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某個時期的表現(xiàn)和成就。寫總結要注意用簡練的語言表達清晰的觀點。接下來是一些保持樂觀心態(tài)的秘訣,希望能給大家?guī)碚芰俊?/p>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一
體育課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方面極廣。它牽涉到音樂、美學的鑒賞美、力學、理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交際學、邏輯學、生理學、醫(yī)學、營養(yǎng)學與語言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這種廣泛性尤為明顯。而這語言學知識的運用,在課堂中既起到基礎作用,又起到橋梁作用。我們在體育課堂中,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符合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語言,稱之為體育課堂語言藝術。
在現(xiàn)在的小學體育課中,經常出現(xiàn)這么一種現(xiàn)象:學生對體育課的教學毫無興趣,希望體育教師安排自由活動(俗稱放羊),以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與要求,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學生方面的問題,二是教師方面的問題,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師把自己當作遙控器,是一種單純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學生對這種毫無藝術而言的反復教學,早已厭倦,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多教幾遍才能使學生勉強接受。
一堂體育課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決定于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這就關鍵在于教師得導,這個導就是指——體育課堂中的語言藝術,也就是我常說的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表達能力的藝術。稱之為藝術,是因為它教你在課堂中導什么,怎樣導,怎樣去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
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誠如劉勰所言:“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現(xiàn)代教育語言表達被賦予新的內容和形式,它的社會效應是隱性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下面我將從語言學、修辭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原理來探討小學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作用、方法、技巧。
人們時時刻刻都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運用語言與學生交流,目的只有一個: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體育各方面的知識和運動技巧。因而課堂語言的表達要做到準確、明了、生動、得體,才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產生審美體驗,從而樂于接受,這就是體育課堂的藝術所在。它的藝術性表現(xiàn)在美感和幽默感,教師語言應避免出現(xiàn)“八話”:“拖泥帶水的廢話、華而不實的虛話,模凌兩可的混話,枯燥無味的胡話,趣味低級的粗話,陳詞濫調的套話?!倍龅健熬鸥弧保骸案挥嗅槍π?、富有教育性、富有情感性、富有啟發(fā)性、富有邏輯性、富有節(jié)奏性、富有精練性、富有時代性、富有幽默性?!保ㄒ浴督處熣Z言藝術》),要把它運用淋漓盡致,還要重視它的“科學性、簡明性、形象性、交際性、工具性、貫穿性和藝術性?!?/p>
運用體育課堂語言藝術的方法與技巧,要用得得體,恰倒好處,教師就得要從兒童品質和心理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靈活綜合運用體育課堂語言藝術。這樣可使語言表達更具有針對性和感染力,避免信息的“誤遞”和“曲遞”。教師還必須加深理解、豐富聯(lián)想和增強體驗,語言必須做到思想明確、意圖清楚、生動形象。體育課堂藝術是充滿情感的語言,學生樂于接受。思想的交流,離不開情感作媒介。情不通,理不達,不行。所以我認為成功的思想教育也是體育課堂語言情感表達的藝術。
體育課堂語言是一個多種表達技巧綜合運用的過程。它的表達技巧是體育教師鮮明地表達思想感情和教學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應合理、靈活而綜合地運用這種技巧,從這種范疇意義上來說“體育課堂語言藝術就是恰當、巧妙而有效地選擇和運用表達技巧的藝術。我認為有以下幾種:
1、聲勢變化技巧。
在這種有身語言中應該包括語勢變化技巧、強調音變化技巧和降調技巧。就是運用不同的聲調表達不同的教學效果。如:“這節(jié)體育課你們班的`表現(xiàn)(強調音)比其它班級好,我真為你們班高興(降調)”。這種對學生表示由衷的贊嘆、祝愿、期盼的語言中運用降仰語勢,效果往往比運用上升語勢好,讓學生顯得真摯、懇切,沒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學生能繼續(xù)發(fā)揚。又如:“這節(jié)體育課,你們又遲到了。”這句話語把強調音放在“又”字上,即表達教師的嚴重警告之意,有表達了教師嚴肅批評的意見。
2、語言速度變化技巧。
準確生動的表達需要有完美的語速和適應的用氣方式相配合,
教師的課堂講話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氣均勻合理,語言流暢自如,且適合自己的表達特點和當時的課堂環(huán)境,快、慢、重、輕、停頓等都得好好把握。
3、語調變化技巧。
語言表達的過程實際是情感的交流過程,在課堂上同時也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表達除了要配以豐富自然的情感變化外,還有一個語調變化的技巧問題,如果教師講話時詞匯缺乏、干癟做作、呆板單調,學生聽到教師老是那么幾套俗語,就回覺得教師很做作,很假,說話沒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4、幽默技巧。
幽默是外來詞,意指言語行為有趣、滑稽可笑,從審美價值的角度來看,它是經愉悅的方式使人獲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種行為特性,其影響力不僅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運用幽默,教師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和高品位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幽默,教師隊伍,尤其是教師運用幽默技巧,利用課境(課堂環(huán)境)恰如其分的,能含而不露地啟發(fā)學生深思聯(lián)想,出神入化的點明主題,引起學生愉快的心理反應,激發(fā)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造成和諧的教育氣氛。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十分推崇幽默,他認為“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蓖ㄟ^自己的課堂經驗,確實合理,恰如其分的應用幽默,可以把教學內容、任務和教育的意圖直接導向學生,實現(xiàn)心理溝通,溝通師生感情。如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某同學不認真,且輕言已經會了。教師說:“其實,也沒什么學得了,不過,既然你已經會了,那么,你來當老師,教我和同學學習?!苯處煴鞠胫v一翻嚴肅的話,但這樣一來學生往往當作耳邊風,用這種愉快的反語說出來,造成一種“可以隨意”的假象,但學生聽后可以理解老師的真意。
所以說語言對于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從猿古人到現(xiàn)代人,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語言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已經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而教師語言經過“遮面隔紗授學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教學方法,已經優(yōu)化為精煉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中只要你了解教師課堂語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學生心理特征,很好得運用課堂語言技巧,那么在這一堂中語言運用是成功的,你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都會有很大的提高。而現(xiàn)在大多數體育教師都忽略了課堂語言藝術,出現(xiàn)了我在前面所講的“八話”,一節(jié)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體育課堂語言的靈活運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從很多方面影響大家的教學任務、效果、成果、教學組織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重視它。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二
班主任不但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而且還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助手。班主任工作的好壞與班主任掌握“語言”這個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抒發(fā)感情的重要工具的藝術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班主任的良好愿望、美好心靈、熱情態(tài)度、誠摯關懷等,均須通過語言來表達。有時一句話能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有時一句話卻使學生背上思想包袱或產生誤解;有時話講得好,工作開展順利;有時話講得不好,工作開展不下去。因此,講究語言藝術對搞好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的。
一、嚴于律己,自我完善,講究語言的真實性、準確性、簡潔性。
1、語言的真實性。就是不說假話,不說大話,以事實為基礎,實事求是,決不主觀臆斷,文過飾非,謊言欺眾。
2、語言的準確性。就是確切地使用概念和術語,合理地進行判斷、推理,科學地得出結論。
3、語言的簡潔性。就是語言要重點突出,詳略有致。因為簡潔的語言最能讓學生從內心樂意接納。
二、富有愛心,善于學習,講究語言的情感性、生動性、形象性。
1、語言的情感性。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被稱為萬物之靈的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感情的?!案腥诵恼?,莫先乎情”師生之間語言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交流過程。教師語言只有使學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鳴,心心相印,才能達到語言傳遞和溝通的預期目的?!坝H其師”自然“信其道”,班主任應善于通過充滿誠摯和強烈感情的.語言,去撞擊學生的心靈,使其迸發(fā)出火花來。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只有通情才能達理。
2、語言的生動性。俗話說:“一句話可以把人說得笑起來,一句話也可把人說得跳起來?!边@就是語言藝術的魅力。“枯草式”的語言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讓語言“活起來”,才能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班主任是“凈化學生靈魂的工程師”,要使自己說出來的道理令人信服,就必須把深邃的理性思維和完美的形象思維結合起來,使自己的語言通“電”帶“磁”,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談話中接受洗禮,凈化思想。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使語言豐富多彩,恰到好處地使用一些簡潔、精煉、富于表達力的句子,如:詩(詞)句、成語、格言、警句、諺語、歇后語以及歌詞、順口溜等。
(2)使語言形象,多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
(3)使語言有趣,巧妙地穿插一些能說明主題的妙趣橫生的典故和故事。
當然,語言生動形象,目的是為了說理。片面追求形象生動而出現(xiàn)庸俗、油滑、做作是要不得的。只有讓形象緊扣思想,用事例闡明哲理,才能行之久遠,深刻醒人。
三、因材施教,避免說教,講究語言的針對性、新意性。
1、語言的針對性。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情況千差萬別,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同一種語言去做不同人的思想工作。只有針對不同人,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對待,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才會使班主任工作卓有成效。因人而異。班主任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素質、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等因素確定不同的談話內容和方式。比如:對性格孤僻、心胸狹窄的學生,語言要柔和、婉轉,點到為止;對個性較強的學生講話要心平氣和,以柔克剛;對自卑感強、思想敏感的要多加鼓勵,熱情和藹;對自以為是、驕傲自大的語言則應嚴肅尖銳,直截了當。總之,班主任應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倘若千人一腔,“一把尺子量到底”,勢必弱化教育效果。
