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讓人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涵和信息。寫好一篇總結,可以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但更應該注重自己的思考與總結??偨Y范文可以啟發(fā)我們思考,提供不同的寫作思路。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一
這些課文對于我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了?。?/p>
司馬光砸缸。
翠鳥。
挑山工。
盧溝橋的獅子。
難忘的一課。
琥珀。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就改,就改,《咱家還缺啥》?
蟋蟀的家。
小攝影師。
畢升。
打碗碗花。
我的父親李大釗。
小站。
吃墨水。
撈鐵牛。
駱駝和羊。
三味書屋。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她是我的朋友。
金色的魚鉤。
苦柚。
讓我們蕩起雙槳。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美麗的小興安嶺。
鳥的天堂。
偉大的友誼。
雪后。
西蒙。
奴隸英雄。
凡卡。
倔強的小紅軍。
馬踏飛燕。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我家的貓。
小足球賽。
一夜的工作。
中國石。
爸爸和書。
蜜蜂引路。
夜鶯的歌聲。
珍貴的教科書。
不懂就要問孫中山。
曹沖稱象。
草船借箭。
大概是時間的緣故。
至少我們還可以時常把記憶那出來晾涼。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二
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給她的好朋友們寫信。
一封寫給南去的大雁,讓它們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寫給要冬眠的青蛙,蓋好被子別著涼生病。
一封寫給貪玩的松鼠,快準備好充足的食品。
再寫一封給山村孩子,別忘了給小樹裹上“冬衣”。
咦,樹上的楓葉都到那兒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三
1.會認“縮、努”等8個生字。
2.能根據(jù)要求獨立閱讀課文,了解這粒種子最終成為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生命歷程。
3.能根據(jù)文段結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粒種子的生命歷程。
4.體會種子坦然、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能歸納一粒種子到變成木地板的變化歷程,并能根據(jù)文段結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段生命歷程。
體會種子坦然、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創(chuàng)境激趣法,談話法。
想象體驗,交流探究。
1課時。
一、課前談話。
1.播放音樂《童話鎮(zhèn)》。
2.出示童話故事的圖片,聊童話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節(jié),故事的結果。
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2.結合我們剛聊到的童話故事,用”那一定會很好”練習說話。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2)丑小鴨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3)賣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會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誰,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對愿望他一定滿懷?帶著這樣的感覺讀課題。
三、學習閱讀提示,明確學習內(nèi)容。
1.抽生讀閱讀提示。
2.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1.配樂師生合作讀。
2.學習字詞。
(1)出示圖片學習“莖”字,莖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見過。
(2)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努”,出示“怒”讓學生猜字。
(3)說說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學習擬聲詞“吱呀”“吱吱嘎嘎”。
(5)反義詞和動作識記:推、拉。
3.通過填寫這粒種子的變化過程,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4.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種子經(jīng)歷的變化。
五、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1.種子發(fā)生的這些變化,是因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線劃出來。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讀出對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著……然后……最后……練說種子產(chǎn)生愿望,愿望實現(xiàn),再產(chǎn)生愿望的過程。
4.引導學習第一個愿望。
(1)默讀思考:它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按“原因——愿望——做法——結果”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3)體會愿望實現(xiàn)后種子的心情。
5.扶學第二個愿望,引導學生復述。
6.自學后兩個愿望,練習復述。
8.同樣的童話,不同的孩子讀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們都覺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
六、拓展延伸。
1.看看這些圖片,這些小動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嗎?它會經(jīng)歷一段怎樣的歷程呢?選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來講一講。
2.木地板又想變成一棵樹,它為什么想變成一棵樹呢?那又會是怎樣美好的歷程呢?
