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及其原文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0:26:07
仿寫及其原文范文(18篇)
時間:2023-11-19 10:26:07     小編:MJ筆神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目標和路徑。注意總結的語法和拼寫錯誤,以免影響整體的專業(yè)性和可信度。如果對總結的寫作有困惑,不妨閱讀以下一些范文,或許能找到答案。

仿寫及其原文篇一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譯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舉行禊飲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無不到會,老少濟濟一堂。蘭亭這地方有崇山峻嶺環(huán)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映襯在左右,引溪水為曲水流觴,列坐其側,即使沒有管弦合奏的盛況,只是飲酒賦詩,也足以令人暢敘胸懷。這一天,晴明爽朗,和風習習,仰首可以觀覽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眾多的物類,縱目游賞,胸襟大開,極盡耳目視聽的歡娛,真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人們彼此親近交往,俯仰之間便度過了一生。有的人喜歡反躬內省,滿足于一室之內的晤談;有的人則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羈。雖然他們或內或外的取舍千差萬別,好靜好動的性格各不相同,但當他們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時,感到欣然自足時,竟然都會忘記衰老即將要到來之事。等到對已獲取的東西發(fā)生厭倦,情事變遷,又不免會引發(fā)無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歡欣,很快就成為歷史的陳跡,人們對此尚且不能不為之感念傷懷,更何況人的一生長短取決于造化,而終究要歸結于窮盡呢!古人說:“死生是件大事?!边@怎么能不讓人痛心啊!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fā)的感慨,其緣由竟像一張符契那樣一致,總難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嘆一番,不過心里卻弄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我當然知道把死和生混為一談是虛誕的,把長壽與夭亡等量齊觀是荒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處。所以我要列出到會者的姓名,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盡管時代有別,行事各異,但觸發(fā)人們情懷的動因,無疑會是相通的。后人閱讀這些詩篇,恐怕也會由此引發(fā)同樣的感慨吧。

仿寫及其原文篇二

夏盡綠葉枯,冬到枯葉盡.

紛飛的落葉如蝶般從我的眼前飄飛而過,突然間閃電式的靈感擊酸了我的心靈,讓我回想起去年我從一片樹林下穿過.

那天,天很冷,風是刺骨的,因為是深冬了.

那天我離開喧囂的塵世,那里顯得十分的深幽,寂靜.寒號鳥的啼叫聲不時從樹林深處傳來,因已是傍晚時分,可能它是在叫喚著心愛的人兒快點歸來.這不得不讓我感觸到珍惜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是多么可貴.

寒冷的空氣在我的眉間凝卻了,冰冷的水珠長在眉毛上,就讓它躍動吧!我雙手藏在口袋里,靜靜地站在那里,雙眼注視著遠方,感悟這溫馨的時刻.小水滴布滿了我的外衣,這是冬之韻,因為它是細雨.飄雨使人心冷,然而寒冷又不失深冬的神韻.

朦朧的樹影在冷空氣里,顯得那么的堅韌,剛強.

飄落的葉子被濕得那樣的悲涼.悲涼的并不是它,是我這位多愁善感的男孩觸景生情罷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冬日勝春朝.

遍地落葉。

地上留下了兩竄彎彎曲曲的足跡,模模糊糊,最后消散了,不見了.

我腳步不由得不止.

因為我的眼前竟然出現(xiàn)了一株隨風擺動的蒲公英.

原來生命是這樣讓人喜悅、敬畏.

它在冷雨寒風的洗禮下,變得堅強了.

它隨著北風而歡呼著.

它已熔入生活里了.

它已經學會適應生活了.

我再也找不到它往昔的脆弱了.

我往上提一下褲桶,左腳稍往后一退,身子一動,往下一蹲,頭稍微一低,顯現(xiàn)在我面前的正是我所尋找的同路人.

晶瑩的水珠,依依不舍地留在葉子上,滋潤著,呵護著,它們彼此珍惜著對方.

我看到這一幕而感動不已.

風到這里就停,雨到這里就無聲.

是因為此時我用身軀保護著它,它是大自然的主人,也是我的朋友.

它為我們的生活點綴著,鼓舞著.

雖然它渺小,可它在我的心里是偉大的,可愛的.

風大了,雨急了.

我告別了它,離開了我生命里的一站,結束了我生活里的一幕,它卻永遠留在我的心里,記憶里.

因為它是生命!

