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古詩教案(熱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8:20:21
漁歌子古詩教案(熱門14篇)
時間:2023-11-18 08:20:21     小編:碧墨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制定的詳細教學計劃,它包括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內容,是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教案的編寫對于教學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明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對于教師而言變得越發(fā)重要,我們需要認真對待教案的編寫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編寫教案時,可以先明確教學目標,明確知識的要點,然后確定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總的來說,優(yōu)秀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希望大家可以通過編寫教案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一

1996年畢業(yè)于南平師范,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多次在市、區(qū)課堂教學比武和演講賽中獲獎;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究,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形成自己自然質樸又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里最亮麗的瑰寶,作者將自己的悲或喜、情與物,濃縮在方寸之中,讀來令人神思激蕩?!稘O歌子》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優(yōu)美春色和垂釣時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顯示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本節(jié)課重點抓住詞眼“不須歸”,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思考、想象、表達等實踐活動,理解詞的內容,感受詞的意境,欣賞詞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典文化的情感。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典文化的情感。

1、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1、音樂2、圖片3、作者資料。

1、由張志和的別號——“煙波釣徒”引入教學,板書揭題。

2、生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

3、正音,認讀“箬笠”“蓑”。指導生字書寫,掌握“塞”“鷺”的結構特點。

4、齊讀全詩。

(一)議詞眼,初步體會“不須歸”的含義。

(1)“不須歸”是什么意思?相機理解“須”的含義。

(2)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覺得沒有必要回去呢?

(二)引導想象,體會詞的景色之美。

1、一讀全詞,發(fā)現美景之多。

2、二讀全詞,描繪景物色彩之美。

引導學生將色彩與景物聯系起來,體會詞的色彩之美。

(1)找出詞中已有的白、青、綠三種色彩。

(2)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詞后面的色彩。

3、三讀全詞,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展開想象,學會用上排比、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心中的畫面說具體,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4、議一議,將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動態(tài)之美,較完整地描繪出來。

引導生用上“我喜歡這(),你看——”的句式。

(一)品讀詞句,體驗意境之美。

1、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運用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訓練。

2、引讀一二兩句。

(二)解讀詞眼,體會“不須歸”的情懷。

1、創(chuàng)設情景:遠山傳來悠悠的呼喚……面對此情此景,張志和的感受怎樣?請用詞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

3、深入理解“不須歸”。

(1)簡介張志和生平。

(2)小結。

4、齊讀全詞。

1、師生合作,學習多形式的朗讀。

(1)師生配合讀,引導體會詩詞一詠三嘆回環(huán)復沓的表達方法。

(2)生生配合讀,選擇自己的伙伴一塊兒讀。

2、啟發(fā)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改編成童謠。

3、師生合作,利用童謠引讀全詞,誦讀《漁歌子》。

板書設計。

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高飛。

桃花流水。

不須歸鱖魚正肥樂而不歸。

青青箬笠。

綠綠蓑衣。

斜風細雨。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二

一、教材簡析《漁歌子》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的主題是田園生活,伴隨著詩一般的語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園風景展現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張志和更是以凝練的語言再現古老的鄉(xiāng)村,田園的意趣。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全詩不僅畫面美,而且情意濃。張志和十六歲,舉明經,曾獻策肅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貶官,不再復仕,在湖州隱居五年,后來到會稽隱居,十載后再回湖州,寫下千古絕唱《漁歌子》,傾吐了他對悠閑生活濃濃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對象分析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二、三學段的銜接期,學生的求知欲強。他們已經有了近四年的學習經驗,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不斷加強。學生在課內已學習了本組的前兩首古詩,在課外收集了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對于田園生活的主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對田園生活的詩情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學目標一、認識4個生字塞、箬、笠、蓑,指導書寫鷺等字。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句,并能熟讀成誦。三、體會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四、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積累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入境,讀中悟情。

五、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法、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六、課前準備(一)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二)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張志和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教師用語言渲染,用圖片輔助,幫助學生對單元本題溫故知新。

