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把握住自己的節(jié)奏和方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完美的總結應具備簡潔明了、準確有力的特點。這些總結范文都來自于實際的工作和學習經驗,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教學重點: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的插圖。
二、讀讀成語。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三、初顯身手。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一、學習金鑰匙的內容。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學習“手指”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課本劇。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一、審題。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題目。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三、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
做游戲讀生字:該、階、石、刻、名、字、臺。
二、新授:
1、描一描,寫一寫。
(該刻留畫)讓學生說說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點什么?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
3、拼一拼,抄一抄。
這一部分有五組音節(jié),注意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在抄寫時注意各音節(jié)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樣子說句子。
高興快樂溫暖
美麗珍貴
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同意詞練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意思相近的詞。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葉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紀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業(yè)
做這部分的練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填寫。
6、比一比。
刻該作昨摘滴
讓學生說說這六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道題由于平時上課有過這樣的練習,所以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你們都見過哪些小動物或植物?請同學說說。
二、看圖請同學說說圖上都畫有什么?
1、分組討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公園里的動植物?
2、分組討論,根據圖上的畫面,請同學說說我們應該在木板上寫句什么話?
3、教師點評。
4、放錄音聽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古詩《鳥》
一、請同學背誦學過或會背的古詩。
二、出示投影儀看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大意。
1、聽古詩《鳥》的錄音。
2、看書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小組討論。
正音:群、性命、一般、勸、莫、巢中。
3、做游戲:用字拼古詩,看哪一個小組拼的快。
4、全班讀古詩,注意有感情朗讀。分組讀,男、女生分讀。
5、請同學背誦古詩。
6、出示投影片:他(搬)來一塊石頭。讓學生猜猜這個字讀什么?小組討論。
7、教師講評。
背誦古詩《鳥》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三
1、比較幾組基本字和合體字。
2、積累“一、不、”的詞語。
3、學習逗號和句號。
4、積累描寫動詞的詞語。
練習法、朗讀法。
討論法、練習法。
兩課時。
一、讀一讀,比一比。
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以使他們真正獲得聲旁表聲的“感性認識”,而不是接受教師傳受的知識。
二、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
組織學生口語練習的游戲,讓學生體會重音變化引起所表達的意思的變化,不必讓學生說出其中的規(guī)律。
三、照樣子說一說。
四、學習逗號和句號。
1、讓學生體會句號和逗號不一樣。
2、說說為什么用逗號或句號?
3、教師講解。
1、認生字。
2、使學生知道習慣有好壞之分。
3、朗讀。
二、說說你準備改掉自己的哪些壞習慣。
三、改錯字。
讓學生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錯別字的。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四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guī)則。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海”字的三個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底撈月語重心暖花開金石為。
官許愿難能可春白雪人才濟征北戰(zhàn)。
五湖四誅筆伐一步登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yè)。
預習“開卷有益”。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tài)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五
掌握抄一抄、讀一讀,背一背等部分內容。
大小寫字母互換練習。
2課時。
教學過程:
嫩草,散步,豎琴,善良,忘記,綠蒙蒙。
chun,tian----yu,dian--------。
feng,zheng--jiao,bu--------。
li,xiang-----,meng,long------。
布置,囑咐,毛茸茸,秘密。
翅膀,建筑,翩翩起舞。
沙啞,飄灑,疲勞,朦朧,蓬勃。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滿園春色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欣欣向榮萬紫千紅鶯歌燕舞。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讓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她飛到天上,會好好想想的。
她一直望到老師的背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老師的背影慢慢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你覺得哪一句更好呀?
