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閱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如何使讀后感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和思想深度?以下是一些讀者撰寫的讀后感精選范文,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一
 閱讀后的感覺是指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和一首音樂,然后將這種感覺和啟示寫進一篇文章,稱為閱讀后的感覺。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近日,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向全省黨員干部推薦《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一書,這是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的"初心情懷",更展現(xiàn)了一種"使命"的擔當。
捧讀《紅色家》,我感慨萬千,體會頗深,都說"家書抵萬金",從一封封語言質樸、熱情洋溢的家書中,我們看到了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即使他們天各一方,生死攸關,仍惦念著白發(fā)雙親,牽掛著妻子兒女。這些紅色書信充分展現(xiàn)了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展現(xiàn)了革命先烈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和報國為民的熾熱情懷,讓人震撼,洗禮精神。
感悟《紅色家書》,無數(shù)共產黨人在烽火連天的革命崢嶸歲月,拋頭顱、灑熱血,以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始終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xiàn)。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堅定信仰、時代擔當、無私奉獻,更從中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回望《紅色家書》,我們可以觸摸到革命先烈們無私報國的愛國情懷以及天下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們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更有奮進前行的力量。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站在新時代,我更要從《紅色家書》中讀懂革命先烈的愿望與期盼,務實擔當,帶領分局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走好新時期長征路。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別讓子規(guī)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shù)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zhàn)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zhàn)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梢哉f,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xù)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wěn)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zhí)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yōu)楦用篮玫默F(xiàn)實。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人生起點的希冀與夢想,是生命征途中的承諾與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責任與擔當,是韶華流逝時的恪守與堅持。一封封滿載歲月風塵的紅色家書、一個個飽含精神養(yǎng)分的先進事跡,都是初心的最好詮釋,其精神內涵穿透時空,歷久彌堅,引人奮進。
以崇敬之情學習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位位革命先烈為國家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一個個先鋒模范為崗位職責燃盡生命,他們身上那種堅定的信念、浩然的正氣、昂揚的銳氣值得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去崇尚、去尊敬。我們應懷著無比崇敬之情去學習他們身上豐富的精神內涵,去領悟他們?yōu)閲鵀槊褡龀龅臒o私貢獻,充分感受到他們精神的偉大與崇高。
以赤誠之意汲取養(yǎng)分。對黨忠誠源于信仰,一片赤誠是為堅定。充分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我們的忠心赤誠。我們應以一顆忠實、誠懇的心,一顆“久旱盼甘霖”的心,把革命先烈和先進典型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尚人格傳承到自己身上,錘實自己的理想信念,點燃自己的干事激情,激發(fā)自己的潛在能量,塑造自己的品德品行,進而記牢自己的入黨初心,在工作中不斷改進自己的作風。
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工始于至誠,行方能致遠”。初心和使命,都需用我們實際行動去解答、去踐行。我們應始終懷有一種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積極奮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把為國為民的理想信念,把“安專迷”的優(yōu)秀組工理念,做實到工作中的每一個小任務中去,踏踏實實地履職盡責。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在未來前行的道路上,我們應以烈士為榜樣,以先進典型為標桿,把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的夢想,把個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奮力書寫一篇“縱死俠骨香、不慚(can)世上英”的人生華章。
《紅色家書》共分為反哺義、雎鳩緣、手足親、舐犢情四部分,收錄了五十余封紅色家書、三十多個家庭愛黨愛國愛家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生動活潑的思想道德教育讀本。從他們留下的紅色家書中,我們獲得的不僅是銘記,還有奮進的力量。
家書里記載的主要是互報平安、家庭之間的點滴小事,其中穿插著寫信人之間思想情感的變化,實實在在,觸手可及。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讓大家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懂得,不論他的崗位多么平凡,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國的基石,每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
其中一個革命者的家書讓我影響深刻。劉伯堅,四川平昌人。1922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劉伯堅留在根據(jù)地堅持斗爭。1935年3月4日,在江西信豐、會昌交界處與敵作戰(zhàn)中負傷,不幸被俘,他在寫給兄嫂的家書中說:
“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把三個幼兒的養(yǎng)育都要累著諸兄嫂。我四川的家聽說久已破產又被抄沒過,人口死亡殆盡,我已八年不通信了,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月21日劉伯堅英勇就義,時年40歲。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舍小家顧大家,他所傳達出來的對黨和國家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畏犧牲的奉獻精神讓我為之動容。
作為基層組工干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彰顯著黨性本色,因而我們必須做絕對忠誠于黨的表率。
讀紅色家書,就是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里,記在腦中,更要融進自己的血脈,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yǎng)”,把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別讓子規(guī)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shù)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zhàn)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zhàn)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梢哉f,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xù)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wěn)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zhí)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yōu)楦用篮玫默F(xiàn)實。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一份真摯情感,一段家國情懷?!都t色家書》收錄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一百余封家書,有平常家信,有獄中信函,有絕筆遺書。每一封信,都拴牽著萬般不舍,寄托著殷殷期望,承載著沉甸甸的愛。而趙一曼烈士寫給其兒子寧兒的“家書”更讓我感慨。
最早知道趙一曼這個名字是在高二的時候,那時忙于學業(yè),所有的時間和經(jīng)歷都圍在學習、備戰(zhàn)高考上面。某個炎熱的午后,趴在桌子上睡不著,拿起同桌放在一邊的《讀者》,隨手一翻,恰好就講述了趙一曼烈士。從文章中知曉了這位抗聯(lián)女英雄的壯舉。她以纖纖弱質率眾抗擊入侵東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頑強不屈,不懼敵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堅決不向敵人說出秘密,視死如歸,以身殉國。當時就被這種英雄氣概深深震撼到了。
而近來,在《紅色家書》中讀到這位英雄就義前寫給兒子的遺書時,立馬被感動地熱淚盈眶。在這封留給兒子的“家書”中,一個身騎白馬、肩披紅衣,馳騁于林間,成天與日寇周旋的女漢子不見了,轉而成為一位留戀孩子、心疼骨肉的善良母親。她的悲痛、不舍、內疚和囑托,一字一句融入進這封“家書”中。一位年輕的革命母親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和大愛小我之樸素情懷躍然紙上。
她是一名革命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后,她給兒子留下的這封“家書”,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卻句句滴血含情,處處詮釋著母愛如山的亙古哲理。愧疚于為人母者對寧兒的“在生前是永久沒有見面的機會了”,自責于“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叮囑道“母親不用千言萬語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吧”。而在最后,她告誡自己的孩子:“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p>
趙一曼無疑是偉大的,她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她更是無數(shù)孩子的母親。雖然她沒有對自己的兒子盡到教育的責任,但是她用自己的犧牲告訴兒子怎樣做一個中國人,我想這就是最偉大的教育和母愛。我們絕不能忘記,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位杰出的女性,有過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為整個國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犧牲,她值得被我們永遠銘記和緬懷。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二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色家書讀后感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這個平凡的暑假,我讀了這本不平凡的書——《紅色家書》。里面記錄的`是一位位為國犧牲的烈士們所為家里人寫的家書。讓我最深刻的,還得是冷少農烈士所寫的家書——《我真是不忠不孝,忘恩負義嗎》。
這封家書是冷少農寫給母親的。在信中提到,母親曾指責過他不僅不忠不孝,忘恩負義,而且不是個東西。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因此冷少農在信中解釋了這一“迷題”。他說:“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順大多數(shù)痛苦的人類,忠實的去為他們努力。”是啊,他并非不關心家里人,他只是將自己對家里人的關心分出來來關心一些更可憐的人。冷少農也在信中多次提到那些可憐之人是多么痛苦,看著他們自己又是多么難過,多想他們都過上好日子呀!