9那一定會很好。
站跑坐躺。
種子———大樹——手推車——椅子——木地板。
努力生長嘩嘩嘩。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四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耙湟晫W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币獙崿F(xiàn)“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遵循《標準》的指引,本節(jié)課的設計讓學生直面文本,充分讀書,積極交流,大膽質疑,談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主線牽引,順藤摸瓜。
本課教學設計以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為教學的切入點。以“留車、還車”這一條主線展開,讓學生找相關段落和語句,暢談感受,從感受父親內(nèi)心的掙扎,理解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三、由點及面,從細節(jié)處引導學生感悟文本。
整個教學注重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悟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導學生通過“讀、劃、想、議”的學習方法,質疑、研讀、探索、解疑,升華領悟人物品質。并將說話練習貫穿其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在教學的最后,以一段視頻和暢談身邊的相同事例來拓展升華,感受誠信的魅力。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并升華情感,從細節(jié)處層層鋪墊。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言環(huán)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同時結合多讀多想多問的讀書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4.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品質,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從開始時的猶豫,到最后把汽車還給同事的經(jīng)過;體會課文中“母親”說的話的含義。
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相關視頻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1、師生共同寫課題,理解:中彩(中彩票、中獎之意。)。
2、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中彩的心情,為后文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
1、圍繞著這輛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拿起課文,自由地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生詞:奔馳饋贈疑惑不解捎信教誨拮據(jù)夢寐以求。
(教師隨機正音)。
3、結合文中與生詞有關的句子以及寫作背景,重點指導:拮據(jù),同時指導朗讀相關句子。
4、重點指導生字:寐,通過指導朗讀相關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父親渴望得到汽車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親面臨道德難題時的為難及品質。
2.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找到父親面臨的難題。
(1)初讀課文后,學生針對故事大膽質疑。(如:中了獎,父親為什么不高興?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究竟是什么?父親為什么最終選擇了歸還汽車?)。
(2)引導學生了解父親面臨的難題是:留車還是還車。
3.解析留車的理由。
(1)從文中的哪些語句,哪些對父親的描寫里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生默讀,標注)。
(2)學生找出,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點評。
(3)ppt出示相關的句子,教師小結。
(4)引導學生用關聯(lián)詞說一說父親留車的理由。
(ppt出示關聯(lián)詞:“因為……所以……”)。
4.解析還車的原因。
1.默讀相關段落,聯(lián)系上下文說一說這輛車能留下來的理由,學生自由談感受。(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師簡要板書留車的理由)。
2.剖析父親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1)找到故事結局部分,生讀:話音剛落,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奔馳汽車開走了。
(2)父親在面臨這些難題時想到的一定不僅僅是這些,他還想到了什么?(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親說的話,生齊讀。(ppt出示: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四、總結升華全文,拓展延伸。
1.生談自己獲得的啟示。(母親說的這句話,再結合中彩那天父親做出的選擇。這件事兒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2.出示新聞視頻。(相同事例)。
3.生談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身邊的道德難題。(師簡單評價總結)。
4.拓展:這樣一個道理,對文章中的“我”來說,是當時就明白的嗎?當時的我心理是很復雜的,這一點在課文中沒有具體地去描述。想想看,當庫伯先生派人把車取走的時候,文中的我會有什么表現(xiàn)?想一想回去以后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中彩那天。
留車道德難題還車。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五
學情分析: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童時代,每個人都有不少玩具,因此這個作文題是受到學生歡迎的。但并不是有了作文內(nèi)容就能寫好作文,把“玩的過程”寫清楚還是有點難度的,上課時需通過具體引導讓學生寫清楚怎么玩。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寫清楚玩具的樣子。
2、在老師的引導下,把“玩的過程”寫清楚。
3、對照習作要求進行自評、互評,并進行修改,初步養(yǎng)成自主修改的寫作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老師的引導下,把“玩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準備:課件、玩具。
教學過程:
一、審題,確定寫作內(nèi)容。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什么玩具?為什么?
2、交流。
3、師:今天我們要以《玩》為題寫一篇作文。
4、出示習作要求:
(板書:名稱、原因、樣子、怎么玩)。
5、確定作文的主次。
二、指導寫好玩具的樣子。
1、學生拿出自己的玩具,向大家介紹。介紹時可從形狀、顏色等方面進行介紹。
2、出示兩段病文,集體修改。
我有一個美麗的芭比娃娃。她有著一對閃閃發(fā)亮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還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她的頭發(fā)可不是烏黑的,而是金黃的。
(點評:應按整體——局部的順序寫。)。
這陀螺下面是青綠色的,上面是藍白色的,成錐形體,像一個飛碟。(點評:應先寫上面后寫下面,比喻也不恰當)。
三、重點指導評改“怎么玩”,指導分步驟并用上準確的動詞把過程寫清楚。
1、玩玩具當然是按步驟一步一步進行的,我們在寫“怎么玩”時也要把玩的步驟一步一步寫清楚。
(板書:1、分步寫清玩的步驟)。
2、請幾個學生演示玩法并用語言敘述。
預設:
(1)寫了玩的過程,但是太籠統(tǒng)了。
(2)由于中間缺少了步驟,所以玩的過程沒有寫清楚。
隨機:(拼裝類玩具)你玩過拼圖嗎?你覺得還有哪些步驟?
(出示:記憶——打亂——分揀——拼圖)。
師:把這些步驟補全了,那你就把玩的過程寫清楚了。
3、同桌互相讀一讀對方的習作,如果有漏步驟的,請給他指出來。
4、有的`同學寫的是拼裝類的玩具,我們一定要把玩的步驟寫清楚,還有一些同學寫的玩具不是拼裝類的,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寫玩玩具。
(板書:或創(chuàng)設情境寫清玩的過程)。
5、指導用上準確的動詞把玩的過程寫清楚。
師:通過剛才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如何將玩的過程寫清楚,在此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要求,力求把玩的動作寫準確。
(板書:2、動詞運用要準確)(出示例文):讀一讀,交流:動詞的運用有什么問題?
