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讀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2 12:33:14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通用18篇)
時間:2023-11-22 12:33:14     小編:紫衣夢

讀后感是對所讀書籍的評價和反思,它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書中的價值和不足之處。那么如何寫一篇有深度有觸動的讀后感呢?首先,要認真閱讀全文,把握作者的主旨和觀點,其次,要理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思考,最后,要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個人的感受和體會。讀完這些讀后感,你會發(fā)現(xiàn)對同一本書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和感受,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一

在語文書中有許許多的課文,總能找到使我感悟深刻的那篇文章,那就是《最后的姿勢》。

《最后的姿勢》主要講的是一位叫譚千秋的普通老師,在一次地震中為了保護被困在教室沒有逃出去的學生——把他們壓在課桌底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他們撐起一面希望的墻。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也十分感動。譚老師為了救自己的學生,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為了就這幾個學生,他失去了不到五歲的女兒,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永遠離我們而去。

當?shù)卣痖_始時,他離門口最近,但他并沒有逃走,而是忙著疏散學生。時間匆匆流去,最后幾個學生出不去了,譚老師巍然撲在課桌上,把他們擋在課桌下,等到救援人員趕到,他已經停止了呼吸。

最后,我想對譚老師說:“您的無私奉獻感動了我。雖然您離開了人世,但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您讓我明白了比生命更有意義的東西,您也是我的老師,謝謝您!”。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二

萬眾矚目的2008,竟充滿了如此多的磨難;冰雪災害,凍壞了美麗的南國;打砸搶燒,玷污了圣潔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們的家園。

但是,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也不會倒下!

廢墟里,四個學生沒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為有永不倒下的譚老師給他們生的力量。老師,折斷了自己的翅膀,讓學生繼續(xù)飛翔。我看老師那寬闊無比的懷抱中,永遠留著那脆弱的生命靈魂,自己卻折斷了翅膀,永遠停棲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讓他以這個姿勢,飛入了天堂。

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如今我終于懂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這果敢無畏的姿勢,這充滿大愛的姿勢,將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廢墟中,發(fā)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里,母親用短信留給幾個月大的孩子最后的禮物,最后的愛,因為母親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讓她匍匐著,著自己的孩子;擔架上,3歲孩童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舉起僅能活動的右手敬禮,那震撼,那感動充盈著人們的心;當面對余震來臨的危險,荊利杰跪地哭求“讓我再救一個”,因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中國心……一個個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數(shù)不勝數(shù)。

2008,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不會倒下!2008,中國人將被自己感動……。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三

當我第一次看到課題后,有一個問題突然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這是誰的最后姿勢呢?”我?guī)е@個疑問進入了文本,最后通過我的認真閱讀,讓我知道了這是譚千秋老師用51歲的寶貴生命換來四個學生生還的最后姿勢。讀完這篇課文使我頗有感觸,我被譚老師那可貴的精神所感動了。

這是發(fā)生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真實、感人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譚老師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在下午兩點多時,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叭松膬r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讓同學們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暫的幾秒鐘,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跑出去?這時,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在地震來臨時,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譚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學生,他對學生的愛讓他毅然決然的張開雙臂,護住學生,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和痛苦卻留給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還有許多偉大的最后姿勢。如:地震后救援工作還在繼續(xù)時,有一個搶救人員,透過那廢墟的間隙看到了一位母親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她的的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起來有些詭異。人們小心的把壓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安靜的睡著,他睡熟的臉蛋讓所有在場的感到很溫暖。

這位母親與譚老師的偉大事跡,都是發(fā)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真實故事。通過他們的最后姿勢,讓我知道愛的真諦和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譚老師您和那位位的母親讓我們永遠記住了!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四

一支粉筆積淀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托萬世文明。就在20xx年5月12日下午,一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所有的學生上了一節(jié)珍貴的課,這節(jié)課的主題就是無私。

在5月12日房屋坍塌的一瞬間,閃現(xiàn)了這樣一個鏡頭:一位老師將困在教室里的四個學生立即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

