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大全(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15:07:10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大全(22篇)
時間:2023-11-17 15:07:10     小編:念青松

讀后感是一種對作品的思考和表達,能夠拓寬我們的思維和視野。8.結(jié)合背景知識和文化常識,豐富讀后感的內(nèi)涵和深度。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示。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一

紅藕香殘玉簟(dia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流浪茫茫塵世中,多了一分喧鬧,少了一分寧靜,淡泊了心中那抹絢麗,黯然了?;颐擅傻奶欤僖裁枥L不出任何色彩,春時已過,夢里多愁。心緒,總在眉頭輕蹙,纏繞著百年不醒的夢。前世今生,難以言恨,難以言傷。滴落一世的淚,斷痕不斷傷,留不住的永恒,放不下的憂傷。永遠到底有多遠,現(xiàn)實,真的很善變。

花飛花落,殘夢易破,望不穿秋水,隔不斷思念,生生死死,不過紅塵一瞬。塵土相依,風起云揚,終躲不開塵歸塵,土歸土,三世情緣,也逃不離背叛。風吹云散,灑落一地的雨,是一世清淚,無聲的滴落,隨夢遠逝。飄到尋也尋不到的.方向。

寒風乍起,涼透了心中僅存的那絲溫暖,昨日憂,今日愁?;淞舜竭厺駶竦谋鶞I,記憶開始了殘酷的折磨。躲在窗內(nèi)看月光,仰望白色寒光,似一道利劍把心刺穿。月亮失去了一半,也失去了往日的溫和,變得無情了。

一場云夢一場空,一絲花落紅塵中,終是夢,終成空,沒有永遠的永遠,只有從前的從前,彈指紅顏,易逝易遠,輕撫一曲心弦音,淡遠往日清影舊夢情。誰也終不是誰的永遠,誰也終不是誰的依戀,花自飄零,飄遠輕輕愁,零落淡淡憂。水自流,流走往日情,流走昨日傷。

生生死死,緣聚緣散,只不過紅塵夢一場,來世一碗孟婆湯,奈河橋上莫回頭,今生無怨,來世無憂......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二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寫作背景。

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當作于1103年(北宋崇寧二年)的秋天?!盎ㄗ燥h零水自流”這一句,實在是條極不吉祥的預言,像埃及金字塔里那條法老的詛咒,“誰要觸動了我,誰就”那樣,其應驗之靈之準,使得她的一生,那任由沉浮的際遇,那難以自主的命運,果然脫不開“花自飄零”四字讖語。

李清照作此詞時,正芳齡二十,是與趙明誠婚后的第三年?;幽耆A,新婚燕爾,應該是女人最好的歲月、然而,正是從這首詞開始,被流水不知帶往何方的飄零命運,也就開始了。這位才女,其命運不濟的一生,其不知所終的結(jié)局,既是一個女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文人的悲劇,更準確地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個無辜女詩人的悲劇。

故事得從1100年(元符三年)說起,這年正月,哲宗駕崩,趙佶嗣位,是為徽宗。這位在中國歷史上數(shù)得著的昏君,一上臺,便倒行逆施起來。

1102年(崇寧元年)夏5月,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被藉為“元v奸黨”。

7月,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宋史》),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順藤摸瓜,在劫難逃。7月乙酉,定案“元v奸黨”17人,李格非名列第五,罷官。

9月,宋徽宗御書奸黨人名,凡百有二十,刻石京師端禮門,以示儆尤,李格非名列其中,充軍廣西象郡。

1103年(崇寧二年)4月,毀司馬光、呂公著等繪像,及三蘇、秦、黃等人文集。

9月,令天下監(jiān)司長吏廳各立“元v奸黨碑”。黨人碑刻309人,李格非名列第26。

1104年(崇寧三年)詔御書所書寫之奸黨,不得在汴梁居住,凡親屬,無論親疏,遣返原籍。

1106年(崇寧五年)春正月,慧星出西方,太白晝見,沼求直言,方有毀碑之舉。

1108年(大觀二年)春正月壬子朔,宋徽宗大赦天下,至此稍弛。(據(jù)上海古籍出版社令李清照集箋注》)。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三

此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了全篇。上半句的“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的“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說明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全句的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了詞人情懷。

花開花落,不但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不但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nèi)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受到后世詞評家的極力贊賞。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的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霸浦姓l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

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了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舟中所望、所思;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梢韵胍姡~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的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了雁足傳書的遐想。

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

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后面的五句,轉(zhuǎn)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四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寫作背景。

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當作于1103年(北宋崇寧二年)的秋天。“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一句,實在是條極不吉祥的預言,像埃及金字塔里那條法老的詛咒,“誰要觸動了我,誰就”那樣,其應驗之靈之準,使得她的一生,那任由沉浮的際遇,那難以自主的命運,果然脫不開“花自飄零”四字讖語。

李清照作此詞時,正芳齡二十,是與趙明誠婚后的第三年?;幽耆A,新婚燕爾,應該是女人最好的歲月、然而,正是從這首詞開始,被流水不知帶往何方的飄零命運,也就開始了。這位才女,其命運不濟的一生,其不知所終的結(jié)局,既是一個女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文人的悲劇,更準確地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個無辜女詩人的悲劇。

故事得從1100年(元符三年)說起,這年正月,哲宗駕崩,趙佶嗣位,是為徽宗。這位在中國歷史上數(shù)得著的昏君,一上臺,便倒行逆施起來。

1102年(崇寧元年)夏5月,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被藉為“元v奸黨”。

7月,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宋史》),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順藤摸瓜,在劫難逃。7月乙酉,定案“元v奸黨”17人,李格非名列第五,罷官。

