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熱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7:29:21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熱門16篇)
時間:2023-11-13 07:29:21     小編:文軒

用文字記錄總結(jié),就像給思緒畫上點睛之筆??偨Y(jié)時要注意語言簡練、清晰,避免冗長和啰嗦??偨Y(jié)是提升自我的必經(jīng)之路,一起來看看吧;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一

(2)弄懂寓言故事。

(3)解釋默寫。

(4)背誦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注意鄭人、楚人的神態(tài)和動作語言)。

一、了解“寓言”

“寓”寄物,“言”講道理,寓言是一種具有深厚群眾基礎和悠久歷史的文學樣式,它通常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風趣的動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擬人等修辭手法寄寓一種思想、哲理或經(jīng)驗教訓,優(yōu)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發(fā)揮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長人們的智慧和才干。

二、主題思想。

《鄭人買履》這篇寓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古代有個鄭國人去集市買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卻不相信自己的腳下,結(jié)果沒有買到鞋的故事,諷刺世上很多人不顧實際情況,只相信教條的做法。

《刻舟求劍》講的是這樣一個令人捧腹的故事,戰(zhàn)國時,楚國有個人乘船渡江,他佩帶的劍掉到了江里,他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船靠岸之后,他立即從刻下記號的地方跳進水里去找自己的劍,結(jié)果當然是找不到的,這則寓言故事,用來調(diào)整那些辦事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人。

三、思路結(jié)構(gòu)。

《鄭人買履》。

第一層:鄭人買履的過程和結(jié)果。

第二層:通過人物對話,使故事的諷刺效果大大增強。

《刻舟求劍》。

第一層:楚人丟劍和找劍的過程。

第二層:議論、譏笑這種找劍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四、寫作特色。

這兩則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節(jié)完整、敘事生動、語言明白如話,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一、導入新課(3分鐘)。

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1)龜兔賽跑:烏龜跟兔子賽跑,結(jié)果兔子失敗。

(2)守株待兔:種田人放棄勞作,想不勞而獲。

解答:寓意(1)驕傲使人落后、失敗。

(3)成果靠勞動取得,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學習《鄭人買履》。

二、初讀課文(6分鐘)。

1、老師范讀(注意字音、朗讀節(jié)奏、重音、語調(diào))。

學生找出應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2、學生散讀(兩遍,體會朗讀節(jié)奏,了解大意)。

3、老師細讀(糾正字音和朗讀節(jié)奏、重音、語調(diào)。

4、學生齊讀(邊讀邊注意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三、構(gòu)建畫面(6分鐘)。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jīng)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結(jié)果:市罷,遂不得履。

四、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15分鐘)。

1、圈劃重點的文言詞(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寧、無、其、以)。

a、獨立學習,看課文注釋查工具書。

b、合作學習,四人小組疏通文字。

c、老師巡回釋疑。

d、小組匯報。

e、教師講解重點、難點(師生討論)。

(1)操、持、取的意義。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寧信度、無自信也。

五、把握寓意(10分鐘)。

(1)《鄭人買履》中那個買鞋者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寓意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

(2)說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談了它的現(xiàn)實意義。

答案:(1)《鄭人買履》中的買履者是一個十分死板,固執(zhí)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動詞,勾畫了買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腳的愚態(tài),當別人問他“何不試之以足”時,他“寧信度,無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罷,遂不得履“一句諷刺了死搬教條者徒勞無益的結(jié)局。

(2)寓意:諷刺那些做事不注意從實際出發(fā),教條主義的人。

現(xiàn)實意義:我們在處理實際問題時,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現(xiàn)成的東西,而要注意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免出現(xiàn)不應該的失誤。

六、多形式背誦課文。(5分鐘)。

一、(1)學生讀通課文,注意字音,斷句。(3分鐘)。

(2)學生展示學習效果。

楚人/有/涉江者,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3分鐘)。

故事:劍自舟中墜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學習文言詞語句式。

小組間討論,小組間比賽,采用一問一答。

涉:渡江遽:立刻、急忙契:雕刻。

是:指示代詞,這兒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老師補充講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語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幾是是我的劍墜落之處。

c、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注意強調(diào)b、c的肯定與委婉的反問語氣。

學生揣摩試讀。

四、閱讀討論(8分鐘)。

a、《刻舟求劍》的故事為什么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細節(jié)?