當我讀到: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時,已是熱淚盈眶,深深感動之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記得四年級時,512大地震過后,老師發(fā)動大家為災區(qū)的人民捐款,當時我一點也不積極,最后還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才不舍的捐了三元錢,比起譚老師,我是這么渺小,譚老師可以無悔的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別人,而我卻連區(qū)區(qū)幾元錢也舍不得,學了這篇課文后我才明白當時我是多么自私。

我突然間被譚老師這種無形的愛帶動了,樹立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塑造靈魂的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無私的人。用一份份質樸的愛把一個個靈魂塑造。做一個像譚千秋那樣的老師,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譚老師的這一堂課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他的最后這一堂課,為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又增添了幾分神彩。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五

《最后的姿勢》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講述了在“5?12”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四位學生,壯烈犧牲的故事。讀了這篇文章,我被譚老師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動了。

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的本能反應就是:逃!但在譚老師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而是學生。他的心系在學生身上,這種崇高的師德靈魂令我肅然起敬!

地震中,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英雄,不止一位。他們每個人,都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銘記。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六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剛領完新書回來,閑著沒事干,便拿出新語文書翻了起來。

突然,一個特別的題目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就是《最后的姿勢》。

課文的主人公是譚千秋,他是一位恪盡職守,大愛無私的老師。當?shù)卣鸢l(fā)生時,大部分學生都逃出了教室,但在那短暫的幾秒鐘內,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同學都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這時,探前期歐老師便用他51歲的寶貴生命換來了四位同學的生還。

當我讀到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獲救的學生和一位老師說的話時,我的心靈被震顫了。我不由自主的對這位普通的老師充滿了敬意。我想象中的譚老師是這樣的:身著普通的襯衣褲子,戴著一副眼鏡,認真的在批改作業(yè)。

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卻救了四位同學的寶貴生命。如果我們人人都像譚老師一樣,那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他這種恪盡職守,大愛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七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的大地震是我國人員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大地震。在那次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其中,潭千秋老師的英雄事跡最為讓人感動。那天下午,他正在為同學們講課,這堂課他講得是“人生的價值”?!叭松膬r值是什么呢?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同學們在認真地聽著他的講課。突然,課桌、樓房,一切都搖晃起來,譚老師意識到是地震,他離門口最近,最容易逃生,但他沒有那么做,大喊“同學們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一個接一接個地跑了出去,樓房即將坍塌,還有四名同學沒有跑出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刻,他讓同學們鉆到課桌底下,譚老師不顧一切的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把同學護在了課桌底下。當救援人員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一塊水泥板,大家都驚呆了,譚老師的頭被水泥板砸得都深凹下去,可還死死地撐著,同學們獲救了,老師卻永遠的離開了。

譚老師的這種舉動正是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這不僅體現(xiàn)了他那血濃于水的師生之情,而且也體現(xiàn)了他與學生間的父子深情,父愛如山,譚老師就像是一座山一樣,用自己堅強的身軀死死地保護了這四個孩子。他面對死亡毫不懼怕,面對倒下的水泥板,毫不退縮,他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譚老師走了,講臺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可是,譚老師沒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后的姿勢,永遠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學身上延續(xù),“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譚老師做到了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同學們什么才是人生的價值。他用寶貴的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八

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后的姿勢》這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的特大地震,在地震中發(fā)生的一幕真實感人的故事。

在地震來臨的一瞬間,在短暫的幾秒鐘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出去,在最后只有四位同學沒有跑出去,譚千秋老師讓學生爬到書桌地下,而譚老師雙手撐著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位同學。而譚老師自己現(xiàn)出了自己51歲的生命。

文章有一段句子把我深深的打動了: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時,在場人都被震撼了。“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了凹進去,身下護著4位學生,還活著!”這句話生動地刻畫了譚老師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讓我們銘記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8.0級汶川地震,銘記譚千秋老師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九

山崩地裂,江河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大地震顫,花兒折斷了新生的嫩芽。

殘垣廢墟,生命失去了絢爛的陽光。

萬眾矚目的2008,竟充滿了如此多的磨難;冰雪災害,凍壞了美麗的南國;打砸與搶燒,玷污了圣潔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們的家園。

但是,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也不會倒下!

