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文學(xué)素養(yǎng)。在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提出自己對書中事件發(fā)展的看法和疑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讀后感分享,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l(fā)和思考。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一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庇浀枚嗄昵暗纳钜刮液仙稀痘钪纺悄诘姆饷?,滿口盡是苦澀,眼淚汩汩而出。福貴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平淡是福,活著真好。
《活著》是一本讓人沉重的小說。福貴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jīng)]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雙親的痛楚,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打擊,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回首曾經(jīng),追憶故人,他需要多大的勇氣?我很想知道一個人要有怎樣的信念和意志,才能支撐他在絕望的路上繼續(xù)走下去,站在命運的對立面,不屈不撓地活著,以平淡素凈的姿態(tài)過完平凡的一生。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边@便是福貴的一生了。一次次的死亡,早已讓福貴千瘡百孔的心麻木了吧?在他平靜地敘說這一次次的死亡時,內(nèi)心又有多么大的悲痛,我無從可知。他把所有洶涌的情感都潛進了平淡的敘述中,我不敢想象,若換作是我,我該怎樣活下去,怎樣笑著活下去。
經(jīng)歷的越多,感悟的就越深。我想,福貴一生的悲慘不是他一個人的,而屬于那個不成熟、大病初愈的時代。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有著太多的躁動與不安,人人自危,為生存而擔憂,福貴便是那個時代不幸的代表,而他卻在那個不成熟、不理性的時代里好好活著,懷揣著思念,忍受著寂寞,經(jīng)歷著孤獨,他在真正而真實地活,不帶半點掩飾痛苦的虛假,帶著份別人看不懂的釋然。
“我知道黃昏在轉(zhuǎn)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jié)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的來臨?!薄痘钪肪拖褚恢Ч爬系母瑁p輕地敘說著一朵素凈的花開在絕望路上該怎么生存。
與你相遇好幸運。
——后記。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二
《活著》是一本能給人力量的小說,每每我面對劫難,快堅持不住的時候;福貴的形象卻總能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給予我無限力量!
今天,忍不住又重讀一遍余華的《活著》了!
富貴這一生太苦太苦了,同時他又那么幸福——。
從地主少爺,到輸光家產(chǎn)的窮苦貧民,到目送親人一個個相繼離去,最后只得與一頭牛相依為命。
文中,老人福貴是以微笑向一個陌生人講述自己的一生而開展來的,我想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純粹的。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三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jīng)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jīng)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娘,也喪了兒女。說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著。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著!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么金錢,什么名利?。∧銇砹?,并沒有帶來什么,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么。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溫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著。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么艱辛、殘酷和神秘莫測?;钪拇_很難,他飽受著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著!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墒撬辽龠€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四
