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優(yōu)質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3:06:08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優(yōu)質19篇)
時間:2023-11-23 13:06:08     小編:筆舞

總結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行動和決策的一種回顧和總結,讓我們能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偨Y的結構要合理,通常包括引言、主體和結論三個部分。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一

文本解讀:

《早》是一篇文質優(yōu)美的游記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臘梅花以及魯迅課桌上的“早”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課文有兩個部分寫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對臘梅花的刻畫。由聞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顏色、形狀,把臘梅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寫出來。字里行間充滿喜愛、贊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運用,由臘梅花的清香純凈,開的最早,引出魯迅桌上“早”的來歷,進而講到“時時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臘梅清純的特點與魯迅高潔的人格品質,多有相似之處。所以選好切入點,緊抓主線,通過朗誦、對比,體悟魯迅的高潔品質,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二

教學難點: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

同學們,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寫字,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第一次做飯……那么,在你做過的這些“第一次”中,哪一件給你的印象最深呢?想一想,再把它寫出來,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成長的快樂吧!

二、明確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的目標:。

1.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

2.要把經(jīng)過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資料鏈接。

回顧本單元的課文,引導學生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哪些內容與本次習作的訓練目標同步,從中借鑒司法,使學生的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引導學生如何選材,如何人手來寫。

1.這次習作圍繞什么來寫?(第一次)。

2.怎樣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經(jīng)過清楚地告訴別人呢?(指名回答)。

說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樣做的。

3.怎樣才能把這次習作寫好呢?(過程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4.討論交流,確定習作材料。

五、資源共享。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資源,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六、習作方法。

根據(jù)本次習作特點進行指導。(課件出示)。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經(jīng)過寫清楚。

2.可抓住場面細節(jié)展開描寫。

3.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三

1.通過組織秋游,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采集標本、積累寫作素材的技能。

2.對照本組課文,學習狀物的基本方法,寫出秋天植物葉子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

3.通過寫作,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

2.觀察順序和寫作順序相結合。

課前準備。

1。、組織秋游,明確到野外進行觀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見的樹葉標本。

2.查閱資料,了解秋天樹葉色彩變化的原因,并做好筆記。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發(fā)興趣。

1。、昨天,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觀察秋天的樹葉,你觀察到了哪些樹葉?

3。、小結。秋天到了,很多樹葉都換上了新的色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觀察這些樹葉,寫一篇介紹秋天的樹葉的習作。(板書課題)。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指名讀課本中的習作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本次習作有哪些要求?、學生討論,教師結合討論情況相機板書:形狀、顏色。(變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樹葉標本,邊看邊思考:你最喜歡什么樹葉?它有什么特點?你準備向大家介紹哪幾種樹葉?(楓葉、冬青葉……)。

三、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寫作。

1.出示楓葉標本,問:

(1)楓葉由哪兩部分構成?(板書:葉柄葉片)。

(2)葉片、葉的邊緣各有什么特點?

(3)葉脈有什么作用?

(4)楓樹葉的葉柄有什么特點?

(5)你知道楓葉秋天為什么會變紅嗎?、討論、小結:秋天氣溫降低,楓葉里的葉綠素被破壞了,產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楓葉的葉子就變紅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秋天的楓葉,注意楓葉的形狀、色彩,還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色彩變化的原因。

3。、評議口述情況。

4.根據(jù)評議情況將介紹楓葉的內容完整地寫下來。

5。、按同樣的方法,將另外一種樹葉的特點寫下來。

四、指導學生寫好全文。

1.通過介紹,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不止熟悉一種樹葉,有的熟悉兩種、三種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兩三種都寫下來,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學生討論。小結:要確定好介紹的/頃序,并且在介紹不同的樹葉時過渡要自然。

2.討論:如果把介紹幾種樹葉的`話寫下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嗎?當然不是,還應該加上什么?(開頭和結尾)。

3.復習本單元學過的課文,進一步明確“總一分一總”的寫作方法。

4.開頭可以怎么寫?、寫秋游時看到秋葉的總印象。

5.結尾可怎么寫?、討論,小結:可以寫對秋葉的贊美,也可以寫這次活動給自己帶來哪些快樂,增長了哪些見識。

五、修改評議,完成習作。

1.把剛才已寫好的片斷加上開頭,段與段之間要注意連接,還可以再介紹一兩種與剛才寫的色彩變化不同的樹葉。

2。、學生獨立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習作,集體評議、修改,對寫得有新意的同學加以表揚。

4.謄寫。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四

一、教學要求:

1、能讀懂“習作要點討論”和材料提供的讀書卡片。

2、學習利用資料卡片收集、整理素材,并能按一定的順序介紹某種動物。

3、通過習作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三、教學難點:

多向構思,融入思想感情。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讀懂“習作要點討論”和材料提供的讀書卡片。了解揚子鱷的有關特性及其價值。

2、學習利用資料卡片收集、整理素材,并能按一定的順序介紹某種動物。

3、通過習作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三)教學難點:

多向構思,融入思想感情。

(四)教具準備:

圖片等資料。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是世界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動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上珍貴、稀有的動植物。今天我們就要來學寫一種動物,它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二、運用投影片觀察插圖,認識寫作對象。

1、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珍稀動物?