廢墟里,四個學生沒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為有永不倒下的譚老師給他們生的力量。老師,折斷了自己的翅膀,讓學生繼續(xù)飛翔。我看老師那寬闊無比的懷抱中,永遠留著那脆弱的生命靈魂,自己卻折斷了翅膀,永遠停棲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讓他以這個姿勢,飛入了天堂。

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如今我終于懂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這果敢無畏的姿勢,這充滿大愛的姿勢,將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廢墟中,發(fā)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里,母親用短信留給幾個月大的孩子最后的禮物,最后的愛,因為母親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讓她匍匐著,呵護著自己的孩子;擔架上,3歲孩童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舉起僅能活動的右手敬禮,那震撼,那感動充盈著人們的心;當面對余震來臨的危險,荊利杰跪地哭求“讓我再救一個”,因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中國心……一個個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數(shù)不勝數(shù)。

2008,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不會倒下!2008,中國人將被自己感動……。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

落葉隨風飄去何方?只留給天空美麗一場。那飛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劃過我無邊的心上。

2008年5月12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沒有人想到過會出事,譚千秋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給同學們上課。窗外,天是格外的陰沉。

忽然,地動山搖,地震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毫不懼怕,從容地指揮一個又一個學生撤離,但是,有四位學生出不去了。譚千秋老師一把拉過同學們,將他們送在課桌下,雙手撐在課桌上,護住了同學們。

時間定格了,雙手撐在課桌上,竟成了他最后的姿勢。

老師,走好。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老師,走好。

那一刻,他若有一絲的猶豫,一絲的思索,一絲的留戀,就不會死??墒牵麤]有。他放棄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

老師,走好。

他在那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為了學生,永別了體貼的妻子,永別了可愛的孩子,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老師,走好。

他以無疆的大愛,詮釋了愛與責任的真諦;用寶貴的生命,給學生們,也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杏壇一葉,百年遺愛。千秋師表,浩氣長存?!?/p>

我相信,這就是對譚老師最真實的寫照!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一

地震的真實、感人的故事。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譚老師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在下午兩點多時,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叭松膬r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讓同學們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暫的幾秒鐘,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跑出去?這時,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在地震來臨時,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譚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學生,他對學生的愛讓他毅然決然的張開雙臂,護住學生,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和痛苦卻留給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還有許多偉大的最后姿勢。如:地震后救援工作還在繼續(xù)時,有一個搶救人員,透過那廢墟的間隙看到了一位母親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她的的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起來有些詭異。人們小心的把壓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安靜的睡著,他睡熟的臉蛋讓所有在場的感到很溫暖。

這位母親與譚老師的偉大事跡,都是發(fā)生在08年汶川地震的真實故事。通過他們的最后姿勢,讓我知道愛的真諦和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譚老師您和那位位的母親讓我們永遠記住了!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二

譚千秋一個很平凡的人,平凡得令我們感到陌生。雖說平凡但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使他不再那么平凡。而現(xiàn)在的他的精神已經銘記在了我的心中,他的精神會永傳千秋!

當我讀了這篇課文時,我被深深地感到了,當時他的舉止是多么的令人震撼?。≡诘卣饋砼R的那一刻,譚老師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學生。當有四位同學唄困住時,譚老師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他拋棄了親人和孩子,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學生??墒牵谧T老師的眼里,學生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張開雙臂,保護學生。雖然是譚老師死前的'最后一個動作,但是那個姿勢在我的心中是神圣高潔的!雖然譚老師犧牲了,但他永遠活在我的心中!他恪盡職守,舍已為人的形象將定格在人們的記憶里!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三