仿寫及其原文篇三

今天,我的牙齒和舌頭發(fā)生了爭吵。因為我不小心咬到了舌頭。

舌頭粗聲大氣地說:“你這個粗魯?shù)募一?,咬到我了”?/p>

牙齒說:“我不是故意的,再說,你又不該這樣罵我”。

舌頭生氣地瞪了牙齒一眼又說:“咬到我也不說對不起,真沒有禮貌。哎喲,痛死我了!”‘活該‘牙齒說。

經過九九八十一個回合后,雙方都敗下陣來。

只聽見鼻子爺爺意味深長地說:“你們都不是故意的,還是和睦相處吧”!

它們聽了,都不好意思,異口同聲地說:“對不起,請原諒我。”

它們又和睦相處了,互相約定:再也不吵架了。

篇二:爭吵。

今天,我和同桌吵架了。

仿寫及其原文篇四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p>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鳥兒說完,就向南方飛去了。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

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

樹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p>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山谷里有個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著。鳥兒落在工廠的大門上。她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大門回答說:“樹么,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掉了?!?/p>

鳥兒向村子飛去。

在一盞煤油燈旁,坐著個小女孩。鳥兒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兒嗎?”

小女孩兒回答說:“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里亮著?!?/p>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兒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仿寫及其原文篇五

有人說,它是一個頑皮的小孩。

有人說,它則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可愛時,它給農作物帶來生機,又可以洗刷人的煩惱,能為人注入鮮活的養(yǎng)份!

雨,為我的生活帶來色彩,為我指明我未來的路,讓我的生活更加坦然,轟轟烈烈!

我愛你——雨,但我更愛你的可愛!

天上的云很不耐煩,全都聚集在一起,罩住整個天。天開始灰暗起來,陰沉沉的,使人的情緒一下子掉到了最底層。接著,一束又一束的雨從天上撒落,落在池塘,落在古道,落在屋頂。雨調皮地跳躍于人們的頭上,路上的人只好用書或者其他物體擋住著突然來的雨。他們心里一定在想:這雨真頑皮!雨可不管那么多,它們還是呢們肆意,那么放蕩。雨落在江南的一種特別的屋子上——這種屋子屋頂呈三角形,可以使雨水順利地往下流。果然,雨滴順勢下滑,“啪嗒”一聲,清脆響亮。屋檐下更有一景觀。雨柔順地流下來,形成了雨簾。

過了一會兒,雨停了,煙霧也三了,金黃色的霞光把周圍一染,剛才的溫柔的感覺揮之不去而更加濃!

仿寫及其原文篇六

室不在大,能住即行。棉被雖薄,能蓋則行。斯是陋室,唯吾心平。苔痕上階綠,蟋蟀入室鳴。談笑二三聲,往來不需迎。能夠聽風鈴,看流星。安靜無人打擾,無對月之傷情。那有蟋蟀聲,也有風吹聲。余笑曰:“如此而已”!

仿寫及其原文篇七

白云是藍天的收藏,純潔中透著藍天的無瑕;群星是夜空的收藏,閃爍中映著夜空的光芒;浪花是大海的收藏,翻卷中有著大海的澎湃……我點點滴滴的收藏中有著歡笑與淚水,有著執(zhí)著與堅強,有著青澀與稚嫩,有著勇敢與堅強。

我喜歡收藏心情。悲傷、歡樂、痛苦、哀愁、憂郁……一種種心情就好像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低沉與高昂交織,譜寫成了一曲曲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

每當音樂響起,心緒就會隨之起舞,回到往昔。我喜歡收藏感動。

一本書、一首歌、一段話、一個鏡頭,或是一個舉動總會讓我感動。每份感動都有如珍珠般串聯(lián)在一起,輕輕將這份感動埋藏心底。

我喜歡收藏安謐。黑夜降臨時,坐在窗前,細數(shù)天上的星星,一顆顆宛如鉆石般閃亮,一切聒噪仿佛被這光芒掩蓋,一切沉浸在寧靜中。

在寧靜中沉淀心情,該是何等的愜意!我喜歡收藏浪漫。庭院的櫻花樹下,陣陣風過,花瓣便旋轉著舞蹈,在空中飄飄灑灑,遠遠望去,一虎常港端蕃得歌全攻戶場唯美的櫻花雨正緩緩地下著。

于是,心也跟著櫻花花瓣在空中旋轉,體驗著微小的快樂在空中迅速升溫。歲月走過,我的收藏愈來愈多,回憶也像一本書般愈來愈厚。

我喜歡我的收藏,因為它們正像白云給藍天帶來的無瑕,群星給夜空帶來的光芒,浪花給大海帶來的澎湃一般,給我?guī)砹藷o盡的歡樂和無窮的遐想。

仿寫及其原文篇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學生篇。

分不在多,六十則行;書不在讀,能抄則贏。日晤周公,夜談愛情。吃穿問父母,出入坐計程。談笑皆游戲,往來一大群??梢院粲雅?,摔酒瓶。無學習之天分,無讀書之閑情。晚上網吧睡,白天街上行。老師云:“何用之有?”

