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19 13:18:57
2023年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五篇)
時間:2023-02-19 13:18:57     小編:zdfb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篇一

幼兒園健康教育是要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游戲形式,提高幼兒游戲鍛煉的興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球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器械之一,具有會滾動、能彈跳等特性,不僅能發(fā)展幼兒走、跑、跳、平衡等動作,對其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幼兒期孩子們僅限于對皮球的認識及玩法,但大班幼兒隨著運動經驗的積累,常會把皮球當作足球踢著玩。足球運動是最具魅力的體育項目之一,具有活潑型、豐富性、生動性及競賽性等特點。如果把足球設置成適合幼兒玩樂的足球游戲,幼兒便會對其感興趣,并在足球運動中身心健康發(fā)展。因而,針對大班幼兒對球類游戲的興趣點和需要,特設計此游戲以進行足球技能游戲的`練習為主,提高其運動能力,使幼兒在足球運動中體驗快樂玩足球的樂趣。

:體育--快樂小足球

1、喜愛足球運動,對足球游戲有興趣。

2、學習左右腳交替運球。

重點:學習左右腳交替運球的動作要領。

難點:能左右腳交替運球。

1、知識準備:在上一節(jié)教學游戲中,幼兒已玩過足球游戲,學會了傳接球和定點射門。

2、物質準備:足球人手一個、足球門、背景音樂。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足球,引起幼兒興趣。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足球)。教師用腳將球踢出去,激發(fā)幼兒興趣。

2、教師帶領幼兒做身體的拉伸練習。

3、聽音樂做足球操。

(二)基本部分

1、復習傳接球和定點射門。

(1)教師:"小隊員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玩了足球游戲,傳接球和定點射門,現(xiàn)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這兩個本領"。

(2)幼兒與同伴合作練習傳接球。

(3)集體練習定點射門。

2、學習左右腳交替運球。

(1)教師:"你們會用兩只腳來配合踢球嗎?誰來試試"?請幼兒來試一試。

(2)教師示范用左右腳交替向前運球,注意腳部用力要適中,并控制好球的方向。

(3)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自由練習左右腳交替運球:"小足球,真聽話,輕輕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我的雙腳本領大"。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幼兒集體用左右腳交替運球至目的地并運回。

3、教師引導幼兒左右腳交替運球與射門結合,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4、游戲:運球射門對抗賽

(1)幼兒分成紅藍兩隊,每隊10人。明確各隊球門后游戲開始,各隊第一位小隊員左右腳交替向球門方向運球,到達球門前射門,然后跑回起點,第二個小隊員依次出發(fā),進球多的隊獲勝。

(2)小結比賽情況,總結經驗,再次進行比賽。

(三)結束部分放松運動:親親小足球。幼兒每人抱一個小足球,用球輕敲自己的身體部位,并和同伴用足球輕輕敲打肩、背、手、腳等部位,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在日常體育游戲中繼續(xù)增設足球游戲,為幼兒提供練習,游戲的機會,開發(fā)新的玩法,豐富足球游戲的內容,提高幼兒對足球運動的認識和喜愛。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篇二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線,縫衣服的線,打毛衣的線,電話有線,電燈也有線。哦,原來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仔細觀察一下,"線條"也無處不在。雙手可以圍成一個圓,一根線重新擺弄一下可以形成三角形,門和窗也可以看成由四根線構成的方形。而我們的身體呢,本身就有很多直的,彎的線條。生活中神奇的"線條"更是無處不在。

帶領孩子去探索我們周圍的"驚奇一線"吧。讓幼兒自己先找找什么是"線",發(fā)現(xiàn)哪里有"線",進而轉化到抽象的"線條"的概念,看看兩點之間可以形成哪些千變萬化的線條,這些線條又可以構成什么樣的圖案。讓我們的幼兒張開好奇的`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和體驗"線"的千變萬化。

因此,在這個"驚奇一線"主題活動,將引導您和孩子們一起進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線",用開放敏銳的心去感受,用細膩的心靈去創(chuàng)作,在充滿"驚奇"的情境中盡情享受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

