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讀完一本書或者文章后的感受和思考的總結。那么,如何寫出一篇有深度和啟發(fā)性的讀后感呢?首先,要充分閱讀和理解作品的內容,挖掘出其中的主題和思想。其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和觸發(fā)的感受,展開對作品的個人解讀和評價。同時,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清晰度,使讀者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你的思考和情感。最后,要注意讀后感的結構和邏輯,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次序,使整篇文章具有條理性和連貫性。以下是一些感動人心的讀后感范文,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一
戴望舒用深重憂郁的口吻緩緩敘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慘遭侵略者蹂躪的中國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飽經風霜的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在敵人的黑牢里,詩人由“殘損的手掌”展開想像,讓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國地圖?!皬V大的土地”象征祖國,“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表明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詩人的手掌是殘損的,祖國的土地也支離破碎,詩人與祖國有著共同的命運。侵略者的燒殺搶掠,使大地上處處廢墟,人民流離失所。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支離破碎的土地,寄托著對苦難中的祖國深深的憂憤的感情。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象與現(xiàn)實、祖國的河山曾經的美好與現(xiàn)在的凄涼形成對比.
“我”用“殘損的手掌”深情地撫摸在敵人的鐵蹄蹂躪下的祖國廣大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著,詩人無形的手掌觸到家鄉(xiāng)一片湛藍的湖水,現(xiàn)時“微涼”的湖水與昔日“堤上繁華如錦障”的美麗春光形成強烈反差,表現(xiàn)出詩人對敵人踐踏故土的無比憂憤。為了使詩歌表達的主題不流于膚淺狹隘,詩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遠,由北到南,從長百山的雪峰、黃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詩人選擇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風景加以點染,它們既是人民的苦難與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惡的見證?!笆种刚戳搜突?,/手掌沾了陰暗”兩句既是對上半段的,又與開頭四行遙相呼應。
詩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開,描繪的是與前面災難景象形成極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圖景:那雖是“遼遠的一角”,但山河完整無損,沒有陰暗和血污。而是充滿了溫暖、光明和生機,“那里是太陽,是春”。與前半部分的哀怨、憂傷的基調相比,這一部分跳動著詩人按捺不住的快樂與激動;與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動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則顯得安靜而舒緩,使這首詩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抒情風格顯得變幻多姿。在那個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藝術的凝想的年代里,這首詩像一朵美麗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煉而不晦澀,感受細膩而不暗淡,深刻的現(xiàn)實內容與現(xiàn)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來。
這首詩前后對比手法的運用,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表現(xiàn)出他對解放區(qū)的深情向往,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熱切盼望。
詩人對這塊象征著“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fā)出了深情贊美。描寫淪陷區(qū)陰暗,從實處著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畫面綴連。抒寫解放區(qū)的明麗,側重于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摩,加之一連串親切溫馨氣息的比喻,使詩章透現(xiàn)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說這首詩既是詩人長期孕育的情感的結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舊保持著的愛國精神的升華。
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并不回避直接抒發(fā)和對事物進行直接評價的陳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達,主要還是通過形象的構成來實現(xiàn)。運用幻覺和虛擬是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主要手法。詩人在獄中,想象祖國廣闊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狀、顏色,而且可以感觸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這種虛擬,強烈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摯的情感。詩人在虛擬性的總體形象之中,又對現(xiàn)實事物作了直觀式的細節(jié)描繪:堤上的繁花如錦幛,嫩柳枝折斷發(fā)出的芬芳,以及長白山的雪峰,夾著泥沙的黃河,嶺南的荔枝花等。這一些細節(jié)描繪正透露了詩人對祖國的眷戀、熱愛之情,以及對祖國所遭受的沉重災難所產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觀式的細節(jié)描繪之中,詩人還運用“虛擬性想象”的手法:觸到水的“微涼”,感受到長白山的“冷到徹骨”,黃河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都是直觀式描繪中存在的想象與虛擬,是詩的開頭“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一幻覺的具體化。至于寫到蘸著“沒有漁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以及在寫到對解放區(qū)的熱愛時,說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則是在想象性的虛擬中,結合著隱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豐富性,一再受到人們的稱贊。