寫作“銘”

寫不在多,有字則靈,詞不在好,能用則行。斯是作文,惟吾真心。段落巧安排,構思有創(chuàng)新,敘寫中外事,感慨古今情。可以用記敘,抒真情。無文體之規(guī)范,無語法之束縛。議論說明文,敘事抒情篇,學子云:“好文妙文?!?/p>

交友“銘”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則靈。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難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處事有默契??梢酝?,共患難。無爭吵之亂耳,無猜嫉之勞形。戰(zhàn)國廉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網絡“銘”

網速不在快,能上就行。游戲不在多,好玩則靈。斯是網絡,唯吾盡情。網站進的多,游戲打的勤。琢磨發(fā)信息,尋思看視頻。可以發(fā)圖片,看電影。無嘮叨之亂耳,無家務之勞形。雖非天堂,堪比學堂。網客云:“好玩好玩?!?/p>

奸商銘。

貪官銘。

學習銘。

筑樓之道,地基要好;種樹之道,根要扎牢。不走就跑,遲早摔跤。學習也一樣,基礎焉能少。基礎學不好,何能有提高。一步登天者,哪里找。無平地之高樓,無斷根之木草?;A要打牢,才能學得好。學之道,基礎重要。

老人銘。

年不在低,沒病就行。子不在多,孝字先行。斯是居室,詩畫書琴。夕陽無限好,霞光暖人心。說學逗唱嘆,樣樣我都行??梢詽矟不ǎ⑸⑿?。無紛爭之亂耳,無病痛之勞形。別人聲聲嘆,我卻笑吟吟。旁人云:童心未泯。

家庭銘。

房不在大,能住就行。人不在多,熱鬧則行。家雖簡單,卻很溫馨。走進小書房,書本入眼睛。聽首流行歌,看部好電影??梢粤牧奶欤務勑?。沒有痛苦哀愁,只有快樂開心,天天笑嘻嘻,年年喜盈盈。眾人云:歡樂家庭!

課桌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陋室,惟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梢援嬄?、寫書信。無書聲之亂耳,無作業(yè)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稱游樂廳。學子云:混張文憑!

仿寫及其原文篇九

仿寫《陋室銘》。

九(4)王園園。

友不在多,有心就行。情不在深,志同就行。斯是好友,談天說地。書籍桌上放,話語滿天飛。談笑有同學,往來無小人,可以看名著,觀電影。無小人之亂耳,無作業(yè)之勞形。古時高山流水,今日琴瑟合鳴。古人云“何樂之有?”

生活銘。

九(4)劉明政。

房不在大,有家則成。名不在響,有志則靈。斯是陋室,能住就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粤牧奶?,敘敘情。無煩惱之憂心,無愁苦之抗爭。四面有親人,八方有好友??鬃釉疲骸昂温??”

九(4)開智慧。

朋不在多,有心就行。友不在華,有德就行。斯是貧友,惟吾德馨。談笑有共鳴,往來無猜疑??梢粤闹鞠颍嗠s志。無酒肉之誘惑,無噪音之亂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吾曰:“何寂之有?”

九(4)王璐。

聚不在常,有心則行。禮不在輕,有意則行,斯是友誼,需吾重視,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狐朋??梢哉撾y題,閱群書。無雜事之擾心,無嘈雜之勞神??鬃釉疲骸按四苏嬗??!?/p>

九(4)劉清清。

話不在多,有情就行。禮不在貴,有意就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海內存知己,天涯多朋友。談笑有意趣,打鬧無仇敵,可以共患難,同思福。無惡語之傷人,無閑言之傳播。古有管鮑情,現(xiàn)有你我意,眾人云:“此乃真情”。

朋友銘。

九(4)鄒哲宇。

友不在利,有情則好。情不在深,有意則行。斯是友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有一言,我必行,友有難,我相助。無內外不合,無心口不一。是問:“何損之有?”

