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一
一開始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記人名和身份,外國人的名字太難記了!而且作者在文章中還一會兒用姓,一會兒用名。剛開始看著真是頭大!為了記清楚,甚至還做了人物筆記…好在越往后看人物也就越清晰了。
整本書我大約用了4個小時的時間看完,當(dāng)然,不是一次性的。但內(nèi)容確實非常吸引我,看的過程中真的不想停下來(第一天看到晚上12點多,怕接著看會害怕的睡不著覺,所以就沒有往下繼續(xù)看。第二天一醒來就開始看,直接看完)。
再說說文章的內(nèi)容吧:文中的人物看似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十個人被莫名其妙的約到了一起:他們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性格,但仔細讀過后卻發(fā)現(xiàn)他們又有著微妙的聯(lián)系。一個人一個人緊緊相扣,誰都不能少。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處在法律邊緣的罪人——即雖然并沒有直接殺人犯法,甚至旁人看來認(rèn)為他們并沒有什么錯,其實卻是間接促成某些人死亡的兇手。他們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不為所知的、陰暗的角落。
當(dāng)這些人被聚在一起時,我們更看出了他們個人的自私、懷疑和自我麻痹。彼此的懷疑與不信任,加上各自內(nèi)心的罪惡感,使他們在島上僅短短的一個星期就陷入了近乎崩潰的地步,到最后竟是無一人能生還的悲劇。
在閱讀的時候,我一度覺得作者好像能看透讀者的內(nèi)心。當(dāng)你覺得兇手就是某個人的時候,接下來作者就把他寫死了,你只好接著往下看。如此反復(fù)。只有看到了最后,通過作者的揭秘,才驚嘆:哦!兇手原來是他!原諒是這樣的手法!不可思議啊!
我覺得: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吸睛之處——猜不到的發(fā)展情節(jié)。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懸疑推理類小說,它成功的引起了我對這類小說的興趣。期待!
另附上書中細思極恐的童謠: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jié)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二
《無人生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英國著名的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寫的一篇推理小說。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年生于英國德文郡托爾奎。一戰(zhàn)期間,她參加了英國和紅十字志愿隊,從事救護工作。在此期間,學(xué)習(xí)了大量藥物和毒物知識。因此在她的偵探小說中,也有大量的用毒殺人的片段。
《無人生還》講述了一個孤島殺人的事件。八位客人和兩位仆人分別收到了邀請信,被邀請到士兵島做客。十個人各懷心事的去到了島上,登島的當(dāng)晚,即遭遇惡劣天氣,因此被隔絕在孤島。
隨后更是一個個遭遇了離奇事件。每間客房里都掛著寫有關(guān)于十個小兵人的童謠的鏡框;餐桌上擺放的十個小瓷人。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四個小士兵,結(jié)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弗蘭克·格林一八六九
隨后,十個人一個個按照童謠的死法死去。每有一個人死去,餐桌上的小瓷人就會少一個。人們都希望能找出一個辦法拯救自己的生命。但是天氣很糟,島上沒有離開的辦法。
荒島很小,四周沒有躲藏的地方,兇手只能在他們中間。人們之間彼此懷疑,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風(fēng)浪停息,警察上島,只有十具尸體。
這篇偵探小說沒有其他偵探類型小說所共有的偵探及其探案過程。大部分篇幅都是以上帝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敘述。
隨著小說人物的一個一個死去,事件的進展卻越發(fā)顯得懸念叢生。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逃不了的“罪”。
老法官沃格雷夫:對殺戮有這無比強烈的欲望。做了一輩子法官,卻認(rèn)為法律約束了他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因為“有的兇手犯下的罪不受法律制裁”。于是法官按照年幼時的一首童謠,設(shè)計了一樁完美殺人事件。
家庭教師維拉:她為了心愛的男人獲得遺產(chǎn),故意讓主家小男孩溺水,然后讓人們認(rèn)為是意外。
修女布倫特:傭人與他人有染,未婚先孕,被她趕出家門,后投河自盡。
醫(yī)生阿姆斯特朗:開始行醫(yī)時業(yè)務(wù)不熟練,造成病人死在手術(shù)臺上。
將軍麥克阿瑟:下屬和妻子有染,于是讓下屬執(zhí)行一次他明知有去無回的任務(wù)。
上校隆巴德:干過一些不到的勾當(dāng),可能在一些地方殺過人。
公子哥馬斯頓:撞死兩個小孩卻毫無悔意,社會危險分子。
前警察布洛爾:作偽證,導(dǎo)致他人死亡。