9月,宋徽宗御書奸黨人名,凡百有二十,刻石京師端禮門,以示儆尤,李格非名列其中,充軍廣西象郡。

1103年(崇寧二年)4月,毀司馬光、呂公著等繪像,及三蘇、秦、黃等人文集。

9月,令天下監(jiān)司長吏廳各立“元v奸黨碑”。黨人碑刻309人,李格非名列第26。

1104年(崇寧三年)詔御書所書寫之奸黨,不得在汴梁居住,凡親屬,無論親疏,遣返原籍。

1106年(崇寧五年)春正月,慧星出西方,太白晝見,沼求直言,方有毀碑之舉。

1108年(大觀二年)春正月壬子朔,宋徽宗大赦天下,至此稍弛。(據(jù)上海古籍出版社令李清照集箋注》)。

李清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五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伊世珍《瑯嬛記》說:易安結(jié)褵(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詞的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zhì)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贊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間煙火氣象。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輕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她的神態(tài)、舉動。輕,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xiàn)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上。獨字就是回應上句的輕字,點明了下闋愁字的癥結(jié)。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云中誰寄錦書來?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現(xiàn)的外在表現(xiàn)。作者借助于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月滿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chǎn)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飄零東流。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fā)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xiàn)。當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諸如離別,均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zhèn)渲?,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xiàn)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其內(nèi)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zhuǎn)向內(nèi)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tài),把相思之苦表現(xiàn)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里行間,感人至深。這和李煜《烏夜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境,成為千古絕唱。

總之,《一剪梅》筆調(diào)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xiàn)了她的心情,顯示著她的形象特征。詞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六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diào)。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罢l”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zhuǎn)為直接抒情,用內(nèi)心獨自的方式展開?!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渥顬槭廊怂Q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七

李清照這首詞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nèi)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總是要想辦法排愁遣悶的,這也是人之常情。

原文: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后,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瑯寰記》說;“易安結(jié)縭末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弊罱娪啊独钋逭铡费匾u了伊世珍之說,當趙明城踏上征船出行時,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認為把這首詞理解為送別之作,與詞意不盡相符,就是“輕解羅裳”兩句,也難解釋得通?!傲_裳”,不會是指男子的“羅衣”,因為不管是從平仄或用字看,沒有必要改“衣”為“裳”?!傲_裳”無疑是指綢羅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要是把上旬解為寫李清照,下句寫趙明誠,那么,下句哪來主語?兩者文意又是怎樣聯(lián)系的呢?看來,應該以《花庵詞選》題作“別愁”為宜。

李清照和趙明誠結(jié)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和藝術的氣氛,十分美滿。所以,兩人一經(jīng)離別,兩地相思,這是不難理解的。特別是李清照對趙明誠更為仰慕鐘情,這在她的許多詞作中都有所流露。這首詞就是作者以靈巧之筆抒寫她如膠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李清照這首詞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這種題材,在宋詞中為數(shù)不少。若處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仍不失為一篇杰作。其特點是:一、詞中所表現(xiàn)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異其趣。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tài)成份;既象蜜一樣甜,也象水一樣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tài)的愛情,涇渭分明。三、李詞的語言大都淺俗、清新,明白如話,這首詞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鬧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等,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瑯瑯上口,聲韻和諧。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八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翻譯】。

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僅留一絲殘香,素白的竹席里透出涼意,仿佛充滿秋天的憂愁。我輕輕地解下輕柔的絲裙,(換上秋裝,)孤獨地登上美麗的蘭舟。南歸的秋雁從云中掠過,卻沒有將錦書捎回,只有那凄冷的月光溢滿西樓。

容貌如鮮花一樣容易凋零,青春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頭。同樣一種相思,化作兩處的閑愁。難以排遣的,是共同擁有的那份相思之情,剛離開緊蹙的眉頭,卻又到了煩亂的心頭。

【賞析】。

《白雨齋詞話》中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絕倫,真不食人間煙火者?!痹~的上片“紅藕香殘玉簟秋”交代了時令,環(huán)境?!凹t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同時以點帶面,我們可以想象,荷花既已凋謝,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難見到,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蕭條,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荷花凋謝,更讓人感受到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瞬間把人帶入一幅蕭條的畫面??芍^:“自古逢秋悲寂寥?!币粋€少婦孤獨,落寞,在面對眼前種種時孤寂,傷感之情更加濃重。此時,暑退秋來,竹席浸涼,不止是說天氣變涼,其實,也含有丈夫離家日久的慨嘆?!叭巳ハ洹?,她獨守空房的冷清與孤寂。短短幾個字,詞人李清照的心情已躍然紙上。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睘榱伺徘残闹械睦淠c孤寂,詞人換上秋裝,獨自蕩舟水上。一個“獨”字用得好,一個人的世界,牽掛的是遠方。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但這種方法,怎能排遣她此刻的心情,過去和夫君雙雙泛舟,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卻獨自劃舟,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又怎樣排遣憂愁呢?這是一種背面敷粉的寫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劃船該多好??!雙雙劃舟,共賞美景,一起唱和詩詞,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眼前只有詞人孤零零的一人。

“云中誰寄錦書來……月滿西樓?!睍r間在流逝,因思念太深,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所以遙望云空,產(chǎn)生鴻雁傳書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子空回,錦書全無,所以有“誰寄”之嘆,實際是無人寄書,心中愁緒平添一層。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思念之情縈繞于詞人心頭。

詞的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一句在結(jié)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與“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呼應;啟下,花飄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態(tài),女詞人見此景象,極為傷懷,但花和水不理會她的情懷,依舊不停地飄落,不停地流逝,引出“相思愁”。移情于物,借景抒情。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比司觾傻?,情發(fā)一心。寫自己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直接點明了夫妻二人的兩相恩愛,足見雙方情愛之篤以及彼此信任之深,足見二人兩心相印。