答:“刻舟”時把握十足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的茫然沒有結(jié)果的無奈相趣成趣“,這一細節(jié)生動刻畫了這個愚蠢不知變通的家伙的心理狀態(tài)。想象“刻舟”時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的茫然,用自己的話表述。

b、這個寓言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呢?

答:現(xiàn)實意義,當今社會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在改革進程中,一定會碰到許多新的問題,但我們面對現(xiàn)實,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變通,只有這樣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將改革不斷的推向深入,我們的事業(yè)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五、多形式背誦課文(6分鐘)。

六、選擇兩則寓言中你喜歡的一則,小組表演,注意豐富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

五、板書(見教學安排中)。

六、課后時文閱讀講義。

a、解釋下列詞語。

置之其坐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之至之市其。

試之以足遽契其舟。

b、說出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的區(qū)別。

(1)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2)寧信度,無自信也。

(3)而置于其坐.

(4)是吾劍之所從墜。

c、說出兩則寓言的寓意。

d、閱讀下文,回答下面問題。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之先行,子隨我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個句子。

3、“獸見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請列舉出帶“走”字的成語三個。

4、口頭復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力求說得生動流暢。

參考答案:

a、

(1)量好的尺寸;到……去;履。

(2)他的;那,那個,指示代詞。

b、

(1)沒有行走;不可以,不能。

(2)相信自己的腳;不相信自己。

(3)坐同“座”,座位,名詞;動詞,坐下。

(4)這,這是,指示代詞;做判斷動詞。

c、不顧實際,只信教條的人可笑。

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是辦不成事的。

d、(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馬觀花,走投無路,飛沙走石(4)略。

拓展資料。

1、韓非和《韓非子》。

韓非(約前280——前233),出身韓國貴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他“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著有《孤憤》、《內(nèi)外儲說》、《說林》、《說難》。

《韓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書屬于論辯文占絕大部分,文風犀利,有很強的說服力。

2、呂不韋和《呂氏春秋》。

呂不韋:戰(zhàn)國末年政治家,原為大商人,在趙國首都,遇見做人質(zhì)的秦公子異人,(后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入秦為之游說,使之歸國繼位(即莊襄王)。

《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據(jù)《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使其門客各著所聞,集論成書,全書二十六卷,內(nèi)分十二記、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二

1、自主學習,讀懂兩則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確、流利得朗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jié)。

3、認識生字。

體會兩則故事的寓意。

創(chuàng)設情景。

學生喜歡寓言,但其道理不明白。

一、自主學習。

讓學生確定自主學習的`目標方法,展開自學,教師在確立目標自學過程和自學評價中適當點撥。

二、討論寓意。

1、聯(lián)系寓言故事中人物的關鍵言行。

2、聯(lián)系寓言故事中揭示的句子。

3、聯(lián)系生活中具體事例。

三、表演故事。

可讓學生選作:

1、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

2、給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填寫旁白。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檢查識字。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三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討論。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課題:《矛與盾》。

一、成語導入,揭題設問。

1、分兩組比賽說成語,要求必須來自寓言故事。

2、說說寓言有什么特點。(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代寓言兩則》中的其中一個寓言故事《矛與盾》。(板書課題,指導學生寫好“矛與盾”三個字)。

4、說說讀了課題,讓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矛與盾各是什么樣的,分別用來干什么?這則寓言故事講了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自主學文,釋疑懂理。

(一)解題(解決第一個問題)。

觀看插圖及注釋,引導學生了解矛與盾各自的作用。

(二)讀通。

1、教師范讀,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斷句停頓。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

3、指名2—3名學生讀課文,由學生糾正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齊讀全文。

(三)讀懂(解決第二個問題)。

1、自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語句,就在書上標出來。

2、將自學所得及疑問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句子一: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p>

a:學生嘗試說句意,教師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語言說明白,說通順。板書“堅”

b:想一想,“譽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這個人是怎樣夸贊的呢?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句子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p>

a:提示:于,對于。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嘗試說句意。板書“利”

b: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學生嘗試說句意。引導將“穿透”換一種說法。板書“何如”

b:想一想,問話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問這句話的?應該怎樣說好這句話?(引導學生以年輕人和老年人這兩種不同的身份來說好這句話。)。

