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夜行讀后感篇一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桐原亮司說。
“我從來就沒有生活在太陽底下過”,唐澤雪穗說。
讀《白夜行》,很壓抑,那么燒腦的情節(jié),看到草灰蛇線,忍不住去推斷事情的真相,又害怕自己的推斷萬一成了真,而結(jié)果又確實是真的。即使知道我所看的不過是小說,仍舊忍不住為人性之惡而難過。
掩卷深思,是什么造成了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的惡?
答案當(dāng)然是他們的生長環(huán)境。
該是怎樣的變態(tài)瘋狂,讓雪穗的母親竟然肯出賣自己的女兒?
于是桐原亮司殺了父親,于是唐澤雪穗故意不救自殺的母親,于是兩個人以后的生活里都沒了陽光,如同白夜行。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有這樣的共識——每個孩子都該在陽光的,有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
早就有人研究過,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就如同筱矢一成做的那個有關(guān)貓的比喻,唐澤雪穗盡管有了對她視如己出的唐澤禮子這個養(yǎng)母,仍舊躲不開她的原生家庭對她的放棄。所以她不擇手段地掃除她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雙手沾滿了血污。
所以為人父母者,為孩子提供溫暖安全的家庭,是我們責(zé)無旁貸的義務(wù)。
著名作家畢淑敏寫過一篇文章《假如我是一個嬰孩,我有不出生的權(quán)利》,里面有這樣的句子:如果我的父母還未成年,我不出生。如果我的父母只是萍水相逢,并非期待結(jié)成一個牢固的聯(lián)盟,我不出生。如果我的父母是為了權(quán)力和金錢走到一起,請不要讓我出生。假如我的父母結(jié)合沒有法律的保障,我不出生。
聽起來特別有道理,可惜如果即將為人父母者沒有這樣的覺悟,決定權(quán)又豈在嬰兒手中?正如作者所說“我的父母,請記住我的忠告:我的出生不是我的選擇,而是你們的選擇。當(dāng)你們在代替另外一條性命做出如此莊嚴神圣不可逆反的決定的時候,你們可有足夠的遠見卓識?你們可有足夠的勇氣和堅忍?你們可有足夠的智慧和真誠?你們可有足夠的力量和襟懷?你們可有足夠的博愛和慈悲?你們可有足夠的尊崇和敬畏?”
所以即將為人父母者,你準備好了嗎?
當(dāng)然,生下來只是第一步,盡管我知道為人母者懷胎十月的艱辛,但我仍想說,相對于養(yǎng)育,帶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沒有那么難。
而養(yǎng)育一個孩子,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我說的耐心不只是洗尿布和做飯等重復(fù)性勞動,還包括當(dāng)他遇到在你看來沒什么大不了而對他卻無比重要的事兒時,你能否放下手中的事聽他訴說,讓他覺得你能夠理解和包容他,讓他覺得在你這里他是安全的。
所以作為母親,我愿努力為我的孩子營造愛巢。
白夜行讀后感篇二
東野圭吾的這本懸疑偵探小說,全書共14章,讀了第1章后便大致能猜到終極boss以及人物之間的大致關(guān)系。讀完第一章后,恰好女朋友打電話來,聊到這本書,我便大致講了自己的推測,女朋友說我對終極boss對猜測和第一章內(nèi)涉及兇案的人物關(guān)系以及相關(guān)經(jīng)歷推測基本正確。當(dāng)時有點沾沾自喜,這種推測一是建立在自己閱讀過的大量偵探小說以及其他故事小說的基礎(chǔ)上,數(shù)百上千年的寫作中,很多故事的主線大致相同,就像美國拍英雄片,總會經(jīng)歷“懵懂-劫難-離家-成長-歸來拯救”這種套路;二是基于前幾年看的《唐人街探案》中外表清純小女生實則城府極深的人設(shè),講道理,一看就知道某中國導(dǎo)演肯定“借鑒”了這本書。