這首詩是戴望舒在獄中用血與淚迸發(fā)出的一篇杰作,作為一個有著強烈愛國情結的偉大詩人,他為祖國的的前途和命運深深擔憂,但又不失希望和向往,給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的中國人民帶來了一絲絲陽光,作品幾十年來不曾被人們忘記,作為詩人一腔熱血的見證永遠被人們銘記。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二
抗日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把一批現(xiàn)代派詩人打出了象牙塔。他們再也沒有閑情“站在橋上看風景”,“裝飾了別人的夢”。現(xiàn)代派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這樣,是一批精神貴族關起門來的自我欣賞。因此,當戴望舒寫下他那首感人至深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時,人們發(fā)現(xiàn)了與其早期作品的纖細、精致、憂傷、神秘截然不同的寬廣、博大、深沉、明朗。許多評論家認為他走向了現(xiàn)實主義。也有一些外國文學造詣很深的學者兼詩人,如袁可嘉,看出了其中骨子里的現(xiàn)代派手法,但似乎同意這種觀點的是少數(shù)。我認為,一個人也許在不同的時候說出不同的話,而這些話背后的言說方式卻未必改變?!段矣脷垞p的手掌》之所以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原因也正在于此。
這首詩首先運用了一種超現(xiàn)實的手法:“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全詩的靈魂。戴望舒說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象?!睔垞p的手掌本來是很小的,但它能摸索廣大的土地,一會兒“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一會兒又讓“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這一大一小的強烈反差構成了獨特的語境,在這種語境的作用下,“手掌”的內涵與外延之間產生一種張力?!笆终啤币巡粏问莻€人的手掌,同時還是整個民族的受傷的、“殘損的”手掌;它受了傷,但依然是博大的,和廣大的土地一樣博大。它超越個體的有形的手掌而化為民族的“無形的.”手掌:“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無形的`手掌“粘了”同樣無形的“陰暗”。浪漫主義與象征主義也要創(chuàng)造超現(xiàn)實,但它們主要依靠虛幻夸張的形象。而現(xiàn)代派作品中這種超現(xiàn)實效果主要是通過語言獲得的,強調通過悖論、反諷等反常搭配的運用,使語義在某種獨特語境的作用下拓展或變形,從而達到一種“不合理中之合理”的效果。
作品對主觀的感情,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隱匿,將它們寄于一個生活化的形象與相應動作上,即“殘損的手掌”和以手掌“摸索”。內心的創(chuàng)痛化為殘損的手掌;對祖國的摯愛與對河山淪落的痛惜化為深情的摸索,猶如母親撫摸著孩子,又像孩子愛撫著母親。正是通過這既超越現(xiàn)實又非常生活化的形象和動作,作者與現(xiàn)實之間形成了一種審美距離。當“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時,當“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時,當“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時,都仿佛是一個靈魂從更高的地方觀照,審視著這種苦難、依戀和信念。這樣,詩中就出現(xiàn)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是廣大的土地上生活的一員,殘酷的戰(zhàn)爭與生活給他一雙殘損的手掌,他是生活的體驗者;另一個自我是我們民族受傷的靈魂,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他超越時空,用深邃的目光注視著這歷史的一頁,既看到苦難,也指出希望和力量。仔細體會后一個自我,似乎還能隱隱感到一絲與作者早期作品相通的神秘主義氣息。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三
對于一個人來說,手是多么的重要,而對于失去雙手的人來說,堅強是最重要的!
在殘奧會上在失去雙手的游泳運動員有很多,但是他們非凡的表現(xiàn)讓我們贊嘆不已.他們失去了雙手,如果要保持平衡,我們可想而知這些運動員所要面臨的考驗是多么的巨大啊!他們在失去雙手的同時,那心靈上飛翔的翅膀都折斷了,他們曾一度跌落到低谷,但是他們又用那隱形的翅膀,靠自己的力量又飛到高空;他們曾受到別人的諷刺與嘲笑,但是他們卻把這些不屑一顧,他們曾被別人拋棄與失望,但是他們曾堅持陽光總在風雨后,這就是殘疾人所體現(xiàn)的堅強精神。
我最敬佩的人是——張海迪,她是出生在濟南,成長于莘縣。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xiàn)為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創(chuàng)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肢體殘疾人協(xié)會主席。
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歷程。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另外還自學了十幾種醫(yī)學書籍和醫(yī)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同時向有經驗的醫(y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yī)術。為了對社會能有所貢獻貢獻,她曾給農村的孩子當過老師,還曾用學到的醫(yī)學知識和針灸技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她還用學過的無線電技術,在山東省莘縣廣播局做無線電修理工。
張海迪的成功都只是其中的滄海一栗,殘疾人有不屈的脊梁,支撐起他們彎曲的身軀;因為有無私的胸懷才撐起無畏的信念;因為有了堅強,才能撐起巨頂?shù)摹疤┥健?!人生最困難的事與生活,都會被堅強與意念所打?。。?!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四
