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100字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500字篇一
許三觀的一生賣了十一次血,每一次都是為別人而賣血的:第一次賣血是因為許三觀出于好奇、為了證明自己有個好身體,后來用這些錢娶了“油條西施”許玉蘭;第二次是他的大兒子一樂(其實一樂并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兒子)砸傷了方鐵匠的兒子,方鐵匠要他賠醫(yī)藥費;第三次因為與林芬芬發(fā)生關系,出于內(nèi)疚而補償給林芬芬;之后為了家人能吃上面條,為了一樂、二樂在鄉(xiāng)下過得好一點,為了給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置辦酒菜,為了得肝炎的一樂,接二連三地賣血……當他想為自己賣一次血時,他已經(jīng)老了,他的血沒人要了,這讓他多么痛苦。
許三觀是個小人物,卻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高大的形象。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男人,用自己的血汗撐起了這頭家。他得知一樂不是自己親生兒子,幫別人白養(yǎng)了一樂九年,但為了挽救這個家庭,他寧可被別人在背后說是“烏龜”。何小勇發(fā)生車禍的時候,許三觀還不計前嫌,讓一樂在何小勇家屋頂上叫魂。他的妻子許玉蘭被批斗,每天到街上站,許三觀不顧及面子給妻子送飯。用“偉大”一詞形容許三觀并沒有夸大,他是家里的頂梁柱,他永遠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他為了家庭,敢用自己生命來做賭注。
在許三觀和一樂身上,我看到了父愛,看到了超越血緣關系的親情。有一次,許三觀帶家人去吃面條,只給了一樂五毛錢買紅薯吃。許三觀對一樂說:“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倍嗝醋屓诵乃?,那時候我認為許三觀太不近人情了。可是,當我看到一樂離家出走,許三觀滿街找一樂的情景,又不禁潸然淚下?;蛟S真正的親情并不來自血緣關系,而在于彼此熟悉、習慣。一樂得了肝炎,許三觀已經(jīng)是50歲了,為了籌夠醫(yī)藥費,他連續(xù)賣了六次血。這是他人生中時間最長的一次賣血,走一站賣一次血,醫(yī)生都罵他是“亡命之徒”。讀到這里,我心里揪著揪著,很擔心許三觀會死掉,最后他還是活了下來。我不能想象,許三觀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他有多堅強。
在苦難面前,許三觀是個如草芥一樣的普通人,但他的生存觀卻不平凡!我們做人也應該像許三觀一樣,學會生活,做個平常而不平凡的人!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100字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500字篇二大學時讀過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隱隱地被這樣的農(nóng)民形象所震驚,我們的一生會有那么多苦難嘛?這樣的在絕境中只能默默接受,而又繼續(xù)活著?
福貴一直接受著死亡——他人的死亡,許三觀一直用賣血渡過一次次的絕境——往往是兒子產(chǎn)生的困境。
去年再度《活著》,福貴的一生令我痛哭,活著是那么不易的一件事,那到底上帝給予我們那么多的苦難是為了什么呢?我們不可能如同偉人一般,以極強的生命力去超脫,我們只是福貴,萬般無奈地恨著卻又平靜地接受。
再讀許三觀,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病了,他是一名農(nóng)民工,做著這個社會最辛苦的搬磚工作,在這個行業(yè)里一呆40多年,他以為他還可以再干10年,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吃力。在過去的40年里,他的血汗錢,帶大了他的兩個女兒,在三線小城市買了房——雖然是二手的的,雖然只有70多平?;貞浳业某砷L,我們家沒有如福貴般突然因為錢而難以招架的時刻,當在早期兩個女兒都讀著書的日子里,我們家一直很貧困,有住過舅舅的房子,有住過20平米的平房,2001年我從鄉(xiāng)下小學到城里花了2000塊錢,我讀高中時為了讀學校外語班花了2萬塊錢,2010年我們終于買了房,房產(chǎn)證上寫的還是我和姐姐的名字......
