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書籍的消化和吸收,提升閱讀效果。在寫讀后感時,要注重結構的搭建,有一個清晰的開頭、中間和結尾。以下是一些讀者對小說、散文、詩歌等不同文學作品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品味。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一
我能去閱讀《怪誕行為學》這本書完全是出自偶然。最近在研讀一些關于理財方面的書籍,昨天下午完成工作任務的時候,我隨便拿同事的手機搗鼓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手機里面有一些關于理財方面的書籍,首頁大約有六七本電子書,我看了看,感覺我對于每本書都挺有興趣的,于是我打算按順序下來,有時間的話,就將沒看過的書都看一遍,第二本書剛好是我沒看過的,這本書就是《怪誕行為學》。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tài)瀏覽的下這本書,它的引言就將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引言里所闡述的一些問題讓我感覺到很親切而又很陌生。親切的是,里面所說的問題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景;陌生的是,我不清楚這些日常生活中現(xiàn)象里面存在著哪些問題。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闡釋日常行為里面所攜帶的某些問題。于是,好奇而又渴望知道的心理,讓我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將這本電子書給啃完了,不能說完全消化,但是對于我們所經(jīng)常面臨的種種問題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知。
二、本書的大致內容。
本書分為十三個章節(jié)來講述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引言部分解釋分析了為什么作者會去探索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未曾察覺到的一些非理性行為,他之所以會去發(fā)現(xiàn)并且研究這些問題,是因為在他18歲的時候,由于鎂光燈的爆炸,使他大面積燒傷,之后的三年他被迫住在醫(yī)院里,渾身上下全是繃帶,由于這樣特殊的情況,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讓他感覺好像與世隔絕一樣,也就是在這時,他像旁觀者一樣,開始觀察曾經(jīng)構成自己日?;顒拥母鞣N行為,并且開始反思各種不同行為的目的,這些行為包括他本身的也包括他周圍的人。
本書的每個章節(jié)的開頭都是由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現(xiàn)象組成的,作者為了驗證論述的準確性,都對各個論述加上了實驗的驗證,繼而再解釋出現(xiàn)這些行為的原因或者是告誡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發(fā)生這件事情的發(fā)生。
三、讀完書之后的收獲。
讀完這本書,我收獲頗多,現(xiàn)在就將這些收獲歸納為十個小點,與大家進行分享。
2、當我們遇到某些免費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先不要被免費所蒙蔽,我們在購買之前要先思考下,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的嗎?如果把它們購買回去,它們會不會成為我們不用的堆積品?我們當時購買它們只是因為它們免費或者是購買它們的時候有免費的贈品?當博物館或者什么景點或者什么餐廳進行免費開放或者免費試吃的時候,我們要思考下要不要因為貪免費而去那邊排隊等候?因為往往免費的東西總是有一大群人在那邊等候,我們也跟隨他們這么做是不是沒有什么損失?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在等候的過程當中浪費了時間,浪費了原本可以做其他事情的機會。人頭攢動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你能看到的估計只是很多很多的人,而無法靜下心來細細欣賞,貪便宜有時候還真是得不償失,所以還真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3、社會規(guī)范和市場規(guī)范是魚和熊掌,如果確定使用哪種規(guī)范之后,最好不要任意更改,因為隨意更改的后果往往是魚沒了,熊掌也沒了,導致兩者都無法產(chǎn)生有效的約束力。但是社會規(guī)范會比市場規(guī)范產(chǎn)生的效果更加明顯,而且更加持久。禮物和現(xiàn)金相比,禮物給人帶來的感動是遠遠高于現(xiàn)金給人帶來的感動,而且人們對于禮物的感動時間往往持續(xù)更加長。
4、通過設定計劃和完成期限擺脫自己的拖沓習慣,用各種辦法給自己時間思考某些高額消費的必要性,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清楚的意識到儲蓄的重要性,并通過某種方法讓自己養(yǎng)成定期儲蓄的好習慣。
5、我們可能往往認識不到,無論哪種情況,保留余地的同時我們也放棄了別的東西。我們?yōu)榱艘恍┎灰欢ㄖ匾氖虑槠S诒济?,卻忘記了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下功夫。其實選擇一個選項然后一心往這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在那邊猶豫不決要選擇哪個,確定了就堅持住,因為無論做哪種選擇,那些相對來說的細小差別總還會存在。在選擇間糾結浪費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在確定的選擇上做更多的事情。
6、預期還可以形成成見。成見,說到底是人們希望用來預測體驗,是人們對信息進行分類的一種方式。大腦不能在每一種新環(huán)境下僅憑片段就開動,它必須建立在從前收到過的信息基礎上。由于這一原因,成見并不是從本質上就是有害的。它為我們不斷地理解周圍復雜的環(huán)境提供了捷徑。但是,因為成見給我們提供了對某一群體成員特定的預期,它也可能對我們的認識與行為有不利的影響。
7、信念和預期影響人們對于視覺、味覺和其他感官現(xiàn)象的認識與解析,還會看到人們的預期能夠改變他們的主觀甚至客觀體驗從而對他們施加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我們總是會感覺貴的東西的效果一定會比便宜的東西效果好,僅僅看到醫(yī)生對某一治療方案或手術表現(xiàn)出的熱情,就可能使患者未經(jīng)治療就產(chǎn)生某種有益的效果,這些就是信念的部分表現(xiàn);經(jīng)過重復的體驗,人們體內就建立起一種期望。
8、當我們處在某種條件下,個人利益與道德標準發(fā)生對立,我們容易向現(xiàn)實“屈服”,以一己之私去看待世界,從而變得不誠實――這是我們能保持清醒,至少認識到這種可能。如果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就可以防范于未然,盡力避免這種情形的發(fā)生。
9、離現(xiàn)金一步之遙的作弊最容易發(fā)生。
10、為了自己不受別人的影響,可以在點餐的時候先想好自己要點的東西,然后寫下來,或者是在服務員一過來的時候就馬上點餐,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因為想要突出自己的個性而讓自己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通過這種做法可以讓自己根據(jù)自己真實的心意點餐,讓自己吃得愉快并且消費也愉快。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二
離開小縣城,來到大都市讀書,在一次逛超市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了榴蓮??粗赃吿O果3塊一斤,香蕉兩塊一斤,而榴蓮19元一斤的標價,當時心想,難到種榴蓮要比其他水果多付出五六倍代價?要么就是這家超市標價太高了。于是欣然買走了香蕉和蘋果。
又一次逛超市,看到了榴蓮標價還是19,依然沒買。再逛超市,當看到榴蓮標價19的時候,買了一個,自此愛上榴蓮,也就在心底接受了榴蓮19一斤的價格。
在后來的生活中,每次看到低于19的榴蓮,品相不錯的一般我都要買,而高于20塊的,也就從未買過了。從未深究榴蓮到底值不值19一斤,但這個價格卻在我心中留下深深印記。
這就是錨定效應,當我們接觸一件新鮮事物時,在無法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所接受的信息往往會容易被接受,此后再次遇到相同事物,總會不自覺的和最初印記做對比,即使第一印象本身定位就存在不合理性。
有一次宿舍準備集資買一個電飯煲,我們4個大老爺們去逛超市,在電器區(qū),看到了蘇泊爾的三款電飯煲,標價分別是149元、169元、189元。三款電飯煲容量一致,功率一致,經(jīng)過簡單討論,我們打算買169元這款,這時候銷售走來,也給我們推薦169元這款,于是欣然買走。
回到宿舍,我在想為什么當時我們沒買更便宜的149元那款呢?是它質量不好嗎?其實并不見得,同樣是檢驗合格的產(chǎn)品,使用是不會有問題的。我再次跑到超市,向銷售詢問了三款電飯煲的銷售情況,不出所料,169元這款銷量最高,然而銷售也解釋不出來149元那款差在哪兒或者189元那款好在哪兒。這讓我聯(lián)想起了一件事,在我們去餐館吃飯時,菜單上總會有一道菜價格很高,我們也不會點,卻很情愿點價格稍微低一點的推薦菜。
在公司上班的小伙伴們許多人都收到過節(jié)日禮品,或者是購物券,為什么公司不直接把禮品折算成現(xiàn)金直接發(fā)給員工?因為禮品可能并不是大家需要的,但是員工收到禮品時普遍更開心。這里面蘊含的道理就是社會規(guī)范和市場規(guī)范的運行問題。
人的行為并不總是合理的,丹-艾瑞里在長期的封閉治療中,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深入觀察并思考了人類的種種行為,《怪誕行為學》正是一本探究人類諸多不合理行為的學術著作。
為什么有人愿意花三萬塊給自己的新車安裝真皮座椅卻不愿換掉家里的老沙發(fā)?顯然坐在家里沙發(fā)上的時間遠超過坐在車里。
為什么有人愿意免費幫人捎帶東西,對于花錢請他捎帶卻一臉不樂意?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的作者太讓我驚訝了,我以前一直以為我看的書的作者早已“仙逝”了,上百度搜索他的相關信息時,我才反省了自己,思想太偏激,太狹隘。請理查德?懷斯曼先生原諒我這個無知的人,我發(fā)誓我會認真悔改我這種白癡的行為。
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wiseman)(1966--),倫敦大學心理學學士,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博士,曾獲劍橋三一學院perrott-warrick獎學金。具有“英國大眾傳播心理學第一教授”的頭銜,心理學家中的怪才,quirkology(臺灣學者譯為“怪咖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他現(xiàn)任英國赫特福特大學教授,為該校心理系研究所負責人,著有心理學熱銷書《怪咖心理學》(quirkology)(20xx),《幸運配方》(theluckfactor)(20xx)《發(fā)現(xiàn)大猩猩》(didyouseethegorilla?)(20xx)《59秒》(20xx)等。關鍵是我們可以在youtube懷斯曼頻道或quirkology網(wǎng)站看到并參與他的近期研究和有趣的實驗。
那什么是怪誕心理學呢?簡單地說,怪誕心理學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個方面。在過去的幾百年里,雖然已經(jīng)有少數(shù)先行者在心理學研究中采用了這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卻一直未被認定為一門嚴肅的社會科學。
本書的每一章都向讀者揭示隱藏在人生各個不同層面的秘密心理,其中包括欺騙、決策、自私和迷信等。在此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很古怪研究。
比如說,拖延車輛在有紅綠燈的路口停留的時間,以此衡量后面會有多少輛車的司機不耐煩地使勁兒按喇叭;研究為什么姓魚的海洋生物學家會特別多;暗中分析買的商品超過10件卻到超市快速通道結賬的是哪一類人;叫人用菜刀砍下活老鼠的頭顱;分析自殺率是不是和全國電臺播放的鄉(xiāng)村音樂數(shù)量有關;雖然各種質疑看似不無道理,但實驗證明“黑色星期五”的確對人的健康不利。
其實我想說的是這本書是一本神奇的書,它不是一個神奇的網(wǎng)站,的的確確是一本神奇的書。里面的很多鮮活的事例、調查,讓我看了之后瞠目結舌。這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連“無神論”都是一種信仰的時代,那還有什么不值得我們驚訝的呢。不過《怪誕行為學》真的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作者極度謙虛的說,在我們即將看到的這些研究中,大多數(shù)到目前為止還難登大雅之堂,只能屈居于不知名的學術期刊中。這些都是嚴謹?shù)目茖W研究,對于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而言,這些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過,和絕大多數(shù)的心理學研究不同,這些研究本身都有點古怪。有些是用主流的方式研究不同尋常的課題,有些則是用不同尋常的方式研究主流的課題,它們都是行為科學家搞怪的結果。不過我還是覺得這本書讓我增長了不少的見識,也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研究。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四