人經三時:一時曰少年,童真無邪,滿揣著夢想前行;一時曰中年,起起伏伏,一路顛簸曲折;一時曰老年,平心靜氣,望破俗世凡塵。如果說人生如詩,雙手便是詩眼。
托舉雙手,放飛夢想。月光皎潔,渲白了樹梢花根。月光在窗臺盆花間尋尋覓覓,不由得被這般圣潔光景吸引,舉步來到窗前。漆黑半夜,為高考燃起的燈光仍在閃爍,與天上星星融到一起。那段痛并快樂的時光啊,每個孩子青腫的眼里都有渴望與奮斗。我們明白,道路已經指出,只須我們攀登。浮腫的臉龐,泛青的嘴角,細瞇的眼睛,磨破了不知多少次的褲角,我們在皓白月光下托舉起雙手,放飛自己心中的白鴿——夢想。
緊握的手高舉著,展示著一種力量,這便是中年激情的象征。中年時代,人生跌宕起伏,滿嘗苦難、困惑與曲折。工作失敗了,不哭;創(chuàng)業(yè)夭折了,不泣;父母離去了,不悲;被朋友離棄了,不怒。只要有信念仍在堅持,只要有一只緊握著的手仍在高舉著,那一切都不算輸。是沒有輸,輸是手垂落了下來,再也舉不起;沒有贏但依舊高舉,給予自己走下去的力量。人在中年,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失去了親人的庇護,所以更加成熟,更加執(zhí)著。自己全身心地接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打擊,受傷了,也要把傷口捂住。
人在中年,總能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精彩。瓦特少年時觀察到水汽的力量,中年便憑借著厚實的知識改良了禁錮在大學實驗室中的蒸汽機;牛頓抓住了少年時的“蘋果”,經過多年研究,終于在中年時推開了“萬有引力”的大門;余秋雨中年時暫時放下學生和繁務,踏遍了十多個國家的土地,寫下了《千年一嘆》。不離不棄的追求之后,終究會登上人生巔峰。
耄耋之年,掬沙而泄,望破人生百態(tài)。古老的禮節(jié),祭祀的不是別人,而是整個生命?!傲?,七十古稀”,這才是老年。一對濁眼透過漫天飄灑的黃沙,只看得老淚橫流。老年最適合回憶。一生的經歷在這里回旋輾轉,縈繞不去,直到嘴邊泛起不悔的笑。老年滿腹經綸,最適合指導,在孩子們面前,他們是海霧中的指南針,暴風雨中的燈光。
人經三時,托舉希望,緊握生命,掬沙而泄。平凡中孕育的偉大,詮釋著歷久彌新的人生,演繹著無怨、無悔、無憾、無惱的人生。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五
鄉(xiāng)村的一個夜晚里,月亮圓圓的,在天空中發(fā)出銀色的光芒,微風輕輕的吹著,花兒和小草都在沉睡。在這個漆黑的夜晚里,一只一只螢火蟲提著燈籠在給我們照光,小蛐蛐也自豪的跳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在高遠、幽藍的夜空中,閃爍著無數(shù)星星。。。。。
我和奶奶在院子里乘涼,她的身體不好,她為我搖扇子,我一邊望著夜空的星星,一邊學奶奶教我的童謠:“一閃一閃亮晶晶。。。。。”奶奶給我講星星的故事:擁有一顆星星,就能實現(xiàn)一個愿望。。。。。。
奶奶困了,睡覺了,我突然有一個主意,星星不是在池塘里游泳嗎?到池塘邊,水面蕩漾小小的波紋。閃爍的星星就在水面。我想捧,可是捧不著,便折了一根柳枝,想用柳枝撈,剛把樹枝伸進水面,水面就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那閃爍的星星也跑得無影無蹤了。于是,我又想了一個好辦法。
我跑進廚房,拿了一個盆子,到池塘邊盛了一盆水,水里面有一顆星星,在奶奶沒醒之前,我一定要捧起一顆星星,給奶奶一個驚喜。我看見了盆里的星星,激動不已。
我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把手伸入盆中,捧起了星星,我手中的.星星在閃動,頑皮的眨眼睛,我興奮的跳了起來,結果不小心,盆子翻了,水潑一地,手中的星星也不知道去哪了。
奶奶被我驚醒了,問傷心的我:“我一睡覺,你就不乖,把衣服都弄濕了?!薄安?,奶奶,我想給你一顆星星,讓你的病快點好?!蹦棠堂靼琢?,她把我拉進懷里,幫我換好衣服,慈祥地看著我,眉毛彎成了月亮,微笑的對我說:“奶奶今天好高興哦,誰說星星跑了,你看星星還在你的手里呢!”我眨眨眼,望著奶奶,偎著奶奶,也高興的笑了。
這時星星爬得更高了,在天空一閃一閃,正好照在我和奶奶相偎依的臉上。
更多寫事作文進入寫事作文大全:xiaoxuezuowen/xieshi/。
【1】【2】。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六
這首詩,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xiàn)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雖然自己的手掌已經“殘損”,卻仍然要摸索祖國“廣大的土地”,觸到的只是“血和灰”,從而感覺到祖國籠罩在苦難深重的“陰暗”之中。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于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為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qū),詩人對這塊象征著“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fā)出了深情贊美。
描寫淪陷區(qū)陰暗,從實處著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畫面綴連。抒寫解放區(qū)的明麗,側重于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摩,加之一連串親切溫馨氣息的比喻,使詩章透現(xiàn)出和煦明媚的色彩??梢哉f這首詩既是詩人長期孕育的情感的結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舊保持著的愛國精神的升華。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并不回避直接抒發(fā)和對事物進行直接評價的陳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達,主要還是通過形象的構成來實現(xiàn)。運用幻覺和虛擬是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主要手法。
