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管理的工具,能夠確保教學計劃的實施。教案的編寫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男薷暮驼{整。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對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與復習。
2能借助三角尺辨認三種角。
3讓學生了解“角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角。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
教學重難點:
準確的數(shù)角。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掛圖。
學具:
三角尺、學具鐘、放大鏡。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都掌握得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完成練習八。對話平臺。
玩中學。
再玩中學的過程中,以“去角國做客”為線索,完成書本上的基本練習部分。
1.繼續(xù)展示課件1。
它們就是陪同我們玩的向導,我們來向他們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吧!記住,一定要把角的名稱說的準確呀!
完成教材第68頁的第1題。
2.展示課減2(一列小火車、6節(jié)車廂,車廂上面分別畫著教材第2、3題中的6個圖形)。
(1)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答案。
完成教材第68頁的第2、3題。
3.展示教材第69頁的第6題。
讓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角的王國吧!請你一邊看,一邊認,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角?
(1)自己找,自己認。
(2)全班交流,角的名稱敘述要準確。
學中做。
在角的王國里,到處充滿了新奇有趣的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1.展示課件4。
(1)你們看到了什么?
(2)(顯示教材第69頁的第5圖)你能說出鐘面上顯示的是什么時間嗎?
(3)仔細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拿起手中的放大鏡看看手中的鐘面,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指針長了,角的大小變了嗎?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學生對圖形已經(jīng)有了大量的感性經(jīng)驗,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例開展教學,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認識圖形。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常見的平面圖形,體現(xiàn)“面在體上”的設計思路。為了形象生動,通過物體給這些圖形拍個照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理念:
1、努力給學生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
2、數(shù)學活動中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教學過程:
(用不同顏色的圖形紙貼出來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給我們的獎品呀?
探索新知。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長得什么樣?”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兒?”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愛好?”
……。
那大家想和這里的圖形交朋友嗎?那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生說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3、它們長什么樣呢?
“長方形是長長的;
正方形是四條邊一樣長,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個角;
圓沒有角圓圓的?!睅煪剟顚W生圖形,
說得真棒,這個獎品“長方形”送給你。
4、那它們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覷)。
請大家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木塊,用手摸摸它們的面。
“老師、老師,正方形住在這兒?!保◣燑c點頭,獎給生一個正方形)。
“老師、老師,長方形住在我書的上面。”(師獎給生一個長方形)。
……。
5、我們給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嗎?
“沒相機,怎么拍呀?”
師:有鉛筆和白紙嗎?(師示范了一個)生拿著積木,鉛筆、白紙,描了起來,然后剪下來,師啟發(fā)學生還用印泥印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找到新家后,就把這些圖形貼的那些物體的面上?!?/p>
墻壁上、門窗上、開關上、鐘面上、流動紅旗上,水桶上、地面上……點綴了一層。
7、全課小節(jié),并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卡片。
2、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標識的場地。
活動過程: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很厲害的寶寶來和你們玩,他們最大的本領是變魔術哦!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2、操作ppt,讓幼兒逐一認識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3、引導幼兒尋找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物體。
二、送圖形寶寶回家。
師:生活中也有學多圖形寶寶,有一天圖形寶寶們出去玩,玩累了想回家了,可是他們迷路了找不到家了,請小朋友來幫這些圖形寶寶送回家吧!
出示ppt,請幼兒依次送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物體回到相對應的.圖形中。
三、游戲:圖形寶寶找家。
出示有圖型標識場地的圖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當圖形寶寶,你們來找找你們的家吧!給幼兒的胸口貼上不同的圖形卡片,貼上什么圖形就代表是什么圖形寶寶,請所有的圖形寶寶離開教室,去戶外操場找到自己對應的圖形的家站好,老師檢查有沒有寶寶找錯。游戲2-3次。
四、活動結束,請幼兒把圖形卡片貼到教室的空墻上,供幼兒下次游戲。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四
學習課目:數(shù)學。
學習年段:小學一年級。
學習時間: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及操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搓、切、搭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這樣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練習設計,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對數(shù)學知識日益濃厚的興趣。
二、學習資源。
1、多媒體動畫:故事內容為機器人(帶音樂)叮當來到了小朋友們的中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跟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人都說說。
2、各種物品的演示。
3、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
4、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舉實例。
(1)冰箱、洗衣機、彩電、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筆筒、乒乓球、皮球。
三、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32、33頁。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學習流程:創(chuàng)設情景―討論探究―鞏固拓展―實際應用。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討論評議。
?教學重點: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說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從生活中找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說名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遮蓋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紙)。
(2)學生每人準備一盒橡皮泥、積木一盒。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目標:從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叮當如上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shù)學與課本數(shù)學知識的密切聯(lián)系。
過程:電腦出示動畫(見學習資源)。
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說說是怎樣分類的?