“我們常常暗下決心節(jié)食鍛煉,但是只要看到甜點小推車一過來,我們的決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有時候興致勃勃去購物,買回來一大堆東西,卻放在家里用不上。這是為什么呢?頭痛的時候,我們花5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吃了不見效,可是花50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卻能立竿見影。這又是為什么……”這是《怪誕行為學》一書開頭的一段話,給我們拋出了很多生活中的疑問,而這本書就是用各種實驗和逸聞趣事來解答這些問題的。
作者艾瑞里是美國杜克大學經(jīng)濟學家,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的那樣,“很多人對我說,我觀察世界的方式異乎尋?!薄5拇_,作者一反傳統(tǒng)的認為人是理性的這一基本假設,揭露了生活中種種的非理性的,怪誕是行為,并從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的角度加以解釋,“幫助你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使你們和周圍其他人生生不息的動力是什么”。比如作者對于頭痛時吃什么藥最見效的問題,同樣的藥,不同的價錢,結果是50美分定價的藥比5美分定價的藥更有效,這個時候人是非理性的,但是非理性卻在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產(chǎn)生了比這更多的影響。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人們會去瘋搶免費的但并不需要的東西。
《怪誕行為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看世界的眼光,打開了另一扇看待這個社會的窗口,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另一個”世界。讀來令人恍然大悟。在字里行間,都讓人忍俊不禁,發(fā)出感慨和共鳴,“我也是這樣”或“我周圍的人就是這樣的”,引發(fā)人對于非理性的思考,教人更加理性的對待生活和經(jīng)濟活動。但是如作者一樣,往往是“暗下決心”,最后還是陷入了非理性的怪圈。盡管如此,還是忍不住繼續(xù)往下讀,讀完掩卷而思。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五
讀完《怪誕行為學》后,我才明白當公司與員工的關系完全成為市場規(guī)范下的產(chǎn)物時,社會規(guī)范就會永遠退場。換句話說,公司與員工的關系符合理性經(jīng)濟學所謂的“成本—收益”原則,雙方都拼命想從對方那里多撈一點“好處”。如果雙方關系在市場規(guī)范下,那么員工每周工作40小時,公司付給員工相應的報酬,這是“在商言商”。而在社會規(guī)范下,公司會給員工提供子女“日托”服務、免費午餐、給予生病時的照顧和在經(jīng)濟蕭條時不裁員的承諾。在市場規(guī)范下,雇員很難對公司保持較高的忠誠度,而社會規(guī)范是激勵員工保持忠誠的最好辦法。
在如今的市場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遠比制造重要,人力資源也比機器更有價值。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到和雇員建立社會規(guī)范的優(yōu)勢。如果要將員工的潛力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出來,單純依靠交換原則下的市場規(guī)范是不可能的。國有企業(yè)曾一度是社會規(guī)范的“化身”,它的終身雇傭制、良好的福利都吸引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但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國有企業(yè)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如何建立一套更為優(yōu)化的制度,在市場規(guī)范和社會規(guī)范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使組織既能保持高效運作,又能促進企業(yè)與人的和諧發(fā)展,這是今天許多國企面臨的重要課題。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會按照“成本—收益”原則來進行決策。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大量用理性經(jīng)濟學原理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例如,為什么富人會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為什么別人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偏好?為什么我們會瘋搶根本不需要的東西?為什么我們白干活高興,干活賺錢反而不高興?為什么面對非現(xiàn)金資產(chǎn)我們更容易不誠實?諸如此類。行為經(jīng)濟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這些問題。
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的行為,是心理學與經(jīng)濟學的結合。同時,它需要通過大量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因此又被稱為“實驗經(jīng)濟學”。實驗經(jīng)濟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理性經(jīng)濟學假設,更加符合現(xiàn)實世界中人類的思維模式。它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發(fā)讀者對習慣性事物的反思,并把這種反思引向市場機制的選擇、社會道德重建以及民族矛盾沖突等關乎人類福祉的主題上。行為經(jīng)濟學與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結合對于我們研究發(fā)展出一套更加有效的社會機制和自我調節(jié)機制很有幫助。
該書的作者丹·艾瑞里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jīng)濟學教授,最終卻因他個人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成就了他獨特的世界觀,使他能夠從心理學的角度進一步思考人類決策背后的非理性因素。正如艾瑞里所言,他寫作該書的目的是“使人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和周圍其他人生生不息的動力是什么,影響人們決策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什么”。它能幫助我們看到某些錯誤的發(fā)生是有系統(tǒng)、有規(guī)律的,看到我們一錯再錯的原因,從而設計出更好的應對措施來避免重復失誤。
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現(xiàn)象,尤其在不確定的轉型時期,這種現(xiàn)象更為普遍,如房價暴漲暴跌、自殺人數(shù)的增加、仇富和拜金、與瀆職等等。因此,行為經(jīng)濟學對轉型中的中國不僅有理論意義,而且有更多現(xiàn)實意義。
該書不同于一般的經(jīng)濟學學術著作,它所研究的事物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讀起來妙趣橫生。讀過之后,你會對人類的行為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它將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六
最近看了一本書——《怪誕行為學》,這本書從行為經(jīng)濟學的角度出發(fā)描述人類的非理性行為,乍一看似乎是跟經(jīng)濟學相關的,實際上卻是和我們的日常行為和生活關系緊密,我沒有把它當作一本告訴我怎么做生意的書,而是把書中所講映射到生活中,讓自己明白了一些看似平常卻出人意料的道理。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認為,我們都是理性的“經(jīng)濟人”,所作出的一切決策都是明智和最優(yōu)的;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的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卻遠非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家所說的那樣完美。作者丹。艾瑞里將心理學引入經(jīng)濟學的研究中,告訴我們非理性是人類的本能,是主宰人類行為和決策的隱形力量,非理性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可以預測和把握的。作者觀察世界的方式異乎尋常,對日常生活中的事非常細心,這本書不僅讓我理解了一種非理性的經(jīng)濟學,其實地讓我感同身受于自己每天生活中點點滴滴。
馬克。吐溫曾經(jīng)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寫道:“湯姆無意間中發(fā)現(xiàn)了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定律,那就是要人們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這件事的機會難以獲得即可”。在第二章,書中以這段看似有點難理解的話來開始解釋供求關系的失衡,解釋了黑珍珠如何從無人問津變?yōu)榱讼∈勒鋵殹τ谏馕艺娴囊桓[不通,然而我卻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為商家把那一串普通的黑珍珠映襯在一串串寶石項鏈中間,環(huán)繞在最當紅明星名媛的粉頸上,因此它從不知價值幾何的東西被捧成了稀世珍寶。在日常生活中,我似乎也經(jīng)常被類似的奢侈品或高檔的事物迷惑過,其實應該冷靜下來,認真清點一下生活中的點滴,曾經(jīng)迷惑喜歡的不行的事物,現(xiàn)在依舊喜歡嗎,它真正被需要真正物有所值嗎?就像第三章節(jié)中提到的免費的代價反而讓我們花費,因為免費的真正誘惑力是與人類本能地懼怕?lián)p失相關的,但是我們卻為此消費了無關的東西。不管什么時候,總有某種非理性的東西在我們的思想里,所以我們還是要盡量保持清醒的頭腦,自我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最近看了這本書,我總在做白日夢,說不定有一天,我們也能很好地把握這種非理性行為做個成功的人。
書中的第八章——多種選擇的困境:為什么我們希望所有的門都開著?我就經(jīng)常在面對多個選擇時猶豫不決,反而比沒有選擇留地時更加煩擾。書中講了項羽破釜沉舟打敗敵人的故事和一些我們在面對選擇時的困境,我們怎么才能擺脫這種非理性的沖動,不去追逐毫無價值的多余選擇呢?通常困擾我們的不是缺乏機會,而是機會太多,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可能往往認識不到,無論哪種情況,保留余地的同時我們也放棄了別的東西,我們應該果斷地關上該關上的門。我們總是不斷在提醒自己,我們可以做到一切,可以成就自己期望的一切,所以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全面提高自己,必須對生活中的一切加以嘗試,必須在有生之年把人生必看的1000種東西全部看遍,就算看了999種也不行。然而,我們卻把自己搞得勞累不堪、心力交瘁。
這本書還有很多寫的很好的東西,對很多非理性行為做出了合理的解釋并且聽起來不無道理,在每次看完一個觀點或是一個小故事之后,總能引起我的共鳴或是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點滴并審視自己的一切??赐赀@本書之后更覺得自己應該有點改變,更清楚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不要輕易被誘惑,果斷地做出選擇和合理的決策。但我深知惡習難改,那些非理性的沖動也難以自我控制,不過它讓我更了解了自己,更了解了大多數(shù)人,我想這便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的最大的收獲吧。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七
整本書總的來說相當?shù)耐ㄋ滓锥饕v了一些可以預測的非理性行為,作者的每個結論都有大家平日容易接觸的例子和作者團隊設計的實驗作為支撐,理科生應該挺喜歡看的。出差工作之余打發(fā)時間看非常適合,很多內容也是挺有意思的!
