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我們面臨著各種信息和媒體的沖擊和誘惑。善于觀察生活,對于寫作的靈感產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閱讀這些范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共同的寫作特點和規(guī)律。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基礎訓練6“寫一種你想發(fā)明的東西”。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作者是怎樣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思想內容表達清楚,怎樣展開合理想象,豐富作文內容的'。
2.寫一種你想發(fā)明的東西,要寫清楚你想發(fā)明的東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兒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寫通順,不寫錯別字。
習作指導:
一、以談話、實例激趣、揭題。
1.談話:同學們一定讀過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的故事吧!他從?
四、激勵性總結。
其實,搞小發(fā)明就這么容易,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家平時留心觀察生活現象,進行認真研究,提出自己認為較好的解決方案,并付之行動和努力,你的小發(fā)明就會成功。如果長期堅持,你當“發(fā)明家”的夢想就會成為現實。
五、課后作文。
請你聯系實際,大膽想象,按一定順序,寫一種你想發(fā)明的東西。要寫清楚你想發(fā)明的東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兒的,有什么用途。題目自擬,寫完后認真修改。
---------------------------。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二
這篇課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說明性文章,教學時主要是指導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文中惠特尼發(fā)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在化大工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同時啟發(fā)學生理解: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上完這篇課文,我覺得做得比較好的有:一是課前能布置學生查找一些重大的發(fā)明人和相關的發(fā)明。教學時,通過介紹,匯報相關資料,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二是教學時,能緊緊圍繞“他發(fā)明了什么”這一問題深入讀書,有的放矢,明確閱讀的目的。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我能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將惠特尼做法的三種好處選擇重點詞語填寫下來。通過小組討論,結合語言文字比較一下惠特尼的標準化做法和鐵匠師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裝的做法的不同結果,總結惠特尼做法的三種好處。
我覺得以后還應注意:課文的第三部分簡單介紹了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yè)生產的做法――成批生產同一標準的零件,然后統一組裝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個個生產的物品,變成批量化生產,和意義――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快速大量生產,廣泛使用。學生理解起來也許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多搜集相關資料將標準化做法深入淺出的講解給學生。另外,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假設自己是200年前的惠特尼,會怎樣對總統和參觀的人們進行演說。假設自己是總統和參觀的人又會問些什么。這樣的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復述課文的興致,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三
1、能讀懂口語交際題目,明確要求。
2、能根據要求進行口語交際。
3、表達流利、有條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挖掘生活素材,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討論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動口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拓展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強學生熱愛科學、觀察生活、探索發(fā)明、團結協作的觀念和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能按要求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突破方法:認真讀題目,弄清要求,然后充分挖掘資源,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來突破。
難點:表達流利、有條理,把發(fā)明的過程說清楚。
突破方法:先瘵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思維加工,哪些先說,哪些后說,然后自己對自己進行表達,最后在小組內表達。
教學步驟。
一、激情導入。
二、明確目標。
1、學生自由讀口語交際題目,明確口語交際目標。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師生共議,歸納。
三、材料交流。
四、交流過程。
五、課堂小結。
學生將本次口語交際的收獲進行整理、記錄。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四