教學過程: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以《春天的腳步》為題辦個小展覽:
動手、動腦、動口相結合,有詩、畫、文、歌……。
以自讀為主學習《雨在歌唱》:
查找生字、詞;
提出不懂的問題;
有感情朗讀……。
認識“文房四寶”。
討論時,聽到不同的意見,我能夠做到:
心平氣和。
認真思考。
吸收別人正確的意見。
你還能想到些什么?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六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小黑板。
綜合實踐課。
討論、小組合作式。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七
1、完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金鑰匙。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1、完成口語表達。
2、完成金鑰匙,理解詞語。
3、完成習作。
小黑板、掛圖、顏料。
綜合實踐課。
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金鑰匙。
(金鑰匙,理解詞語)。
(1)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2)說說自己還用聯(lián)想的方法,理解過哪些詞語。
2、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口語表達)。
(1)出示3幅圖,學生聯(lián)想,說說這些顏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學生自由說說其它顏色。
(3)指名說說。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習作)。
(1)用顏料紅黃藍三色,來調一調。
(2)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
(3)自由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4)指名說說自己寫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yè):
1、金鑰匙。
2、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八
生1:丁丁已經先和劉星約好的,他應該去和劉星學騎車。
生2:可是丁丁的爺爺怎么辦?
師:你想到了爺爺,是個能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我覺得丁丁可以先給爺爺泡杯茶,打開電視讓爺爺看,再和劉星學騎車。
師:你想的真周到。
生4:我覺得丁丁還可以拿塊椅子請爺爺坐在操場上看他和劉星學騎車,說不定爺爺還會教他們呢。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啊!
生5:可如果爺爺不愿意呢?他從鄉(xiāng)下特地來丁丁的家,我覺得丁丁應該留下來陪爺爺才對。
師:(笑而不答,用眼神征詢學生的意見。)。
生6:那丁丁這樣做不是對劉星不講信用了嗎?
生7:可以打個電話或者到他們約好的地點和劉星說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如果丁丁和劉星講明原因,劉星還會認為丁丁不講信用嗎?
生1:我覺得應該不會了。劉星一定可以理解丁丁的。
師:老師很好奇,想知道如果你是丁丁,你們會選哪種做法?為什么?
生8:如果爺爺愿意的話,我會選生4的做法。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了。
生9:我會選生5的做法。先經過劉星的同意,再留下來陪爺爺。因為我爺爺很疼我,他很久沒來我家了,如果他來我想和他聊天。
師:老師看得出來,不只你爺爺愛你,你也很愛你的爺爺。要是爺爺能聽到你說的這些話,一定會很高興的。
生9:(開心地笑了!)。
師:老師從大家的談話中發(fā)現咱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懂事了,不但是講信用的孩子,還能處處為他人著想,用自己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真高興呀!老師愿意夸夸你們。(老師說畢,邊拍手邊有節(jié)奏地說:“老師喜歡你們!”)。
這下孩子們更樂了!
評析:
“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是本次新課程的主旋律、重頭戲。學生對話就是把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平等、人格互重的前提下,主動言說、質疑問難,消除了被動的'答語和沉寂的“注意聽”的現象,由此打破了傳統(tǒng)的“傳話”教學,真正便學生自身獲得發(fā)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老師拋出一個學生們實際生活中常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各抒已見,不對學生施加或暗示個人見解,不以惟一標準答案禁錮學生。當學生之間的思想產生碰撞和沖突時,老師也顯得從容不迫,或通過微笑和眼神與學生交流,或采用激勵性評語引導學生。在這樣民主、廣闊的空間里,學生盡情發(fā)揮,積極思維,自覺傾聽,勇于質疑,敢于反駁,樂于補充,以互動為核心的對話教學突顯其中。而學生在課堂中迸發(fā)出的智慧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芒充分則彰顯了引導對話對學生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九
3、學習“開卷有益”,練習“筆下生花”。
1、積累一定數量的字詞和句子。
2、背誦古詩。
小黑板。
練習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通過我們學習了“民族”你對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來說說嗎?
你們可真棒,又學到了那么多知識!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部分知識吧!
二、我的摘錄筆記。
1、討論交流學習摘錄筆記的體會。
2、齊讀摘錄的詞句。
三、體會句子的感情。
1、從課文中找出摘錄筆記中的句子讀一讀。
2、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句子表達的感情。
四、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說說諺語的意思。
2、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
3、簡介這兩個民族,你還知道其他民族的諺語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讀一讀,背一背。
1、范讀古詩。
2、小組內練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
4、交流古詩意思。
5、試背古詩。
三、自讀課文《做客喀什》。
1、默讀全文。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在小組里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詞語,比一比誰讀得多、誰讀得正確。
2、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3、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4、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四、暢所欲言。
1、聊一聊各個民族。
2、介紹少數民族的節(jié)日、習俗或活動。
五、金鑰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習作要求。
三、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習作。
六、作業(yè)。
1、完成習作。
2、背誦兩句諺語。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讀背《詠柳》;
2.辦展板:樹林;
3.讀《記住》;
4.練習寫字;
5.完成自檢。
教學過程:
一、讀、背《詠柳》。
1.同學們你所認識柳樹嗎?發(fā)現了什么?