然后我的父親倒下了,從醫(yī)院回來那天,吃著飯他突然哭了,也許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沒幾年好活,也許是化療太痛苦,也許是發(fā)現(xiàn)人沒用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他賺不了錢了,這讓他難受,他覺得沒能給我買輛車而覺得對不起我,我給他錢的時候只是落寞地說讓我省點錢。有一次我和老媽去買電動車,他覺得我們買太貴了吵了一架——他生病后脾氣很差,后來我也哭著在大街上和他吵,他一個人在外面呆了一會,回家后他說他賺不了錢了,你自己的錢你自己決定,你喜歡你就買好了。
那個時候我就想到了許三觀,他的血拯救了這個家庭那么多次,而最后一次,他老了,正如我的父親辛苦了一輩子,當兩個女兒都能賺錢了,他還在想著付出,想著賺錢給我們買車,甚至病了害怕成為累贅。
所以對我來說,許三觀是個父親形象,一個簡單的中國農(nóng)民父親形象。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100字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500字篇三
終于把《許三觀賣血記》完完整整看了一遍,感覺又回到余華作品的陰影里,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
一如《活著》和《兄弟》,他的故事里總是充斥著人生的艱辛。他所崇尚的只是敘述,所需要的也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diào)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我們的心。他的書有一種力量,一種能夠帶動人心弦的力量。
這一本書又有別于其他的作品,他完全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tài)展開敘述,通篇用對話表現(xiàn)故事。不得不佩服他的言語駕馭能力,對話雋永,語言簡潔卻意蘊無窮,這是一部返璞歸真沒有任何炫技之感的小說。
許三觀僅僅是城里絲廠的送繭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加入了賣血的隊伍,第一次賣血的錢用來成了家,故事就這么展開。
然后是結(jié)尾。許三觀頻繁賣血之后沒有凄慘地死去,一樂二樂三樂都有了自己的家室,他和許玉蘭不再缺錢花,他們的生活好起來。不習慣余華的故事有個好的結(jié)局,但也不能不說這是個驚喜,誰說沒有希望呢,這就是。暗無天日的年代里,總是奢望能有那么一點點的光,拯救我們。也總會有那么一點點的光,挽救我們于無形。
一開始是不喜歡許三觀的,他賣了血他有了錢他看上了漂亮的高調(diào)的的許玉蘭,然后他讓她花了八角三分錢,然后他拆散了她與何小勇,然后他們就結(jié)婚了。在很大一部分的篇幅里,我一直都看不到他們之間有愛存在,只是生活在一起罷了。一直到許三觀為了還方鐵匠兒子的醫(yī)藥費而去賣血的時候,一直到許三觀坐在失而復得的桌子旁等著許玉蘭回家的時候,我知道,愛是存在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再后來,許玉蘭被批斗了,她被剃成陰陽頭,她被掛上大牌子,她被放到大街上,他給他送飯,他輕聲對她說,我把菜藏在米飯下面,現(xiàn)在沒有人,你快吃口菜。他對三個兒子說,你們不要恨她,你們要恨她的話,你們也應該恨我,我和她是一路貨色。
再后來,是故事的最后,許玉蘭說,許三觀,我們走,我們?nèi)コ猿簇i肝,去喝黃酒,我們現(xiàn)在有的是錢…
那些一個個給人留下震撼的情景是什么?可能有人把它叫作愛和親情。
余華在中文版自序中說,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jié)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
這是一份歷史,試圖喚起更多人的記憶。
故事訴說著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情形,那么艱難,可是他們依然掙扎著堅持著。我一度以為過不去了,可是后來希望又來了。
方鐵匠過來抄家的時候,大饑荒一家人餓得面黃肌瘦的時候,一樂重病的時候…那么多艱難的日子,一家人也這樣挺過來了。