2、探究釋疑:
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分類的方法。
過程:
(1)教師用電腦出示討論題:
a、說說你是怎樣分類的?
b、把你分的“形狀相同的”每一類物品告訴大家,你覺得它們分別長的是什么樣子?
c、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2)讓學生按以上步驟在小組中討論,教師巡視。
(3)交流:
探索的途徑:指幾生上臺演示他們是怎樣感知的,電腦再顯其過程(學習資源)。
(4)討論與小結:
a、說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b、電腦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幾何圖形、名稱。
3、鞏固與拓展:
目標:利用電腦展示各種動態(tài)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情感和濃厚的興趣。
過程:
(1)課本中的題改編:看圖形,說名稱。
(2)數(shù)數(shù)制造叮當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數(shù),也可以自由組合數(shù)。
(3)搭學具:
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并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積木,分工合作完成。
匯報:城堡、動物園、飛機、世貿(mào)大樓、航空的母艦……。
(4)轉化: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五
1、在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玩中認圖形(教師在桌子上擺幾個學生常見的物品,有印泥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三棱柱。)。
師:你們喜歡玩魔術嗎?(教師給大家表演:先放一張白紙在講桌上,擋住學生的視線,隔一會兒再讓學生看白紙,咦,白紙上怎么有一個圓?學生很奇怪。)。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變出圓的嗎?(由于所用的物品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所以他們很快明白了魔術的奧妙,紛紛舉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師:老師是拿圓柱體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紙上印一下,白紙上就有圓啦!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個給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學生紛紛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學具,印出不同的圖形。
生1:老師,我用長方體印了一個長方形生2:我印了一個正方形,是用正方體印的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兩個三角形。
(就這樣,在玩中,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在動手玩中,具體感受到了面在體上這一數(shù)學思想。)。
(二)活動二:分中找圖形。
師:我們的淘氣遇到了一點麻煩,你們能幫幫他嗎?(聽說要去幫助別人,學生馬上聚精會神地聽我說。于是,我出示了各種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他們進行分類。)。
師:請你們看一看,比一比,你們是根據(jù)什么來分類的?
生1:長長的是長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個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生3:三角形有三條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
(學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這幾種圖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徹。)。
(三)活動三:動中擺圖形。
師:你們能用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嗎?(很快地,一雙雙小手擺出了各種圖形。)。
師:有一個圖形你們誰也沒擺,是什么?生:圓。
師:為什么?生1:因為圓的邊是彎曲的,小棒是直的,我們沒辦法擺出來。
生2:老師,我擺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樣長。生3:老師,我擺長方形時,有兩邊用的小棒一樣長,另外兩邊用的小棒也一樣長。
生4:老師,我用一樣長的三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
生4:老師,我擺三角形時用的小棒不一樣長。(學生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各種圖形的本質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動四:憶中說圖形。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這樣的.圖形嗎?