傭人羅杰斯夫婦:主家有嚴(yán)重疾病,發(fā)病時拖延治療,隨后占有其財產(chǎn)。
后9個人雖然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卻被老法官以正義之名制裁了。道德雖然也能約束人,但不是人人都受到它約束。法律雖然能制裁犯罪,但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能被察覺并制裁。小說里的“凡罪惡必會遭刑罰”也只是一種人們的主觀愿望而已。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三
首先,大略入門之后,盡量保持該領(lǐng)域的知識空白,以自家的頭腦空想,應(yīng)該是如此這般,一五一十;而后親身實踐,積累經(jīng)驗;到一段落時,進入研究段,以采樣方式調(diào)查。采樣一般有三:看起始,看最終,看巔峰。若再有興趣,再從中抽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過程樣點,略窺其變化走勢而已。
吾對偵探小說如此——愛倫·坡看過,原創(chuàng)看過,克里斯蒂看過,夠了,旁的不看了;而對“暴風(fēng)雪山莊”,亦如此?!稛o人生還》作為此類代表——若說此類不該稱“暴風(fēng)雪”而應(yīng)稱“孤島”,純屬咬文嚼字——寫得如此早,寫得如此好,自然不可不知。
在大致領(lǐng)略“暴風(fēng)雪”的風(fēng)姿之后,在下便私自定下作此種文章的“一”、“二”、“三”、“四”,這里便不細說了。一直以來,對“暴風(fēng)雪”的某些痼疾頗有微詞,怨念甚深,原以為是后來人不爭氣,狗尾續(xù)貂、畫虎類犬,如今見得這般早期這般經(jīng)典,那一樁樁一件件,竟也不能免俗,不禁修正觀點:這等模式,怕是胎里帶病、先天不足。而這論斷,或與譯者有關(guān)。在下所讀貴州版,過程中毫無流暢平和之美感,只覺前言不搭后語,許多理應(yīng)余音繞梁處卻嫌生硬,一般敘述時反因多義英文單詞的誤解而冒充了線索,個別段落甚至有讀沒有懂。這等異?,F(xiàn)象之解釋,我在克里斯蒂腦子進水、在下理解力大幅倒退和翻譯者自己抽筋之間,選擇了第三個——其文辭之粗劣,真好似使用了網(wǎng)絡(luò)翻譯軟件后直接排版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也確有一些精髓之處,早期靈光一閃,亟待發(fā)展,后世卻缺乏承襲,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于“暴風(fēng)雪山莊”,《無人生還》是立,是順,是特例;而后人所寫,是破,是逆,是常例。其間必有變化,某些方面難以兼顧,也屬必然。但變化本身,大多弊大于利,越發(fā)難以在飄和穩(wěn)之間取一個平衡;而少數(shù)利大于弊者,利處偏偏不加彰顯,弊處卻也不知修飾,反而畫蛇添足,新不如故。
重整河山待后生。
我欲乘風(fēng)。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四
大概5個小時的時間終于收尾了這本書。我的感覺就是:偵探小說想要自己完成推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讀的更仔細,發(fā)現(xiàn)更多疑點(雖然最后還是搞錯了兇手,不過最后幾個人的死亡順序我還是分析出來了滴。
這部書是很精彩的,作為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婆)的代表作,這部書不像《東方快車謀殺案》那樣運用大量對話,展現(xiàn)兇手的心理,也就是殺人動機;又不像《尼羅河上的慘案》那樣分析殺人的手法(當(dāng)然這部作品與以上兩部并不屬于同一個系列,沒有太多的可比性)?!稛o人生還》在最終揭秘了兇手,并且讓我覺得跳進了一個坑,讀完才想到:怎么就不能假死呢?這部作品邏輯非常清楚,并且在具有邏輯性的同時展現(xiàn)了十個人十種不同的性格和背景故事。這部作品更深層次的,其實是展現(xiàn)了罪惡與正義的'辯證關(guān)系:正義者是否應(yīng)該始終秉承自己的正義之道,有時或許超過法律限制,去審判一名罪惡者的死亡?另一個角度說:罪惡者真的是有罪嗎?在這里呢,我就要安利一下了,如果有興趣并且覺得膽大的人可以去看看《明星大偵探》的“恐怖童謠”和“又是漂亮惹的禍”這兩集加在一起就是《無人生還》。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五
圖書館中,在書架漫無目的地找,也始終未挑出心里中意的書。讀東野圭吾的書多了,也難免會有些乏味。一本黃色的畫著小兵人的書滑落在我面前,于是我便津津有味地讀起了這本《無人生還》。
我邊看邊理解,從疑惑不解到恍然大悟,最后心驚肉跳,仿佛我也在靜靜聽著這首死亡之歌?!笆畟€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作者在書中,不,那位偵探女王在書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千古謎案,至于結(jié)果,恐怕也只會草草結(jié)案。
主人公瓦格雷夫,實際是一名法官,他曾了解到明明觸犯了法律卻逃過法律制裁的`底細,便想出了替天行道,用自己的方式來懲治這些人。他以尤、納、歐文的名義邀請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十個犯有殺人罪的人來到士兵島,用童謠的方式殺害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十位“客人”,警察來了也只能發(fā)現(xiàn)十具尸體,誤以為是天譴離開了,而這個幕后兇手也寫下案件經(jīng)過,成為一個漂流瓶漂向遠方。