忽然想起,許三觀和他兒子的名字有個美妙的組合,或許這就是暗示。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許三觀用嘴給全家人炒菜的時候。大饑荒,一家人喝的粥越來越稀,為了減少體力消耗只能躺在床上。許玉蘭在他生日這天特地煮了放糖的粥,孩子們卻忘記了甜的味道。他心疼孩子,于是在帶他們在想象中做飯。說實話,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感覺又好笑又感動,他們都在不停吞口水搶菜吃,我也是。
許三觀在故事中掉了很多次眼淚,他的女人也是。一直不認為掉眼淚是什么可恥的事情,誰都會有感情,誰都需要宣泄。當他家徒四壁,當他思念死去的爺爺和四叔,當他想起阿方和根龍,當他認為一樂死去了,當他的血再也賣不出去…這個男子漢一把又一把的眼淚,可是后來所有的困難都能過去不是么,他們總是說,好日子會來的,只是時間問題。
眼淚只是一個情感的出口,所需要的,依然是淚水背后的那一種堅強,是淚水過后的那一份信仰和堅持。
這一份即興的流水賬,姑且把它叫做,讀后感吧。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100字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500字篇四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精選5篇)
《許三觀賣血記》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小說幾乎沒有什么的明顯的高潮,但是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感覺。人物性格似乎簡單,但是又如此的矛盾,有些情節(jié)可以說是很可笑,但是又覺得也許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人性和劣根性。許三觀和徐玉蘭的糊涂婚姻僅僅是因為可笑的八角三分錢,但僅僅因為如此何小勇就曝露了自身的無情與自私;當許三觀知道徐玉蘭的不貞時氣急敗壞,一反常態(tài),不再唯妻子命是從,看著方鐵匠搬自己家東西幫忙不說還更賣力氣,對于養(yǎng)了九年的一樂,心情十分復雜,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始終走不出他是別人兒子的陰影。而徐玉蘭的心情呢?到底他已成為這一家的女主人,她可以在不為婦之前,痛快的花掉八角三分錢,但是在嫁給許三觀后,她比誰都會過日子,大聲的對菜販砍價還肆無忌憚的挑選每一顆菜,未雨綢繆平日攢米,以備不時之需,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很賢惠的女人,但是也許她的遺憾就是她經(jīng)常說的那句話,不知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讓她承受如此之多,她犯了女人的禁忌,也許當初她有把握嫁給何小勇的,并不知道會有一個許三觀出現(xiàn),于是她接受了來自何小勇的引誘,不貞成為她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烙印,愧疚,罪名,批斗,一樂的怨恨,她承受了太多,接受了太多的懲戒。但她卻保守了一個秘密,一輩子都沒有說出真相,她一口咬定是在婚后出軌,甚至都已經(jīng)承認一樂不是許三觀的兒子,去不肯交代自己的第一次送給了何小勇,也許考慮到許三觀,自己的丈夫最大的承受力就是此種程度吧!
說說他們的兒子吧!我是最喜歡一樂的,是長子的原因吧,他特別的懂事,對于二樂三樂,他很有當哥哥的擔當,三樂被打,找二樂幫忙,后來又拉來了一樂,一樂贏得很睿智。一樂是許三觀的得力助手,許三觀對一樂說: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看了讓人心酸的一句話,一樂從九歲就開始承受著這種本不應由他承受的壓力,當許三觀說他不是親生兒子時,當一家人都去勝利飯店吃面條,而一樂只能吃一個沒有手掌大的地瓜時,他的心有多疼。當找何小勇做親爹時,何小勇打他,罵他,他只能一路向西,他傷心難過,沒有人是他親爹,最終他回到了許三觀的身邊,許三觀對于一個養(yǎng)育了十幾年的孩子,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也許真正的親情并不來源于血緣關系,而是熟悉,習慣而已,一樂很孝順,除了許三觀的話誰的話都不會聽,許三觀不計前嫌讓一樂為慘遭橫禍的何小勇叫魂,那一幕,一樂和許三觀一個屋上,一個屋下,他們的對話感染了我,那才是父子之情。