因時而異。常言道:“打鐵看火候。”班主任言貴精當,更貴適時,應精心選擇“契機”,擇機而發(fā),因勢利導,以求事半功倍。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思想上要求進步,但遇到挫折或困難時心情煩悶,情緒低落,處在重重矛盾之中而猶豫不決,無所適從,或者受批評或處分后思想不通,受到表揚或獎勵后驕傲自滿,與別人發(fā)生矛盾而影響團結時,必須與其談話。即談話的關鍵時刻,必須在事發(fā)之時就進行,也就是“情況”一出現(xiàn),立即就“行動”。否則,時過境遷,失去良機,效果就差遠了。若對違反紀律和犯其他錯誤的人需要給予批評時,談話的最佳時機應是當事實真相和是非完全弄清楚后,教育對象的肝火已消、頭腦比較冷靜了,已有了思想準備,情緒已緩和之時。
因地而異。班主任教育的效應常常因地點、環(huán)境、氣氛,甚至色彩的不同而大相徑庭。如對比較嚴重的思想問題,可在室內交談,如辦公室,不宜在人多或比較復雜的地方談。對個別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可在室外交談,如共同散步邊走邊談,或找個僻靜的地方談等。切記不可隨心所欲,提到哪說到哪,說到哪算到哪,不看場合,跟著感覺走。
2、語言的新意性?,F(xiàn)代社會信息發(fā)達,人們愛聽有新意的話。新意,既包括新信息、新知識,也包括新觀點、新思路、新語言、新表述。做思想工作貴在話語新鮮,有針對性地用大家愿意聽、樂于接受的新鮮話去講解道理,這樣才易入腦入耳入心,學生才不致厭煩。這就要少說大話、空話,少說套話,少說別人用過的話。當然,講有新意的話是一項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離不開長期的學習積累與不懈探求的實踐。
有人把教師的語言稱之為藝術中的藝術,那么,我認為:班主任的語言就應該是藝術中的精品,因為它溶文學、哲理、情感色彩等為一體。因此,我感到:為班主任,不但要教好自己的專業(yè)課,還要經常不斷地多學習一點天文地理、文史哲學、琴棋書畫等知識,不求精通,但求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并根據需要定期補充,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知識,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不斷地提高語言藝術。藝無止境。愿我們在班主任這個行列中共同探索,不斷進取吧!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三
2.1轉變管理觀念,注重保護學生心理:
新時期,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積極轉變了教育理念及模式,為促使人才全面成長不斷努力。我國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應當及時轉變管理理念,新時期應當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在管理過程中注重語言藝術,選擇學生能夠聽懂并真正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的詞匯。轉變管理理念要求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時刻謹記學生的主體地位,管理工作開展以前應深入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其思想及內心深處的想法,以聊天的方式拉近雙方的距離,并對學生的秘密及人格表示充分的尊重。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學生心理成長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到教師某些敏感詞匯的刺激,從而產生自卑或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注重語言體現(xiàn)包容性和理解性,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師關愛和在乎的,因此能夠更好的接受教師的批評和鼓勵,對于自己的某些行為進行積極的調整。
2.2運用輕松幽默語言活躍班級氣氛:
在小學教育當中,班主任的管理職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更加真誠的習慣。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生管理過程中,教師過于直白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排斥與人溝通和交流。這種管理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長期成長的[3]。新時期,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在達到管理目標的基礎上,促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思想,教師應注重應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促使學生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能夠不感受到過大的壓力和歧視,而是能夠真正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積極進行改正,學生在改正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及時的對其進行表揚。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意識到做正確的事情的重要性,從而達到運用語言藝術進行小學生管理的目的.。同時幽默詼諧的語言還有助于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能夠信任教師,從而接受教師的指導意見,為自身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2.3運用激勵性語言充分挖掘學生優(yōu)點:
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準學生進行個性發(fā)揮,而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做到統(tǒng)一的標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由于性格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就會受到教師的嚴厲批評。這種做法不僅不會促使學生明確教師的教育目的,同時還會失去對教師的信任,產生自卑心理。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及行為習慣,努力引導其進步,而不是批評[4]。例如,有些學生性格更加倔強,教師在引導其達到統(tǒng)一標準,要針對學生的一點點進步進行大力的表揚和鼓勵,促使其明確教師的用意,從而更加積極努力的向班級整體進步的方向前進。
3結論。
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管理模式過于死板和守舊,不利于促使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新時期,我國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管理職能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充分發(fā)揮語言的藝術和魅力,促使學生充分了解教師的引導及用意,而不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批評,這樣一來,管理質量和效率將會大大提升?,F(xiàn)階段,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值得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四
摘要:中國畫與西方繪畫有著迥然不同的理論體系,彰顯出高遠的人生追求和豐富的審美意蘊,在世界繪畫中呈現(xiàn)出獨特的面貌。從中國畫的特點,中國畫語言的藝術意蘊兩個方面探討中國畫語言的藝術意蘊。
關鍵詞:繪畫;藝術;語言;思想。
中國畫融詩、書、畫、印為一體,意蘊豐富多彩,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包含了深邃而含蓄的意境。
一、中國畫的特點。
1.思想是繪畫的靈魂。
中國畫和西洋畫不同,體現(xiàn)的是精神性或思想性。朱良志先生說:“中國畫家尤其是宋元之后的中國畫家是用思想繪畫,在寒林、古松、蕭寺、漁釣、綠陰、幽亭以及梅蘭竹菊等畫題中,潛藏著畫家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選擇?!碑嫾易鳟嬜非笊羁痰乃枷?。繪畫藝術描寫自然,是通過形式,表現(xiàn)宇宙本體之道,使精神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2.生命精神是繪畫的原則。
傳統(tǒng)畫學把繪畫看做生命的呈現(xiàn),藝術作品不僅是描摹自然物的形體,還要傳達自然物的生命之美,在審美價值上,注重“生機”和“生趣”,注重“氣韻生動”。對生命的表現(xiàn),就是表現(xiàn)有節(jié)律的生命,中國繪畫講傳神,重神韻,畫得生動活潑,傳達出萬物的生命氣象,推崇意境,追求詩情畫意之美,追求淡遠之境,營造意境,創(chuàng)造生命的境界,畫家所畫的是生命境界,人與物相互映發(fā)。方東美先生說:“中國的藝術家,尤其是畫家,最注重鉤深致遠,直透內在的生命精神,發(fā)為外在的生命氣象。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乃因他們能透過慧心,而將自己生命悠然契合大化生命,所以才能深悟大化生命的`雄奇,經過內心深處的孕育與構思,而終能浩蕩宣暢,了無遺蘊”。表現(xiàn)體悟生命,以人的生命情感去描繪宇宙萬物的生命,是中國繪畫的精髓。
3.養(yǎng)成理想人格是繪畫的目標。
中國繪畫是人格與藝術的融合,畫家以自己的志趣和理想,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使繪畫物化為追求生命人格的精神象征,繪畫是作者心靈和人格的映現(xiàn),重視讀書明理,重視畫家主體修養(yǎng),陶養(yǎng)心胸,開拓胸襟,畫家的人格是衡量繪畫作品境界高低的標準,有一流之人品才會有一流繪畫。
4.筆墨意趣是繪畫的靈魂。
中國畫學與其他繪畫不同,講究筆墨。筆墨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語言,充滿個性和活力,筆墨由藝術家創(chuàng)造,有生命氣息,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追求理想人格和生命精神的體現(xiàn),是抒發(fā)創(chuàng)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構筑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美學特征。儒家哲學對中國畫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畫成為中國哲學精神的外在表征,呈現(xiàn)出一種哲思之美和生命之美。
美學上,點有大小、方圓、重量、厚度等。點與人的視覺感受相聯(lián)系,不同的點讓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和情緒感染,如終止感、緊張感、寧靜感等。遠處為點,近處為體,遠處的人和物可以視為點,近處的人和樹比較具體。中國畫中,點有濕點、干點、小混點、大混點、圓點、方點等。點在山水畫中廣泛運用,在畫面的排列組合中,干濕、濃淡、大小、聚散、多少、單雙的對比。石濤的《潑墨山水畫》體現(xiàn)了點的生命意蘊,在繽紛的墨點中,跳動著活躍靈動的生命氣息,大到整個宇宙,小到粒子;硬過鉆石,軟過棉花,中國畫迎合了點的基本特性,產生“膚骨逼現(xiàn)靈氣”的效果。
線在中國哲學中意蘊非常深奧,中國畫中,線的意蘊取決材料,毛筆的剛柔性,宣紙的吸水性,墨色的豐富性,中國畫家有著表現(xiàn)個性的機會。用線條表現(xiàn)畫面的靈動、活潑的特性,中國畫線條抑揚頓挫,濃淡、干濕、粗細、輕柔、淋脫、快樂、轉折的節(jié)律變化秩序,都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識修養(yǎng),超脫清逸、自然平淡的意境。中國畫中的線是高于生活的意象化形式,是結合了意的東西,線條是藝術家追求外在和內在統(tǒng)一的語言工具。疾如奔馬,輕如柳條,柔如蠶絲,力如鋼骨,靜如禪宗,憑簡練的線條創(chuàng)造出動人的藝術形象,繪畫創(chuàng)作中,如何利用組織處理線條,使其產生美感,是畫家必備的素質和修養(yǎng)。
中國畫注重水墨意蘊的表現(xiàn),強調運筆、運水、運墨的結合,在造型中,注重抒情,表現(xiàn)水墨韻味情趣,筆的飛沉澀放,墨的枯濕濃淡,結構的疏密縱橫,都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畫家重“質”“素”“樸”的美學思想?!皹闼囟煜履芘c之爭美”,墨色是畫家眼中最美的顏色。中國畫把西洋畫中最基本的色彩關系,濃縮為簡練而概括的墨分五色。自然萬物五彩繽紛,用墨色來概括、抽象、寫意生活,比色彩的彈性更大,墨給人以深遠的思維啟迪。
在中國畫中,留白是表現(xiàn)中國畫形式美的一種方法,空白成了空間的載體,可成為意象中的山川、大海、草原、煙霧,從表現(xiàn)形式上,畫家把畫面中客體過渡成空白,可以當作白晝,又可以當作夜晚,還可以什么都不是,虛勝于實,無勝于有,簡勝予繁,形成了空間的藝術意蘊。
總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審美觀念、哲學思想對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哲學追求天人合一,注重天地人、物我之間的整體和諧,注重人的生命精神,以心靈體悟為方法,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審美的境界,形成了中西方藝術不同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張彥遠.歷代名畫錄.人民出版社,1963.