生1:教室的門是長方形。生2:應該說教室門的表面是長方形的。
生3:我們到酒店吃飯時,很多桌子的面是圓的。生4:魔方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眾說紛紜,氣氛非?;钴S。直到下課鈴聲響起,也不愿離開。)。
〖教學反思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針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我設計各種形式的活動。第一個活動:認圖形,對平面圖形有一個基本了解;第二個活動:找圖形,比較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第三個活動:擺圖形,挖掘平面圖形之間的本質區(qū)別;第四個活動:說圖形,進一步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這些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動中悟,在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中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案例點評。
《標準》的基本理念明確地指出數(shù)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這一點在本節(jié)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四個活動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豐富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增強理性認識。其次,教師也注意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如,用小棒擺圖形這一活動中,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圓與其他圖形的本質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六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教材分析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教材分析本單元要求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所謂直觀認識是指結合實物對形體的形狀特點有整體的、籠統(tǒng)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識別這幾種形體,了解生活中有許多這些形狀的物體,不對形體的特征作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級(上冊)認識“體”,一年級(下冊)認識“形”,這是從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重組學科的知識體系。人們認識事物一般是從粗略的整體感知開始,然后對物體進行細致觀察和局部研究??陀^世界最常見的是各種形狀的物體,“面”是附著于“體”上的。兒童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物體,在整體感知“體”的基礎上,才能逐漸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認識“體”,后認識“形”能降低認知難度,有利于學生學習。
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編排,先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然后開展實踐活動。
1.直觀認識“體”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教材選擇積木為學具,讓學生在玩積木時認識物體。其好處一是學生有興趣,能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積木形狀規(guī)則,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表象。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順序大致分成四步:堆積木的場景—整理出典型的物體—揭示各類物體的圖形和名稱—尋找生活中相關的物體。
(1)讓學生玩積木。教材通過堆積木的場景,引導學生玩積木,感知積木的形狀。課前,教師應和學生共同準備積木或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形狀的物體。這節(jié)課沒有積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體,是無法教學的。在學生堆積木時,應要求他們邊堆邊感受積木的形狀。每堆一塊積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樣子,想想它和哪些積木的形狀相同,和哪些積木的形狀不同。要防止學生只顧玩積木,而不感知積木形狀的現(xiàn)象。
(2)把積木分類。經(jīng)過玩積木,初步知道積木的形狀是多樣的,有些積木的形狀是相同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把形狀相同的積木放在一起,形狀不同的積木分開放,促進學生思考各種“體”的形狀特征。在分類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圓形面等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無關的積木,只剩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形狀的積木。在分類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學生可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成一類,把圓柱和球分成一類。這種分類表明他們已經(jīng)感受到平面與曲面的不同,應給予表揚,再引導繼續(xù)分,直至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開,把圓柱和球分開。二是讓學生說說分類時的思考,只要求說出視覺、觸覺的感受,如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的`面都是“平”的,圓柱和球都有“彎”(曲)的面。不要求語言嚴密、完整、有條理,更不能歸納“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幾何圖形并給出名稱。教材在兩塊彩色積木的下面畫一個灰色的圖形,并在旁邊寫出圖形的名稱?;疑膱D形是四種立體的幾何圖形,每個幾何圖形都是大大小小同類積木的形狀概括,是一類立體圖形的標志。幾何圖形的教學可以這樣進行,以長方體為例:讓學生看看分在同一類的許多長方體積木,閉起眼睛想想這些積木的形狀,然后睜開眼看看老師畫的灰色圖形,體會這一類積木的形狀都是這樣的,從而形成長方體的表象。幾何圖形要課前準備,整體出現(xiàn),不要展現(xiàn)畫圖過程。只要學生認為這樣的圖形像實物,能代表實物就行。
(4)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體。通過對積木的研究,初步認識長方體等四種形狀的立體。帶著這些“體”的初步表象回歸生活,尋找這些形狀的實物,有兩點教育意義:一是進一步加強四種“體”形狀特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這些形狀的物體?!跋胂胱鲎觥钡?題“你還能找到它們的朋友嗎?”這里的“它們”是四個幾何圖形,“朋友”是常見的物體。學生列舉的實物,只要形狀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聯(lián)系教學的四種立體安排實踐活動。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了解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1)活動的內容有五項。“滾一滾”“堆一堆”是體驗物體上的平面與曲面。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斜面上不會滾動,可以堆得很高;圓柱和球在斜面上會滾動,不容易堆起來。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饋初步形成的表象。蒙著眼睛在口袋里摸物體,把手觸摸的感覺和大腦中已有的形體表象相互作用,經(jīng)過信息的篩選、過濾和相互對應,作出相應的判斷,并對判斷給予肯定或否定。這些活動能使四種形體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蒙眼的學生一邊摸一邊體會物體的形狀,然后說出摸的是什么形體;“蘑菇”卡通要求蒙眼的學生摸出一個圓柱,讓同伴檢查摸對了嗎。這兩個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有秩序地開展摸物體的活動?!按钜淮睢笔歉鞣N立體的形狀特征的簡單應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狀的積木比較好?如果搭成的物體能前后運動,應該使用什么形狀的積木?搭汽車車身用什么積木?搭工廠煙囪用什么積木?……做出這些選擇都離不開對立體形狀特征的體會。“數(shù)一數(shù)”綜合應用認數(shù)和認物體的知識。數(shù)出較復雜物體里各種立體的個數(shù),還進行分類活動。