地震的真實、感人的故事。5月12日的那一天,譚老師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在下午兩點多時,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讓同學們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暫的幾秒鐘,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跑出去?這時,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在地震來臨時,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譚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學生,他對學生的愛讓他毅然決然的張開雙臂,護住學生,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和痛苦卻留給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還有許多偉大的最后姿勢。如:地震后救援工作還在繼續(xù)時,有一個搶救人員,透過那廢墟的間隙看到了一位母親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她的的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起來有些詭異。人們小心的把壓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安靜的睡著,他睡熟的臉蛋讓所有在場的感到很溫暖。

這位母親與譚老師的偉大事跡,都是發(fā)生在08年汶川地震的真實故事。通過他們的最后姿勢,讓我知道愛的真諦和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譚老師您和那位位的母親讓我們永遠記住了!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四

落葉隨風飄去何方?只留給天空美麗一場。那飛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劃過我無邊的心上。

5月12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沒有人想到過會出事,譚千秋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給同學們上課。窗外,天是格外的陰沉。

忽然,地動山搖,地震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毫不懼怕,從容地指揮一個又一個學生撤離,但是,有四位學生出不去了。譚千秋老師一把拉過同學們,將他們送在課桌下,雙手撐在課桌上,護住了同學們。

時間定格了,雙手撐在課桌上,竟成了他最后的姿勢。

老師,走好。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老師,走好。

那一刻,他若有一絲的猶豫,一絲的思索,一絲的留戀,就不會死??墒牵麤]有。他放棄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

老師,走好。

他在那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為了學生,永別了體貼的妻子,永別了可愛的孩子,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老師,走好。

他以無疆的大愛,詮釋了愛與責任的真諦;用寶貴的生命,給學生們,也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杏壇一葉,百年遺愛。千秋師表,浩氣長存?!?/p>

我相信,這就是對譚老師最真實的寫照!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五

最后的姿勢是一篇讓我們動容的文章,下面小編整理了最后的姿勢讀后感。

作文。

600字,歡迎閱讀!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的說。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其中一名獲救的學生熱淚盈眶的說。譚老師的這種舉動正是人生的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了譚老師那血濃于水的師生情,而且也體現(xiàn)了他與學生間的父子情深,父愛如山,譚老師就像是一座山那樣,用自己堅強的身體死死的保護了這四個孩子,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他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老師走了,講臺桌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墒撬麤]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后的姿勢永遠留在我們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學生延續(xù),”英雄你不死精神千秋!“譚老師做到了,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用行動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無私的奉獻!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愛的是的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譚老師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師恩難忘,您在深夜點亮的燈有怎能熄滅?那是照亮前程的燈啊永不泯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灰淚始干?!鼻О倌陙?,無數(shù)人贊美過教師的高尚品質;贊美過教師的大愛無私;贊美過教師的恪盡職守;是啊,老師是一種多美崇高的職業(yè),是人類靈魂工程師。

我們課文中就有這么一位人民教師——譚千秋。

2019年5月12日,和平常一樣,譚千秋老師六點多就起床了。他給小女兒系數(shù)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的趕到學校上班。下午兩點多,天空陰沉沉的,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將“人生的價值”?!叭松膬r值是什么?是在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忽然,課桌劇烈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但是在這十萬火急的關頭,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在哪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譚老師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對學生的愛讓他毅然張開了雙臂,護住了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這既是一種本能,也是他優(yōu)良品質的一種體現(xiàn)。

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蔽覀儼l(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的說。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

“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身上?!鲍@救的學生這樣回憶。從這兩個動詞我們可以知道,面對死亡譚老師沒有退縮沒有躲閃,而是毫不遲疑的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四個學生。這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也印證了他給學生們所講的內容。譚老師不僅給學生講了人生的價值,他更是用自己的壯舉告訴了學生人生的價值是什么。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譚千秋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生保護學生的感人壯舉,是愛生如命的崇高師德的體現(xiàn)。他用生命捍衛(wèi)了人師的道德準則,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彼@種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崇高精神將流芳百世。

這件事情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一味的只想著自己,應要時刻為他人著想。正如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感悟: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回想起去年5.12地震,許多感人的事跡一幕一幕浮現(xiàn)在我眼前。其中最感人的是譚千秋老師拼死保護學生。

譚千秋,某中學的普通教師,當災難來襲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張開雙臂保護學生,可他卻永久的離開了他的學生。

教學樓搖得愈來愈厲害了。這時,有四個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叫他們趴到課桌底下,等到同學們都躲進了課桌里,譚老師張開雙臂,死死的抱著課桌。頓時,整棟樓垮塌了。譚老師還在鼓勵他們:“別害怕,解放軍叔叔馬上就要來救我們了!”