(動詞運用重復、單一)。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標準修改這兩段話。
(2)指名交流。
(3)老師出示修改的范文,讀一讀。注意動詞運用要準確,盡量不重復。
四、引導學生分節(jié)寫作。
1、提出分節(jié)要求。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會用一段話寫清楚一件事,今天要開始學習把它變成一篇文章,也就是要分小節(jié)寫。(板書:篇(分節(jié)))。
今天就讓我們試著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分一分小節(jié),這樣可以讓文章結構更清楚。
2、指導分節(jié)。
師:“怎么玩”是重點內(nèi)容,請你劃出習作中“怎么玩”的內(nèi)容,把它單獨作為一節(jié),開頭空兩格。其他三個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內(nèi)容安排合理分節(jié)。(指名幾個學生交流)。
五、學生起草作文,寫好后按評分標準修改。
附評分標準:
板書:玩篇(分節(jié)寫)。
怎么玩:
1、分步寫清玩的步驟或創(chuàng)設情境寫清玩的過程。
2、動作運用準確,不重復。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六
摘要: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文字與圖片的閱讀過程中,對生?擁牟逋急硐殖齦?為強烈的探知興趣。從小學教材的編寫體例看,基本教材的每篇文章均附有插圖。這些插圖的內(nèi)容設計與遴選混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與認識水平,有效使用課文插圖,能夠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好的課文插圖能夠加強對讀者的感染力,加深讀者的印象,使讀者認識更清楚,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痹谖覈F(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基本課文每一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這些插圖緊扣課文內(nèi)容,色彩鮮艷、生動有趣,非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些插圖往往被忽略或輕易帶過,未能發(fā)揮其就有的作用。
插圖的功能一般可分裝飾功能、解釋功能和促進功能??梢哉f,所有課文插圖都兼具此三項功能,只是對某一幅具體的插圖來講,功能會有所側重。因此,教師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同時,還應研究圖文關系,準確地把握圖文設置的目的和作用,找準插圖使用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就這一問題,與同行交流、探討。
一、有效使用插圖,促進文本消化。
“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要想把課文插圖“盤活”,最基礎性的是要讓小學生能夠學會觀察并善于觀察。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除了引導他們主動觀察外,更須要教會他們進行觀察的方法。比如:對于景物圖觀察,應當講求一定的順序;對于人物圖觀察,關鍵在于看清楚圖上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做些什么。以《珍珠鳥》教學為例。課文通過描寫“我”與珍珠鳥親近和交往的過程,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課文插圖與文本語言相互映襯著,如“吊蘭覆蓋鳥籠”、“雛兒”長相,還有“小鳥趴肩熟睡”等。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出圖文對應的地方;接著讓學生們在圖文互動中,在品詞析句和實際想象中,認真思考“作者為什么生怕驚動小鳥?描寫雛兒繞著筆尖蹦來蹦去等動作,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問題;然后以多人學習小組為單元,相互之間“談一談、議一議”;最后,在集體范圍內(nèi)師生共同梳理、總結和提煉。如果把插圖觀察說成是在用眼睛尋找形象性線索的話,那么課文閱讀則是在用內(nèi)心來尋找隱匿性線索。圖文結合,其實就相當于這兩種“尋找”方法同時共用,我們就會從“盤活插圖、消化文本”中攫取“1+12”的實質性效益。
二、有效使用插圖,促進想象思維。
在指導圖文互動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不但學習興趣很高,而且專注于課文插圖的藝術形象,有時竟然忘情于插圖的藝術境界,沉浸在插圖所帶來的美好想象中。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小學生在課文學習時,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憑借鮮明生動的插圖藝術,能夠初步領悟出相關文字的豐富內(nèi)涵,從而激發(fā)了自己的再造想象力,更加有利于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那么,是否可以讓小學生為課文配圖呢?以《赤壁之戰(zhàn)》教學為例。第一課時后,筆者要求學生在初步感知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認知和繪畫能力為課文配上插圖。這畢竟是一種嘗試嘛,所以原本也就沒有太高的期望。可是,上第二課時前的作業(yè)檢查讓筆者大為吃驚,同時也興奮不已。學生們那一幅幅課文配圖雖然顯得有些稚嫩,卻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結合相當緊密!譬如:“赤壁駐軍圖”“黃蓋獻計圖”“黃蓋詐降圖”“乘風前進圖”“火燒曹營圖”“曹軍大敗圖”等,(這些圖名為筆者所添加或修正)簡直就是課文內(nèi)容的生動縮寫和簡單再現(xiàn)。其中“駐軍圖”上展現(xiàn)了曹吳兩軍隔江而對、互有戒備的樣子;“詐降圖”中的小船上,外面扎著蘆葦人,船艙里還藏有火硝、硫磺等爆炸物等。不難想象――這是咀嚼課文、形象揣摩、主題意會的結果,更是一種再造想象的結果。
三、有效使用插圖,促進人文情懷。
有人如是說道:“語文是一個工具,不過與鋤頭、刨子那些工具不同,語文這個工具本身長著好些東西??語文和思想始終長在一起,這就是‘文道統(tǒng)一’。”這種“特殊工具論”與新課標所強調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指導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圖文互動形式,以獨特的美感優(yōu)勢,更好凸顯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小學語文基礎教材中充滿了各種情趣的插圖,蘊含著兒童的個性氣質與文化修養(yǎng),給人以特有的審美享受。再從審美創(chuàng)造的角度而言,給課文配插圖,讓學生從中獲得審美愉悅和思想啟迪,在“走入文本、走向作者”中引發(fā)思想滲透,獲取情感共鳴,從而逐步喚起他們對美的內(nèi)在追求。以《游園不值》教學為例。筆者讓學生借助文中插圖,結合對詩文的理解與感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繪就了一幅幅各有特色的“紅杏出墻”圖。再如:志南《絕句》中的“杏花雨”和“楊柳風”;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江楓漁火”等等,誠可謂“詩中有畫,如在眼前”。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幫助學生實現(xiàn)“圖文互動”的優(yōu)質資源,以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感悟、創(chuàng)造”的審美能力。