(2)組織學生活動要注意四點:第一,組建學習小組,推選小組長,組內分工準備活動器材。能找到積木當然很好,沒有積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紙盒等代替。器材的數(shù)量要多準備些。第二,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沒有問題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戲,不能稱為數(shù)學實踐活動。問題源于現(xiàn)象:為什么長方體、正方體搭得高?為什么圓柱和球會滾?……問題源于需要:怎樣知道摸出了什么?怎樣摸出圓柱?用什么做輪子?……第三,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組內解決問題。少數(shù)典型的問題,在班內集體討論。教師盡量不講解、少評判。第四,要參與學生的活動,隨時了解情況,對活動的進程給予必要調控。在活動臨結束時,要組織學生說說收獲和體會,使實踐活動成為有意義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認識平面圖形(第34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6頁的第1、3、4、5題。
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學生每5人一組,每人備有3支水彩筆、1把尺子、1塊釘子板等。
教學過程:
一、搭玩積木,體驗形體。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問:你們在搭時小木屋時,用到了哪些形狀的積木?請大家把積木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請摸一摸自己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體,它的面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邊摸邊說)。
2、問:誰知道圓柱的這個面是什么樣子的?
(這一個面是圓圓的,平平的)。
問:你有沒有辦法把它記下來呢?
3、師:請你用我給你們準備的工具(白紙、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想用什么辦法記下這些面,每個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樣,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辦法多。(學生開始活動,并將自己組記下的面貼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指名學生演示、操作)。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用電腦演示,從長方體、正方體、三棱體上分別移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讓我們來跟這些新朋友打聲招呼吧!(生齊讀圖形名稱)。
三、鞏固延伸,加深認識。
1、請你說出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面的形狀是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這些圖形。(電腦播放小免的家,讓學生尋找并交流)。
3、師:小白免家門前有一塊空地,它想圍一塊地種蘿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學的本領,幫小白免圍圍呢?圍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4、學生活動反饋。
5、請你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三角形嗎?請你試一試。
6、學生作品展示。
7、師:現(xiàn)在許多圖形都趕來開會了。(電腦播放)來了哪些圖形,請小朋友用三種顏色的水彩筆給這些圖形涂上顏色,統(tǒng)計好個數(shù),填在表格里。(放輕音樂)。
8、反饋:選兩種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問:你喜歡哪一涂法?為什么?
教師小結:用一種顏色涂同一種圖形看上去比較清楚。
9、請小朋友每人拿出一個長方體,在紙上度著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四、全課總結、回歸生活。
今天我們學的這些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請小朋友課后留心觀察一下,把它記下來,然后與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八
教材分析:
“認識物體”這部分內容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也為后面“分類”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認識物體”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動,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直觀幾何體的不同形狀,并知道相應的名稱,使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學生在這部分內容之前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物體,已經(jīng)有形狀方面的初步感知和體驗,所以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會太困難,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要建立他們初步的空間觀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辨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jīng)歷對熟悉實物的分類、觀察、觸摸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并正確判斷。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過一些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組織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感知和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智慧老人送給同學們裝滿禮物的神秘的百寶箱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著通過分一分、說一說、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操作感知、匯報交流?;顒又凶寣W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整個課堂教學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
1、準備顏色、大小不一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2、多媒體課件。
3、大小不一的物體模型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2)flishi播放帶子里的禮物;各種形狀的實物(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拄)讓學生說一說,都有什么禮物。
(3)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分一分嗎?學生觀察并分。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物體。
(二)觀察、探究認識物體。
再用同樣的方法認識“正方體”、“圓柱”、“球”這幾種圖形。
板書名稱并粘貼這集中物體的圖,反復讓學生熟悉物體名稱。利用課件的優(yōu)勢將立體轉化空間圖,水到渠成,自然明了。
2、動手操作,分一分。讓學生將學具袋中的物體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分一分,在與同桌交流,在全班匯報。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九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33頁做一做及練習五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及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1。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1)同學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見到形狀各種各樣的物體,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樣。(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鉛筆、乒乓球、魔方、筆筒、茶葉筒、彈球……)你們認識它們嗎?(一一說出物體本來的名字)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學生邊說教師邊擺。
問:同學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呢?