人們常說,“家里的老人總是報喜不報憂”,何況漂泊在外的兒女??!我曾經(jīng)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上看到,冷少農的孫子在說起爺爺?shù)墓适聲r,提到了太奶奶一直以為冷少農之所以不回家,是因為在外面享受榮華富貴,穿金戴銀,不肯讓家里人一起享福。自從太奶奶看了冷少農寄回來的男女青年合照照片,她更肯定了這一猜想,并且認為冷少農在外面重新安了家。其實,冷少農并非在外面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革命而奮斗,為國家做貢獻,寄回來的那張照片,只是為了讓家里人安心,不再牽掛他。直到冷少農犧牲12年后,家里人才知道冷少農是在為國家而奮斗,日子過得并沒有那么好。太奶奶知道這件事后,心里一直有愧于冷少農。他過得那么苦,那么關心家里人,自己十幾年來還一直懷疑他。真的太對不起他了!
冷少農的這種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多少愛國志士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我在此向所有為國家付出的英雄,敬禮!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三
近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在用心讀《紅色家書》一書,書中一封封家書飽含深情、感人至深、驚天動地,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大公無私的家國情懷,對激發(fā)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繼承發(fā)揚艱苦奮斗、無私無畏的精神,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讀的過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紅色家書》中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含義,《紅色家書》其實就是老一輩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個縮影、一部簡史,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能夠取得勝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紐約星報》邀請了幾位代表各種政見的美國遠東問題專家舉行座談會。他們討論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取得勝利?”《西行漫記》作者埃德加·斯諾從平均地權的政策出發(fā),闡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贏得民心的。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原美國新聞處處長約翰·費爾班克認為組織起廣大貧困農民進行斗爭是中國共產黨勝利的根源,而蔣介石的前政治顧問,美國新聞處太平洋行動組副組長歐文·拉鐵摩爾則認為,是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導致他們輸?shù)袅诉@場戰(zhàn)爭。他們從各種角度討論了很多,但遺憾的是并沒有得出統(tǒng)一而貼近現(xiàn)實的答案。
然而69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廣大中國人民不斷迎接挑戰(zhàn),不斷贏得勝利,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這不由得讓國際社會再次發(fā)問,“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取得勝利?”
國際社會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實,就記載在這本《紅色家書》中。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源自于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鬃诱f過“自古民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信仰是一個人,一個政黨,乃至一個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會失去靈魂,政黨就會失去活力,民族就會面臨消亡。在戰(zhàn)爭時期,信仰尤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書中寫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薄拔乙簧鸁o憾,認定了共產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這紅色家書薄薄二張,寥寥數(shù)語,卻字字千鈞,如有雷霆寫就,劃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國的未來。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這般用鮮血澆灌信仰之花的共產黨人何止千萬,正是他們堅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產主義信仰,才讓今天的新中國繁花遍地,錦繡河山一片安寧。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源自于共產黨員的一身正氣。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政黨,是勞苦大眾的代言人。立黨初衷,就是解放勞苦大眾,造福全中國。每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幟,迎風颯颯響,正氣貫云霄。紅色家書中,無論是毛澤東致信妻兄楊開智告誡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規(guī)矩辦理,還是劉少奇致信姐姐劉紹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辦的,必須老老實實照辦,還是陳毅告誡家人,要想辦法自力更生節(jié)約。我們每一位共產黨人,無論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產黨員公道正派的作風,絕不徇私枉法,絕不搞特殊化。共產黨員都是從人民中來,必須時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貪贓枉法的行為,只會讓人民所唾棄,終究被時代所淘汰,正因為共產黨員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氣,讓黨和人民熔煉成一個整體,歷經(jīng)各種挑戰(zhàn),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新的奇跡。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源自于“他們”的家國大義?!八麄儭庇械氖枪伯a黨員,有的并不是?!八麄儭笔沁@一封封紅色家書的另一方,歷史的聚光燈也少為“他們停留”?!八麄儭笔翘婷珴蓶|照顧病母的舅父文正興、文正瑩;“他們”是瞿秋白每封家書必提到的“小獨伊”;“他們”是帶著徐向前的一雙兒女,東奔西走躲避飛機轟炸的黃杰;“他們”是共產黨員的父輩、愛人、兒女。他們何嘗不想親人們留在自己身邊,過著平淡的生活,但是國難當頭、神州涂炭,唯有共產黨能救中國。家國大義面前,“他們”毅然舍小家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兒女情長,他們全心全意支持親人們踏上救國征程,正因為“他們”毫無保留的鼓勵和支持,讓這些共產黨員們在那個血火交織的年代沒有后顧之憂地投入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之中。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書,雖然沒有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卻沉甸甸地記錄著共產黨員和至親們的心靈默契,“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新中國的光榮和偉大,永遠有“他們”的一半。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絕不是封建王朝那種一朝勝、便稱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翻外來侵略、推翻暴力統(tǒng)治的正義的勝利。這勝利來自于人民,也將造福于人民。在這一封封紅色家書中,我們看到毛澤東為兒子毛岸英的進步而喜慰,羅榮桓對女兒感嘆為人民服務已成終生職業(yè),劉少奇教導兒子劉允諾虛心聽取同志們的批評,是這一代傳一代的高尚品格和優(yōu)良傳統(tǒng),讓將近百年的共產黨隊伍歷久彌新、永煥生機。無論是風雨飄搖的1921,還是國富民強的2018,我們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牢記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安康夙興夜寐、鞠躬盡瘁。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必將沿著先輩們的足跡,發(fā)揮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繼續(xù)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這275封偉大而溫暖的紅色家書,勾勒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圖景,從1919年到1982年這63年的時間跨度,更加凸顯了主題的宏大。紅色家書記載的不是歷史,卻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傳遞著脈脈溫情,反而讓歷史更加有血有肉。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矢志不渝,做一個有信仰有擔當?shù)墓伯a黨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輝煌的業(yè)績來報效國家,不負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美好生活,為建設富裕美麗幸?,F(xiàn)代化江西獻出自己的力量!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革命先烈劉伯堅獄中給兄嫂的信,卻成了絕命詞及給諸幼兒的遺囑。"以后結果怎樣,尚不可知,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劉伯堅自知必死無疑,他至死都為自己是共產黨人而自豪。視死如歸,多么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畢生為之奮斗的革命事業(y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前進!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五