死亡不可怕,也并不以你的可怕而不來找你。真正可怕的是有些時候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都一一離你而去,而你卻一點辦法也沒有,獨留自己一個人,就像本文主人公。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嫖、賭的陋習(xí),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chǎn)。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墒沁@時懺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著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么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茍活于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jīng)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游手好閑、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沒有經(jīng)歷后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著是多么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nèi)松腋5牡缆?。只有攀過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
活著,活在當下社會是我們莫大的福氣。和祖輩父輩以及書中的各種動亂,戰(zhàn)亂,饑荒,疾病等等來比現(xiàn)今的我們可算得上是天上神仙的日子。這讓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沒有比活在當下更幸福的事了。好好活著,活出自己的精彩,把美好的生活一直傳承下去!!!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五
《活著》中寫道一句大概意思是:干盡壞事的人雖然令人瞧不起,但命都長。對,福貴就這么一個人。
生存與幸存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可惜死去的人連硬幣都見不到,更何談幸福。而福貴命長就這么一直生存、幸存、生存、幸存………或許活著就是他的幸福。
他知道自己的錯誤便重新做人,他知道家珍的病重便不讓她下地干活,他知道兒子是好心獻血死的就沒有殺死春生,與春生的最后一次見面告誡他千萬要活下去,要活下去,他知道女兒有人家要便高興地合不住嘴,他知道自己的親人們一一離去卻仍舊堅強的活著,哪怕是一輩子跟老黃牛相依為命也還是活著。
一雙如何看待世界的眼睛和一顆如何運轉(zhuǎn)的心,決定著活著的態(tài)度,如果時代注定活著要命途多舛,那就利用好剩余的日子,因為生命的價值不被時間所束縛;如果時代注定活著會一帆風順,那就勇敢前行回報那個值得你付出的時代。
我們不能改變時代改變命運,但可以思考我們一路走來留下的腳印,有深、有淺、有直、有彎,這些腳印僅僅是我們的過去,一場大雪過后,我們會踏出新的腳印。活著就是對逝者最大的寬慰,活著就是對期盼者最大的支柱,活著就是嶄新明天的資本?;钪褪亲畲蟮男腋?。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六
在作家余華所寫的名為《活著》的書里,情節(jié)卻都是圍繞著一個詞:死亡。
或許,與死亡相襯,活著才顯得更為莊嚴。
厄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是從第一個親人的死訊傳來時,在有慶臉色蒼白,心跳停止那一刻開始的?還是富貴敗光了所有家產(chǎn)時就注定了悲慘的命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更愿意相信,苦痛是連結(jié)著身體的一部分,富貴既然活著,便須面對時時刻刻都可能出現(xiàn)的厄運。
富貴曾過著風流公子似的生活,吃喝嫖賭,但也終于付出了代價,落得一個家徒四壁的下場。在貧窮困境的擠壓下,富貴終于明白了親情的溫暖,卻又不得不面對冰冷的死亡:兒子在眾人暴虐的貪婪及趨炎附勢的獰笑壓迫下的死亡,母親被枯萎的歲月硬生生托來的死亡,父親在田間那一頭長嘆一聲后終于落下的死亡,女兒在迎接新生命的那個本該充滿希望的日子里的無情死亡,妻子在撕心裂肺的心靈之痛與損人形體的病痛的雙重折磨下的死亡,女婿在工廠做工時毫無預(yù)兆的意外死亡。最后富貴已脊背佝僂,面容枯槁,原本這輩子已別無所求,但還是迎來了最后一個親人的死亡——孫子苦根那被貧窮扼住的荒謬死亡。
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蒼老的富貴牽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這是富貴的平凡又離奇的一生。
這種命運的折磨用狡心來形容是遠遠不足的,但富貴在訴說往事時卻波瀾不驚,他的眼睛里是落山太陽的夕暉。
小說中說“他是那種能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tài),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敝挥懈毁F還活著,扛住一切重壓活著,讓我們看到了活著的堅忍,活著的力量。
余華在序言里寫道:“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贝_實,活著的目的就在于活著,它是一種重量,更是一種力量,它看見了活著之于生命本身的莊嚴,不被失敗撂倒,不被痛苦打垮,不畏過去,珍惜當下,在歲月的磨礪下蛻變,在淚水的洗滌中重新開始。依然堅定的活著,是對生命無可限量的勇氣,是歷經(jīng)苦難的證明。