2、如果讓你來寫揚子鱷,你打算從哪幾方面來寫?

三、明確內容要點,結合收集的材料,理清敘述順序。

1、揚子鱷還有什么俗名?

2、揚子鱷的分布地區(qū)。

3、揚子鱷被稱為“活化石”的原因。

4、揚子鱷的外形特點。

6、揚子鱷目前的生存狀況。

7、根據(jù)板書小結。

這次作文可以按“名字--分布情況--考古價值--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生存狀況”的順序,有條理地敘述。

四、講清習作注意點。

1、語言要通俗明白,力求生動有趣。

2、文章要有一定的情節(jié)。

對揚子鱷活動、捕食、棲息、繁殖等方面的生活習性,應該進行細致的描述,這樣才會增加習作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從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學生口頭練習。

1、編列提綱,給收集的材料編號。

2、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五

1、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漢字,寫一篇習作。

2、把喜歡的原因寫清楚。

3、字跡工整。

重點、難點。

重點:確定最喜歡的漢字。

突破方法:在已學過的漢字中進行挑選,相信自己的第一選擇不可模棱兩可。

難點:把喜歡的原因寫清楚。

突破方法:先對你選擇的漢字進行字形分析,然后通過聯(lián)想挖掘它的內涵。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前導語。

一、明確目標。

1、學生自由朗讀習作題目,想一想這次習作有哪些要求。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3、指名學生概括,教師指導、點撥。

三、資源共享。

四、習作方法。

五、佳作賞析。

六、開心練筆。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構思,佳作的賞析,教師的指導,著手寫“最喜歡的漢字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

七、交流探究。

八、小結歸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評析交流材料。

2、學生動手完成本次習作的草稿。

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習作修改。

一、開心點評。

二、指導修改。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在習作修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評析。

一、習作講評。

二、小節(jié)總結。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六

教材分析:

《習作3》借劉常寧同學的《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這篇習作例文進行示范引路,引導學生學會用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去仔細觀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東西,學到很多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用簡潔而樸實的語言細致地描繪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

一、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樣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小動物的,又是如何細致地寫出它們的活動的。

2、學會用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去細心觀察,認識事物,學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習作,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細致地描寫出來,做到文通句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例文引路,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現(xiàn)象。

2、在觀察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細致地描寫出來,做到文通句順。

教學難點:如何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細致地描述出來,做到文通句順。

三、課前準備。

1、提前一周,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尋找新的發(fā)現(xiàn)。

2、在晨會課上,口頭交流“我的發(fā)現(xiàn)”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說“發(fā)現(xiàn)”

1、談話。小朋友,春天來了,你們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呢?你們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2、師說“發(fā)現(xiàn)”。

最近幾天,老師也在留心我們的生活,我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我發(fā)現(xiàn)柳條在發(fā)芽、長葉了,嫩綠的柳條在微風中,輕輕飄呀飄,真像小姑娘的長發(fā);我發(fā)現(xiàn)一場綿綿的春雨過后,小草長得更快了,花兒開得更歡了;我還發(fā)現(xiàn)春天來了,陽光更暖和了,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越來越少了,人呢,越來越精神了。

(二)、范文引路,學會“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讀。思考:他發(fā)現(xiàn)了哪些令他喜歡的東西?這些東西是怎樣的?

3、討論交流。重點討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東西是什么樣的?他是怎么會發(fā)現(xiàn)的?

(三)、各抒己見,細說“發(fā)現(xiàn)”

1、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要求:力求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清楚(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的;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的東西是什么樣的?)。

2、集體交流,互相評議。

先指名一、兩名學生交流,教師相對進行評價。

再指名一、兩名學生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3、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評價修改。

(四)、起草成段,描寫“發(fā)現(xiàn)””

1、學生練習寫稿,教師來回巡視,指導幫助習作有困難的同學。

2、學生寫完后,先自己讀習作,看看是否寫明白。

(五)、師生評價,修改“發(fā)現(xiàn)”

1、欣賞習作。

(1)、教師展示下水作文,讓學生進行評價。

(2)、指名學生朗讀一篇優(yōu)秀習作,說說好在哪里?