詩人在獄中,想象祖國廣闊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狀、顏色,而且可以感觸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這種虛擬,強烈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摯的情感。詩人在虛擬性的總體形象之中,又對現(xiàn)實事物作了直觀式的細節(jié)描繪:堤上的繁花如錦幛,嫩柳枝折斷發(fā)出的芬芳,以及長白山的雪峰,夾著泥沙的黃河,嶺南的荔枝花等。這一些細節(jié)描繪正透露了詩人對祖國的眷戀、熱愛之情,以及對祖國所遭受的沉重災難所產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觀式的細節(jié)描繪之中,詩人還運用“虛擬性想象”的手法:觸到水的“微涼”,感受到長白山的“冷到徹骨”,黃河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都是直觀式描繪中存在的想象與虛擬,是詩的開頭“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一幻覺的具體化。至于寫到蘸著“沒有漁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以及在寫到對解放區(qū)的熱愛時,說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則是在想象性的虛擬中,結合著隱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豐富性,一再受到人們的稱贊。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七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國當局向日本侵略軍投降。日本占領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在獄中,他受盡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沒有屈服。在牢獄里他寫了幾首詩,《我用殘損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國文人的錚錚鐵骨。
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的形象化思緒,在想像中再現(xiàn)了他的家鄉(xiāng)、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他沒有體驗過的解放區(qū)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凄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qū)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一、詩人內心深處的恨與愛。
詩人憎恨那淪陷區(qū),“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xiāng)”,土地支離破碎,國將不國?!按禾欤躺戏被ㄈ珏\嶂,/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用“錦嶂”來比喻百花爭艷的美景,用“奇異”來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著喜愛、贊美之情,反襯出對祖國遭受到災難的哀痛之情?!皫X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來是美麗的,可現(xiàn)在卻是那么的孤單、殘敗,可見詩人的內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種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法言說。但詩人是深愛他的祖國的,雖然詩人的手掌已殘損,殘損手掌的面積又更加小,可感覺還在,仍然要摸索“這廣大的土地”。一會兒“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一會兒感到“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一會兒又讓“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這強烈的觸覺反差構成了獨特的語境,在這種語境的作用下,“手掌”的內涵與外延之間產生一種張力?!笆终啤币巡粏问莻€人的手掌,同時還是整個民族的受傷的、“殘損的”手掌。它受傷了,但依然是博大的,和廣大的土地一樣博大。
詩人形象化的思緒,以“手掌”的感覺來展示內心的變化,把內心的創(chuàng)痛化為殘損的手掌,對祖國的摯愛與對河山淪落的痛惜化為深情的摸索,猶如母親撫摸著孩子,又像孩子愛撫著母親。正是通過這既超越現(xiàn)實又非常生活化的形象和動作,作者與現(xiàn)實之間形成了一種審美距離。
“殘損的手掌”既寫實,又表明詩人有堅貞不屈的意志。詩人用“手掌的感受”這一線索將全詩貫穿起來,殘損的手掌從北向南撫摸著“長白山的雪峰”,“黃河的水夾泥沙”,“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長白山位于東北,氣候無疑是寒冷的,但“冷到徹骨”又分明是那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年代中淪陷區(qū)人民的心境的外化。江南的水田里本來是長有禾苗的,現(xiàn)只有蓬蒿,說明了淪陷區(qū)良田的荒蕪。嶺南,這四季如春的地方,“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使人聞不到花香,聽不到鳥語,滿山都是荒涼、滿眼都是廢墟,聽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嘆、那憤怒的呼喊。南海的水和其他海的水一樣,無疑是苦的,但詩中的海水不僅是苦的,而且連漁船也沒有,這分明是敵戰(zhàn)區(qū)人民在侵略者的騷擾下無法安居樂業(yè)的痛苦處境的象征。撫摸這些苦難,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
二、詩人內心的愁苦與希望。
詩人想像著用手掌撫摩著被日本侵略者蹂躪的國土,“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寫出侵略者的燒殺搶掠,使大地上處處廢墟,人民流離失所。在愁苦中,他看了希望——“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蓬勃生春”的解放區(qū),讓詩人情緒陡然一變?!皻垞p的手掌輕撫”著那“完整”的“一角”,“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是那么的柔軟,那么的親切,那么的令人依戀!這土地是美好的、溫暖的,是令人向往的、無比香甜的。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地,是美麗的地!貼切的比喻形象,體現(xiàn)出詩人在這里明朗、溫暖的解放區(qū)土地上找到了安慰,同時喚起了人的生命中最親切的感動?!拔野讶康牧α窟\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斗爭必勝,解放區(qū)是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耙驗橹挥心抢锸翘?,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以“太陽”和“春”喻解放區(qū),本體和喻體的共同特點是能給中國的大地帶來光明和蘇醒。“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里,永恒的中國”,詩在高亢的調子中結束,用“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比喻水深火熱的淪陷區(qū),來反襯出對解放區(qū)的真摯情感,對祖國未來寄與熱切的希望,那里將要實現(xiàn)民族復興,誕生“永恒的中國”。