當(dāng)我猜到基本的結(jié)局,對這本書的興趣便減少了大半,但我又要坐6個小時的火車,總要需要找件事消遣,總算勸服自己接著往下看。讀到第二章時,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比自己想象的要長,而且又衍生出其他案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謊言總會有破綻,人不得不為自己的第一個謊言圓更多的謊言。出于驗證女主的白蓮花人設(shè)、男主的陰晦性格背后的悲慘遭遇,我慢慢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其實寫道第5章時,東野圭吾已清晰透漏原案件始末,甚至解釋了“白夜行”這個書名的含義。后面更多的在描寫人物的情感特點,比較特別的是,東野圭吾不是直接描寫男女主的情感,(外人看來男女主是沒有情感大的'),而是通過各種配角的情感讓你體會到男女主內(nèi)心最為隱晦復(fù)雜的情感。
讀這本書期間,腦中一直在想著《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他媽殷素素說的一句話“小心漂亮的女人”,東野圭吾和金庸老爺子一定在這方面翻過跟頭。表面上純潔、美麗、高雅、完美的雪穗內(nèi)心卻是是罪惡的,她黑暗的童年陰影無法去除,所以生命中沒有太陽,讓人心疼至極,然而她選擇的卻是讓周圍的人同樣陷入黑暗,特別是對繼母、最好的朋友和繼女的傷害(親母自己有問題),讓人覺得此女陰狠之極。而男主桐原亮司表面上是陰暗的,卻讓人一直恨不起來,他的弒父、謀殺等罪行,無不是在守護女主,承受父親罪行的后果,為雪穗不惜一切,他代替了太陽,成為雪穗的亮光,她便可以在白夜中行走。我原本以為,女主再冷酷無情,總要在男主為其獻身之時會有所觸動,畢竟是她人生中唯一的光亮,然而結(jié)局卻是“我早已經(jīng)沒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p>
看完整本書后不得不佩服東野圭吾的敘事技巧,雖然故事始末老套,一看便能猜的七七八八。然而通過高超的敘事技巧、獨特的配角描寫方式、細膩的情感處理,每章都有精彩完整的小故事,獨自看每章,仿佛男女主才是故事配角,這種讓讀者無時無刻不在從配角的一些情感變化或直覺中挖掘主角的秘密。
個人覺得,日本作家擅長處理人細膩的情感,但小說中總能體現(xiàn)出一種人性光環(huán)在人性黑暗面的無助感,好比川端康成、村上村樹等多位日本作家的著作,東野圭吾的偵探小說中亦有這樣的感覺,讀完后心情極度壓抑,好比心靈蒙上一層灰。雖能理解經(jīng)典的小說角色描寫往往是人性某個特點的放大與渲染,從而使故事更具引人入勝的邏輯,但在日本文學(xué)中往往會敘述美好的事物或女子總會被污穢的社會逼迫到心理扭曲,一度失去希望,這種心情極其壓抑,也是自己不能欣賞的一點。以后我向子女推薦文學(xué)作品,我肯定會推薦他們成年后再讀日本作家的作品,作為心理健康的正常人,過度放大人性的弱點會活得迷茫而壓抑。
白夜行讀后感篇三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行走”。直到書看到三分之二時,我才鎖定到底哪個人物是男主角。桐原司亮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天才級別的人物,作者理所當(dāng)然開始暗示讀者,而女主角就相當(dāng)明確,就如同書中最后提到的,有些人一直只能在黑暗中,而有些人可以活在陽光下,唐澤雪穗的放晴是男主的成全,而雪穗認為她的人生依然沒有太陽,只是有人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太陽這個角色。
故事貫穿了二三十年之久,最終不甘心的屜坦退休在很久后依然與桐斗智斗勇卻總是棋差一招,而桐原也為他罪惡的一生付出了代價。
小時候面對黑暗的人生,他們就迫不得已選擇了與所有孩子不同的命運,殺父弒母的行為早已讓他們對整個世界充滿敵意。對一切情感變得麻木。小說以女主唐澤為主線,以男主桐原為暗線,直到結(jié)尾,讀者才恍然醒悟。一個如此容易被主角占去光芒的人,在最后演繹得如此驚心動魄,就像令人驚艷的煙火,雖然在最后曇花一現(xiàn),但卻完美地詮釋了《白夜行》這部小說的精髓。
桐原在童年時進行了一次完美的謀殺,被害者正是他的生父。而長大后的他把許多事仍然做得天衣無縫,而永遠無法再回到孩提時那樣不讓人懷疑。故事的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嫁禍死者遺物未得逞,而桐原正是殺人兇手。讓我想起了電影《寒戰(zhàn)》中郭富城的臺詞:老天作了我們時間的證人,他們認為已經(jīng)做得天衣無縫,而時間永遠才是最細膩的?!币约爱吋铀鞯?,我花了幾年時間學(xué)會了像大人那樣畫畫,卻用了一生去學(xué)習(xí)如何像孩子一樣去畫畫。