3、練習把整個寓言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指名講。

(四)明理(解決第三個問題)。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練習把這個故事演出來。(提示:根據(jù)你們小組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課文的原話,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豐富故事中的情節(jié),表演時要注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

2、選擇兩個小組上臺表演,學生評議。

3、看了這樣一個故事,你有問題嗎?(引導學生質(zhì)疑為什么“其人弗能應也”?)學生通過討論可得出:這個人不論怎樣回答,都會和自己剛剛說過的話相抵觸。進而教師乘機揭示成語“自相矛盾”)。

4、進一步討論:你覺得這個人可笑嗎?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這個人被這么一問,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長吁短嘆,非常懊喪,這時,他的一位好友來到他家中,了解了情況后,就熱心地開導他。就請你扮演他的朋友來開導他,好嗎?(教師扮演賣矛與盾的人,請學生在稍作準備后上臺表演,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明確寓意。)。

6、現(xiàn)在,我們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語言和行動不一致,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與同學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基礎性作業(yè):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實踐性作業(yè):排練課本劇《矛與盾》。

課題:《鷸蚌相爭》。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這是一只河蚌)板:河蚌讀。

(它張開殼兒在河灘上曬太陽)演:張殼出示:太陽。

問:被暖暖的太陽照著,河蚌會有怎樣一番感覺呢?

也許它會說什么?誰來做做河蚌?交流。

(可這時,來了只鷸)出示板:鷸讀。

(它看見了,猛地把嘴伸到殼兒里去啄肉)。

問:鷸?河蚌?分別想什么?(也可加語言)也來說一說。

(河蚌急忙把殼兒合上)演:合殼(牢牢地夾住鷸的嘴不放)。

問:這時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里如何)。

2、這是故事的起因,我們再完整地聽一遍錄音(提醒:注意,聽仔細了)。

3、打開書本,看這部分內(nèi)容,先自由讀,要求試著復述。

4、學生試講(繪聲繪色、活靈活現(xiàn),大聲點)。

評價:提點意見,優(yōu)點也行。

二、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鷸和蚌之間的這場爭斗,會如何發(fā)展?

請看二、三兩小節(jié)鷸蚌之間的一段對話。

1、自由讀。

2、簡單說說故事如何發(fā)展?(互相爭持)。

3、這一段寫得非常生動,再請同學讀。提醒:加表情。

(動腦,怎么讀,才有味道)。

請大家認真聽,最好能在腦海中浮現(xiàn)鷸蚌相爭的畫面。

4、說說此時鷸蚌之間的局勢?

(威脅、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當、互不相讓)。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兩人配合分角色朗讀。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請一對搭襠分角色讀,為了體現(xiàn)故事的完整性,再請一位同學做旁白。

(可喊暫停提醒:注意語氣,表情,要進入情境)。

7、評價。

8、課后也可通過表演,復述故事。

三、第四自然段。

過渡:鷸蚌互相爭持,所導致的后果會是什么呢?

1、錄音范讀。

2、回答:鷸蚌雙方--筋疲力盡。

板漁夫--沒費一點力氣,就把它們一齊捉住了。

3、揭示寓意:這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四、總結(jié)。

1、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發(fā)揮想象。

1、鷸和蚌被漁夫抓住后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討論)。

六、小練筆。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四

(2)理解寓言所述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話說故事,體會故事所蘊含的寓意。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組織學生結(jié)合注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說故事的過程中,不斷的深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感悟寓言的寓意。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教育學生必須有真才實學,不能自欺欺人。

(2)引導學生樹立爭取的處事方法,不能太教條了,凡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1. 結(jié)合注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 感悟寓言中所蘊含的寓意

兩課時

1. 學習《濫竽充數(sh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理解意思,體會寓意

3.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 搜集到的《韓非子》的資料

2. 古箏音樂

1. 帶學生溫習語言的資料,回憶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他不但具備勸諭、諷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種有故事情節(jié)的文學作品。

2. 教師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3. 介紹韓非子(參看韓非子的資料)

1. 教師示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文言文的停頓。

2. 學生借助自讀課文,掌握本課中生字新詞。

3. 檢查學生自讀生字的情況。

4. 指明讀課文,教師適當?shù)闹笇?/p>

5. 逐句指導學生讀課文,讀好文言文

6. 教師播放古箏音樂,配樂讀課文。以讀為主,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讓學生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從讀起來覺得拗口到能逐步的感受文言文的音律美,使學生感受到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璀璨,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1. 指導學生如何讀懂文言文

(1)結(jié)合注釋,理解句中難懂的詞的意思,從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總結(jié)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理解課文的意思。

3. 集體反饋,對照文中的大意檢測自讀情況。

1.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

2. 討論:齊宣王死后,南郭為什么要逃走?