耐心不是很足的寶寶可以跳過序言直接從正文開始讀。覺得書寫的不錯,看完再跳回來看序言也未嘗不可。
這本書差不多是我一周半前看的書,還是老習慣按記憶談談我的收獲和心得。
我們平時常常會混淆社會規(guī)范和市場規(guī)范。商家會營造一些我們是朋友家人的氛圍讓我們誤以為進入了社會規(guī)范,我們需要時刻警醒自己在商言商,切不可掉入對方的溫柔陷阱而錯失掉自己本來應該得的權益。市場規(guī)范中我們不需要不好意思,事物都有對應的價碼。例如很多乙方業(yè)務會從小禮物開始和甲方爸爸的負責人搞朋友關系。開始是小禮物,熟了也許還會是別的,這里如果甲方爸爸負責人混淆了社會規(guī)范和市場規(guī)范,便會看不到其它業(yè)務能力更強、價格更為合理的乙方合作伙伴。
與之對應的社會規(guī)范則完全不同,相對而言更側重于感情。所以這里我們拉攏他人的方法可能更多的是給一些小禮物,而不是金錢。例如維系普通朋友、鄰居、同事等關系也可施以小恩小惠?;ハ嘟粨Q食物小禮物即可維系/增進感情。
同一本書每個人看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希望屏幕對面的你有機會也可以親手翻開這本書感受一下可以預見的不理智行為,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他/她!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八
之前的課程上曾學過《組織行為學》,當時就覺得非常有用,老師也講過“錨定”等概念,可惜那之后就都還給老師了,沒什么更多的記憶?,F(xiàn)在讀了這本書,真的感覺溫故而知新了。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給我們描繪了行為經(jīng)濟學的一個大的輪廓,真的可以讓人開闊視野,如果能經(jīng)常思考并靈活運用的話,絕對會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
下面就大致總結一下作者所提到的各種人類決策中會發(fā)揮作用的非理性力量吧,給自己做個備忘。但詳細的內容,各位還是買書回去看吧,絕對不會后悔的。
1、比較的力量(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2、錨定的力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3、免費的力量。
4、社會規(guī)范與市場規(guī),要跟女朋友談錢,不要跟父母談錢,不要跟好友談錢,多送禮物,但不能送錢,其實這章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一篇英語課文)。
5、激情的力量(警惕你心中的要加薪)。
6、拖拉的力量(短期滿足與長期目標的斗爭)。
7、所有權的力量(孩子是自己的好)。
8、多種選擇的困境(不要做興趣廣泛,但一事無成的人)。
9、預期的力量(流行,跟風,羊群效應,偏見,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好菜要好盤,好酒要好杯)。
10、高價的力量(真的一分錢一分貨嗎?打折買到的東西,是不是總覺得不太好;安慰劑效應)。
11、人們內心深處的誠實與占便宜的沖動,現(xiàn)金可以阻止我們作弊。
12、個人需求與群體屬性的矛盾,“免費午餐”在哪里(只要別人不理性,真正理性的我們就有獲得利益的機會,利用別人的不理性)。
總而言之,這的確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有時間的話還得多看幾遍,并且寫詳細的心得體會才好。好像原作者還出了一本《怪誕行為學2》,回頭有機會也要買回來讀一下。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九
經(jīng)常覺得我的確應該多學一點心理學,人都是復雜的,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而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對今后的人生會非常有幫助,無論是在自己做決策的時候,還是考慮甚至影響他人決策的時候。之前買到了一本《怪誕行為學》,上個周末讀完了,感覺非常有收獲,不愧是暢銷書。其實多數(shù)出名的暢銷書之所以暢銷是有其理由的,讀一下一般不會有什么損失,正所謂“開卷有益”嗎。
之前的'課程上曾學過《組織行為學》,當時就覺得非常有用,老師也講過“錨定”等概念,可惜那之后就都還給老師了,沒什么更多的記憶?,F(xiàn)在讀了這本書,真的感覺溫故而知新了。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給我們描繪了行為經(jīng)濟學的一個大的輪廓,真的可以讓人開闊視野,如果能經(jīng)常思考并靈活運用的話,絕對會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
下面就大致總結一下作者所提到的各種人類決策中會發(fā)揮作用的非理性力量吧,給自己做個備忘。但詳細的內容,各位還是買書回去看吧,絕對不會后悔的。
1.比較的力量(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2.錨定的力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3.免費的力量4.社會規(guī)范與市場規(guī),要跟女朋友談錢,不要跟父母談錢,不要跟好友談錢,多送禮物,但不能送錢,其實這章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一篇英語課文)5.激情的力量(警惕你心中的要加薪6.拖拉的力量(短期滿足與長期目標的斗爭)7.所有權的力量(孩子是自己的好)8.多種選擇的困境(不要做興趣廣泛,但一事無成的人)9.預期的力量(流行,跟風,羊群效應,偏見,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好菜要好盤,好酒要好杯)10.高價的力量(真的一分錢一分貨嗎?打折買到的東西,是不是總覺得不太好;安慰劑效應)11.人們內心深處的誠實與占便宜的沖動,現(xiàn)金可以阻止我們作弊12.個人需求與群體屬性的矛盾,“免費午餐”在哪里(只要別人不理性,真正理性的我們就有獲得利益的機會,利用別人的不理性)。
總而言之,這的確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有時間的話還得多看幾遍,并且寫詳細的心得體會才好。好像原作者還出了一本《怪誕行為學2》,回頭有機會也要買回來讀一下,嗯。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
利用周末的時間,終于將《怪誕行為學》讀完了?!豆终Q行為學》是通過講述日常中最常見的行為,來闡述我們的非理性行為。在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中,其基礎假設條件之一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但是通過《怪誕行為學》的嚴密論證與闡述,此論點是不足以成立的,因為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生物。
先說說看《怪誕行為學》的一點感受。此書中運用了大量對比試驗,以試驗結果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在國內的圖書上是比較少見的(目前可能比較多的是數(shù)據(jù))。對比試驗,我想不單單是一種科學探索的方法,更是一種以此可以借鑒到實際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因為我們除了既定的經(jīng)驗可以參考(實際上隨著環(huán)境的變換,其真實的參考意義到底多大還有待商榷),可以通過這樣的對比試驗,來檢驗我們的想法。如果你的試驗設計的巧妙,并且經(jīng)受住了考驗,那么在推廣開來,可能是成本最低化的一種途徑。
因為書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今天晚上重點根據(jù)書中闡述的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引述與總結,以便學以致用。
第一:約會的竅門。人們的平均行為都具有相對的特質,也就是說人們都愿意結合當時的環(huán)境、場合、以及可供選擇的參照物來做出對比。那么,如果你想在一個環(huán)境中,脫穎而出,你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看起來沒有你帥氣、沒有你漂亮,與你想比有一定差距的對象陪同。這聽起來對那個陪同的人不公平,但是人們會根據(jù)這樣的情況來做出判斷。所以,要想約會成功,選好伙伴很重要。既然已經(jīng)知道了這條規(guī)律,那就要保密好,否則會引起你的伙伴的憤怒。
第二:有魅力僅存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當我們在生活中,總會對一些特定的事情,或者某些人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具有特殊的好感。但是出現(xiàn)這樣情況的前提,就是存在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中。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你的興趣點也會轉移。這條規(guī)律告訴我們,如果你在一個區(qū)域內,或者時間內,要去選擇那些與你具有共同特質的人,而這些人與你在這個環(huán)境內都有一些不適應,這樣彼此才會產(chǎn)生吸引力。當然,不論是你對別人感興趣,還是別人對你感興趣,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變化,如果魅力減少了,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沒有必要為此而糾結。
第三:輪流做東比aa制更能促進感情。在這里,社會科學家有個理論,叫做“付款痛苦”,就是說賺錢都不容易,付錢時都有一種非快感,任何情況下都是如此。但是“付款痛苦”的敏感程度隨付款金額增加而相對下降。這點給我們的提示是,如果輪流做東,那么對于付款人來說,“付款痛苦”隨著付款金額增加而下降,同時還會留下好客的名聲。而同時參與的人,會因為獲得了免費的享受,快感增加。其實套用老祖先的話說,就是禮尚往來。只有這樣,大家才會更快樂,感情才會更深厚。
第四:禮品是最佳的友情潤滑劑。在這里,作者闡述了兩個概念,就是社會規(guī)范與經(jīng)濟規(guī)范。社會規(guī)范更傾向于道德、感情等非金錢因素,經(jīng)濟規(guī)范則強調的是投入產(chǎn)出的金錢關系??梢韵胂?,社會關系中,如果過多的金錢交易,就變得世俗而更不容易被人接受。禮品,可以作為友情的潤滑劑,可以有效的提升彼此之間的社會規(guī)范程度。同時,禮品在用在員工激勵上,要比金錢更能激發(fā)員工的忠誠度和勤奮度。結合自己的實際,我的朋友們,也許我要開始為你們準備自己用心挑選的禮品啦。