點評:學生仿寫的《陋室銘》,各有各的精彩。他們都結合自身的'情況表明了對“友誼”、“生活”、“朋友”的看法,語言流暢,善用典故。(曹小娟)。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能夠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云:“混張文憑”。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一

原文:

呂祖儉字子約,金華人,祖謙之弟也。受業(yè)祖謙如諸生。監(jiān)明州倉將上會祖謙卒部法半年不上者為違年祖儉必欲終期喪朝廷從之詔違年者以一年為限自祖儉始。終更赴銓,丞相周必大語尚書尤袤招之,祖儉已調衢州法曹而后往見。潘時經略廣東,欲辟為屬,祖儉辭。除司農簿,已而乞補外,通判臺州。寧宗即位,除太府丞。時韓侂胄浸用事,正言李沐論右相趙汝愚罷之。祖儉奏:“汝愚亦不得無過,然未至如言者所云。”韓侂胄怒曰:“呂寺丞乃預我事邪?”

會祭酒李祥、博士楊簡皆上書訟汝愚,沐皆劾罷之。祖儉乃上封事曰:“陛下初政清明,登用忠良,然曾未逾時,朱熹老儒也,有所論列,則亟使之去;彭龜年舊學也,有所論列,亦亟許之去;至于李祥老成篤實,非有偏比,蓋眾聽所共孚者,今又終于斥逐。臣恐自是天下有當言之事,必將相視以為戒,鉗口結舌之風一成而未易反,是豈國家之利邪?”

又曰:“今之能言之士,其所難非在于得罪君父,而在忤意權勢。臣恐事勢浸淫,政歸幸門,不在公室。私憂過計,深慮陛下之勢孤,而相與維持宗社者浸寡也。”疏既上,束檐待罪。有旨:呂祖儉朋比罔上,安置韶州。祖儉至廬陵,將趨嶺,得旨改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詔令歸葬。

祖儉之謫也,朱熹與書曰:“熹以官則高于子約,以上之顧遇恩禮則深于子約,然坐視群小之為,令子約觸群小而蹈禍機,其愧嘆深矣?!痹谥喫x書窮理,賣藥以自給。每出,必草履徒步,為逾嶺之備。嘗言:“因世變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矣;因世變而意氣有所加者,亦私心也。”所為文有《大愚集》。(節(jié)選自《宋史·呂祖儉傳》,有刪改)譯文:

呂祖儉字子約,是婺州金華人,呂祖謙的弟弟。(呂祖儉)像其他學生一樣跟著哥哥呂祖謙學習。任明州倉監(jiān)官,將要上任,恰逢哥哥呂祖謙去世。吏部四選注授官員差遣的規(guī)定半年不上任的為逾限過犯,呂祖儉決心打算服滿為期一年的喪期,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詔官員上任逾限以一年為期限,以呂祖儉開始。

呂祖儉守滿一年喪赴銓選,丞相周必大告訴尚書尤袤招用他,呂祖儉已調任衢州法曹而后來前往拜見(尚書尤袤)。潘時正任廣東經略使,想要征召呂祖儉為屬官,呂祖儉辭謝。后被任命為司農簿,不久以后請求補任外官,通判臺州。寧宗(趙擴于1195)即皇帝位,任命呂祖儉為太府丞。當時韓侂胄漸漸當權,正言(官職名,掌對皇帝規(guī)諫諷諭)李沐談論右相趙汝愚并要求罷免他。呂祖儉上奏:“趙汝愚也有過錯,但是沒有到像議論的'人所講的那樣的地步?!表n侂胄憤怒地說:“呂寺丞難道要干預我的事情嗎?”

適逢祭酒李祥、博士楊簡都上書為趙汝愚辨冤,李沐都一一彈劾罷免他們。呂祖儉就用袋封緘上書奏事說:“陛下剛登基時政治清明,選拔重用忠良之士。然而未執(zhí)行多久,朱熹是耆宿儒臣,有所議論,就趕快使他離開朝廷;彭龜年是舊朝學者,有所議論,就趕快答應他離開朝廷;至于李祥閱歷多而練達世事、篤敬誠實,沒有偏私結黨,這是眾人所共同信服的,現(xiàn)在又終于被斥責放逐。我恐怕從此天下有應當說的事情,必將會相視以(他們被貶斥)為告誡,閉口不敢進言的風氣一旦形成而不容易糾正過來,這難道對國家有利嗎?”