(二)師生交流,理解詞牌名。

(三)請學生自由朗讀詞句,把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四)教師檢查整首詞的讀音,重點指導塞的讀音及鷺等字的書寫。

(五)請學生再讀詞句,指導讀出詞的節(jié)奏。

(一)請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回顧理解詞意的方法。

(二)學生自主學習,理解整首詞的意思,并在小組內交流自主學習中的見解。

(三)反饋匯報對詞意的理解。

(一)教師配樂范讀,請學生談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詩人的不須歸。

(二)由不須歸切入,讓學生交流匯報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1.景美中感悟不須歸。

(1)請學生了解詞中描寫的景物。

(2)教師配樂范讀,讓學生想象詞中的畫面。

(3)學生交流想象的內容,教師緊扣畫中的色彩及飛字進行點撥,并引導學生用其他詞語來形容春景。讓學生通過多元品讀,繼而誦讀,感悟畫面的和諧與動態(tài)之美。

(4)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初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2.鱖魚肥中感悟不須歸。

(1)引導學生關注肥字,讓學生交流從肥字仿佛看到了什么。

(2)讓學生品讀前兩句詞,感悟詩人用詞的精妙。

(3)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3.箬笠、蓑衣中感悟不須歸。

(1)學生感悟斜風細雨,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詞語形容春雨的特點。

(2)學生品讀,繼而誦讀第三、四句詞,感受春景的寧靜之美。

4.讓學生把感悟到的畫面用文字描繪下來,并在全班中交流,提升畫面的整體美。

出示補充資料: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讓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2.師生交流詩人的生平,教師補充對詩人的介紹。理解詩人不須歸的是什么地方,進而走進詩人的內心。3.教師引讀第三、四句詞,提升情感。4.補充學習詩人的另一首《漁歌子》,讓學生初步了解詞意,并朗讀積累。5.回顧詩人生平的著作,師生帶著對整著詞的感悟,一起誦讀《漁歌子》。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三

1、掌握生字詞“鱖”、“箬笠”、“蓑衣”的音、形、義。

2、理解《漁歌子》的詞意,試著邊讀邊想象,感受畫面美,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閱讀,朗誦詩詞的興趣,養(yǎng)成課外主動欣賞、積累的好習慣。

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感受畫面美。

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欣賞,誦讀,養(yǎng)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

一、 導入新課:

1、(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漁歌子》。

2、《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容,比如,漁歌子,看到這個詞牌,你會想到什么?是啊,漁歌子作為詞牌們,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3、有誰知道這首詞是誰寫的?(板書張志和)(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二、整體把握古詩:

1、首先請聽張老師把這首詞讀一遍。注意難讀字的讀音。

抽讀:鱖魚青箬笠(竹子編成的像草帽一樣的斗笠,所以是竹子頭)綠蓑衣(草字頭)

2、請同學們自由讀詞,邊讀邊在書上劃出詞的節(jié)奏。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齊讀。

3、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著這首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垂釣者)(評價語:你關注到了這畫里的人。 樂而忘歸,樂不思蜀,你關注到了畫里的顏色,如夢如幻)

大家都關注到了畫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紅。色澤鮮明但有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讓我們看著這幅畫面,一起誦讀這首詞。齊誦。

5、這畫面不僅有動人的顏色,還有動聽的聲音。(播放聲音)還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圖)你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請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用流暢優(yōu)美的句子寫下來,要寫出畫面的色、聲、味。(出示無字圖片)

6、學生寫話。5分鐘。

7、指名朗讀學生所寫的話。

8、這樣聲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濃縮在張志和27個字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誦讀。

三、體會中心

1、你對張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江雪》這首詩中你讀到的是什么?(孤獨、寂寞)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p>

《漁歌子》里你讀到的是什么?(恬靜、悠閑、閑適、淡泊、自由、對自然的熱愛)

3、你從這首詞中的哪里讀出了悠閑、恬靜?