3. 拓展思維: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處事,你會怎么勸他呢?

4. 教師小結(jié):是呀,南郭處事沒有真才實學,總有一天會別人們發(fā)現(xiàn)的。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久不了的。

千百年來,這個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南郭處事的行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同學們一定要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1. 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 背誦《濫竽充數(shù)》

濫竽充數(shù)

宣王必三百人混

緡王一一聽之逃

寓意: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靠欺騙假冒過日子是長久不了的。

1. 學習《鄭人買履》,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理解文言文的含義,體會他的寓意。

3.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 同學們上街買過鞋嗎?怎么買到的鞋?古時候有個鄭國人也上街,發(fā)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學文吧!

2. 板書課題,讀題

1. 初讀,提讀文要求:讀準滋陰,注意停頓的地方,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讀流利。

2. 指名讀一讀全文,指導生字

3.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教師指導:讀懂文言文最關鍵得理解每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利用上節(jié)課總結(jié)的學習方法,結(jié)合文中的注釋,,讀懂《鄭人買履》的意思。

2. 全班交流歸納

3. 重點理解句子中“之”的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

(2)反歸取之

(3)何不試之以足

4. 指導朗讀,熟讀成誦,配樂體會

2. 這個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

3. 教師小結(jié):這篇寓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古代有個鄭國人去集市買鞋,因之相信量好的尺寸去不相信自己的腳,結(jié)果沒有買到鞋的故事。諷刺世上很多人不顧實際情況,只相信教條的做法。

1. 背誦《鄭人買履》

2. 再找一兩則寓言讀一讀。

鄭人買履

忘持度返歸取之

寧信度無自信也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五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4、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通過讓學生觀賞圖畫,直接感受,加深體驗,合作學習、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生字,在課文中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情感妙答中體會其中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在兩則寓言故事中,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腳踏實地學習。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難點:懂得寓言中的啟示?!霸ⅰ⒔亍钡淖R記。“費、望、算”的書寫。

教學突破:《寓言兩則》是一篇給學生的啟迪,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根據(jù)新課標的特點,從以下突破:認生字、寫生字是這一課的重點,以合作學習為主,教師組織指導。懂得“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真正含義,是本課的難點。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思維的特點,讓學生看圖畫,多讀,多感悟,使抽象的問題在形象思維中獲得解決。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

教學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查:(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書:(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解詞: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別著急。

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好”辦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他自己感覺怎樣?

解詞: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一大截——一大段。

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把刀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保ㄟ@是故事的經(jīng)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jié)果怎樣?

結(jié)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jié)果。)

“好”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簡要復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jié)果事與愿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jié)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五)指導書寫生字“焦、費、望、算”。

1、分析字型及結(jié)構(gòu)。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板書設計: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寫字:焦、費、望、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寓言、寓意、焦急、焦慮、喘氣、計算、算盤

一截、攔截、丟失、費力、浪費、盼望、張望、氣喘噓噓

2、看圖講故事。

3、說一說《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

4、這節(jié)課我們將用上節(jié)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生字:(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想問題:(你讀懂了什么?)