(學生可能會說:分成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正正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
(2)揭示概念:同學們說的非常對。
a: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長方體:它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這些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長方體”。
b:直接出示形狀是正方本的物體,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正方體”
c:出示形狀是圓柱的物體:它們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圓柱”。
d:出示球狀物體,它們是圓圓的。
活動1:
1.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xiàn):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
2.摸--感知“長方體”。
(1)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和同學們說一說。
(2)匯報:
師:誰能用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生1: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師:還有不同的感覺嗎?
生2:有6個平平的面。
師:還的嗎?
生3: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長方體到底是什么樣的?
生: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3)感知“正方體”。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認識一下正方體,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
匯報:你覺的正方體摸一摸后,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個面。
生3:每個面都一樣。
(4)感知“圓柱”。
師:把圓柱找出來,摸一摸,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
生2:兩頭有平平的兩個面,是賀的。
生3:站的很穩(wěn),躺著會滾。
(5)感知“球”。
師:拿出球來摸一摸,看一看,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圓圓的。
生2;無論怎么放都會滾。
(學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教師提醒: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出示長方體)。
師問:去掉長方體美麗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
(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圖形,依次認識正方體、圓柱、球)。
活動2。
找相同:教師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學生找出和它一樣形狀的物體。
2、記憶想象:。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jīng)量出了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生:……。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一
1.教幼兒認識1、2,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2.養(yǎng)幼兒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愉快地參加小組活動習慣。
3.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圖卡1—2、貼絨動物卡1—2若干、數(shù)卡1—2、教學掛圖等。
1、以游戲“捉謎藏”引入:幼兒找動物圖卡并數(shù)一數(shù)圖卡上有幾只動物。
2、出示動物卡、數(shù)卡、請幼兒給動物卡匹配數(shù)字讓幼兒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3、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字1、2,并請孩子想象它們分別像什么?
4、分組活動:
第一組:給數(shù)卡排隊,匹配實物。
引導語:這里有許多的數(shù)字卡片,分別是…(讓幼兒說),請小朋友把他們按順序排好,排好后按順序讀一遍,再看看是數(shù)字幾就送幾個花片。
第二組:給數(shù)卡排隊,做點卡。
引導語:請小朋友把這些數(shù)字卡按順序排在操作板上,按順序讀一遍。再用印章在紙張上蓋印,做成實物卡,數(shù)字是幾就印幾個,然后按順序排在各自的數(shù)字卡下。
第三組:數(shù)物拼板。
引導語:這里有許多的數(shù)字卡和實物卡,當數(shù)字卡找。
實物卡朋友時,拼起來便會成一個長方形,請小朋友為每個數(shù)字卡找對實物卡朋友,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組個別幼兒的操作卡,引導幼兒檢查,看印得對不對,表揚認真操作的幼兒。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機地利用環(huán)境中的物品鞏固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如:一張凳子用數(shù)字1來表示,兩張桌子用數(shù)字2來表示)。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二
測量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袄迕?、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它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問題的基礎。本單元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厘米、米的認識,厘米、米的關系及用厘米、米進行測量。教學重點是厘米、米的認識,難點是建立長度觀念。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結合實際,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shù))。
3.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4.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厘米、米的認識,難點是建立長度觀念。
4課時。
信息窗1——阿福做長袍。
信息窗1、自主練習。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重點是厘米的認識。
掛圖、尺子。
第一課時。
大家想知道原因嗎?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較小的長度單價“厘米”。(板書:厘米的認識)。
1.學生觀察直尺,認識1厘米和幾厘米。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直尺,仔細觀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1)每個學生觀察直尺,并匯報。(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字,長短不同的線、cm)。
(2)教師出示直尺,讓學生充分認識直尺。(師板書:刻度線、刻度、厘米、0起點)。
同學充分認識了直尺,那你能從直尺上找出1厘米嗎?