等到解放軍叔叔挖到這一塊的時候,發(fā)現(xiàn)譚老師還是弓著背,死死的護著課桌下的學生。那四個學生幸存了,可譚老師永久的離開了他的學生。當時,在場的人都非常感動。

這些為保護學生而犧牲的老師不亞于在戰(zhàn)場上堵?lián)屟?、炸碉堡的英?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六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p>

譚老師的那一聲吼,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但是那短暫的幾秒鐘,哪里能讓所有的學生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p>

在那短暫的幾秒鐘,譚老師做出了一個決定——犧牲自己,保護學生!而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的樣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人們對他的贊頌。

教師,是一個可以為了學生不顧一切的職業(yè)。

5月12日下午,是吳忠洪老師的英語課。

“beach、beach……”2點28分,距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帶領大家復習完了舊單詞的吳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又一個單詞。

然而就在這時,地板劇烈地搖動起來,門窗“哐哐”地發(fā)出響聲,桌上的東西全被甩了出去。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同學們,面對突發(fā)的地震,一下子就全傻了?!巴瑢W們,快跑!快點下樓,地震了!”吳老師扯著嗓子的吼聲,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眼看門框要倒,吳老師牢牢地將門框扳住,引導著同學疏散。

就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吳老師忽然轉身跑向四樓——還有兩名同學還在樓上!

5月12日的大地震,一名又一名老師,做出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決定。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七

課文的主人公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譚千秋老師。在512大地震中,是他在四位同學沒有逃出教室的情況下,讓學生鉆到課桌下。他又飛身撲到課桌上,護住了課桌下的這四位學生。過了幾秒鐘,教學樓倒塌了,水泥板重重的壓在了譚老師身上,但譚老師毫不放松,死死地護住四位學生。

到了13日,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了譚老師。當把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石板抬走后,救援人員以及全場人員都被震撼了:譚老師死死趴在課桌上護住學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譚老師頭部被砸,凹進去了一大塊,血肉模糊,胳膊上也傷痕累累。再看譚老師身下的四位同學,全部都活著!譚老師用他的壯舉證實了人民靈魂的'工程師是偉大的!

譚老師的同事說:“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等第一個撤離到安全地帶?!钡T千秋老師并沒有這么做,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啊,偉大的老師!

您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英雄之心不死!可謂“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篇十八

學習了第6課,我久久不能平靜,譚老師那最后的姿勢在我腦海里回蕩。

課文記述了“5·12”大地震是發(fā)生的事。地震時發(fā)生的事。地震給四川帶來了太多悲痛,帶走了太多生命,它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脆弱,眼睜睜地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就消失了,那是多么大的恐懼!然而,我們在災難來臨之后,透過絕望,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有愛創(chuàng)造的奇跡!

5·12大地震發(fā)生那天,譚老師如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在2點多時,大地突然猛烈地顫抖起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許多學生驚慌失措,但在萬分危機的時刻,譚老師臨危不亂,他讓同學有秩序的展開自救。災難是無情的,短暫的幾秒鐘,哪容得下所有學生都逃出去?眼看教師要倒塌,譚老師義無反顧地把沒來得及逃出去的四個學生拉到課桌底下,用肩膀守護了四條幼小的靈魂。譚老師用最后的姿勢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人生,他用生命點亮了愛,點亮了5月12日那陰沉沉的天空,點亮了希望,點亮了每一個人的心?。?/p>

愛因他的生命而不朽,生命因他不朽的愛而偉大,燭光五月,為譚老師獻上一曲“愛的頌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2381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