總之,這首詞上片主要寫女詞人的獨居生活,下片以抒情為主,整首詞寫出了他們分別的相思之情,坦率大方,不輕佻,不艷麗,具體而真實。詞中我們既能看到一個少婦真摯的剖白內(nèi)心的純真,又能感受到那種無計排遣的愛情。那種愛之深,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癡,真可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愧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p>

【一剪梅與聲聲慢的對比】。

細細品讀這兩首詞,我覺得抒情主人公應該就是作者本人,作者在這兩首詞中表現(xiàn)的情感直接從詞本身來體現(xiàn)。我認為只要抓住以下信息就可把握詞人的情感。

《一剪梅》:秋(玉簟秋)、獨(獨上蘭舟)、雁(雁字回時)、月(滿)、花(紅藕香殘)、愁(閑愁)。

《聲聲慢》:雁(過)、黃花(秋、憔悴堆積)、窗兒(獨守)、梧桐細雨、愁。

對比上面的信息,這兩首詞有相同之處,如“秋”“花”“獨”“雁”“愁”,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一剪梅》中有“月”,《聲聲慢》中有“梧桐細雨”。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將這些信息對比來品味他們的內(nèi)在意蘊以及詞人的情感。

首先,從不同的信息來鑒賞?!兑患裘贰分杏小霸隆保矣质恰霸聺M”,月滿本該人團圓,然而卻是“兩處”相隔,徒增思念與幽怨;《聲聲慢》中無月,更煩人心:“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梧桐空心,便可感受詞人亦是空心,了無著落;而詞人苦坐感受細雨空滴,這“細雨”分明就是“苦雨”!點點滴滴,拖泥帶水,一種凄苦之況便郁然而生。并且,從古典詩詞的傳統(tǒng)意象的運用來看,“梧桐”加“細雨”本就是凄涼意境的最好表現(xiàn)。

其次,我們來分析相同的信息,把握相同之下的`不同內(nèi)涵。

秋:《一剪梅》中,“秋”由“紅藕香殘玉簟秋”點出,《聲聲慢》未直接點出“秋”,卻可從“滿地黃花堆積”一語斷出(“黃花”即菊花)。不過前者之秋,只是涼秋(“紅藕香殘”、“輕解羅裳”),后者之秋,卻是冷秋(“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秋涼與秋冷,心涼與心冷,略一品嘗,便知況味全異。

獨:《一剪梅》中的“獨上蘭舟”,其實是有著“雙上蘭舟”的假想的,是對共處時雙雙泛舟湖上的懷想,是一種溫暖感的“喚回”,或者說仍有著“閑情逸致”的。當然,到得湖中,照見的是只身孤影,自然更增孤單了;而《聲聲慢》中,是獨“守著窗兒”,全無閑情可言,且因是苦捱時間(“獨自怎生得黑”)而透露了一種“苦味”。

雁:《一剪梅》中的雁是“回”,與“去”相對,且能使人聯(lián)想到詞人“目送去,目迎來”,對“鴻雁傳書”有著深深期盼,只是盼后無回信就又是失落:“云中誰寄”之“誰”當然指趙明誠,而又分明指“無人”。但這種“失望”程度與《聲聲慢》一比就輕多了:此時雁并非“回”,而是“過”,便如過客,與詞人似不相干,可見詞人早斷了心中所盼,而“卻是舊時相識”一句,竟是有了“避之不及”之意,從有期盼到欲逃避,心情已從“失望”到“傷心不過”了。

花:《一剪梅》中,花已過盛期,正自飄零,由花逝,可推知“惜花更惜己”之意,含怨夫婿不歸之情;而《聲聲慢》中“滿地黃花堆積”,正是盛時,本該去賞去摘,卻因“憔悴損”而失此心,比起前者,此時的詞人更顯得沒有生活的意趣了。

再比如愁。《一剪梅》中是一種“閑愁”,《聲聲慢》則勝于“愁”?!伴e愁”自是相思之情,有北宋詞人賀方回《青玉案》為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闭f的就是詞人熱切盼望見到曾經(jīng)從家門口經(jīng)過的“凌波”仙子的相思之情。但何謂“閑”愁?此處當然不是“閑來無事”之愁,因為它溢滿了詞人的心懷,無時不在;但此愁若與人言,恐就真有“閑來無事”之嘲了,所以我以為這“閑愁”正是以他人之口吻言己相思之愁,有羞與人言之意?!堵暵暵分袇s以似輕實重的一句將“閑愁”蕩滌干凈:“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里的“了”應該加大動態(tài)性,強調(diào)讀出,以突出“了結(jié)”之意,而不宜與“得”連在一起,正如李后主言“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般,透露詞人見所不欲見,感所不欲感的凄苦心緒。

綜上所述,李清照的心緒從《一剪梅》到《聲聲慢》,其實是由“幽怨”到“凄苦”的流變。幽怨,尚有人事可寄托相思,而凄苦,則人事無處尋覓了,是真正的“物是人非”了,因此可以說在這兩首詞中,詞人從相思無限到了相思無地。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九

李清照的一剪梅寫得情景交融,憂傷但唯美。學習過程中,學生領悟到什么?來看看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流浪茫茫塵世中,多了一分喧鬧,少了一分寧靜,淡泊了心中那抹絢麗,黯然了?;颐擅傻奶?,再也描繪不出任何色彩,春時已過,夢里多愁。心緒,總在眉頭輕蹙,纏繞著百年不醒的夢。前世今生,難以言恨,難以言傷。滴落一世的淚,斷痕不斷傷,留不住的永恒,放不下的憂傷。永遠到底有多遠,現(xiàn)實,真的很善變。