(1)不須歸:想象自己就是張志和,一行白鷺飛上天空,空氣里彌漫著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鳥鳴,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籟之音。風來了,雨來了,你回去嗎?(連指數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場里)遠離世俗,寄情于山水間。

(2)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在這里,張志和釣到了什么?(快樂、悠閑、自由、風光、愉快?)

是啊,現在我們知道張志和志不在魚,而在于山水也。

預設:肥?(壯、大、胖)有什么感覺?(鮮、嫩、好吃)

美景襯托美好的心情。

這才有了千古名篇《漁歌子》讓我們再次朗讀,要讀出味兒來。

志和這兩個字就是“心志平和”。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張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漁歌子。

老師帶讀:全詩。

5、小結:這是一首清麗婉轉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6、此詞吟成后,便在民間傳唱開來,而且還流傳海外。就讓我們再次聆聽著千古絕唱。(播放歌曲)

學生學唱

四、拓展

自由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課后,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對這兩首詩進行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收集更多描寫春天的詩歌。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四

知識目標:

1、 學習“塞”、“笠”、“蓑”三個生字。

2、 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能力目標:

1、 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 詞的意思。

2、 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 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 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 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1、課前,同學們?yōu)槲覀冋故玖四惴e累的這么多的古詩,

讓我們回到了古詩國度之中。詩和詞都是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高峰,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寶貴的文學遺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板書)。

我們學過詞嗎?一起背一背吧(《憶江南》)

2、預習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對詞了解多少?你知道詞和詩的區(qū)別嗎?(課件出示詩與詞的區(qū)別)

師小結:詩的格式整齊,每句字數相同,像我們課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詞句式長短不一。詩是脫離音樂的,而詞和音樂曲調同了一爐的。

3、太好了,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語文知識。關于本課將要學習的詞《漁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你還知道有關他的什么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

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師相機點撥。

同學們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非常強,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更深更好的學習這首詞。現在就讓我們來領略這首詞的風采吧,(出示課件)師讀詞(配樂)。

1、你們喜歡這首詞嗎?

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詞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詞讀準(課件出示生字)。

第二遍希望把詞讀順,讀出詞的節(jié)奏

2、指名讀

第一名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準確。

第二名讀,請其它同學聽他的節(jié)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哪種韻律?(其他同學修正)

師指導,首詞可以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讀,多讀幾個速度和停頓時間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jié)奏必須一樣。還要注意斷詞時要音斷而意不絕。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自由的將這首詞再讀一遍。

師:誰愿意展示你對詞的初步掌握。

生自愿組合讀詞。

1、同學們讀得真好,節(jié)奏掌握得恰到好處,我們常說詩情畫意,讀詞,不但要把它詩正確讀好節(jié)奏,更重要的是讀“情”讀出詩中的“情”,作者的“情”更要讀出你的“情”你的感受。

3、指名答,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一句寓情于景,也是全詞的中心句。

4、這句話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衰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寫出了悠閑自得之情。)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如此的留連不返呢?

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除了身外景物之外,還有作者生活中的原因,使他流連不歸,請同學們結合,張志和的資料來想一想。

(因為他年少就步入仕途后又遭免職便流浪隱居于江湖,所以他不愛官場愛自由,更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這美麗的畫面,閑適的情懷你能想象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教師配合課件中的畫面和音樂有感情的加入旁白:

(詞人張志和,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他對江南春景深情贊助以及淡泊功名,流連山水的人性情懷,在詞中表露無遺。你看,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初春的西塞山剛蒙上幾分綠色,遠遠望顯得更加柔美,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鴛在山上低徊,引來了成群的鷺鴛輕盈的飛翔于山間、江上,也輕輕落于船頭,與漁人一共蕩舟江面,淡黃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中,粉紅色的桃花開得正盛,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悠閑的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如此寧靜又美好的畫面,)難怪――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這樣一幅超凡絕塵的美景,詞人張志和用他的千古絕唱將它釋懷。

生踴躍回答,教師出示課件,(有感情的朗讀、有個性的理解詩詞、準確的概括中心、色彩明麗的繪畫、優(yōu)美的填詞演唱、編成朗朗上口的拍手謠。)

學生討論5秒鐘,找出喜歡的方式,要求盡量與其它組不重復。

師:在小組活動對老師希望你一定要抓住對詩的理解,出示(課件)。那么好了,快點行動吧。

重點抓好詞的理解,反復說透。

匯報的順序:一讀,要求加入理解和情感;二解;三概括;四畫;五歌謠;六唱。

師小結:這么美的圖畫,這么悅耳歌謠,這么動聽的歌曲,老師相信,對這首詞你一定有新的感受了,讓我們盡情的把你的情感讀出來吧!

