怒。然而,在這些失敗和逃亡的陰影下,我們?nèi)匀豢吹搅似诖?,東北成千上萬的同胞仍然不屈不撓。東北地區(qū)許多熱血沸騰的男人敢于面對滴血,寫出一首慷慨激昂的挽歌,用自己的血肉、汗水和淚水喚醒中國人民!
互聯(lián)網(wǎng)上令人震驚的歷史圖片記錄了恥辱和痛苦的過去,但也警告我們數(shù)百萬中國人。雖然九一八事變已經(jīng)過去了許多年,但日寇的罪惡是無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除的。
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進行了一次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約80%的中小學生不了解9月18日發(fā)生的事情,有一小部分學生了解《松花江上》這首歌,但他們不了解9月18日事件的具體情況。這個結(jié)果表明什么是顯而易見的!
918的口號是紀念我們的祖先,不要忘記國恥,加強中國,讓我們記住這12條。
21世紀中華民族的棟梁!讓中國,覺醒的獅子,用我們的行動創(chuàng)造更多的輝煌!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六
九一八事變,可以說是一件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zhàn)火。當然對于我們國家來說,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及時的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就在九一八事變中就有許多的英雄。
故事。
和人物。
首先第一個英雄人物就是佟麟閣,他在九一八事變之后的盧溝橋事變爆發(fā)過程中,曾經(jīng)率領戰(zhàn)士一起堅守盧溝橋,最終以身殉國。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的侵略軍開始赫然炮轟盧溝橋,當時的佟麟閣擔任的是二十九軍副軍長兼軍官教導團團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佟麟閣就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兵發(fā)出命令說:“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之后就與二十九軍官兵以劣勢裝備頑強抗擊日軍。在他們的抵抗下,日軍傷亡慘重,而佟麟閣的.退部不慎中槍,部下再三勸說,他依然還是參與奮戰(zhàn)。之后頭部再次受傷,最終壯烈殉國。
另外一個英雄人物就是趙一曼同志。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后,砸后已滿被派到東北地區(qū)領帶革命戰(zhàn)斗。日軍為了從她這里獲得情報,對其連夜進行審問。面對兇殘的日本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者傷痛,怒斥侵略軍的各種罪行,日軍見狀,使用更嚴酷的刑罰進行折磨,最終還是壯烈的死在了日本人的槍口之下。
首先,該紀念館是位于沈陽市大東區(qū)望花南街的46號,地處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它最初開始建于1997年9月,歷經(jīng)兩年的時間,在1999年9月18日這一天正式落成開館。
國畫。
等20余幅,電腦觸摸屏14臺、大屏幕電視錄像機2臺。
據(jù)說在在“九·一八”歷史紀念館的附近,就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炸彈碑,它是在1938年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炫耀他們在“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制造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而建立的。另外,“九一八”事變博物館和這塊炸彈碑,以其獨特的藝術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表達了國人勿忘國恥和振興中華的愛國主題。
根據(jù)相關資料的了解,在1931年的9月18日當晚十點多左右,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在沈陽北大營南面大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中的一段路軌炸毀,事后還栽贓嫁禍說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還以此為借口,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開始向中國東北軍所在駐地北大營發(fā)起了進攻。
直到在次日凌晨4點多的時候,日軍獨立守備隊中的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zhàn)斗。歷經(jīng)一個多小時,東北軍第七旅被打退到了沈陽東山嘴子,由日軍占領了北大營。通過記載說,在此次事變過程中,東北軍共傷亡300余人,日軍傷亡24人。但是也有資料說明,當時在事變發(fā)生的當夜,由于執(zhí)行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營大約有8000名的守軍被僅僅只有300人左右的日軍擊潰。所以說至于在這件事變中具體有多少人犧牲,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但是從這些說法中,可以看見這一事件的發(fā)展程度,以及日軍的兇殘程度。
也是從這件事情之后,中國人民率先以武裝斗爭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侵略,從而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第一槍。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七
今天是20__年9月18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可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在今天卻無法輕松的享受這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這優(yōu)美的風光。那是因為__年前的那一個晚上在沈陽發(fā)生了“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xiàn)他猖狂的夢想,悍然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出兵攻占我國的東三省,蔣介石命令東北軍“不許抵抗”,致使東三省這個有著豐富礦產(chǎn)資源、物產(chǎn)資源,面積有日本三個那么大的美麗而富饒地方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000萬同胞淪為了亡國奴。
翻開歷史的這一頁,當年蔣介石的那句“絕對不許抵抗,繳械則任其繳械,入營房則聽其侵入”的話重重的擊打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心,這是怎樣的民族恥辱啊!29萬中國軍隊,1萬日本軍隊,本應該是取得絕對的勝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軍竟不費一槍一彈便一舉占領了東三省,3000萬同胞就這么糊里糊涂的成為了亡國奴。這是怎樣的悲哀、怎樣的恥辱啊!