本首詩,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用兩個部分安排來展示這“撫摩”的具體內容:上半部分是已經遭受日寇蹂躪、變成灰燼、充滿血和泥的土地;下半部分是溫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遼遠的一角。這兩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構成橫向對照。詩人使用兩套筆墨,前后對比,渲染出兩種不同的冷暖色調,給讀者以強烈的刺激,詩人對敵人恨之切,對祖國愛之深,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了。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八
花落無聲,親情無言。
記憶定格在那一天。汽車的鳴笛聲在耳邊回響,車燈的閃爍刺痛我的眼,一閃一閃……我躺在地上緊接著是一片漆黑。
在醫(yī)院里時,我才知道我被車撞了。床的兩邊焦急的神情不禁讓我心頭一振,父親的臉又黝黑了許多,母親的臉上又添了幾絲皺紋,我緊緊拽著他兩的手,不禁眼淚在框中打轉悄無聲息的劃過臉頰,父親的手,關節(jié)處總有幾個老繭,凍瘡囂張的撕裂著關節(jié),長途的奔波寒了他的雙手,更寒了我的心,我更加攥緊了父親的手。母親的手,冰冷冰冷的,手上的紋路深深淺淺,寒風刮裂了它的雙手,歲月的操勞帶走了無情的青春。他們的逝去的年輕在哪里,請拍著胸脯說,在這里。但他們的回報在哪里!也許愛是不渴求回報的。此刻不知是傷疤的陣痛,還是我心碎的呻吟!回到家后,我閉目沉思,也許他們就像落花一樣,被大自然拋棄,但他們無悔他們奉獻的年華,他們更愿“化作春泥更護花”,為了我們,他們情愿更加操勞,為了我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他們唯一渴求的也許只是博我們一笑罷了。那落花般的手丑陋且美麗著。
陽光落地的聲音,擲地有聲。我是幸福的,因為有你們相伴,我還企及什么呢?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九
一個高考落榜的青年,帶著沮喪的神情,彷徨地來到一座寺廟。主持見他如此黯然神傷,便指著樹蔭下斑駁的一堆說:“請你看,那是什么?”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是樹影。”老禪師搖搖頭,微笑著說:“不對,是陽光!”青年頓悟:挫折失敗是一時的,有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希望。于是,他更加刻苦努力,一路牽著陽光的手,走到了金榜題名的那一天。
巴爾蒙特說:“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了世上?!蔽艺f:“為了牽手陽光,我祈禱在世上?!?/p>
陽光是美,是溫暖,是幸福。牽手陽光,手不再孤單而有依,心不黯淡而有光,世界從此精彩,人生從此美麗。
霍金,以睿智的頭腦,堅定的信念,寧靜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一部《時間簡史》震撼你我。
在一次研討會上,一位記者大膽地向霍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先生,您的病讓你成為殘疾人,它不停地折磨著您,您會不會覺得上帝對您太不公平了?”頓時全場嘩然??苫艚饏s用手指在電腦上敲擊著:“我的手指還能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還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我更有一顆感恩的心……”全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的確,殘疾的霍金是不幸的,但充滿感恩的他卻又是幸福的。他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在為世人制造陽光。他牽著陽光的手,在漫漫科學路上探索并快樂著,在長長的生活路上拼搏并幸福著。
牽手陽光,心靈的烏云可以散開,未來光明一片;牽手陽光,生活的魅力從此展現(xiàn),前景輝煌。
新加坡現(xiàn)在是一座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可是它原來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之外,沒有任何優(yōu)勢資源,然而,李光耀說:“陽光,有陽光就夠了!”于是,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的陽光直射種植花草,很短時間內,就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旅游收入列亞洲第三。這一切都是因為與陽光牽手,讓陽光盡情地照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境的,不是環(huán)境,而是心情?!笔堑模钍且幻骁R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牽手陽光,面對生活,所有的陰霾都將消散。讓我們整理好心情,明確下一個目標,并朝著它努力奮斗。伴隨著陽光的足跡,我們會達到“鶯歌燕舞,春暖花開”的境界。
席慕蓉說:“心靈是一棵開滿花的樹。”
心靈很奇妙,可以把天堂變?yōu)榈鬲z,也可以把地獄變?yōu)樘焯?。我們無法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但是我們卻可以牽手陽光,讓自己的心靈充滿陽光,亮堂起來。相信吧!哪里有陽光普照,哪里就會是天堂!
牽手陽光,人生更美麗,世界更精彩!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十
陽光是溫暖的,媽媽的手也是溫暖的,于是我一直認為,媽媽的手掌上,是有陽光的。
小時候,我的小手握不住媽媽的大手,只好拽著媽媽的手指。上街的時候,只有拽著媽媽的手指,我才會覺得安全,因為我能感覺到媽媽手指上的陽光的溫度。
寒冷的冬夜,我蜷在被子里不肯伸開腿,媽媽就把我的腳放在她的胸口上,雙腳一點點變暖,我安然入夢。
發(fā)燒的時候,我就把身體裹在厚厚的棉被中,卻依然發(fā)抖??芍灰獘寢尩氖衷谖业念~頭上輕輕撫摩,我就會感到一股暖流,流過身體的每一處。
于是幼小的我仰著臉問媽媽:“為什么您的手那么暖?”媽媽卻把我拉到院子里,伸開雙臂,對我說:“因為媽媽的手上有陽光??!”
陽光下,母親慈愛地笑著,我也一個勁兒地傻笑,因為我并不明白媽媽所謂的“手上的陽光”到底是什么。它在我心里成了一個謎。
歲月是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它將幼稚推向成熟,也將成熟帶向衰老。媽媽的黑發(fā)被灰白取代,我也不再是天真的小女孩。但是始終沒有解開的,仍然是媽媽那關于“手掌上陽光”的謎。
一個深秋的清晨,我和媽媽在清靜的馬路上散步。偶爾遇見一兩個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無意間,吹來一陣涼風,我輕輕地打了下寒顫,接著,一股暖流從手指尖流進了心田。我才感覺到是媽媽暖暖的手握住了我的手。一路上,媽媽把我的手握在她的手里,不時地變換位置,一會兒是手心,一會兒是手背。漸漸地,我的手變暖了。無意識地,我用另一只手摸了摸媽媽的手指:好涼!