讀著讀著,看到了瓦格雷夫?qū)懙囊痪湓挘何艺趯ふ野ㄗ约涸趦?nèi)的十個犧牲品。”仿佛令我真正看清了他:他縝密的思維能力,十分令我折服,他的布局簡直天衣無縫,盡可能地還原童謠中的死亡方式,令眾人陷入恐慌之中,使其變得神秘莫測。他是一名法官,法官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用法律制裁懲治犯罪,在當(dāng)時的法律制度下,他發(fā)現(xiàn)自己做不到,可他嫉惡如仇,犯罪的人絕不輕饒,不放過每一位犯人,所以自己走向了死亡。千古謎局的幕后原來是法律的缺失和瓦格雷夫?qū)Ψ傻臒o奈。
我相信,這個謎團會一直保存在《無人生還》中。阿加莎??死锼沟俚耐评砟芰α钊梭@嘆不已,不愧是偵探女王,她將所有可能性排除,最后留下最不可思議的結(jié)果。雖然劇本并非現(xiàn)實,但也找不一絲破綻,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成為傳奇一般的人物。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六
據(jù)說犯罪是人類的原始欲望,所以如福爾摩斯般的刑偵人員也夢想著有朝一日犯一次高效率的罪。而當(dāng)他這個夢想最終實現(xiàn)時,小福同志握著精致光亮的作案工具的手也不禁微微顫抖。
不過相比于柯南道爾,他的同胞兼同行阿加莎女士寫起犯罪來更加地迷人而優(yōu)雅。英國人那種古怪的性情在她的筆下轉(zhuǎn)化為一種精細的變態(tài)。那些鮮血淋漓的故事在她講來,沉穩(wěn)而緩慢,帶著英國的霧氣,陰冷潮濕,慢慢地在你周圍彌漫。
阿加莎的作品中,除去題材本身就偏靈異而非罪案的《死亡之犬》,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也最讓人驚嘆于犯罪的精巧迷人的,就是這部《無人生還》了吧。
《無人生還》的故事正如阿加莎所最擅長的那種,一群人因為某種原因被困在一個地方,誰也出不去,而兇手就在其中,人一個個死去,未知的恐懼緊緊相逼。后來的金田一、柯南之類不過都是從阿加莎這里學(xué)到了這種手法。在這個故事中,十個人分別受邀來到一座孤島度假,但很快的,他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陰謀。在一卷播放的錄像帶里,一個陌生的聲音歷數(shù)每個人的罪行,表示要一個個殺掉這些人來洗滌罪惡。可是這時孤島與外面的聯(lián)絡(luò)方式已經(jīng)完全切斷,沒有人出得去也沒有人進得來。兇手一定就在他們之中,于是猜疑、合作、憤恨、抱怨,人在面臨絕境時的種種開始本能地上演。而隨著一首詭異的歌謠,十個人陸續(xù)地以童謠中所唱的方式死去,而每死一個人,放置在客廳中的十個小瓷人就消失一個,恐怖就這樣蔓延開來。十人中最后剩下的女教師槍殺了一個同伴后,在精神恍惚仿佛看見了已死了的人,最終上吊自殺了,但很顯然,她不是那個兇手:
她打開門……倒抽了一口涼氣……那是什么懸掛在天花板的鉤子上?一條結(jié)好了活扣的繩套?還有一把椅子擺在下面,一把能一腳踢開的椅子……這就是雨果要她做的……當(dāng)然也是那首詩的最后一行?!耙粋€也上吊,十個小印第安孩子全都命歸西天……”小瓷人從她手里掉下,它滾動了幾下,撞碎在壁爐邊。維拉機械地向前走去。這才是結(jié)局——這就是那只冰冷的濕手(當(dāng)然是西里爾的手)曾經(jīng)觸到她喉嚨的地方……“你能游到那塊礁石去,西里爾……”這是謀殺——多么簡單的謀殺??墒且院竽阌肋h也忘記不了……她登上椅子,眼睛像夢游者似地茫然凝視著前方……她把繩套套在自己脖子上。雨果在那里注視著她,看著她走上這條她命中注定的道路。
她踢開了椅子……
當(dāng)警察到達這個孤島時,只發(fā)現(xiàn)了一首詭異的歌謠與十具按歌謠方式死去的尸體,也沒有任何人離開過這座孤島的痕跡。讀到這兒迷題似乎變得不可解,可是阿加莎卻依舊泰然自若地給了整個故事一個合理的解釋。
如果說柯南道爾身上有著英國人認(rèn)真而可愛的一面,那么阿加莎筆下的故事則表現(xiàn)了英國人的另一面。在柯南道爾的筆下,這個世界是清晰明亮的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破解的,這個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而阿加莎筆下,這個世界則多了太多的不確定,真正讓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無限的未知。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你會忽然理解為何古板嚴(yán)肅的英國會有吸血鬼的故事,會有那么多的古堡傳說。那是一種在倫敦的'大霧里時隱時現(xiàn)的潛在欲望,正如開膛手杰克夜行于街頭時所挾的那把明亮鋒利的手術(shù)刀。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七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個話劇特別適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p>
“什么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p>
當(dāng)然也是這段話讓我去查找了一下這本書,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間就吊起了我的胃口。雖然推理小說一般都不會再翻第二遍了,但我還是買了下來。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海島黑人島上。