齊,老師也讀

師總結做情感的升華:你們的詩聲讓我仿佛再一次觀看了絕美的畫面,祖國萬里山河美景不勝收,希望同學們繼續(xù)收集寫景的詩篇作為積累。

在朗朗的詩聲中,我們即將結束今天的學習,我要祝賀每一們同學,你們不僅學習了《漁歌子》,還掌握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雖然詞人已作古,但是你們讓他的情,在我們這一方小小的空間中粒粒再現,你們繼承了他博大的情懷。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學詩吧,愛詩吧,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顆瑰寶只有在你們的身上才能盡顯光華。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

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

3、吟詩成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

你發(fā)現了嗎?對了,許多詩詞當時就是被譜上曲子傳唱開來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張志和的《漁歌子》。

二、整體把握古詩:

首先請聽周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我讀得怎么樣? 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

下面,請大家把這首詩試讀幾遍。

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報名讀。

齊讀。讀完整首詩,你認為他主要寫了什么?

你從這首詞中,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緒?

三、細細品味古詩。

下面,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首詩。

誰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讀了這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

多美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報名讀、齊讀。

如此美景,無人問津啟不可惜?后兩句又寫了什么呢?男孩子來齊讀?!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p>

讀了這兩句,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情景?

“斜風細雨不須歸”,讀到這兒,你心中沒有疑惑嗎?

漁人為什么不肯歸去?

1、釣魚

2、觀景(“可謂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樂也!”)

(板: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p>

聰明的孩子們,這首詩表達的還是高興的心情嗎?

處事“寒江獨釣圖”,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啊!

下面我們來玩?zhèn)€變魔術的游戲好嗎?怎樣使這副圖搖身一變,變成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

小結:多奇妙?。⊥瑯拥慕叴贯?,同樣的遭遇,但由于詩人的性格不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所表達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們看,煙雨迷蒙間,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彩明麗卻不失柔和,看似寧靜卻又充滿活力。這是一首清麗婉轉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如果我們今天不美美地來吟誦一番,啟不辜負了它的詩情畫意?誰來試試?

齊誦。

四、作業(yè)

根據詞作一幅畫或寫一篇散文。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六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七

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蘇軾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1、認識詞中的生字,并會寫3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2、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拓展相關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1、布置學生誦讀這首詞,查閱有關詞人的資料,復習有關詞的知識。

2、制作課件。

一課時。

(課前活動:背誦《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欣賞唐朝詞人張志和最出名的一首詞。說到詞,我們開學的時候才學過一首,它是?(請生背誦)。

2、關于詞這種文學體裁,你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答,師相機強調詞的相關常識)。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八

是詞,《漁歌子》是詞牌名?!稘O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jié)。這兩句里,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原文: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作者: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在網上搜點課件或教案,看看別人怎么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九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一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jié)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tài)。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

【背景】。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這首詞于憲宗時一度散失,長慶三年(823),李德裕訪得之,著錄于其《玄真子漁歌記》文中,始流傳至今。

【鑒賞】。

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yōu)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xiāng)的可愛。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鷺飛”,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xiāng)更顯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镑Z魚”是一種味道特別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扒囿梵遥G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绑梵摇本褪怯弥窠z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須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皻w”,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里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yōu)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xiāng)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蘇子瞻極愛此詞,患聲不可歌,乃稍損益,寄《浣溪紗》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秉S魯直聞而繼作。江湖間謂山連亙入水為磯,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魯直好奇,偶以名對而未有所付。適作此詞,乃云:“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弊诱奥劧鴳蛟唬骸安懦鲂聥D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人皆傳以為笑。前輩風流略盡,念之慨然。小樓谷隱,要不可無方外之士時相周旋。余非魯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與游也。(葉夢得《巖下放言》)。