然而,我們素有茍延殘喘,茍且偷生的說法。曾犯過大錯,生活拮據(jù),又沒有親人的富貴是不是能算傳統(tǒng)意義上的茍活!除此之外,我們也有項羽在兵敗垓下后烏江畔尖刀刎頸而死,死得何其壯烈?文震亨在國破家亡時投河尋死不成又絕食而亡,死得何其赤誠?誰不羨慕這樣一場放縱的迷醉,他們死成了烈士,死成了英雄,可與平凡人富貴相比,他們卻少了些承重的勇毅與擔當,在人生這趟列車上,誰不知道最終的結(jié)局都是塵埃為伴,有人以“不茍活”作為漂亮的借口,把旅途的沉重拋向腦后,提前下手。而富貴呢,他不知道旅途還剩多長,卻也明白了時日不多,前路黃沙漫天,孤獨重重,他一直穩(wěn)坐在車上,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生活為他準備的驛站。
所以,當富貴牽著那頭最后與他相伴叫做富貴的老牛時,他的口中才能飄來輕快的聲音:“富貴呀,你要好好干活啊?!?/p>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七
《活著》這本書,余華寫得平靜,沒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靜,應(yīng)對書中老人的一生經(jīng)歷,心里并沒有波濤翻滾,這是那個社會中再平??墒堑纳?/p>
少年去游蕩。老人叫福貴,年輕時嫖賭敗家,仗著幾代家業(yè),不聽長輩教誨,辜負對他百般忍讓,如故跟著他的妻子,最終賭光了幾代人的積蓄,所有的風光如海市蜃樓般轟然倒塌,從富家少爺?shù)较聦影傩?,如同一個晴天霹靂,將這個把靈魂都置于嫖賭中的少爺劈醒,才開始珍惜身邊的親人,打算重新開始。
中年想掘藏。命運似乎因為福貴犯的錯而要刻意懲罰他,破產(chǎn)后接連著喪父,為母抓藥是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親早已亡故,女兒鳳霞也因一次生病成為聾啞人。之后人民公社成立了,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歸了人民公社。妻子在這期間得了軟骨病,并且日漸嚴重。福貴一家禍不單行,兒子有慶死于采血事故,為救縣長夫人被一個無情的醫(yī)生奪去生命。女兒鳳霞死于生產(chǎn),只留下了兒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富貴和外孫相依為命了。死神連這僅有的幸福都不肯給福貴,又奪去了苦根的生命。
老年做和尚。福貴親手埋葬了所有至親至愛的人,老來卻是無牽無掛,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他似乎看透了一切,也不去抱怨,也不去哀悔。路是自我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不管是對是錯。他說:“這就是命?!彼懥恕吧倌耆ビ问?,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庇靡痪渥猿皻w結(jié)了自我的一生。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葉小船,游蕩在社會這個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貴僅有受著命運的擺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著,就像小船僅有隨著波濤時起時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讓自我陷下去一樣。
福貴的一生是平常的,卻有一種力量讓人在合上書后為他感嘆。是他強忍著親人生老病死的天災(zāi),社會灰暗的人禍的力量,一種“忍”的力量;是他無論多苦多難,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著的力量,一種生命的力量。
我常抱怨生活過于乏味,讀初三的時候,日日夜夜想著盼著畢業(yè),以為過了中考這一關(guān)就能夠松一口氣了,只要熬過初三,接下來就是簡便愉悅的日子了,好不容易盼著初中畢業(yè)了,可這卻是高中的起點,還來不及暢快的舒口氣,又得咬緊牙,開始高中的馬拉松了。我曾問自我,這么苦是為了什么?卻總也找不到結(jié)果。福貴的一生似乎讓我有些明白。這就是生活。
耕?;钪?,就得拖起耕犁,忍受風吹日曬,一步一步往前邁;駱駝活著,就得踏上沙漠的征途,忍受風沙和饑渴,一步一步向前走;人活著,就得忍受現(xiàn)實,現(xiàn)實不盡人意,你若無力改變,就必須得受著。福貴被拉去當壯丁時,想著遠方的那個家,死里逃生活著回來了,我們在不盡人意的生活中也要牢記著心中的信念,為著信念忍著,看淡物喜幾悲,忍住現(xiàn)實的坎坷,活著,好好活著。
身為一個剛步入高中的學(xué)生,我經(jīng)歷的磨難是少之又少,與大人比,與福貴比,與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初中堅韌是為了中考,那么高中堅韌便是為了高考。我們應(yīng)當少抱怨,腳踏實地的前進才是正道。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八
人為什么而活著?人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盎钪?,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边@是余華在書中的自序。
《活著》這本書太過于沉重,它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線,那些鮮活,最終變得死寂的生命,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上。作者用平靜的近乎殘酷的筆觸詮釋了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書中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艷的語言和詞匯,也沒有刻意的煽情,但全書令人感到深沉,令人對生命產(chǎn)生深深的感悟。從初始的淡然到后面的凝重,翻動書籍的手指越發(fā)遲疑,期待著一個轉(zhuǎn)折,讓主人公富貴走向幸福的轉(zhuǎn)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樣的殘酷和吝嗇,我?guī)缀跏且宦沸耐醋叩阶詈蟆?/p>