《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輯錄了李大釗、方志敏、陳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遺書、就義詩、家信等紅色書信,再現(xiàn)了革命烈士舍生取義、英勇報國的家國情懷;再現(xiàn)了不同時期共產黨員和革命戰(zhàn)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堅強黨性,帶著我們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進行的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如:方志敏、夏明翰以殉道者的精神為革命、為國家,正氣凜然,堅貞不屈;“我含笑,我更望你含笑,我快樂,我愿你比我更快樂!”杜永瘦的視死如歸;“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的毛澤建;革命夫妻陳覺、趙云霄的英雄故事;陳毅安的無字書信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是革命者與親人間的心靈橋梁。承載著戰(zhàn)火的記憶,蘊涵著無窮的思念,訴說著無盡的衷情,寄托著殷切的祝福。從中,我們可以觸摸到他們的思想軌跡,可以見到他們對革命事業(yè)的矢志不渝、對革命理想的堅貞不屈,為了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惜英勇獻身的豪情壯志。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品讀《紅色家書》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還有奮進前行的力量。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從中汲取營養(yǎng),補好精神之“鈣”,牢記先烈們的遺志,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黨員。
那么,作為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我們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以下三個“要”。
一是要深入“學”。俗話說:“認識能力有多高,行動就有多自覺?!薄爸R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是通向勝利之門的鑰匙?!薄耙淮?,即一代之學”。只有認真看書學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才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夯實理想信念基石。在當下,不但要弄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尤其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八個明確”主要內容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只有理論知識扎實了,才能更好地用于指導實踐。
二是要扎實“干”。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不是坐而論道的空談,也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是“干”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昂媳е荆诤聊?;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睂崿F(xiàn)理想,必須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方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薄胺e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睂W習的目的在于實踐,而通過實踐則能更好地促進學習,從而達到“知行合一”。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xiàn)理想,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認認真真干事。要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靠的就是中國人民的實干精神,我們中華民族一貫以來就是勤勞的民族,因此,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三是要敢于“創(chuàng)”。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必須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說:“人類總是不斷發(fā)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fā)展的,永遠不可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鄧小平說:“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薄敖^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出的問題提供現(xiàn)成答案?!备母锇l(fā)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是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笆酪讜r移,變法宜矣”。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甚至會停滯不前和倒退,夯實信念基石,必須不斷開拓新境界,堅定四個“自信”,奪取新勝利。歷史的無數(shù)經(jīng)驗告訴我們技術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必將會帶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zhàn)和新的發(fā)展,畏首畏尾只會落后挨打。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習近平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蔽阌怪靡桑硐胄拍钍枪伯a黨人強大的精神力量?!案锩硐敫哂谔臁薄P聲r代呼喚新?lián)?,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作為在新時代的公路人,我們要繼承先輩遺志,愛崗敬業(yè),團結創(chuàng)新,凝聚圓夢力量,在傳承黨的紅色基因中使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新的時代價值,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六
紅色家書讀后感紅色家書讀后感-讀后感大全近期,重讀《紅色家書》,重溫了我們共產黨人那些波瀾壯闊、悲壯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讓我更加執(zhí)著革命信仰,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從中汲取無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近期,重讀《紅色家書》,重溫了我們共產黨人那些波瀾壯闊、悲壯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讓我更加執(zhí)著革命信仰,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從中汲取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紅色家書》是信仰之基,唯有篤信才能感悟其偉力。