他們抵達后,接待他們的卻只是管家特夫婦倆。用晚餐的時候,餐廳里的留聲機忽然響起,指控他們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這十人都曾犯有謀殺罪。每個人的房間里都貼有一首相同的兒歌,兒歌講的是十個小士兵相繼死去的故事。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里,每天都有人按著兒歌里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人人都想保護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風(fēng)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荒島已經(jīng)被他們搜尋數(shù)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幸存著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來。風(fēng)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體……無人生還。
這本書看的特別快。我盡量在推理,而且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最后三個人的時候發(fā)現(xiàn)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這人就是拐不過來彎啊,只能硬讓自己繼續(xù)思考剩下的三個人,萬萬沒想到結(jié)局會來這么一出。
某些地方還是覺得很奇怪,但畢竟這是小說還是不要較真了,描寫很細膩尤其是心理和環(huán)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沒覺得什么,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在晚上或者沒人的時候看,會覺得越來越瘆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惡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自動腦補只剩下幾個人的時候,人人瘋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樣子。但是總體來說作者的文筆比較平淡,絲毫不夸張,但是很多地方能從細節(jié)揭露出人性陰暗的一面。
小說里的天氣幾乎都是狂風(fēng)暴雨,使我聯(lián)想到了高一上期語文課本里的那篇澳門從英國收回的文章。最后的獨白看完了之后有一種很安靜的震撼感,小島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沒能把兇手找出來,這些人背后的故事也被永遠地埋葬了起來,可能連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會被發(fā)現(xiàn)。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八
一首古老的童謠,千百年來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然而有一天,它卻成了一場連環(huán)謀殺案的預(yù)言。在一個孤島上,十個人接連死去,像那首童謠中所描述的那樣。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風(fēng)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四個小士兵,結(jié)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要;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聊此生,一個也不剩。
那運用職權(quán)擅自判人死刑的法官;那被愛沖昏頭腦溺死無辜孩童的女教師;那為求自保而害死二十一名東非部落男子的上校;那高舉道德大旗致他人于死地的老小姐;那故意送情敵上戰(zhàn)場的將軍;那酒醉誤事的醫(yī)生;那讓孩童命喪車輪的公子哥;那作偽證害人的警官,以及為錢財而害死雇主的管家夫妻。當(dāng)不知從何而來的審判之音響起時,這十個逃脫于法律之外的罪人開始逐個被處刑。與此同時這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度假小島也開始一步步變成陰霧彌漫的人間地獄。而那首古老的童謠也成了這個小島的背景樂,配合這海上的暴風(fēng)雨,帶著一絲陰冷的死亡氣息,讓人感到無形的恐懼。
一起預(yù)謀已久的孤島殺人,當(dāng)島上僅有的十個人接連死去的時候,剩下的人明知兇手就在身邊,卻不能確定到底是誰,不知道該相信誰,也不知道該獨處還是群居。也許,正如書中所言:
殺人狂可不一定都是面目可憎、全副武裝的樣子。大部分殺人狂看起來安靜斯文,隨和極了。
真兇以自裁落幕,留給趕來島上的警方與讀者一個永無答案的謎題。兇手在文章的最后以一個藝術(shù)家的身份自居,我想如果殺人是合法的那么他確實做到了。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藝術(shù)家永遠不會只滿足于創(chuàng)造藝術(shù)。他渴望自己的藝術(shù)得到世人的青睞,這是人性使然。
他向世人證明了,這確實是一場完美的殺人游戲,也是一件不錯的藝術(shù)品。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九