《他發(fā)明了什么》是北師版五年級上冊“方法”主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故事性的說明文說明了“標準化”生產方式的發(fā)明經過以及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yè)生產中的意義。啟發(fā)我們“發(fā)明”既可以是有形的“物”,也可以是無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對比發(fā)明“標準化”之前和之后的造槍方式,體會標準化生產的重大意義。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從開學之初就一直在練習寫課文的閱讀提綱。針對結構比較清晰的課文,學生基本能夠自主寫出提綱的主體部分;針對結構稍顯復雜的課文,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xù)練習。
教學難點:繼續(xù)練習寫較復雜的提綱。
三、教學目標。
(一)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認字4個,寫字9個。
(四)繼續(xù)練習寫提綱,學習分號的用法。
四、教學方式。
(一)聽寫導入。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誰預習得最認真,效果最好!請大家把聽寫本拿出來,現在開始聽寫詞語?。屩?、師傅、政府、緊迫、尼龍、欺騙、配合、挺身而出)。
生:聽寫詞語。
師:現在同桌交換,迅速翻書訂正,時間一分鐘!(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聽寫正確率和易錯字,加以強調;引導學生解釋本課重點詞語“挺身而出”的意思: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生:修改,反映易錯字。
(二)初讀感知。
師: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時間三分鐘,開始?。ò鍟n題,巡視學生默讀情況)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他發(fā)明了什么”!本文中的他指誰?(惠特尼)惠特尼發(fā)明了什么?(一種組織管理的“方法”--“標準化”)什么是標準化?(四個要點:1.成批生產2.同一標準的零件3.統一組裝4.使原來只能一個個生產的產品,變成批量化生產)。
生: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師:惠特尼的發(fā)明與瓦特、愛迪生、貝爾、萊特兄弟等人的發(fā)明有什么不同呢?(看不見、摸不著)--請大家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對于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發(fā)明,作者是怎樣評價它的?(多么奇妙啊?。?-請大家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請大家劃出句子中的關聯詞,你從這個關聯詞中讀懂了什么?(發(fā)明,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無形的方法),所以它其實與我們的第一自然段是什么關系?(首尾呼應)。
生:齊讀課文,思考回答問題。
(三)細讀探究。
生:從文中提取信息,回答問題。
師:在惠特尼發(fā)明“標準化”這種方法以前,人們是怎樣造槍的?(第3自然段)那么在惠特尼發(fā)明這種方法之后,人們又是怎樣造槍的?(第8自然段)這一自然段說明了惠特尼的訣竅是什么?(制造標準化產品)什么是標準化產品?(1.規(guī)格相同2.可以互換)標準化產品的好處是什么?(1.便于制造2.便于組裝3.便于修理)注意,作者在說明這三個好處的時候是用什么符號隔開的?(分號)分號有什么作用?(用兩個分號隔開,表示有三個要點,并且這三個要點之間是并列的關系)。
生:讀課文,提取文本信息。
師:惠特尼的發(fā)明有什么意義呢?(第11自然段)--標準化產品,能夠大量快速地生產,它的意義僅僅局限于當時完成制造槍支的任務嗎?它還開辟了工業(yè)生產的新時代!這里舉了一個螺栓的例子說明了什么?(標準化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已經國際化了)。
生:齊讀課文,思考。
(四)小結課文。
師:所以說,惠特尼的發(fā)明是多么奇妙啊!它啟發(fā)我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生:跟隨教師提示,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補充提綱。
學生在教師板書的基礎上補充本課的提綱,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
(惠特尼)他發(fā)明了什么(一種組織管理的方法:標準化)。
(2-4)時間、地點、起因看不見、摸不著。
(5-9)惠特尼的發(fā)明(首尾呼應)。
(10)總結惠特尼的發(fā)明奇妙。
(11)發(fā)明的意義。
發(fā)明前。
(對比)。
發(fā)明后。
分號:表示要點之間的并列關系。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五
課文講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國獨立不久,為了捍衛(wèi)主權與外國作戰(zhàn),急需定制4萬多只毛瑟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在當時有限的制造工藝下,與總統簽訂了生產合同的發(fā)明了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的經過。簡單介紹了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yè)生產中的意義。揭示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文中的惠特尼發(fā)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生產的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認識分號對于理解文章要點的作用。比如說惠特尼制造標準間的好處,用兩個分號表明有三條好處。
3、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fā)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找一些重大的發(fā)明人和相關的發(fā)明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很多發(fā)明家為人類的進步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名字被載入史冊,你們能舉例說一說嗎?(學生交流材料),有一個人的發(fā)明,卻看不見,摸不著,他是誰呢?他到底發(fā)明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悟。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到底發(fā)明了什么東西?
三、研讀課文。
1、18世紀以前,毛瑟槍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機械裝置,文中哪兒寫了制作的復雜?