心中泛起一陣漣漪,我猛然明白,為什么媽媽的手掌即使在寒冷的冬夜,即使在沒有太陽的清晨依舊是暖的。因為那不是陽光,而是一種叫做“愛”的東西。那是世間最偉大的一種愛,可以戰(zhàn)勝一切寒冷的,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的愛。它發(fā)源于每個母親的心里,流露在目光中,播散在話語里,滲出在手掌上,永恒在天地間。
我把手扣在媽媽冰涼的手背上,我也要用我手掌上的陽光來為媽媽驅散寒冷。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十一
這是我第三次用這個標題,一直舍不得丟棄。細算一下,好久未曾寫上一千字的文章了,不是不想寫,而是無從下手,成了狗咬刺猬,這個比喻有點過分,但也恰如其分。此時,坐在爐火旁,電視機開著,一直在打廣告,而我想寫一點文字,前幾天喂養(yǎng)的“灰不溜秋”悄無聲息地跑了,找了幾天不見它的蹤影,我想寫寫這個小精靈,就這樣開了頭。
剛從廚房走到客廳,老公的電話來了,我問:“有什么事?天黑了還不回家!”
他在那頭說:“我買了一只小毓毓,把倉鼠籠子洗一下,馬上就回家!”
我把手機遞給兒子,說:“你爸買了一只小倉鼠,和你同名同姓,你趕緊洗籠子去。”
兒子笑個不停,看得出他歡喜著,馬上忙去了。還說要把籠子全部消毒,給姐姐一個驚喜。
我家除了養(yǎng)兩個孩子外,一直養(yǎng)著一只倉鼠,白色的走了,就養(yǎng)灰色的,差不多三年有余。動物養(yǎng)久之后,傾注了一些感情,每次它們走過后,著實難過,特別是女兒,每次心痛不已,倉鼠是她一手喂養(yǎng)的,也養(yǎng)出了經驗?!盎也涣锴铩辈恢ハ?,我們找遍家里的每個角落,一無所獲,看著那個空籠子,女兒自然又傷心了一番,明明平時最遵規(guī)守矩的倉鼠,當我回家時,它已逃之夭夭,這不,老公為了安慰她,又買了一只白色的,這是我家養(yǎng)的'第四只倉鼠,照樣命名為手掌上的陽光。
第一次看到“手掌上的陽光”,是在女兒買的一本雜志上,我特別喜歡,也是關于寫倉鼠的文字。那一年女兒剛上高中,為了獎勵她,老公買了一只白色的倉鼠?;蛟S是第一次喂養(yǎng)小精靈,全家人都喜歡。它也特別可愛,自從住上兩層的小樓房,不放過每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無論是吊杠子還是跑滑輪,有我們的目光,它便樂此不疲。每當我們吃飯時,它的前腳搭在籠子上,叫個不停,唯恐我們忘了它,一雙眼睛像黑色的葡萄,白色的毛柔順發(fā)亮,還有一翹一翹的小胡須,讓人見了總覺得它在笑。女兒經常把它放在手掌心,有時放在我的肩上,爬到我的腿上,看見它滑稽的樣子,一家人常常捧腹大笑,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了許多樂趣,為此我還寫了四千多字的散文,命名為《手掌上的陽光》以作紀念。
二、
“灰不溜秋”也算高壽,去年四月份到我家,到今年差不多有一年半的光景。初來時,病歪歪的,樣子丑陋不堪,灰色的毛沒有半點光澤,家里除了女兒外,我們都不喜歡它,所以我叫它“灰不溜秋”,女兒卻親熱地叫它“倉兒”,戲笑說是她的妹妹。
想著它初到我家時,女兒對它特別有耐心,說它是沒媽的“孩子”,太可憐了。在校沒吃完的餅干總是給它留一點,一有空閑逗它玩,教它打滾洗澡。記得它第一次學會洗澡時,女兒高興的手舞足蹈。第一次玩轉滑輪,女兒連說:“你終于開竅了!終于開竅了!”她總是對著它說:“你要多練習,放聰明點兒,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聽了這些話,我心里著實感動了,也慢慢地接受它了。每次吃飯時,豆腐、胡蘿卜、土豆絲就少不了它的,這是女兒特別交待的。越來越覺得它可愛了,毛色光亮了許多,一天又一天,它長大了許多。出門時看看它,進屋時也逗逗它,閑暇的日子中,我的文字中寫過它,但今天,它還是不辭而別了。
倉鼠走后,我坐在沙發(fā)上沉思了一會兒,首先想到女兒快下晚自習了,知道倉鼠走了,一定又會傷心難過,肯定也瞞不了她的。她每次一進門,放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看倉鼠,總是怕我們忘記給它東西吃,所以她每次上學前,把鼠糧放的足足的,有時實在來不及放,叮囑我一定要記住放,久而久之,照顧“灰不溜秋”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飲食起居如同鄉(xiāng)下養(yǎng)的貓和狗。每次鼠糧快吃完了,女兒不忘提醒她老爸該去買了,有時干脆把袋子擺在顯眼處,想忘記確實很難。
“倉鼠不見了!”女兒剛一進門,兒子便大聲嚷嚷道。
“不可能,這絕不可能!我早上還給它喂東西吃了……”
“你看呀,我還騙你啵!你問媽媽!”