[2]邵力華.再談筆與墨.美術,(389)。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五
一、言之有“路”
每節(jié)課前,對本節(jié)課的大致內容要做到胸有成竹。如何讓我們的課堂一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還有待課前的模擬“演練”。從畢業(yè)踏上工作崗位起,教師每天備課都會分幾步走:先熟悉文本,了解教學內容;參閱相關資料,請教有經驗的教師,融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在備課筆記中形成詳案;接著由繁到簡,將詳案梳理成提綱式的簡案,理出大致思路;最后再由簡到繁,在腦海中實時“預演”簡案思路,有時還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根據預設的時間長短,增刪內容、調整思路。所以每次上課鈴響之前,教師都會處于一種緊張的備課狀態(tài)。現(xiàn)在想來,這樣的緊張是值得的,正是這一次次的緊張為工作之初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言之有“情”
與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性相比,語文的人文味兒要濃一些。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似乎更喜歡和符號、數字打交道。在我們抱怨學生不聽話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專業(yè)情意還不濃。所謂“專業(yè)情意”,即指從事語文教育的情感態(tài)度。細細觀察能發(fā)現(xiàn),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的態(tài)度有很大的差異。有一生摯愛語文教育的教師,像于漪、錢夢龍等;有將語文教育作為維持生計的教師;也有不得已而誤將語文教育當作職業(yè)的教師。于漪、錢夢龍視語文教育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中國語文教育的脊梁。這份專業(yè)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
1.激情投入,以情帶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講課。教師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帶著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于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熏陶和感染。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最后一課》觀摩課,整個教學設計緊扣小說的文體特點展開,若就此而言,未見特別。但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這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愛國詩朗誦環(huán)節(jié)。滾動的字幕、柔和的音樂、觸人心底的話語,加上這位老師飽含深情的誦讀,換來了學生不約而同的雷鳴般的掌聲,相信也換來了他們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感悟!
2.詩情設境,以境醞情。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還應用詩情畫意般的語言,引領著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好。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的魅力應該來自于內心深處,來自于這種不斷豐富的過程。所以我想如果一個教師要想有魅力,就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修養(yǎng)不斷提高,這樣魅力才能長存。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獨特魅力,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習語文的意識,啟迪智慧,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本,構建詩意化的課堂。
3.聯(lián)系生活,以情悟情。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承擔著育人的重任!所以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課外遷移、生活感悟亦相當重要。曾經上過《父母與孩子的愛》這篇課文,雖是一篇外國小說,但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理解沒有難度。于是課堂上讓學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父愛與母愛有什么不同?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獨特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感受,但又各自不同。經過課堂討論,大家似乎發(fā)現(xiàn)了身邊的共性——父愛是深沉的,母愛是易得的!有同學說:“父愛如山。”有同學說:“父愛無言,愛在心頭口難開?!边€有同學說:“母愛最無私。”同學們似乎理解了父親們的沉默,接受了母親們的嘮叨,也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都是這么漠視身邊的愛。學習歸有光《項脊軒志》之類的寄情古文,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帶學生去體味、感受。在學校,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句話不合,扭頭走了;一句話不順,幾天不說話;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這個年齡段,也多是孩子的叛逆期。所以課堂上,我常會引導學生由古人的“孝”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古人:“父母在,不遠行”“辭官以奉父母、敬老愛幼”……這樣的延伸、體悟,或許比生硬的批評教育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言之有“方”
1.善串。
串,即串聯(lián),也就是課堂上的承接、過渡??此茻o關緊要,其實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串聯(lián)得好,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考慮,過渡生硬,只剩下“接下來”“下面看”的課堂,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曾經上過一次全市公開課,內容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的鑒賞學習,自然少不了誦讀。因為是杜甫的詩,又寫于特定的背景下,誦讀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找了一個還比較合適的音頻資料。多媒體展示音頻朗誦后讓學生嘗試,進行誦讀體悟。因為沒有相應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感觸,學生根本讀不出其中的韻味。再加上公開課的緊張,學生甚至連停頓、輕重音都出現(xiàn)了重大失誤。讀完后,課堂還要繼續(xù),于是我就鼓勵大家,說:“現(xiàn)在大家知道老杜的厲害了吧!他的沉郁頓挫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既然我們在誦讀上把握不準情感,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詩歌內容的學習,在詩句的鑒賞中加深對這份情懷的理解!”這是一次預設之外的串聯(lián),只能臨場應變,帶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好課堂容易冷場。如何避免或是盡量減少這種尷尬,備課中的預設串聯(lián)就應該是周密考慮的重要內容。
2.善評。
評,即課堂評價,教師對學生絕對要不吝評價,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個人認為,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氛圍營造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鼓勵:“這個問題不簡單,可能現(xiàn)在考慮還不成熟,可以繼續(xù)思考,我們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回答的閃光處,絕對可以用“漂亮”“真厲害”“比答案漂亮多了”“我都沒想到”等詞語鼓勵學生。教師課堂上的一句鼓勵,對這位學生是肯定,對其他學生也是激勵。
3.善變。
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一上到底的課,只會使學生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昏昏欲睡,更不用說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而同樣的內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語調,教與學的效果就明顯不同。針對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的語言也要富于變化,或激情回蕩,或自然流暢,或娓娓道來……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的語言特色,讓不同文體的課文展現(xiàn)出各自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體的語言藝術美。
四、言之有“范”
范,即規(guī)范。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堂用語必須規(guī)范。有時為了調節(jié)課堂氣氛,可以適度幽默,但不能太過隨意,課堂的神圣和嚴肅不容忽視。又因為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的、情景化的,常會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事件(如學生講話、玩手機等),教師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受到影響。教師如果不注意身份和場合,亂發(fā)一通脾氣,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所以,教師要三思而后“言”。比如處理意外情況時,要機智些:用眼神暗示法,或用停頓提醒法,或用幽默化解法……最后,教師需注意教學語言要簡練,盡量避免重復語言,少些啰唆,少些“啊”“呀”雜音和嚴重的方言。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這樣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若都能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修養(yǎng),那么這個四“言”交融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迎來一個色彩絢麗的春天!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六
水彩畫在中小學教材中的位置較為重要,也是中小學生掌握色彩知識和表現(xiàn)技法的主要途徑。教好水彩畫,對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有很大作用。
水彩畫具有清新、簡潔、流暢、明快的藝術魅力,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且使用的工具簡便,學起來容易出效果。但是水彩畫的技術性較強,又必須要有一定素描基礎。要在短期的教學中,使學生取得成效,是比較難的,因此,在學習中要抓住重點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關”。
水彩畫是以水調和透明的顏料,運用水與色的相互滲化的方法和層加的方法,來塑造物象的空間效果。作畫時用水多少,加色時畫面干濕,色的濃度以及用筆的快慢都十分重要。在學習中掌握水分多少,是學習水彩畫技法的主要問題。
對于學生作業(yè),學習水彩畫應該把畫好色彩明暗關系放在首位,為了表現(xiàn)物體的明暗關系和結構關系,色彩畫臟一點也可。待技法熟練臟總是可以克服的。對于不重視和觀察不出物體明度差異的通病,先不要管他,也可讓學生花一些簡單的水彩畫,鍛煉用水色表現(xiàn)對象的結構、光暗,有利于畫好物體的明暗關系。
水彩畫的淡彩比較好示范。我在這里主要講一下水彩畫的濕畫法,這個示范操作比較困難。在桌子上示范大部分同學看不見。且影響課堂秩序。在黑板上示范水彩流動,影響效果,所以我用水粉薄畫來代替水彩作畫。
具體做法是:前面把畫紙釘在小黑板上,掛在教室的黑板上,豎起來用水彩作畫??墒菓撟⒁鈳讉€問題。
一是最好用錫管裝的水粉,因為色彩顆粒細,易擴散,透明度較好,同時使用方便。瓶裝宣傳色粒粗,水膠汁多,濃度達不到。盡量用透明度好的,不太好的要少用或不用。選用水粉色主要是它不容易流動和擴散。這樣豎起來克服了水彩色倒流的缺點。濕畫法要水彩內融,畫面滋潤,水味十足,所以示范時要在之上下功夫。
二是畫時用水彩紙更好,化學實驗的濾紙也可。但學生用就困難了,為了和學生打成一片,用同樣的紙,讓他們在作業(yè)上有所發(fā)揮,所以我選用一般的圖畫紙,最好表面粗糙的,便于控制水分。在著色前把紙打濕(應注意水的分量和天氣變化,傾斜看紙時應看不見亮光最好),以便著色時使水粉色擴散、滲化、銜接自然,畫出味道來。
用筆時盡量選用大筆,能一筆涂滿,最好不涂第二筆,盡量減少筆融,不重筆,少修改。因為,這樣才能顯示水粉色的流暢感。用筆多了影響水色之間的結合,另外,黑板上的示范,畫面較大,筆大能飽含水色,一筆下去可解決問題,相對來講,對畫面的整體感較強。