再說二樂,個人認為二樂是很八卦的,呵呵。哪里有事兒他哪里到,也許是那種年齡,他專門打聽一些沒用的事兒,無意間又跟別人說,消息多半是很可靠的。三樂呢,有點兒傻,但是是最幸福的一個吧,小時候是狗都閑的年齡是,大家都對他說:三樂走開。長大一點還沒有脫離傻氣,總是傻傻的笑,沒有什么主見。
最后我還是要說許三觀的,許三觀一次次的賣血,每次都可以賺35元錢。有兩三次我是很感動的。第一次是為了一樂還方鐵匠錢,第二次是為了請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吃飯,還有就是為了給一樂治病,連續(xù)買下賣血的情節(jié)。最后一次賣血是很有深意,很有余韻的,還透著一種悲哀。沈血頭嘲笑許三觀的血只能賣給木匠當油漆,許三觀久久不能釋懷,他頓時認為自己已經(jīng)太無用了,他用賣血的錢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災荒,而此時已沒人要他的血,如果再有饑荒他要怎么辦呢?最后的鏡頭是這樣的徐玉蘭帶許三觀來到了勝利飯店,吃了三次同樣的黃酒和炒豬肝兒,兩人相濡以沫,夫妻情深,沒有了年輕時的吵吵鬧鬧,也許他們并沒有存在過什么愛情,但是此情更珍貴。
初識余華是因為那部“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著”的現(xiàn)實主義力作《活著》,作者借“福貴”這一充滿美好祝愿的名字,以悖論的方式描述了他充滿坎坷的一生。讀它的時候,你在笑,笑過之后,淚水又不禁滑落下來。
讀罷《許三觀賣血記》,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活得簡單而直接,事情有時會因為荒唐的思路進行下去。全書以許三觀賣血的經(jīng)歷為主線,年輕時,許三觀出于好奇、同時證明自己有把好筋骨而第一次賣血,第一次拿到了三十五元錢(后用來娶媳婦),在勝利飯店吃了第一盤爆炒豬肝,喝了第一次溫過的黃酒。接下來,許三觀因為一樂打傷了方鐵匠的兒子,沒錢支付醫(yī)療費而賣血;又因為與林芬芳發(fā)生了關系,出于內(nèi)疚而賣血,以便買些東西補償林芬芳;自然災害到來,許三觀為了全家人能去勝利飯店吃碗面條而賣血;一樂、二樂下鄉(xiāng)插隊,許三觀賣血給一樂補身體、增開銷,不多時,又再次賣血為給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置辦酒菜;最后一次,也是最漫長最艱辛的一次,一樂病重,為了湊錢治病,許三觀一路賣血賣到上?!谠S三觀的意識里,賣血就可以解決災難,當他六十歲的時候,得知自己已經(jīng)老到不能賣血的時候,他失望地哭了“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災難怎么辦……”
書中有的情節(jié),令人在捧腹之余又延伸出了些許思考。許三觀能娶到有名的“油條西施”許玉蘭,就是因為他對許父說,他和玉蘭都姓許,嫁給他,許家就有后了,跟倒插門一樣,許父聽后欣然答應婚事;方鐵匠帶著人來抄許家的時候,臨出門,許玉蘭要求他們喝了茶水再走,一行人先是回絕,后因許玉蘭的一句:“你們喝了再走,專門為你們燒的水。”一行人又特地回來到廚房去喝水;許三觀與林芬芳發(fā)生關系之后,送去了黃豆、肉、綠豆和菊花,被林芬芳的丈夫發(fā)現(xiàn),他背著東西來到許家,然后張口大罵許三觀了自己的妻子,嚷嚷過后,又把東西背了回去;自然災害時,全家沒有吃的,許三觀就以畫餅充饑的方法,用語言為家里每個人炒了一盤菜,還強調(diào)專門為誰炒的菜,別人不能咽口水……
許三觀生活在城市里,他有著自己的道德準則,許多事他表面上罵罵咧咧,實際上內(nèi)心善良,最后還是會去做。樸實的人生里,他并沒有抱怨,賣血對他而言,并不是痛苦和磨難,相反,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人生的每一步,都沁進了鮮血,那樣的日子,該是多么充實而可貴啊。
大學時讀過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隱隱地被這樣的農(nóng)民形象所震驚,我們的一生會有那么多苦難嘛?這樣的在絕境中只能默默接受,而又繼續(xù)活著?