__年后的今天,陽光依然燦爛,微風依舊輕拂著我們的臉龐,可是這莫大的民族恥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復,這血海深仇如何去償還?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新的災難,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就在我們第二節(jié)課開始,也就是10點整,我們?nèi)袑⒃俅卫懏斈甑木?,這警笛聲將長達15分鐘,它不僅是讓我們對在77年前遭受蹂躪的中國同胞進行哀悼,也是警示我們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它同時還是告戒我們有空中襲擊,請迅速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雖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已經(jīng)很少或者幾乎聽不到這種防空警笛,但做為龍的傳人,我們要記住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和生活意義。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我們今天紀念“九一八”不僅僅是為了讓每個龍的傳人不忘國恥,也不僅僅是為了每個龍的傳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我們紀念918事件更是為了堅定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同學們,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奮進。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我們將牢記這一天,讓我們在警笛拉響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振我中華!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八
九一八事變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事件。這一事件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開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經(jīng)歷了這場戰(zhàn)爭,我們對歷史的反思和體會是深刻而珍貴的。以下是我個人對九一八事變的心得體會。
首先,九一八事變告訴我們實力的重要性。當時的中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政治和經(jīng)濟上存在著諸多問題。這種內(nèi)部薄弱和不團結(jié),導致了我們在面對外敵入侵時的無力感。這一事變發(fā)生后,日本的侵略行動迅速推進,中國陷入了巨大的動蕩之中。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國家實力和團結(jié)的重要性,只有擁有強大的實力和團結(jié)一心,我們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其次,九一八事變讓我明白了歷史不能忘記。九一八事變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它提醒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曾經(jīng)引發(fā)國家悲痛的歷史。正如烏迪說:“歷史如同一面鏡子,如果我們在鏡子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我們就會失去對自己的記憶?!敝挥姓_地回憶和解析歷史,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第三,九一八事變啟示我們要保持警惕性。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對國家安全的警惕。當時的中國面臨諸多問題,但我們卻沒有意識到日本的威脅。這一事件讓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危機來臨時迅速作出反應,并有效地保護自己和家園。
第四,九一八事變反映了國際關系的重要性。那個時期,國際關系的復雜性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日本之所以能夠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得到世界其他大國的容忍和疏忽,這使得中國處于非常被動的位置。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跟國際社會保持良好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國際關系中得到支持,我們才能在世界舞臺上有更大的發(fā)言權和影響力。
最后,九一八事變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它不僅讓我對那個時期的中國產(chǎn)生了深刻的了解,也讓我多了一份對國家發(fā)展的責任感。作為中國人,我們肩負著自己國家的未來。我們要從歷史中得出教訓,吸取經(jīng)驗,為國家的繁榮和穩(wěn)定貢獻自己的力量。九一八事變讓我更深切地意識到國家的重要性和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要時刻保持警惕,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所帶來的深刻教訓值得我們永遠記住。這次事件讓我明白實力和團結(jié)的重要性,教導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保持對國家安全的警惕性,重視國際關系,同時也喚起了我對國家的責任感。通過對這個事件的體會和思考,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歷史,更好地面對未來,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九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嚴重的歷史事件,也是中國人民抗擊侵略的起點。這一事件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是一次沉痛的教訓,也是一次堅定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歷練。通過對九一八事變的研究和回顧,我深感自身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繁榮,并時刻保持警惕,不忘歷史,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首先,九一八事變讓我深刻體會到侵略的殘酷和危害。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對中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中國的領土,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被摧毀,人民的安居樂業(yè)被葬送。這讓我深刻意識到,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我們應當倍加珍惜,時刻保持警惕,不容讓侵略者有機可乘。同時,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也告誡我們,強國才能保衛(wèi)家園,唯有強大起來,才能抵擋外來侵略。