第五:如何解決你的電子郵件癮與短信癮。產(chǎn)生電子郵件癮與短信癮的主要原因,是由可變強化式(什么時候獲得獎勵或信息是不確定的)因素引起的。在這里先說明一下,固定強化式,就是你通過固定的行為可以獲得固定的獎勵;可變強化式,是什么時候獲得激勵是不確定的。我們對于電子郵件和短信成癮,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對未來的不明確的因素缺少了把控能力,也可能是我們期望電子郵件和短信,會給我們帶來可變強化式的激勵。那么,要想讓自己擺脫這樣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取消自動收發(fā)郵件的功能,同時將自己的郵件聯(lián)系人進行分類處理。這樣可以對我們的電子世界生活有所改變。
第七:人們總是對自己擁有的過于高估。此點其實可以應用到很多地方,我們對自己的決策都認為是完美的,我們認為自己的產(chǎn)品是完美的,商家認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其實這里更主要的是要引導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的去想,人家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要的是什么。只有這樣才會促成最終的合作。適度降低一點自己的期望,有的時候,對自己也是一件好事情。
以上七條是根據(jù)書中的要點進行的一個總結。其實真正讀此書,讓我佩服作者的,是他的思考方式。這樣思考方式,第一從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入手,卻發(fā)現(xiàn)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第二以大量實例為依據(jù),并且能設計出合理的行為試驗,這種以實證論觀點的方法可以在很多工作中加以運用。
書讀一次只是皮毛,讀兩次是懂道理。生命不止,當學習不止。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一
我能去閱讀《怪誕行為學》這本書完全是出自偶然。最近在研讀一些關于理財方面的書籍,昨天下午完成工作任務的時候,我隨便拿同事的手機搗鼓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手機里面有一些關于理財方面的書籍,首頁大約有六七本電子書,我看了看,感覺我對于每本書都挺有興趣的,于是我打算按順序下來,有時間的話,就將沒看過的書都看一遍,第二本書剛好是我沒看過的,這本書就是《怪誕行為學》。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tài)瀏覽的下這本書,它的引言就將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引言里所闡述的一些問題讓我感覺到很親切而又很陌生。親切的是,里面所說的問題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景;陌生的是,我不清楚這些日常生活中現(xiàn)象里面存在著哪些問題。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闡釋日常行為里面所攜帶的某些問題。于是,好奇而又渴望知道的心理,讓我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將這本電子書給啃完了,不能說完全消化,但是對于我們所經(jīng)常面臨的種種問題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知。
本書分為十三個章節(jié)來講述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引言部分解釋分析了為什么作者會去探索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未曾察覺到的一些非理性行為,他之所以會去發(fā)現(xiàn)并且研究這些問題,是因為在他18歲的時候,由于鎂光燈的爆炸,使他大面積燒傷,之后的三年他被迫住在醫(yī)院里,渾身上下全是繃帶,由于這樣特殊的情況,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讓他感覺好像與世隔絕一樣,也就是在這時,他像旁觀者一樣,開始觀察曾經(jīng)構成自己日?;顒拥母鞣N行為,并且開始反思各種不同行為的目的,這些行為包括他本身的.也包括他周圍的人。
本書的每個章節(jié)的開頭都是由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現(xiàn)象組成的,作者為了驗證論述的準確性,都對各個論述加上了實驗的驗證,繼而再解釋出現(xiàn)這些行為的原因或者是告誡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發(fā)生這件事情的發(fā)生。
讀完這本書,我收獲頗多,現(xiàn)在就將這些收獲歸納為十個小點,與大家進行分享。
2、當我們遇到某些免費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先不要被免費所蒙蔽,我們在購買之前要先思考下,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的嗎?如果把它們購買回去,它們會不會成為我們不用的堆積品?我們當時購買它們只是因為它們免費或者是購買它們的時候有免費的贈品?當博物館或者什么景點或者什么餐廳進行免費開放或者免費試吃的時候,我們要思考下要不要因為貪免費而去那邊排隊等候?因為往往免費的東西總是有一大群人在那邊等候,我們也跟隨他們這么做是不是沒有什么損失?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在等候的過程當中浪費了時間,浪費了原本可以做其他事情的機會。人頭攢動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你能看到的估計只是很多很多的人,而無法靜下心來細細欣賞,貪便宜有時候還真是得不償失,所以還真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3、社會規(guī)范和市場規(guī)范是魚和熊掌,如果確定使用哪種規(guī)范之后,最好不要任意更改,因為隨意更改的后果往往是魚沒了,熊掌也沒了,導致兩者都無法產(chǎn)生有效的約束力。但是社會規(guī)范會比市場規(guī)范產(chǎn)生的效果更加明顯,而且更加持久。禮物和現(xiàn)金相比,禮物給人帶來的感動是遠遠高于現(xiàn)金給人帶來的感動,而且人們對于禮物的感動時間往往持續(xù)更加長。
4、通過設定計劃和完成期限擺脫自己的拖沓習慣,用各種辦法給自己時間思考某些高額消費的必要性,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清楚的意識到儲蓄的重要性,并通過某種方法讓自己養(yǎng)成定期儲蓄的好習慣。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二
工作之后,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很少。周末回家的時候,閑暇之時,翻看一下在學校網(wǎng)購的書籍,感覺也別有滋味?!豆终Q行為學》就是我最近正在閱讀的書籍。
《怪誕行為學》是一本行為經(jīng)濟學的通俗讀物,個人覺得它與《別做正常的傻瓜》相類似。不過,有區(qū)別的是,本書的作者由于童年時的經(jīng)歷(全身被燒傷60%_70%),使得他看問題的角度和常人差異很大,他傾向于分析人們的非理性行為。他就是出生于以色列的丹.艾瑞里。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決策往往會受到心理因素或者情緒的影響,往往不能作出理性決策。例如,原本很容易作出的抉擇,在外界因素的誘導之下,往往會使人們的決策發(fā)生改變。商家往往會利用這一點,設置一個誘餌,往往能使客戶花費更多的金錢。人們對于自己收入的預期往往也會因為與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相聯(lián)系。也許當初的預期并不高,但是在達到了這一目標之后,由于周圍人群的收入較高,人們對于自我的要求就會提高,這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舌吞象”吧。這些非理性的決策就與人們喜歡比較有關,在奚愷元的《別做正常的傻瓜》一書中就已經(jīng)作了一定的描述。
人們在選擇消費品的時候,通常被認為往往是根據(jù)商品的價值屬性和價格等因素作出決策。大體上而言,偏好是比較穩(wěn)定的。但是,也許因為偶然的機會,偶然嘗試了某種商品,就在內心中形成了一種錨,由此導致自我“羊群效應”式的偏好轉變,也就是書中所提到的所謂“供求關系”的失靈。至于零價格物品搭售使得人們的消費增加就是顯而易見了。商家們往往利用顧客們喜歡占便宜的心理,在銷售一些商品的時候附帶贈送一些小禮品,使得顧客們不受自我控制地買了許多原本不需要的商品。所謂的“折價”銷售原理基本也是一致。
在社會中往往是市場規(guī)范和社會規(guī)范并存。人們在對待不同的事情時必須搞清楚應該運用哪種規(guī)范來解決問題。有些事件只能運用市場規(guī)范來運行,而有些問題卻只能運用社會規(guī)范,如果強行運用市場規(guī)范來解決,需要支付數(shù)倍的價格,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支付多高的價格也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例如教育以及一些慈善活動。
我們再把視線由普通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擴展到各種社會現(xiàn)象之中,我們同樣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非理性行為。平常品性很好的人,由于突然受到刺激,也有可能突然失控,還有可能造成比較怪誕行為學讀書筆記大的危害。前不久發(fā)生的北科大學生搶劫也屬于該類情況。人們由于情緒上的沖動有時也會造成一些異想不到的后果(往往是平常自己覺得不道德的)。并不是每一個案件都是蓄謀的。弗洛伊德曾經(jīng)這樣評價過人性,人格大體上都是分裂的,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個陰暗的本我,自我,一旦這個陰暗的自我被激發(fā)出來,往往會形成很嚴重的后果。而應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只能未雨綢繆。
艾瑞里雖然在書中側重于考察非理性行為(諸如此類非理性行為的介紹還有許多),不過在每章的最后還是在探討如何解決非理性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目的還是在于使讀者能夠理解如何讓自己的行為理性化。當然,非理性行為的誘因有時也難以被透徹地觀察出來,這使得人們的行為理性化更加困難。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之中就曾經(jīng)寫道:理性何等高貴,才能何等偉大。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三