2018年5月31日凌晨兩點,終于讀完了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這本《無人生還》。
最先知道這本小說是通過作者群里發(fā)的一段文字所吸引,也正是這本小說的精髓所在,那是關(guān)于十個小瓷人的童謠謀殺故事: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jié)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弗南克·格林1869
這本小說一開始讀起來平淡無奇,所以放在床頭快一個月了還未讀完??墒亲x到一半的時候,島上的人開始一個接一個死亡,而且每死一個人就會有一個小瓷人消失。
其中有段文字描述的特別生動:這就是平靜——真正的平靜。萬物歸隱,不再繼續(xù)躲藏……對,這就是平靜。
從看上癮之后,大概兩天的時間便看完了,對于看書慢的我來說已經(jīng)相當(dāng)神速了。
本以為看到最后就能知曉結(jié)局,能夠找到最后的真兇,怎料結(jié)局都死完了,兇手卻不是最后一個死的人。我懷疑的人總是死得太早。后來才發(fā)現(xiàn)死得早的人是因為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過錯比較輕,死也死得比較輕松。死的越晚的人罪孽越深,而且總是活在折磨中。整個故事有點像孤島求生的感覺。
網(wǎng)上搜了下,有人說法官是假死,最后的真兇就是他,他就是歐文……
不得不說這本小說太刺激了,而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看它,有種看恐怖片的感覺,所以以后看這類小說最好還是白天看吧。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
這是一本懸疑小說,不看到最后等作者解密,無從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策劃者。因為書中刻意描寫了每個人的心理活動,讓人覺得每個人都是無辜的,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整本書情節(jié)精彩,環(huán)環(huán)相扣,看書的時候,連自己的呼吸都是小心謹(jǐn)慎的。
整本書講了十個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人因為他們的過失死掉,但是他們卻躲過了法律的制裁),在同一天,因為受到邀請然后懷著各自的目的去一個他們從來沒去過的小島。關(guān)于小島的傳聞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這十個人一來到島上就被一個留聲機宣布了他們曾經(jīng)的犯下的罪行,然后按照某種計劃,一個一個被暗殺掉,過程對于當(dāng)事者來說當(dāng)然充滿了恐懼,猜疑和掙扎。但是終究逃脫不了命運的制裁,他們還都是一一死掉了。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疑惑當(dāng)然是“到底誰才是整個事件的策劃者?”同時為那十個人中大部分人犯下的罪行或惋惜,或氣憤。他們這幫人就因為心中的私欲,踐踏他人的生命,還利用自己的縝密心思或者社會地位逃脫法律的制裁,真是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他們每個人(除了那個策劃者,這也是最后作者解密的時候才知道的),每個人都死有余辜。等他們都死完了,真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
看完整本書,心得有二,一是人真是不要做惡,除非運氣一直都很好,否則難免遇到更厲害的狠角色,就會遭報應(yīng)。二是,希望可以不斷學(xué)習(xí),提高自己,做一個聰明又內(nèi)心強大的人,既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盡可能地去伸張正義,打壓壞人。
一直以來我都十分喜歡偵探小說。小時候看過很多福爾摩斯的探案故事,還有《重案六組》系列。上高中后,又在高中圖書館看了很多東野圭吾的書便越發(fā)喜愛了。
上大學(xué)又接觸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之前讀的是她非常有名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小時候就知道這部作品,但是因為膽子太小,不敢去讀。長大后讀完這部作品,我對作者的寫作風(fēng)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兩本書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人物非常非常的多?;旧厦勘緯加惺畟€左右的常駐嘉賓。開頭都會非常細致地描寫他們的外貌、神態(tài)、性別、職業(yè)等等。而且因為是外國的名字,所以十分冗長。我如果不記下來一些關(guān)鍵詞,或者畫一個他們之間的思維導(dǎo)圖,在后面就會跟不上偵探的節(jié)奏了。當(dāng)然,雖然很燒腦,但是書中的主人公越多,懷疑的對象也越多,破案難度更大,情節(jié)也就更為精彩了。
與其他的偵探小說、懸疑推理小說一樣都會讓讀者非常有代入感,忍不住和他們一起去探尋事情的真相。然而我覺得這兩部著作之所以能夠聞名世界不僅僅是因為書中的情節(jié)多么的波折,結(jié)局是多么的意外,更重要的是兩本書不只是在帶給讀者探案的刺激而是有核心價值觀的支撐,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就是告訴人們,一定要一心向善。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一