山谷(黃庭堅)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漁父詞》,以《鷓鴣天》歌之甚協律,恨語少聲多耳。因以憲宗遺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齡勸歸之意,足前后數句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險,一日**十二時?!睎|坡笑曰:魯直乃欲平地起**也。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十

抬頭望望,一只只全身雪白,猶如貴婦人的白鷺展翅翱翔在西塞山的上空,好似被那美麗的風景所迷惑。再向那湖中瞧瞧,肥美的鱖魚爭先恐后的翻騰跳躍,就想將潤如玉、粉似霞、輕如沙的桃花多瞅幾眼。我的目光漸漸落到一位頭戴青斗笠,身穿綠蓑衣的垂釣老爺爺身上,那年邁的老爺爺劃著一葉小舟,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甜潤空氣,看起來精神抖擻,和年輕人比起來毫不遜色,從遠處張望,那慈祥的爺爺真像姜太公!天公在作怪,細小的蒙蒙雨從天而降,可是完全不妨礙老爺爺的垂釣興致,老爺爺還是一如既往的繼續(xù)等魚上鉤。

聽了我的講述,我想你一定動心了吧!心動不如行動,快去領略領略那美不勝收的西塞山美景!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十一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大地,給大地換上了五彩繽紛的新裝,也把西塞山裝點得如仙境一般。

突然,幾只身穿白衣服的“小伙伴”——白鷺在碧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過了一會兒,水面上不知不覺有了幾朵桃花瓣,也許是桃花妹妹玩得太渴了了,想吮吸那甘甜可口的河水呢!

岸邊的小草從土里探出頭來,欣賞著這美麗的春天。一片片碧綠的小草圍在一起,形成一個用草做的毯子了!小花也想展示自己的美麗,爭先恐后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柳樹長出了嫩嫩的綠芽,在微風中搖擺,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迎風翩翩起舞。

在水中,幾條肥胖的鱖魚來搗亂了。它們在水面上不停地跳躍,真像一個個優(yōu)秀的游泳運動員呀!在這清澈的河水中,有一條小船,上面坐著一位悠閑自得的漁夫,他穿著鄉(xiāng)下人專用的防雨用具:頭戴青色的箬笠,身穿綠色的蓑衣。不一會兒,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但漁夫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再加上那防雨用具,他根本就不在乎那蒙蒙細雨,只顧欣賞著那美麗迷人的景色。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十二

正是江南煙雨紛紛之時,明媚的春光在這里多了一份嫵媚和婉轉。秀麗清逸的西塞山獨個站在那兒,深情款款地注視著身下流金映翠的河流。竹柳夾岸,晴嵐倒影。一層云霧輕柔地罩著西塞山,迷迷蒙蒙,更是增添了幾分美麗。張志和酷愛釣魚,自號“煙波釣徒”。見到此美景,不由得釣興大發(fā),便甩出魚鉤,開始興致勃勃地釣魚。

此刻的張志和坐在船中,自是覺得無比愜意。他的心思有一大半轉移到周邊美景中去了。三三兩兩的白鷺在水邊悠閑地漫步,突然又齊齊地飛起,繞著西塞山翩翩起舞。河兩旁,綠柳紅桃。桃花開得正盛,一大朵一大朵艷麗地開著,紅得美麗,紅得絕倫。煦風吹過,攜走幾片花瓣,卻不慎為流水所奪。風兒生氣地拍了幾下水面,就拎出許多小小的浪花。鱖魚扭著肥胖的身軀,不時躍出水面來一探究竟。那蕩舟小憩的張志和,握著魚竿,欣賞著這幅活潑有趣的畫面,不免露出了一抹淺淺的微笑。

此時,天公不做美。密密的春雨下了起來,河面上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如煙霧的雨簾中,翠黛青山遠,琉璃碧水平。張志和絲毫沒有受到雨的影響,而是從船中取出淡青色的斗笠戴在頭上,又拿出一件用蒲草編的綠色蓑衣披在身上,大有“一蓑風雨任平生”的味道。有了這些雨具,這點小雨用不著回家。張志和坐在小船內,微微瞇起了眼睛。時而端起酒壺,灌上幾口?!坝芯斑€須灑相伴嘛!”