最近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在與增長知識與見聞,提高理論水平。而好的讀書筆記,不應該是讀書筆記。這樣只能成為偷懶者的捷徑,不僅對于作者的筆耕不輟是一種褻瀆,對于走捷徑者也是一種誤導。因此,只發(fā)感慨,啟發(fā)閱讀的興趣即可。
如果說好的書,會帶給你靈感的啟發(fā),生活的新知,則《怪誕行為學》是一本好書。該書從認知行為學的角度,分析了我們的選擇。當我們堅信是自主做出的選擇時,也許恰恰并不是我們自己的想法。
文中不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多的是對心理學實驗結果的解讀,翔實而有趣。可憐了書中成為小白鼠的麻省學生和印度村民。正是這些不同背景的人群,成為我們觀察人類行為,觀察自我行為的剪影。
舉一個例子,讓讀者更了解書中的樂趣。
因為我們有自我“羊群效應”,這種自我羊群效應,會使得我們重復自己之前的行為方式,最后形成行為模式。就如同一句箴言: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當然,我們的個人風格,正在我們一次次的重復自我的過程中得到確認和彰顯。
壯漢由于年幼的時候,恐懼暴力而情緒多變的父親,往往在與其交往中謹小慎微,盡量揣摩對方的心意,并且不過早透露自己的意圖,因此顯得像一個膽怯的孩童?;蛘撸覀冋f這個成功的警察還沒有走出童年時期父親的陰影。就像,被鎖鏈拴住的小象,年長以后可以輕易沖破的藩籬,由于年幼時的失敗經(jīng)歷,而斷絕了嘗試的念頭,成為被鎖鏈綁縛住的大象。
而面對其他兇犯時,盡管對方更加狡猾和狠毒,但由于沒有彼此相處多年的一貫印象,因而可以無視對方的邪惡和恐怖,輕易表達正義和勇氣。
該書中,稱之為“錨”,錨是一個沉重的基點,不僅可以固定狂浪中的巨輪,更可以將我們的意識,停留在最初的成見之中。無論多么荒謬的觀點,只要形成了“錨”就很難被自我認知而改正。因此生活中才有那么多聰明人,犯了愚蠢而固執(zhí)的錯誤。
另一方面,作者研究了情緒和決定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決定的重復性。借用前面的例子,孩子讓父親交學費,失敗的父親,咆哮著砸碎酒瓶。小男孩由于受到驚嚇,啜泣著躲起來,不出一聲。第二次,小男孩拿著鄰居太太送給他的蛋糕高興地吃著,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父親,仍掉手中的電視遙控器,大罵孩子不知羞恥。小男孩在驚恐中,留著眼淚,跑出家門。第三次,小男孩拿著滿分的成績單,看到沙發(fā)中的父親,心中莫名的恐懼;而父親一看到兒子,就是一肚子無名火。
這好似《羅密歐與朱麗葉》雙方家族都說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仇恨,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相互仇視中無法自拔。我們的決定只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情緒和對前次行為的重復。
所以,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習慣了重復對父母頤指氣使,到他們年長后,父母盡管已經(jīng)暮年,仍然對父母吆五喝六,成為了典型的不孝子。經(jīng)常吵架的夫妻,也會適應并重復這樣的行為模式,成為吵鬧一輩子的兩個人。所以,有人會反省,為何我對其他人都和藹可親,唯獨對自己的親密愛人,平白無故地看不順眼,不吵不休?所以,決定需要檢視,需要摒除情緒的干擾和自我重復的惰性。不一定我們要活得多么理性,只要我們能知道順情、隨喜、隨性、反省即可。最近看到大學同學在西藏拍得圖片,看到虔誠的藏民。心里卻想,我們的時代缺失了信仰,沒有道德可言,人人自危。但,如果我們只有信仰,放棄了色彩斑斕,情感起伏的生活,我們的人生將多么無趣?不知,我年后,我會懷著怎樣的信仰,或者何樣的人生。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四
生命中我們常有莫名其妙的舉動,你真的會失控?一時沖動就是沒有道理可言?錯!所有的現(xiàn)象,背后都有經(jīng)濟的力量供求關系的謬論:或許起初的時候,珍珠并不是很值錢,甚至根本不在人們的視線范圍呢?但就是有的人,會在起初他進入市場的時候,捧高他們的價值,并標上難以置信的天價,漸漸地,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珍珠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它真的有那么值錢嗎?還不一定。
人們?yōu)槟硞€東西定位的時候,總是愿意以錨作為標準,何為錨呢?就是初始的一個標準,例如:早期的店鋪里散發(fā)著烤咖啡豆的香味(咖啡豆的質量要優(yōu)于鄧肯甜甜圈店的)。他們銷售別致的法式咖啡壓榨機。櫥窗里擺放著各式誘人的點心——杏仁牛角面包、意大利式餅干、紅桑子蛋奶酥皮糕等等。鄧肯甜甜圈店有小、中、大杯咖啡,星巴克提供小、中、大和特大杯,還有各種名稱高貴華麗的飲料,如美式咖啡、密斯朵牛奶咖啡、焦糖瑪奇朵、星冰樂等等。換言之,星巴克不遺余力打造這一切,來營造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這種不同是如此之大,甚至讓我們不再用鄧肯甜甜圈店的價格作為錨來定位,與此相反,我們會敞開思想接受星巴克為我們準備的新錨。星巴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就在這里。
在促銷及優(yōu)惠的情況下,我們?yōu)槭裁丛敢庥酶邇r去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首先頭腦的潛意識里,認為這種情況下,自己是受益的,盡管目前不需要,或許將來需要;或者就算是不需要自己也虧不多大,促使大量的人民幣流入商家的口袋。
一個人愿意免費做義工,給補貼卻不愿意做了,或許錢不是激勵員工的最有效辦法。
一旦社會規(guī)范與市場規(guī)范發(fā)生碰撞,社會規(guī)范就會退出。換言之,社會規(guī)范很難重建。一旦這朵盛開的玫瑰從枝頭落下——一旦社會規(guī)范被市場規(guī)范打敗——它很難發(fā)揮任何效力。
……。
或許我們認為形形色色的人群所做出的任何行為都是理性的,但是基于內心的世界,我們無法去定位,無法去深入理解,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為何產(chǎn)生的?與其說怪誕,但不如說人類行為是一項了不起的事業(yè),因為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揭開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不解之謎。《怪誕行為學》是一本行為經(jīng)濟學的通俗讀物,個人覺得它與《別做正常的傻瓜》相類似。不過,有區(qū)別的是,本書的作者由于童年時的經(jīng)歷(全身被燒傷60%——70%),使得他看問題的角度和常人差異很大,他傾向于分析人們的非理性行為。他就是出生于以色列的丹。艾瑞里。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決策往往會受到心理因素或者情緒的影響,往往不能作出理性決策。例如,原本很容易作出的抉擇,在外界因素的誘導之下,往往會使人們的決策發(fā)生改變。商家往往會利用這一點,設置一個誘餌,往往能使客戶花費更多的金錢。人們對于自己收入的預期往往也會因為與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相聯(lián)系。也許當初的預期并不高,但是在達到了這一目標之后,由于周圍人群的收入較高,人們對于自我的要求就會提高,這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舌吞象”吧。這些非理性的決策就與人們喜歡比較有關,在奚愷元的《別做正常的傻瓜》一書中就已經(jīng)作了一定的描述。
人們在選擇消費品的時候,通常被認為往往是根據(jù)商品的價值屬性和價格等因素作出決策。大體上而言,偏好是比較穩(wěn)定的。但是,也許因為偶然的機會,偶然嘗試了某種商品,就在內心中形成了一種錨,由此導致自我“羊群效應”式的偏好轉變,也就是書中所提到的所謂“供求關系”的失靈。至于零價格物品搭售使得人們的消費增加就是顯而易見了。商家們往往利用顧客們喜歡占便宜的心理,在銷售一些商品的時候附帶贈送一些小禮品,使得顧客們不受自我控制地買了許多原本不需要的商品。所謂的“折價”銷售原理基本也是一致。
在社會中往往是市場規(guī)范和社會規(guī)范并存。人們在對待不同的事情時必須搞清楚應該運用哪種規(guī)范來解決問題。有些事件只能運用市場規(guī)范來運行,而有些問題卻只能運用社會規(guī)范,如果強行運用市場規(guī)范來解決,需要支付數(shù)倍的價格,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支付多高的價格也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例如教育以及一些慈善活動。
我們再把視線由普通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擴展到各種社會現(xiàn)象之中,我們同樣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非理性行為。平常品性很好的人,由于突然受到刺激,也有可能突然失控,還有可能造成比較大的危害。前不久發(fā)生的北科大學生搶劫也屬于該類情況。人們由于情緒上的沖動有時也會造成一些異想不到的后果(往往是平常自己覺得不道德的)。并不是每一個案件都是蓄謀的。弗洛伊德曾經(jīng)這樣評價過人性,人格大體上都是分裂的,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個陰暗的本我,自我,一旦這個陰暗的自我被激發(fā)出來,往往會形成很嚴重的后果。而應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只能未雨綢繆。
艾瑞里雖然在書中側重于考察非理性行為(諸如此類非理性行為的介紹還有許多),不過在每章的最后還是在探討如何解決非理性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目的還是在于使讀者能夠理解如何讓自己的行為理性化。當然,非理性行為的誘因有時也難以被透徹地觀察出來,這使得人們的行為理性化更加困難。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之中就曾經(jīng)寫道:理性何等高貴,才能何等偉大。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五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這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怪誕行為學讀后感,歡迎閱讀!