2、修改習作。

(1)、挑選一篇沒有寫清楚發(fā)現(xiàn)的習作,師生共同修改。

(修改時著重落實在如何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敘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順。)。

(2)、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六)、謄寫“發(fā)現(xiàn)”,配畫插圖。

1、學生謄寫習作,要求謄寫規(guī)范,書寫端正。

2、可以在習作旁配畫插圖。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七

1.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查閱資料,使學生弄清蘋果的常見品種,栽培的歷史,生存條件,營養(yǎng)功效等,獲取寫作的第一手材料。

2.引導學生有條理地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寫明常見品種、生存條件、營養(yǎng)價值及幾種常見蘋果在外形特征、品質、類別等方面的差異。

3.經(jīng)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盡力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要求]。

1.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參觀訪問果園、商店認識水果品種以及查閱有關資料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提供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寫作練習,“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難點: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課前準備]。

1.利用活動課帶領學生參觀訪問本地的幾家水果店,認識幾種常見的蘋果,看看它們的形狀、顏色、品種等,了解它們的特點、產地、什么時候成熟,屬于幾類果等。填好參觀記錄表(表式見書上第65頁)。

2.組織學生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蘋果的資料并做記錄。

3.訪問蘋果園的農藝師,了解蘋果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yǎng)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提供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篇作文,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作文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寫作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分小組互相練說。

(2)指名說。

(3)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作文。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八

[教學要求]:

1.讀懂習作要求,結合“讀書卡片”,系統(tǒng)、全面說明揚子鱷。

2.借鑒本單元幾篇課文的寫法,仔細觀察反復閱讀,寫好揚子鱷。

3.展開想象,多向構思,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教學難點]:多向構思,融入思想感情。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幫助學生搜集有關揚子鱷的資料。

[主要板書計劃]:

揚子鱷。

1、有序介紹。

2、獨特構思。

3、融入情感。

[教學過程]:

一、了解習作內容。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1.揚子鱷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2.為什么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請大家閱讀書上的'圖文介紹。

二、獨立構思框架。

現(xiàn)在讓大家以“揚子鱷”為題寫篇作文,你準備怎樣寫,請大家用五分鐘時間構思一下。引導學生重點思考:大致寫幾部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三、指導多向構思。

2.指導學生說說:

(1)假如沒有揚子鱷。

(2)揚子鱷作為禮物……。

一、(3)我將來要……。

二、四、融入思想感情。

剛才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習作注意了引導有關資料,寫清楚揚子鱷的特點,但沒有把自己對揚子鱷的喜愛之情流露出來?,F(xiàn)在請大家互相討論交流,把有關語句修改、潤色,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我現(xiàn)信大家會寫好的。

五、學生寫作文稿。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六、謄寫作文。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九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設計圍繞重點,緊抓主線,循序漸進。誦讀環(huán)節(jié),既注意整體效果又能兼顧個體的個性朗讀;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既有關聯(lián)詞語對課文的概括訓練,又有魯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訓練,在教學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一線串珠,直奔主題。

在執(zhí)教伊始我緊抓課題“早”直奔主題,引導學生找到課文敘述的重點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然后直奔重點段落深入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析問題,這樣貫穿全課,一珠串線,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在引導學生。在研讀梅花的“早”時我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態(tài),再出示文章內容,通過反復誦讀,對照圖片,結合課文文字讓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補充梅花的詩句,加深認識,逐步深入。

三、語言訓練,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的語言訓練,在梅花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梅花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的過程,通過自己眼中的梅花與文章中的梅花相對應,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在研讀魯迅“早”的故事時,我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相機出示三組關聯(lián)詞語要求學生按要求填空,讓學生在辯與不辨中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魯迅辯與不辨背后的深意,從而理解魯迅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著出示魯迅的成就介紹,讓學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學習了梅花的“早”與魯迅的“早”之后,我拋出文章為什么要寫他們的“早”,引導學生尋找相似之處,從而理解作者用意,升華文章主題,水到渠成。

當然,當然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過渡與教師語言的精煉上還要繼續(xù)努力。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

文本解讀:

《早》是一篇文質優(yōu)美的游記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臘梅花以及魯迅課桌上的“早”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課文有兩個部分寫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對臘梅花的刻畫。由聞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顏色、形狀,把臘梅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寫出來。字里行間充滿喜愛、贊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運用,由臘梅花的清香純凈,開的最早,引出魯迅桌上“早”的來歷,進而講到“時時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臘梅清純的特點與魯迅高潔的人格品質,多有相似之處。所以選好切入點,緊抓主線,通過朗誦、對比,體悟魯迅的高潔品質,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設計圍繞重點,緊抓主線,循序漸進。誦讀環(huán)節(jié),既注意整體效果又能兼顧個體的個性朗讀;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既有關聯(lián)詞語對課文的概括訓練,又有魯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訓練,在教學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一線串珠,直奔主題。

在執(zhí)教伊始我緊抓課題“早”直奔主題,引導學生找到課文敘述的重點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然后直奔重點段落深入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析問題,這樣貫穿全課,一珠串線,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在引導學生。在研讀梅花的“早”時我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態(tài),再出示文章內容,通過反復誦讀,對照圖片,結合課文文字讓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補充梅花的詩句,加深認識,逐步深入。

三、語言訓練,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的語言訓練,在梅花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梅花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的過程,通過自己眼中的梅花與文章中的梅花相對應,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在研讀魯迅“早”的故事時,我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相機出示三組關聯(lián)詞語要求學生按要求填空,讓學生在辯與不辨中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魯迅辯與不辨背后的深意,從而理解魯迅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著出示魯迅的成就介紹,讓學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學習了梅花的“早”與魯迅的“早”之后,我拋出文章為什么要寫他們的“早”,引導學生尋找相似之處,從而理解作者用意,升華文章主題,水到渠成。

當然,當然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過渡與教師語言的精煉上還要繼續(xù)努力。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一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

2、設問:想到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歸納小結: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么來歷?含義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匯報自己讀懂的地方,并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匯報自己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共同解決。

三、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

2、指名讀學生自己選定的小節(jié),感情朗讀匯報,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jié)與“早”有關?(5~8小節(jié))。

2、精讀5~8小節(jié),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任選一種“早”進行批注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么?”或者“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發(fā)現(xiàn)等,準備匯報。

4、根據(jù)學生匯報的順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a、學生匯報第五節(jié)的內容: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d、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記在自己的心里嗎?

e、課文為什么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學生匯報第六節(jié):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說說自己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lián)系嗎?

五、聯(lián)系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過渡,并引讀最后一節(jié)。

2、“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

六、圖文對照,聯(lián)系“早”

1、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的順序。

2、圖文對照,了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說,指名說。

4、試對教室練說。

七、總結課文,升華“早”

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凈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二

1、讀通課文。

2、讀準攢、撩、揩、抿等生字,理解炊煙裊裊、田埂等詞語,認清蜿蜒的字形。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嘗試背誦有關段落。

4、初步感受山村孩子勤勞樸實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教學難點:感受文章的美和山里孩子的勤勞樸實美,抓住美來理解課文。

1、猜謎導入。

(2)揭題。

(板書:背篼)后理解。從字形上看,你認為背篼是什么做的?

(竹、藤、柳條等做成,可以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篼。)見過背篼嗎?請同學板畫。

(3)齊讀課題。

(4)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整體感知。

(1)大聲讀課文,想辦法把文章讀通順、讀正確。能干的嘗試讀流利。

(2)反饋。

(選擇性朗讀,特別是課文第7自然段。)。

重點讀準炊煙裊裊、揩去、積攢。

機動板書:揩、攢、撩、蜿蜒等。

大家都很會讀書。你愿意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嗎?我這里有配音樂的朗讀,還有圖,請你邊聽邊看,想象一下描繪的畫面。

(3)教師配音樂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4)談談聽后的感想。

3、圍繞美,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

(1)導入:

美麗的夕陽下,這個勤勞的孩子回來了。

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說一說、找一找,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美?

隨機點撥(板書):晚霞美山風、小溪、鳥炊煙。

(2)句子比較,體會感情。

這里有這么一段話(出示小黑板):山風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小溪發(fā)出輕輕的流淌聲,鳥兒在樹枝上叫著。

誰來讀一讀?再請你自己讀讀第2自然段,兩者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好好讀讀,體會一下或同桌交流一下,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擬人手法表現(xiàn)歡快、喜愛之情。)。

反饋。個別說。你能用實踐來證明嗎?很會思考,一起來試試。齊讀。

(3)理解炊煙裊裊。

(4)感情朗讀。

a、大家都很善于發(fā)現(xiàn)美,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嗎?自由讀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交流隨機指導。

b、一個人就這么有感情,四人小組的力量就更大了。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感情朗讀,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朗讀方式,如:分角色讀、表演讀鼓勵創(chuàng)新。

c、交流。

d、有感情地齊讀。取長補短,結合想象,配樂朗讀。

4、小結。用你明亮的雙眼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

5、作業(yè)。

(1)、嘗試背誦。

(2)劃下你喜歡的句子,嘗試背誦。

(3)反饋。

(4)《作業(yè)本》第4、6題。

板書:

生字晚霞美山風、小溪、鳥炊煙。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三

《早發(fā)白帝城》是二年級第四冊《遠行》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五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辭、陵、猿、帝、啼五個生字,能夠根據(jù)詞義選擇“還、重、朝”三個多音字正確的讀音,根據(jù)已有積累書寫“舟”、學寫“朝”交流“帝(啼)岸。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古詩、當堂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能夠根據(jù)詩句想象三峽的景象。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自學生字詞,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感受詩人的心境。

一、引入(單元整合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板書:遠行。

在以前的課上我們學過了《遠行靠什么》我們可以用什么交通工具去遠行呢?(復習舊知)(2名,注意聲音洪亮、表達完整)。

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也去遠行,他是誰呢?(出示畫像)。

誰來介紹介紹他(孩子們簡單說說自己了解的李白)(出示李白的資料)(背誦兩首關于李白的詩)(復習舊知)。

李白這次遠行,他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檢查預習)你從哪里知道?

出詩句。勾畫“輕舟”一詞,于是我們明白了“舟”就是小船,所以除了輕舟我們還可以說(小舟),舟可以做部首,我們一看到舟就知道(與船有關)那你能說出哪些帶有舟的字呢?怎么才能把舟字寫在田字格中間(寫舟)。

二、指導自學。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跟著詩人乘著小舟,去遠行,(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什么(時間早地點白帝城發(fā)出發(fā))(課文里還有一個字跟他很像,說說怎么區(qū)別呢?寫帝、啼)(寫兩字)。

(課件)。

1、自由讀課文,把你覺得難的字多讀兩遍。

2、回憶認字四法。

3、把詩文讀通順讀流利。

讀詩文的時候,你有哪些字詞覺得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呢?

抽生讀全詩大家評價是否讀準確了。

讀準三個多音字“朝、還、重”(區(qū)別讀音,說說你怎么知道課文中讀這個音?(引導孩子通過了解字義來選擇正確的讀音)。

讀準“陵、猿”等詞語。

4、再讀全文(讀準字音)。

5、讀、出節(jié)奏。

三、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文,感受作者的心境。

出ppt師講述(了解背景)。

范讀詩文,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

彩云間——這是什么時候的彩云呢(早上,板書朝霞,你們見過朝霞嗎?什么樣的?彩云間的白帝城是什么樣的?看圖片,讀出白帝城的美)在這樣一個彩霞滿天的早上,詩人靜靜地站在白帝城前,他要做什么?(理解辭字)。

離開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他的心情怎么樣,你們從哪句話體會到的?(抽生讀)把哪個詞讀慢一點就更能突出這種心情呢?(再次強調“還”就是(要回家了)引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江陵)真的有一千里嗎這里說明了路(很遠)(讀)。

一千里并不是真的一千里,李白寫詩常常有這樣非??鋸埖氖址?,你還記得他的那首詩里還這樣寫到(生背詩)。

《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夜宿山寺》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

那么我們這首詩里還有這樣的寫法嗎?(萬重山,讀,你有什么感受)。

對比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和輕舟已過萬重山你有什么感受。

(輕舟能換成小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小舟順江而下,一日千里,兩岸的山上傳來了(猿猴的啼叫)(你聽過猴子叫嗎,在哪里聽到的)這里的猿猴叫聲又是怎樣的?來看看(出示水經(jīng)注,老師讀,找出描寫猿猴叫聲的句子,說說感受)。

猿猴聲聲啼叫,連綿不絕,聲音如此的悲慘,可是詩人心情卻(非常高興),因為(引讀)他馬上就要(回家了)。

出門行千里,終必把家還,讓我們再次跟隨詩人李白告別彩云中的白帝城,回到家里去吧。

(配樂、讀誦)。

背誦全詩。

四、認讀詞語,鞏固新知。

(讀詞語)。

開火車)(猿聲,辭別,白帝城,江陵城,朝陽,啼不住,一日還,輕舟,兩岸)。

老師如果把這些生字放在新的詩句中,你們會讀嗎?(出示詩句:)。

五、寫字。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通過抓重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深刻理解山里孩子的淳樸和勤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和山里的孩子交過朋友嗎?他們都喜歡干些什么?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老師也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山里的孩子,你瞧,這他就向我們走來了----(多媒體出示、配樂朗誦第一小節(jié))。