在操作示范時,要把握時間和水分。另外,畫面水分多時,用色可稍厚,這樣水多,色彩即使厚了點,也不容易擴散。否則,水多色薄易倒流。水分少時,用色要薄,因為水少,色彩必須薄才容易擴撒,不然,用色厚了,筆融生硬,失去了水彩畫的水味了,所以畫時要靈活掌握。
以上是我在這幾十年來水彩畫課堂教學的一點體會和經驗,對教學效果感到比較滿意。在這里提出來僅供同行和老師們參考,同時若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同志們指正??傊盟凵嫠适痉?,就是利用水粉色不易倒流的優(yōu)點,又要克服它不易擴散的缺點。在用色用水上把握,多實踐,就能畫出水彩畫的味道來。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七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提問有助于學生開展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究,而無效的提問則容易讓學生反感,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畏懼情緒??梢哉f,提問的有效與否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此,筆者著重分析一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一、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提問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因此,在設計問題之前,教師應掌握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水平,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還需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環(huán)境、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因生而異”,促使全體學生的集體參與,推動課堂提問的有效形成。
二、提問目的要明確。
明確地提出問題,能夠讓學生準確捕捉提問的核心,較快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意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內容時,筆者想要達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閱讀文章的目的,則將問題設定為:蠟燭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用品,我們經??梢钥吹剿?,他主要的用途是照明,那么半截蠟燭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意義呢?然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身不由己地將自己帶入到特定的環(huán)境中,有了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再如,教學《船長》一課時,筆者設定了如下問題情境:當船發(fā)生撞擊,人們處于生命危險時,船長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體現(xiàn)出來的是船長什么樣的思想品質?提問的方式不一樣得到的效果往往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只有明確課堂提問的真正目的,才能將提問的價值更好地凸顯出來。
三、提問要具有層次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問題的深度這個角度出發(fā)的話,一定要注重層次性,層層推進,通過老師不斷的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把探究過程不斷推進下去。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面對有層次的問題時能夠找到的問題也是能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及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回自己的祖國去》一課時,筆者結合文章的實際內容就一詞“斬釘截鐵”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斬釘截鐵”的定義是什么?請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能體現(xiàn)這一點的相關句子或精彩片段。如果想要體現(xiàn)華羅庚“斬釘截鐵”的精神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的呢?考慮到這些問題,提問要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由點到面,針對學生所學知識充分認識誘發(fā)學生深入探究,深化對文章內容的認知和了解。
四、抓住提問的最佳契機。
俗話說:“打鐵要看準火候”,語文課堂教學同樣要抓住契機。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最初并不是都是感興趣的。課堂上要充分開發(fā)文本的教育資源,其前提是教師要深入地鉆研教材,因此,教師應當深入鉆研教材,選準切入點,有意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形成問題上的一種“矛盾”。當學生急于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等于是接受了思維訓練,自然對于課文中的重點、難點也能夠更好地掌握。
五、要善于激發(fā)學生提問。
好的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的目的。課堂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閘門的一把金鑰匙。一篇課文的開頭為什么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為什么這樣選材、組材,而不是那樣,從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的獨具匠心呢?教師應該多問幾個為什么,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深入實踐,從中歸納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學生的思維固然具有如下特征,即靈活性、廣闊性、敏捷性,但是如果缺乏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是燃不起來和沒有方向的。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問得妙,問得巧,問得學生進入一種積極的思想狀態(tài)中。因而,在筆者看來,精彩的語文課堂提問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完善審美情趣的基石。
提問的方法十分重要,提問的方法多種多樣,現(xiàn)介紹幾種如下:
1、抓住關鍵提問突破法。
抓住一個關鍵性問題等于是打開了一個決口,因此,教師要真正地吃透教材抓牢一個關鍵性問題,以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深度。
2、蠶食鯨吞法。
有些教師在一節(jié)課上提出了不少問題,而最終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絕大多數是難以回答的,這時就要運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個又一個眼前可以解決的小問題,最后各個擊破,進行蠶食鯨吞。
3、循序漸進提問法。
任何值得的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提問自然也不例外。教師在進行提問時,要如登山一樣,要拾階而上,到了峰頂自然能夠看到美麗的風景。
4、疏導式提問法。
有的教師針對學生提出問題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無法回答,容易形成一種僵局,教師可以轉變一下角度,提出與之相關的其他類似問題,誘發(fā)引導、點撥提示。
5、深挖激趣法。
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往往會不感興趣,但是在此基礎之上,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如在學生平靜的心湖里激起層層波浪,讓人稱道與回味。有些文章的內容看起來十分的平實和簡單,本質上也是獨具匠心的,那么這種提問法,就能顯示它的獨到之處。
以上五種提問方式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綜合運用,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形靈活運用總之,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而對于教師來說,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一堂課中提出一個巧妙的問題,往往能夠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課堂提問需要進行科學地設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堅持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藝術風采,顯現(xiàn)出其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璐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華章.(27)。
[2]張伶.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s1)。
[3]劉素昭.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s2)。
[4]達新潔.淺談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策略[j].神州.(14)。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八
摘要:昆曲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的代表,2001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如今這種美妙絕倫的戲曲藝術成為人類共同的瑰寶,本課題正是出于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珍愛,對昆曲審美特點予以探討,讓讀者更深刻了解昆曲這一藝術界的國寶。
關鍵詞:審美特點;戲辭;音樂;表演程式;舞蹈;意境幻化。
“良辰美景三生夢,姹紫嫣紅六百年”,昆曲之美,在于六百年滄桑歲月積攢的點滴。
它孕育、誕生、興盛到衰弱曲折迂回長達幾百年。
昆曲之美,在于歲月穿梭幾百年留下不滅的記憶,它的美已經深入民族骨髓,成為一種不朽的印記,今天再聆聽和觀賞這種美妙藝術時依然能觸摸到歷史走過的溫度和歲月充實的厚度。
當代昆曲研究者周秦在《蘇州昆曲》中說到:“昆曲藝術之所以雄踞中國戲曲最高典范的至尊地位,不僅是因為明中葉到清中葉的全盛期蘇州戲班曾經盛行京都,風靡天下,也不僅是因為清中葉到近代的衰變期在全國絡繹形成了眾多的昆曲支派”。
他把“而是……”留給了我們,于丹將昆曲之美歸納為:深情之美,夢幻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風雅之美。
本文卻從昆曲組成部分來分析它的審美特征,再來領略一次昆曲感人的魅力。
一、戲辭美。
從文學上看,戲劇文學應該屬韻文學的延續(xù)。
中國文學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的沉積,歷史大浪淘沙般將最精華的部分流進了元明的戲曲和傳奇,昆曲借中國傳統(tǒng)經典劇本將自己打扮得如此大家閨秀,戲劇憑借昆曲的演繹更是將塵封在線裝書里古老唱詞鮮活成人們美好而永恒的記憶,據焦《劇說》中記載,明代名伶商小玲因自己心有所屬而事不得通,每演《牡丹亭》時投入感情太多,被里面唱詞感染而不可自拔,終在一次演出唱到“詩打并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忽然之間,淚流滿面,氣絕而亡。
這是故事經過精到的唱詞表現(xiàn),將感情夸大,把演員感染,產生強烈共鳴的結果。
昆曲唱詞里,有數不清的佳句廣為后人傳頌,湯顯祖《牡丹亭》中“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些或因化用前人詩句,或因表達劇中人感情有功,或因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或因服務人物塑造,但終因美,因包涵那道不清的幽怨,那淡淡卻永恒的憂愁而感染了人,把人間情,世間情演繹得萬分纏綿悱惻。
《西廂記》中“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更是一首戲劇版的《雨霖鈴》,演繹“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孤寂和悲涼。
一出《送別》引的是宋人范仲淹《蘇幕遮》中的句子,表的是崔鶯鶯那對戀人不舍的情懷。
《長生殿》中李龜年的唱詞“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嘆。
抵多少凄涼滿眼對江山!俺只待撥繁弦傳幽怨……”。
長歌當哭,唱的是歷史的滄桑,國破家亡的沉重,人生無常歲月無情。
《牡丹亭》每出結尾用了四句詩,一共用到二百二十首前人詩篇里的句子來總結劇情。
這種包羅千萬,駕馭材料的能力非一般文化修養(yǎng)之人能夠辦到。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九