(生:第三自然段)(出示課文段落)。
請把機械制作的復雜讀出來。(指名讀,如學生不能讀出表示復雜的語氣教師可范讀。)。
(十分復雜、自己一件件、自己安裝、并不完全一樣、如果只能)。
2、還有那些困難?
(生:數量大、時間緊迫、需要大量鐵匠。)。
指導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相應的語氣。
(生答:惠特尼發(fā)明的是一種方法標準化。)。
4、標準化究竟是什么東西呢?讓我們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這個事物誕生的過程。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2~9自然段,看看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5、原來制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做法有什么不同?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
全班交流這兩種做法的不同之處。
(每一枝毛瑟槍都是鐵匠師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裝的。每一個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樣,如果哪一個零件壞了,只能請鐵匠師傅再按原來零件的大小打制一個。)。
(零件制造起來簡便;可以批量生產,組裝簡便,可以從各種零件中隨便抽取,不存在兩種零件不能配合的情況;修理簡便,某個零件壞了,從那種零件中的一堆中隨便拿一個換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1)(指名讀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嗎?介紹標準化做法的三個好處的句子之間運用了怎樣的標點符號?(分號)。
這三部分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可以用分號隔開,這樣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自己總結)引導學生初步聯系使用分號。
(2)通過剛才的比較,你們知道標準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做法嗎?
(學生可自己總結,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教師出示句子成批生產同一標準的零件,然后統一組裝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個個生產的物品,變成批量化生產了。)。
6、標準化的做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呢?學習第十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標準化的意義。教師組織并指導學生交流。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六
教材分析:課文講述了不銹鋼的發(fā)明經過,雖然初衷與結果不相吻合,但這項“歪打正著”的發(fā)明,意義卻十分重大。
學情分析:學生對科學存有濃厚的興趣。
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朗讀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科學事業(yè)的崇敬與熱愛。
重、難點:1、在閱讀中了解和復述不銹鋼發(fā)明的過程。
2、感悟作者表達準確、語言簡潔的寫作方法。
教法:討論法。
第一節(jié)。
時間:
過程:。
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導入新課。
(1)可以從資料入手,請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不銹鋼的資料。
(2)初讀課文。
一是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強調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二是請學生把課文中出現的生詞用筆劃出來,讀一讀。
三是說說不銹鋼的發(fā)明過程。
(3)深入精讀。
了解不銹鋼的特點、主要成分及用途。
了解不銹鋼的發(fā)明過程。
理解“歪打正著”的意思。
回歸全文。
可以引導學生小結,說說從不銹鋼的發(fā)明過程中想到里什么。
作業(yè):自選。
板書設計:防腐耐高溫。
不銹鋼的發(fā)明發(fā)明過程。
歪打正著的世界發(fā)明。
第二節(jié)。
時間:
過程:
一、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課本上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三言兩語即可。
二、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要注意把寫字指導到位。
“治”引導學生與“冶”區(qū)別、“諾”的讀音要準確。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加點詞語在表達方面的作用。
(3)除了課后出示的兩個句子外,還可以引導體會其他句子。
布諾雷本來是研制槍膛用鋼,結果研制出了不生銹的鋼,所以,人們戲稱不銹鋼是布諾雷“歪打正著”的一項發(fā)明。
三、語文實踐。
閱讀發(fā)明家的故事。
五、作業(yè):自選。
板書:防腐耐高溫。
不銹鋼的發(fā)明世界發(fā)明。
發(fā)明經過。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不銹鋼的發(fā)明經過,雖然初衷與結果不相吻合,但這項“歪打正著”的發(fā)明,意義卻十分重大。
學情分析。
學生對科學存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朗讀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科學事業(yè)的崇敬與熱愛。
教學重、難點:
2、感悟作者表達準確、語言簡潔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法。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導入新課。
(1)可以從資料入手,請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不銹鋼的資料。
(2)初讀課文。
一是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強調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二是請學生把課文中出現的生詞用筆劃出來,讀一讀。
(3)深入精讀。
了解不銹鋼的特點、主要成分及用途。
理解“歪打正著”的意思。
回歸全文。
可以引導學生小結,說說從不銹鋼的發(fā)明過程中想到里什么。
板書設計:
防腐耐高溫。
歪打正著的世界發(fā)明。
第二課時。
一、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課本上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三言兩語即可。
二、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要注意把寫字指導到位。
“治”引導學生與“冶”區(qū)別、“諾”的讀音要準確。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加點詞語在表達方面的作用。
3、除了課后出示的兩個句子外,還可以引導體會其他句子。
布諾雷本來是研制槍膛用鋼,結果研制出了不生銹的鋼,所以,人們戲稱不銹鋼是布諾雷“歪打正著”的一項發(fā)明。
三、語文實踐。
閱讀發(fā)明家的故事。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防腐耐高溫。
發(fā)明經過。
不銹鋼(stainlesssteel)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堿、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由于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而使他們的耐蝕性不同,普通不銹鋼一般不耐化學介質腐蝕,而耐酸鋼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