4、提問題:(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

1、檢查:(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2、朗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里?)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里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后說“一只什么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么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

真幸運——野兔撞樹樁,啥力也不費

討論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真敢想——每天撿一只,野兔肥又美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真耐心——日出樁邊等,日落茫然歸——他的想法能實現(xiàn)嗎?為什么?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xiàn)。因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么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jié)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真悲傷——野兔沒再來,農(nóng)田盡荒廢

同學們,來勸一下這位農(nóng)夫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簡要復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里?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結(jié)果把事情辦糟了。

總結(jié):真愚蠢——死守就經(jīng)驗,絲毫不知變。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于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jié)構(gòu)。

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后再寫。

3、生抄寫生字。

六、作業(yè)布置。

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外:閱讀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27、寓言兩則守株待兔:

干活——撿兔——等兔——等不到

莊稼全完

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寫字:守、丟、此、樁、肥

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通過圖文結(jié)合學習,挖掘它們的思維,讓孩子們的想象能緊扣主題,在教學中通過平等交流,模仿課文中的鄰居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勸說。是孩子們自己能對這兩則語言故事的寓意更加明白,從而突破了難點。通過合作學習,平等交流,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本課教學生動活潑,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形式多樣,通過讀文、評說、交流、議論,使學生明白寓意,突破難點。教法突出重難點,學法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能力、心里特征,整體教學效果良好。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六

1.生字卡片。

2.田字格要求寫的字

1.會認“寓、焦”等10個生字,會寫“守、丟”等9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

3.初步認識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

第一課時(揠苗助長)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出示“寓”字:小朋友,請記住“寓言”的“寓”字!

2.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寓言?

3.這個小故事里邊有深刻的道理。讀懂了,我們都會從中受到啟發(fā)。簡單地說,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二則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5.對。那寓言二則就是——

6.好的,真聰明。下面咱們先看第一則寓言。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請教。(有的小朋友在默讀時嘴還在動,這可不行。默讀時,嘴也不能動,要用心讀課文,你們可也要記住?。。?/p>

7.誰能讀讀課文第一段?

8.(讀中引導)什么叫自言自語?

9.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還要這么大么?能再讀讀嗎?

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自言自語的話吧!

10.請看屏幕。這兒有兩句話。誰來讀讀?

12.(出示“焦”字)看這個焦急的焦字,大家說怎么記住它呢?(貼出該字)

13.真聰明。那說說該怎樣寫好它呢?

14.大家就寫一個吧。

請接著讀第三段。指學生讀。

16.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jù)剛才這位同學讀的和書上的圖,談談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嗎?請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學們,你們也討論一下,一會兒說說吧!。

因此,揠在這就是——

17.多聰明的孩子啊,這么難的問題能說得這么清楚。這兩個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8.(出示字卡)喘,截,請讀。誰能組詞?(貼于黑板)

19.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20.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種田人來到田里,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怎么說?

21.如果你在場,你會對這個人說什么呢?

22.說的多好啊!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如果違反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做錯事。

23.前邊我們說了,寓言就是小故事大——

24.小故事讀完了,大道理也被你們不知不覺說出來了。知道是什么大道理嗎?

對,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讀完了,我們一起再來齊讀一遍課文吧!

再看看這些生字是不是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朋友了,(指黑板生字)老師的教鞭喜歡左右跳動,跳到哪,你可就要讀到哪,試試吧!

讀得不錯,我們再玩一個變臉的游戲.我說變,同學們就得讀出卡后的詞語來。

25.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學完了,誰愿意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26.那就先在這兒練習練習。

27.現(xiàn)在我來當媽媽,誰講給我聽?

28.啊,我女兒講的真不錯.為她鼓鼓掌吧!

29.小朋友,回家后也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下課。

1.寓言二則。

3.簡單解釋“寓言”。

4.就是兩個小故事的意思。

5.兩個寓言小故事

6.默讀課文。

7.讀第一段。

8.就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9.讀自言自語的句子。

生齊讀

10.(1)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2)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11.(自由發(fā)表意見)

12.簡單!就是香蕉的蕉字去掉草頭。

13.要把下面的四個點擺均勻。

15.讀第二段。

讀第三段

16.學生談

拔的意思

18.讀、組詞。

19.齊讀課文。

20.自由發(fā)言。

23.大道理。

24.就是我們剛才對那個人說的話。

齊讀課文

讀生字

讀詞語

25.有趣。我愿意!

26.練習

27.講故事。

第二課時(守株待兔)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則新的語言故事。我們來一起讀:守株待兔。

2.誰還記得什么叫寓言?

3.這則語言故事請大家自己學習。老師可不幫你們了。能學會嗎?