總之,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教材中僅次于文章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插圖可以更好地凸顯出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作用于學生的大腦中,學生可以從中獲取有利的知識并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教材中的文章與圖片進行充分的結合,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鍛煉他們的想象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使用課文插圖,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七
這組課文有四篇:
一、《天火之謎》
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三、《諾貝爾》
四、《滴水穿石啟示》
應當說這個主題單元,主題清楚,那就是“百折不撓――謳歌了一組不屈不撓、持之以恒、不斷進取的偉大人群像”。
這節(jié)課我覺得比較成熟,尤其是教法、學法、形式多樣,具體來說:
2、兩次撰寫《國榷》的對比。
3、談遷在《國榷》一書完成后與失竊后心情的對比。
緊扣“厄運打不垮”“信念”這課題關鍵詞,前后聯(lián)系,以本為本,在多樣的閱讀中(如瀏覽,用心去讀、朗讀、引讀等)中感悟了談過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擊(第2節(jié))引讀,在對話中在深入地解讀的基礎上,螺旋式地引導學生讀文本,人物形象凸現(xiàn)出來。第四節(jié),引讀是匠心預設的結果。
交流搜集的資料,像談遷這樣不被厄運打垮的人。
(蘇教版教材:寫字、寫話、批注)
說話練習
個人由此聯(lián)想到:
既然這組課文謳歌了一組偉大人群像,怎樣謳歌?反復研讀教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有許多“相關數(shù)據(jù)”。這一組課文有直接寫,也有間接寫的許多數(shù)據(jù)。我想這是我們研讀教材應該關注的事,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我們?yōu)槭裁匆P注數(shù)據(jù)?因為這是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因為看似簡單的數(shù)據(jù),其實背后的世界是相當豐富的.。這也許就是這一類課文給予學生的寫作智慧。我想蘇教版教材編寫者在這此類型教材的編寫上,肯定啟動了這一重要思維。
這節(jié),有兩個數(shù)據(jù)只要我們關注了,了解了,這一課的教學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那就是“500萬、500多萬”??此浦貜停鋵嵰稽c也不重復的數(shù)據(jù),因為兩個數(shù)據(jù)的內(nèi)涵不一樣的。
這一點上,孫老師似乎強調了。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八
1.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他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2.他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的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3.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的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的奔跑。
4.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nèi)フ?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5.小喜鵲銜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的睡大覺。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楊樹、柳樹的葉子飄到樹媽媽的腳下。
7.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
8.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的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9.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
10.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11.開始,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
12.細雨如絲,一顆顆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里的甘露。
13.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14.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何處了。
15.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
16.雨改變了山林顏色。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17.小高在碼頭上有說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fā)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18.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在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亮,在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
19.使(讓)弈秋誨(教導)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惟(只聽)弈秋之(的)為聽(教導);一人雖聽之(弈秋的教導),一心以為有鴻鵠(天鵝)將(即將)至(來到),思(想)援(拉,引)弓繳(箭)而射之(指天鵝)。
20.當這座高大的宮殿似的房子,室內(nèi)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九
夜深了,月亮透過窗簾,看見一個小女孩睡在床上,身旁有個背包,里面裝著水果和點心。
月亮自言自語地說:“明天孩子們?nèi)ソ加危萌ジ柟塘可塘?,讓明天有個好天氣。”
月亮又來到另一個家的窗前,只見一個小女孩正在照顧生病的媽媽。
媽媽說:“珍珍,早點兒睡吧,不要太累了,明天你還要去郊游呢?!?/p>
“媽媽,我不想去了?!?/p>
“明天還是和大家一起去玩玩吧!”
“可是,醫(yī)生說您的病還沒好呢!”