2.春天多么美麗,春風多么神奇,請讀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詠柳》;
3.說一說你的理解;
4.自己背一背。
二、讀《記住》。
1.自己讀、讀通:獨立識字,互相學字;
2.同桌讀、讀好:把自己讀的最好的詩句讀給同桌聽;
3.說一說:人和樹之間的密切關系。
三、辦展板:樹林。
1.用淡綠色的紙剪一片葉子的形狀;
2.在葉子上寫上樹的功勞,可以用兒歌的形式;
3.討論展板的`題目,如:樹是人類的朋友,樹是地球的寶貴財富等;
4.學生自己把寫了字的樹葉貼在板報上;
5.個人和集體評議。
四、學習揣摩字形。
1.描一描田字格中的木林森;
2.想一想怎樣寫好看?
3.寫一寫,比一比,誰寫得好看?
4.在生字本上寫幾個詞如欣賞感謝陪伴評議誰寫得內容好看,為什么?
五、自檢。
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1.請幫助自己的人一起來評議。
2.把自檢的結果寫在日記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一
1、朗讀課文。
2、口語交際“改掉壞習慣”。
3、學改錯字。
重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難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一)朗讀課文《不懂就問》、《字典大樓》。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同學一起讀課文。
(二)改掉壞習慣。
出示圖:1、同學發(fā)言時,我老是插話,這是不好的習慣。
2、我愛挑食,我想請媽媽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寫字時咬鉛筆桿的習慣。
小組一起討論怎樣改這些壞習慣。
全班交流。
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好的習慣,打算怎樣去改。
(三)出示“金鑰匙”:學改錯字。
我有一個好習慣。我用一個小本子,把自己寫的錯別字改正,記下來,經常翻看。
這又是一個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學生交流自己記生字的好方法,怎樣改錯字。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教法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guī)則。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海”字的三個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底撈月語重心暖花開金石為。
官許愿難能可春白雪人才濟征北戰(zhàn)。
五湖四誅筆伐一步登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yè)。
預習“開卷有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tài)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1、繼續(xù)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暢談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2、學習《誰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體會到要珍惜、愛護眼睛。3、完成習作。教學重點:通過積累、閱讀、習作,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教學難點: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第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二、學習《誰的眼睛最好》1、認真讀短文,勾畫出文中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眼睛?它們各有什么特點?2、核對答案,分角色朗讀。3、辦一期有關眼睛的手抄報。三、初顯身手1、調查周圍能幫助盲人的設施。2、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3、你此時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金鑰匙。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一、習作1、選題*眼鏡的故事*的眼睛*怎樣保護眼睛*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2、審題注意:1、體裁不限。2、無論選哪題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內容具體。二、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習作把背景介紹清楚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你的習作內容。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四
本單元安排了一篇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篇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九色鹿 真誠
舍身救人 不求回報 是人最可貴的品質
落水者: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2、小組整理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評價,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發(fā)言。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
4、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從本文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容到思想,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五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多媒體電教
第一課時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的插圖。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六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七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投影儀。
教學內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有關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八
1、讀一讀自己從課文中摘抄下來的好詞佳句。
2、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還收集到了哪些課外詞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要為同學們加以講解。
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讀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進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從小事做起班級交流,并進行板書根據同學的交流,在自己的摘錄本上進行補充。
三、讀開卷有益。
自己讀文章,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交流你最近讀過的好書或者好的文章,說說內容,談談感想,把它推薦給你的好朋友讀一讀。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九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金鑰匙”。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1、完成“口語表達”。
2、完成“金鑰匙,理解詞語”。
3、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顏料。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金鑰匙”。
(金鑰匙,理解詞語)。
(1)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2)說說自己還用聯(lián)想的方法,理解過哪些詞語。
2、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口語表達)。
(1)出示3幅圖,學生聯(lián)想,說說這些顏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學生自由說說其它顏色。
(3)指名說說。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習作)。
(1)用顏料紅黃藍三色,來調一調。
(2)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
(3)自由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4)指名說說自己寫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金鑰匙。
2、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
1.描紅、抄音節(jié),根據偏旁寫漢字。
2.形近字組詞。
3.讀詞語,任選一個詞語造句。
4.詞語連線。
1.根據偏旁寫漢字。
2.造句。
教學難點:
造句。
教學:啟發(fā)引導。
學法:抄一抄、寫一寫、說一說、讀一讀。
課前準備:課件。
一、定向導學。(1分鐘)。
生齊讀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15分鐘)。
(一)回顧總結:
問:第九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合作)我們學了那幾篇課文?都講了什么?(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二)金鑰匙:
當你和同學的意見不一致時,你是怎么做的?