首先,大略入門之后,盡量保持該領(lǐng)域的知識空白,以自家的頭腦空想,應(yīng)該是如此這般,一五一十;而后親身實踐,積累經(jīng)驗;到一段落時,進入研究段,以采樣方式調(diào)查。采樣一般有三:看起始,看最終,看巔峰。若再有興趣,再從中抽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過程樣點,略窺其變化走勢而已。
吾對偵探小說如此——愛倫·坡看過,原創(chuàng)看過,克里斯蒂看過,夠了,旁的不看了;而對“暴風(fēng)雪山莊”,亦如此?!稛o人生還》作為此類代表——若說此類不該稱“暴風(fēng)雪”而應(yīng)稱“孤島”,純屬咬文嚼字——寫得如此早,寫得如此好,自然不可不知。
在大致領(lǐng)略“暴風(fēng)雪”的風(fēng)姿之后,在下便私自定下作此種文章的“一”、“二”、“三”、“四”,這里便不細說了。一直以來,對“暴風(fēng)雪”的某些痼疾頗有微詞,怨念甚深,原以為是后來人不爭氣,狗尾續(xù)貂、畫虎類犬,如今見得這般早期這般經(jīng)典,那一樁樁一件件,竟也不能免俗,不禁修正觀點:這等模式,怕是胎里帶病、先天不足。而這論斷,或與譯者有關(guān)。在下所讀貴州版,過程中毫無流暢平和之美感,只覺前言不搭后語,許多理應(yīng)余音繞梁處卻嫌生硬,一般敘述時反因多義英文單詞的誤解而冒充了線索,個別段落甚至有讀沒有懂。這等異?,F(xiàn)象之解釋,我在克里斯蒂腦子進水、在下理解力大幅倒退和翻譯者自己抽筋之間,選擇了第三個——其文辭之粗劣,真好似使用了網(wǎng)絡(luò)翻譯軟件后直接排版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也確有一些精髓之處,早期靈光一閃,亟待發(fā)展,后世卻缺乏承襲,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于“暴風(fēng)雪山莊”,《無人生還》是立,是順,是特例;而后人所寫,是破,是逆,是常例。其間必有變化,某些方面難以兼顧,也屬必然。但變化本身,大多弊大于利,越發(fā)難以在飄和穩(wěn)之間取一個平衡;而少數(shù)利大于弊者,利處偏偏不加彰顯,弊處卻也不知修飾,反而畫蛇添足,新不如故。
重整河山待后生。
我欲乘風(fēng)。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二
初拿到這本《無人生還》,乍以為是一本常規(guī)小說。翻了下作者簡介,頓時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本書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創(chuàng)作生涯持續(xù)了五十多年,共創(chuàng)作80多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著作之豐僅次于莎士比亞。
“無人生還”的源起是一首童謠,“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弊髡邔⒐适聢鼍霸O(shè)置在一座無人到達的孤島上,通過邀請信的形式,約了十位不同背景的人物來到島上的別墅,為信里的“邀請人”服務(wù)。這十位受邀人,形色各異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有著法律難以約束,但無法逃脫道德的制裁。最終的結(jié)果,十個人“離奇”在島上死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前來調(diào)查的警察也束手無策。
故事的最后,作者通過死亡策劃者的自述,以“飄流瓶”的形式將故事真相進行了告白——這使得之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而滴水不漏。用今天的“潮”語來說,就是細思極恐。作為讀者,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的慎密構(gòu)思與細致描述,特別是對人物心理和人物對話的口語化描述,令人不忍釋手。
除了那有些冗長的姓名,《無人生還》確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偵探佳作,值得一讀。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三
《無人生還》無需贅述是推理小說世界中的瑰寶經(jīng)典名著。用當(dāng)代推理小說分類那《無人生還》無需思考肯定屬于本格派詭計重于動機。歌謠殺人詭計并非阿加莎首創(chuàng)是美國推理大作家范達因在《主教謀殺案》中開創(chuàng)的詭計,但《無人生還》無疑是推理小說黃金年代乃至整個推理小說世界歌謠詭計的王冠作品,是每一位推理小說迷不容錯過必讀的推理圣經(jīng)?!稛o人生還》中阿加莎的代表風(fēng)格鄉(xiāng)村田園派蕩然無存,用開篇阿加莎自己的話說故事很難寫,情節(jié)不能過于荒誕,兇手也不能過于明顯。阿加莎的創(chuàng)作心思全部用在詭計上。本書出版于1939年參考阿加莎寫作生涯,1939年是阿加莎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最后階段。我不敢評價《無人生還》是阿加莎最后一部經(jīng)典,但《無人生還》之后的作品鮮有與之比肩。