經(jīng)常覺得我的確應該多學一點心理學,人都是復雜的,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而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對今后的人生會非常有幫助,無論是在自己做決策的時候,還是考慮甚至影響他人決策的時候。
之前買到了一本《怪誕行為學》,上個周末讀完了,感覺非常有收獲,不愧是暢銷書。
其實多數(shù)出名的暢銷書之所以暢銷是有其理由的,讀一下一般不會有什么損失,正所謂“開卷有益”嗎。
之前的課程上曾學過《組織行為學》,當時就覺得非常有用,老師也講過“錨定”等概念,可惜那之后就都還給老師了,沒什么更多的記憶。
現(xiàn)在讀了這本書,真的感覺溫故而知新了。
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給我們描繪了行為經(jīng)濟學的一個大的輪廓,真的可以讓人開闊視野,如果能經(jīng)常思考并靈活運用的話,絕對會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
下面就大致總結一下作者所提到的各種人類決策中會發(fā)揮作用的非理性力量吧,給自己做個備忘。
但詳細的內容,各位還是買書回去看吧,絕對不會后悔的。
1。
比較的力量(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2。
錨定的力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3。
免費的力量4。
社會規(guī)范與市場規(guī),要跟女朋友談錢,不要跟父母談錢,不要跟好友談錢,多送禮物,但不能送錢,其實這章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一篇英語課文)5。
激情的力量(警惕你心中的要加薪6。
拖拉的力量(短期滿足與長期目標的斗爭)7。
所有權的力量(孩子是自己的好)8。
多種選擇的困境(不要做興趣廣泛,但一事無成的人)9。
預期的力量(流行,跟風,羊群效應,偏見,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好菜要好盤,好酒要好杯)10。
高價的力量(真的一分錢一分貨嗎?打折買到的東西,是不是總覺得不太好;安慰劑效應)11。
人們內心深處的誠實與占便宜的沖動,現(xiàn)金可以阻止我們作弊12。
個人需求與群體屬性的矛盾,“免費午餐”在哪里(只要別人不理性,真正理性的我們就有獲得利益的機會,利用別人的不理性)
總而言之,這的確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有時間的話還得多看幾遍,并且寫詳細的心得體會才好。
好像原作者還出了一本《怪誕行為學2》,回頭有機會也要買回來讀一下。
我的一位朋友在跨國公司任職,他每次乘飛機旅行總要到機場的西餐廳就餐,至少得喝杯咖啡。
這些事他本可以從從容容地在家里或附近的什么地方解決。
據(jù)我所知,機場的餐飲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更好,價格卻要高出很多。
但是,朋友仍然保有這個小小的“嗜好”。
我問他為什么,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
他說,機場的高價消費讓他感到有一種“懲罰”了公司的快感。
當然,我的這位朋友絕對不會利用職權把公司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
但是,為什么他會利用政策之便讓公司遭受損失呢?
讀完《怪誕行為學》后,我才明白當公司與員工的關系完全成為市場規(guī)范下的產(chǎn)物時,社會規(guī)范就會永遠退場。
換句話說,公司與員工的關系符合理性經(jīng)濟學所謂的“成本—收益”原則,雙方都拼命想從對方那里多撈一點“好處”。
如果雙方關系在市場規(guī)范下,那么員工每周工作40小時,公司付給員工相應的報酬,這是“在商言商”。
而在社會規(guī)范下,公司會給員工提供子女“日托”服務、免費午餐、給予生病時的照顧和在經(jīng)濟蕭條時不裁員的承諾。
在市場規(guī)范下,雇員很難對公司保持較高的忠誠度,而社會規(guī)范是激勵員工保持忠誠的最好辦法。
在如今的市場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遠比制造重要,人力資源也比機器更有價值。
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到和雇員建立社會規(guī)范的優(yōu)勢。
如果要將員工的潛力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出來,單純依靠交換原則下的市場規(guī)范是不可能的。
國有企業(yè)曾一度是社會規(guī)范的“化身”,它的終身雇傭制、良好的福利都吸引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
但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國有企業(yè)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何建立一套更為優(yōu)化的制度,在市場規(guī)范和社會規(guī)范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使組織既能保持高效運作,又能促進企業(yè)與人的和諧發(fā)展,這是今天許多國企面臨的重要課題。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會按照“成本—收益”原則來進行決策。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大量用理性經(jīng)濟學原理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
例如,為什么富人會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為什么別人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偏好?為什么我們會瘋搶根本不需要的東西?為什么我們白干活高興,干活賺錢反而不高興?為什么面對非現(xiàn)金資產(chǎn)我們更容易不誠實?諸如此類。
行為經(jīng)濟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這些問題。
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的行為,是心理學與經(jīng)濟學的結合。
同時,它需要通過大量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因此又被稱為“實驗經(jīng)濟學”。
實驗經(jīng)濟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理性經(jīng)濟學假設,更加符合現(xiàn)實世界中人類的思維模式。
它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發(fā)讀者對習慣性事物的反思,并把這種反思引向市場機制的選擇、社會道德重建以及民族矛盾沖突等關乎人類福祉的主題上。
行為經(jīng)濟學與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結合對于我們研究發(fā)展出一套更加有效的社會機制和自我調節(jié)機制很有幫助。
該書的作者丹·艾瑞里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jīng)濟學教授,最終卻因他個人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成就了他獨特的世界觀,使他能夠從心理學的角度進一步思考人類決策背后的非理性因素。
正如艾瑞里所言,他寫作該書的目的是“使人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和周圍其他人生生不息的動力是什么,影響人們決策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什么”。
它能幫助我們看到某些錯誤的發(fā)生是有系統(tǒng)、有規(guī)律的,看到我們一錯再錯的原因,從而設計出更好的應對措施來避免重復失誤。
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現(xiàn)象,尤其在不確定的轉型時期,這種現(xiàn)象更為普遍,如房價暴漲暴跌、自殺人數(shù)的增加、仇富和拜金、與瀆職等等。
因此,行為經(jīng)濟學對轉型中的中國不僅有理論意義,而且有更多現(xiàn)實意義。
該書不同于一般的經(jīng)濟學學術著作,它所研究的事物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讀起來妙趣橫生。
讀過之后,你會對人類的行為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它將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這個人有個偏好,喜歡看書,而且看完書之后,總是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分享,前天呢,又看到一本好書,于是昨天抓緊的把它看完了,就想和你們說說對這本書的感想。
其實以前一直都在看書,因為我以看書為樂趣,很多人覺得我活得很累,因為我的生活一大半都和書有關,以前女朋友也經(jīng)常說,干脆把自習室娶回家去算了,聽到這話,我也只是笑而不語,但這是真我。
之所以以前沒寫讀后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想寫,是看完每一本好書,都有寫的沖動,往往還列出了提綱,但到了最后,還是沒有寫,完全是因為拖得太久,一方面失去了興趣,另一方面對書的思想把握有點模糊,怕寫出來誤導大家,這樣就不好了,呵呵。
但是這次,出乎意外的,我真的動手寫了,書的名字叫《怪誕行為學》寫它是因為兩個原因,首先是它顛覆了我們行為經(jīng)濟學中關于“人的整體理性”的觀點,并且用實例來證明人們作出的決策往往是非理性的.。
其次,它修正了我們關于個體決策獨立性的觀點,充分論證了在有關聯(lián)關系的兩個行為中,前一個行為往往會成為后一個行為的錨點,這一點,我后面會寫到。
下面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中給我影響最深的幾個觀點。
錨點。
這本書中的錨點,主要是指價格錨點,大概的意思是說,第一個納入我們考慮范圍之內的特定物的價格會成為我們以后判斷這個特定物價值或可購買性的原點。
舉個很小的例子,葵花籽和開心果,葵花籽的標價是9元每斤,而開心果的標價是39元每斤,當我們第一次去超市的時候,看到這個價格并且考慮過買的時候,對這兩個物的價格就已經(jīng)設定錨點為9元每斤和39元每斤,當葵花籽的價格上漲到12元每斤的時候,你再去買這個葵花籽,會覺得它太貴了,和設想的價格存在價差,這個時候,你會重新衡量自己的購買力,或者壓制自我的購買欲。
而當開心果的價格下降到37元每斤的時候,你會覺得開心果的價格很實惠,這種降價行為可能會激發(fā)你的購買欲,讓你買的更多。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第一次考慮的價格成為了我們下次買同一種東西時的價格衡量標準,這就是價格錨點。
但如果我們對漲價或跌價之前的價格毫無知曉,我們最初看到的葵花籽的價格是12元每斤,開心果的價格是37元每斤,我們會很容易的接受這個價格,并且把它設定為我們下次購買此物的錨點。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想,開心果定價39元每公斤,葵花籽定價9元每公斤這個價格真的合理嗎?我們無從知曉,在購買的時候也不會考慮。
關于錨點的原理對其他的事物往往也可以適用。
拿我來說,當我第一次想要通過網(wǎng)購的方式買書的時候,身邊的同學給我推薦了當當,后來我一直在當當買書。