又說:“現(xiàn)如今敢于直言之士,他們直言的難處不在于怕得罪君主,而在于怕觸犯有權勢之人。我擔心事態(tài)積漸而擴及,政令決策歸屬于寵臣,不在朝廷。私下?lián)鷳n太甚,很擔心陛下勢單力孤,而相與維持國家的人漸少?!弊嗍枰焉铣?,呂祖儉在家待罪。有圣旨說:呂祖儉與人勾結欺騙皇帝,貶謫到韶州居住。呂祖儉到達廬陵,將要往嶺外,得朝旨改送吉州居住。遇朝廷大赦,酌量移往高安。慶元二年(1196)去世,詔令歸葬。

呂祖儉被貶謫,朱熹寫信給他說:“我以官職則比子約你高,以皇上顧遏恩禮比子約你重,然而(我)坐視這些小人的行徑,讓你觸犯眾小人而招惹禍端,這慚愧與自嘆不如太深了(我深感慚愧,太不如你了)?!痹谥喫瑓巫鎯€讀書窮理,賣藥以自給。每次出行,一定穿著草鞋徒步行走,作為過南嶺的準備。他曾說:“因為世事變遷對其有所打擊折磨,便喪失他一向堅持的人,本來就不值得一提了;因為世事變遷卻意志勇氣有所增益的,也是出于本心。”所寫文章有《大愚集》。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二

車輛隆隆響,戰(zhàn)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爺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塵埃飛揚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云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征士兵怎么樣,出征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征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歲到西部邊疆去種田。去時里長給有的壯丁裹頭巾,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邊疆無數(shù)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里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況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zhàn),被驅使去作戰(zhàn)與雞狗沒有分別。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伸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h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里出?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于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zhàn)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啾啾地喊叫。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三

《兵車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敘事詩。全詩寓情于敘事之中,在敘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后呼應。改寫兵車行1000字作文結構清晰,中心突出。

今天天氣很好啊,秋高氣爽,萬里無云,是出門的好日子。只是遠處塵霧彌漫,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吵鬧聲?!俺鋈タ纯?還是別去了,見了也是心有而力不足,反而更難過,還是看看吧!”

杜甫走出房子,朝遠處的咸陽橋走去。這時,車輪聲,馬叫車震天動地,原來是大隊伍在行軍,士兵們的弓箭都掛在腰間,手里拿著刀刀槍槍。部隊后面跟來了一大群人,都是士兵的父母和妻子兒女。又一陣塵埃覆蓋了整座咸陽橋,只看到人們跺著腳,聽到人們哭著,喊著,聲音悲傷極了。杜甫心如刀絞,站立不安。

士兵們過來了,個個萎迷不振,很痛苦的樣子。杜甫攔住一個士兵問:“你們遠征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家人為什么哭的那么傷心?”那個士兵說:“征兵沒完沒了,戰(zhàn)士們全都戰(zhàn)死沙場了。”別一個士兵憤憤的說:“有的士兵15歲就被征去打仗了。有時活著回來已有四五十歲了,還要被征去到西面屯田。老了也不能回家。大多數(shù)男丁都走了,家里靠誰呀?”

杜甫聽了痛苦欲絕,想:“邊境的戰(zhàn)士們死得死,傷的傷,血流成河了,可皇帝還是開拓邊疆沒完沒了。”

“老人家,您不知吧,”一個婦女說,“華山以東那么大地方,到處長滿了雜草,偶爾有一兩個健壯的婦女們下地去耕田鋤地,可莊稼長得很不景氣,更何況關中人打仗能吃苦,多次征兵都像驅趕雞狗一樣啊。”

另一個士兵說:“老人家雖關心我們,我們又怎么敢說呢?這群官吏根本不把我們當人啊。今年冬天,就沒有讓士兵們休息。家里,縣官們還急著收租催稅。家里沒有勞動力,讓我們怎么弄這租稅呢?”

一個老者說:“我現(xiàn)在才知道生女兒好,女兒嫁到鄰村,還能見面。若是兒子,難免要戰(zhàn)死沙場,到最后尸體也見不到,您沒見過荒草叢生的青海邊,白骨累累沒有人收拾,冤魂餓鬼數(shù)也數(shù)不清,凄慘悲壯,使人傷心。”老者說著時,好幾個戰(zhàn)士都掩面哭泣了。

杜甫聽了,痛苦難熬。他想:自皇帝不理朝政,楊國忠奸賊掌管朝政以來,他不顧人民死活。他想著便失聲痛哭,哭完后,趕回去寫下了《兵車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四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學記》原文及其翻譯,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發(fā)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队洝吩唬骸倍曜訒r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

《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其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yè),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教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队洝吩唬骸比跛拇ㄆ鋷煛?,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說話和考慮問題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賢良人士輔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聲譽,但還不足以聳動群眾的聽聞。禮賢于德行賢良的人,親近于才藝廣遠的人,就足以聳動群眾的聽聞,但還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處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這一定要通過學習呀!