(3)學生觀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師總結:(同學們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同學們很聰明,從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長呢,能用手比劃一下嗎?
(5)學生觀察尺子,并比劃。(師導語: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到像1厘米這樣長的物體)生回答。教師展示準備好的1厘米的物體,如(小方格,枕尺,筆記本,圖釘)。
同學們從直尺上很快就能找到1厘米,那你能找到2厘米嗎?
(6)學生觀察,到上面演示找到2厘米,并畫出。(多個同學演示),然后學生自己找5厘米、10厘米,并用手比劃。
2.估測物體長度。
(1)教師出示5厘米的卡片,學生估測。
(2)再一次估計15厘米長的紙條,引導學生測量。
(3)測量物體長度(把物體的左端對著“0”刻度,物體的右端指著刻度就是幾厘米)。
1.測量一拃。
(1)測量自己一拃,并匯報。
同學們量出了自己的一拃,那你們想知道動畫片中師傅和徒弟的一拃長嗎?
(2)認識師傅、徒弟的一拃長,(導語: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故事中徒弟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嗎?)。
2.小蟋蟀能跳多遠?填一填。
3.測量自己的一步和一拃。
4.下面哪些是線段?
信息窗2——阿福做長袍。
信息窗2、自主練習。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重點是米的認識。
掛圖、尺子。
同學們,今天我們再去看看阿福的新衣做得怎樣了?你能看圖把后來發(fā)生的故事講完嗎?(學生交流)。
1.仔細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到底是1米還是100厘米呢?
同樣是一件衣服,為什么師傅和徒弟量的不一樣呢?
2.先解決1米有多長?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1米長的線段。
(2)學生感受、比劃1米的長度。
(3)學生利用軟尺量出1米的長度,觀察是多少厘米。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總結。
100厘米就是1米,1米=100厘米。
4.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米?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3、通過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養(yǎng)成學生動手、動腦、和動口的學習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理解倍的概念。
若干小棒。
1、擺小棒游戲。
1)請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擺一個正方形,數(shù)一數(shù)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師的引導下擺出第二個正方形,數(shù)一數(shù)兩個正方形要幾根小棒?
3)在教師的引導下擺出第三個正方形,數(shù)一數(shù)三個正方形要幾根小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動手操作,從1個4到2個4,再到3個4的等,逐步明確幾個幾的問題,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剛才大家在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時候,每個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擺2個正方形就用去2個4根,擺3個正方形就用去3個4根……這里的3個4,我們還可以來表達——那就是4的3倍。
1、出示例3引導明確題意。請大家認真觀察圖示,誰來說一說這副圖的意思?
2、引導分析,正確解答。
1)小精靈提出了求“第二行擺了多少個?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擺的圓片數(shù)和誰有關系?請找出題目中相關的語句。
2)引導學生繼續(xù)擺圓片。
3、引導學生說己是怎樣擺的?
4)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個2是多少?你能夠列出一個相應的算式嗎?
設計意圖:嘗試解答關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題目,繼續(xù)鞏固和強化對相關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明確求該類問題所用的方法。
1、指導嘗試練習。
2、完成教材76頁《做一做》
3、說出你是怎樣列式的?說出你的想法。
設計圖意: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為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和孕伏。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初步學會用幾分之一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結果,會通過實際操作表示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2、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談話:以前認識過分數(shù)嗎?今天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認識分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幾分之一)。
二、分“餅”,初步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1、把1個“餅”平均分。
出示1張圓形紙片。指出:用這張圓形紙片表示1個餅。
提問:把1個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分?每人分得多少?
