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1
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您想知道為什么嗎?那就跟我來看一看吧!
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早,我就飛奔出我的“小窩”,來到餐桌旁看姥姥嫻熟地包粽子。只見她先將一片長長的粽葉卷成一個小圓錐,接著把糯米放入“圓錐”里,再放入準備好的肉丁或紅棗,最后用細而牢固的繩子扎起來就大功告成啦。
看著這么簡單有趣,我顧不上姥姥會不會被嚇到,三步并兩步地直接沖到桌子旁,拿起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開始包起粽子來。
一開始我還是挺順利的,偏偏到了最后我的粽子出了問題:因為我的糯米放多了,一片粽葉根本包裹不住,所以我只好拿了一片又一片的粽葉進行層層包裹,才終于把這個“大米洪水”給擋住了??蛇@樣一來,這個粽子就差不多有7厘米高、5厘米長了。姥姥舉著我的粽子,含笑說:“大孫女!瞧你這大粽子,都包成了個‘士兵’了。我看你還是別包了,不然呀,吃一個你的粽子,肚皮都能撐破哦?!蔽倚ξ卣驹谂赃?,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被煮粽子的香味折磨了好久,終于可以開吃啦!我也顧不得粽子燙不燙,隨手就拿了個鮮肉粽,解開繩子,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ゐさ?,軟軟的,香香的,我像嘗到了山珍海味一樣,嘴巴根本停不下來;再嘗嘗肉丁,咸咸的,還隱隱約約帶著一絲絲清香……
當然,端午節(jié)除了可以吃美味的粽子,還有其他有趣的活動哦。在我們這里,端午節(jié)這天小孩子們手上都會掛著一個小香袋,上面多是一句祝福語,香袋的形狀有愛心形的,還有五角星的,有“欣欣向榮”等寓意。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jié),它不僅可以讓我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給我?guī)頍o限的快樂!朋友們,你們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什么呢?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2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边@句詩正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寫下的。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
相傳公元前278年,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時,正在被流放的屈原聽說后悲痛欲絕,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來救,后來逐漸發(fā)展成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汨羅江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損傷屈原的身體。后來屈原托夢說,米糧實為江中蛟龍所食,所以之后人們用艾葉包裹大米,用五色繩捆綁,以免遭蛟龍吞食,這便成為了后來的粽子。
粽子是我的最愛,每逢端午節(jié),心里就莫名其妙地興奮。每次媽媽都會把糯米掏干凈,將三片粽葉卷成一個倒立的圓錐體,在里面放上糯米,加上幾個大棗,最后用細線捆好,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看著它們在母親靈巧的雙手上變成一個個小而精致的粽子,心里覺得蠻簡單的,但讓我自己去嘗試就做得沒那么好了。包好的粽子在鍋里煮上幾個小時就能吃了,香噴噴的粽子一入嘴,心里就甜滋滋的。在外面買的粽子雖然個頭大,吃起來甜膩,但比起家里的粽子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在家鄉(xiāng),人們還有掛香囊和放艾葉的習俗。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都能見到不少小孩在身上佩戴著香囊,每個香囊都形態(tài)各異,小巧玲瓏。聽奶奶說我在很小的時候也佩戴過,現(xiàn)在我已記不清了。在這天家里人也總不會忘記在門口放上艾葉,聽說是因為艾葉是能治療各種疾病的藥草,掛在門前可以驅(qū)蚊蟲、保人身體健康。
現(xiàn)在,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端午節(jié)的氣氛正逐年減弱,但我覺的應保護好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它蘊含著人們很多美好的愿望和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愫,它體現(xiàn)著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tǒng)節(jié)日永駐我們心中!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3
又是一年端午,只不過是第一個在大學過的端午。
每到端午,總是不自覺地想起陸游的《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開篇點題,將時間限定在“重五”,將地點定格為“山村”。此時此地,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有的只是節(jié)日的氣氛,有的只是淳樸的民風,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風光,那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那字里行間的閑適愜意,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感受在我們胸間。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在端午時節(jié)的閑適與歡樂。