信仰是一種精神追求,信仰是一種力量之源?!拔覀冸m然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陳覺烈士在遺書中說。在血與火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們始終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xiàn),堅信中國人民一定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堅信一定有人能繼承他們的遺志。王器民給妻子高慧根的遺書中,深情而堅定地寫道:“革命份子如無肯犧牲,革命就沒有成功的日子。我是為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而犧牲,我革命目的達到了?!毙诺淖詈?,寫道:“慧根呀!我不忍說了,繼我志呵!繼我志呵!”書信字字體現(xiàn)了追求真理、獻身革命事業(yè)的堅定信仰,品讀這些用革命先烈鮮血一滴一滴寫就的書信,讓人為他們矢志不渝一心向黨的忠誠而動容、而震撼。時至今日,雖然國情、世情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但我們忠誠于黨的信仰不能變。我們要不斷從紅色家書中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堅定理想信念,以實際行動詮釋心中的信仰,朝著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進。
《紅色家書》是奮斗之力,唯有奉獻才能成就偉業(yè)。
革命者最年輕,奮斗者最光榮。30多位家書的作者,均是風華正茂、青春勃發(fā)的年華,把韶華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就義前,在獄中與敵人頑強斗爭,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并以遺書和決筆信勉勵著后來人繼續(xù)革命,直到革命勝利。“殺了夏明翰,還有1后來人”。夏明翰是多么的豪邁和自信。他堅信,他為勞苦大眾得解放是偉大的事業(yè),是前赴后繼、后繼有人的事業(yè),不是無謂犧牲的事業(yè),是一定能夠成功的事業(yè)!事實證明,夏明翰是多么的偉大,他的后來人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走入了新時代。今天,我們更要充滿自信,堅持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一定能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當前,南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已經(jīng)站在“彰顯省會擔當”新的起點,也遇到發(fā)展中的一些矛盾問題,逢事不拖拉、逢難不退卻,大力發(fā)揚最能吃苦、最能攻堅、最能戰(zhàn)斗的擔當精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群眾、引領部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本崗位一流業(yè)績。
《紅色家書》是勵志之聲,唯有擔當才能改天換日。
一份份家書如一首首贊歌,歌頌著他們面對敵人的大無畏精神,歌頌著他們面對犧牲彰顯出的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慨。鄧恩銘給母親的決別詩寫道:“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繼繼頻頻慰九泉?!编囇怕暰土x前給熊竹生寫的信中說:“平生從來受人憐,豈肯低頭獄吏前。飲彈從容向天嘯,長留浩氣在人間。”視死如歸真壯士,肝膽相照兩昆侖。革命者面對死亡,不是乞求敵人的寬容,不是乞憐生還的期望,而是決絕而歌地為革命赴死,為真理就義,為革命獻身。面對當前工作的困難和矛盾,事業(yè)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與革命者舍身取義相比之下又何足以掛齒呢?要從革命者的樂觀主義精神中汲取營養(yǎng),遇挫不氣餒,遇困不怨尤,遇難不止步,相信無垠的風光是在事業(yè)的險峰的。
《紅色家書》是真情之愛,唯有大愛才能浩氣長存。
封封家書凝結著對黨的忠愛、對事業(yè)的熱愛、對親人的摯愛、對同志的友愛,穿越時間,讓我們仍然能夠觸摸到這份真情的溫度。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里,字字如泣血。“希望你,寧兒?。≮s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不教育你,你用實行來教育你?!泵鎸橙说耐赖?,他們用鮮血祭奠偉大理想;面對真情之愛,他們用遺書延續(xù)紅色基因。一封不到百字的遺書上,用了4個感嘆號,他們血性和堅毅背后對家人的刻骨柔情,讓人肝腸寸斷。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zhàn)爭歲月生命巔沛、骨肉分離,對于投身革命的先輩來說,家書也許就是遺書,彌足珍貴?!都t色家書》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雖跨越時空,但歷久彌新、永不封塵、永不褪色!是堅定理想信念之鈣,讓我們在品讀家書中,不斷校正思想偏差,不斷剔除精神惰氣,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為彰顯省會擔當貢獻力量!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七
翻開《紅色家書》,就是翻開我們共產黨人那部波瀾壯闊、悲壯激昂、感人至深的往事。97年前,南陳北李相約建黨;97年后,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時刻。在這97年里,無數(shù)共產黨人為了理念信仰付出了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時光荏苒,我們已經(jīng)見不到先烈們的鮮活身影,聽不到他們的吶喊呼聲,但透過這一封封浸透著歷史滄桑的家書,我仍能感受到他們不停跳動著的心臟,觸摸到他們高尚純凈的靈魂,領悟到他們矢志不渝的初心。
一封封紅色家書,迸發(fā)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仰。裘古懷烈士在就義前給妻子桂芬的遺書上寫道:“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迸R刑前,他神態(tài)自若,高喊“中國共產黨萬歲!”楊匏安烈士面對威逼利誘毫不動搖,甚至連蔣介石親筆寫的兩封勸降信都被嚴詞拒絕,他說:“死可以,變節(jié)是不能的?!编u子侃的父親花錢幫其保釋出獄,但要求寫一張“悔過書”,鄒子侃聞后怒斥典獄長,并寫信給父親:“寧死也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毅然回到了牢房。他們用自由和生命詮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封封紅色家書,揮灑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英雄氣概。李鳴珂烈士在獄中向同志們發(fā)出了“切莫為我空悲痛,愿對準我們的敵人猛攻!猛攻!”的呼聲,在赴刑場的路上,他沿途大喊“共產黨萬歲!”,毫無懼色,如登講演之臺。賀錦齋烈士在深陷重圍、敵我力量懸殊之時,抱著戰(zhàn)死沙場的決心,立下了“我決心向培養(yǎng)者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赴湯蹈火而不辭!”的誓言,與敵人拼死一搏。英雄,就是即使身處絕境,仍能發(fā)出令敵人膽寒的怒吼,讓對手也不得不敬佩他們的英勇豪情。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八
通過對《紅色家書》一書的學習,一封封感人的書信,真真切切地讓我感受到前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及對后人的敦敦教誨。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黨員,對家庭建設,對鐵路項目建設,我想談談學習之后的一些體會。
一、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中華民族歷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注重家庭美德的傳承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薄安徽摃r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薄都t色家書》中老一輩革命家就是以家書為紐帶,進行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既反映他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情真意切。
其中,劉少奇同志致兒子劉允若《每一個人都不應當躲避黨和人民的監(jiān)督》一信讓我感觸尤為深刻,信中,劉少奇同志能敏銳地從孩子的來信中發(fā)現(xiàn)孩子所暴露的思想問題,并站在一個父親和一個黨員干部的角度對孩子進行引導,鼓勵他“虛心領受同志們的.批評”,“警惕不對的方面,獲得及時的糾正”。字里行間流露出一位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操。
下一代作為祖國的接班人,需要時時加以引導,特別是暴露出一些較為嚴重的思想問題時,必須及時加以糾正。葉劍英致女兒葉楚梅信中所說,“必須完成你們這一代的責任?!蔽覀冞@代有屬于我們的責任,下一代的責任,必須在時代的角度上加以強調,使其成為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
二、深化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yǎng),在黨和人民的監(jiān)督下不斷進步完善。
“打鐵仍需自身硬”,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充分領會精神實質,努力轉變學風、作風。
其次,要積極參加黨支部專題黨課、“每月一課”、組織生活會的學習,多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多與班子成員交流,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支部討論學習,與指揮部員工談心交心,通過群眾找、自己查總結自身問題,并立行立改。
