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24 06:29:58
2023年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四篇)
時間:2023-02-24 06:29:58     小編:zdfb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篇一

草地上的螞蚱、花叢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蟲世界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他們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螞蟻搬家,喜歡追著蜻蜓飛舞,更想捉一只瓢蟲數數到底有幾顆星星……他們玩著、說著、畫著、問著,樂此不疲。但是,螳螂有幾種顏色?竹節(jié)蟲長什么樣?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離大自然卻越來越遠了。因此選擇《捉迷藏的昆蟲》這個教學內容正是遵循了《綱要》中關于教學內容選擇的三個原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所感興趣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正確的教育能夠加速兒童的發(fā)展。教師只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要尊重兒童學習的愿望,不能強加給學生。教師的作用是間接的,教師不應該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是介紹問題和對策,讓兒童自己主動地、自發(fā)地學習。”在《捉迷藏的昆蟲》活動中,教師始終堅持幼兒想、說、做在前,教師指導、小結在后的原則。皮亞杰還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新的復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維和行動結合起來的方法?!币虼?,本次活動將探索過程與游戲結合起來,既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又能維持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

實施策略:

整個活動的組織以游戲貫穿始終。

1、師幼游戲,打好鋪墊。通過游戲“捉迷藏”,理解“隱藏”與“發(fā)現”之間的關系,為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做鋪墊。

2、趣味尋找,探索發(fā)現。尋找花草叢中、圖片中利用保護色隱藏自己的小昆蟲,探尋昆蟲保護自己的奧秘,體驗發(fā)現、探究的樂趣。

3、角色扮演,知識拓展。通過扮演角色,復習鞏固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知識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藏有螳螂、蝴蝶、螞蚱等昆蟲的花草叢。

2、《昆蟲躲貓貓》圖片。

3、《春天》的音樂,昆蟲頭飾若干,小鳥頭飾一個。

活動重點:

了解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活動難點:

對昆蟲“保護色”的理解。

活動過程:

1、游戲“捉迷藏”,理解“隱藏”與“發(fā)現”之間的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讓幼兒親身感受:如果想不容易被別人發(fā)現,必須要隱藏好。

2、探究、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1)找找、說說

①教師帶領幼兒尋找藏在花草叢中的昆蟲。

②請幼兒說說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討論為什么這些昆蟲藏在和身體顏色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昆蟲以及與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2)看看、聽聽

教師播放課件,讓幼兒了解枯葉蝶、竹節(jié)蟲、蘭花螳螂等昆蟲是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

(3)找找、認認

①教師出示《昆蟲躲貓貓》大圖片,請幼兒尋找圖中已經認識的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

②請幼兒找出圖片中的其他昆蟲,拓展幼兒關于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經驗。

3、游戲《小鳥和小蟲》,復習鞏固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知識經驗。

教師帶領幼兒玩“小蟲和小鳥”的游戲,鼓勵幼兒將掌握的知識經驗運用到游戲中。

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篇二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2、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沙工具、水若干桶、紗布、吸管若干。

活動過程:

1、運用沙子寶寶的秘密這個話題引起幼兒活動的愿望。

師:我們今天要和沙子寶寶交朋友。沙子寶寶呀,最喜歡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那么我們今天就來找一找沙子寶寶的秘密吧。

2、運用各種工具,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紗布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水桶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3、組織幼兒積極討論玩沙活動中的發(fā)現。

小結:所以我們小朋友在玩沙的時候不要把沙子拿來扔,避免沙子飛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導幼兒用水把沙澆濕,觀察沙子遇水后結塊的變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的區(qū)別,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小結: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們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戲。

5、組織幼兒分組進行小組造型,體驗干沙和濕沙的任意造型。

幼兒自由分組玩沙,教師適當引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6、評價幼兒的表現。

你們今天表現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寶寶的秘密。沙子寶寶說下次還想和你們做游戲呢!

活動反思:

聯系生活揭示科學知識的意義。要做到科學教育與幼兒的生活相結合,不僅是學習課題來自生活,還應該引導幼兒能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了科學知識可以為生活服務。這樣做,可以拉近幼兒與科學的距離,使幼兒對科學產生一種親切感。

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篇三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 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2、 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

一、 準備部分

復習幾何圖形。

1、 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 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 出嘗試問題

1、 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

2、 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 提示記錄方法。

三、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

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 教師講解

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 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 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

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1) 幼兒講述以上特征。

(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體。

六、 幼兒操作活動

建構正方體,幼兒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用塑料學具,拼裝成一個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正方體的玩具,送給太空成的朋友。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做好后,提示他們檢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體的,有沒有六個面,每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七、 集體游戲“拼圖”,辨認正方體

要求幼兒從一堆各種形體的拼圖積木中選一塊正方體積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圖。

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觀察光透過布或透明玻璃紙和皺紋紙形成的彩色光團及光團重疊的變化

2、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及疑問,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戲

3、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的玻璃紙、各色布、皺紋紙若干,大小能覆蓋手電筒口

2、手電筒幼兒人手一個

3、一段節(jié)奏強烈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們玩一個很好玩的你們從沒玩過的游戲,好嗎?”

教師打開手電筒,將光照射到活動室墻面上,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兒自由講述

師:“現在請你們猜一猜,如果在手電筒前面蒙上一塊紅布,會怎么樣?”

幼兒自由講述

二、幼兒嘗試制作彩色燈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大膽地試一試?!?/p>

小朋友每人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透明玻璃紙或一塊布或皺紋紙,覆蓋在手電筒的鏡面上

幼兒嘗試自己制作彩色燈,教師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幫助,尤其是幫助能力稍差的幼兒也能嘗試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可將自己的彩色燈打開,射到白墻面上,觀察光團的色彩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幼兒大膽地自由地玩一玩,并可隨意找好朋友講講自己的新發(fā)現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fā)現用透明玻璃紙用布用皺紋紙制作的彩色燈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再次玩的興趣和觀察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再玩一個新的游戲?”

教師裝著神秘的樣子:“色彩娃娃還有兩個好朋友呢,它和好朋友在一起時還會變成另一種顏色,你們相信嗎?不信,你們隨便去找兩個和你不同顏色的在一起玩一玩。”

引導幼兒兩個或三個一組進行合作游戲

啟發(fā)幼兒移動各自的彩色光團,讓三個光團互相交叉,部分重疊,仔細觀察光團重疊后發(fā)生的色彩變化讓幼兒自由講述,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發(fā)現和感受

三、結束游戲

最后,在一段節(jié)奏強烈的音樂聲中,幼兒模仿舞臺燈光師,制造出活動、變化的燈光效果,全體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和燈光效果進行創(chuàng)意舞蹈的自編,也可請愿意上臺表演的小朋友進行表演,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2595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