2、找重點句。

這是一位怎樣的孩子呢?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出示重點句)。

3、讀重點句,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為什么說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4、出示學習提示。

二、講讀課文。

1、小組學習。

(1)輕聲讀課文。

(2)找一找文中哪些具體事例體現(xiàn)寫了山里孩子的勤勞。

(3)邊讀邊按順序用(1)(2)(3)......標出。

2、反饋。

(一)學習5、6、7小節(jié)。

1、學生說具體的體會到勤勞的事例,

2、找出課文內容讀出來,并說出從哪個詞中體會到勤勞。

如“沉甸甸、捧出山柿子”

3、在讀這一段,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山里的孩子不僅勤勞還很淳樸。

是啊,這是一個多么勤勞淳樸的山娃!

4、學生說從采藥材中體會到。

理解“積攢”的意思便體會到了勤勞。

5、學生說7小節(jié)能體會,從汗水和泥漬中體會到。

(1)女生讀第7小節(jié)。

(2)說說“撩、揩”的意思。

(3)自讀這一節(jié),你讀出了什么?(抿著小嘴微笑,勞動不怕累)。

那么請你也抿著小嘴對老師笑一個,是啊,你們可真是勤奮的孩子。

(二)、學習第4小節(jié)。

1、學生說從這段體會到勤勞,讀出相關句子。

2、出示動詞填空。

3、請學生自己換著讀一讀,體會動詞的準確性。

4、請學生小組研究讀,從中你能讀出什么(對路熟悉,路很遠)。

5、指名讀,看誰能讀出輕快,讀出熟悉的感覺。

6、齊讀。

山里的孩子就連這蜿蜒的山道都是如此的熟悉,真不愧為勤勞的孩子。

(三)、學習2、3小節(jié)。

1、學生說事例。

2、反問:為什么這里也能體會,我們怎么也看不出?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說出理由。

4、自讀這段,想想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體會擬人的寫法)。

5、出示句子比較。

讀句子--說不同----讀出不同。

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山風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6、小組合作學習。

小溪對他說著悄悄話。

小溪發(fā)出輕輕的流淌聲。

鳥兒在樹枝上叫著。

鳥兒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

7、品讀句子。

自讀--個別讀--齊讀。

8、學習第3小節(jié)。

(1)學生說事例和理由。

(2)同桌一起讀句子發(fā)現(xiàn)疑問。

為什么說裊裊升起的炊煙是媽媽高高揚起的手臂?

(3)你能用動作把他表示出來嗎?(動作表演理解)。

(4)男生讀句,女生表演。

(三)學習第8小節(jié)。

是的,這是一個多么勤勞的山娃,使我們情不自禁的說道。

1、齊讀: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2、去掉“哦”字自讀最后一句,體會有何不同。

3、說說“哦”的含義。

4、在齊讀這一句。

三、總結全文。

1、認識了眼前這位山里的孩子,那自己跟他比一比,想對山里的孩子說些什么呢?

2、學生說體會。

3、朗讀詩。

老師也有很多話要對這位山里的孩子說。千言萬語匯成一首詩。

《山娃子》。

歸來了,山娃子。

帶著一身的汗水、泥漬,

帶著一路的雨露、晚霞,

歸來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田地,

山風、小溪、鳥兒,是您親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是您夢的小徑。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著一座大山。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四、課堂小練筆。

寫下要對山娃說的話。

作者郵箱:lqfmaomao@。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五

課堂是師生共同經(jīng)歷的一段生命體驗,師生彼此是學習的伙伴。教師應該跟著學生走,以學定教,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語言去面對學生,去配合學生,為學生搭設展示自我的平臺,與學生共舞。讓學生讀最感興趣的部分、選擇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2、朗讀感悟,彰顯學生的閱讀個性。

張?zhí)锶粝壬f得好: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這形象地道出了朗讀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這一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生發(fā)問題,在讀中產生靈感,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放飛個性。所有的問題都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打開學生思接千載的想象通道,使其才思敏捷,讓其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飛揚。

3、豐富積累,編織課內外聯(lián)系的紐帶。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上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作者吳伯簫老先生借《早》向讀者展示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文章處處洋溢著民族文化的芬芳。魯迅是民族魂,他的作品及身上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后,引領學生了解魯迅,認識魯迅,研究魯迅,走進魯迅的精神世界,使得語文課堂不再是學生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生學習的驛站,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4、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生發(fā)語言動機,提供語言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發(fā)展。課文雖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將三味書屋的陳設和冰清玉潔的梅花呈現(xiàn)于我們眼前,但學生對三味書屋沒有直接的文化積淀,對梅花也缺乏必要的生活積累,學生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必然難以深透。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細心揣摩教師語言,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畫面有形還有境,教師描述有形還有情,情動而辭發(fā),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戰(zhàn)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4、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