白夜行讀后感篇四
東野圭吾最出名的一部推理小說,并在20xx年被搬上了小熒幕。盛名之下,國慶假期我也拜讀了這部小說。
30萬字的小說,花上4~5個小時就能念完,不過有一股郁結(jié)之情堵在心坎上,久久難以舒暢。類似的感受,若干年前讀完安妮寶貝的處女作《告別微安》后曾出現(xiàn)過。由此可見東野先生著實是個具有破壞力的作家。
日系推理小說給人感覺一直是不咸不淡不溫不火,著重揭示時代特征與人性掙扎,推理過程反倒不會太曲折,一般前3頁兇手必定出場。然后帶著各類閃閃亮的破綻告訴看官“我是大boss?!保ㄕ垍⒄樟餍侵O三浦友與出場一幕)。么有了與作者pk想象力與邏輯分析力的樂趣,推理小說也就只能純粹作為一部文學(xué)作品來欣賞了。
白夜行的人物設(shè)定與行文線索同日本另一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的名作《砂器》頗為相似。主人公年幼生活坎坷,遭遇非人的磨難。成長道路曲折辛酸費勁心機出人頭地。然后身邊有一位影子警察鍥而不舍的追緝真兇,破案的背后是對人性的探索與救贖。年幼時有過悲慘遭遇的少年成人后大多與社會格格不入,邏輯思維與常人不一樣,即便偽裝再好,稍有不慎全部報銷。機關(guān)算盡亦無用,只是越陷越深。不禁讓人感嘆宿命,許多事是無可奈何天注定。
故事跨越了20年,從70年代的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日本寫起到21世紀初為止??梢詮母鱾€小章節(jié)中明晰辨認出各個時代的明顯特征。70年代,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社會及人性都在極度自負與自卑中搖擺。失衡的心態(tài)讓人守不住道德的底線,紛紛墜落懸崖,害己害人。80年代,電子信息行業(yè)異軍突起,股市房市大熱,中期泡沫經(jīng)濟形成。各類新鮮事物闖進了人們的生活,信息化的加速發(fā)展給各個領(lǐng)域的企業(yè)也帶來了技術(shù)與管理上的新要求。90年代,泡沫經(jīng)濟破滅,但遺留下來的奢華風(fēng)尚依舊殘存。各類為年輕女性提供高級服務(wù)的行業(yè)依舊紅火。依附著這些時代的產(chǎn)物,故事一路發(fā)展。普通人只有積極應(yīng)對時局的變化才能在這場游戲中玩的如魚得水,雪穗與亮司無疑是其中的另類贏家。東野的布局恰到好處,毫不突兀,慢慢推進故事發(fā)展,娓娓道來時代變遷。
06年tbs電視臺將這部大作改變成11集多拉馬,搬上了木九劇場。菜花與山田的表演可圈可點,只可惜編劇把它處理成了家庭倫理催淚彈,使得它雷聲大雨點小,收視率與影響力都不及當(dāng)季的其他多拉馬。對比過去的砂器,黑革記事本以及后來的伽利略與流星之絆,這部真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一部。小說改編成劇,選材還是要慎重。
國慶之前將軍說她用一小時看完《信》后用了一下午消化情緒。此時此刻我也在掙扎該不該將《嫌疑犯x的獻身》與《變身》也一并郁結(jié)掉。
白夜行讀后感篇五
昨晚讀完這本書后,就像心里有一塊地方被堵住了,壓抑得聽歌都高興不起來。尤其是那一張無限制的大網(wǎng)在最后收口的時候真讓人心涼,“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她一次都沒有回頭”后來,又想,她沒有回頭,不代表她不傷心吧,因為在她的生命里,只有亮是她僅僅一點點的光,是她的靈魂。
雪穗說過:“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dāng)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倍Y(jié)尾,亮死了,她便沒有了靈魂,如行尸走肉一般沒有再回頭。
我覺得亮幾乎是沒有靈魂的,當(dāng)他看到桐原洋介的獸行時,他就只有終其一生的贖罪了,于是結(jié)尾時那把剪刀刺進了他的心臟。在事情還沒發(fā)生前,那把剪刀是亮生命里心愛的`物品,它象征著和雪穗之間的美好。事情發(fā)生后,那把剪刀就變成了他與她之間的贖罪工具。他用剪刀殺了父親,最后被剪刀所殺。他用那把剪刀剪了那張男孩和女孩”手牽手在陽光下散步”的剪紙,最后也因為剪紙被識破。所以十九年前就該刺進去的剪刀,十九年后終究還是刺了進去。亮司用死完成了他的贖罪。