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背景色彩與主色彩的融合也是決定舞臺表演成敗的關鍵,一場好的舞臺藝術表演往往擁有完美的色調搭配,所以在舞臺美術設計的色彩搭配上,一定要注意強化主題的表現(xiàn)力,應結合不同的色彩對其舞臺背景色彩進行不同階層的搭配。如使用反差系數較大的色彩搭配的舞臺,其可見度就往往要高過使用臨近色調搭配的可見度。所以,在舞臺美術設計中,應盡量采用簡潔明快的色調,從而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是決定舞美設計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色彩往往能夠直接映入觀眾的視線,它不僅是舞美設計中最能表達情感的元素,同時也使舞美設計擁有了獨特的韻味。
二、舞臺美術設計中色彩的具體運用。
色彩是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基調的表達。在舞美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主要包括布景色彩、化妝設計色彩、服裝色彩以及燈光色彩四種,設計者只有合理地運用了色彩,使其在舞臺藝術表演中對觀眾產生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才能夠使得舞美設計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
1、布景色彩的運用。
作為舞臺的表演形式之一,舞臺布景在舞美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布景色彩的運用直接關系到了舞臺表演的好壞。舞臺布景設計是以劇本的相關內容及導演的設計意圖為指導,并配以各種道具材料的使用,采取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方法來使舞臺的表演達到最佳演出效果的設計過程。而為了準確定義劇本所設定的環(huán)境,就必須依托色彩的調配來設計舞臺的布景。布景的設置主要有背景圖和道具兩種,背景圖應配合劇情需要進行舞臺設計,同時還要注意與主色調的合理搭配。舞臺布景的色彩通常需要體現(xiàn)不同劇本的不同風格,這就要求設計者應根據劇本的悲喜色彩和現(xiàn)實性來采用不同的布景色彩。例如在寫實類的劇本表演中,布景色彩的設計就應該以現(xiàn)實生活素材為依據來合理地組成背景。如劇中如果要求有山和水的場景描述,那么舞臺背景就應該使用青色的背景來表現(xiàn);而在虛幻類的舞臺表演中,就需要使用一些夸張的色調,如粉色的天空和黑色的群山等。只有采用合理的布景色彩,才能夠使表演具有獨特的神韻。除此之外,道具也是舞臺布景設計中的一部分,其可分為隨身道具、大道具和小道具三種。舞美設計者在使用這些道具時,應注意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要充分考慮到舞臺的整體效果,將色彩巧妙融合于整體色調之內,而不是單一地突出某一件道具,導致舞臺表演失去了整體的協(xié)調性和美感;二是要注意道具與布景之間的相互對比關系,通常深色布景下的道具應選擇淺色類,而在淺色布景中則應該選擇深色類的道具。如舞臺布景如果以花色調為主,那么像衣柜、沙發(fā)等道具就要使用純色。只有使背景和道具的運用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一致,才不會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
2、化妝設計色彩的運用。
化妝是塑造舞臺人物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要根據表演者所扮演角色的年齡、性格、性別等特點,來對人物進行裝飾和美化。通過舞臺化妝設計的妝容和造型,能夠很好地突出表演者的獨一性,使觀眾能夠對角色進行準確地判斷和分類,使表演者能充分發(fā)揮其最大的優(yōu)勢去給觀眾呈現(xiàn)其舞臺表演的魅力,從而使其在藝術表演中獲得個人潛力的升華。想要達到優(yōu)秀的舞臺表演效果,舞臺化妝設計必不可少。由于舞臺劇本不同,化妝手法也不同,因此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也就會有所差異。通常舞臺妝容都需要通過對各種工具的運用,并配合化妝設計的基本原則,采用合理的化妝技巧來對舞臺表演者的五官及其他部位進行描畫和大面積的渲染,從而使其妝容在配合舞臺表演的同時能夠強化表演的主題意象。化妝設計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以色彩為主,所使用的色彩與圖案不同,舞臺人物所呈現(xiàn)出的特征也就不盡相同。如在戲劇舞臺表演中,設計師就常常通過對人物臉譜色彩的刻畫來突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代表正直忠義的紅臉關公和代表奸詐無常的白臉曹操等。作為一名合格的化妝師,理應正確地認識和把握色彩的使用程度,在設計舞臺妝容和造型時,化妝師應充分利用色彩的錯覺性來使演員的妝容達到完美的效果。例如在一些舞臺劇的化妝設計中,化妝師通常會利用眼線和眼影的搭配效果來調整演員眼部的大小,或者通過面部的陰影描畫來使演員的面部更加立體化等。舞臺妝容不同于影視劇的妝容,在劇院中,觀眾席通常距離舞臺有一定的距離,而為了突出演員的面部,化妝師就需要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來修飾演員的面容,以此來達到最佳的舞臺效果。
3、服裝色彩的運用。
對于舞臺表演藝術來說,舞臺服裝就像是一塊會動的顏色板,它需要被表演者穿在身上來展示出舞臺劇的藝術魅力。好的舞臺服裝設計通常能使舞臺的藝術審美得以充分展現(xiàn),而一個好的舞臺服裝設計師,不僅要能夠制作出適合舞臺表演的服裝,而且還要能使表演者在穿上這套服裝時充分發(fā)揮出魅力,使臺下觀眾感到身心愉悅。對于設計師來說,不同的服裝色彩所表達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為了使表演者的服裝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設計師們就應該合理地使用色彩這一重要舞臺元素。色彩在服裝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裝色彩的強弱能夠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表演者所要表達的情緒和特質。例如紅色代表自由奔放,藍色代表包容溫和、紫色代表神秘高貴等。合理搭配服裝顏色,不僅能夠激發(fā)出觀眾的情感,而且能夠牢牢地吸引住觀眾的視線。色彩渲染了舞臺的情感氣氛,也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類型的舞臺角色,因此,在舞臺的服裝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師應該考慮到舞臺劇本的內容和主題,并能通過不同的色彩表達來讓觀眾明確區(qū)分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習慣等基本資料。在運用色彩搭配服裝時,設計師還應該注意色調與舞臺布景的融洽性,不僅要均衡配色,而且要大膽地使用色彩創(chuàng)造線條給觀眾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如在舞臺劇《智取威虎山》中,設計師就將暗色調和亮色調配合在一起使用,來表現(xiàn)主人公神勇的英雄形象,色調的合理搭配使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富有了節(jié)奏感,也使服裝和演員達到了一個貼合的效果。
4、燈光色彩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舞臺表演藝術中,人們更希望欣賞到一些具有個性特色的燈光設計,在合理的燈光色彩運用下,觀眾的審美情感也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升華,所以,燈光色彩運用得好壞是舞美設計能否達到最佳藝術效果的重要標準。對于燈光師來說,燈光色調的強弱關系到了對舞臺總體色彩的把握程度。柔和的光線可用來處理浪漫的舞臺氣氛,強烈的光線則可用來烘托緊張激烈的氛圍。燈光色彩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可賦予表演者極大的表現(xiàn)力,也給觀眾帶來了好的心理體驗。當前,燈光色彩的運用已經逐漸成為了舞臺演出的常用技巧之一,色彩需要燈光的照亮,燈光也需要色彩的烘托,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使舞臺表演達到完美效果。對于色彩來說,鄰近色彩的相似性容易影響到舞臺表演,因為色調相近的色彩往往容易雜糅到一起,從而使表達目的變得模糊,界限變得不清晰。因此燈光師在設計燈光色彩時,不僅要注意色調的搭配,也要注意色調的變化,不同的燈光色彩能反映出不同時代的背景。例如一幕舞臺劇中若需要體現(xiàn)新時代,就會大量使用類似于紅色這種熱烈奔放的顏色;而要演繹舊時代,通常就會使用青色這一類的暗色調來表現(xiàn)。除此之外,不同的燈光色彩也能夠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季節(jié),如綠色代表著春天,黃色象征著秋天等。在現(xiàn)如今的舞臺表演藝術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燈光師喜歡用各種燈光色彩來體現(xiàn)和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所以,燈光色彩在舞美設計中的作用已經不可或缺,其強大的表現(xiàn)力,也使得舞臺美術設計理念得到了更好地表達。
三、結語。
對于舞臺美術設計來說,色彩運用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其不僅能夠在舞臺上給觀眾提供一個直白的視覺感受,同時也賦予了舞臺濃重的藝術特色,使舞臺美術設計具有了豐富的藝術美感。色彩在渲染舞臺氣氛和突出表現(xiàn)人物形象時,通常能夠起到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因此,只有正確、合理地運用了色彩,才能使舞臺的藝術設計達到最佳效果,給觀眾帶來不同的審美感受。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十
摘要:互動藝術是觀眾參與作品的一種藝術形式,以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支撐,結合藝術化的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互動藝術作品。互動藝術并不是簡單的藝術與技術的疊加,而是更好的利用技術傳達作品的理念,讓觀賞者從被動的欣賞作品到主動參與作品,體會作品。本文從分析互動藝術的特征出發(fā),探究互動藝術的變化發(fā)展及如今互動藝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審視互動藝術特有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互動藝術;技術;交互。
1、認識互動藝術。
(1)什么是互動藝術。互動藝術是讓觀賞者親身體驗參與的藝術作品,是傳感技術,電子藝術和互聯(lián)網藝術相結合的多元化藝術。在互動藝術作品中,“互動”即為創(chuàng)作者、觀賞者及作品中事物的互動。互動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受到觀賞者的影響,甚至觀眾也能成為作品的其中一個部分?;铀囆g作品可通過感應器讓參與者的行為動作使作品做出相應的回應。通過這種形式參與者便有了選擇的權利,同時與作品有了對話交流的過程。
(2)互動藝術的特征?;铀囆g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是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意及理念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铀囆g最鮮明的特征就是交互性,強調觀賞者與藝術作品相互溝通,共同參與?;铀囆g最大的特征就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互動藝術以多媒體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支撐,讓觀賞者通過走動、觸摸、動作、發(fā)聲等方式親身參與到互動藝術作品中,不僅能夠使觀賞者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和創(chuàng)作者意圖,而且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2、互動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1)思想轉變推動互動藝術發(fā)展。從六十年代開始,人們不在滿足于傳統(tǒng)的藝術作品傳遞的精神交流表現(xiàn)形式,而是開始尋找一種藝術作品與觀賞者能夠更為活躍的聯(lián)系,想要改變傳統(tǒng)藝術主體與對象之間單向線性的傳播方式,形成雙向帶有交互性質的整合傳播藝術表現(xiàn)形式。早在1957年馬賽爾·杜尚在他的書中就寫到“一個創(chuàng)作活動不是由所有藝術家單獨來完成的,因為觀眾會建立一種對于作品和外部世界在辨認上和他的鑒定解釋上的聯(lián)系,通過進一步增加他自身的想法繼續(xù)促成創(chuàng)作活動”,“這是觀眾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特別是1962年在于拜多·依考的著作中提出了“開放式的作品”這一觀念,一種觀眾參與的意識逐漸開始蘇醒。創(chuàng)作者開始希望作品離開展廳、畫廊,同時也出現(xiàn)了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到的街頭藝術,并且以集體創(chuàng)作、共同參與的方式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是更多的觀賞者逐步的參與到藝術作品中。并且,在六十年代初產生的激浪藝術闡釋了另一種藝術思想,倡導拋棄傳統(tǒng)的藝術觀念,確認了互動媒介的重要存在,確認了觀眾和表演者的娛樂性而取代高雅的現(xiàn)代藝術的嚴肅性和神圣性,確認了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和習慣性的事情和行為與藝術的內在聯(lián)系。