月亮悄悄地離開了窗戶,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兩天后的一個艷陽天,孩子們一個都不少,排著隊,愉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
1、糾正平時標點符號使用和書寫中的不規(guī)范行為。
2、熟悉常用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
3、掌握易錯標點符號(引號)的用法。
六種符號的用法。
冒號和引號的用法。
生字格磁貼。
一、設疑,引入標點符號。
1、課件出示一段亂用標點的話,學生默讀,說感受。
今天放學一回到家媽媽就走上來和小明聊天媽媽問小明昨天的語文測試考了多少分我考了90分全班第二呢小明驕傲地說兒子真棒媽媽摸著小明的頭說不過不能驕傲要繼續(xù)努力哦。
2、引入郭沫若的話,學生讀。
3、不管是從生活經(jīng)驗中還是大文豪的話中,我們都能感覺到標點符號在我們表達中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標點符號,一起去感受小小的標點符號中所蘊藏的無窮奧妙!
4、學生讀課題:標點符號。
二、練寫,規(guī)范書寫標點符號。
1、學生在練習紙上練寫,指名6名同學上臺書寫。
2、全班交流、評價,明確不同標點在田字格的位置。
(1)逗號(,)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
(2)句號(。)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
(3)問號(?)占一格,點在格的左邊。
(4)感嘆號(?。┱家桓?,點在格的左邊。
(5)冒號(:)占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
(6)引號(“”)前后引號各占一格,前引號寫在右半格,后引號寫在左半格。
過渡:對于標點符號,我們不僅要認識它,能正確地書寫它,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學會使用它。下面,我們就以“過關”的形式去檢查同學們對標點符號的掌握情況。
三、練講,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四、讀記兒歌,牢記標點符號。
五、課堂小結。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一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fā)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101)。
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111)。
夏天的山也是綠色的,那綠色濃濃的,一片片樹葉,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都像被綠油彩涂過,連雨點落上去,都給染綠的。(137)。
有的樹林變成了杏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枝頭掛滿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樹林變成了火紅色,風一吹,樹林跳起舞來,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躍;還有的樹林變得紫紅紫紅,跟劇場里紫絨幕布的顏色一樣。(138)(上冊)。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2)。
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2)。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3)。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8)。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9)。
我們村子前面的小山包,遠遠看上去真像一個綠色的大絨團.(11)。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么像串串彩色的珍珠啊。(12)。
頭上的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18)。
燕子在車廂里嘰嘰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23)。
在這條路應該伸延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顆高高的橡樹,他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樣。(28)。
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7)。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9)。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10)。
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13)。
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13)。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43)。
海底的巖石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87)。
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起來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88)。
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shù)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91)。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二
這篇講讀課文通過“我”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順序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大,抓住聲音和形態(tài)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
投影片
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對具體詞句的理解、朗讀體會文章感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1、教師板書課題,問:“今天我們學習第23課,同學們讀課題?!俺薄敝傅氖鞘裁?(錢塘江大潮)“觀”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師簡介錢塘潮。錢塘潮是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nèi)窄,外深內(nèi)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景象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令人贊嘆不已。因此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奇觀。
3、請同學們打開書,看書上的什么地方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4、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重點讀出“天下奇觀”這四個字。
5、導入:為什么稱它為“天下奇觀”呢?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讀準字音。
3、學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重點講第三段,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是因為潮來之時,景象雄偉壯觀,使人為之驚嘆、贊嘆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將這一大潮的壯觀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呢?請同學讀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2、學生自由讀這段,用“ ”劃出描寫潮來之時的情景的句子。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這句寫的是什么?(聽到的聲音)聲音好像悶雷滾動,說明了什么?(未見其影,先聞其聲,并且聲音特別大。)教師指導讀這句。重點讀出“隆隆的”、“悶雷滾動”兩個詞。
(2)此時江面有何變化?(江面還是風平浪靜)未見潮水,先聞其聲,因為什么?(因為聲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傳播得快。)
(3)這時聲音越來越大,(板書:越來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學生讀,回答:(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線。)為什么作者能看到?(觀察)
(4)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聽到的,看到的呢?(教師板書:遠處)
(5)在潮來之時,作者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這時人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當人們聽到“隆隆聲”時,人聲鼎沸,當人們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時,人們又沸騰起來。)“人聲鼎沸”是什么意思?在這里如何理解?“沸騰”什么意思?(形容人們情緒十分高漲。)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三
《藍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是一篇說明文,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藍鯨的形體特征及行動,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習性。文章運用了列舉數(shù)據(jù)、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及寫作特點,我設計了如下四步進行教學。
一、填一填。
課文二、三自然段重點寫了藍鯨的形體很大,為了把這個特點說清楚,作者列舉了很多數(shù)字來說明。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先讀書,圈出描寫鯨很大的數(shù)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練習:
(1)藍鯨的體長可達()多米,體重有()多噸,相當于()頭黃牛的重量。鯨須有()米多長。它每天要吃()噸飯,每頓競能吃下()噸魚蝦。(列舉數(shù)據(jù))。
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藍鯨很___________。
這些數(shù)據(jù)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藍鯨很_________。
通過讀、圈、填,讓學生體會初步認識舉數(shù)據(jù)這種說明方法,更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讓學生體會到藍鯨確實很大。
二、比一比。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不僅介紹了藍鯨大,還介紹了藍鯨行動、呼吸等生活習性。在列舉數(shù)據(jù)的同時,作者還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書并找出這些語句,再讀一讀,比一比,切實體會藍鯨行動、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點。
具體的句子有:
1、藍鯨的嘴巴容得下十幾個成年人在里面睡覺。(作比較)。
2、一頭藍鯨相當于300頭黃牛的重量。(作比較)。
3、一頭藍鯨的拉力相當于一臺中型火車頭。(作比較)。
4、3米長的鯨須,就像一把大型的軟掃帚。(打比方)。
5、遠遠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噴泉。(打比方)。
怎么體會呢?就是抓住比較的事物,將兩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設計如下比法:
a、這句話拿()和()作比較。
b、估算一下十幾個成年人睡覺得要多大的地方?