歷史起源。
不銹鋼的發(fā)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英國科學家亨利·布雷爾利受英國政府軍部兵工廠委托,研究武器的改進工作。那時,士兵用的步槍槍膛極易磨損,布雷爾利想發(fā)明一種不易磨損的合金鋼。布雷爾利發(fā)明的不銹鋼于19取得英國專利權并開始大量生產,至此,從垃圾堆中偶然發(fā)現的不銹鋼便風靡全球,亨利·布雷爾利也被譽為“不銹鋼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國在戰(zhàn)場上的槍支,總是因槍膛磨損不能使用而運回后方。軍工生產部門命令研制高強度耐磨合金鋼的布雷爾利,專門研究解決槍膛的磨損問題。布雷爾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國內外生產的各種型號的鋼材,各種不同性質的合金鋼,在各種不同性質的機械上進行性能實驗,然后選擇出較為適用的鋼材制成槍枝。一天,他們實驗了一種含大量鉻的國產合金鋼,經耐磨實驗后,查明這種合金并不耐磨,說明這不能制造槍支,于是,他們記錄下實驗結果,往墻角一扔了事。幾個月后的一天,一位助手拿著一塊锃光瓦亮的鋼材興沖沖跑來對布雷爾利說:“先生,這是我在清理倉庫時發(fā)現的毛拉先生送來的合金鋼,您是否實驗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好!”布雷爾利看著光亮耀眼的鋼材,高興地說。實驗結果證明:它是一塊不怕酸、堿、鹽的不銹鋼。這種不銹鋼是德國的毛拉在19發(fā)明的,然而,毛拉卻并不知道這種不銹鋼有什么用途。
布雷爾利心里盤算道:“這種不耐磨卻耐腐蝕的鋼材,不能制槍枝,是否可以做餐具呢?”他說干就干,動手制作了不銹鋼的水果刀、叉、勺、果盤及折疊刀等。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八
這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主要講了紙的發(fā)展歷程,揭開了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并從中感受到造紙術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方式是影響學習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種中,應有較強的指導學習方法的意識,有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能憑借學習內容,把指導學生學習語文內容與如何學習統一在同一過程中,寓學法于教學之中,久而久之,學生領悟各種學習方法。
二、注重自主學習,強化合作探究。
這一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弄清紙的發(fā)展歷程,初步了解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這既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因此,我抓住本課課后的主線問題“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樣子填寫下面的表格”組織學生探究交流。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時,我對課本上的表格進行了改造,運用填表法,以小組合作方式,自主學習。在匯報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的語言訓練,體會用詞的巧妙,不應該是機械的重復,培養(yǎng)學生有思維的想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進行拓展。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拓展交流,引導學生簡單了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了對文本的認識。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位名叫聰聰的小朋友,搞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種種麻煩事情以后積極思考,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發(fā)明了一種萬能膠水,可惜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告訴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從而自覺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二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課文學習的重點是理解聰聰是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的和他是怎樣做的。
教法建議。
1.課文的故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閱讀理解。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將課文多讀幾遍,了解聰聰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和他是怎樣做的。在此基礎上,組織討論:聰聰發(fā)明的萬能膠水為什么暫時無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終能夠實現嗎?突破理解的難點。
2.課文中的一些句子對理解全文至關重要,需要著重引導學生理解。
以上圍繞三個句子所提出的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學生談得合理都應該給予鼓勵。
3.朗讀時,要注意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聰聰的心情變化。課文的前半部分,聰聰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麻煩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讀出他擔心、好奇、盼望的語氣;他決定發(fā)明一種萬能膠水以及研究、實驗的經過,要讀出他充滿自信的心情;在宣布發(fā)明結果而又無法演示時,要讀出焦急、生氣、無奈但又無比佩服的語氣。
4.課后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或嘗試開展某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引導學生學習《紙的發(fā)明》時,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遇到疑難,小組合作、探究,自行解決問題。這樣,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
2.在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并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引導學生深入把握作者紙的發(fā)明過程進行討論;由于課前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反復的誦讀,所以,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的非常透徹,這讓我看到了學生的巨大潛能。
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學富五車”的意思。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本文的中心思想。原來的問題過于注重結果,卻忽略了方法與過程,修改后則使這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了。切忌設問不等于問答案,而是問能力。能力訓練,開發(fā)潛能,是設問的最終目的。