在同一時期出現(xiàn)的行為藝術也推動了交互藝術的發(fā)展,此時的藝術家以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的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環(huán)境的交流,同時經由這種交流傳達出一些精神內涵,營造出觀者與藝術家的精神共鳴,他們講求一種身體與精神之間的存在關系。這些新興的觀念與藝術形式與互動藝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2)技術發(fā)展開拓互動藝術空間。從六十年代起,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引進了計算機工具,利用計算機技術所呈現(xiàn)的效果為藝術家創(chuàng)作增加了新的靈感,為藝術的設計創(chuàng)作打開了一種新的空間。藝術家利用計算機程序代替?zhèn)鹘y(tǒng)工具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不斷地探索技術所能為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的無限可能。藝術作品中運用靜態(tài)與動態(tài)圖像的結合,文字與聲效配合等多種元素,運用裝置或網絡等多種方式來表現(xiàn)、發(fā)展、保存。九十年代后,隨著新媒介、新材料的開拓和其他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互動藝術逐漸被推到大眾面前。數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互動藝術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觀賞者參與互動的方式種類也越來越多。目前,互動藝術作品運用的主要技術是圖像、聲音處理的相關技術以及捕捉人體動作及相關信息的傳感技術。互動藝術一直不斷的運用各種新興技術探索創(chuàng)新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的交流互動,使觀賞者不斷走入作品,從觀賞者與作品的被動互動,到讓觀賞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某種途徑探索作品的主動互動,最后使觀賞者自己可以隨意控制所加信息的適應互動,成為作品的參與者來完成與藝術作品的互動。正如比爾·維奧拉所說“技術構成了任一藝術性活動的一把鑰匙。這同時是一種方法和一個障礙用以表達我們的創(chuàng)作想法。這種壓力是完全地對任一件藝術作品至關重要的?!?/p>
3互動藝術的應用與展望。
互動藝術是借鑒了藝術和運用技術方法結合實踐的綜合體,同時體現(xiàn)了藝術蘊含的美和技術創(chuàng)造的美。但互動藝術并不是簡單的藝術與技術的疊加,而是更好的利用技術傳達作品的理念,讓觀賞者從被動的欣賞作品和虛無的精神享受到主動參與作品和身臨其境的體會作品,借助高科技、新媒介、音樂等各種元素,既發(fā)揮了結合了藝術的優(yōu)勢,又創(chuàng)作出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對于互動藝術的觀賞與理解是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的理解體驗,這種更加直接的切身體驗存在與人機互動之中,從而使人們在觀賞交互藝術作品時獲得更深刻、更強烈的互動體驗,產生更加強烈的興趣。如柏林藝術家sweza利用二維碼做了一個街頭卡帶錄音機項目。將手機掃過海報上收音機的二維碼后,用戶可以把自己的智能手機變成卡帶機的一盒磁帶,從一張錄音機海報上演奏出音樂來。如今,更多的藝術家們現(xiàn)在開始利用最新科技讓他們的作品變得更加互動,與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產生更多的聯(lián)系。這些新的互動作品制造出更為復雜的互動關系,很多互動藝術存在于街道及人群聚集的地方,而正因如此,作品顯得更加真實。如eyebeam涂鴉實驗室(graffitiresearchlab)的作品,創(chuàng)作者利用數字投影與大樓互動,作品利用點繪畫系統(tǒng),通過亮起的窗戶生成畫作,觀眾可以在街道上觀看作畫的過程。又如來自lummo的作品lummoblocks將“俄羅斯方塊”投影在公共廣場的巨型屏幕上,玩家可以通過在廣場上的走動來移動和翻轉方塊,路過的人們看到方塊高壘起來,大概也會十分想要參與這項游戲吧。也有許多創(chuàng)作者讓文件分享來到了街頭,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發(fā)現(xiàn)usb的存在,任何公共場所的洞和縫隙都成為交換文件的地方——mp3,你沒寫完的小說,藝術作品等,每個人都可以下載你留下來的東西。而這一切正是互動藝術作品內涵的高科技所實現(xiàn)的,是互動藝術與傳統(tǒng)藝術表現(xiàn)上的最大區(qū)別,也正是互動藝術所特有的吸引力。然而互動藝術的美感并不是簡單的靠技術來支撐,互動藝術作品是觸及人們心靈的,延伸到參與者的意識與思想,互動藝術的美是涉及思想深處的,有不可預測的影響力,給人新的思考?;铀囆g作品以裝置硬件為基礎,結合相應的技術所達到的特有的交互效果,使其在很多領域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如在各類展覽中的應用、虛擬現(xiàn)實中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和網絡傳播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應用的不斷更新必然會對互動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互動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有了新的高度,呈現(xiàn)出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和交互功能,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帶來挑戰(zhàn)。這就需要設計者運用其獨特的設計思維和創(chuàng)作理念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相信更多的互動藝術作品能夠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
參考文獻:
[1]馬曉翔.西方互動藝術的概念和發(fā)展[j].畫刊.2005(2).
[2]權英卓.王遲.互動藝術新視聽[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3]彼得·維貝爾.白南準:推崇媒體的神秘主義者[j].世界藝術當代卷.2008(5).
[4]陳玲.新媒體藝術史綱:走向整合的旅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5]雪竹.李顏妮、互動藝術創(chuàng)新思維[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6]周娉.互動裝置的體驗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十一
通過水袖的教學,使學生擴展肢體的表現(xiàn)力,通過表演者的肢體實現(xiàn)不同力量、幅度的轉換,揮運水袖展示無限的形態(tài)美。
鍛煉學生身體內外各部分間的協(xié)調和配合的完美性。
讓學生在學習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意蘊的熏染,在揮運中展現(xiàn)自我,放飛夢想。
談起水袖大家并不感到陌生,相傳關于水袖的舞蹈源于漢而盛于唐秩于宋元,而后水袖成為中國戲曲藝術中一種特技,在傳承兩千余年的今天,水袖是中國古典舞中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它的運用繼承和借鑒了戲曲中獨特的形態(tài)、鮮明風格的表現(xiàn)。
隨著水袖自身的發(fā)展,其表現(xiàn)形式也逐漸脫離了戲曲表演的程式,更加注意水袖的舞動性。
在舞蹈語言中,水袖是舞者抒情達意的重要媒材,而今中國古典舞中水袖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已然凝結為中國古典舞的一個標志,使觀者望而即知此舞為何。
所以,水袖的運用是舞蹈表現(xiàn)中一項重要的手段,對于教學而言也是一門重要的訓練課題。
“翩若驚鴻,宛若蛟龍……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洛神賦》中將飄逸清美的水袖特征一語點破。
這是水袖獨具的藝術語言,就傳承和發(fā)展這一部分而論,兩個重要的要素不得不提——即肢體力和表現(xiàn)力。
肢體力是水袖揮運的作用力,揮運的形態(tài)美是獨特的表現(xiàn)力,此兩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容,通過肢體力的運用才能施展水袖獨特的表現(xiàn)力。
若水袖僅僅被局限于一種程式而言,這樣舞蹈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節(jié)律美反而流于形式,喪失自然而然的韻致。
在對于肢體力的訓練和表現(xiàn)力二者的關系而言,我認為,兩者間相互承載密不可分,水袖語言性成于肢體之力而流露于表現(xiàn)力,藝術語言承載著肢體形態(tài)和思想情感。
就水袖的教學而言,京劇大家王瑤卿講形體表現(xiàn)有三大要素:表情看眼睛、動作看水袖、身段看腳步。
由此可知水袖基本功是衡量表演者功夫深淺和藝術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
雖說王瑤卿先生提出的觀點是針對戲曲表演而言的,但舞蹈表演亦同樣受用。
學校舞蹈基本功是培養(yǎng)藝術表演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傳授水袖的基本功能對學生日后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此,在水袖教學中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教學中肢體力的訓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協(xié)調“三節(jié)”是外部力的轉換。
所謂“三節(jié)”即是肢體關節(jié)的“起、承、轉、合”的關系。
若以人體為喻,則頭部為稍節(jié),腰腹部為中節(jié),腳足為根節(jié);以臂膀為力,則掌指是稍,肘節(jié)為中,臂膀為根;下肢則以腳足為稍,膝關節(jié)為中,胯為根。
訓練稍、中、根節(jié)三者協(xié)調是形體動作的根本。
“三節(jié)”的規(guī)律表現(xiàn)為稍節(jié)起、中節(jié)承、根節(jié)合。
重點訓練中要求頭、腰、腳三段力量均衡,其次是腳、膝、胯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再次是腕、肘、肩的承接。
教學中要掌握各個部分的主次、力量強弱、幅度大小等關系。
是通過以局部練習為“點”,各個點熟練協(xié)調成“線”繼而成“面”。
水袖的教學方法是“由點擴面”、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
二、“六合”是揮運的關鍵。
“六合”以內外“三合”為分,內“三合”指:心意合、意氣合、神氣合;外“三合”則是手腳合、肘膝合、肩胯合。
心、意、神、氣的協(xié)調和交融是水袖的蘊涵,手、腳、肘、膝、肩、胯諸部的協(xié)調是展示水袖“長袖善舞”的韻美。
“六合”是相輔相成的整體,內外完美的協(xié)調是水袖自由揮運的關鍵所在。
三、律動是揮運的技巧“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開先合”是訣竅,水袖揮運以律動來體現(xiàn),律動體現(xiàn)為“相反而相成、相克而相生”。
“反襯勁”是修長水袖的用力點,逆向取勢可以產生千態(tài)萬狀的動態(tài)美。
四、“字”是基本形態(tài)。
所謂“字”形態(tài)是水袖練習的基本動作形態(tài),單一的“字”是掌握水袖的入門基礎。
熟練掌握可以進行發(fā)展變化,不同角度、不同組合的訓練可以達到千變萬化的形態(tài)美。
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單一的“字”形態(tài)是豐富姿態(tài)的母體。
形態(tài)練習仍然體現(xiàn)了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教學特點。
五、水袖的其它技法。
水袖除了掌握上述所論的基本要點外,還有撐、沖、揚、抖、挑、勾、撥、撣、甩等具體技法。
它們都是多種基本要點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配合而產生的豐富性。
出袖、收袖、揚袖、繞袖、搭袖、撇花等技巧都要在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
六、揮運的內涵。
個性是藝術的獨特魅力,學生在訓練水袖的靈秀、圓暢、飄逸、灑脫等方面感染性靈。
啟發(fā)學生從性格情緒等特殊性中發(fā)現(xiàn)自己,喜、怒、哀、樂是水袖表達內心的重要語言。
教學訓練中,重點強調“情”帶“動”,產生“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p>
通過上述的方法進行具體教學,能使學生全面的了解水袖的藝術語言。
教學訓練讓學生掌握水袖的技巧,利用水袖的基本功訓練全面提升學生身體內外的藝術修養(yǎng)。
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舞蹈打下扎實的基礎。
閩劇早期經典劇目淵源流變簡論【2】。
閩劇又稱福州戲,起源于明末,誕生于古閩縣、候官縣,在福州十邑及寧德、三明、南平等部分縣市流行,是福建五大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到如今已走過了四百多年的歷程,一大批優(yōu)秀的閩劇作家,改編傳統(tǒng)劇目,編寫新戲,使這個古老的劇種依然充滿了生機。
下面試選取歷史最為悠久的三部經典傳統(tǒng)劇目,探尋淵源,考證流變,梳理其在現(xiàn)當代的重要改編本及演出情況,并加以點評,以小見大,展現(xiàn)古老的閩劇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fā)展概況。
一、紫玉釵。
閩劇中流傳最久最廣的古典劇目之一。
作者相傳是清代乾嘉年間一位翰林,但姓名難考。