c、閉起眼睛,想像一下藍鯨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這一句話說明藍鯨__________。
e、再讀一讀句子,要讀出這種感覺,這種特點。
剩下幾句可在上述學法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比較體會。在比一比中讓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獲得感性的體驗。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
三、演一演。
演示,一個解說。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四、拓一拓。
學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再回到課題上。讓學生看著課題說一說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關于藍鯨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總結,把剛才學得的知識,進行內(nèi)化整理成塊,并通過學生自主發(fā)言練習說話能力。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四
《天馬》課文是一篇說明文,首先介紹了“天馬”是我國旅游局確定的圖形標志,接著介紹了這個圖形標志是根據(jù)東漢時期的一件青銅雕塑描繪的然后詳細介紹了“天馬”的外形特征及其“天馬”這個名稱的由來,最后作者在介紹“天馬”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點明了把“天馬”作為旅游局圖形標志的意義所在,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偉大智慧的贊美之情。
《房兵曹胡馬》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四句正面寫馬的外形動態(tài),是實寫;后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由詠物轉入抒情,是虛寫。其中“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兩句借胡馬的品格,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期望,更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馬詩》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詩中通過馬表現(xiàn)賢才的雄心壯志及其懷才不遇的憤慨。其中“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實現(xiàn)理想的迫切心情。
《鞏乃斯的馬》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秀散文,課文通過對馬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美好精神的贊美,揭示了馬作為人類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兇暴,優(yōu)美柔順而不懦弱,它是進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與美的美妙結合。
第二單元-----奇觀。
《雅魯藏布大峽谷》課文通過描繪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景觀,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方法說明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這一無可爭辯的事實,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浙江之潮》課文首先總寫了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偉的景象。接著寫了海潮最盛的時間是每年農(nóng)歷的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然后作者傳神地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由遠及近地寫出海潮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觀潮》課文先總寫,然后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個方面具體刻畫了錢塘潮的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既有寫景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本文是一首敘事詩歌,首先寫了深圳原來是一個小村莊,人們過著貧窮而落后的日子,轉眼幾年之間,小村莊變成大都市,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濘的古道,樓房幢幢,人們的面貌煥然一新,最后作者歌頌了祖國的改革開放,它改變了深圳的模樣,抒發(fā)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變化的驚喜,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
《唯一的聽眾》課文圍繞兩條線索,即“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好老婦人的語言變化展開敘述,寫了父親和妹妹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癡,“我”不敢在家練琴,到林中練琴時,與一位自稱耳聾的老人相遇,在老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找回了自信,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之情。
第四單元-----韻味。
《唱臉譜》課文從外國人眼中的臉譜說起,描述了臉譜的顏色、臉譜的特點,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臉譜文化,熱情洋溢地贊美了這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樣式。
《我喜歡》是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是一般清新的語言,向我們敞開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歡的景物與事物,并說明喜歡的理由,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第五單元-----水。
《生命與水》課文首先總寫了水與人體有著密切的關系,接著詳細描寫了水構成以及水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大功臣,水是人體的潤滑劑,水可以調節(jié)體溫等多種用途。最后作者告誡人們水對人體非常重要,因此人們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喝水習慣。