《無人生還》聚齊了歌謠和無人島本格推理(古典推理小說)永恒的兩大關(guān)鍵要素,我不知道阿加莎是不是把這兩大推理要素合成的第一人,但絕對是第一個將歌謠無人島題材寫成不可磨滅名著的第一人,位后世本格推理作家建立標(biāo)桿樹立榜樣的第一人。此后歌謠和封閉場所(無人島)就成了每一位本格推理小說家必須完成的挑戰(zhàn),寫不出一部優(yōu)秀的歌謠及無人島作品的推理作家是不配稱為本格派。
阿加莎作品很多當(dāng)代讀者認(rèn)為通篇人物對話廢話較多枯燥乏味當(dāng)然其中也有外國人名帶來的閱讀障礙,而正是細微的描寫將人物刻畫立體,話語間也能看成人物的心理活動。被當(dāng)代一味追求暴力刺激推理小說慣壞的讀者是品味不出鄉(xiāng)村田園派的神奇魔力。本書前兩章用了38頁全書十分之一的篇幅詳盡寫了十個士兵因何而登島,看起來是老婦人啰里啰嗦,實際上寥寥數(shù)筆開篇人物性格完全展現(xiàn)出來與阿加莎作品風(fēng)格截然不同。因為本書重點在于精妙詭計而非以往的阿加莎標(biāo)志性的人物性格心理分析,全書要死十個士兵后面確實沒有太多的篇幅,容不得阿加莎慢慢悠悠一點點交代寫人物性格了。
第三章節(jié)奏瞬間加快直接進入到高度緊張詭異的氣氛中。十個士兵中性格最單一沒有可塑空間飆車撞死人的紈绔子弟第一個成了刀下鬼,在兇手的自白中這位紈绔子弟的罪孽是十個士兵中最輕的對他的懲罰是最仁慈的。頗具諷刺意義是從阿加莎時代到今天,富二代紈绔子弟缺少管教放飛自我的壞是絲毫沒有改變,男人都抵御不住飆車的誘惑。阿加莎在設(shè)計犧牲品的先后順序時無疑是按照人物的性格復(fù)雜性來排列的,下一個犧牲品作為管家附屬品得太太。
第三位犧牲品是老將軍,老將軍通過內(nèi)心自白能看得出是島上十個士兵中單純的人。他得罪是利用職權(quán)殺死了和自己愛人出軌的下屬。通過對往事的追憶,老將軍其實早已付出了后半生贖罪。老將軍懼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失去情人的太太郁郁而終,從此失去此生摯愛的老將軍生命光彩褪淡,最終歷經(jīng)半生在士兵島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死亡,從而欣然接受死亡。
第四個士兵是管家。正如其他士兵所推斷的,管家太太是管家的同謀,早已經(jīng)過不起良心的譴責(zé)瀕臨崩潰。稱職盡責(zé)口碑極好的管家見財起意犯下了不可饒恕得罪,管家才是罪惡的主謀。管家夫妻違背一生職業(yè)操守在殺人后心安理得還能一如既往的盡職盡責(zé)令人費解。在兇手利用唱片拔出每一個人的罪惡后,所有人處在焦慮惶恐中漸漸揭開自己罪惡面紗。而管家看起來絲毫不受周圍緊張環(huán)境影響照常工作,對于自己太太的死亡更是變現(xiàn)的太過冷靜。管家是因為過于敬業(yè)處變不驚了嗎?還是管家夫婦僅僅一時鬼迷心竅犯下了違背職業(yè)操作的罪惡?在管家身上讀者看到了人性的矛盾復(fù)雜。
第五個士兵是篤誠信仰嚴(yán)于律己觀念傳統(tǒng)保守的老姑娘,她沒有用雙手犯過罪,她把一輩子活成了道德典范。只因為道德觀的不同,她站在道德的高點上關(guān)閉了私生活不檢點的小姑娘求生大門。老姑娘是英國保守傳統(tǒng)的遺留物,一定要說她的惡那就是對周圍人要求過于苛刻缺少憐憫之心,這樣的人任何一個時代都會存在。阿加莎生活的日不落帝國正在從巔峰滑落,英國人保守的道德觀開始改變。阿加莎本書借老姑娘的灰色罪惡批判傳統(tǒng)保守道德觀實屬罕見,要知道阿加莎自己就是一個保守的人,她筆下名偵探馬普爾小姐也是一位保守的老姑娘,唯一的不同是馬普爾小姐對他人充滿了憐憫之心。
阿姆斯特朗回憶自己從醫(yī)可不是高尚的治病救人,而是赤裸裸的追求名利。豪賭一把采購了大量新設(shè)備專門為富人看病,一次偶然的機會巴結(jié)治好了闊太太兒子的病,從此成了富人圈里的名醫(yī)。阿姆斯特朗就是庸醫(yī)一名,沒有任何醫(yī)德可言把金錢地位看的比病人的生命更重要。喝酒做手術(shù)失手殺人后,毫無愧疚之心竟然只擔(dān)心自己的好名聲。與他人相處是以身份地位來區(qū)別對待,正是阿姆斯特朗的人性被兇手看透利用才能順利完成了連環(huán)殺人詭計。要說十個士兵中誰的罪孽最重,阿姆斯特朗這個庸醫(yī)當(dāng)之無愧。第八個士兵是警察。畢竟阿加莎寫的都是推理小說題材注定書中警察形象正面多負(fù)面少,其中也有《波洛圣誕探案記》中的另類壞警察。布洛爾這種貪污腐敗的黑警現(xiàn)實社會中早已見慣不怪了,書中作偽證間接害死別人已經(jīng)是很收斂了。身為上層人士思想保守的阿加莎是不會批判權(quán)力機關(guān)的,本書中對法律缺陷的質(zhì)疑絕對是破天荒了。在波羅最后一案1975年出版的《帷幕》中阿加莎明確表達了法律無法懲治所有罪惡的觀點,是阿加莎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第九個士兵是殘暴的殖民者。日不落帝國離不開殖民者的貢獻,阿加莎既懷念過去的輝煌,也對殖民主義采取批判的態(tài)度。阿加莎筆下的殖民者全部是流氓強盜亡命徒,這本身也符合歷史事實。隆巴德是一個典型的亡命徒,眼里只有金錢沒有道德,只要給錢什么壞事都敢做。殖民者隆巴德不把土著人當(dāng)人看,為了自保犧牲了十五名土著人的生命,在殖民者觀念中這是理所當(dāng)然根本不是罪惡。最后隆巴德被一介女流殺死可不是阿加莎隨意寫的,諷刺殖民者都是外強中干只會用武器偽裝自己的強大。
十個士兵中有一個主角,那就是最后一個士兵女教師維拉。全書維拉的筆墨篇幅最多心理活動描述最全面。前期維拉和老姑娘形影不離,如果說老姑娘得罪還有待商榷,處于白色正義和黑色罪惡的中間地帶灰色的話,那維拉無疑是黑色的罪人,她的罪是為了愛謀殺了一個孩子。長久以來折磨摧殘她的是為了愛人殺了人,卻沒有得到愛人幸福。這就是女人的感性致命的缺陷,被愛沖昏了頭腦可以付出奉獻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犯罪。維拉是個可憐的女人,也是十個士兵最受折磨的人,最終落單孤零零被逼瘋,懸梁了卻此生。全書寫到這里還是一部本格派重手法詭計小說,一切直到結(jié)尾才讓我豁然省悟,原來這還是一部阿加莎最擅長的犯罪心理小說。