兒子又補了一句。
她放下書包,跑到籠子邊,確信倉鼠真不見了,忙質問我們:“你們不會幫忙找呀?它怎么會無緣無故跑丟呢!是不是你扔了它?”她轉向了她弟弟。
“我可以作證,我比他先回家,我發(fā)現(xiàn)倉鼠不知何時跑了,籠子的頂蓋也蓋著,我懷疑它昨晚就跑了,有誰不渴望自由呢!我們都以為它老了,跑不動了,它想換種活法。”
“肯定是你或者是爸爸扔了它,嫌它嘴上長了東西,整天叫得煩躁人!”女兒氣鼓鼓地說道。
“養(yǎng)了一年多,我也舍不得扔它,你說得什么話呀!”我據(jù)理以爭。
女兒打著電筒翻了個底朝天,還是沒找著,悶悶不樂回到了房間。老公見她傷心,便說道:“每次倉鼠走都留有半包鼠糧,可能要接著養(yǎng)一輩子的倉鼠,明天再給你買一只白色的,和第二只一模一樣,別傷心了!”
女兒卻回答說:“我再也不養(yǎng)倉鼠了,除非把倉兒找到……”
聽后,我無語回答。
沒想到這次女兒變得堅強了。記得上次那只“銀狐”走后,女兒傷心了好一陣子。她親手埋了她,有次無意中翻到那些照片,抽抽噎噎又傷心了一番。有時,我一直在想,人和動物本是生活在語言不通的兩個世界,因為傾注了愛心,便多了一份默契,也多了一份牽掛。母親曾告訴我說:“動物其實和人一樣,你對它付出的多,便多了一種耐心,也就成為你生活中的樂趣。朝起暮落,心甘情愿為它付出……”我不由得想起母親喂養(yǎng)的貓和狗,她進城從不長住,原來是舍不得她親手喂養(yǎng)的小生靈。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十二
這是一個關于我朋友的故事。時光可以讓我成長,而時光同樣也可以讓人成熟。青春歲月,當我還沐浴在學校安詳?shù)年柟庀?,而你,卻一次次跪倒在陽光下。
晴朗的天,淡藍的云,當你我背著書包在街角揮手告別,陽光灑遍了你的額頭,出欄的笑臉在那一刻被定格。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那是上天最后一次眷顧你。
升入不同的學校,我依舊按部就班的開始校園生活,為考試而頭疼,為成績而心煩,可那個夜晚的'電話鈴劃破了你靜謐的生活—你的父親離世了,家中頓時失去了頂梁柱,你母親日夜哭泣,而那年15歲的你第一次跪倒在陽光面前,家中的陰霾驅散了花季女孩應有的笑臉,中考后的你很平靜的選擇了職校,家境并不富裕的你,在現(xiàn)實面前,不得不放棄大學夢。
或許那時起,你我開始了不同的軌道。你開始工作,站在海王星辰藥店里穿上制服開始當推銷。那天,我偷偷來看你,見你巧舌如簧地拉住一個又一個顧客竭力宣傳,才發(fā)現(xiàn)你的笑臉褪去了昔日的單純,你見我光顧,慌忙向我使了個眼色,不明就里的我只好等到你下班。傍晚,你收拾好促銷車,小聲告訴我:“阿毛,我賣的是假藥,專用來騙老年人的?!蔽业男睦锟┼庖幌?,我明白是生活讓你下跪,逼迫應在校園里享受陽光的你過早接觸混淆的社會。
最近一次見到你是在你家,時光匆匆,當年還需踮起腳尖按響門鈴的我如今已和門鈴平視,“吱——呀”一聲,你開起了門,櫥上父親的黑白照掩蓋了窗外的陽光,暗紅的香飄出的煙味似乎述說著你太多的苦楚,我恭敬的在香前對你父親鞠了個躬。抬頭撇見櫥里塞滿了一箱箱隱形眼鏡。見我疑惑,你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那是韓產美瞳,是你特地從上海進來的貨。你拉著我的手說替人賣藥賺不了錢,還不如做代購錢來得快,我突然發(fā)現(xiàn)你的臉上多了一分世俗。擁擠的房間,壓抑的煙味,我感覺到你早已沒有陽光,為生計而奔波的你跪倒在苦難的路上。
你默默地跪倒在陽光下,可是你是否覺得陽光也跪在你面前,或許你可以抓住陽光的手,回到童年時我倆一起躲在亭子里吃干脆面的陽光歲月,或許,我可以成為你的陽光。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十三
像往常一樣,五點放學,出了校門就匆匆往家趕。寒冬的夜晚來得更,步履匆匆時身邊的景色都變換成夜色。店鋪的霓虹燈四處閃爍,伴著嘈雜的人聲,越接近小區(qū),越能嗅出晚飯的味道,肚子也越發(fā)的感到饑餓。
顧不上刺骨的寒風就沖進樓里,焦急的等待終于慢吞吞的電梯載我上八樓,跺著腳摸出鑰匙開門,剛才還滿懷期待的心一下子就涼透了,家中一片漆黑,我摸黑開了燈進了門。
又是如此,每天總是我第一個先到家,沒有人問你餓了沒,沒有人提前燒好,而父母總是在六七點鐘后才按響門鈴,提著為我打包的飯菜,為此我好幾次委屈地向他們表達我的不滿,而他們總是一臉的疲憊,不愿多說,而父親此時總會用手摸摸我的頭,然后再輕輕拍拍我的肩:“傻妞,快吃吧!”為此我更惱火的甩掉他的手。