其次,九一八事變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讓中國人民深感國家的危難和命運的重大。在這個關鍵時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被激發(fā)出來,中國人民紛紛奮起抗擊侵略者。從東北抗聯(lián)到抗日戰(zhàn)爭,無論是軍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毅然決然地為了祖國的安寧和民族的尊嚴而奮斗。這讓我深感到,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和義務去愛護自己的祖國,維護我們的繁榮和安寧,為國家的發(fā)展獻出自己的力量。
此外,九一八事變也讓我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視。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并非突如其來,而是一系列歷史事件的結(jié)果。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是有前因后果、深層次原因的。通過對九一八事變的研究和了解,我才逐漸明白了這一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原因。歷史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對象,只有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和研究,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現(xiàn)實的復雜性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更好地借鑒和引導我們的行為。
最后,九一八事變也使我意識到,維護和平是每個人的責任。九一八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傷痛,而和平與繁榮則是每個人向往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應當以身作則,以和平為目標,以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安寧為己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盡管歷史的教訓痛苦而深刻,但我們不能讓仇恨和仇敵主義繼續(xù)束縛我們,相反,我們應當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和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推動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總之,九一八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和教訓。作為一個中國人,通過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回顧和思考,我深刻體會到了侵略的殘酷、愛國情懷的重要性、歷史的重要性以及維護和平的責任。我堅信,只有不忘歷史、珍惜和平、熱愛家園,我們才能夠?qū)崿F(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才能讓九一八事變成為歷史,而不會再讓類似的悲劇再次發(fā)生。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
九一八事變,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的起點。這場戰(zhàn)爭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也成為中華民族奮起抵抗的重要轉(zhuǎn)折點?;仡櫨乓话耸伦?,我深感歷史的滄桑和世事的無常,也從中得到了一些教育心得和體會。
首先,九一八事變提醒我們歷史的傷痛不容忽視。在這場事變中,中國失去了東北三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國家尊嚴和主權。這場事變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巨大的恥辱和痛苦,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強國列強的兇殘和貪婪。歷史的傷痛是不可磨滅的,它不僅僅是過去的一段經(jīng)歷,更是我們對未來的警示。我們應該保持對歷史的敬畏之心,銘記歷史的教訓,努力堅守國家尊嚴和主權。
其次,九一八事變告訴我們政治的動蕩容易招致外來侵略。事變發(fā)生之前,中國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困境中,社會動蕩不安、政府腐敗無能,這讓日本尋找機會侵略中國的動機更加明顯。九一八事變告訴我們,保持國家的穩(wěn)定和團結(jié)對于抵御外來侵略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建立強大的國家機器,提高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和長治久安。
第三,九一八事變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的嚴峻形勢下,中國人民表現(xiàn)出了巨大的勇氣和堅強的抵抗精神。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積極抵抗,展開抗日斗爭,共同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努力。這場戰(zhàn)爭不僅喚起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也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精神和團結(jié)力量。九一八事變教育我們,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只有愛國才能有危機時刻的自豪感和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
第四,九一八事變啟示我們要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是因為國際秩序的動蕩和日本的侵略野心,國際社會的不作為和中國政府的無力應對造成了悲劇的發(fā)生。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和平,加強國際合作,維護國際秩序的穩(wěn)定。只有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沖突,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繁榮。
最后,九一八事變也給了我們希望和啟示。中國人民在九一八事變后展現(xiàn)出了頑強的抵抗和不屈的精神,重新點燃了國家復興的希望。中國人民通過長期的抗戰(zhàn),最終戰(zhàn)勝了侵略者,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九一八事變告訴我們,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中國人民有著堅定的信心和無畏的勇氣。只要我們保持團結(jié)、堅定和奮斗,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和發(fā)展。