如果當(dāng)初沒有桐原洋介的獸行,會不會就沒有那些罪行,一切都不曾發(fā)生,那么亮司跟雪穗只是兩個普通的孩子,他們頭頂上有太陽,他們能牽著手,在白天散步。
白夜行讀后感篇六
這本書,一直看了一半,都不明白究竟是在講什么。各種案件發(fā)生,未水落石出便轉(zhuǎn)而描述其他事件,甚至不明白,看了大半本,究竟跟書名白夜行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為什么是這個書名,而且人物那么多,事件也都毫無關(guān)聯(lián),這本書究竟想說什么。一開始當(dāng)鋪老板命案發(fā)生時,通過警察調(diào)查過程,我便已經(jīng)覺得當(dāng)鋪老板的兒子一定有問題,一個十幾歲應(yīng)當(dāng)陽光燦爛的孩子,總讓人覺得陰暗,甚至陰森。所幸我堅持看下來,到了這本書的后半部分,情節(jié)越來越有意思,各種事件也慢慢串聯(lián)起來,各種案件慢慢水落石出,愈發(fā)覺得桐原是個很可怕很殘忍的人。第一次感到同情是他說出希望在白天行走,他的生活只有白夜和黑夜。便大概明白了小說名想表達的含義,一瞬間覺得心酸,那么多年,從孩童時代開始,便承受許多沉重的事情,并且,為了隱瞞這些事情,而進一步做出更多傷害別人的事情,不斷制造謊言,又為了圓謊過得精疲力盡。雪穗在我看來也是飽受傷害而對一切都有戒備之心,不擇手段隱瞞一些事情并且保住自己擁有的一切。這部小說是個悲劇,最終守護雪穗多年的桐原為了讓一切死無對證,盡然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也是對雪穗最后的保護吧。雪穗最后的背影,總讓人覺得特別孤單特別滄桑,世界上唯一了解她陪伴她的人死在面前,她的心情必定相當(dāng)沉重,到她仍然得表現(xiàn)得毫不在乎。他們也算是青梅竹馬,這么多年暗無天日生活相當(dāng)痛苦,并且不能像常人一樣幸福地戀愛,每次聯(lián)系也是商討如何解決棘手的人和事。桐原剪出牽手男女送給店員的時候,感覺一切都那么無可奈何。小說寫得很棒,一開始各種情節(jié)都讓人饒有興趣地推敲,而到逐漸水落石出,我并沒有知道真相而高興,反而覺得實在很心疼這兩個人,即使他們作惡多端,這也是令人悲哀之處。該不該同情他們,內(nèi)心有些錯綜復(fù)雜的情緒。
白夜行讀后感篇七
果然呢,最后的結(jié)果是亮司以自殺承擔(dān)了一切,保護了自己心愛的女孩雪穗(我想如果我是亮的話我也會這么做吧?呵)說不上誰對誰錯,都是被社會被惡人逼出來的孩子。看到最后真的很同情亮司為雪穗做的一切,也很同情雪穗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這樣的折磨,是該怪她的母親嗎?我想是吧。
東野圭吾先生的作品內(nèi)容依然嚴謹,每個人物都有自己明確的作用。而且人物的心思也很細膩,雖然本書中出現(xiàn)的人物多大三十個(大概吧)但是處理的都很好,故事內(nèi)容也有跟隨日本的經(jīng)濟在走,不過有一點讓我讀起來很是費勁,那就是時間的交代,可能是地區(qū)不同,在這本書中時間的說明并沒有特別說明,只不過是或隱喻或不經(jīng)意的提及,這一點就需要讀者本身自己去關(guān)注了。
很棒的一本書,如果有喜歡推理小說的朋友可以閱讀感受一下這本書以及東野圭吾先生,他的小說真的很棒。特別提示一下哦,一定要用心去看呢,因為書中的人物真的很多,而且和我們聽習(xí)慣的中國名字不同,一個不小心就會記亂呢,這樣就無法體會讀這本書的樂趣了呢。
白夜行讀后感篇八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白夜行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沒有人喜歡悲劇,我也不能免俗,在看書的同時,我也在不斷地思考,亮司與雪穗的悲劇能否避免;亮司對雪穗的付出是否值得;亮司與雪穗究竟是什么關(guān)系……直到我看見這句話,才有所領(lǐng)悟。