1、只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別人大吵大鬧。
2、耐心聽別人的意見,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不參與討論,看熱鬧。
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三)描一描。
學生自讀描寫要點,然后描紅。
要求做到“三個一”
(四)抄寫音節(jié)。
1、自由認讀,觀察發(fā)現。
2、指名認讀音節(jié),集體評議。
3、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4、教師小結:
在聲母b、p、m、f后是o,其余的是uo。
5、學生認真抄寫音節(jié)。
(五)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1、認識偏旁刀字旁,回憶學過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動手寫一寫帶有“刀”偏旁的字。
3、組內評比,看誰寫得多。
(六)比一比組詞。
1、出示形近字。
2、知名認讀,并說出辨認方法。(如利用偏旁)。
3、組詞,交流。
三、質疑探究(14分鐘)。
選詞造句。
1、出示詞語:
垂頭喪氣、得意揚揚、自言自語、自尋煩惱、誰是誰非、習以為常。
2、讀詞,討論詞義。
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詞語得意揚揚、垂頭喪氣,并會用詞說話。
如:長頸鹿覺得自己本領大,它()地跑到河對岸,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地回來了。
3、組詞造句。
4、指名說,師生點評。
三、精煉達標(10分鐘)。
1、看誰寫得多。
刀:()()()()。
2、比一比組詞。
顆()管()腦()。
棵()館()惱()。
3、造句。
習以為常:
垂頭喪氣:
b、p、m、f+o。
刀:切剪魚色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生:喜歡。
師:你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生: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女媧造人……
生:神奇、充滿想象、很奇特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古老的一篇神話故事,齊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盤古開天地》
師:昨天預習了,能不能聯(lián)系課文說說課題中“開”什么意思?
生:第一段說天和地還沒有分開,“開”是“分開”的意思。
生:第二段說盤古用斧頭劈開了天地,“開”是“劈開”的意思。
生:最后一個自然段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世界,“開”是“創(chuàng)造”的意思。
師:你們很會讀書,字的解釋就來源于課文中,所以仔細讀課文,能解決你很多疑問。
(一)讀故事,講出故事
1、完成學習任務單1,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你們都愛聽神話故事,那想不想學學怎么講神話故事?