花飛花落,殘夢易破,望不穿秋水,隔不斷思念,生生死死,不過紅塵一瞬。塵土相依,風起云揚,終躲不開塵歸塵,土歸土,三世情緣,也逃不離背叛。風吹云散,灑落一地的雨,是一世清淚,無聲的滴落,隨夢遠逝。飄到尋也尋不到的方向。

寒風乍起,涼透了心中僅存的那絲溫暖,昨日憂,今日愁?;淞舜竭厺駶竦谋鶞I,記憶開始了殘酷的折磨。躲在窗內(nèi)看月光,仰望白色寒光,似一道利劍把心刺穿。月亮失去了一半,也失去了往日的溫和,變得無情了。

一場云夢一場空,一絲花落紅塵中,終是夢,終成空,沒有永遠的永遠,只有從前的從前,彈指紅顏,易逝易遠,輕撫一曲心弦音,淡遠往日清影舊夢情。誰也終不是誰的永遠,誰也終不是誰的依戀,花自飄零,飄遠輕輕愁,零落淡淡憂。水自流,流走往日情,流走昨日傷。

生生死死,緣聚緣散,只不過紅塵夢一場,來世一碗孟婆湯,奈河橋上莫回頭,今生無怨,來世無憂......

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一個首先要辨明的問題。根據(jù)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瑯嬛記》引《外傳》云:“易安結(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庇械脑~選認為,此說“和作品內(nèi)容大體符合。上片開頭三句寫分別的時令和地點;下片起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回應這三句。這些都是寫分別時情景,其他各句是設想別后的思念心情”(見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唐。

宋詞。

選》)。有的選本則認為,“就詞的內(nèi)容考察,是寫別后的思念,并非送別”;開頭三句也是寫“別離后”的情景(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

詩詞。

選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詞選注》)。玩味詞意,比較兩說,似以后一說為勝。首先,《瑯嬛記》的記述本不可靠,如王學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笈遠游事。此則所云,顯非事實。”何況《瑯嬛記》本是偽書,所引《外傳》更不知為何書,是不足為據(jù)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應就詞句本身來尋繹它的內(nèi)容、推斷它的寫作背景。從上闋開頭三句看,決不像柳永《雨霖鈴》詞所寫的“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那樣一個分別時的場面,而是寫詞人已與趙明誠分離,在孤獨中感物傷秋、泛舟遣懷的情狀。次句中的“羅裳”,固明指婦女服裝;第三句中的“獨上”,也只能是詞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設想別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實寫別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或贊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詩)。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nèi)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詞句,如“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晏殊《訴衷情》),“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以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菩薩蠻》),“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臺令》),其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果聯(lián)系這首詞的起句,還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題作《寫情》的七絕:“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痹~與詩都寫了竹席,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覺非常相似。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后面的五句,轉(zhuǎn)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時有寫兩地相思的句子,如羅鄴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韓偓的《青春》詩“櫻桃花謝梨花發(fā),腸斷青春兩處愁”。這兩句詞可能即自這些詩句化出,而一經(jīng)熔鑄、裁剪為兩個句式整齊、詞意鮮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脫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效果。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這首詩的結(jié)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脫胎而來,而明人俞彥《長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兩句,又是善于盜用李清照的詞句。這說明,詩詞創(chuàng)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xiàn)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變化原句,而且高過原句。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認為范句雖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兩相對比,范句比較平實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李句則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當然,句離不開篇,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同時,篇也離不開句,全篇正因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機的《草堂詩余評林》稱此詞“語意超逸,令人醒目”,讀者之所以特別易于為它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dia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

1.對這首詞的理解,不完全恰當?shù)囊豁検?)。

a.上片首句通過視覺、觸覺的感受,點明時間已進入深秋,接下兩句寫詞人輕輕解開絲羅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態(tài)。

b.“云中”三句是說,當空中大雁飛回來時,誰托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望著呢。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說,自己與丈夫分居兩地,“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直接點明了夫妻的兩相恩愛,充分體現(xiàn)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無限鐘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說,這種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樣,是沒有辦法可以消除的。

2.對這首詞的分析,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寫詞人思念其丈夫趙明誠,下片寫離愁無法排遣。

b.上片寫相思,雖無一字道出,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

c.“云中”句雖是詞人的主觀臆想,卻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切懷念。

d.后三句新穎別致,以淺近樸實的語言,生動地寫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3.“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歷來為人稱道,請試作分析。

1.a。

2.c。

3.“情”至于要用“計”來“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無計可消除”,其深可見。更可貴的是,李清照將“情”說成是一種能運動的有形之物,“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現(xiàn)其“情”運動之速。詞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現(xiàn)新奇的意境。而且從一“下”一“上”之中還可領略到她的萬般愁緒,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表現(xiàn)出詞人深婉細膩的風格。(意對即可)。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一

這首詞是寫閨情的。這首詞筆調(diào)清新,風格細膩,耐人尋味。

上片主要寫女詞人的獨居生活?!凹t藕香殘”是以點代面的寫法,因為荷花既已凋謝,其它草之花就更難見到了,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蕭條;再深一層說,季節(jié)的變遷,還會使女詞人產(chǎn)生丈夫離家日久的感覺,使她覺得孤獨寂寞。

“玉簟秋”,也不止是說天氣變涼,跟她獨守空房關系倒更為密切,也是表現(xiàn)她的孤獨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個排遣寂寞的方法:“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個“獨”字用的很妙,這是背面敷粉的寫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劃船該多么快樂啊。

正因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卻仍然想著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該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會告訴她歸來的日期,這又給予她很大的安慰。這樣一想,她仿佛覺得自己身處西樓上,望著天上的月兒,在計算著丈夫離家的日子。