“我的天空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憑借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dāng)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睍醒┧脒@樣說道。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亮司與雪穗不是戀人——他們早已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已然達到一種共生的關(guān)系。有人說雪穗根本不愛亮司,但我覺得雪穗對亮司的感情已經(jīng)超出戀愛這關(guān)系——對雪穗來說,亮司已然是太陽的存在了:沒人會愛上太陽,但無人不留戀太陽的光輝。至于亮司的付出是否值得,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論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古今多少癡情人,個中滋味自曉之。
那么,這場悲劇究竟能否避免呢?我的答案是不能。
悲劇源于扭曲的心靈,而扭曲的心靈又因何而來?在我看來,除了被至親之人所背叛、所脅迫、所遺忘外,殘忍,嚴酷,扭曲的社會環(huán)境才是根源。小說時間跨度極長,將近20年,而這20年也是日本大起大落的20年——70年代,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社會及人性都在極度自負和自卑中搖擺。失衡的心態(tài)讓人守不住道德的底線,紛紛墜落懸崖,害己害人。
第一次看推理小說,昨晚熬夜看完了,心里卻難以平靜。
不得不贊嘆于東野圭吾先生縝密的邏輯思維,同時又把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每一章都出現(xiàn)好幾個新人物,有人可能會覺得錯亂,但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在層層鋪墊,敘事情節(jié)也環(huán)環(huán)相扣,似乎沒有絲毫多余,不斷引發(fā)讀者思考,讓人不禁拍手稱好。
雪穗和亮司就像這本小說的封面,他們手牽手行走在黑夜里,童年的創(chuàng)傷讓他們選擇背向太陽,在陰暗罪惡世界里長大,一步步走向人性的毀滅。
小說以亮司的死,雪穗白色的背影,她一次也沒有回頭結(jié)束了。不知道沒有了亮司的光,雪穗以后會怎樣,她就像個面無表情的人偶,偽裝掩蓋著19年來所有的罪惡,而亮司就是那個替她行惡的白光。小說里從沒寫過兩人直面的言談,都依靠著錯綜復(fù)雜的人物事件進行揭露,以笹垣警官十多年逐步精湛的推理給我們道出了令人震驚的真相。
亮司是真的愛雪穗,或許也是為自己父親贖罪,可這種愛情無疑是扭曲的。他可以為雪穗做任何事,可以不擇手段,不惜代價讓她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而自己卻甘愿在白夜里走路,看著一雙充滿血腥的手。
雪穗愛亮司嗎?我看不太出來,只是沒有亮司就沒有了她,我記得她跟一成說過,她不知道怎么去愛一個男人,或許她早就失去了人性,對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感情。
童年受的創(chuàng)傷并不是你去傷害無辜,危害社會的理由,當(dāng)你可以選擇太陽的時候,你卻走向無盡的罪惡,所以不管你之前有過怎樣的遭遇,都是不值得別人同情的。
從東野圭吾的這本小說里,讓我們唏噓的不僅是人性,還有這個社會吧。原生家庭環(huán)境固然很重要,但不容忽略的是良好的教育,因為高智商高情商的人還不斷去犯罪,大概是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事情。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dāng)成白天。你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輾轉(zhuǎn)幾次,終于將它看完,無不被東野的筆觸打動。
時跨十九年的案子,若不是笹垣執(zhí)著,桐原與雪穗終將淹沒人海,繼續(xù)他們在白夜里的行走。真相到底如何?萬物有始有終,難道都皆有真相?不得而知,有可能我們一直信以為真的事實,恰恰是最直接的謊言。