4.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紙的知識,辦一張手抄報。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1.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明理。多角度地體驗性朗讀,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升華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2.采用體驗性閱讀教學,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體驗,喚醒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了他們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提高了他們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不足之處。
因為教學環(huán)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應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狀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最后,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2.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
(1)自讀課文,標出文章的段落,勾畫出本文的生字與不認識的字詞,通過工具書去認識和理解它們。
(2)教師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的情況。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教師正音。隨機抽取學生朗讀生字、組詞、造句,出現錯誤時,及時糾正。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2)要求學生深讀課文,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思考每一段之間的聯系。
(3)要求學生再次深讀課文,概括每一段的內容,小組討論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4.拓展練習:寫一篇小練筆《紙的自述》。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一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人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課文生字14個,區(qū)別形近字導異,代化;能給生字確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課文中異口同聲自豪不禁等詞語的意思。
3會按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寫句子;學會用怎么來提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
5能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確定左右和上下結構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錄中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課件錄音機。
2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課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確確定部首;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質疑揭題(5分)。
1、同學們,你知道書上的紙是怎么來的嗎?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紙的故事。(出示課題)。
2、讀一讀,說一說,你想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學習單元提示(3分)。
1、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師歸納板書: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驟:
(1)、定:定部首。
(2)數:部首筆畫。
(3)找:檢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數再找,數除部首外筆畫,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師舉例說明,學生跟著試練。絮(系),且(|)。
三、練習(10分)。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課件:生字學習)。
2、讓學生確定生字的部首。綢(糹)。
3分兩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組各查7個生字并寫出字典頁碼,比一比哪組快。
4、結合完成作業(yè)本第1題。價(單人旁)異(已)故(父)?。ú葑诸^)錯(金子旁)問(門)。
5、教師小結:確定字的部首,獨體字一般查起筆,合體字一般查偏旁。
6、(看課件)指名讀生字,齊讀詞語。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
1、聽課文錄音(課件:課文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課件練習3)填空:紙是()發(fā)明的,他利用()造紙,后來人們就把這種紙稱為()。
3、給課后習題1的四幅圖排順序,并講一講紙的發(fā)明過程。
4、自由讀課文,提出你不懂的問題?交流并梳理。
五、學習課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勢表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哪幾節(jié)寫了紙發(fā)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們就把字寫在絲綢上面。
課件出示:竹片絲綢做的書。
同桌討論各自的缺點:笨重,貴。
板書:竹片絲綢。
笨重貴。
5、同桌相互說,
6、齊讀1-5自然段。
7、師生對讀1-5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2分)。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業(yè):(1分)。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3遍。
3、完成作業(yè)本2、3題。
教后感:
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起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情感。
2、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4、圍繞紙的話題,結合所學的所感的,嘗試寫話練習。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第15自然段。(10分)。
1、邊讀邊思考,世界上沒有紙以前,書是用什么做的?他們有什么特點?(學生脫離課本說一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定向(1分)。
三、學習第6自然段。(10分)。
1、你們想了解的正是課文中我與玲玲想問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了解異口同聲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異,說說字意,理解詞義。
(2)設景說話,加深詞義理解;什么情況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過些什么?