周末我總是要隨他們去廠里寫作業(yè),雖然不情愿,但在家里沒有人燒飯,只能隨他們早早起床,總是不能如愿睡個懶覺,更討厭的是廠里機器轟隆隆的響個不停,聽了更讓我心煩。
“叮鈴鈴......”,和平時一樣,我在父親的辦公桌上寫作業(yè),突然聽到手機響了,原來是父親的手機放在辦公室里充電。我趕忙拿起手機往車間里沖,生怕父親錯了有可能是重要的電話。車間里依舊嘈雜,各種聲音混在一起。父親滑開手機接了電話,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游標卡尺測量剛剛做好的五金產。此時的他一臉認真,我甚至從沒有見過如此認真嚴肅的他,我平時看到的他總是嘻嘻哈哈。他仔細地用卡尺測量產品各個拐角的尺寸,時而側過身來看產品各個面是否平整,再用載著手套的手輕輕地擦試產品,只到產品各個面都發(fā)出金屬的光澤時他才滿意的放下手中的產品。拿起另一個產品,重復著前面一系列的動作,整個過程中他像在做一件神圣的事,專注而嚴肅。他突然轉過頭,發(fā)現(xiàn)我還站在邊上,脫下滿是油漬手套又拍拍我的頭,把手機遞還給我“快去寫業(yè)吧!傻妞”。我這才發(fā)現(xiàn)他已接完了電話,我難為情地拿過手機往外走,一回頭,看見他又在忘我專注地測量。
我走出車間的大門,抬頭是晴朗的天空,微風從我的頭上滑過,像父親的手,對面的蘆葦蕩也輕輕的搖擺,像我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湖面微波蕩漾,四周很靜很靜,腦海里浮現(xiàn)出陽光灑在父親臉上的畫面。
我終于理解了我的父母,理解了他們的愛和理想,而父親時刻溫柔的手像秋日的陽光溫暖宜人,想到這雙陽光般溫暖的手掌將牽著我成長而感到幸福甜蜜。
手掌里的陽光讀后感篇十四
人經三時。一時曰少年,童真無邪,滿揣著夢想前行;一時曰中年,起起伏伏,一路顛簸曲折;一時曰老年,耄耄三年,望破俗世凡塵。如果說人生如詩,雙手便是詩眼。
托舉雙手,放飛夢想。月光皓潔,渲白了樹梢花根。月光在窗臺盆花間尋尋覓覓,不由得被這般圣潔光景吸引,舉步來到窗前。漆黑半夜,為高考燃起的燈光仍在閃爍,與天上星星熔到一起。那段痛并快樂的時光啊,每個孩子青腫的眼里都有渴望與奮斗。我們明白,道路已經指出,只需我們攀登。浮腫的臉龐,泛青的嘴角,細瞇的眼睛,磨破了不知多少次的褲角,我們在皓白月光下托舉自己的`雙手,放飛自己心中的白鴿——夢想。
緊握的手高舉著,宣示著一種力量,這便是中年激情的象征。中年時代,人生跌巖起伏,滿嘗苦難困惑與曲折。工作失敗了,不哭;創(chuàng)業(yè)夭折了,不泣;父母兩去了,不悲;被朋友離棄了,不淚。只要有信念仍在堅持,只要有一只緊握著的手仍在高舉著,那一切都不算輸。是沒有輸。輸是手垂落了下來,再也舉不起;沒有贏是依舊高舉,給予自己走下去的力量。人在中年,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傘,失去親人的庇護,所以更加成熟,更加執(zhí)著。自己全身心的接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打擊。受傷了,也要把傷口捂住。
人在中年,總能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精彩。瓦特少年時觀察到水汽的力量,中年便憑借著厚實的知識改良了禁錮在大學實驗室中的蒸汽機;牛頓抓住了少年時的蘋果,經過多年研究,終于在中年時開創(chuàng)了“萬有引力”的大門;余秋雨中年時暫時放下學生和繁務,走過了十多個國家的土地,寫下了《千年一嘆》。不離不棄的追求之后,終究會登上人生巔峰。
耄耋之年,掬沙而泄,望破人生百態(tài)。古老的禮節(jié),祭祀的不是別人,而是整個生命?!傲祝呤畔 ?,這才是老年。一對濁眼透過漫飄灑的黃沙,只看得老淚橫流。老年最適回憶。一生的經歷在這里回旋輾轉,縈繞不去,直到嘴邊泛起不悔的笑。老年滿腹經論,最適指導,在孩子們面前,他們是海霧中的指南針,暴風雨中的燈光。掬沙而泄,如時間流過手指,何其美麗。
人經三時,托舉希望,緊握生命,掬沙而泄。平凡中孕育的偉大,詮釋著歷久彌香的人生,演繹著無怨無悔無憾無惱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73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