而經《閩劇志》編輯部考證,疑為明末福州名士曹學佺所作。
故事取材于唐代蔣防所作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繼承了它的悲劇精神,延續(xù)了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模式,以悲劇結局。
主要劇情為李益客居長安,與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戀,結為夫妻。
后李益回鄉(xiāng)探親,另娶望族之女盧氏。
霍小玉相思成疾,耗盡積蓄,無奈遣婢浣紗典當定情之物紫玉釵。
義士黃衫客知悉,義劫李益至霍宅,霍小玉業(yè)已病篤,見李哭訴其負心后氣絕身亡。
該劇批判了李益的負義,對無辜被棄的癡情女霍小玉以深切同情。
全劇情節(jié)人物都極其精簡,主題突出,以唱為主,在唱詞中敘事抒情,重點渲染了女主人公霍小玉在李益負心后的哀傷悲苦,曲詞華雅,哀婉動人。
其“曲文樂譜,在閩劇中均居最上乘”“其樂調淵穆淡遠,曲詞悱惻纏綿,較亂彈實有過之無不及”。
鄒有年有首題為《過石倉觀劇》的詩,記載了該劇演出時情景:“聲色傳詩篇,具有風人旨,神明約昭曠,吐辭斯遠鄙……作使皆名娟,攜來亦佳伎,情愛茍適場,何悔雞與雉。
”足見《紫》劇之優(yōu)美。
從閩劇音樂上看,它包括了全部基本的逗腔曲調,是逗腔音樂的典型作品,“凡童伶初習儒林,都拿《紫玉釵》一劇開蒙”“學習閩劇的人無不把它奉為圭桌,作為必學的課本”。
清光緒二年(1876年)前后,儒林班首演此劇,之后平講班相繼開鑼。
傳本有兩種,一是黃衫客先出場的福州集成堂本(1876年)和福州九慶堂本(1904年);一是洗紗先出場的折子戲。
最早為張晚青訂正的龔禮逸《紫玉釵》參校本(1932年)。
后有陳鶴章的修訂本(1944年),及胡孟璽的.校訂本(1949年)。
此外還有評話本《紫玉釵》流傳。
嗣后,林步瀛參照福州評話本及折子戲唱詞改編的全本戲(1926年),由閩班舊賽樂演出。
1952年,福建省閩劇代表隊按折戲排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戲曲匯演,并為大會作展覽演出。
1957年,劇作家陳啟肅據明代湯顯祖?zhèn)髌妗蹲镶O記》和閩劇傳統(tǒng)劇目《紫玉釵》福州九慶堂本,重新改寫成十二場全本大戲。
開頭列表交代時間、地點和人物。
將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模式改為才子佳人相愛的模式,男主人公李益由負心變?yōu)閳载?,但仍保留了悲劇性結局。
悲劇主因由李益的負心,變?yōu)楸R太尉玩弄權勢,強拆散李霍,主題也因此改為批判強權邪惡勢力。
主要劇情變?yōu)樘聘唛T才士李益,與寒門霍小玉相愛喜結良緣。
新婚之夜,官差報喜,李益得中狀元,小玉擔憂李益出外做官夫妻分別。
因此,李益為謀留京任職,請盧太尉幫忙,未料到盧太尉卻看中李,欲招其為婿。
李婉拒后,盧太尉于是懷恨在心,公報私仇,計拆霍李,令李入贅盧府。
黃衫客俠義相助,李霍才得以相見并消除誤會。
盧太尉遣人追至霍家并脅迫李回盧府,混亂之中久病的霍小玉悲憤吐血,香消玉殞,最終悲劇收場。
改編本1959年由福建省戲曲巡回團閩劇代表隊排演,并赴京參加建國十周年獻禮演出。
二、間祭。
閩劇傳統(tǒng)劇目。
作者清咸豐生員邱慶禧。
根據鄭麗生《明清兩代福建戲曲作者考略》一文考證,此劇約作于光緒十二、十三年間(1886—1887)。
咸豐、同治年間的文儒班,演唱以《紫玉釵》為首的逗腔曲本,但唱詞過于典奧,不夠通曉,難以得到廣大普通市民廣泛接受。
針對此弊端,光緒初年,后起的達云霄、駕云天等12班劇組,改進唱腔,注重曲本的通俗化,《墦間祭》因此應運而生。
邱慶禧根據《孟子·離婁》里的一章“齊人有一妻一妾”編為戲劇,雜進“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一節(jié),主要講述齊人好逸惡勞,卻常向妻妾夸耀他每日在富貴人家飲宴酣醉。
其妻懷疑,一日便跟尾隨其至東郭墦間,見齊人向祭墓人華周妻、杞梁妻甚至向守墓的墓客乞食,愿為孫子,恬不知恥,丑態(tài)百出。
而齊人回家依然厚顏夸說,其妻羞怒萬分,當面痛陳齊人丑相,勸誡其夫,令齊人幡然悔悟,誓言改過自新。
結局雖然有些倉促,流于俗套,但全劇不長,劇情集中緊湊,曲調以飏歌為主,唱詞道白,多為福州方言,頗多警句。
劇中華夫人與婢女春香的八段盤關調唱詞則雅俗共賞,清新明快,平仄和諧。
光緒十三年(1887年)在福州演出時,即深受歡迎,觀眾屢看不厭,歷久不衰,成為民國間閩劇、清唱的傳統(tǒng)劇目。
民國初長樂“汾溪鞠社”詩人劉仲珊、施子衡兩位聽曲行家觀后賦詩稱贊:“不向孟嘗門下游,吹簫也自算名流。
須知暮夜?jié)撣櫿?,狗盜雞鳴更可羞”(劉仲珊);“富貴黃粱總一丘,眼前白骨昔王侯。
九泉涓滴容分惠,醉飽何須妻妾謀”(施子衡)。
福州著名文史學者、民俗專家、詩人鄭麗生先生將《墦間祭》與《紫玉釵》并舉,贊譽有加,稱為“窗下”劇本力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十二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才作為一種可以增值的資源,在推動社會發(fā)展、提高生產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領導者角度出發(fā),如何用好人、用對人,充分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則是領導者日常工作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作為領導藝術中的一種,領導用人藝術是其選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做事成敗的核心所在。換而言之,講究用人藝術,能用人、會用人的領導者,才會胸襟開闊、不拘小節(jié),以國家為重、人民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才會以包容之心,吸引廣大賢能,才會真正重視和關心人才。
一.選“才”依據。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迅速發(fā)展,人才與用人單位之間呈現(xiàn)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對此,如何選出“出類拔萃”的人才,主要取決于領導的選“才”依據,具體分析如下:
(一)愛才之心。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在用人過程中,其根本前提在于具備一顆愛才之心,能夠將黨的事業(yè)與民族的千秋大業(yè)相聯(lián)系,只有這樣才能在用人中做到公正廉明、禮賢下士,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
(二)要知人善任。
作為領導用人藝術的最高境界,知人善任不僅關系著人才工作積極性的調動,同時還關系著下一步工作的順利開展。領導者在“善任”前,首先要“知人”,即了解自己的部下、關心自己的部下,對他們的特長及工作能力做出科學、準確的評估,同時結合著崗位需求,對其進行合理安排,以此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容才之量。
領導在選撥人才的過程中,應須知用才不易、容才更難的道理。任何一個人才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優(yōu)缺點的突出是成正比的。作為一名領導者,在用人時除了站在各個角度接納不同的人才外,還要對不同性格的人才采取與之相符的領導方法,這就要求領導者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求才若渴的意識,善于營造一種才盡其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一種干事成事的氛圍,團結一致,共同前進。
(四)要注重育人。
領導者要注重培養(yǎng)、教育現(xiàn)有的人才和潛在的人才。通過授權、增加工作難度、設定較高目標,給下屬提供一個鍛煉、施展才華的機會,可以增進下屬的才干,有利于培養(yǎng)干部;通過重用年輕人,在他們身上適當壓擔子,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早日脫穎而出。
(五)有效激勵。
在調動下屬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過程中,有效的激勵起著直接作用。一般來講,在常用的激勵方式中,可以將其分為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兩大類,在實際應用中,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應呈現(xiàn)出相輔相成的關系,領導者要將二者有機的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人才的能力與潛能。
(六)適當的表揚和批評。
表揚和批評運用的好,就能起到“表揚一個人,鼓舞一大批;批評一個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運用的不好,就變成了“表揚一個人,打擊一大批;批評一個人,灰心一大片”的作用??梢姡_運用表揚和批評藝術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領導者多動腦思考,注意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方法、時機、對象、場合和環(huán)境,并發(fā)揮語言藝術,巧妙地進行批評和表揚。
二.用“才”藝術。
(一)選賢任能的藝術。
面對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現(xiàn)代社會中人才濟濟、臥虎藏龍,領導者如何第一時間發(fā)掘這些人才,則需要具備選賢任能的用人藝術。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與下屬員工的溝通,在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狀況后“知人善任”,在達到用人目的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用人之長的藝術。
清代詩人顧嗣協(xié)說:“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求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币馑际侵挥杏萌酥L,量才適用,才能發(fā)揮人的最佳效能。領導在用人時,應明確用人的核心在于“量才錄用,取其所長,避其所短”,結合著人才的優(yōu)勢與崗位需求,將人才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真正做到因事?lián)袢?、事得其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事盡其功,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目的,在充分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還能避免人才的浪費,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藝術。
任何一名員工在開展工作時,都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與信任。而領導在使用人才時,也要充分信任自己選撥的人才,真正做到以誠待人、推心置腹,以此來換取同舟共濟、肝膽相照、共同進取。另一方面,古人常說“士為知己者死,才為知己者用”,從員工角度來看,領導的認可與信任,不僅能讓自己的自尊得到滿足,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及工作積極性,在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縱觀人類用人史,凡是豁達、高明的領導者,在開創(chuàng)一代盛世的過程中,都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領導在用人方面,也應如此。
(四)合理授權的藝術。
依據我國黨章原則,任何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在沒有經過集體討論之前,是沒有權利對其管轄范圍內的重大問題做出處理決定,即便是在實行首長負責制的政府機構和企事業(yè)單位,領導人員也應結合著事件的大小,積極征詢、搜集同級干部及下級人員的意見,在綜合考慮后作出決斷,避免個人專斷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然而針對一些緊急狀況,在特殊條件下,需要領導授權給員工,使其能夠面對突然問題時,第一時間做出決斷,避免問題的擴大化。這就要求領導在授權時,能夠處以公心,確保領導與下屬員工的共同利益趨于一致,在明確各自責權的基礎上,本著完成工作得原則,相互信任、彼此配合,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與此同時,領導人員還應結合著下屬的實際能力,對所有干部的綜合工作能力進行科學分析與定期考察,在提高下屬人員工作能力的同時,還能把適宜的權利與責任授予最合適的人選。這樣做的目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領導與員工在開展工作時,能夠做到責、權、利分明,下屬員工在具備一定權利后,能夠增強自己的責任感與信息,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其次,可以把領導從雜務中解放出來,去考慮大政方針。這樣,雙方均可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體現(xiàn)領導高超的領導藝術時,其核心依據在于該領導是否精通用人之道、能慧眼識人的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在眾多人才中挑出真正為己所用的人才來輔助自己的工作。人才作為社會各個部門發(fā)展、前進的根本,這就要求領導者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從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全體員工的個人價值,使其能夠積極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參考文獻:
[1]余柳青.淺議領導者的用人藝術[j].科教文匯(下旬刊),,(09).