對于桐原,我是同情的,他本不該躊躇于黑暗中,但父母所行,卻直接將它推向深淵,一錯再錯。他對雪穗,或許一直懷有愧疚,自此,他成了她的保護人,又或共生者。對于雪穗,她可憐卻也無情,完美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一冷漠的心,但縱使她內(nèi)心強大也依然會脆弱,對于“情”字,早已在幼年時消失。之后,她隱藏、掩飾,為想要的東西不擇手段。就算在最后一刻,面對桐原的死,她依舊沒有回頭。
他們在童年都受到過傷害,原本純潔的心收到萬劫不復(fù)的打擊,注定這一生都不好過。
可憐,可悲,可嘆。從最開始看就在想,絕對跟桐原和雪穗脫不了關(guān)系,他倆肯定有著某種聯(lián)系,卻沒想到這么深。邊看,邊在想,桐原和雪穗,小小年紀,怎么心機這么深,怎么能設(shè)計的這么完美,洞察人心到了一種什么地步,看到后面,揭曉他們之所以變成這樣,是經(jīng)歷了那樣的不堪和痛苦,又十分同情,尤其是雪穗。桐原死的那么倉促,徹底陷入黑暗,卻未必不是解脫。而雪穗,失去了她黑暗人生中唯一的太陽,又該何去何從呢?她的本性還能回歸善嘛?我覺得難。她其實已經(jīng)習(xí)慣于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了,只是以后再也沒有槍虎魚了,槍蝦被抓是遲早的事。不過內(nèi)心還是希望她能放下屠刀,重新活。
還是希望社會簡單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雪穗無疑是最不幸的那一個,她一生都行走在沒有光的日子里,亮司是她唯一的光。誠如雪穗對夏美說的那句,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dāng)成白天,可隨著這光的消逝,雪穗將永遠置身于暗日里了。
為亮司嘆息,為雪穗嘆息,這世上沒有如果,有些事發(fā)生了便是發(fā)生了,兩個孤獨單純的靈魂在殘酷的現(xiàn)實里相互依存,就如蝦虎魚和槍蝦般,一旦一方不在了,另一方還能存活多久?結(jié)局雪穗沒有回頭,她如何回頭,她不能回頭,她只能在暗夜里繼續(xù)前行。
尼采說,當(dāng)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雪穗和亮司在殺死惡魔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然變成了惡魔,在往后的歲月里,他們無所不用其極,處心積慮的保護著彼此那顆脆弱的靈魂,代價是以傷害無辜的他人為前提。我們無法責(zé)怪他們,只會深深地思考人這個東西,這世界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獄。有的人從小就活在黑暗里,像在白夜里行走。
雪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則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fēng)管中徘徊。
如此美貌的雪穗,如此狡猾的技法,如此狠毒的內(nèi)心,這可能和她的童年有關(guān)吧。畢竟,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環(huán)境很有關(guān)系的??珊抻挚蓱z,她如今變成這副模樣,和她的母親,社會都分不開的。
而桐原亮司呢,一直在背后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女孩,在黑暗的通風(fēng)管中徘徊無數(shù)次。他看到了父親的丑陋,為了守護心愛的人,不惜殺掉父親。為最愛的人,做了這么多違法的事。
以仇恨報復(fù)仇恨,那么得到的是黑暗。雪穗和桐原兩個人,報復(fù)身邊所有傷害自己的人。雪穗這19年只是在追逐名利,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最高處俯瞰人生,對于桐原更多的是利用和依靠。桐原雖然是行走在黑夜中,但是內(nèi)心卻是真摯的愛著雪穗;而雪穗看上去像在白天中行走,卻擁有著黑暗的內(nèi)心,利用桐原來達到物質(zhì)和欲望的追求。雪穗的生活是一種假象,看上去活在陽光下,其實她一直在黑夜中掙扎,我想白夜行這三個字是寫給雪穗的吧,雪穗的白天都是桐原用盡自己的力氣為她照耀的。
讀小說的整個過程,心情是沉悶抑郁的。