1.認識線并會尋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2.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線的特征,比較各種不同特征的線,發(fā)展敏銳的觀察力,感受自己動手制作和探索的樂趣。

3.學習利用線條畫圖,運用繩子做造型,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十八周

1.收集各種各樣的線,如電線、天線、電話線、毛線、釣魚線、尼龍線、中國結線、棉線等,幼兒完成學習單"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線",布置成版面。(盧)

2.一同收集各種與線有關物品的照片或圖片。(吳)

第十九周

1.收集各種網狀物品,如紗窗、菜罩、蠅拍、羽毛球拍、漁網、蘋果包裝網、發(fā)網等。(盧)

2.展示用線制成的各種物品:中國結、毛線制品、十字繡、蜘蛛網圖片,布置成"線在哪里"版面。(吳)

第二十周

展示幼兒的編織作品"愛心圈",布置成"線條變魔術"展板。(盧)

第二十一周

1.展示幼兒用各種線在黏貼板上通過彎曲等技能形成各種有趣的圖案、畫面,布置成"和線玩游戲"的版面。(吳)

2.展示幼兒的各種線描畫作品。

一、探索區(qū)

區(qū)域負責人:吳國蕓

第十八周

1.會變色的線

材料:提供顏料、水盆、各種各樣的線、學習單。

指導:1)探索哪些線放入有顏色的水中會變顏色。2)探索放入水中的各種線變色速度的快慢。

第十九周

1.好忙的蜘蛛

材料:提供蜘蛛標本或者圖片,放大鏡。

指導:1)指導幼兒找一找、看一看,發(fā)現(xiàn)探索蜘蛛的秘密;2)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蜘蛛,學習科學的觀察方法。

第二十周

1.神奇?zhèn)髟捦?/p>

材料:提供不同材料和長度的線,及其它制作傳話筒的工具。

指導:1)指導幼兒根據步驟圖學會制作傳話筒。2)探索不同材料和長度的線的傳話效果。

第二十一周

1.會吸水的線

材料:提供各種各樣的線、顏料和水。

指導:1)指導幼兒把線放入有顏色的水中。2)指導幼兒探索哪些線吸水。

二、益智區(qū)

區(qū)域負責人:盧婷婷

第十八周

1.串珠子

材料:投放線條,彩色珠子,學習單。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篇三

1、通過活動,使幼兒學會做書,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2、豐富幼兒知識,擴大幼兒的眼界,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閱讀習慣和整理書記的能力。

剪刀、膠水、各種圖片、空白圖片、彩筆、彩紙、訂書機

1、以小貓口吻引入:小貓的書店要開張,但是一本書也沒有,請小朋友都來當作者幫小貓出版一些書。

2、幼兒分組活動,讓幼兒做各種書籍,提高動腦動手能力。

1)數學組:做一本關于數學的.書。

a、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列出學過的算式,用小圖片表現(xiàn)出來,并裝訂成冊。

b、對能力差的幼兒,教師可讓其根據老師列好的算式排上小圖片。

2)常識組:

a、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能認識所提供的各種圖片,并能用自己喜歡的圖片裝訂成冊。

b、指導能力強的幼兒自己畫出自己喜歡的物品。

c、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能大膽的使用圖片做書。

3)語言組:

a、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將自己制作的書按順序講述出來。

b、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能使用老師提供的圖片制作圖書,并簡單講述出來。

3、引導先做好的幼兒可以再到其他組做書,教師也可讓先做好的幼兒將做好的書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出來。

4、讓家長與幼兒一同使用借書卡玩借書的游戲。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篇四

1、了解光譜現(xiàn)象并認識彩虹的七種顏色。

2、引導幼兒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色彩的美,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1、在盛水的玻璃魚缸兩端傾斜30度左右各放置一面鏡子,調整適宜的位置使陽光斜射入水中,折射后在墻上出現(xiàn)一段“彩虹”。

2、平面鏡、水盆、三棱鏡、手電筒等材料。

1、請幼兒觀察活動室的“墻上彩虹”,自由討論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說一說“彩虹”由幾種顏色組成?