同時,嚴格執(zhí)行《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三公”要求,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持廉潔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接受組織的檢查和群眾的監(jiān)督,不斷學習進步,完善自己。
三、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fā)展年代,努力做好建設工作。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朝著多極化發(fā)展,對我們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作為一名鐵路建設管理者,要在兢兢業(yè)業(yè)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同時,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結合現(xiàn)有的條件積極探索鐵路建設新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鐵路建設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與推廣,“擼起袖子加油干”,為黔張常鐵路建設不斷奮斗。
以上是我的學習感悟,衷心祝愿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九
天氣晴朗時候,我喜歡搬凳子坐陽臺邊曬太陽邊看書,樂得自在。只是這一回,手中捧著的是偶然得到的《紅色家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一字一句像針扎著我的心。
《紅色家書》雖然只是收錄了當時戰(zhàn)爭期間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書,牽連三十多戶家庭,但是每個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動著我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捰糜诖藭谋尘霸儋N切不過。《紅色家書》書中描繪的是眾多革命戰(zhàn)士背后關于愛情,關于親情,關于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愛情,親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親情。
1924年12月,著名抗日名將吉鴻昌在殉身前寫下這封給妻子的家書,“紅霞吾妻鑒: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痹谶@封家書里,吉鴻昌作為一名戰(zhàn)士,面對死亡無所畏懼,唯一割舍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當我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禁滾落,我突然間想到了我的母親。
那一年我就讀隔壁鎮(zhèn)上的高中,因為肚子疼的厲害就請假回家,母親起初以為是普通的肚子疼并沒有十分在意,結果我疼了一天一夜,幾近虛脫,母親在我一夜的輾轉反側中著急的到處打電話叫醫(yī)生。村里睡的早,醫(yī)生也少,恰好醫(yī)生不在家,母親急得團團轉,就在那樣的大雨天的晚上,母親毫不猶豫騎上電動車載我準備到鎮(zhèn)上的醫(yī)院。屋漏偏逢連夜雨真的一點也不假,電動車在大雨中倒霉的壞了,母親一步一步推著車從我們小村到了鎮(zhèn)里。母親的衣服濕透了,只有我,溫暖的躲在雨衣和母親的懷抱下。我并不記得那段路究竟走了多久,但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的母親在身邊,我就擁有全世界的溫暖。
那天之后沒幾天便是母親節(jié),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從來沒送過花的我準備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回家途中我準備了一肚子的肺腑感言,卻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只是羞澀的說了一句:“今天是母親節(jié),我就買花了?!?/p>
母親只是責怪我亂花錢,并沒有多說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將花插進祭臺前的花瓶里。當我還沉浸在對母親的第一次“表白”時,我聽到樓下的母親自豪的為經(jīng)過的鄰居介紹里這花,“我女兒今天買的,母親節(jié)的花,這孩子,真浪費錢”。我沒有看到母親的表情,但我仿佛看到了她臉上的微笑。
這兩年,母親的年齡漸大,體力也大不如前了,前段時間做了手術后一直在家休養(yǎng),給家里的錢她也不愿意收,總說我才剛畢業(yè),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以前我總在想什么是愛,也許現(xiàn)在我才開始慢慢懂,就像我現(xiàn)在作為一名老師,對班級里的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總愛操心她們的方方面面?,F(xiàn)在的我就像我的母親,期盼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卻又勿需任何回報,也許一句謝謝就是最直接的感動。
那些家書的`作者都已經(jīng)不在了,可是家書是帶著感情的史料。親情作為血緣文化的非物質載體,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著名作家蘇叔陽先生則針對家書的情感發(fā)表了感言:“沐浴在這種純潔的感情里面,我們的感情也會得到升華,所有的讀者都會在這些家書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禮。”這些普通人的紅色家書所表達的都是真情實感,不是空洞的理論和豪言壯語。母親不識字,在外讀書這些年,我并沒有在信中寫過只言片語,也較少在話筒中說過關懷的話。
那些家書在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中生存,那些隨戰(zhàn)爭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不再重演,那些字里行間透著深深的情誼如今化作紙上的文字,靜悄悄的,像是沒有發(fā)生過似的??墒钱斘覀冏x著這些家書時,心里頭由衷的哽咽,它像靈魂一般入侵我的身體。我在享受著那些作者最奢侈的親情,那是在他們看來最遙不可及的愛,而他們大多戰(zhàn)死了,留下許多對家庭的牽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
近日,在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的大力推介下,全省掀起了研讀《紅色家書》的熱潮。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更應該作出表率,于是我利用晚上空閑時間,細細品讀了《紅色家書》中的一些篇章,確實讓人感慨萬千,體會頗深。
一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都說“家書抵萬金”,從一封封語言質樸、熱情洋溢的家書中,我們看到了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即使他們天各一方,生死攸關,仍惦念著白發(fā)雙親,牽掛著妻子兒女。周恩來寫給妻子鄧穎超的信中既有離別的思念,又有工作上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愛情多了一份令人稱贊、敬佩的成熟和深沉。
二是讓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態(tài)度。何叔衡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命運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積極面對人生。路在腳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對于自己走過的路,讀后感無論成敗,都不應該后悔。對于未來的路更要靠自己來走,而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實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組成了未來的幸福?!睆倪@些樸實的話語中,道出了我們面對順境和逆境的人生態(tài)度,要腳踏實地做人做事。
三是讓我的思想進一步得到凈化。思想的純潔是一名共產黨人的基本要求,經(jīng)過《紅色家書》的洗禮,不僅讓我增強了黨性,更激發(fā)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一
天氣晴朗時候,我喜歡搬凳子坐陽臺邊曬太陽邊看書,樂得自在。只是這一回,手中捧著的是偶然得到的《紅色家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一字一句像針扎著我的心。
《紅色家書》雖然只是收錄了當時戰(zhàn)爭期間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書,牽連三十多戶家庭,但是每個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動著我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捰糜诖藭谋尘霸儋N切不過?!都t色家書》書中描繪的是眾多革命戰(zhàn)士背后關于愛情,關于親情,關于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愛情,親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親情。