4.我可以把學習的方法和要求告訴大家,請你們也聽清楚:第一,先默讀課文,遇到攔路虎就消滅它。第二,再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第三,再默讀,想想這個小故事里邊藏著什么大道理。

現(xiàn)在,就請你們默讀課文吧。說說你們是怎么消滅攔路虎的?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來當老師,你來隨便指生字,看同學們能不能讀好!

(師提示)你還可以對同學們提提要求!

5.誰能把課文讀讀?

小朋友,三段中,哪段是講”守株待兔”這個意思的?請你找找吧!同學們,你們說是哪段?一起來讀讀吧!

8.如果把整天兩個字去掉,大家在讀讀,看看意思變了沒有?請你們也互相說說。

大家再看看圖,他坐在哪?在想什么?

那么這個”守株待兔”的株指的是什么,你知道了嗎?

這個人怎么會這么美滋滋地在這等兔子呢?誰來說說?

你是從哪知道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9.讀得真好!如果你看見了這個種田人,你會對他說什么?請你試著說說!

對,不能把偶然的一次巧合當成每天都會發(fā)生的事。

好,讓我們把這個故事再完整地讀一遍!

1 .守株待兔

2.寓言就是通過一個小故事講一個道理。

3.能!

4.默讀課文,畫生字。

生說生字,師貼

一生指,其它生讀

我想請同學們讀一個組一個詞

一生指,其它生讀

請三人各讀一段

讀第三段

6.(自由發(fā)言)

7.就是從早到晚地坐在樹樁旁。

8.變了。這樣就說明種田人可能是從早到晚坐在樹樁旁,也可能就坐了半天。

樹樁

自由發(fā)言。

學生說

齊讀第一二段

9.(自由發(fā)言,有點意思就可以算對。)

生讀。

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來寫一寫這課的字。

(課件出示:先自由地讀讀吧)

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要寫好這些字,該躲過哪些陷阱呢?小朋友,請你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吧!

范寫:丟費算

同學們,你們可能還聽過《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這些寓言故事,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更請同學們課后多多閱讀,這樣,我們的小腦袋一定會聰明!

1.認讀生字。

2.守:寶蓋下面一個寸。竄:穴寶蓋下面一個串;撞:提手右邊一個兒童的童……

3.費的第三筆是豎折折鉤,第四筆是豎撇。算:中間是個目字,下邊撇和豎要出頭。

4.寫字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七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學講、表演寓言故事。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寓言故事受到教育: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懂得掩蓋過失會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多換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教學重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學難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圖片。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jīng)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思考:“掩蓋過失”是什么意思?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3.練讀課文,互評互議。(注意聽辯“捕瘦蚤嗆”的發(fā)音),達到讀熟。

4.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教師出示:有一只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

引導學生體會這只貓的弱點,“愛吹噓”正是“掩蓋過失”的原因。

自由讀文,想一想文中的貓有幾次“過失”?他是怎樣“百般掩蓋”的?

1.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交流。

2.討論:貓為什么要“百般掩蓋”自己的“過失”呢?(愛虛榮,要面子)。

3.有感情朗讀,抓住“吹噓、百般掩蓋”等關鍵詞表現(xiàn)貓的虛榮、自欺欺人。

4.引讀:有一只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他卻說.......”“他卻笑著說......”“他卻對伙伴們說.......”

四、理解寓意:這只貓,為了吹噓自己,掩蓋過失險些喪命,不知道這只被救上來的貓是否會從中得到教訓。同學們想想該對他說些什么?才能讓他以后正視自己的過失。

學生自己練說,在小組說,全班展示。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認識掩蓋過失的危害和后果。

1.練讀《躲雨》。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互評互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注意聽辯“嚷跨刮否咂”的發(fā)音。

2.說說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學生自由練讀,然后小組講故事,指名上臺將給同學們聽,看誰能把故事講得完整、具體。

抓住“喜出望外失望垂頭喪氣嚷”等關鍵詞,進入故事情境。

二、演一演故事。

1.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將故事情節(jié)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出來。

2.引導學生評議,重點落實到是否能通過讀文中的關鍵詞句,將故事的發(fā)展過程表現(xiàn)出來。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遺憾?(要是.......)是的,如果他們?nèi)ピ囈辉?,那事情的結(jié)果就會不一樣了??磥砦覀冇龅绞虑橐欢ㄒH自去做一做,試一試,這樣才會不會留下遺憾了。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八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1、讀懂字音,疏通字義,感知課文。