以前,每年端午,媽媽都會包粽子,有俗語云:“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彪m然隨著天氣轉(zhuǎn)暖,人們早已換上清爽的半袖短褲,但是端午的粽香卻縈繞在心間。爸爸總會端起酒杯,讓我抿上一小口,說是"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這是老人們留傳下來的。"雖然俗語無從佐證,但是含在酒里的關(guān)懷卻是溫暖了內(nèi)心。那時一家人坐在桌前,吃著粽子,看著電視,拉著家常,感受著端午的粽香與幸福,飯菜的蒸汽徐徐升騰,最終定格在回憶里。
今年是第一次在外地過端午,雖然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與家人團聚,但是在大學里,我認識了一大幫好友,宿舍室友,班級同學,學通社的伙伴,我們一起笑過、鬧過,一起奮斗,一起成長。所以,這個端午,情意綿綿,我的心暖暖的。
又是一年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就讓五月五的和風帶著濃濃的粽香,帶著我對你們的思念與祝福,飄向親愛的爸爸媽媽、遠方的朋友、身邊的小伙伴,輕輕地告訴他們,端午別忘了吃粽子!別忘了想我!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4
今天,我們?yōu)I海實驗南校區(qū)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活動———歡慶六一,喜迎端午。這一天,我期盼已久。
上午我們大家來到了體育館,我們每個班級有次序的排好隊伍到達體育館門口,剛到了那里,只聽王老師說:林銥祺,快過來!&我匆匆忙忙跑過去,大隊部的林林老師把我?guī)У剿魏蠛竺妫屧铝两憬悖ê髞聿胖溃┖吞K誠姐姐(也是后來得知)幫我換上了中國漢服。當我換上漢服時,看著自己的漢服,覺得自己突然變成了古代人。黃怡人說我穿起來像八旗貴族。要出場了,我的心情漸漸的從緊張變成了興奮。第一環(huán)節(jié)是月亮姐姐介紹我們身穿的漢服,說的栩栩如生,我聽得津津有味。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灑雄黃酒,月亮姐姐想給我們四位小朋友灑了酒,再給后面的老師們?yōu)⑸稀v畷r,我的手上一一股濃濃的藥酒味。之后,是我們班級上臺朗誦端午詩歌。大家都表現(xiàn)的非常棒。接著,我們的潘校長上臺和我們一起接受了授牌儀式。我和亞倫把獎牌交給校長。后來就下樓去操場合影留念,接著,我們大家開始包粽子。今天操場上的景色非常壯觀,每個班級的家長們都在包著粽子,場面令人振奮。我也向老師討教了包粽子的方法,老師說先把粽子的葉子交叉對稱,讓最下面的小孔封閉,然后灑上一層米,再把紅棗放在中心點,再在上面灑一層米,直到米遮蓋住了紅棗。最后拿一條線整個包住,再放進去煮,就完成啦。媽媽還為我編了一個很美的蛋袋。我就可以把雞蛋裝進去掛在脖子上了。
下午,我要去體育館畫畫,我顧不上和別人說話,就開始投入畫畫中去了。后來,許多家長和王老師孫老師都過來給我?guī)兔?。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大功告成了。整整花了三個多小時,我覺得畫得很美!
今天對我來說很難忘!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按照我們的習俗,是要包粽子吃,對于我這個資深吃貨來說,它可是不能少的美味,本想著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可是媽媽卻提前把粽子做好了,所以我只剩下吃的份了。
不得不說,媽媽做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兩種餡料,兩種不同的風味。糯米蜜棗餡料的粽子較香甜可口,軟軟的糯米搭配著甜甜的蜜棗,吃起來又香又糯,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肉粽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味,細膩的糯米肉粽咬下去一口,細細品味,忽然,咬到包在里面的一塊肉,配著軟軟的糯米,還有粽子葉的清香,真是回味無窮?。?/p>
傳說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這一天,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來歷。
后來經(jīng)過演變,人們又用艾葉和葦葉、荷葉包粽子,而且關(guān)于《初學記》中還有關(guān)于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并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jié)食品。
端午濃濃“棕”是情,是親情,是友情,是真情。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6
端午節(jié)到了,我要包個粽子給家人吃。
包粽子首先要拿兩片粽葉疊成一個半圓錐形,然后放點糯米,接著放一個紅棗,最后再放一點糯米,最上面放一個紅棗并且用勺壓實,用卷成圓錐形剩下的粽葉把它用力裹起來,這時要注意勁兒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捏散開來,勁兒太小粽子又容易漏。裹好之后用線多纏幾圈然后打一個結(jié),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面蒸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后,又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就出鍋啦。