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統(tǒng)治人民,首先要設學施教?!渡袝睹菲姓f:“始終要以設學施教為主”,就是談的這個道理??!

盡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會知道它的美味的;盡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yè)的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鉆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秲睹菲f:“(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古代設學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一“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大學。

(學校)里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學生斷句分章等基本閱讀能力的情況,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在廣博的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yè)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推論事理,并有堅強的信念,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達到這一階段的學習標準)叫做“大成”。唯有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學習)”。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使他們一入學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學生按鼓聲開箱取出學習用品,使他們嚴肅地對待學業(yè);同時展示戒尺,以維持整齊嚴肅的秩序;(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夏祭不去考查學生,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按自己的志愿去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先觀察而不要急于對學生的問題給予解答,(用以)反復詳審學生的思維活動;年長的學生請教教師,年少的學生要注意聽,而不要插問,因為學習應循序漸進,不能越級。這七點,是施教順序的大綱。古書上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宮首先要盡職,讀書人要先立志”,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大學的教育活動,按時令進行,各有正式課業(yè);休息的時候,也有課外作業(yè)。課外不學雜樂,課內就不可能把琴彈好;課外不廣泛運用比喻,課內就不能寫好詩句;課外不學好如果做好家室,課內就學不好禮儀。不喜歡那些才藝學問,就不可能樂于對待所學的正課。所以,君子對待學習,課內受業(yè)要學好正課;在家休息,要學好各種雜藝。唯其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親近師長,樂于與群眾交朋友,并深信所學之道,盡管離開師長輔導,也不會違背所學的道理?!秲睹菲姓f:只有專心致志謙遜恭敬,時時刻刻敏捷地求學,在學業(yè)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今天的教師,單靠朗誦課文,大量灌輸,一味趕進度,而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們不能安下心來求學。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學的方法違背了教學的原則,提出的要求不合學生的實際。這樣,學生就會痛惡他的學業(yè),并怨恨他的老師,苦于學業(yè)的艱難,而不懂得它的好處。即使學習結業(yè),他所學的東西必然忘得快,教學的目的也就達不到,其原因就在這里?。?/p>

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的錯誤沒有發(fā)生時就加以防止,叫做預防;在適當?shù)臅r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齡特征而進行教育,叫做合乎順序;互相取長補短,叫做相互研討。這四點,是教學成功的經驗。

錯誤出現(xiàn)了再去禁止,就有產生抗拒而難以克服;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后補救,盡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施教者不按不按教學內容的一定順序傳授知識,打亂了條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個人瞑思苦想,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形成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學成功的經驗,又懂得教學失敗的原因,就可以當好教師了。所以說教師對人施教,就是啟發(fā)誘導:(對學生)誘導而不牽拉;勸勉而不壓制;指導學習的門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教師對學生)誘導而不牽拉,則師生融洽;勸勉而不強制,學生才能感到學習是件愉快的事;啟發(fā)而不包辦,學生才會自己積極思維。能做到師生融洽,使學生感到學習容易,并能獨立思考,可以說是做到了善于啟發(fā)誘導了。

學生在學習上有四種過失,是施教的人必須要了解的:人們學習失敗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貪多務得,有人是失于學習過于偏狹,有的人失于見異思遷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學習上不能持久,淺嘗輒止。這四點,是由于學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師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才能幫助學生克服缺點。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發(fā)揮其優(yōu)點并克服其缺點。

會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著唱;會教人的人,要誘導學生自覺地跟著他學。教師講課,要簡單明確,精練而完善,舉例不多,但能說明問題。這樣,才可以達到使學生自覺地跟著他學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學境界中的難易甘苦等種種情況,才能知道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正確的與錯誤的不同思想傾向和教學方法,才能對學生多方面靈活的啟發(fā)誘導。能夠多方面啟發(fā)誘導,才能當好教師。能當好教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當人君。所以說,當教師的,就是憑借(老師)來學習成為君上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選擇教師不可不慎重。古書上說:“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師”。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凡是學習的關鍵,嚴師是難能可貴的。教師嚴格才能重視他傳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師重道,百姓才能專心求學。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兩種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師,不以臣子相待。根據(jù)禮制,(這二種人)雖被天子召見,可以免去朝見君王的禮節(jié),這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的緣故。