《過分水嶺》寫的是詩人在過分水嶺的行程中見溪水是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作品。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是蘇軾在西湖和朋友泛舟宴飲的即興之作,詩人抓住了夏季時晴時雨的特征,描繪了西湖的風采神韻,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熱愛與贊美。
《一個蘋果》課文通過記敘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八位志愿軍戰(zhàn)士,在防炮洞中,盡管干渴得很厲害,卻舍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事情,歌頌了志愿軍戰(zhàn)士互相關懷體貼的階級友情。
第六單元------方法《他發(fā)明了什么》課文通過講述200年前美國獨立不久,為了捍衛(wèi)主權與外國作戰(zhàn),急需定制上萬支步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發(fā)明了“標準化”的生產(chǎn)方式,在當時有限的制造工藝下與總統(tǒng)簽訂了生產(chǎn)合同,然后簡單介紹了“標準化”在現(xiàn)代大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意義,告訴我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只表現(xiàn)在有形的物體上,還表現(xiàn)在和學的方法上。
《刻舟求劍》這則寓言講的是一個人在渡江時,把劍掉入河中,于是拿刀在船上刻記號,等船停止了才去撈,諷刺那些辦事愚蠢不知事物會變化的人。
《鄭人買履》這則寓言是借一個寧愿相信自己腳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腳的人,譏諷那些墨守成規(guī)、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
第七單元-----面對錯誤。
《遲到》課文通過用回憶的方式寫了作者小時候因為遲到發(fā)生在她與父親之間的一個故事,表現(xiàn)了一個既嚴厲有慈愛的父親對孩子的深沉父愛,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成吉思汗和鷹》課文通過敘述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獵時,因為鷹四次打落自己好不容易才接到的從巖石邊滴下的解渴泉水,一怒之下射死了鷹,后來才發(fā)現(xiàn)鷹這樣做是為了救自己的命。從中得出悔悟“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故事,說明遇事要冷靜,懂得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
《我們的錯誤》是一首外國兒童詩,它借詩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語言,說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認識錯誤,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的重要意義。
第八單元------危急時刻。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文通過寫“諾曼底”號被撞,船長親自指揮救援工作,在人員全部獲救后自己卻沉入大海的悲壯場面,體現(xiàn)了船長沉著、有指揮才能和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
《生死攸關的燭光》課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跡,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九單元-----禮物。
《獻你一束花》本文寫了機場女服務員向一位失敗的女運動員獻花的故事,說明了獻花不僅可以獻給英雄和勝利者,更可以給失敗者以鼓勵,同時滲透著思想上的教育,告訴我們?nèi)绾螌Υ齽倮褪?,如何對待勝利者和失敗者?/p>
《微笑》這首哲理詩是一首西班牙民歌,詩歌以簡潔、自然、淳樸、真實的語言,抓住生活中人們的簡單表情-----微笑,從不同方面寫了對微笑的看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整個社會、家庭更加和諧。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善良人性的呼喚。
第十單元----家園的呼喚。
《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課文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又被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或隨意損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自然資源枯竭的威脅。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shù)厍蛸Y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鳥兒的偵查報告》本文通過作者的鳥兒朋友給作者發(fā)來的四份偵察報告,寫出了鳥兒遭到人類迫害的種種情形,形象地說明了人類濫用農(nóng)藥、化學品、石油泄漏、排放氣體等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沉痛的惡果。
《綠色千島湖》課文先通過介紹千島湖的地理位置、概貌和名稱的由來,然后舉例具體說明它的美景與特色,接著告訴我們它形成的時間和如何形成,最后揭示人工創(chuàng)造千島湖的意義。表達了對千島湖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揭示了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的道理。
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運用篇十五
在語文教學中發(fā)展兒童的想象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維空間,引導兒童展開合理想象不僅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定是十分有益的。
《豐碑》是一篇文藝性較強的課文。通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都沒有明說出來,而是蘊含在敘述和描寫的語言文字之中。其中,第7小節(jié)作者先從外貌、神態(tài)和衣著三個方面,刻畫了一個凍僵了的紅軍老戰(zhàn)士的形象:“好似一尊塑像”、“衣著單薄破舊”,其神態(tài)“十分鎮(zhèn)靜”、“十分安詳”。接著第8-12小節(jié)在描寫將軍見了這位凍僵老戰(zhàn)士之后的情感變化過程中,側面介紹了“他就是軍需處長”。最后在第13小節(jié)里寫這位軍需處長在風雪中“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如何幫助學生從認識這“好似一尊塑像”的紅軍老戰(zhàn)士,到理解“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的軍需處長,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如何通過描寫人物外貌,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在品質,通過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本課語言訓練的重點。