剛出鍋的粽子要晾涼了再吃,我把粽子給了媽媽,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嗎?媽媽嘗了一口微笑著說∶好吃,真好吃,你包的粽子最好吃啦!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跑到哥哥、爸爸那里說∶我做了一些粽子,快來吃。哥哥、爸爸一起來到廚房里,看見桌上放的粽子,拿起一個慢慢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上嵌著的紅棗看起來有食欲極了。他們吃了一口說∶嗯,真好吃!聽到他們的夸獎,開心的說∶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
香甜軟糯粽子簡直讓我們停不下來,在吃了好幾個粽子后,我忍住了想要繼續(xù)吃的欲望,幫媽媽把廚房打掃干凈后,就去午休了。
到了下午,媽媽讓我看了一場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賽龍舟,邊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到粽子,而且還能看龍舟比賽,我真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7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天,人們劃龍舟、吃粽子,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今天,我們班組織了一次“粽情端午歡樂行”,前往北京郊區(qū)順義。在那里,我們要采摘櫻桃,包粽子,參觀地道站遺址。
早上七點半,我們準時在學校門前集合。坐了兩個小時的大巴,我們才到達目的地——櫻桃幽谷。哦,這就是櫻桃樹嗎?我原以為櫻桃樹比蘋果樹要矮呢,沒想到竟然有三四米高!我順手抓了一個櫻桃放在嘴里,哎呀,又酸又甜。家長們都說,越高處的櫻桃越好吃,看來這好吃的是吃不著了。但還是有同學聰明,找工作人員搬來了梯子,踩著梯子就能上到好高好高。不一會兒,我們就摘了一大袋。我們拿著的“戰(zhàn)利品”,高高興興地離開了櫻桃幽谷,去農(nóng)家院吃午飯。
吃完午飯我們就進行下一個任務——包粽子。可我們都不會包啊,沒關(guān)系,由一個老奶奶教我們包粽子。第一步,先把兩片粽葉疊起來,卷成漏斗狀;第二步,往里面裝進米和棗或豆沙餡;第三步,把粽葉蓋上,再用馬蘞捆好,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粽子下了鍋,我們就去參觀地道戰(zhàn)了。
《地道戰(zhàn)》的電影大家都看過吧,那是冀中平原的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通過挖地道藏身躲開敵人的視線,而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參觀了地道戰(zhàn)遺址,地道彎彎曲曲,又陰又潮,還標注著一個個陷阱。這一切,都是當時的人民徒手挖出來的?。⊥瑫r,我又不得不稱贊地道的隱蔽性,地道的出口連的都是鍋臺、牛圈等不被人注意的地方。
參觀完地道戰(zhàn),我們就回農(nóng)家院取回煮好的粽子。自己包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樣!我們帶著自己包的粽子,高興地坐上了回學校的大巴。
這是我過得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jié),既充實又快樂!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8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guī)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diào)整了過來。比賽結(jié)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
端午粽情濃作文篇9
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貢品,相傳是為了祭奠屈原而傳承下來的。
每當端午節(jié)的前一個星期,必會下一場大雨。雨后天晴,我們村里的人都喜歡用粽葉來包粽子。
外婆提著大籃子,我提著小籃子,在山間漫步。外婆怕我淘氣到處亂跑,便騙我說:“這山是由一個怪獸守護著的,如果你到處亂跑,怪獸就會把你抓走,不讓你回家?!庇谑俏颐看味季o緊地拉著外婆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著。
外婆采摘大粽葉包大粽子,我采摘小粽葉包小粽子,各放進各自的籃子。采著采著,我放下籃子,卷起兩邊褲腿,在小溪里邊踩水,時不時還有小魚兒頂我的小腳,讓人感到癢癢的。
外婆把粽葉采摘足夠了,拿著我的小籃子和她的大籃子,帶著我一起回家了??蛇€是因為害怕怪獸,我只能拉著外婆的衣角回家。
在我們采摘粽葉之前,外婆就把糯米泡在水中,等我們一回來,就把糯米撈出來,準備開始包粽子。
外婆先把粽葉放在開水中泡20分鐘,這樣粽葉不易裂開,把準備好的配菜和糯米混在一起。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我學著外婆有模有樣地包粽子,可就是捆不穩(wěn)。包完過后,粽子就成形了,把粽子煮熟放涼放入冰箱中,端午節(jié)那天再蒸來吃。
盼望著,盼望著,端午節(jié)終于到來了。粽子一出爐,它的香味把我迷住了,我顧不上是冷是熱,伸手就去抓了一個,結(jié)果粽子掉在地上,我的手也被燙紅了。外婆彎下腰,拾起粽子,扒開粽葉,蘸著白糖給我吃。一口下去,臉上到處都是白糖。
即使如今我遠離故鄉(xiāng),去城市上學了,我依然會在那個夏天,那個大雨的晚上,被粽子喚醒,帶領(lǐng)我來到外婆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