總之,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zhuǎn)折點,它教育我們要銘記歷史的傷痛,警示我們政治的動蕩和腐敗容易招致外來侵略,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啟示我們要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給了我們希望和啟示。通過對九一八事變的教育和反思,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加強國家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一
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在沈陽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打響了1937年全面侵華的序幕。這場悲劇帶給了中華民族沉痛的傷痛。歷經(jīng)幾十年的時間,我們逐漸認識到這次事變對中國的影響十分深遠,因此,我們必須從中反思和吸取教訓,以便更好地面對未來。
二、歷史回顧。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為了擴張勢力而對中國不可原諒的罪行。當時,日本軍隊在沈陽鐵路進行大規(guī)模炸彈爆炸,制定了“柳條湖事件”的謊言。這個謊言成為日本侵華的開始和理由。隨后,日本炮轟遼寧艦和進攻中國東北的所有地方,導致中國東北陷入了戰(zhàn)亂的深淵。這次事變使中國的國家權益遭到了嚴重的侵犯,揭開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黑暗篇章。
三、影響。
九一八事變不僅給中國的國家領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帶來不可磨滅的傷痛,更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嚴重摧殘。這場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苦難,他們失去了家園、親人和財產(chǎn)。同樣,這也給日本自己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他們在這次戰(zhàn)爭中失去了數(shù)以百萬的士兵和民眾的生命。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是雙方都難以承受的。
四、反思。
在今天,我們應該更好地認識到這次歷史事件的深遠影響,意識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同時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識,多了解國家的歷史和傳統(tǒng),究竟日本為什么會發(fā)生九一八事變。我們還應該學會彌補這種任意侵犯的傷痛和改變這樣的歷史兇猛,需要我們努力。同時,也需要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平才是讓我們更加幸福的。
五、結(jié)尾。
九一八事變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次深刻的傷痛,我們應該想辦法彌補這一罪行。在和平時期,我們緊密團結(jié)、創(chuàng)新發(fā)展,并通過這些努力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歷史,將歷史經(jīng)驗和成功經(jīng)驗傳遞給下一代,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更多的能量和力量。最終,我們希望全球都能呼吁和平,人民都能夠生活在平和、自由和安全的氛圍中,并一同努力,共同抵抗惡勢力的侵略。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二
團課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主題。對于我們這些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了解歷史以及緬懷先烈,不僅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肩負起未來的責任和使命。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探討團課九一八事變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段:歷史梳理。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東北鐵路進行的一次秘密襲擊。這次事變犯下了無數(shù)的罪行,引起了全國的憤慨和抗議,也加速了中國人民對于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呼聲。九一八事變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也對于日本和世界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段:歷史反思。
團課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歷史反思?;仡欉@段歷史,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于中國的侵略和壓迫,也能夠看到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歷史情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時刻警醒自己,保持對于歷史的記憶和對于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抵御外部的侵略和壓迫,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四段:價值傳承。
團課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還體現(xiàn)在了價值傳承方面。無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我們都需要時刻珍視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文化。只有傳承好這些傳統(tǒng)文化,才能夠保持我們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同時,它們也是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和文明的途徑。因此,在學習歷史時,我們需要保持謙遜和敬畏的心態(tài),融合創(chuàng)新的思想,不斷傳承和創(chuàng)新,推動文明和社會的進步。
第五段:責任擔當。