1924年12月,著名抗日名將吉鴻昌在殉身前寫下這封給妻子的家書,“紅霞吾妻鑒: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痹谶@封家書里,吉鴻昌作為一名戰(zhàn)士,面對死亡無所畏懼,唯一割舍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當我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禁滾落,我突然間想到了我的母親。
那一年我就讀隔壁鎮(zhèn)上的高中,因為肚子疼的厲害就請假回家,母親起初以為是普通的肚子疼并沒有十分在意,結果我疼了一天一夜,幾近虛脫,母親在我一夜的輾轉反側中著急的到處打電話叫醫(yī)生。村里睡的早,醫(yī)生也少,恰好醫(yī)生不在家,母親急得團團轉,就在那樣的大雨天的晚上,母親毫不猶豫騎上電動車載我準備到鎮(zhèn)上的醫(yī)院。屋漏偏逢連夜雨真的一點也不假,電動車在大雨中倒霉的壞了,母親一步一步推著車從我們小村到了鎮(zhèn)里。母親的衣服濕透了,只有我,溫暖的躲在雨衣和母親的懷抱下。我并不記得那段路究竟走了多久,但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的母親在身邊,我就擁有全世界的溫暖。
那天之后沒幾天便是母親節(jié),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從來沒送過花的我準備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回家途中我準備了一肚子的肺腑感言,卻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只是羞澀的說了一句:“今天是母親節(jié),我就買花了?!?/p>
母親只是責怪我亂花錢,并沒有多說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將花插進祭臺前的花瓶里。當我還沉浸在對母親的第一次“表白”時,我聽到樓下的母親自豪的為經(jīng)過的鄰居介紹里這花,“我女兒今天買的,母親節(jié)的花,這孩子,真浪費錢”。我沒有看到母親的表情,但我仿佛看到了她臉上的微笑。
這兩年,母親的年齡漸大,體力也大不如前了,前段時間做了手術后一直在家休養(yǎng),給家里的錢她也不愿意收,總說我才剛畢業(yè),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以前我總在想什么是愛,也許現(xiàn)在我才開始慢慢懂,就像我現(xiàn)在作為一名老師,對班級里的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總愛操心她們的方方面面?,F(xiàn)在的我就像我的母親,期盼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卻又勿需任何回報,也許一句謝謝就是最直接的感動。
那些家書的作者都已經(jīng)不在了,可是家書是帶著感情的史料。親情作為血緣文化的非物質載體,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著名作家蘇叔陽先生則針對家書的情感發(fā)表了感言:“沐浴在這種純潔的感情里面,我們的感情也會得到升華,所有的讀者都會在這些家書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禮?!边@些普通人的紅色家書所表達的都是真情實感,不是空洞的理論和豪言壯語。母親不識字,在外讀書這些年,我并沒有在信中寫過只言片語,也較少在話筒中說過關懷的話。
那些家書在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中生存,那些隨戰(zhàn)爭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不再重演,那些字里行間透著深深的情誼如今化作紙上的文字,靜悄悄的,像是沒有發(fā)生過似的。可是當我們讀著這些家書時,心里頭由衷的哽咽,它像靈魂一般入侵我的身體。我在享受著那些作者最奢侈的親情,那是在他們看來最遙不可及的愛,而他們大多戰(zhàn)死了,留下許多對家庭的牽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愿我們都能大聲說出對父母的愛,也愿我能夠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將母親對我的愛的方式繼承給我的學生們。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二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手捧著一封封紅色家書,靠近的是一顆顆赤膽忠心,傳遞的是一份愛黨、愛國、愛家的人間大愛。撫今追昔,鉤沉史海,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更需要傳承紅色基因,做好紅色教育,堅定理想信念,用實干托起夢想,用奮斗鑄就輝煌。
把紅色教育內化于心。一封封紅色家書,就是汲取錘煉黨性的“心靈雞湯”。通過在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讀紅色家書、講紅色故事、受紅色教育、傳紅色基因的活動,讓黨員干部穿越時空的隧道,觸摸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質樸情懷,見證革命先烈的堅定信仰和神圣初心。注重用紅色資源搭建黨性教育大課堂,使黨員干部在紅色教育中情感受到?jīng)_擊、心靈得到凈化、靈魂得到觸動,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從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記責任擔當,爭當新時代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奮斗者。
讓紅色教育外化于行。結合讀紅色家書活動,組織開展“憶先烈、找差距、見行動”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追憶歷史中傳承精神,在學習先烈中點燃激情,認真領悟初心與信念,自覺理解使命與擔當,見賢思齊,立言立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堅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初心使命,把光榮傳統(tǒng)轉化為加強黨性鍛煉的內在精神力量,把紅色家書蘊含的家國情懷和理想信念真正落實到行動上,自覺在思想上講政治、講信仰、講黨性,在實踐中比工作、比學習、比奉獻,勵精圖治,埋頭苦干,真抓實干。通過把紅色基因轉化為謀劃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本領,轉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的具體行動,轉化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xiàn)實成果,在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實現(xiàn)新作為、展示新氣象,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使紅色教育固化于制。紅色教育作為黨性錘煉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讀紅色家書,不是讓人觸動一下子、感動一陣子,而是要牢記一輩子、踐行一輩子。正因如此,要著眼構建長效機制,堅持把紅色家書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日常課程,注重階段性與經(jīng)常性相結合,融入黨員干部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內涵,豐富紅色教育的形式,讓紅色家書記憶猶新、歷久彌新,讓紅色教育歷歷在目、口口相傳,讓紅色精神浸潤血脈、印入腦海。通過建立長效機制,經(jīng)常性地鞭策黨員干部向先烈學習,使忠誠于黨成為一生的追求和一世的擔當,自覺做到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奮斗一輩子。
紅色家書是黨性教育的“精神富礦”,黨員干部從中可以感悟一種精神支柱、一種人生追求、一種奮進力量,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始終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覺做到信仰堅定永不變。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三
革命動蕩年代,家人的書信,無疑是最好的牽掛寄托。一本《》,一首革命記憶,一段崢嶸歲月。
從那些浸染人心、感人肺腑、潛然淚下、字字千鈞的文字里,讀出了激勵奮進和向上力量。一封封書信中,我被故事主人公們的那份家國情懷所感染,為他們的兒女情長所感動,為他們的人生曲折經(jīng)歷所慨嘆,對家書里面蘊含的一個個情感充沛、感人至深的故事所吸引。烈士陳覺還未來得及與妻子腹中的孩子謀面,便慷慨就義。烈士在行刑前給兒子遺書說“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但是“我們難道戀戀于兒女的深情嗎”,烈士陳毅安對妻子的信中說道。
對革命先輩開創(chuàng)革命事業(yè)的艱難險阻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為革命、舍生取義報家國的斗志所欽佩。“雖然人生自古誰無死,余之死,非匪非盜,非淫非拐,非殺人放火,非貪贓枉法,實系為國家社會,為工農群眾,含冤負屈而死”,“社會之新光在照耀著你”,“只要認清了前途,就是拼命也要去干”。烈士趙允霄在給女兒的遺書中說“你的父母是個共產黨員”后,擲筆絕別。他們用鮮血染紅旗幟,用信仰鑄就夢想,這是何等的凜然壯烈、蕩氣回腸。從中可以看出共產黨人的群像圖,亦能探究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在今天,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身份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更要堅定政治站位,牢記四個偉大,增強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