(3)讀好問句。
四、學習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讀。
2、匯報:你學懂了什么?
(1)重點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看課件理解)。
(3)重點理解:蔡侯紙是什么樣的紙?點擊課件(蔡侯紙是東漢時。
期的蔡倫發(fā)明的,它以樹批和破布為原料,又輕又薄,價錢便宜。)。
課件:認識蔡倫、歐洲;理解又輕又薄。
教師提示歸納:用發(fā)明時間、發(fā)明者、造紙原料、
紙張?zhí)攸c這幾點來回答。
3、指導朗讀。
(1)自由讀,想想:你覺得該怎樣讀?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為什么是自豪的?
(3)抓關鍵句體會。
紙是咱們中國發(fā)明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我國就已經有紙了。
過了一千多年,中國的造紙方法傳到歐洲,外國人才懂得造紙呢!
小組討論:聽了媽媽的介紹,又經過你自己的學習,你想說寫什么?
(4)課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嗎?
五、學習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讀。
2、理解不禁,想想:為什么是不禁齊聲贊嘆?
3、比較句子。我們的祖先了不起。
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4、討論:你認為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體現在哪里?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fā)明了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比外國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紙,而且外國造紙的方法是從中國傳出去的;不斷改進造紙技術和方法。)。
5、板書:邊板書邊理解輕薄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粗厚)(輕薄便宜)。
六、拓展說話(4分)。
1、學生說說四大發(fā)明,進一步體會中國人民的偉大。
課外閱讀:
火藥的發(fā)明畢升發(fā)明印刷術指南針蔡倫造紙術。
3、寫話練習,把自己最感動,最想說的或很感興趣的話寫下來。
七、作業(yè):(1分)。
1、完成作業(yè)本上剩余部分。
2、把紙的發(fā)明過程回家說給父母聽一聽。
板書:
竹片做成絲綢當紙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重)(貴)(粗厚)(輕薄便宜)。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二
1.了解蔡倫造紙的方法和意義。
2.感受祖先的聰明才智,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了解蔡倫造紙的方法和意義。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品讀第4自然段。(用時:20分鐘)1.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4自然段,概括這段話的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簡述蔡倫造紙的過程。
3.根據原文,思考交流: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為什么能傳承下來?1.自由讀第4自然段,了解蔡倫發(fā)明紙的過程及其發(fā)明的紙的優(yōu)點,小組交流討論。
材料:樹皮、麻頭、稻草、破布。
過程:剪碎(切斷)、浸、搗亂、撈、曬。
優(yōu)點:原料易得、價格便宜、輕便好用。
2.簡述蔡倫造紙的過程。
3.抓住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的優(yōu)點回答問題。
二、了解發(fā)明意義。(用時:10分鐘)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內容。
2.聯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紙的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和貢獻之大。1.紙的發(fā)明意義重大:傳到朝鮮、日本;傳到阿拉伯和歐洲;影響了全世界。
三、拓展延伸。(用時:10分鐘)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紙的發(fā)明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2.再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第一題。
3.作業(yè):收集資料了解中國古代其他的三大發(fā)明。1.交流紙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2.再讀課文,完成課后第一題,深入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
3.收集資料了解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的發(fā)明過程。6.選取一個古代發(fā)明,說說它的發(fā)明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本次教學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先幫助學生理順紙的發(fā)展過程,再了解發(fā)明的意義。教學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僅擴展學生的思維,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三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引導學生學習《紙的發(fā)明》時,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遇到疑難,小組合作、探究,自行解決問題。這樣,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
2、在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并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引導學生深入把握作者紙的發(fā)明過程進行討論;由于課前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反復的誦讀,所以,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的非常透徹,這讓我看到了學生的巨大潛能。
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學富五車”的意思。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本文的中心思想。原來的問題過于注重結果,卻忽略了方法與過程,修改后則使這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了。切忌設問不等于問答案,而是問能力。能力訓練,開發(fā)潛能,是設問的最終目的。
4、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紙的知識,辦一張手抄報。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1、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明理。多角度地體驗性朗讀,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升華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2、采用體驗性閱讀教學,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體驗,喚醒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了他們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提高了他們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不足之處。
因為教學環(huán)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應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狀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最后,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個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四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貝爾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閱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而艱苦的。