福貴一直接受著死亡——他人的死亡,許三觀一直用賣血渡過一次次的絕境——往往是兒子產(chǎn)生的困境。
去年再度《活著》,福貴的一生令我痛哭,活著是那么不易的一件事,那到底上帝給予我們那么多的苦難是為了什么呢?我們不可能如同偉人一般,以極強的生命力去超脫,我們只是福貴,萬般無奈地恨著卻又平靜地接受。
再讀許三觀,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病了,他是一名農(nóng)民工,做著這個社會最辛苦的搬磚工作,在這個行業(yè)里一呆40多年,他以為他還可以再干10年,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吃力。在過去的40年里,他的血汗錢,帶大了他的兩個女兒,在三線小城市買了房——雖然是二手的的,雖然只有70多平?;貞浳业某砷L,我們家沒有如福貴般突然因為錢而難以招架的時刻,當在早期兩個女兒都讀著書的日子里,我們家一直很貧困,有住過舅舅的房子,有住過20平米的平房,2001年我從鄉(xiāng)下小學到城里花了2000塊錢,我讀高中時為了讀學校外語班花了2萬塊錢,2010年我們終于買了房,房產(chǎn)證上寫的還是我和姐姐的名字......
然后我的父親倒下了,從醫(yī)院回來那天,吃著飯他突然哭了,也許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沒幾年好活,也許是化療太痛苦,也許是發(fā)現(xiàn)人沒用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他賺不了錢了,這讓他難受,他覺得沒能給我買輛車而覺得對不起我,我給他錢的時候只是落寞地說讓我省點錢。有一次我和老媽去買電動車,他覺得我們買太貴了吵了一架——他生病后脾氣很差,后來我也哭著在大街上和他吵,他一個人在外面呆了一會,回家后他說他賺不了錢了,你自己的錢你自己決定,你喜歡你就買好了。
那個時候我就想到了許三觀,他的血拯救了這個家庭那么多次,而最后一次,他老了,正如我的父親辛苦了一輩子,當兩個女兒都能賺錢了,他還在想著付出,想著賺錢給我們買車,甚至病了害怕成為累贅。
所以對我來說,許三觀是個父親形象,一個簡單的中國農(nóng)民父親形象。
終于把《許三觀賣血記》完完整整看了一遍,感覺又回到余華作品的陰影里,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
一如《活著》和《兄弟》,他的故事里總是充斥著人生的艱辛。他所崇尚的只是敘述,所需要的也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diào)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我們的心。他的書有一種力量,一種能夠帶動人心弦的力量。
這一本書又有別于其他的作品,他完全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tài)展開敘述,通篇用對話表現(xiàn)故事。不得不佩服他的言語駕馭能力,對話雋永,語言簡潔卻意蘊無窮,這是一部返璞歸真沒有任何炫技之感的小說。
許三觀僅僅是城里絲廠的送繭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加入了賣血的隊伍,第一次賣血的錢用來成了家,故事就這么展開。
然后是結(jié)尾。許三觀頻繁賣血之后沒有凄慘地死去,一樂二樂三樂都有了自己的家室,他和許玉蘭不再缺錢花,他們的生活好起來。不習慣余華的故事有個好的結(jié)局,但也不能不說這是個驚喜,誰說沒有希望呢,這就是。暗無天日的年代里,總是奢望能有那么一點點的光,拯救我們。也總會有那么一點點的光,挽救我們于無形。
一開始是不喜歡許三觀的,他賣了血他有了錢他看上了漂亮的高調(diào)的的許玉蘭,然后他讓她花了八角三分錢,然后他拆散了她與何小勇,然后他們就結(jié)婚了。在很大一部分的篇幅里,我一直都看不到他們之間有愛存在,只是生活在一起罷了。一直到許三觀為了還方鐵匠兒子的醫(yī)藥費而去賣血的時候,一直到許三觀坐在失而復得的桌子旁等著許玉蘭回家的時候,我知道,愛是存在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再后來,許玉蘭被批斗了,她被剃成陰陽頭,她被掛上大牌子,她被放到大街上,他給他送飯,他輕聲對她說,我把菜藏在米飯下面,現(xiàn)在沒有人,你快吃口菜。他對三個兒子說,你們不要恨她,你們要恨她的話,你們也應該恨我,我和她是一路貨色。
再后來,是故事的最后,許玉蘭說,許三觀,我們走,我們?nèi)コ猿簇i肝,去喝黃酒,我們現(xiàn)在有的是錢…
那些一個個給人留下震撼的情景是什么?可能有人把它叫作愛和親情。