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方法:

讀、思、講、議、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

2.通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詞。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xiàn)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現(xiàn)在,其余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在全班說說,然后組織學生評議。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第一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第二句: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第三句: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第四句: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第五句: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思考,互相討論。

(1)“我”為什么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郝副營長注視著那幅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課文的題目是“燈光”,你覺得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嗎?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fā)言,積極討論。)。

5.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部分內容。

板書設計:

事物——看(燈)。

燈光聯(lián)想——往事。

事物——想念戰(zhàn)友。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七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這句話顯得更富有現(xiàn)實意義。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廣泛,深遠的,特別是語文教學,因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廣泛的”,可以直至孩子生命成長的整個過程,而這一影響的主陣地就是課堂教學。我們給了孩子什么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引導孩子學習《背篼》這一課時,我力求于這一理念開展教學,教學中感觸較多。

一、給孩子一份情感養(yǎng)料。

1、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豐富的“人文內涵”,其基點就在于“情感”。試想: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如何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課堂教學需要老師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教師的激情來源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以及堅定的職業(yè)道德觀念的驅動,來源于課前深挖教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自身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合適的語言、恰當?shù)难凵瘛幼鳌瓊鬟f給學生,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用以燃起孩子的激情?!侗丑芬徽n,雖然情節(jié)簡單,但情感真摯豐富,這正好是老師展示激情的最佳平臺,教學前我就準備抓住讀、演、悟等幾個板塊讓學生體味文中情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學生a、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因為圖上有許多的大山。

b、可能是生活在城里的,去山上玩。

c、不對,只有生活的山里的孩子才會背著這么重的東西臉上還露出笑容。

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經(jīng)過一番討論,我知道孩子們被山里的孩子那意氣風發(fā)、精神抖擻的形象感染了,學生已經(jīng)有想了解主人公的需要了,于是我趁機問:“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嗎?你想了解有關他的那些情況?”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以朋友的身份來研究山里孩子的'品質,使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課文,縮短了與孩子的時空差距。閱讀課文的情感基礎也就有了。

3、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侗丑愤@篇課文通過對山里孩子回家經(jīng)過的敘述表現(xiàn)了山里孩子勤勞樸實以及關心鄰居、熱愛學習、體貼**的美好可貴品質。教學中,為了能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山里的孩子體貼**的這一品質,我深情地說:“媽媽撩起圍裙一角,想揩去的是兒子小臉上的汗水和泥漬,更想揩去的是兒子勞動后的疲勞,媽媽多么想表達對自己孩子的喜歡呀!小小的一個“揩”字卻顯示出真摯的母子之情。山里的孩子多么想安慰媽媽,他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學生a.迫不急待地說:“媽,我打的柴夠燒一陣子了吧!”

b.“媽,你看我多能干!”c.媽,我不累。d.不說話,什么話也沒說,就是“抿著小嘴微笑”。

經(jīng)過討論,大家認為應該選d生說的有理,因為上山打柴禾對于山里的的孩子來說是經(jīng)常做的事,無須都要說些什么,而且這樣更體現(xiàn)了山里孩子特有的樸實性格。此時此刻,學生對“媽媽”的愛、對山里孩子的敬佩,對母子之情的感懷難于言表,感情得到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并行,相得益彰。

可見,教學中情感的體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教師、學生的“三情”互溶共振,最終要達到開啟學生感情閘門的作用。

二、給孩子一處開放的空間。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感悟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讀、論、演等多種途徑獲得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xiàn)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教學的哪個環(huán)節(jié),他們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教《背篼》一課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jù)課文這三段內容開展表演,擴寫。把文中未寫出的語句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示出來。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組紛紛顯示出了獨特的編導、表演、語言才能。在學生能力得到展示的同時,對課文的了解也更深入。

2、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庇幸庾R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侗丑芬徽n中,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與朋友、家人相處的場景,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感受說起,進而感受自身與主人公的差距,從而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