忽然間,女詞人又回到現(xiàn)實中來,“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是寫她在舟中所見?;h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態(tài),女詞人見此景象,極為傷懷,但花和水卻不理會她的情懷,依舊不停地飄落,不停地流逝。

詞中“自”字也很妙,女詞人移情于物又轉(zhuǎn)過來借物抒情而煉字,表達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轉(zhuǎn)入直白:“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是把夫妻雙方合在一起寫,表明女詞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細膩處。

但這不過是一種鋪墊,詞的主旨其實落在最后兩句上:“情”至于要用“計”來“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無計可消除”,其深可見。這是女詞人特有的深婉細膩的風格的具體表現(xiàn)。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边@兩句表現(xiàn)了李清照特有的語言風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現(xiàn)新奇的意境。“眉頭”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別人看得見的,而藏在“心頭“的感情別人卻看不見。按常理來說,愁鎖眉間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發(fā)而為形,才有愁鎖眉間之態(tài)。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二

“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即盛開的荷花,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名。其亭亭玉立的仙姿為人們所鐘情,有荷花仙子之稱。深秋,乘著游船,在湖中飄蕩,只見荷花抗拒不了秋天的蕭殺,已失去了美姿,但仍殘留香氣。玉簟,即華美的竹席,船上華美的竹席讓人感到了秋天的涼意,季節(jié)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換。秋天是催生離愁別緒、感慨良多的季節(jié),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弊髡叩拇司錇槿婇_宗明義,概括全詩的時間、景物和情感,隱含濃濃的秋愁和對春意即美好過去的留戀。又隱含一種既往不可追的無奈之情。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輕解羅裳”這句又再一次強調(diào)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此句雖沒有點明解羅裳換上秋裝,但我們明白,她這一次泛舟而游,衣著也隨季節(jié)變化了?!蔼毶咸m舟”重點突出“獨”,即孤獨。注明原來是有伴而游,如今獨自一人。一種悲秋加上孤獨感,增加了作者對處境和心境的悲愁。

接下來點明愁從何來。“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卞\書即書信,鴻雁寄書,即是古代十分遠古的手段,也往往是將無奈之情相寄托的一廂情愿,首信無憑的巴望和幻想。作者在西樓居所盼到天黑月亮,凄清的.月光照亮繡樓,等到雁字回時,有否得到書信卻不得而知,作者望空寄情的心情和景況刻劃得如此深刻。一個盼字在這句里委婉而存。

下闋,作者把對親人的想念和無奈的情懷進一步和盤托出。

“花自飄零水自流?!薄白浴弊⒚骰ǖ娘h零和水的流動都是自然規(guī)律。所謂“青春易老,時光易逝”?!叭伺c花一樣都遵循自然規(guī)律變化。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里作者進一步道出了他的愁在于“相思”。這首詞是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新婚后離別之情的披露。

“此情無計可消除”別后的相思之情,無法消失排遣,進一步注明李、趙二人愛情的熾熱。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竭力控制感情,努力排遣相思之苦。迫使眉峰舒展,可相思之情又立即涌上心頭。

作者在這首詞中,觸景生情,見物生情,寄情景物,盼雁傳情。自白相思難排遣,無法躲避。一個情字,抒發(fā)自己對丈夫的愛,感情一波又一波,由隱而露,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層層遞進。讓人一讀三嘆,心隨之起伏,深受感染。

在過去的中國封建社會里,以愛情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可謂多矣,李清照《一剪梅》詞,就是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她的詞不但表達深摯的愛,還表達了她對美好感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忠誠。這種性格和精神與她那“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壯詩句同出一爐。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三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diào)。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罢l”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zhuǎn)為直接抒情,用內(nèi)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四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當作于11(北宋崇寧二年)的秋天。“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一句,實在是條極不吉祥的預言,像埃及金字塔里那條法老的詛咒,“誰要觸動了我,誰就”那樣,其應驗之靈之準,使得她的一生,那任由沉浮的際遇,那難以自主的命運,果然脫不開“花自飄零”四字讖語。

李清照作此詞時,正芳齡二十,是與趙明誠婚后的第三年?;幽耆A,新婚燕爾,應該是女人最好的歲月、然而,正是從這首詞開始,被流水不知帶往何方的飄零命運,也就開始了。這位才女,其命運不濟的一生,其不知所終的結(jié)局,既是一個女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文人的悲劇,更準確地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個無辜女詩人的悲劇。

故事得從11(元符三年)說起,這年正月,哲宗駕崩,趙佶嗣位,是為徽宗。這位在中國歷史上數(shù)得著的昏君,一上臺,便倒行逆施起來。

11(崇寧元年)夏5月,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被藉為“元v奸黨”。

7月,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宋史》),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順藤摸瓜,在劫難逃。7月乙酉,定案“元v奸黨”17人,李格非名列第五,罷官。

9月,宋徽宗御書奸黨人名,凡百有二十,刻石京師端禮門,以示儆尤,李格非名列其中,充軍廣西象郡。

1103年(崇寧二年)4月,毀司馬光、呂公著等繪像,及三蘇、秦、黃等人文集。

9月,令天下監(jiān)司長吏廳各立“元v奸黨碑”。黨人碑刻309人,李格非名列第26。

11(崇寧三年)詔御書所書寫之奸黨,不得在汴梁居住,凡親屬,無論親疏,遣返原籍。

11(崇寧五年)春正月,慧星出西方,太白晝見,沼求直言,方有毀碑之舉。

11(大觀二年)春正月壬子朔,宋徽宗大赦天下,至此稍弛。(據(jù)上海古籍出版社令李清照集箋注》)。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五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她思念他。已經(jīng)是秋天了她還渾然不覺的樣子,秋水天長的一天,她輕解羅衫,獨上蘭舟。望著天邊飛來的雙燕,她的心里填滿了相思,耿耿于懷——你可寄了書信來?在蕭蕭的落葉中,攀登高樓,望著他遠去的方向,思念如月光流溢。郎啊,你可知道思念的滋味?那種納人心肝的.疼痛?日日盼望,日日失望。日日登高望歸雁,直到月亮爬山了西樓還不見你的影子。相思如水,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jié)婚后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后,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xié)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并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chuàng)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六