團課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最后一個方面是責任擔當。在這段歷史中,抗日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抗日英雄,他們始終堅定地站在抗日民族的戰(zhàn)斗中。他們舍生忘死,維護中國的尊嚴和民族的自豪,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而我們的責任,則是繼承并發(fā)揚這種勇氣和精神,不斷壯大中國的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總之,團課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不僅是對于歷史的一次回顧和反思,更是對于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的一次呼喚和激勵。只有牢記歷史,珍視文化,承擔責任,我們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三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的歷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它導致了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也讓中國的現(xiàn)代歷史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這一事件不僅僅影響著中國,同時也對世界的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一件歷史事件,反思其中的教訓,從中吸取經(jīng)驗,以便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
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引起的,但是它也有著中國自身的原因。首先,中國自身的政治治理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問題,導致了國家在面對外部威脅時的無力感。其次,當時國內(nèi)各種勢力的紛爭,導致了政府對外防御能力的削弱。再次,中國的民族精神的缺失,導致了國家的不團結(jié)和柔弱的態(tài)度。
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同樣也與日本在國際關系上的行動有關。當時,日本正在以擴大版圖為目標,在亞洲各國進行著侵略行為。而中國的內(nèi)部問題又給了日本趁虛而入的機會。日本發(fā)起九一八事變,既是對中國的侵略,也是對整個亞洲地區(qū)的危害。
九一八事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與它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有關,還與它的政治和文化素質(zhì)有關。一個國家需要有愿景、信仰和文化底蘊,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可靠的大國。同時,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也非常重要,必須在困難時刻挺身而出,團結(jié)一致才能在威脅中取得勝利。
第五段:結(jié)語。
九一八事變是一段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尊嚴和獨立是如何來自于民族意識的鼓舞和團結(jié)的力量。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一個國家和民族需要有強大的歸屬感和自信心,才能夠在時代的大潮中順應自然而然地發(fā)展,并有信心和勇氣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四
每年的今天,紀念“九一八”的3分鐘防空警報總能深深觸動全中國人民的心靈和思緒,勿忘國恥!88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蓄意策劃“柳條湖事件”“炮轟北大營”,在東北軍放棄斗爭不抵抗的態(tài)勢下,悍然入侵我國東北,隨后擴大到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難。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恥,缺乏斗爭精神是根本原因。種.種丟了斗爭精神的政策、策略、外交,如無力之手不能持物,無骨之脊不能堅挺,無神之目不能洞察一樣,徒勞無謂,禍國殃民。
從“不抵抗”,看丟了斗爭精神的政策方針之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出于“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需要,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日本看清了這一軟弱的政策實質(zhì),才敢于悍然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事變爆發(fā)后的幾個小時里,東北軍沒人敢斗爭迎敵,進擊北大營的日軍兵力約800人,而北大營駐軍卻有近7000人,東北軍還有數(shù)十架戰(zhàn)機,卻沒有一架升空就全部被日軍劫掠成為“助紂為虐”的利器。
從“怕打”,看丟了斗爭精神的應對策略之恥?!熬乓话恕笔伦儽l(fā)前,日本先后制造了“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為武力入侵制造種.種借口。對此,國民政府均“怕打”,屢屢不敢與日軍正面交鋒沖突。在應對事變過程中,正是由于缺乏斗爭勇氣、缺乏應急斗爭準備,“怕”字當頭,戰(zhàn)爭未發(fā)就已經(jīng)埋下了被動挨打失地辱國的禍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新的開啟偉大斗爭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明恥而_務,必須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要求,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zhàn)能勝。如此,歷史才不會重演,我們才更不負這一偉大時代的召喚。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五
今天是2015年9月18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可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在今天卻無法輕松的享受這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這優(yōu)美的風光。那是因為85年前的那一個晚上在沈陽發(fā)生了“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xiàn)他猖狂的夢想,悍然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出兵攻占我國的東三省,蔣介石命令東北軍“不許抵抗”,致使東三省這個有著豐富礦產(chǎn)資源、物產(chǎn)資源,面積有日本三個那么大的美麗而富饒地方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000萬同胞淪為了亡國奴。
翻開歷史的這一頁,當年蔣介石的那句“絕對不許抵抗,繳械則任其繳械,入營房則聽其侵入”的話重重的擊打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心,這是怎樣的民族恥辱啊!29萬中國軍隊,1萬日本軍隊,本應該是取得絕對的勝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軍竟不費一槍一彈便一舉占領了東三省,3000萬同胞就這么糊里糊涂的成為了亡國奴。這是怎樣的悲哀、怎樣的恥辱啊!