讀《》,是一次學習和傳承革命烈士們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家教的良好契機。一封家書連接千萬家,一封家書背后就有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或治學嚴謹,或為人寬容,或志向堅定,或仁義,或重孝,或敬幼,家書中革命仁人志士的優(yōu)秀家風家訓讓人印象深刻。讀這樣的家書,無處不是一種家風家教教育。家風正,政風清,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家風事關作風,家風事關民風,而《》定是一本生動的教材。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皩訉拥募湘i,鎖不住你這獨享的幸福的春”。而眼前的一切,是萬千革命烈士負重前行換來的,他們的擔當責任、奉獻付出,為我們的蹄疾步穩(wěn)、奮力向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四
日前,城北街道康盛社區(qū)幸福書屋里,充滿著濃濃的“幸?!蔽兜?,一群幸福的人聚在幸福書屋里,談論著身邊的幸福小事,品味著經(jīng)典的紅色故事。這是康盛社區(qū)為響應省委書記、省長劉奇發(fā)出的學習《紅色家書》倡議而開展的紅色故事分享活動,也是社區(qū)利用幸福書屋為陣地開展主題為“幸福家庭、幸福社區(qū)講身邊故事”活動的啟動儀式,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活動現(xiàn)場,首先大家一起分享了《紅色家書》里《啪啪的槍聲,是我們訣別的標志》——杜永瘦烈士就義前給妻子裴韻文的遺書。誦讀人用帶著磁性的聲音滿懷深情地朗誦了這封家書,字字含情,聲聲動人,表達了對革命烈士的無比崇敬之情。他的朗誦,感染了在場所有人,大家都沉浸在對杜永瘦烈士的追憶之中,為他的英年早逝而嘆息,為他的就義壯舉而感動。
杜永瘦,原名永壽,字鶴齡,____省荊門縣人。中學時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社會發(fā)展史》《向導》《中國青年》等革命書刊。1925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五卅慘案后,他離開荊門去黃埔軍校學習。后隨軍北伐。1927年到武漢,任學兵團政治指導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曾先后任中共____省軍委秘書、____西特派員等職,不久,回到武漢,在省委工作,由于省軍委負責人叛變,杜永瘦被捕。1928后3月英勇就義,時年22歲。
聽完誦讀后,大家紛紛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社區(qū)干部董鵬玲表示:通過學習這封紅色家書,感覺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的多么不易,多么的珍貴。它是無數(shù)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努力工作,學習好、落實好、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用優(yōu)異的成績去回報這些烈士們,要讓他們的英魂地下有知,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我們一定能夠把他們精神傳承下去,為新時代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我們應有貢獻!
社區(qū)黨員裘淑蓉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裘淑蓉老伴身體一直不好,兒子兒媳都有工傷在身,還要負擔外孫的學費,全家全靠她一人支撐。她說:雖然她的家庭條件很苦,但是她不怕,比起這些犧牲的烈士們來,她不知要好過多少倍。人要學會知足,學會感恩,只要心里堅強,任何事都打不垮。通過學習紅色家書,讓她懂得了,幸福來之不易,幸福要小心呵護,幸福要用心經(jīng)營。
此次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達到了宣傳的目的,社區(qū)將會把活動長期堅持做下去。社區(qū)希望回歸黨員還有小區(qū)居民能踴躍參加到活動中來,把身邊發(fā)生的好人好事分享出來,在社區(qū)營造一種“贊美好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促進社區(qū)文明和諧發(fā)展。大家要將誦讀紅色家書與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的確,在誦讀《紅色家書》的過程中,讓我補足了共產黨人不忘犧牲,牢記使命的精神之鈣。每讀一封家書,都讓我的精神為之一振,每讀一封家書,都讓我的心靈受到滌蕩洗刷,他們?yōu)榱烁锩聵I(yè)視死如歸、百折不撓的精神讓我感動不已,他們顧大家舍小家的革命情懷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歷史不會忘記,我們不會忘記。紅色家書是革命者的家書,更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力量。
傳承紅色力量,堅定對黨忠誠的定力。定力滋潤忠誠,忠誠鑄就定力。烽火年代,無數(shù)先輩槍林彈雨壯志不摧,九死一生信念不改,初心不忘堅定信仰。鄧貞謙寧折不彎,用詞激昂寫下“殺不盡頭緒流不盡鮮血”;毛澤建就義前寫道“人民總歸要做主人,共產主義事業(yè)終究要勝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靶性从谛模υ从谥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在思想上必須始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使之在臧灣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結出碩果。工作上,必須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團結帶領全鄉(xiāng)干部群眾,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強抓落實,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雙創(chuàng)雙修”、新農村建設、重點項目建設、民生發(fā)展等各項工作,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傳承紅色力量,提振實干為民的士氣。當今盛世中華,靠的是無數(shù)共產黨員帶領人民大眾艱苦奮斗、血淚打拼創(chuàng)造的。陳覺就義前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誰無父母,誰無兒女,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崩畲筢撛讵z中自述“釗自束發(fā)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yè),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睔v史只會眷顧勇敢者、革命者、拼搏者,而不會等待懦弱者、保守者、畏難者。革命先烈們一個個視死如歸,生活在和平盛世的我們還有什么借口懈怠呢?我們唯有拿出“舍我其誰”的拼勁、韌勁,真正用務實為民的工作情懷,建立務實管用的工作制度,帶領全體干部直面困難,提振士氣,逐步破解我鄉(xiāng)經(jīng)濟總量小、基礎設施弱、干部發(fā)展信心不足的難題,在臧灣鄉(xiāng)的山水間繪就絢麗多姿的畫卷。
傳承紅色力量,塑造清白做人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里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劉伯堅在就義之前,給家人的絕筆信中寫道:“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辈挥媯€人得失,始終無私奉獻,這才是每一名黨員干部應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前,我們要在全鄉(xiāng)上下深入貫徹全省作風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整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問題,弘揚新風正氣,革除作風之弊,樹立敢于擔當,奮發(fā)有為的良好導向。黨員干部帶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工作中多做多干講奉獻,不推不拖講責任,真正做一名讓人民滿意、讓組織放心的黨員干部。
紅色的革命家書,滲透著先烈血汗,書寫的是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展現(xiàn)的是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昭示的是共產黨人的赤膽忠心。站在偉大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紅色能量,傳承紅色精神,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做好脫貧攻堅、“雙創(chuàng)雙修”、鄉(xiāng)村振興等各項工作,為建設“生態(tài)樣板,美麗臧灣”,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六