《無人生還》是以無可能完成的連環(huán)殺人詭計青史留名成為推理愛好者必讀圣經(jīng),而我卻不同意這個觀點。全書如果沒有最后的兇手瓶中信,那本書最大的看點就是不可能完成的精妙詭計,但是瓶中信的出現(xiàn),完全顛覆了這部小說風(fēng)格。信中兇手白紙黑字寫的再明白不過了,警察倒推找出十個人中表里不一偽裝者,所謂的精妙詭計便不攻自破。偽裝的兇手可是阿加莎作品中最為常見的手法了,偽裝的兇手總會在細微的行動中露出破綻讓偵探識破其謊言,這是典型的阿加莎犯罪心理寫作風(fēng)格。阿加莎給讀者設(shè)了個小圈套或者說是用自己擅長的風(fēng)格寫了一部偽詭計小說,沒有最后的13頁本書是本格派推理,有了最后13頁還認(rèn)為本書是本格派的讀者就中計了是徹底沒看懂本書。瓶中信交代得很清楚了,法外執(zhí)行者所謂的不可能完成手法,其實就是在孤島封閉的環(huán)境故意營造出一種莫名恐慌情緒,利用每一個人做賊心虛的心理狀態(tài),乘虛而入輕松完成了連環(huán)殺人,根本不存在什么奇妙本格手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回顧來說全書內(nèi)容絕大部分還是阿加莎標(biāo)志的通過人物自白和人物日常行動來描寫每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精彩之處是每一個對于自己罪惡的看法。阿加莎對于讀者是公平的,回頭來看十個士兵的心理活動中只有兇手從始至終并沒有承認(rèn)過對他殺人的指控。本書真正寫的是十宗罪,十個士兵代表當(dāng)時社會的十大罪,《無人生還》還是阿加莎標(biāo)志的心理罪案推理小說。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四
起初,聽到這個名字時,我頓時內(nèi)心咯噔了一下,不禁在想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此絕望,竟然無人生還。于是我?guī)е蓡栆粴夂浅傻匕堰@本書由頭到尾細細品讀了一遍,心中更激起了千層浪,久久不能平復(fù)。
我并不是第一次讀懸疑小說,但都沒像這次一般深陷其中,被阿加莎·克里斯蒂所營造的緊張氛圍所吸引。故事大概講述十個陌生人被邀約到一座適合觀光度假的“士兵”島上,根據(jù)一首童謠的順序相繼死亡,島上并無其他人,說明兇手就在其中,究竟是誰呢?每個人都在互相猜忌。
小說里,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深刻描寫了十個人在島上共進第一頓晚餐時心底的秘密被公諸于世的羞愧、憤怒,也描寫可每死去一個人,剩下的人不安和猜忌的心里,還有臨死前撕扯著神經(jīng)的恐懼,細致入微,使人身臨其境。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島與罪惡感和猜忌交織的氛圍形成強烈的對比。小說情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設(shè)置了很多的懸念,根據(jù)童謠你知道下一個死的是誰,但卻總是弄不懂兇手作案的手法,也不知道誰是兇手。
我在想作者也許在這里是想暗諷社會其實有些罪惡真的很難被察覺,但它的的確確存在,這些罪惡也許是法律的手臂觸及不到的地方,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貧w正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被邀請來的十個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犯了違背道德,但法律又難以追究的罪行,比如說十人中有一個醫(yī)生醉酒幫病人做手術(shù),手術(shù)失敗但把它歸結(jié)為醫(yī)療事故;一位老小姐由于傳統(tǒng)觀念較強,無法忍受行為不檢點的女傭并將她趕出家門,女傭后來因為這件事而自殺了,等等的故事。而兇手自以為是“替天行道”,但最后的自述書中可以體會到人性的扭曲罷了。在我看來,從書中得出,從十個人的角度出發(fā),人性之悲哀莫過于做事情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這種罪惡感會一輩子困擾著你不得安寧。例如某些商家為降低成本,本來濃稠的洗發(fā)水變得稀疏,一樣的價格是一樣的洗發(fā)水嗎?從兇手的角度出發(fā),他是法官,他懂法卻不能執(zhí)這些人的法,有些無奈,只好自己動手,但殺人是犯法的,我相信上天自有懲罰這些人的一套,因果循環(huán),惡有惡報。真的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替天行道,這樣做會讓人感到悲哀。
無人生還讀后感篇十五
布倫特為維護聲譽,逼死了未婚先孕的女仆;
布洛爾為了好處作假證害死蘭道;莫里斯販毒,誘惑少女吸毒,導(dǎo)致少女自殺。
這些罪惡之徒為了錢財、私心而埋沒良心,僥幸鉆了法律的空子,逃過法律的制裁,而作為法官的勞倫斯?瓦格雷夫有一種極端變態(tài)的殺人心理(盡管都是些該死之人),于是策劃了這一起連環(huán)謀殺案,最后再自殺。
看了幾本書發(fā)現(xiàn)阿加沙系列的基本前期乏味,精彩的都在結(jié)尾,相比之下還是東野圭吾系列的好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56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