流年似水,經(jīng)不起跌蕩的年華。歲月輕愁,抵不過耳鬢的白絲??傇谙﹃枆嬄涞陌?,眺望失落江山;總在滴答漫長的雨夜,輾轉(zhuǎn)無眠軀體;總在秋風蕭瑟的落葉中,彳亍待人歸。在無才是德的摧朽年代,情之所獲浮動于世;在戰(zhàn)亂國破的流離年代,心之所向愁苦滿腸。

秋似乎來的太快,雖未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窘境,卻也滿心的凄凄慘慘兮兮??戳T,湖上的荷花已然凋謝,芬芳早已破敗,夏末的風迎面吹來,增添多少的凄涼;一個人待的久了身心疲憊,而隨著秋意逼近,竹席小憩不禁有些涼意。心中的哀怨不由言表,暗暗思來,自己妄為一代宦家才女,妄讀了圣賢的諄諄教誨,煩悶神傷何苦來哉,君子立于世而不倒,女子諳于俗而情牽。

不想太多,輕輕解開衣服,拿上一壺好酒,獨自劃上小船,暢游在稍顯落寞的湖面上,小船輕輕波動清水,喝著好酒,好不痛快自在。舉頭向天,明月圓圓;低頭觀水,明月盈盈。中間卻只立著一個貪戀凡塵的女子,無人相伴。不知不覺已然昏睡,可恨自己文不能千杯不醉,武不能馳騁沙場。后知后覺間被一群鷗鷺的飛鳴驚醒,雙雙逃離巢穴,不禁酒醒一半,覺得自己甚是可憐。月影雙雙照,鷗鷺齊齊飛,而自己孤獨一人放逐湖上,與破敗的小船相擁,冷笑一番,不知又增添多少白發(fā)。

回去吧,很快回到岸邊,湖上豁的靜了許多。突然家奴跑來,攜帶一封家書,是誰從遠方稍來的書信?大雁迎著風,結(jié)隊的飛過晴朗夜空,此刻月光撒滿西樓,空氣中增添了怎樣的落寞,想到夢里的“人月兩團圓”,這種心境何人能懂?是那皎皎的明月,還是那排排的大雁,不知良人何時回,空許佳人待閨中。

急迫的打開停留在手中的書信,知曉良人筆跡,滿心的歡喜,細細瀏覽,良人此刻定是牽掛著我,信中寫道:“落花飄零卷入泥塵,水自東流無留意,一樣的相思帶來的卻是兩地愁苦?!崩汕殒獠幌嘭?,待到他日,這樣的愛情定會成為佳話而流傳千古。

寒意刺骨般灼痛,似乎是從月亮上照射出來的,來到樓上,關上閨門。信還拿在手中,久久不肯放下。安臥在床上,想到良心寫信的樣子,不禁舒展開緊鎖的眉頭??墒强纯纯帐幨幋T大的屋子,滿屋的珠光寶氣,榮華富貴系一身那又怎樣,一股濃濃的別愁卻又涌上心頭。席子的涼意與心中的不快相互交織,酒喝的也好不痛快,愁沒澆滅,反而徒增許多,還有這及時的家書。睡意全無,此刻的心境冰到了極點。

來到桌案前,想給良人寫封回信,思忖良久。提筆寫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睌R筆細觀,四韻懼成,心中之情無遮無掩,盡吐詞中。待到他日月滿之夜,再讓這歸來的大雁,捎去我對良人的思戀和牽掛吧!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七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白話譯文。

已是秋天了,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仍散發(fā)著殘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涼意。輕輕地提著絲裙,獨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長空,白云悠悠,誰會將書信寄來?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飛回來時,清亮的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我們兩個人呀,患著一樣的相思,卻兩地分離,牽動著各自的憂愁。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涌上了心頭。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八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翻譯。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名家評論。

元伊世珍《瑯嬛記》卷中引《外傳》:易安結(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岌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明楊慎批點楊金本《草堂詩馀》卷三:離情欲淚。讀此始知高則誠、關漢卿諸人,又是效顰。

明茅映《詞的》卷三:香弱脆溜,自是正宗。

明李攀龍《草堂詩馀雋》卷五眉批:“多情不隨雁字去,空教一種上眉頭?!痹u語:“惟錦書、雁字,不得將情傳去,所以一種相思,眉頭心頭,在在難消?!?/p>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詞評》:李易安“此情無計可消除,方下眉頭,又上心頭?!笨芍^憔悴支離矣。

明沈際飛《草堂詩馀正集》卷二:時本落“西”字,作七字句,非調(diào)。是元人樂府妙句。關、鄭、白、馬諸君,固效顰耳。

明李廷機《草堂詩馀評林》卷二: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申集引《才婦錄》:易安詞稿一紙,乃清秘閣故物也。筆勢清真可愛。此詞《漱玉集》中亦載,所謂離別曲者耶?卷尾略無題識,僅有點定兩字耳。錄具于左:“(詞略,唯“月滿西樓”,作“月滿樓”)”。右調(diào)(一剪梅)。

明徐士俊《古今詞統(tǒng)》卷十:“樓”字上不必增“西”字。劉伯溫“雁短人遙可奈何”亦七字句,仿此。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币曇装病安畔旅碱^,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然易安亦從范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語脫胎,李特工耳。