(2)猜一猜“彩虹”從哪兒來?

2、將盛滿水的盆和平面鏡放在陽光下,鼓勵幼兒嘗試調整平面鏡和光照的角度,自己尋找“彩虹”,從中發(fā)現(xiàn)陽光與“彩虹”的位置關系。

3、觀看有關的碟片“彩虹的產生”,討論問題:“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在夏季的雨后很少看到彩虹了?”從而引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1、引導幼兒觀察早、中、晚三個時段活動室內“墻上彩虹”的位置、大小變化情況,并畫出相應的觀察記錄。

2、將三棱鏡、手電筒等材料投放科學區(qū)中供幼兒繼續(xù)探索光譜的秘密。

家長參與

請家長為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看到的彩虹,要求講清時間、地點、景象,并和幼兒一起畫出美麗的彩虹。

各種各樣的鏡片

1、通過觀察不同的鏡片,了解其特性和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事物的細致性、敏銳性,發(fā)展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

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凸透鏡、凹透鏡、各類昆蟲標本和圖片。

1、自由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請幼兒用不同的鏡片看昆蟲標本和圖片,并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進行描述。

2、引導幼兒歸納概括各種鏡子的特征。

如:中間厚、周圍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大,是凸透鏡;中間薄、周圍厚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是凹透鏡。

3、思考它們各自的用途,對幼兒的大膽想象給予鼓勵。

1、利用平面鏡、廢舊長條紙盒制作潛望鏡和萬花筒。

2、在凸凹不平的泡沫板上粘貼鋁箔紙作成簡易哈哈鏡。 3、用凸、凹透鏡、紙筒、橡皮泥做望遠鏡。 家長參與 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家庭中的生活用品如:近視鏡、老花鏡、穿衣鏡、汽車反光鏡等,說一說它們分別屬于哪種類型的鏡片?有什么用途? 光的直線傳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及有趣的游戲使幼兒了解光的直線傳播性質。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進行科學小實驗的興趣與習慣,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及各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手電筒、中粗軟管、暗室 活動過程 1、通過開展戶外游戲“踩影子”和室內游戲“有趣的手影”,引導幼兒思考問題: (1)為什么在陽光下我們會有影子? (2)還有哪些發(fā)光的`物體會使我們出現(xiàn)影子? 2、將幼兒帶入暗室,利用手電筒和中粗軟管做小實驗“光不會拐彎”,教師適時幫助幼兒確立“直線傳播”這一科學概念。 實驗方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拉住軟管的兩端,一名幼兒用手電筒從管口向內照,另一名幼兒觀察軟管在拉直和彎曲時,看到的光有何不同,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結果。

3、說一說光的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區(qū)域活動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自制“陽光時鐘”。 其它活動內容 1、在室外、向陽的窗臺、室內分別種植菜苗,幼兒觀察每種菜苗的生長情況并做記錄,通過對比使幼兒感知植物的向光性。 2、教師利用鋁箔板、塑料水管自制太陽能熱水器模型,請幼兒做“冷水變熱水”實驗,以此了解光能轉化為熱能的用途。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方案及流程篇五

繪畫美麗的家鄉(xiāng)

1.知道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表現(xiàn)力。

3.通過認識家鄉(xiāng),能畫出自己喜歡的家鄉(xiāng)的某一特點。

家鄉(xiāng)景物的圖片,畫紙,彩筆。

1、談話導入: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你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么?為什么?你最喜歡哪?

2、幼兒講述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地方,要求要說出它的特點。

3、請幼兒把自己家鄉(xiāng)最美麗的地方畫下來。

要求幼兒先構思好:我想畫哪里,都畫什么,怎么安排畫面,用哪重顏色?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想好后再下筆,注意畫面的構圖安排,注意顏色的搭配。

5、結束:師生共同講評作業(yè)。

以畫面內容豐富、構圖合理為主要標準。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973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