有一天,有同學給我推薦了卓越,說卓越也不錯,發(fā)貨速度更快,但我還是更喜歡當當,因為當我去審視卓越的時候,不自覺的把當當和卓越進行了對比,以當當為錨點,或許這就是錨點的威力。
星巴克與羊群效應。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羊群效應,就是當大家看到某個店前面有很多人排隊的時候,會覺得那個店肯定很好,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人排隊呢,于是也跟著上去排隊,再后面的人也抱著這種心理,于是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就像羊群的集群一樣,此為羊群效應。
但是星巴克與羊群效應在怪誕行為學中還有另一層含義,即非理性的行為會讓人一次次的排在自己的后面。
本人見識比較短淺,沒去過星巴克,用星巴克舉例子或許會比較吃勁,所以呢,還是以我們慣常見到的東西舉例子會更貼切些。
拿我們學校的奶茶店避風塘和星飲為例,在奶茶還沒有在本校盛行的時候,即只有很少的幾家奶茶店的時候,很多同學喝奶茶傾向于去避風塘,就像我喝奶茶也一般都是去避風塘的。
但是突然有一個時間段,學校的奶茶行業(yè)突然火起來,接連開了很多奶茶店,這樣同學們的選擇范圍更廣泛了,基于剛才上面談到了錨點理論,可能很多同學會認為這是對錨點理論的駁斥,其實不然,錨點理論基于的是一個設定的價格或衡量標準,如果兩種類似的事物,衡量標準沒有太大變化,此種選擇的替換不是錨點的更改。
某一天,因為某種原因(可能是星飲簡約大方的裝修風格,可能是星飲的可愛飲料單,也可能是星飲的美女效應——曾經(jīng)一度和女朋友去星飲喝奶茶,看到星飲相對于其他的奶茶店來說,顧客要多得多,我兩一直覺得是星飲的美女效應在發(fā)揮作用),你走過星飲門口的時候,突然想嘗一下星飲的奶茶是什么味的,于是你點了一杯菠蘿甜潤,發(fā)現(xiàn)味道還不錯,價格也適中,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服務員態(tài)度很好。
那么下次當你再次走到星飲門口的時候,你又會不自覺的走進去而不會選擇去避風塘。
這時,你已經(jīng)排在自己后面了,再下一次,你還會選擇去星飲,這個時候,你又排在了自己的后面,這就是傳說中的星巴克與羊群效應。
社會規(guī)范及市場規(guī)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及其分工。
在社會規(guī)范與市場規(guī)范的關系上,怪誕行為學給出了一個很好的概括,即:當社會性規(guī)范與市場性規(guī)范發(fā)生競合時,社會性規(guī)范會自動退出,當我們發(fā)現(xiàn)市場性規(guī)范并不適合調整所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時候,市場性規(guī)范的退出卻并不能讓社會性規(guī)范復入,得到的結果就是沒有任何規(guī)范,也就是說,社會性規(guī)范一旦失去,將很難重構。
這里選用一個書中舉過的例子,幼兒日托中心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在某地有一個日托中心,在日托結束后,總是有很多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會遲到,以前對于這種遲到現(xiàn)象,日托中心只是和家長溝通,但是溝通過后,似乎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還是會有家長遲到。
后來,日托中心決定用市場性規(guī)范的方式,解決這種遲到問題(以前日托中心和家長之間是社會性規(guī)范的關系,家長和日托中心的行為用社會規(guī)范即世俗社會的道德準則或行為操守來調整),每次家長遲到不再是溝通,而是罰款,這樣就引入了市場性規(guī)范,同時,社會性規(guī)范就退出了。
那么適用這種罰款的方式來解決家長遲到的問題是否起到效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家長遲到的現(xiàn)象反而更加嚴重,究其原因在于,用社會性規(guī)范來調整家長和日托中心的關系的時候,家長遲到內心會有愧疚感,這種愧疚感是社會性規(guī)范所特有的效果,可以讓家長增加準時接孩子的念想。
但是如今用市場性規(guī)范來調整家長和日托中心的關系,家長遲到反而心安理得,因為自己的這種遲到行為有了相應的對待給付。
后來日托中心取消了這種罰款的方式,家長的遲到行為絲毫沒有減少,這就驗證了上面的市場性規(guī)范與社會性規(guī)范之間的關系,當社會性規(guī)范與市場性規(guī)范發(fā)生競合時,社會性規(guī)范會自動退出,當我們發(fā)現(xiàn)市場性規(guī)范并不適合調整所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時候,市場規(guī)范退出卻并不能讓社會性規(guī)范復入,得到的結果就是沒有任何規(guī)范。
相反,當我們從市場性規(guī)范通過努力轉變成社會性規(guī)范的時候,往往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如工人與老板之間的關系,在最初的雇工關系中,雇傭者和被雇傭者之間只有市場性規(guī)范,所有的關系靠薪酬維持,被雇傭者對雇傭者沒有任何忠誠度可言,但是發(fā)展到后來的公司,雇傭者對被雇傭者運用了更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增加福利制度,沒有嚴格的工作時間限制等措施,在雇傭者和被雇傭者之間的建立了一種社會性規(guī)范,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增強了,忠誠度增加了,創(chuàng)造的利潤也增加了。
由此給我們一個啟示,社會性規(guī)范適用在人與人之間,往往能夠使人際關系更為和諧,起到優(yōu)于市場性規(guī)范的作用。
品牌效應與適用性。
指的是,公眾對于一種物品的喜好究竟是受物品的適用性影響更多,還是受物品的品牌效應影響更多。
關于品牌效應與實力最經(jīng)典的一個例子就是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之爭了,有一段時間,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公司都發(fā)表聲明說,美國公眾更喜歡它們的可樂產(chǎn)品,而它們說的都是事實,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兩者所采用的測試方法不同,就是我們上面談到的品牌和適用性(在這里例子里,實力要被引申為口感,舒適度)的問題,百事可樂公司采取的測試公眾對其產(chǎn)品的認知度的方式是,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放置在一種相同的容器內,同時不告訴被測試者可樂的品牌,只讓測試者根據(jù)可樂的口感及舒適度來選擇,如果需要購買,公眾會選擇那個容器內的可樂,這個測試的結果是,選擇百事可樂的公眾要多于選擇可口可樂的公眾。
而可口可樂公司的測試有點不同,他們在測試之前,并沒有隱藏可樂的品牌問題,而徑直告訴被測試者可樂的品牌,之后再讓公眾進行測試,在這個測試中,可口可樂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于是才出現(xiàn)了我們之前看到的這一幕,兩個公司同時宣稱自己的產(chǎn)品更受歡迎。
眾所周知,百事可樂公司的無論是從知名度還是從市場占有份額都不如可口可樂公司,在此之前,我們只知道,喝可口可樂的人更多,而不知道,為什么喝可口可樂的人更多。
即所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么我們呢,也可以從這個例子中再次看到公眾的非理性決策的影子,很多公眾在選擇自己需要的產(chǎn)品時,往往注重產(chǎn)品的品牌效應而忽視了產(chǎn)品的適用性,可能這里面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消費者誤認為產(chǎn)品的品牌效應即代表產(chǎn)品的適用性,事實上,這兩者之間只能算是勉強約等于的關系,所以呢,以后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就要多多注意咯,切莫陷入這種盲目的非理性之中。
從圣經(jīng)十誡的引導作用看我國誠信體制的缺失問題。
關于這個理論,大概是說,在行為人實施不誠實的行為之前,用一定的方式,激起行為人對于道德準則的記憶會讓行為人的這種不誠信的行為減少。
怪誕行為學中舉的例子就是,在給定一個可以作弊的環(huán)境里,行為人實施可選擇性誠信行為之前,在心中默記一遍圣經(jīng)十誡的人選擇不誠信行為的概率變小。
由此推而廣之,擁有特殊職業(yè)的人,在進行特殊職業(yè)之前,看一遍職業(yè)準則會讓此行為人的不誠信概率變小,如律師在開庭之前,默記一遍律師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可以減少律師不誠信的行為。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兩個問題。
一、在一個可選擇性誠信環(huán)境下,人們總是傾向于不誠信,因為因不誠信付出的代價小于不誠信帶來的利益。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就指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二、時效性的誠信約束可以有效的減少不誠信行為的發(fā)生。
這就很好解釋,為什么在我們的各種考試中,很多同學作弊了,也很好解釋,學校為什么在考試之前給我們簽誠信考試書了。
簽誠信考試書一方面是因為這樣做之后,如果你再作弊,校方找到了懲治你的理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起到一個時效性誠信約束的作用,激起你誠信考試的意識,從而減少不誠信行為的發(fā)生。
那么通過這個研究,我們來談談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公民的道德缺失問題。
現(xiàn)階段,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社會人情淡漠,各種矛盾凸顯,公民道德修養(yǎng)出現(xiàn)整體滑坡現(xiàn)象。
在出現(xiàn)三鹿奶粉事件,藥家鑫事件,小悅悅事件之后,我們往往會問,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為什么食品生產(chǎn)廠商可以黑心到這個地步,為什么人性可以殘忍到這個程度,為什么社會人情可以淡漠到這個樣子……,針對這些問題,國家一直在提倡真善美,可是為什么起到的成效不大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以圣經(jīng)十誡為代表的道德準則中找到答案,人性在沒有一個長效的約束下,本來就是偏向于不誠實的,只有通過時效性的誠信體制的建立,誠信行為的疏導,才能從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怪誕行為學中還談到非貨幣形態(tài)的資產(chǎn)更容易引發(fā)盜竊、暗示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人生性具有拖沓習慣、定位引領需求、零成本具有無尚的誘惑力及點餐行為的公開性會影響人們的理性決策,人們在滿足自我與表現(xiàn)自我之間往往選擇表現(xiàn)自我,為彰顯個人而選擇異質性物品卻暗自后悔等等被證實的觀點,這些觀點對我的個人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沖擊作用,于是寫出來,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六
最近讀了《怪誕行為學》的第四冊,名為“誠實的真相”,整本書通過一些實驗探究了導致人們不誠實的原因以及如何克制和限制不誠實行為,這本書也解答了我的幾個問題:
q1:主導欺騙的動因是什么?