[2]陳藝斌.辯證視野下的領導用人藝術[j].閩江學院學報,2011,(03).
[3]吳德貴.會管人不如會用人――說說領導用人藝術[j].中國人才,2011,(16).
[4]孔飛,.劉素英.淺談現(xiàn)代領導者的用人藝術[j].管理觀察,,(30).
[5]廖慧麗.淺談行政領導用人藝術[j].中國科技博覽,,(8).
語言的藝術論文篇十三
1.1重表皮。
由于技術水平和資金條件的限制,在過去大多的傳統(tǒng)建筑和現(xiàn)在的許多普通建筑中,它們的建筑表皮都屬于重表皮,常用的材料如磚塊、石頭、混凝土等。重表皮即是建筑的外立面,也是建筑構造的一部分,與建筑主體結構密切聯(lián)系,甚至是一種內部結構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重表皮根據與建筑主體的關系還可以分為結構性重表皮和功能重性表皮。結構型重表皮,實質就是建筑結構的一部分的外在介質,比如承重的墻體。結構柱等。這些既是建筑的主體結構,也被視作建筑外層表皮的一部分,但嚴格來講是屬于建筑體量范圍。它們的裝飾,更多是通過附加構件完成的,如在外墻或柱子上做個浮雕拼花等造型。這種建筑表皮一般多屬于傳統(tǒng)的建筑或現(xiàn)代一般性砌塊建筑。功能性重表皮,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與結構相對獨立的狀態(tài),其表達和功能聯(lián)系緊密,如框架建筑的外填充墻或附屬物、橫向的陽臺板、懸窗下臺等。
1.2輕表皮。
這種表皮,常見于分離于建筑立面荷載以外的圍護結構,其材料多以輕型材料為主,如金屬、合金、木質板材、塑膜、帆布、玻璃、磚瓦瓷片等。表皮結構較為獨立,可搭接在建筑主體上也可獨自成體圍在建筑外圍。因此輕表皮對于建筑外形態(tài)改變更加自由多變,能更好的解決建筑內外物理能效的問題。同時輕型材料的多樣化結合不同的結構搭建方式可以為建筑造型帶來各種特色形態(tài)構成,如玻璃幕墻帶來簡潔流暢、鋼結構帶來自由曲線、帆布帶來各種抻拉曲面、合金板材帶來各種拼貼組合等形態(tài)。形態(tài)豐富的輕型表皮構成較之重表皮能有更多的途徑和方法去適應、改善、創(chuàng)新現(xiàn)代建筑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在這里指出本文所表達的側重點在于建筑表皮的輕表皮的分析,對其與建筑之間的關系方面展開論述研究。
1.3建筑表皮形態(tài)構成。
這里主要指建筑表皮視覺表達和形態(tài)構成問題,在現(xiàn)代形態(tài)學的基礎上探討現(xiàn)代建筑表皮形態(tài)構成的'基本規(guī)律和方法,并解析各種形態(tài)構成方法在表皮設計中的應用。建筑表皮形態(tài)根據不同分析的角度我們大致有以下幾類劃分,從視覺形態(tài)可分為: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形態(tài)、材料構成、肌理構成;從技術功能角度分為裝飾性構成、生態(tài)性構成、媒介性構成;從結構角度分為附屬結構、獨立結構、裝飾結構。這些不同的形態(tài)構成方式組成了表皮形態(tài)構成的規(guī)律方法,使未來建筑表皮向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
在當代的建筑領域尤其是建筑表皮形態(tài)這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快速發(fā)展,也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與古典或傳統(tǒng)風格的建筑物相比,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發(fā)現(xiàn)外表“怪異”的建筑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折板的、流線的、巨構的;伴隨著用各種各樣的材料:金屬網、腐蝕板材、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塑料、玻璃。現(xiàn)代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模方法和造型的概念、思維變得非常靈活,中國和世界的流行形式似乎在傳達一個“現(xiàn)象”想象力有限的,創(chuàng)造力無限。綜合當代建筑皮膚各種形態(tài)現(xiàn)象,我們可以看出建筑表皮本質屬性的以下三個不同層面:。
2.1建筑表皮是建筑內外空間的介質。
從空間角度來看,它是各種空間形態(tài)的基本物質基礎,表皮不僅為幫助建筑內部過濾外部影響、提供安全私密內部環(huán)境基本保障。同時,表皮形態(tài)也是建筑內部結構延伸到外部空間的介質,對于空間的轉換可以起到和好的作用。
2.2建筑表皮是建筑視覺傳達的“特色臉面”
古語云:“面由心生”。建筑表皮就是建筑的“臉面”,有什么樣的建筑屬性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臉面”;相反建筑的“臉面”—表皮又是建筑對外視覺傳達的直接載體。通過建筑表皮可以傳達出建筑的結構形式、技術功能、歷史內涵及文化風格等諸多特色,所以,建筑表皮作為建筑的“特色臉面”記載了建筑發(fā)展歷程,形成了城市地域文化,蘊藏了人類豐厚的文明遺產。
2.3建筑表皮的變化反映社會變革中的訴求。
當世界發(fā)展到今天,社會環(huán)境巨變:人口膨脹、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惡化,人類生存環(huán)境受到極大挑戰(zhàn)!因此,在建筑表皮與環(huán)境的交互中,表皮的變化開始越來越多的向著人性化、生態(tài)性、節(jié)能性的方向發(fā)展,表皮的作用被重新認識,其形態(tài)結構進一步的被創(chuàng)造發(fā)展,新技術新材料也為表皮形態(tài)增加了更多的變化與選擇。
3建筑表皮的意義與作用。
在傳統(tǒng)的建筑理念中,建筑表皮與建筑結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大程度制約了建筑表皮形態(tài)的革新,從而抑制表皮結構在整體建筑形態(tài)中應有功能的有效發(fā)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近現(xiàn)代許多建筑表皮形態(tài)已經開始逐漸破除舊的表皮理念,而是把表皮形態(tài)看作既與建筑形態(tài)有機組成,又具有自身獨特的內在構成方法與組合規(guī)律的獨立形態(tài),這樣更加確立現(xiàn)代建筑表皮在整個建筑構成中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同時隨著現(xiàn)代虛擬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使用,更加多元化的形態(tài)與造型方法充斥著建筑與表皮的形態(tài)—材料、技術、光影、媒介、色彩等元素為現(xiàn)代建筑表皮提供出了豐富的形態(tài)元素與造型方法,從而把表皮形態(tài)的美學視覺品質與實效應用功能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總結歸納它的形態(tài)構成方法也可為建筑師充分表達各種理念情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這也是本文表達含義。
3.2建筑表皮的作用。
建筑是空間界定的一種方式,無論在單體建筑和組群建筑的內外都會擁有一種空間與之密切聯(lián)系,我們常把這種相對被建筑限定的空間稱之為建筑環(huán)境,它又分為內環(huán)境和外環(huán)境,而建筑表皮就是同時聯(lián)系內外環(huán)境的介質。我們知道不同的建筑表皮變化,可使得建筑內外環(huán)境的層次、內涵、情感及文化現(xiàn)顯出不同的意境,給人以多樣的感受。所以,表皮是構筑建筑內外空間環(huán)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皮與內外環(huán)境的交互融合,使建筑成為附著了時間、性格、生命的載體。在建筑環(huán)境的營造中,表皮所呈現(xiàn)的形態(tài)美是建筑的感官印象,而建筑與環(huán)境之間所形成的那種和諧的質感美、意境美則恰恰需要表皮的參與并成為之間的紐帶。
4總結。
現(xiàn)代建筑表皮既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新型的獨立結構,在未來的建筑形態(tài)發(fā)展中是其主要的建筑外“包裝藝術”的載體。表皮的革新與變化勢必帶動建筑外包裝藝術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一走向多元的方向,使建筑的包裝藝術具有更廣闊的表達語意,更準確的定位建筑的內涵屬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41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