(1)讓學生把這個“餅”分一分,說一說每人分得多少。
(2)課件演示: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3)想一想: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4。)。
(4)說明:1個餅的1/4,也可以說是1/4個餅。
2、把3個“餅”平均分。
出示3張圓形紙片。提問:把3個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你會分嗎?
(1)分一分。
讓學生從信封里拿出3張圓形紙片,自己想辦法分一分。(如果學生都不會分,可啟發(fā)學生把“餅”疊在一起再分)。
(2)說一說。
交流分法。(結合學生回答,課件演示:把3個餅疊成“一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3)議一議。
談話:像這樣,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指其中的.1份)這1份可以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說說你的理由。(通過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可以用1/4來表示。)。
(4)想一想。
提問: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再問:它還表示1/4個餅嗎?(不是,而是表示每一份和整體的關系。)。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五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幼兒非常喜歡上數(shù)學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數(shù)。而0是被我們所忽視的。隨著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知維度的提升。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在對0的認識上有疑惑有問題有需求,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使幼兒能對0有最基本的認識,為將來更急一步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基礎。
1、認識數(shù)字“0”,感知數(shù)字“0”的實際意義,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初步了解“0”在數(shù)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數(shù)字結合后表示的意義。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感知“0”,理解“0”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了解“0”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0”的興趣。
1、1——9和0的數(shù)字卡片,圖片實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積木)
2、紙、數(shù)字1、2、0、0人手一份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游戲: 小魚游。(教師和幼邊唱邊做小魚游的動作,師可以說3、5、6……游一起,然后3、5、6……個幼兒一起,最后所有小魚都游走了,所有幼兒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數(shù)字0——9,回憶。(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數(shù)字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讀一讀。這些數(shù)字朋友想和我們做個小游戲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沒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圖片(5顆)???,這里有幾顆糖果?請你從0——9的數(shù)字中選出一個數(shù)字表示糖果的數(shù)量。(個別幼兒選出數(shù)字卡片)(師收起糖果)現(xiàn)在盤子里還有幾顆糖果?(幼兒回答)那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0)
小結:是啊,沒有東西可以用“0”來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shù)字“0”?
(2)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溫度計中“0”表示溫度的度數(shù),電話中“0”表示一個號碼,車牌中“0”表示號碼……)
小結:原來“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數(shù)字的結合。
(2)為什么9個哥哥一會兒看不起小弟0,一會兒又喜歡0呢?
如果0在數(shù)字1的后面一站,結果會怎么樣?如果0在數(shù)字1的前面,結果又會怎樣?(演示)
小結:“0”表示沒有,但它如果站在數(shù)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數(shù)字發(fā)生改變。
三、操作“0”(數(shù)字1、2、0、0)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六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shù)字5,并能數(shù)出5以內的物體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字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shù)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1、出示魚缸:(里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魚缸里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shù)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里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并列放在一起,問:現(xiàn)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后加1個。(讓幼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后就是5)。
3、認識5的組成。
數(shù)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shù)量。
4、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shù)量是5?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shù)量必須是5個。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后師生一起數(shù):1、2、3、4、5,當數(shù)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里,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數(shù)學認識物體教案篇十七
(出示掛圖)在這些變化中還存在許多數(shù)學問題。
你對哪個時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講授新課。
1、他們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2、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沒有什么符號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讀作二分之一這樣的數(shù),我們叫它分數(shù)。
4、教學書寫。
先寫,再寫2,最后寫1。
5、胎兒頭長占身長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紙條表示胎兒的身長,怎么表示一半?
6、嬰兒、成人的頭長也能用1/2表示嗎?用紙條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頭長在哪兒?可以用哪個分數(shù)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們認識了3個分數(shù):1/21/41/8。
8、學習書寫。
1/2:先寫,再寫2,最后寫1。
分數(shù)就這三個嗎?你還知道哪些分數(shù)?
三、小結。
板書設計: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1/2讀作二分之一。
1/4讀作四分之一。
1/8讀作八分之一。
教學反思:
通過看圖和實際的操作,學生對分數(shù)的含義認識比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數(shù)的認讀需要加強練習,一部分學生習慣從分子開始讀,導致錯誤。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81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