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達的時代,書信似乎與我么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經(jīng)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封封書信是何其珍貴。它們寄托理想,它們寄托壯志,它們寄托思念,它們寄托著革命英雄們?yōu)榱烁锩瞰I青春、奉獻生命的大無畏精神。這些家書值得我們誦讀,這些家書值得我們傳承。今天,紅色家書我傳承,為大家誦讀了杜永瘦寫給妻子的家書《啪啪的槍聲,是我們訣別的標志》。
說實話,剛翻開家書時,映入眼簾的便是"杜永瘦"這三個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識淺薄的我對于這個為了中國革命犧牲自我的偉大革命英雄卻沒有任何的印象。在閱讀完他的家書后,心中思潮起伏,一對于革命烈士英勇就義的精神感到欽佩,二更為自己對于革命知識的淡薄而感到慚愧。
書信中提及,杜永瘦于兩日后就要被槍決了,然而在整篇書信中杜永瘦始終以一種歡快的基調寫的。雖然我們從書信的字里行間無一不能發(fā)現(xiàn)他對于妻子的愛與牽掛,對于老母的思念與不舍,對于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這些他并未提出,他自始自終以一種慷慨激昂的語調表明自己對革命的堅定意志。在他心里,小家固然重要,然而為了大家,他必須以歉疚的心拋棄小家,投身于奉獻大家的事業(yè)中去。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革命英雄只是位22歲的青年。22歲,正值青春年華之季,然而這位少年卻永遠長眠于革命故土之中。
書信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卻又激昂的話語"你的前途應當是‘干’!你的責任應當是‘干’!你的命運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只有才干是你的出路---人類的出路!"這讓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了新時代的我們也必須擁有這份干勁。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亦如杜永瘦所說,唯有干,才有出路。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在這個以知識經(jīng)濟為主的時代,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傳遞自己的力量,努力讓祖國屹立于世界的巔峰。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得住那些為了祖國和平而不懈奮斗的革命英雄,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站立和生活在這片革命先烈由鮮血換的和平土地上。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七
家書的作者們,深愛著自己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侶,但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黨的事業(yè),他們有著無比堅定的革命信仰。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們毅然決然地告別白發(fā)爹娘,告別嬌妻幼子,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踏上漫漫征程。
血脈親情是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永遠都無法舍棄的,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共產黨員也是有著鐵骨柔情的血肉之軀,在他們滿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著割舍不斷的兒女情長。江詩詠在給兩位哥哥的信中寫道:“弟出世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發(fā)雙親未能奉養(yǎng),最后托付你們二臺老兄。在家總要時刻順親之意,順親之行,使父母終歸樂土?!眲⒃糕衷诮o妻子的信中勉勵道:“別了,親愛的,我的情人,不要傷痛,努力工作,我在地下有靈,時刻是望著中國革命成功,而你是這中間一個努力工作的戰(zhàn)斗員!”
然而,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幸福,他們最終放棄自己的幸福,甘愿赴湯蹈火,身赴槍林彈雨,淡漠生死,所以他們最終雖死猶生,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八
閱讀了《紅色家書》這本書,書中的很多內容都讓我十分感動。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個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在敵人的威逼下寧死不屈,“為國犧牲”成為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他們把自己想對家人說的每一句話、想表達的每一份感情,都用一字一句記錄在信中。每一封家書背后,都是一段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
我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少先隊員,出生在新中國蓬勃發(fā)展的美好時期,雖然沒有遇到像以前那樣殘酷的戰(zhàn)爭,可國與國之間在和平時期綜合國力的競爭卻一直存在。現(xiàn)在國與國的競爭是經(jīng)濟的競爭、國防的競爭,更是知識的競爭、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我們也必須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學習更多的知識,長大才能報效祖國,成為國家的棟梁。時代不一樣,報效祖國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將來回報社會。
我時刻銘記:是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要加倍珍惜,努力守護他們的革命成果!
紅色家書讀后感篇十九
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達的時代,書信似乎與我么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經(jīng)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封封書信是何其珍貴。它們寄托理想,它們寄托壯志,它們寄托思念,它們寄托著革命英雄們?yōu)榱烁锩瞰I青春、奉獻生命的大無畏精神。這些家書值得我們誦讀,這些家書值得我們傳承。今天,紅色家書我傳承,為大家誦讀了杜永瘦寫給妻子的家書《啪啪的槍聲,是我們訣別的標志》。
說實話,剛翻開家書時,映入眼簾的便是杜永瘦這三個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識淺薄的我對于這個為了中國革命犧牲自我的偉大革命英雄卻沒有任何的印象。在閱讀完他的家書后,心中思潮起伏,一對于革命烈士英勇就義的精神感到欽佩,二更為自己對于革命知識的淡薄而感到慚愧。
書信中提及,杜永瘦于兩日后就要被槍決了,然而在整篇書信中杜永瘦始終以一種歡快的基調寫的。雖然我們從書信的字里行間無一不能發(fā)現(xiàn)他對于妻子的愛與牽掛,對于老母的思念與不舍,對于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這些他并未提出,他自始自終以一種慷慨激昂的語調表明自己對革命的堅定意志。在他心里,小家固然重要,然而為了大家,他必須以歉疚的心拋棄小家,投身于奉獻大家的事業(yè)中去。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革命英雄只是位22歲的青年。22歲,正值青春年華之季,然而這位少年卻永遠長眠于革命故土之中。
書信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卻又激昂的.話語你的前途應當是干!你的責任應當是干!你的命運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才干是你的出路---人類的出路!這讓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了新時代的我們也必須擁有這份干勁。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亦如杜永瘦所說,唯有干,才有出路。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在這個以知識經(jīng)濟為主的時代,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傳遞自己的力量,努力讓祖國屹立于世界的巔峰。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得住那些為了祖國和平而不懈奮斗的革命英雄,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站立和生活在這片革命先烈由鮮血換的和平土地上。
啪啪,兩聲槍聲,雖讓我們可愛的戰(zhàn)士永遠地長眠于革命故土之中,然而啪啪的兩聲槍響,亦打在了千萬戰(zhàn)士的心中,他們在哀悼犧牲戰(zhàn)士同時,又燃燒更強的革命熊熊之火,鼓足干勁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拼盡全力。如今,啪啪的槍聲震蕩在我的心跡,讓我明白當代大學生在新時代應該如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22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