富貴,又富有貴,多好的名字啊。是他父母對他的期望,但他窮困潦倒,厄運相隨。他賭博成癮,地和房契都抵給了龍二,一無所有,但是富貴的妻子卻不計前嫌,他們有兩個子女,一個叫鳳霞,一個叫有慶,鳳霞只做了4年的小姐,因為發(fā)燒,成了聾啞人,因為想讓有慶上學(xué),她被送走,卻沒有一句怨言。歡喜的是,她嫁人生育了一個兒子,名叫苦根。不幸的是,她突然大出血死在了醫(yī)院……苦根的爸爸活活被鋼筋板夾得血肉模糊,苦根也因為一次發(fā)燒吃多了包子,撐死了。
全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慶死的那一章。有慶天真可愛,從小就懂得干農(nóng)活,幫父母分憂。也就是有慶的善良,他搶著要給市長夫人獻血,但護士的漠然態(tài)度,為了討好高層,幾乎抽干了有慶所有的血??吹竭@一段,我的眼淚不禁掉了下來,是對有慶的心疼,也是對護士的行為感到憤怒。就是護士的漠然,八九歲的有慶就這么離開了這個世界。富貴為了不讓家珍傷心,偷偷地將有慶埋了。但家珍終究還是知道了,但她卻沒有拆穿富貴。終于有一天,太想念孩子了,便對富貴說:“帶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吧?!边@幾件事無疑是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殘忍世界。他親手埋葬了六位至親的家人,我不能想象富貴的承受能力有多么了不起。
在我看來,余華是冷漠無情的,他何以讓那么善良的妻子,那么聰明伶俐的兒子女兒乃至更多的人相繼離富貴遠去。余華用他的筆桿直戳人性的弱點。富貴為什么不去自殺?我們有時候會想,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悲劇,看著自己身邊的人相繼地離自己而去。他不應(yīng)該絕望嗎?他不應(yīng)該對生活失去自信了嗎?他不應(yīng)該很孤獨嗎?我想,富貴是絕望、孤獨和寂寞的,但是,余華偏偏讓富貴活著,這活著就是一種折磨?;钪?,為了活著而活著?;钪?,執(zhí)著地活著。已成為唯一能描述富貴的形容。
讀了《活著》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什么叫做苦難、堅強,什么叫做平凡而不平凡。有一句話說:我連活著都不怕,我還怕死嗎?活著才是最美好的希望。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九
閱讀《活著》這本書,簡潔樸實的文字,讀完,潸然淚下。
這本書里回憶了老人福貴悲苦的一生。福貴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里?;畹脼t灑奢侈,迷上賭博,輸光了家產(chǎn),從此福貴的人生就完全改變了。生活貧苦,社會混亂。先是老爺子被氣死。接著,福貴又被抓去當兵。走到了閻王門前,九死一生回到家后又得知娘已病逝。禍不單行,不久后,福貴的兒子有慶給市長夫人獻血過多死去。福貴的妻子家珍也患了軟骨病。女兒鳳霞嫁給了二喜。過上了好日子。但不久后,鳳霞因生產(chǎn)失血過多死去了。留下了兒子苦根,接著家珍,二喜都死去了。只剩下福貴和苦根。造化弄人,苦根,最后吃豆子撐死了。福貴買下了一只老牛,與它度過了余生。
讀完此書,我是熱淚盈眶的。書中有許許多多心靈美好的人物。卻因曲折的命運,惡劣的環(huán)境而失去生命。最終一個悲劇結(jié)尾。如書中的有慶,一個純真善良的孩子,卻因醫(yī)生的失誤而死去。當讀到有慶死去時,我的眼前好像還浮現(xiàn)著他每天都去公社里為那兩只已不屬于他的兩只羊。浮現(xiàn)出他冬天仍提著鞋子光腳跑去學(xué)校。浮現(xiàn)出他獲得一只小羊羔而歡喜雀躍。他的死去,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悲傷與惋惜。更帶來的是深刻的思考。 難道有慶的死僅僅是因為醫(yī)生的失誤嗎?不,不是的。若不是當時社會文化,技術(shù)的落后,生活環(huán)境的貧苦與無奈,像這樣的悲劇也許就不會發(fā)生了。在那個年代里,不知還有多少百姓做大量的活,受無名的罪,得微薄的錢,流苦澀的淚。
面對親人接二連三的逝去,面對生活的艱苦困難,一般人又怎能受得了?。课闹械拇荷?,面對生活的艱難,想要自盡,福貴再三勸說,最終,春生還是選擇了死亡來逃避現(xiàn)實。令人嘆息。
但是,福貴一次一次的熬了過去。當僅剩自己獨自一身時,他能感受到生命的快樂。在作者筆下“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里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的游動著,里面鑲滿了泥土就如布滿田間的小道?!?/p>
令人驚嘆,他到底是不是那個命運坎坷的福貴?面對挫折與痛苦,他能以寬容的胸懷去包容它,接受它。盡管生活艱難,但他仍笑著去面對;盡管他的身體已經(jīng)老了。但那顆心卻充滿了童趣。那么富有生機與活力。
也許,活著的意義就在其中了吧。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有序的社會,可總有人抱怨。抱怨,抱怨大大小小的事:為什么我做不到?為什么別人總比我厲害?為什么我的時間總不夠用?……然后便只是在心里生悶氣,什么也不做。當挫折和苦難來臨他們不敢去面對,不愿去面對。甚至以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逃避。輕輕地來到人世間,默默的返回原點。像條干扁枯燥的線,漫無目的的劃過世間。
