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熱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19:12:03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熱門19篇)
時間:2023-11-13 19:12:03     小編:文鋒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某個時期的表現(xiàn)和成就。如何撰寫一篇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的作文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之一??偨Y是一個工作或?qū)W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寫總結前,我們要先進行思想準備,明確總結的范圍和重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靈感和參考。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一

掌握抄一抄、讀一讀,背一背等部分內(nèi)容。

大小寫字母互換練習。

2課時。

教學過程:

嫩草,散步,豎琴,善良,忘記,綠蒙蒙。

chun,tian----yu,dian--------。

feng,zheng--jiao,bu--------。

li,xiang-----,meng,long------。

布置,囑咐,毛茸茸,秘密。

翅膀,建筑,翩翩起舞。

沙啞,飄灑,疲勞,朦朧,蓬勃。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滿園春色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欣欣向榮萬紫千紅鶯歌燕舞。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讓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她飛到天上,會好好想想的。

她一直望到老師的背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老師的背影慢慢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你覺得哪一句更好呀?

教學過程: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以《春天的腳步》為題辦個小展覽:

動手、動腦、動口相結合,有詩、畫、文、歌……。

以自讀為主學習《雨在歌唱》:

查找生字、詞;

提出不懂的問題;

有感情朗讀……。

認識“文房四寶”。

討論時,聽到不同的意見,我能夠做到:

心平氣和。

認真思考。

吸收別人正確的意見。

你還能想到些什么?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

1、比較幾組基本字和合體字。

2、積累“一、不、”的詞語。

3、學習逗號和句號。

4、積累描寫動詞的詞語。

練習法、朗讀法。

討論法、練習法。

兩課時。

一、讀一讀,比一比。

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以使他們真正獲得聲旁表聲的“感性認識”,而不是接受教師傳受的知識。

二、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

組織學生口語練習的游戲,讓學生體會重音變化引起所表達的意思的變化,不必讓學生說出其中的規(guī)律。

三、照樣子說一說。

四、學習逗號和句號。

1、讓學生體會句號和逗號不一樣。

2、說說為什么用逗號或句號?

3、教師講解。

1、認生字。

2、使學生知道習慣有好壞之分。

3、朗讀。

二、說說你準備改掉自己的哪些壞習慣。

三、改錯字。

讓學生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錯別字的。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三

生花。這些練習內(nèi)容比較靈活,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學過的字,而且鍛煉了學生組詞、用詞造句的能力。

1.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

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nèi)容?

2、讀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搜集到那些有關馬的作品?誰愿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jīng)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協(xié)作提綱。

4.全班交流協(xié)作提綱。

第四課時。

學生謄寫教師認真巡視指導。

課后札記: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四

1、讀一讀第一行詞,想想這些詞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樹字)。

2、讀一讀第二行詞,這些詞和句子有什么特點?(都有幸福這個詞。)。

3、我們學的許多字都可以組成詞,幾個詞一起可以組成句子。

1、讀書上的句子。

2、出示句子: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也愛-------。

(1)說出橫線上應填的內(nèi)容。

(2)老師和同學怎么愛我,我又是怎么愛老師和同學的?

3、仿照前兩組句子,說說后兩組句子可以填什么內(nèi)容。(學生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

1、讀詞語。

2、樹林是誰的家?(小鳥)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

3、照樣子,完成后面的練習。

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選。比如學??梢允俏覀兊募?,也可以是小學生的家。)。

1、出示家,指名讀。

2、你能用家組什么詞?組得越多越好。

3、出示蝸牛圖,把學生組的詞盡可能寫在蝸牛上。

1、認識詞語:爸爸、媽媽、我、爺爺、奶奶、哥哥、妹妹等。

2、連線。

3、小組互相說,家里都有誰?每個人長什么樣?

4、展示。

1、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家,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2、出示小黑板。(題目)。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到前面說給大家聽。

1、談話導入。

3、指導朗讀,采取各種形式讀。

4、小結:你們喜歡丁丁嗎?喜歡他什么?你想為小鳥做點什么?

1、老師帶讀詞語。

2、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3、認識自己的爸爸的職業(yè)。

4、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普通的勞動者,要為他們感到驕傲。

1、指導看圖:丁丁的家里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2、丁丁有話想和大家說,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范讀)。

3、回家把丁丁說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聽,請他們和你一起讀書,好嗎?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五

做游戲讀生字:該、階、石、刻、名、字、臺。

二、新授:

1、描一描,寫一寫。

(該刻留畫)讓學生說說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點什么?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

3、拼一拼,抄一抄。

這一部分有五組音節(jié),注意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在抄寫時注意各音節(jié)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樣子說句子。

高興快樂溫暖

美麗珍貴

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同意詞練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意思相近的詞。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葉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紀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業(yè)

做這部分的練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填寫。

6、比一比。

刻該作昨摘滴

讓學生說說這六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道題由于平時上課有過這樣的練習,所以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你們都見過哪些小動物或植物?請同學說說。

二、看圖請同學說說圖上都畫有什么?