5、說一說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重難點、關鍵。
1、了解貝爾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2、在學文中體會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看實物,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么電話是怎么發(fā)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fā)明》。
2、教師出示有關閱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fā)展、結果把發(fā)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生發(fā)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fā)展:具體寫貝爾經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結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說一說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4、說說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發(fā)明在于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自于生活,源于人類大膽的幻想。)。
(二)體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zhí)著。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3、引導學生從關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教學建議: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根據具體的句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經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于做好了一臺電話樣機”
(1)引導抓關鍵詞語,說說自己的體會。
(2)鼓勵想像,說說他們兩年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反饋: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2、指名反饋:從發(fā)明的過程中你覺得貝爾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自由發(fā)言:堅持不懈、熱愛科學、大膽想像、敢于實驗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說說電話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便利?
2、集體交流、反饋。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移動電話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從而鼓勵學生不斷地努力,爭取科學上的再進步。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五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看實物,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么電話是怎么發(fā)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fā)明》。
2、教師出示有關閱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fā)展、結果把發(fā)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生發(fā)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fā)展:具體寫貝爾經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結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說一說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4、說說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發(fā)明在于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自于生活,源于人類大膽的幻想。)。
(二)體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zhí)著。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2、從這幾件事情中,你覺得發(fā)明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
3、引導學生從關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紙的發(fā)明教學設計篇十六
第一課時。
一、生活情景導入。
師:孩子們,你有過獨自一人在家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沒有,假如讓你獨自在家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師:有一個叫秋兒的小姑娘也有過和你們一樣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以來讀一讀她的小故事吧!
板書課題:重要電話。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課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自然地進入學習情景。
二、初讀課文。
1.生初讀課文,明確讀書要求: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把字音讀準,畫出生字,把句子讀通順。
2.生自讀課文。
3.同桌互讀課文,互糾字音。
4.排火車指名讀課文。在學生讀書過程中適時指導讀音。
5.認讀生字生詞,指導書寫。
6.師: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師小結。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種方式讀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研讀課文:
1.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秋兒是個怎樣的小女孩?從哪看出來的,畫出文章中有關的內容,讀一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小組交流。
3.班內交流。
教學預設:
1.秋兒是個膽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機指導學生對秋兒心理描寫的體會,指導朗讀。
2.秋兒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3.秋兒是個能克服困難的孩子。
…………。
要找到相應的句子反復讀一讀。
4.師:秋兒終于戰(zhàn)勝了恐懼,那她等的是一個怎樣重要的電話呢?
生答。
師:媽媽為什么要打這個重要電話呢?
生答。
發(fā)表學生的個性化想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說的情況,及時發(fā)現學生中有價值的見解。
讓學生多讀,提倡個性化的朗讀,讀出秋兒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秋兒心里的變化,發(fā)現秋兒身上的優(yōu)點。
引導學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師:秋兒是一個勇敢的孩子,那你們覺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暢談自己的想法。
從秋兒這件事上受到啟迪,學習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鼓勵學生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與不足,不斷進步。
指導書寫:
1.讀單字、詞語、句子,認讀生字。
2.交流記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來學過的字對比記憶)。
3.描紅書寫,之后小組互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通過互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并提高識字寫字興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758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