2、反復誦讀,體會作品的美感,明確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閱讀能力。

熟練背誦、正確默寫課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并能將寓言擴展并活學活用。

資源包:(檢索到的教案、課件、課利用的資料信息,推薦學習資料。有關莊子墨子的資料。準備搜集有關莊子和墨子的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東施效顰”反復誦讀,疏通詞義,明確寓意。把要解決的問題及方法指導寫清楚。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盜鈴》《南轅北轍》等。

今天,我們再來讀一篇莊子寫的《東施效顰》。你了解莊子嗎?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先讀讀譯文。

2、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

3、再讀讀譯文。

反復朗讀,把文章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讀懂寓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丑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丑?

2.出示課件:

西施美:

“西施病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1)讀了句子你體會到什么?結(jié)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夸夸她吧。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賞心悅目,東施也來學學吧!她美嗎?從哪看出來的?

4、出示課件:

東施丑:

“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p>

(1)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2)能用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

(3)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丑。

(4)你想對東施說什么?

四、明確寓意,聯(lián)系實際談受到的啟發(fā)。

1、小組討論:

(1)同樣是皺眉捧心,為什么西施的樣子美,東施的樣子丑?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訴東施嗎。

(3)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東施效顰”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jié)果。

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切實際的照搬,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作業(yè):

背誦《東施效顰》。

第二課時。

復習并背誦《東施效顰》。學習《楚王好細腰》。

一、復習并背誦《東施效顰》。

二、學習《楚王好細腰》。

自讀自悟,讀懂、讀通每句話。

1、學生自讀《楚王好細腰》。

2、全班交流。

三、講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開去。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在小組里講,全班講。

2、集體交流:

(1)知道楚王喜愛細腰后,大臣們的心里會想什么?

(2)大臣們投其所好,他們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

大臣們在細腰過程中是否有痛苦,他們會有思想矛盾嗎?猜猜他們怎么想的。

再試著讀讀這句話,讀出大臣們的矛盾心理。

(4)你想對楚王和大臣們說什么?

四.升華延伸。

你是不是認為文章結(jié)尾還可以寫點什么?試著寫一寫。

這則寓言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點撥:《楚王好細腰》通過達官顯貴們束腰以求楚王寵信的丑陋舉止,諷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恥下場。

五、檢測:檢查背誦,交流理解體會寓意。

六、作業(yè)設置:

1、從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2、背誦默寫古文。

3、推薦閱讀《邯鄲學步》。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學習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東施效顰的事情發(fā)生。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九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3、理解“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觀賞圖畫,直接感受,加深體驗,合作學習、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生字,在課文中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情感妙答中體會其中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生在兩則寓言故事中,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腳踏實地學習。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懂得寓言中的啟示。“寓、截”的識記?!百M、望、算”的書寫。

《寓言兩則》是一篇給學生的啟迪,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根據(jù)新課標的特點,從以下突破:認生字、寫生字是這一課的重點,以合作學習為主,教師組織指導。懂得“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真正含義,是本課的難點。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思維的特點,讓學生看圖畫,多讀,多感悟,使抽象的問題在形象思維中獲得解決。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1、檢查:(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書:(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解詞: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別著急。

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好”辦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他自己感覺怎樣?

解詞: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一大截——一大段。

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把刀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保ㄟ@是故事的經(jīng)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jié)果怎樣?

結(jié)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jié)果。)。

“好”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簡要復述故事。

(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jié)果事與愿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jié)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四)指導書寫生字“焦、費、望、算”。

1、分析字型及結(jié)構(gòu)。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寫字:焦、費、望、算。

1、認讀詞語。

寓言、寓意、焦急、焦慮、喘氣、計算、算盤。

一截、攔截、丟失、費力、浪費、盼望、張望、氣喘噓噓。

2、看圖講故事。

3、說一說《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

4、這節(jié)課我們將用上節(jié)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

1、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生字:(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想問題:(你讀懂了什么?)。

4、提問題:(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1、檢查:(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2、朗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里?)。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里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后說“一只什么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么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