唐澤雪穗獲得成功了嗎?她的生活幸福嗎?肯定不是。她追求的不是成功、幸福,而是某種目標——躋身上流社會。這樣活是她的一種選擇。同樣,她的“共生對象”桐原亮司的人生是成功的嗎?如果說他的人生就是為了幫助雪穗進入上流社會,那么他成功了。按照正常人的價值來衡量的話,他失敗的太離譜:沒有正常朋友、家庭和工作。桐原亮司一身都為了唐澤雪穗而活:為了她殺死自己的親生父親、為了她做了都子事件、江利子事件、典子使事件等等。
回想他們相識之初,桐原為雪穗剪紙,這是懵懵懂懂的愛,他們看一樣的書、他們有同樣不幸的童年。又由于殺父事件把他們綁得更緊。深刻的愛只能來源于坦誠、信任和無私,他們兩人除了彼此不可能會有第三者插足。桐原其實原本可以不這么做,他甘愿付出這么多,很容易看出這是愛的表達。在我看來,雪穗愛桐原就沒有這么多了。
在桐原死后,雪穗都沒有回頭看過他一眼。桐原為了保護她,帶著所有的秘密與事實跳樓身亡,心臟上插著那把曾經(jīng)刺破父親心臟的剪刀。雪穗的心夠硬夠狠!但也許這是她對桐原的理解,如果她承認了一切,他倆的一切努力將付諸東流,全部都將回到原點。
人性就是這樣復(fù)雜,白中有黑,黑中有白,多情中有無情,無情中有深情。
書略厚,大概五百多頁,開始的時候略有苦惱,感覺很難看完這么厚的書。不過幾天時間里,已經(jīng)看了一半了,理由就是它有一種吸引力,吸引著我要盡快的讀完它,唯恐時間長了或是斷了之后就接不上了。
這是東野圭吾一本評分很高的推理懸疑小說,故事是按照時間線來逐漸推進的,隨著時間推進不斷的有新的故事發(fā)生,有新的人物出現(xiàn),但卻沒有偏離主線,仿佛是一顆樹木不斷的生長,添枝冒葉。而且當(dāng)細節(jié)逐漸多起來的時候,仿佛好像抓住了一些什么,窺探到了故事的緣由。
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第一次在文中見到“白夜”二字,明白了原來書名的出處是在這里。緊接著描述桐原用剪刀剪出了一個戴帽子的男孩牽著一個女孩的剪紙,我又恍然明白了,原來本書封面上的那個圖案出自這里。
每一個新事件的發(fā)生,首先都會令人會產(chǎn)生各種疑惑,但作者在文中卻又以一個細節(jié)或一句的描述為你帶來線索,當(dāng)線索越來越多,事件背后的真相也就越來越清晰。在本書最后部分,以一種敘事推理的方式,清楚了的分析交代了整個故事的緣由。
對于本書女主角的感覺,我只能用細思極恐來形容,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而且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但在大家面前卻又表現(xiàn)成一個美貌精干善解人意的好人,這也正是她的可怕之處。而男主角就是這所有計劃的執(zhí)行者,為女主角掃除障礙,保護她,是女主角在黑暗里的影子。正如書中所言,他們關(guān)系就像是槍蝦與蝦虎魚。
本書的美妙,真的只有當(dāng)你讀它的時候才能深切體會到。
白夜行讀后感篇九
看完《嫌疑人x的獻身》接著又看《白夜行》,看得我整個人都支離破碎了,這兩本書寫的確實不錯,直到最后一刻你才會知道故事的真正結(jié)局,而結(jié)局卻讓人撕心裂肺。
尤其是《白夜行》,剛開始只是發(fā)現(xiàn)很多凌亂、壓抑、悲涼的故事片段,后來才漸漸發(fā)現(xiàn)事情的主線是隨著亮和雪人物展開。
雪穗的“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dāng)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睆乃倪@句話,我本以為:由于以前生活所受的各種磨難,所以她永遠生活在黑夜里,但是因為亮司愛著她,所以這份愛能替代太陽,對她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而且憑借亮司的智慧和對她那毫無保留的付出,她能把所有的事情改變,黑夜也能變成白天。
亮和雪的人生就像是令人絕望的無底洞,現(xiàn)實一絲絲地抽干他們身上那僅存的希望,無論他們怎樣地掙扎,那只能是徒勞無益的。在黑色的邊緣,他們把別人推下深淵的同時,自己也永世不得翻生。
如果一切丑陋罪惡的事情在亮司和雪穗孩提時候都不曾發(fā)生,那么亮司跟雪穗只是兩個普通的孩子,他們頭頂上有太陽,他們牽著手,在白天散步。不至于像書中描述白天也像是黑夜。
絕望的念想,悲慟的守望!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33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