張志和這樣想著。經過雨的洗禮,西塞山煥然一新,桃花也更嬌艷了?!拔嵩诖讼碛妹谰?,定然羨煞神仙!”

張志和很得意地想著,又飲了幾口酒。此刻面對美景,他突然詩興大發(fā),就面對這青山綠水,朗聲吟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十三

這是一個春雨蒙蒙的日子。一位漁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劃著小船在江面上緩緩前行。

只見周圍的山連綿起伏,西塞山又高又美,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四周霧氣繚繞,不時有幾只體態(tài)輕盈的白鷺從山中一邊唱著委婉動聽的歌兒,一邊在空中盤旋飛翔,簡直樂不思蜀了!江邊的桃樹沐浴著春雨正在綻開美麗的笑顏。瞧那些桃花,紅得似朝霞般絢麗,遠遠望去,像是哪個仙女踩的紅色祥云,走近看,有的含苞欲放,可也正盡情地吮吸甘甜的雨水,希望早日綻放;還有許多已經怒放,那黃色的花蕊配上粉紅的花瓣,可愛極了!那顏色搭配得簡直是天衣無縫。那些被雨水打落的花瓣隨著風兒輕輕地飛舞著,飄飄悠悠地向江面飄去。那粉紅得可愛的花瓣隨著江水順流而下,整個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漁歌子古詩教案篇十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在西塞山前,我看到了遠處蒼翠欲滴的樹林,聽到了近處小溪在歡快的流淌著、歌唱著,一群白鷺在蔚藍的天空下自由自在的展翅翱翔,在青山綠水中優(yōu)雅地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接著,我又來到了桃花林中,映入我眼簾的是滿樹盛開的'桃花,一朵朵盛開的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濃濃的花香撲面而來。遠處,隱隱約約的傳來流水的歌唱聲,聲音清脆悅耳,真是讓人心曠神怡、舒適無比。這美麗的景色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美麗的家鄉(xiāng)——仙女湖。

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一陣微風吹來,張志和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獨自徜徉在這青山那綠水之間,他一邊觀賞著美景、聽著歡快的流水聲,一邊聞著濃濃的花香。所有的憂愁都拋到腦后,忘記了世俗的官場險惡,再也不愿意回到朝廷做官。

春天到了,小草從土里探出頭來,小花也悄悄的綻放了,小樹種子也從土里一個勁的向上冒,好像想看看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心想:好久沒出去玩了,現在正適合我去出門看看一些美麗的風景。我來到西塞山前看見一群白鷺正在自由自在地飛翔,有的停在西塞山的頂峰上;有的排成‘一’字行在悠閑自在的山中穿梭;還有的在飛來舞去好像在翩翩起舞······一片片桃花花瓣從瀑布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粉紅色的綢緞。小溪中有一位漁翁正在釣魚,只聽“滴”的一聲一只肥肥的鱖魚被漁翁給撈了上來。我跑過去看了看,原來他是個老爺爺,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這時,老爺爺邊收魚勾回來邊說:“哈哈,我釣到一條又大又肥的鱖魚,晚上可以飽餐一頓了。”忽然,下了一場蒙蒙細雨,我撐著雨傘對老人家說:“老人家,這都下雨了你怎么還不回家呢?”老人家看了看我說:“小朋友,這里的景色太美了,吸引著我,這一點冷風冷雨不用太著急回家?!甭犃死蠣敔斶@句話我再也不敢驚動他,我也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著西塞山那迷人的風景,久久不愿回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9592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