余華在中文版自序中說,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jié)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
這是一份歷史,試圖喚起更多人的記憶。
故事訴說著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情形,那么艱難,可是他們依然掙扎著堅持著。我一度以為過不去了,可是后來希望又來了。
方鐵匠過來抄家的時候,大饑荒一家人餓得面黃肌瘦的時候,一樂重病的時候…那么多艱難的日子,一家人也這樣挺過來了。
忽然想起,許三觀和他兒子的名字有個美妙的組合,或許這就是暗示。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許三觀用嘴給全家人炒菜的時候。大饑荒,一家人喝的粥越來越稀,為了減少體力消耗只能躺在床上。許玉蘭在他生日這天特地煮了放糖的粥,孩子們卻忘記了甜的味道。他心疼孩子,于是在帶他們在想象中做飯。說實話,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感覺又好笑又感動,他們都在不停吞口水搶菜吃,我也是。
許三觀在故事中掉了很多次眼淚,他的女人也是。一直不認為掉眼淚是什么可恥的事情,誰都會有感情,誰都需要宣泄。當他家徒四壁,當他思念死去的爺爺和四叔,當他想起阿方和根龍,當他認為一樂死去了,當他的血再也賣不出去…這個男子漢一把又一把的眼淚,可是后來所有的困難都能過去不是么,他們總是說,好日子會來的,只是時間問題。
眼淚只是一個情感的出口,所需要的,依然是淚水背后的那一種堅強,是淚水過后的那一份信仰和堅持。
這一份即興的流水賬,姑且把它叫做,讀后感吧。
鑒于語文老師的推薦,看了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這部真實而又平淡的小說,剛開始讀,感覺故事情節(jié)挺荒唐,但讀到后邊部分,越來越感動了。
許三觀的一生賣了十一次血,每一次都是為別人而賣血的:第一次賣血是因為許三觀出于好奇、為了證明自己有個好身體,后來用這些錢娶了“油條西施”許玉蘭;第二次是他的大兒子一樂(其實一樂并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兒子)砸傷了方鐵匠的兒子,方鐵匠要他賠醫(yī)藥費;第三次因為與林芬芬發(fā)生關系,出于內(nèi)疚而補償給林芬芬;之后為了家人能吃上面條,為了一樂、二樂在鄉(xiāng)下過得好一點,為了給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置辦酒菜,為了得肝炎的一樂,接二連三地賣血……當他想為自己賣一次血時,他已經(jīng)老了,他的血沒人要了,這讓他多么痛苦。
許三觀是個小人物,卻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高大的形象。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男人,用自己的血汗撐起了這頭家。他得知一樂不是自己親生兒子,幫別人白養(yǎng)了一樂九年,但為了挽救這個家庭,他寧可被別人在背后說是“烏龜”。何小勇發(fā)生車禍的時候,許三觀還不計前嫌,讓一樂在何小勇家屋頂上叫魂。他的妻子許玉蘭被批斗,每天到街上站,許三觀不顧及面子給妻子送飯。用“偉大”一詞形容許三觀并沒有夸大,他是家里的頂梁柱,他永遠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他為了家庭,敢用自己生命來做賭注。
在許三觀和一樂身上,我看到了父愛,看到了超越血緣關系的親情。有一次,許三觀帶家人去吃面條,只給了一樂五毛錢買紅薯吃。許三觀對一樂說:“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倍嗝醋屓诵乃幔菚r候我認為許三觀太不近人情了??墒牵斘铱吹揭粯冯x家出走,許三觀滿街找一樂的情景,又不禁潸然淚下?;蛟S真正的親情并不來自血緣關系,而在于彼此熟悉、習慣。一樂得了肝炎,許三觀已經(jīng)是50歲了,為了籌夠醫(yī)藥費,他連續(xù)賣了六次血。這是他人生中時間最長的一次賣血,走一站賣一次血,醫(yī)生都罵他是“亡命之徒”。讀到這里,我心里揪著揪著,很擔心許三觀會死掉,最后他還是活了下來。我不能想象,許三觀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他有多堅強。
在苦難面前,許三觀是個如草芥一樣的普通人,但他的生存觀卻不平凡!我們做人也應該像許三觀一樣,學會生活,做個平常而不平凡的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4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