反之,卻有人堅持學(xué)習(xí),努力充電。不斷扮靚自己,照亮自己的心。他們,用寬容去化解沖突;用微笑請教困難;用理智去面對不幸。用五彩繽紛的色彩,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活著是一種未知;活著是一種幸運;活著是一種寶貴?;钪覀円獙W(xué)會珍惜。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十
我是屬于刻意選擇了這一本書,因為在某一時間內(nèi)我也經(jīng)歷過絕望,只是想從書中找到一點慰藉,或者是找到一點安慰自己的理由。
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以前總是問自己活著為了什么?為了愛情嗎?為了家人嗎?為了享受嗎?其實在此之前一向都是這么認為的,福貴親手一個一個的送走了自己的親人,在我看來他已毫無意義的繼續(xù)活下去,四下已無一愛人,也無一人愛他,可他還是繼續(xù)活著,因為他也沒有死去的理由,除了年少的放蕩不羈,其余的盡顯溫柔善良。
每次當他看到了曙光的時候,生活將他一次又一次的逼向痛苦的深淵,福貴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的重渡此生了,那種不向命運屈服,但又不得不向命運屈服的蒼涼無奈,總讓我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揪心,無法言喻的悲愴,以及無邊無際的灰暗。
他的老年時光還算是比較圓滿,守著一頭年邁的老牛,呼叫著自己離世的親人,或許這也是他能繼續(xù)活下去的理由吧。
你。為了什么而活?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十一
《活著》的故事不復(fù)雜,是寫一個叫富貴的男生的一生,年輕時家境好,用這天的話評價他就是個敗家子,輸光家產(chǎn)不說,還氣死父親,之后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幸好活了下來?;氐郊視r,已經(jīng)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母親病死,女兒鳳霞聾了。這一段是從富貴走向貧窮的開始。之后兒子給縣長夫人獻血而死,女兒鳳霞好不容易嫁了人,生產(chǎn)時出血而死。幾年后,老伴也走了,女婿在一次意外中也死了,只剩下他和孫子相依為命,但是孫子也因吃豆子過多而撐死了,最后只剩下富貴一個人。
活著,生命就是一個活著,不談幸福或苦難,生命只是一個活著的過程?;钪?,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卑微,又都是有尊嚴的。我們活著或如一粒種子,或如一只蟲子,終究會走到生命的最后,而過程就是時光對生命的記錄,也告訴我們只有時光是永恒的。
余華的《活著》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心靈去處。佛說: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世間萬事萬物都在同緣法聚合。但是,當我們歷經(jīng)種種,終究如陶潛云: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說到底,我們在現(xiàn)實之中還是需要一個自我的肉體和心靈的安頓。
《活著》,沒有過多訴說悲凄萬千的生命磨難,而是以佛家和道家的超脫來警醒人們。
余華自己這樣解釋《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吶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我想這是一種對深沉的生命經(jīng)驗的感悟,寫《活著》時的余華尚年輕,有如此悟性,實在是一種心靈的卓越,因此他贏得了世界的認同和喝彩。
活著,是一個禍福相依的過程,禍躲但是,福也不可盡享,從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生命就漸如流沙,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印跡而已。
余華在《活著》最后的概括說: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這也印證了蔣捷《虞美人?聽雨》的對生命的解讀,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我們活著,生命的最后,或許就是道家所說的靜吧。
《活著》告訴我們:活著,最后我們都會回歸生命的靜虛,也是一種完滿吧?!痘钪分v的是關(guān)于死亡的事,其實它更想告訴我們的該是如何去不死,也就是說,無論生命經(jīng)歷怎樣的磨難,我們都該以活著的姿態(tài)應(yīng)對死亡。這是富貴的個人生命記錄,我想也是我們民族的自畫像。
我們甚至能夠把富貴提到阿q的高度,盡管他們代表的個性如此不一樣。
活著讀后感初二篇十二
余華稱(活著)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經(jīng)過一位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边@是余華對他這部書的評價。
的確,我這個12歲的少年也深有體會。尤其是有慶,鳳霞,二喜和苦根接二連三的死,讓我感到了命運對福貴的不公,然而,命運又讓他從原先的闊少爺轉(zhuǎn)變?yōu)橐粋€本本分分的農(nóng)民,沒有成為地主,免遭文革時期的一死。也許活著就首先要為本身,在去研究所謂的“身外之物”。
此刻,我在想想那多少無知的青年,他們誤入歧途也許是以為一個物質(zhì)的享受,他們的人生沒有歷史,真是該好好讀讀這本書。生活會讓你覺得離不開它,除非你真的從根兒上就不想好好活著。
朋友們,醒來吧!尋求你生活的靈魂的天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75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