三、給孩子一個感悟的天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fā)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jīng)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中大部分是情感的對話而這種對話的作用就在于,加深體驗,有所感悟,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養(yǎng)。教學這一課時,我總覺得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山里孩子”,如何讓我們平原學生去體驗山里孩子的情感呢?教學中我問:平時同學們在家會做什么家務活?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的勞動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在同山里孩子比較時,飽含著對自己無比的喜愛之情贊美著山里的孩子……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文本是例子,人生才是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在教學《背篼》一時,分析教材時我想:能否讓一個文本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范本,真正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唯有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文本,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為了達到這一點,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充分感悟,體驗文中不同的情感,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紛紛浮出文面,接著借助表演、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感悟,形成認知,從而達到指導生活的目地。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八

說起背篼,大家會認為是用來裝東西的一種農具,可在我的家鄉(xiāng)指的卻是一些進城專給人們背東西的農民。他們的勤勞樸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在幺姨家玩到深夜才回家。在路上,我看見一些背篼露宿街頭,他們將自己的背篼平放在地上,背篼的出口朝著自己,把頭伸進去睡覺,我見了,心里頭很不是滋味,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說:“現(xiàn)在民政部門給他們提供了廉價的住宿房,只要2元錢就可以住一個晚上的?!蔽衣犃?,問:“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人舍不得2元錢呢?”媽媽又說:“他們?yōu)榱斯?jié)約錢才這么做的,除了種點莊稼,這就是他們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了?!薄芭??!蔽尹c點頭。我想:他們真能吃苦??!心里不禁生起一股敬佩之情。

通過我與背篼的幾次接觸,我不再像以往那樣看到他們就躲得遠遠的,他們外表的骯臟不再令我惡心,更多的是尊重與理解,還有幾分親切。

又到農忙季節(jié),很多背篼都回家插秧了,街上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生活真有些不便,人們也常常想起他們。

揚子鱷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九

1、理解課文,體會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提前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王愿堅,當代著名作家。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讀音。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xiàn)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怎樣把課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這一段分成三層。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怎樣把這一段分成三層。

4、請三名同學分三層朗讀課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內容。

1、指導理解第一層。

(1)指名朗讀率一層。

(2)通過杳字典理解下列詞語:挺進、豫皖蘇、圍殲戰(zhàn)。

(3)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層的內容。(在圍殲戰(zhàn)開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zhàn)斗英雄,他在激戰(zhàn)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中的插圖,看得那樣入神,火柴劃了一根又一根。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和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

(4)激戰(zhàn)馬上就要開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勞動人民將有可能為建設祖國,為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讀書學習,而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力......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郝副營長高尚豐富的內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把這一層再朗讀一遍。

2、指導理解第二、三層。

(1)指名朗讀。

(2)指導理解下列詞語:后續(xù)部隊、千鈞一發(fā)、整編師。

(3)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層的內容。(突擊連沖進守敵圍墻后,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lián)系。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zhàn)有可能失敗,情況非常危急。人們萬分焦急。就在這緊要關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遺體。)。

(4)課文中說“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對這句話有什么體會?(表現(xiàn)了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

(5)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把“戰(zhàn)斗打響后”和“戰(zhàn)斗勝利后”這兩層再朗讀一遍。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第二段。

2、預習課文的其它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上一堂課學的課文。

2、作者是怎樣想起這段往事的?我們來學習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指導理解下列詞語:漫步、清明節(jié)、(漫步是沒有目的的悠閑地走。清明節(jié)是節(jié)氣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引起我回憶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 惫雌饘ν碌幕貞?。這三個字是連接現(xiàn)實和往事的一根鏈條,因為英勇犧牲的郝副營長也說過:“多好?。 保?。

4、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再朗讀課文的這一部分。

三、學習結尾部分。

1、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清“璀璨”“華燈”的意思。

2、“我”怎么會想起郝副營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一是見到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因為郝副營長生前也曾經(jīng)憧憬過這美麗的燈光;二是聽見游人發(fā)出的“多好啊”的贊嘆,因為郝副營長生前也曾經(jīng)這樣贊嘆過。)。

3、教師小結:這個結尾部分和開頭都寫的是現(xiàn)在,相互照應?!拔摇痹谔彀查T廣場璀璨的華燈下回憶往事,包含著不忘不過去,應該把先烈的精神發(fā)揚光大的意思。

四、指導作縮寫練習。

1、指導讀“思考,練習”第六題,明確練習要求。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縮寫這一段,哪幾點必須寫清楚。

3、討論交流。(縮寫這一段,必須寫清楚五點:一是時間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戰(zhàn)斗的任務;三是戰(zhàn)斗前郝副營長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戰(zhàn)斗中郝副營長的表現(xiàn);五是郝副營長的犧牲。)。

4、學生做縮寫練習,教師檢查了解縮寫情況。

5、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內容,師生酌情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

1、準備聽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2、準備縮寫第二段。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3899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