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辨》卷上:周永年曰:《一剪梅》唯易安作為善。劉后村換頭亦用平字,于調(diào)未葉。若“云中誰寄錦書來”,與“此情無計可消除”,“來”字、“除”字,不必用韻,似俱出韻。但“雁字回時月滿樓”,“樓”字上失一“西”字。劉青田“雁短人遙可奈何”,“樓”上似不必增“西”字。今南曲只以前段作引子,詞家復就單調(diào),別名“剪半”。將法曲之被管弦者,漸不可究詰矣。

清萬樹《詞律》卷九:“月滿樓”,或作“月滿西樓”。不知此調(diào)與他詞異。如“裳”、“思”、“來”、“除”等字,皆不用韻,原與四段排比者不同?!把阕帧本淦咦郑允枪耪{(diào)。何必強其入俗,而添一‘“西”字以湊八字乎?人若欲填排偶之句,自有別體在也。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卷十九:此《一剪梅》,變體也。前段第五句原本無“西”字,后人所增。舊譜謂脫去一字者,非。又按:《汲古閣宋詞》,此闋載入《惜香樂府》,恐誤。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易安《一剪梅》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識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jīng)意語也。

清陳世焜(廷悼)《云韶集》卷十:起七字秀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梁紹壬謂: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結(jié)更凄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清況周頤《〈漱玉詞〉箋》:玉梅詞隱云,易安精研宮律,所以何至出韻。周美成倚聲傳家,為南北宋關鍵,其《一剪梅》第四句均不用韻,詎皆出韻耶?竊謂《一剪梅》調(diào)當以第四句不用韻一體為最早,晚近作者,好為靡靡之音,徒事和暢,乃添入此葉耳。

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又按,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岌遠游事。此則(指本輯評“一”)所云,顯非事實。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稱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見蕪陋?!冬構钟洝纺藗螘蛔銚?jù)。

賞析。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伊世珍《瑯嬛記》說:“易安結(jié)褵(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弊髡咴谠~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詞的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坝耵 ?,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zhì)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贊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間煙火氣象”?!拜p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拜p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她的神態(tài)、舉動。“輕”,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xiàn)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上。“獨”字就是回應上句的“輕”字,點明了下闋“愁”字的癥結(jié)。“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霸浦姓l寄錦書來?”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把阕只貢r,月滿西樓”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現(xiàn)的外在表現(xiàn)。作者借助于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霸聺M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chǎn)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飄零東流。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fā)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xiàn)。當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諸如離別,均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庇杉杭叭?,互相思念,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zhèn)渲拢氲秸煞蛞欢ㄒ餐瑯右螂x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xiàn)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其內(nèi)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安畔隆薄ⅰ皡s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zhuǎn)向內(nèi)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tài),把相思之苦表現(xiàn)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里行間,感人至深。這和李煜《烏夜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境,成為千古絕唱。

總之,《一剪梅》筆調(diào)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xiàn)了她的心情,顯示著她的形象特征。詞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十九

李清照的一剪梅主要是寄托作者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各位,我們看看下面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diào)。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罢l”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zhuǎn)為直接抒情,用內(nèi)心獨自的方式展開?!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渥顬槭廊怂Q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二十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

元伊世珍《瑯嬛記》卷中載:“易安結(jié)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以詞來抒寫相思之情,這并不是什么新鮮的題材,但李清照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調(diào),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xiàn)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顯得越發(fā)難能可貴。

“紅藕香殘玉簟秋”,首句詞人描述與夫君別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殘,回房欹靠竹席,頗有涼意,原來秋天已至。詞人不經(jīng)意地道出自己滯后的節(jié)令意識,實是寫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對環(huán)境變化渾然無覺的情形?!凹t藕香殘”的意境,“玉簟”的涼意,也襯托出女詞人的冷清與孤寂。此外,首句的語淡情深,如渾然天成,不經(jīng)意道來。故前人評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jīng)意語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次寫在閨中無法排遣愁悶與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悶。詞人在一首《如夢令》中曾生動地記述一次她乘舟盡興游玩的情景,不僅歸舟晚,還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情調(diào)歡快。現(xiàn)如今卻是“獨上蘭舟”,不僅無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顯悵惘和憂郁?!霸浦姓l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女詞人獨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陣南翔,捎回夫君的書信。而“月滿西樓”,則當理解為他日夫妻相聚之時,臨窗望月,共話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頗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詩句的意境。另外,“月滿”也蘊含夫妻團圓之意。這三句,女詞人的思維與想象大大超越現(xiàn)實,與首句恰形成鮮明對照。表明了詞人的相思之深。

下片?!盎ㄗ燥h零水自流”,詞人的思緒又由想象回到現(xiàn)實,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飄零,流水自去。由盼望書信的到來,到眼前的抒寫流水落花,詞人的無可奈何的傷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兩個“自”字的運用,更表露了詞人對現(xiàn)狀的無奈?!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次寫詞人自己思念丈夫趙明誠,也設想趙明誠同樣在思念自己。這樣的斷語,這樣的心有靈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愛的基礎上的。末三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痹~人以逼近口語的詞句,描述自己不僅無法暫時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兩個副詞“才”、“卻”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人揮之又來、無計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這是一首相當富有詩情畫意的詞作。詞人越是把她的.別情抒寫得淋漓盡致,就越能顯出她的夫妻恩愛的甜蜜,也越能表現(xiàn)出她對生活的熱愛。此外,這首詞在意境的刻畫,真摯、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語言運用的藝術上,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二十一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元伊世珍《瑯嬛記》卷中引《外傳》:易安結(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岌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明楊慎批點楊金本《草堂詩馀》卷三:離情欲淚。讀此始知高則誠、關漢卿諸人,又是效顰。