生:想。
師:好,來看看講故事第一招: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為什么會有這個故事,這是故事的起因;在這個故事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產生了什么樣的效果,這是故事的經過;最后,故事的結局是什么,這是故事的結果。請你快速讀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哪里,完成學習任務單上的第一小題。
學生讀文,勾畫,完成作業(yè)。
師:找好的同學來分享。出示作業(yè)單
(學生在區(qū)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時還有難度,這是第一次讓他們明確找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共13個孩子一次性找對了。)
生:故事的起因是第1自然段,經過是2-5自然段,結果是第6自然段。
2、完成學習任務單2,了解故事的具體經過。
師:好,找得很快。那就要再挑戰(zhàn)自己了。再讀課文,完成學習單上的第2個小任務。
生邊認真讀課文邊找出世界的樣子和盤古的努力。
3、完成學習任務單3,初步講故事
(1)自己結合學習任務單2和課文,講講這個神話故事。
(2)同桌互相講講,相互補充。
(3)學生展示講,初步講故事,要求:具體完整
下面是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單一:
故事的起因:第( )自然段故事的經過:第( )段故事的結果:( )自然段
學習任務單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清單
故事的起因:世界( ),盤古( )
故事的經過:盤古醒來,睜眼一看,世界( )
盤古翻身坐了起來,“大雞蛋”( )
盤古( ),“大雞蛋”碎了。
盤古站在天地當中,天和地( )
盤古倒下后,身體( )
故事的結果:盤古( )
學習任務單三:
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自己先簡單講講這個故事。
(二)讀故事,講出神奇。
生:講出神話的神奇之處。
師:對,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是想象力豐富,很神奇,講神話故事就要講出神奇,吸引讀者。這篇文章同樣有很多很神奇的地方,請你先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神奇的地方,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神奇。
生通過朗讀體會神話的神奇,重點指導第五段的朗讀。
1、教師讀“實際”,學生讀“想象”
師: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
生: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師:他發(fā)出的聲音,化做了
生:隆隆的雷聲。
師:他的左眼變成了
生:太陽,照耀大地。
師:他的右眼變成了
生: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
師: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
生: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
師:他的血液變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師:他的汗毛變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樹木。
師:他的汗水變成了
生:滋潤萬物的雨露。
2、教師讀“想象”,學生讀“實際”
師:可以說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出了整個美麗的世界。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是他
生:呼出的氣體。
師:隆隆的雷聲,是他
生:發(fā)出的聲音
師:照耀大地的太陽是他的
生:左眼變成的。
師:給夜晚帶來光明的月亮是他的
生:右眼變成的。
師: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是他的
生:四肢和軀干變成的。
師:奔流不息的江河是他的
生:血液變成的。
師:茂盛的花草樹木是他的
生:汗毛變成的。
師:滋潤萬物的雨露是他的
生:汗水變成的。
隨著一點點上移的文字,又將整段文字讀了一遍。
3、引導學生想象
他的頭發(fā)飛上天空,變成了
他的身軀,化做了
他的牙齒骨骼變成了
他的最后一縷目光變成了
師:誰先來試試,把故事的開頭講得神奇一點。
生先示范把開頭講神奇。
師指導講開頭、結尾,如何講神奇:神奇的動作做出來神奇的語氣要表現神奇的想象要補充
同桌互相練,如何把經過講得更神奇,更吸引聽眾。
生練,生展示。
(反思:師指導學生邊講邊做出“劈”的動作,天和地生長的過程;“一萬八千年”表示時間的詞要讀出神奇;第五段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么,補充想象。)
(三)讀故事,講出喜愛
生:喜歡。
學生默讀文體會盤古的精神
學生分享
生:我喜歡盤古的不畏黑暗,看到周圍黑暗一片,就用斧子來劈開。
生:我喜歡盤古的堅持不懈。盤古始終撐在天和地之間。
生:我喜歡盤古的舍己為人。倒下后身體變成了世界的各個部位。
生:我喜歡盤古的勇于犧牲。
師:仔細品讀課文,才能知道盤古有這么多值得歌頌的精神:堅持不懈、舍己為人、勇于犧牲。這樣偉大神話人物的故事更應該講下去,依靠我們,依靠我們的世世代代。你能再試著講講這個故事嗎?講出你對盤古的喜愛之情。自己先講講。
學生展示講
(反思:講出神奇和講出喜歡,這兩個層次之間沒有什么遞進的關系。講出對人物的喜愛,主要是為了完成課后第一小題“說說你心目中的盤古是什么樣的”,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時間緊張,孩子沒有充分的時間體會,人物形象多是教師強加的。)
師:一個故事讀完,一個故事講完,總讓我們覺得意猶未盡。神話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今天晚上回去把這個神奇的故事講給親人聽,盡量做到講出神奇,講出你對盤古的喜愛。講故事的視頻發(fā)在家長群。
板書設計:12《盤古開天地》
起因(1):混沌
經過(2-6):開天地盤古:不怕黑暗堅持不懈勇于犧牲舍己為人
結果(7):創(chuàng)造世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50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