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費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師;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會提問的人,象木工砍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再砍堅硬的節(jié)疤一樣,(先問容易的問題,再問難題),這樣,問題就會容易解決;不會提問題的人卻與此相反。會對待提問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象撞鐘一樣,用力小,鐘聲則小,用力大,鐘聲則大,從容地響,留有提問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時間;不會回答問題的恰巧與此相反。以上這些,講的是有關進行教學的方法。

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作個好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并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就要引導啟發(fā)他們;告訴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不管了。

(若要學到父親高超的手藝),高明的冶金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縫皮襖;高明的弓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編撮箕,訓練學拉車的小馬的'人會先反過來,讓馬在車后跟著走。君子懂得了這三例(是通過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反復練習、循序漸進)使事業(yè)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學工作了。

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師不等同于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系。

君子說,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擔任某種官職;普遍的規(guī)律,不僅僅適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實的人,用不著他發(fā)誓后才信任他;因時制宜的人無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這四點,(就可以領會到做事求學),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時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這是因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歸宿。這才叫抓住了根本!

《學記》的作者總結先秦以來教育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從指出問題為切入點,提出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應該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指出當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他說:“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其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yè),其去之必速?!?/p>

所謂"呻其占畢"就是教師只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而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多其訊言"就是只煩瑣地提問,一味地教訓、灌輸,而不注意學生主動精神的培養(yǎng);"及其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學過程,教師只顧趕速度,搶時間而不考慮學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誠"的意思是教學只從教育者的愿望出發(fā),而不考慮學生的內心需要;"教人不盡其材"是指教師不考慮學生在個性及才能上的差異,教學一刀切,沒有因材施教。這幾大弊端對教學工作的危害極大,它導致學生討厭學習和怨恨教師,把學習當成是痛苦的事情,而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這樣雖然表面上看學生是每天都在學習,但卻在學業(yè)上沒有獲得實質性的進步,即使勉強結束了學業(yè),也會很快遺忘掉,為了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記》論述了"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的道理,提出了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與方法: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預;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餋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遜,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預"就是預防為主的原則?!秾W記》提倡"禁于未發(fā)",即當學生的壞思想、壞毛病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實踐證明改造舊的要比塑造新的艱難得多,正如《學記》所言,"發(fā)然后禁,則餕格而不勝",所以無論是文化知識的教學,還是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都應堅持預防為主,塑造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這確實是經驗之談。

"時",就是"當其可",是及時施教的原則?!秾W記》要求教學必須把握住恰當?shù)臅r機,及時施教。具體包括二層含義:一是青少年要適時入學,在最佳的學習年齡入學讀書,莫失良機;二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關鍵時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當學生對知識有強烈渴求的時候,給予及時點化。否則,錯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錯過了形成某種心理品質的關鍵期,"勤苦而難成"。

"孫"就是"不凌節(jié)而施",即循序漸進的原則?!秾W記》強調"學不哺等",其主要意思包括:一、必須考慮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即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二是遵循科學知識內部的邏輯系統(tǒng)進行教學,否則"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摩"就是"相觀而善"的原則?!秾W記》強調師友之間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長補短,在集體的研討、爭鳴、競爭中借助集體的力量共同進步。否則,如果一個人孤獨地學習,脫離集體環(huán)境拒絕學友的幫助而閉門造車,必然造成"孤陋而寡聞"的窘態(tài)。但是,擇友又必須要慎重,如果與不三不四的人結交,不僅不能達到"相觀而善"的目的,反而還會違背師長的教誨,甚至荒廢了學業(yè),正所謂"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學記》對中國教育史,也是對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貢獻還在于它首次提出了長善救失、臧息相輔的教學原則,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以來倡導的啟發(fā)誘導,即善喻的教學原則。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五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xiàn)‘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六

長于春夢幾多時

散似秋云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

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

爛醉花間應有數(shù)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情感。這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為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后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jié)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里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 ,更覺悵惘 。“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凹毸愀∩f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xiàn)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 ,使人不能不正視的 ,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 ,這兩句前后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钡家獠煌W髡叽颂帉懙氖菍τ谡麄€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云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眱删鋵懯ッ篮脨矍榈呐f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系交互鉤連,自然過渡 。“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后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shù)?!币馑际莿袢艘煤没ㄉ虚_的時候,在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lián)系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托,非真寫男女訣別。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 。其時 ,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于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 ,比作“ 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復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七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

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xiàn)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鵲橋仙秦觀的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xiàn)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tǒng)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般y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jié)。

“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凹哑谌鐗簟?,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叭填欩o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