明茅映《詞的》卷三:香弱脆溜,自是正宗。

明李攀龍《草堂詩馀雋》卷五眉批:“多情不隨雁字去,空教一種上眉頭?!痹u語:“惟錦書、雁字,不得將情傳去,所以一種相思,眉頭心頭,在在難消?!?/p>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詞評》:李易安“此情無計可消除,方下眉頭,又上心頭?!笨芍^憔悴支離矣。

明沈際飛《草堂詩馀正集》卷二:時本落“西”字,作七字句,非調(diào)。是元人樂府妙句。關、鄭、白、馬諸君,固效顰耳。

明李廷機《草堂詩馀評林》卷二: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申集引《才婦錄》:易安詞稿一紙,乃清秘閣故物也。筆勢清真可愛。此詞《漱玉集》中亦載,所謂離別曲者耶?卷尾略無題識,僅有點定兩字耳。錄具于左:“(詞略,唯“月滿西樓”,作“月滿樓”)”。右調(diào)(一剪梅)。

明徐士俊《古今詞統(tǒng)》卷十:“樓”字上不必增“西”字。劉伯溫“雁短人遙可奈何”亦七字句,仿此。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視易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然易安亦從范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語脫胎,李特工耳。

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辨》卷上:周永年曰:《一剪梅》唯易安作為善。劉后村換頭亦用平字,于調(diào)未葉。若“云中誰寄錦書來”,與“此情無計可消除”,“來”字、“除”字,不必用韻,似俱出韻。但“雁字回時月滿樓”,“樓”字上失一“西”字。劉青田“雁短人遙可奈何”,“樓”上似不必增“西”字。今南曲只以前段作引子,詞家復就單調(diào),別名“剪半”。將法曲之被管弦者,漸不可究詰矣。

清萬樹《詞律》卷九:“月滿樓”,或作“月滿西樓”。不知此調(diào)與他詞異。如“裳”、“思”、“來”、“除”等字,皆不用韻,原與四段排比者不同?!把阕帧本淦咦?,自是古調(diào)。何必強其入俗,而添一‘“西”字以湊八字乎?人若欲填排偶之句,自有別體在也。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卷十九:此《一剪梅》,變體也。前段第五句原本無“西”字,后人所增。舊譜謂脫去一字者,非。又按:《汲古閣宋詞》,此闋載入《惜香樂府》,恐誤。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易安《一剪梅》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識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jīng)意語也。

清陳世焜(廷悼)《云韶集》卷十:起七字秀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梁紹壬謂: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結(jié)更凄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清況周頤《〈漱玉詞〉箋》:玉梅詞隱云,易安精研宮律,所以何至出韻。周美成倚聲傳家,為南北宋關鍵,其《一剪梅》第四句均不用韻,詎皆出韻耶?竊謂《一剪梅》調(diào)當以第四句不用韻一體為最早,晚近作者,好為靡靡之音,徒事和暢,乃添入此葉耳。

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又按,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岌遠游事。此則(指本輯評“一”)所云,顯非事實。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稱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見蕪陋。《瑯嬛記》乃偽書,不足據(jù)。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伊世珍《瑯嬛記》說:“易安結(jié)褵(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詞的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凹t藕”,即粉紅荷花?!坝耵 ?,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zhì)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贊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間煙火氣象”?!拜p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輕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她的神態(tài)、舉動。“輕”,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xiàn)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上?!蔼殹弊志褪腔貞暇涞摹拜p”字,點明了下闋“愁”字的癥結(jié)。“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霸浦姓l寄錦書來?”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現(xiàn)的外在表現(xiàn)。作者借助于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月滿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chǎn)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飄零東流。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fā)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xiàn)。當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諸如離別,均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庇杉杭叭耍ハ嗨寄?,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zhèn)渲?,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xiàn)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按饲闊o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其內(nèi)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zhuǎn)向內(nèi)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tài),把相思之苦表現(xiàn)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里行間,感人至深。這和李煜《烏夜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境,成為千古絕唱。

總之,《一剪梅》筆調(diào)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xiàn)了她的心情,顯示著她的形象特征。詞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一剪梅李清照讀后感篇二十二

別后相思。這是真閨情,寫得情真意切,直訴衷情。與男人的代閨言,不可同日而語!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于婚后不久。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瑯嬛記》引《外傳》云:“易安結(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倍F(xiàn)代詞學家王仲聞編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見:“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笈遠游事。此則所云,顯非事實。而李清照之父稱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見蕪陋?!冬構钟洝纺藗螘蛔銚?jù)?!?/p>

根據(jù)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后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xiāng),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整體賞析。

此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nèi)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受到了后世詞評家的極力贊賞。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梢韵胍?,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后三句,與其他詞人一些詞句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馮延巳《三臺令》“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晏殊《訴衷情》“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秦觀《減字木蘭花》“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以及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此外還有唐人李益的一首七絕詩與此詞也很相似,詩題為《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痹娕c詞都寫了竹席,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是相似。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后面的五句,轉(zhuǎn)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時有寫兩地相思的句子,如羅鄴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韓偓的《青春》詩“櫻桃花謝梨花發(fā),腸斷青春兩處愁”。這兩句詞可能即自這些詩句化出,而一經(jīng)熔鑄、裁剪為兩個句式整齊、詞意鮮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脫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效果。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這首詞的結(jié)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脫胎而來。這說明,詩詞創(chuàng)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xiàn)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變化原句,而且高過原句。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認為,相對于范句,李句“特工”。兩相對比,范句比較平實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李句則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當然,句離不開篇,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同時,篇也離不開句,全篇正因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此詞的藝術魅力,也主要在于此。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79996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