1、分組討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公園里的動植物?

2、分組討論,根據(jù)圖上的畫面,請同學說說我們應該在木板上寫句什么話?

3、教師點評。

4、放錄音聽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古詩《鳥》

一、請同學背誦學過或會背的古詩。

二、出示投影儀看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大意。

1、聽古詩《鳥》的錄音。

2、看書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小組討論。

正音:群、性命、一般、勸、莫、巢中。

3、做游戲:用字拼古詩,看哪一個小組拼的快。

4、全班讀古詩,注意有感情朗讀。分組讀,男、女生分讀。

5、請同學背誦古詩。

6、出示投影片:他(搬)來一塊石頭。讓學生猜猜這個字讀什么?小組討論。

7、教師講評。

背誦古詩《鳥》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重難點: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七

《太陽》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冊中的一篇常識性文章,介紹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和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由于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因此文章通俗易懂,有較強的說服力.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3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正確書寫.

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有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在交流與討論中相互啟發(fā).

[教具準備]:

考慮到說明文比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開課伊始用一段動畫片設疑激趣.

播放一段與課文內(nèi)容一致的有關太陽的錄像,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情境.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課件——后羿射日.)

教師解說: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找來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才不那么熱了.

2,這個故事叫——后羿射日(學生齊答).

日就是太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陽 (學生簡單回答不能)

5,小結:要想把原因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就得好好讀讀課文.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質(zhì)疑:詞語光會讀不行,還應該讀懂意思,不懂的提出來.

(學生質(zhì)疑,互相解答,教師注意總結理解詞義的方法.

紅色的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同學們再仔細看一看,哪個字你想給大家提個醒

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特點:

1,小結:生字學得不錯,大家一讀課文有收獲.(指黑板)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呢——后羿為什么射不下太陽.請大家默讀課文,拿起筆,找到有關答案隨手畫下來,為了便于大家隨手圈畫,我建議你們把書平放在桌子上.(教師巡視)

2,(幾分鐘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一會兒功夫,同學們的書上就出現(xiàn)了不少的直線,曲線,看來大家再讀書很有收獲.說一說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環(huán)節(jié)讓實際是讓學生說太陽的三個特點,如果學生一下子說出三個理由,可以直接板書大,熱,遠,再一個個原因結合課文說具體.)

學生交流:

遠——(如果學生只說太陽離地球很遠,所以射不下太陽,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清楚.)

(1)課件出示相關段落.

(2)指名朗讀,評一評,他哪兒讀得好 (突出表示數(shù)字的詞語.)

(3) 你教大家一招:為什么要這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用數(shù)字進行說明的好處.)

(4)小結:這位同學真會讀書,他抓住了一億五千萬兩千五百年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讀懂了太陽的遠,而作者也正是用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得清清楚楚.用上他教的方法,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5)指名讀.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閱讀《一朵小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同音字組詞。

參考答案:

練(練習)(訓練)。

煉(鍛煉)(煉鋼)。

及(及時)(及格)。

極(積極)(極品)。

映(反映)(倒映)。

應(反應)(應急)。

二、抄寫詞語。

注意指道學生看一個詞寫一個詞,對于難寫的詞不妨多看幾眼。

三、學習名言警句。

可先說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再抄寫,注意抄寫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順序。

步驟:

(1)把每一句讀一讀,再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2)再仔細想想這幾句話說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

(3)按這個順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讀背古詩。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著首詩形象的描寫了大雪中棲鳥不非,行人絕跡,孤舟獨釣的'景象.詩文前兩句“千山鳥非絕,萬徑人蹤滅。”沒有直接寫江,也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行人來暗示天寒地凍,出色的描繪了雪景。詩的難點在三四句,直接寫到了江中的雪景,點名了題目,并呈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釣。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1在學習《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后,指導學生自讀。

2讀后可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語交流,介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圍繞中心詞來說,如:這件事為什么是滿意(傷心想做)的?