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fā)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仿寫及其原文篇十八

原文:

黃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瑜,長樂知縣,以學行聞。景泰七年舉于鄉(xiāng),入成均,與天下士講肄,為文章必授經術,證時務,人盡遜謂弗如也。天順癸未,疏正身正家六事,凡數(shù)千言。上之,觸權貴,將得罪,賴禮部尚書王翱、戶部侍郎薛遠救之,瑜是譽日章。

正德中,佐舉鄉(xiāng)試第一。世宗嗣位,始成進士,選庶吉士。嘉靖初,授編修,陳初政要務,又請修舉新政,疏皆留中。尋省親歸,便道謁王守仁,與論知行合一之旨,數(shù)相辨難,守仁亦稱其直諒。還朝,會出諸翰林為外僚,除江西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聞母病,引疾乞休,不俟報竟去,下巡撫林富逮問。富言佐誠有罪,第為親受過,于情可原,乃令致仕。家居九年,簡宮僚,命以編修兼司諫,尋進侍讀,掌南京翰林院。召為右諭德,擢南京國子祭酒。母憂除服,起少詹事。謁大學士夏言,與論河套事不合。會吏部缺左侍郎,所司推禮部右侍郎崔桐及佐。給事中徐霈、御史艾樸言:“桐與左侍郎許成名競進至相詬詈而佐及同官王用賓亦爭覬望惟恐或先之宜皆止勿用?!毖詮闹兄髦旖再n罷。

佐弟子多以行業(yè)自飭,而梁有譽、歐大任、黎民表詩名最著。歐大任,字楨伯,順德人。由歲貢生歷官南京工部郎中,年八十而終。黎民表,字惟敬,從化人,御史貫子也。舉鄉(xiāng)試,久不第,授翰林孔目,遷吏部司務。執(zhí)政知其能文,用為制敕房中書,供事內閣,加官至參議。

佐學以程朱為宗,惟理氣之說,獨持一論。平生撰述至二百六十余卷。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秘。年七十七卒。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

(選自《明史黃佐傳》)。

譯文:

黃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父黃瑜,曾任長樂知縣,以其學問、德行聞名于世。景泰七年,鄉(xiāng)試中舉,進入成均館,與天下讀書人論道,寫文章必定傳播經術,判斷時務,大家都認為不如他。天順癸未年,向朝廷上疏正身正家六件事,共幾千字。奏章獻給皇上,觸怒權貴,即將獲罪,幸虧禮部尚書王翱、戶部侍郎薛遠救了他,黃瑜的聲譽一天比一天顯揚。

黃佐于正德年間鄉(xiāng)試第一名,至世宗即位后才舉進士,選為庶吉士。嘉靖初授編修,陳奏世宗即位后應進行的`重要政務,又建議實行新政,這些奏章均被扣留下來未進呈皇帝。不久,省親回家,便道拜見王守仁,與他談知行合一的學術理論,相互辯駁,守仁也認為佐耿直信實。還朝恰逢朝廷要將諸翰林調出京,在外任職,于是佐調任江西僉事,很快又任廣西督學。聞母病,請求退休,不等朝廷批準就走了,朝廷將他交巡撫林富問罪。林富認為,佐擅自離職確實有罪,但這是為親受過,情有可原,不必判罪,只是令他退休。

黃佐在家住了九年,又起任為朝廷官員,命為編修兼司諫。不久進升侍讀,掌管南京翰林院。后召回北京為右諭德,又升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母親去世,他服孝期滿,起任少詹事。拜見大學士夏言,與他討論河套的事,兩人意見不合。正逢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舉黃佐及禮部右侍郎崔桐。給事中徐霈、御史艾樸都認為“:桐與左侍郎許成名競爭該職位,以至于相互辱罵;而黃佐與同官王用賓也爭想謀此職位,唯恐對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夏言居中決定:都不任用。

王佐的弟子大多以德行功業(yè)自我鞭策,而梁有譽、歐大任、黎民表等人的詩歌名聲最響。歐大任,字楨伯,順德人。憑借歲貢生的身份歷任南京工部郎中,八十歲去世。黎民表,字惟敬,從化人,御史貫的兒子。鄉(xiāng)試中舉后,很久也沒中進士,被授為翰林孔目一職,升任吏部司務。當權者知他文采不錯,就讓他擬寫敕書,在內閣做事,升官至參議一職。

佐的學問是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但關于理氣之說,獨持一論。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樂典》一書,自稱透露了自然界之奧秘。終年七十七歲。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2847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