2)經(jīng)驗系數(shù)是如何影響犯罪幾率的:私欲合理化能力增強(這件事對我是非常有利且合理的),會導致經(jīng)驗系數(shù)增加,進而導致犯罪的幾率也會增加些。
q2:為什么鎖防不住小偷,卻還是要鎖呢?
實際上鎖/密碼起到的是監(jiān)督作用,防的是小人,這些小人大多數(shù)時候誠實,但有可能會因為未上鎖而偷竊的人,所以還是乖乖上鎖/密碼。
q3:為什么有些簽名位置在表頭、有些在表尾呢?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并沒有注意到簽名位置不同對于誠信行為的影響,比如說托??荚嚧_認時的前面位置是在整張表的前面的、盡管生活中更多的簽名位置在表尾;本書也設計了實驗對簽名位置與誠實行為的關聯(lián)進行了探究。
簡單來說,表頭簽名起到的是到的提醒作用,而在表尾則是確認信息。
q4:為什么減了一天肥,到了晚上就想吃夜宵呢?
1)自我耗竭理論:抵制誘惑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精力,自我耗竭會使得我們的部分理性和道德感降低。
2)一整天的工作讓人疲憊,所以到了晚上更容易屈從于個人欲望,意志力降低、控制欲望的難度也隨之增加,最終導致我們的誠信水平下降。
q5:為什么說沒有人能抵擋住所有誘惑呢?那么要如何對誘惑進行抵制呢?
2)這里有兩種抵制誘惑的方法:
方法一:理性自我放縱。
當面對誘惑時,理性的人有時也應該屈從誘惑;
因為理性的人這樣做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有太多消耗,能對將來的`誘惑保持足夠的意志力。
方法二:及時脫身。
每天早上在未耗損精力時,我們應該面對需要自我控制的情況(枯燥的工作);
當發(fā)覺難以逃避所受誘惑時,最好的辦法是陷入更深的欲望前通過轉移注意力、精力耗竭法及時脫身。
我們經(jīng)常不依賴于直接偏好做決策,而是依賴于直覺,直覺能告訴我們想要什么。我們的大腦會快速地思考,為自己的偏好找各種理由。
q7:為什么說科技創(chuàng)新與驚天騙局只有一步之遙?
q8:造成不誠實的動因有哪些?
如圖所示,以下因素會增加不誠實行為:
1)合理化的能力:我的決策是合理的,這樣就能夠說服自己去做不誠實的選擇;
4)一個不道德的行為:“破窗效應”
5)精神耗竭:意志力降低,控制欲望難度增加,導致誠信水平下降;
8)不誠實的文化氛圍。
從pm角度從這本書我還認識到了以下幾點:
1、本中提到“相對于真實貨幣,人們在非真實貨幣面前更容易變得不誠實”
2、不誠實行為實際是用戶決策的結果,可以將不誠實行為的動因抽象為影響用戶決策行為的技巧:
比如互惠心理,在設計產(chǎn)品時,可以先給予用戶一些好處,引導用戶做出決策;再比如文化氛圍的作用,拼多多等流行的社交電商,通過裂變、砍價的玩法實際上達成的也是通過營造氛圍促進用戶做出消費決策。
當然,影響用戶決策行為的手段還有很多,在后面有機會我將專門介紹。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七
今天是“英國脫歐”投票的一天,但是我并不認為這種投票的民主最后產(chǎn)生的結果就一定是好的。每個人做出的決定都與自己的經(jīng)驗有關,但是好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經(jīng)驗是與實際的理論模型矛盾的,并不能帶來我們自以為的好處。就比如我們認為某人技能一直增強工資就能增高,但是實際上決定工資在一定層級后就主要是供需關系決定,這用很簡單的經(jīng)濟學原理就能解決,我們自己思考明白就需要很長時間。
《怪誕行為學》是一本行為經(jīng)濟學讀物,從人類的非理性行為出發(fā),分析了生活中種種和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中完全理性或者線性效用假設相悖的行為。非理性行為也有一套可以用理性來分析的邏輯,可以用人性解釋:如趨利避害,攀比心理等等。
重點根據(jù)談話涉及到書中闡述的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引述與總結,以便學以致用。
1、免費、降價,各種明顯的購物占便宜宣傳總是容易吸引我們眼球,但是當我們遇到此類活動需要購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先不要被便宜所蒙蔽,我們在購買之前要先思考下,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的嗎?購買后使用頻率多少?我們購買的理由只是因為它們免費或者有其他便宜?當博物館或者什么景點或者什么餐廳進行免費開放或者免費試吃的時候,我們要思考下要不要因為貪免費而去那邊排隊等候?等候免費過程當中浪費的時間價值是否和免費帶來的價值能抵扣,是否有其他的機會成本?人頭攢動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你能看到的估計只是很多很多的人,而無法靜下心來細細欣賞,貪便宜有時候還真是得不償失,所以還真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3、評價富人。富人錢難賺,因為他們吝嗇;富人錢好賺,因為他們花錢金額很大。評價富人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富人跟窮人在比,而沒有放到他們自己的圈子里面。我們分析事物的時候一定不能孤立分析,需要加上不同的環(huán)境。吳伯凡老師說:“富人吝嗇是在他背后實際上是一個他對于金錢,對于財富的一個邏輯,不管金錢、財富的大小,他都是喜歡玩那個游戲,一旦是進入到這個游戲里頭,他就按照他的規(guī)則去玩兒,而且得到一種快樂?!币敕治龈蝗?,成為富人就先從思想上變成富人,建立一套匹配的自我財富邏輯,完善改進。
蘇格拉底說:“不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我很喜歡這句話,審慎的態(tài)度觀看生活,自由的思辨活出自我。書讀一次只是皮毛,讀兩次是懂道理,讀多次才能產(chǎn)生生產(chǎn)力。生命不止,當學習不止。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八
人總是以為自己是理性的,卻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為自己的不理性買單。
有時候我們想買一件商品,發(fā)現(xiàn)有三種不同的價位可供我們選擇,一種低檔位的,一種中檔位的,另外一種非常高檔位的。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會選擇中檔位的。
這就是商家的陷阱,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們選擇中檔位的,高檔位的只是用來誘惑我們的。
精致的餐具、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會讓我們覺得食物更美味了;漂亮的衣服、精致的包包也會讓我們覺得更加美麗自信;我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非常聰明可愛的;如果我們預先聽到過對一件事物的評論,我們就會在面對它的時候有一定的心理預期,也叫錨定。
作者丹·瑞斯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理性的。在日常生活中是這樣,在經(jīng)濟行為中也是這樣。
大多數(shù)的人都有拖沓的惡習,給他一個底線,或者外部的聲音作為控制,就能很好的改善;。
在不涉及金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作弊;也許你不會拿辦公室里的一角錢,但你覺得拿一支鉛筆是沒有影響的。
我想,人就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在明晰的規(guī)劃中,找準自己的目標,拒絕拖延,拒絕其他枝枝杈杈的干擾選擇,一次次反省和復盤自己的錯誤,從而能夠找到正確的路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標!
怪誕行為學讀后感篇十九
《怪誕行為學》中的艾瑞里做了一個實驗,五分鐘完成一個電腦拖圖任務,最后計算個數(shù)。他們的研究團隊找了三組人。有兩組實驗人員需要付給報酬,一組付50美分,一組付5美元。第三組所找人員不付報酬,屬于社交請求,幫忙完成。結果三組下來,社交請求不付錢的實驗人員拖圖最多,平均拖了168個;付錢50美分的實驗人員拖得最少,平均101個;付錢5美元的實驗人員比付50美分拖圖比較多,平均159個。這個實驗表明,僅僅按照社會規(guī)范來做事比萬能的金錢(沒有達到預期的金錢)更能激勵人賣力。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存在兩套運行系統(tǒng),一套系統(tǒng)是按照社會規(guī)則運行的人情系統(tǒng),一套是按照市場規(guī)范運行的經(jīng)濟系統(tǒng)。這兩者對人的激勵是不同的。
社會規(guī)范人情系統(tǒng)講究的是無償?shù)母冻?,獲得社會或者社會關系中人的肯定,以此獲得自身的快樂。社會規(guī)范中個人的活動是主動的,大家會盡力把它做好。這就解釋了教師們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上課更積極的原因——是社會規(guī)范下的行動。他們爭著上課是為了學生的肯定,周圍人的肯定,自我期許的實現(xiàn),以此來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這里面有一種主動性。
當上自習課給錢補助時,上課變成了一種市場規(guī)范。教師們很快進入了市場規(guī)范模式,我的付出與金錢是否對稱。他們經(jīng)過核算,覺得自己的付出與得到不對等,于是產(chǎn)生了抱怨。抱怨過后就是怠工,他們找到一個自認為比較符合得到的付出。這樣整個教學氛圍反而不如以前了。
如何利用好社會規(guī)范系統(tǒng)和市場規(guī)范系統(tǒng)是每個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有分辨清楚,合理運用才能讓個體的積極性在整個體系中得以最大限度的釋放。
為什么上課有補助教師反而不開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07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