三、習作。

在口語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重點指導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梢灾缹W生寫出阻擊的動作,語言及心理活動,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

二、搜集資料。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如: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

三、金鑰匙。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師可先帶領學回憶查字典的方法。這里的難點是怎樣決定選那種解釋,舉例事實說明使學明白:如果一個詞語有幾解釋,就要聯(lián)系上文,決定選那種解釋。

四、自檢。

指導學生從習作中早出錯別字,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梢怨膭钔瑢W互相幫助查找,也可以在過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顧學習的進步,只觀的感受自己的成長。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習“日積月累”。

2、圍繞紀念日開展實踐活動。

3、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4、學習“金鑰匙”,完成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中心。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摘錄筆記。

1、觀察書中的例子。

2、總結例子中的特點。

3、思考:為什么摘錄中的句子加了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你積累詞句的途徑是什么?

5、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顯身手。

1、實踐活動的步驟。

2、具體要求。

3、各項工作指導。

4、撰寫紀念日實踐活動的體會。

三、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篇課文。

1、自讀短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勾畫出冼星??炭嗲髮W的.詞句。并在旁邊寫出體會。

3、交流體會。

4、教師點撥。(他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

5、拓展練習。

6、他是如何創(chuàng)作《風》的?

7、你想對他說什么?

二、學習《登上地球之巔》。

1、地球之巔指的是哪里?你對它有了解嗎?

2、讀課文找出文中是怎樣介紹它的?

3、讀讀能突出它特點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4、登山隊員是靠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巔的?

三、金鑰匙。

幻燈出示:習作可以當時修改,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修改,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不少新問題。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冼星海和他的《風》。

自強、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巔》。

不謂艱難、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小黑板。

綜合實踐課。

討論、小組合作式。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yè):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篇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yè):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nóng)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二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diào)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diào)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地圖、調(diào)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diào)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guī)則。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shù)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弊值娜齻€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底撈月語重心暖花開金石為。

官許愿難能可春白雪人才濟征北戰(zhàn)。

五湖四誅筆伐一步登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jīng)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yè)。

預習“開卷有益”。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shù)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tài)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三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分角色讀對話。

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交流筆記。

拓展練習。

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懸?guī)則和玩法說明。

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qū)懲娣ㄕf明和游戲規(guī)則。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指導構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四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投影儀。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有關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五

生:喜歡。

師:你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生: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女媧造人……

生:神奇、充滿想象、很奇特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古老的一篇神話故事,齊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盤古開天地》

師:昨天預習了,能不能聯(lián)系課文說說課題中“開”什么意思?

生:第一段說天和地還沒有分開,“開”是“分開”的意思。

生:第二段說盤古用斧頭劈開了天地,“開”是“劈開”的意思。

生:最后一個自然段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世界,“開”是“創(chuàng)造”的意思。

師:你們很會讀書,字的解釋就來源于課文中,所以仔細讀課文,能解決你很多疑問。

(一)讀故事,講出故事

1、完成學習任務單1,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師:你們都愛聽神話故事,那想不想學學怎么講神話故事?

生:想。

師:好,來看看講故事第一招: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為什么會有這個故事,這是故事的起因;在這個故事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效果,這是故事的經(jīng)過;最后,故事的結局是什么,這是故事的結果。請你快速讀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分別是哪里,完成學習任務單上的第一小題。

學生讀文,勾畫,完成作業(yè)。

師:找好的同學來分享。出示作業(yè)單

(學生在區(qū)分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時還有難度,這是第一次讓他們明確找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共13個孩子一次性找對了。)

生:故事的起因是第1自然段,經(jīng)過是2-5自然段,結果是第6自然段。

2、完成學習任務單2,了解故事的具體經(jīng)過。

師:好,找得很快。那就要再挑戰(zhàn)自己了。再讀課文,完成學習單上的第2個小任務。

生邊認真讀課文邊找出世界的樣子和盤古的努力。

3、完成學習任務單3,初步講故事

(1)自己結合學習任務單2和課文,講講這個神話故事。

(2)同桌互相講講,相互補充。

(3)學生展示講,初步講故事,要求:具體完整

下面是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單一:

故事的起因:第( )自然段故事的經(jīng)過:第( )段故事的結果:( )自然段

學習任務單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清單

故事的起因:世界( ),盤古( )

故事的經(jīng)過:盤古醒來,睜眼一看,世界( )

盤古翻身坐了起來,“大雞蛋”( )

盤古( ),“大雞蛋”碎了。

盤古站在天地當中,天和地( )

盤古倒下后,身體( )

故事的結果:盤古( )

學習任務單三:

按照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自己先簡單講講這個故事。

(二)讀故事,講出神奇。

生:講出神話的神奇之處。

師:對,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是想象力豐富,很神奇,講神話故事就要講出神奇,吸引讀者。這篇文章同樣有很多很神奇的地方,請你先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神奇的地方,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神奇。

生通過朗讀體會神話的神奇,重點指導第五段的朗讀。

1、教師讀“實際”,學生讀“想象”

師: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

生: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師:他發(fā)出的聲音,化做了

生:隆隆的雷聲。

師:他的左眼變成了

生:太陽,照耀大地。

師:他的右眼變成了

生: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

師: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

生: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

師:他的血液變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師:他的汗毛變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樹木。

師:他的汗水變成了

生:滋潤萬物的雨露。

2、教師讀“想象”,學生讀“實際”

師:可以說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出了整個美麗的世界。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是他

生:呼出的氣體。

師:隆隆的雷聲,是他

生:發(fā)出的聲音

師:照耀大地的太陽是他的

生:左眼變成的。

師:給夜晚帶來光明的月亮是他的

生:右眼變成的。

師: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是他的

生:四肢和軀干變成的。

師:奔流不息的江河是他的

生:血液變成的。

師:茂盛的花草樹木是他的

生:汗毛變成的。

師:滋潤萬物的雨露是他的

生:汗水變成的。

隨著一點點上移的文字,又將整段文字讀了一遍。

3、引導學生想象

他的頭發(fā)飛上天空,變成了

他的身軀,化做了

他的牙齒骨骼變成了

他的最后一縷目光變成了

師:誰先來試試,把故事的開頭講得神奇一點。

生先示范把開頭講神奇。

師指導講開頭、結尾,如何講神奇:神奇的動作做出來神奇的語氣要表現(xiàn)神奇的想象要補充

同桌互相練,如何把經(jīng)過講得更神奇,更吸引聽眾。

生練,生展示。

(反思:師指導學生邊講邊做出“劈”的動作,天和地生長的過程;“一萬八千年”表示時間的詞要讀出神奇;第五段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么,補充想象。)

(三)讀故事,講出喜愛

生:喜歡。

學生默讀文體會盤古的精神

學生分享

生:我喜歡盤古的不畏黑暗,看到周圍黑暗一片,就用斧子來劈開。

生:我喜歡盤古的堅持不懈。盤古始終撐在天和地之間。

生:我喜歡盤古的舍己為人。倒下后身體變成了世界的各個部位。

生:我喜歡盤古的勇于犧牲。

師:仔細品讀課文,才能知道盤古有這么多值得歌頌的精神:堅持不懈、舍己為人、勇于犧牲。這樣偉大神話人物的故事更應該講下去,依靠我們,依靠我們的世世代代。你能再試著講講這個故事嗎?講出你對盤古的喜愛之情。自己先講講。

學生展示講

(反思:講出神奇和講出喜歡,這兩個層次之間沒有什么遞進的關系。講出對人物的喜愛,主要是為了完成課后第一小題“說說你心目中的盤古是什么樣的”,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時間緊張,孩子沒有充分的時間體會,人物形象多是教師強加的。)

師:一個故事讀完,一個故事講完,總讓我們覺得意猶未盡。神話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今天晚上回去把這個神奇的故事講給親人聽,盡量做到講出神奇,講出你對盤古的喜愛。講故事的視頻發(fā)在家長群。

板書設計:12《盤古開天地》

起因(1):混沌

經(jīng)過(2-6):開天地盤古:不怕黑暗堅持不懈勇于犧牲舍己為人

結果(7):創(chuàng)造世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六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多媒體電教

第一課時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七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金鑰匙”。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1、完成“口語表達”。

2、完成“金鑰匙,理解詞語”。

3、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顏料。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金鑰匙”。

(金鑰匙,理解詞語)。

(1)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2)說說自己還用聯(lián)想的方法,理解過哪些詞語。

2、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口語表達)。

(1)出示3幅圖,學生聯(lián)想,說說這些顏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學生自由說說其它顏色。

(3)指名說說。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習作)。

(1)用顏料紅黃藍三色,來調(diào)一調(diào)。

(2)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

(3)自由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4)指名說說自己寫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金鑰匙。

2、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八

1、讀一讀自己從課文中摘抄下來的好詞佳句。

2、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還收集到了哪些課外詞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要為同學們加以講解。

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讀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進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從小事做起班級交流,并進行板書根據(jù)同學的交流,在自己的摘錄本上進行補充。

三、讀開卷有益。

自己讀文章,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交流你最近讀過的好書或者好的文章,說說內(nèi)容,談談感想,把它推薦給你的好朋友讀一讀。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九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7024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