77年后的今天,陽光依然燦爛,微風依舊輕拂著我們的臉龐,可是這莫大的民族恥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復,這血海深仇如何去償還?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新的災難,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就在我們第二節(jié)課開始,也就是10點整,我們?nèi)袑⒃俅卫懏斈甑木?,這警笛聲將長達15分鐘,它不僅是讓我們對在77年前遭受蹂躪的中國同胞進行哀悼,也是警示我們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它同時還是告戒我們有空中襲擊,請迅速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雖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已經(jīng)很少或者幾乎聽不到這種防空警笛,但做為龍的傳人,我們要記住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和生活意義。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我們今天紀念“九一八”不僅僅是為了讓每個龍的傳人不忘國恥,也不僅僅是為了每個龍的傳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我們紀念918事件更是為了堅定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同學們,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奮進。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我們將牢記這一天,讓我們在警笛拉響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記歷史,勿忘國恥,謹記九一八,振我中華!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六
透過歷史的塵封,我再次凝望您,我親愛的祖國母親。無人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您流淚了,您流血了。于是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心聲匯集出同一句話,“九一_一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qū)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在戰(zhàn)斗中東北軍傷亡300余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軍法西斯的擴張,不抵抗的政策,導致我們的國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此等中華國恥傷碎了祖國母親的心,但他更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愛國之情,那時那刻東北人在流血,整個中華兒女在流血,東北人是我們的同胞,中國人在,東北在,千千萬萬個有志之士喊出了統(tǒng)一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東北山河”.
九一八過去了近85年,它帶給了中國人民永恒的主題“民族團結(jié)”。20世紀30年代我們的國家還處于貧窮階段,民心渙散,外國軍國主義實力便會侵犯我們,九一八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國家要富強,我們民族要團結(jié)——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再談血淚史,紀念他是為了勿忘國恥,是為了不要忘記落后就挨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國家現(xiàn)在富強了,建國60年來,我們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震驚了全世界,但我們依然要記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竟然羞愧于承認他們所犯下的罪行,試圖篡改歷史教科書,此種行徑可惡之極。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xiàn),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
我不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但我認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發(fā)展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請記住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切,振興我們的祖國,讓我們的祖國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歷史興衰交替,唯有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歷久彌新,只有不斷在教訓經(jīng)驗中前進,我們才能不斷進取,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歷史已經(jīng)過去,21世紀的我們要時刻銘記那段屈辱史,以史為鏡。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一千篇十七
我們來到了東北沈陽,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
九一八紀念館是一座長長的石窟,里面講述了x年前的一段歷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東三省,炸死了張作霖,引起了少帥張學良的抗日決心。我通過照片,文物,光電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頂山的居民被無原無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隊的殘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東北被折騰的血痕累累。東北人民抗戰(zhàn)十四年,終于結(jié)束了抗戰(zhàn),趕走了日本鬼子,結(jié)束了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紀念館,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的國家強大了,還會遭到日本的踐踏嗎?不會的!振興中華,人人有責。
唱不完的凄涼的太行山,松花江、長城長;數(shù)不盡的滅絕人寰的屠殺,實驗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靜安詳?shù)臇|方的土地上,在黃土的灰暗中傳來一陣陣警笛。一切的一切,都從那一天起?那一天,在東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語文課上,窗外,一陣汽笛,讓我們?yōu)橹澙酢笆强找u警報”一個聲音傳來,下意識地,我看了看表,9月16日。九點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這是哀鳴,這是警鐘,1931年9月18日夜,這是每個中國人民該銘心刻骨的日子。
東方,太陽已升起,紅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陽發(fā)出萬丈光芒,撫慰著受傷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陽不再血紅。幾只白鴿飛過,大地依舊安靜。歷史作證,我們贏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躕。踟躕為了多年恥辱的歷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紅色籠罩大地,北李有言“試看未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現(xiàn)在我愿與九葉共呼“然而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然而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66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