在教學《豐碑》一課時,老師利用了教材中的三處思維空間,運用“反芻法”引導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聽、說、讀的綜合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當教學進入到第11小節(jié)的時候,教師用一道過渡題:有人小聲地告訴將軍“這位凍僵的老戰(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以后,將軍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劇烈的變化?自讀課文第12小節(jié)。
在兒童自讀課文第12小節(jié)后,抓住第一個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想象:“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同時屏幕上顯示了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圖畫。學生邊看圖,邊思考。一會兒功夫,學生紛紛舉手:“將軍想:他就是軍需處長?太意外了!”“將軍想:我還未了解情況,就先發(fā)火,錯怪了老人,真漸愧?!薄岸嗪玫睦先搜剑榱吮WC戰(zhàn)士們有棉衣穿,自己寧可穿單衣結果凍死了!”“將軍想:軍需處長真了不起,我們紅軍部隊有這樣舍己為人的戰(zhàn)士,真值得驕傲和自豪。”
教者此時話鋒一轉:“大家再輕聲讀第12小節(jié),仔細體會將軍的'這些想法作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我們怎樣讀才能把將軍的情感變化的過程讀出來?”學生邊讀,邊尋找,邊體會。像課文中的“愣住了”“眼睛濕潤了”“跟云中山化為一體”……這樣難以理解的詞句,因為有了前面想象的鋪墊,學生也都自己讀懂了。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了將軍情感變化的過程,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也理解了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表達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方法。
這時教者抓住時機,引導兒童“反芻”第7小節(jié):“當你讀到這里,覺得軍需處長除了不怕犧牲外,還有什么高尚品質?”通過討論把學生從“老戰(zhàn)士有不怕犧牲的精神”的初步認識,提高到軍需處長還有“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的高度來理解?!按蠹以僮x第7小節(jié),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品質?!边@樣通過“反芻”第7小節(jié),軍需處長的光輝形象更加鮮明了。
學生“反芻”第7小節(jié)以后,教者抓住第二個思維空間,再次引導:“軍需處長不是一坐下來就犧牲的呀,他犧牲前,坐在那光禿禿的樹干下可能想些什么呢?”同時教師在屏幕上顯示了軍需處長在風雪彌漫的天氣里坐在樹下借火吸煙的圖畫。
學生一邊看著屏幕上的圖畫,一邊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說:“軍需處長看著紅軍戰(zhàn)士穿著棉衣,大踏步地從他面前走過,感到十分欣慰,他想,我完成了上級交給我的任務!”有的說:“軍需處長可能會對戰(zhàn)士們說,加油??!翻過云中山就是勝利!我吸口煙,歇一會兒,馬上趕上你們!”有的說:“軍需處長可能想,只要戰(zhàn)士們有棉衣穿,不挨凍,我就是凍死了也心甘!”有的說:“軍需處長可能想,我犧牲了不要緊,有這么多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繼續(xù)革命,長征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能成功!”這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概括:軍需處長犧牲前對革命事業(yè)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對自己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感到十分快樂,充分表現(xiàn)了他忠于職守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然后第二次“反芻”第7小節(jié):“輕聲讀第7小節(jié),從軍需處長的姿勢、神態(tài)、衣著,體會他的忠于職守,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信心的高尚品質?!?/p>
通過閱讀、體會,又把學生的認識提高了一步:軍需處長不僅有“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而且有“忠于職守、樂觀自信”的精神。這時教師因勢利導:“作者是怎樣歌頌軍需處長這些高貴品質的呢?大家自讀第13小節(jié)?!庇捎谟辛松厦娴膬商幭胂笞鲣亯|,學生對“晶瑩的豐碑”是什么,都十分清楚,無須教師作任何解釋。
突破難點以后,教師抓住第三個思維空間,繼續(xù)引導兒童想象:“當紅軍戰(zhàn)士穿著軍需處長發(fā)的棉衣走過這座晶瑩的豐碑的時候,他們可能想些什么?說些什么?”這時候學生想象的翅膀已經(jīng)完全展開了:“戰(zhàn)士們走過這座晶瑩的豐碑的時候,十分難過,多好的老人呀!你是為了讓我們不挨凍才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一定會個個捏緊拳頭表示決心,一定要繼承軍需處長的遺志,將革命進行到底!”
這時教師引導兒童概括:軍需處長的英雄形象,既使戰(zhàn)士們感到難過,又使戰(zhàn)士們受到極大的鞭策和鼓舞。然后話鋒一轉:“作者是怎樣把戰(zhàn)士們的這種情感變化的過程表達出來的?大家讀第14小節(jié)。”學生讀著讀著,知道了:“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就是戰(zhàn)士們悲痛的心情和化悲痛為力量的情感變化的表現(xiàn):“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部隊還會屬于誰呢?”就是將軍由“擔心”到充滿必勝信心的情感變化的具體體現(xiàn);知道了作者是巧妙地通過描寫將軍“聽到的”和“想到的”來表達將軍、干部、戰(zhàn)士們情感變化的過程的。這樣又把對軍需處長的不怕犧牲、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高貴品質的認識提高到了“激勵后人”的新高度。
“大家再讀第7小節(jié),體會戰(zhàn)士們走過軍需處長前面的感情!”經(jīng)過三次想象,三次“反芻”,軍需處長那高大而鮮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同時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姿勢、神態(tài)、衣著等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以及那些相關的詞語、句子、句式,在涌動著生命力的真情實感的誦讀中,也一起積累到同學們的記憶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99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