真幸運——野兔撞樹樁,啥力也不費。

討論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真敢想——每天撿一只,野兔肥又美。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真耐心——日出樁邊等,日落茫然歸——他的想法能實現(xiàn)嗎?為什么?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xiàn)。因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么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jié)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真悲傷——野兔沒再來,農(nóng)田盡荒廢。

同學們,來勸一下這位農(nóng)夫。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簡要復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里?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結(jié)果把事情辦糟了。

總結(jié):真愚蠢——死守就經(jīng)驗,絲毫不知變。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于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1、分析字型及結(jié)構(gòu)。

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后再寫。

3、生抄寫生字。

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外:閱讀寓言故事。

干活——撿兔——等兔——等不到。

莊稼全完。

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寫字:守、丟、此、樁、肥。

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通過圖文結(jié)合學習,挖掘它們的思維,讓孩子們的想象能緊扣主題,在教學中通過平等交流,模仿課文中的鄰居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勸說。是孩子們自己能對這兩則語言故事的寓意更加明白,從而突破了難點。通過合作學習,平等交流,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本課教學生動活潑,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形式多樣,通過讀文、評說、交流、議論,使學生明白寓意,突破難點。教法突出重難點,學法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能力、心里特征,整體教學效果良好。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

用自己的體驗多角度概括寓意,運用想象、聯(lián)想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知識與能力。

分析故事情節(jié),了解寓言的表現(xiàn)手法和寓意的提示,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憎惡假惡丑,向往真善美。

1、運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合適的動畫,讓學生配角表演,激發(fā)學習寓言興趣。更主要的是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fā)分析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寓言故事形象。在表演中,激發(fā)情感與體驗,相信學生也能從自己選定的角度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把握寓言。

2、多角度理解寓言,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向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一、導入課文。

1、書題。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悟,把握課文內(nèi)容。

1、分組探究表演課文。

2、抽組全班表演。

3、現(xiàn)場采訪角色。

4、教師把握時機點撥。

三、研讀探究。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

2、合作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各自的問題及屏幕上問題。

3、合作探究。

先集體探究屏幕上問題,再由學生自己提問,學生自由解答,教師只起點撥作用。

四、體驗與拓展。

1、學生再讀課文,用自己生活實際去體驗課文。

2、完成屏幕顯示的題目,先自主完成,再分組交流。

3、集體交流,教師作簡要點評,也可以請學生點評。

五、小結(jié)。

回顧學習內(nèi)容,自結(jié)學習收獲;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教學內(nèi)容:《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一、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悟。

1、齊讀課文。

2、自主探究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己讀懂課文。

3、抽學生復述課文大意。

4、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完成屏幕顯示的要求。

三、研讀與探究。

1、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探究課文,找出自己還有哪些問題,自主分析屏幕上問題。

2、合作交流。

學生分組交流,自由評點課文。先評點小組成員各自探究的問題,再探究屏幕顯示的文字,然后整理出小組還有哪些問題未解決。

3、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搶答屏幕上顯示的問題。

(2)學生自由提問,學生自由搶答,教師適時點撥。

四、拓展與體驗。

1、學生互相采訪明確問題。

2、教師適時點撥。

3、小結(jié)。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一

1、本課的兩則寓言,是兩個成語故事。每則寓言的題目,各是一條成語?!赌限@北轍》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這則寓言按內(nèi)容可分兩層。第1層是故事部分。那個要到楚國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國在南邊,他卻坐著馬車往北“飛跑”,說明他的行動和目的相反。當朋友提醒他的時候,他卻邊說了3個“沒關系”,表明那個人極不虛心。自恃有3個優(yōu)越條件,忽視“方向”這個根本問題。第2層是作者的議論?!俺谀线?,他硬要往北跑?!薄坝惨币辉~,點出了那個人不顧客觀實際,堅持錯誤。“誰者知道”,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無可懷疑?!霸健健健簿驮健鼻懊?個是條件,后面是必然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整個方向錯了,好的條件也就會轉(zhuǎn)化為不利因素,條件越好,離他要達到的目標楚國會越遠。

2、《濫竽充數(shù)》選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講的是戰(zhàn)國時候,齊宣王用300人吹竽,南郭先生不會吹,混在中間充數(shù)。“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寫出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樣子。人們常常用這個寓言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行家里面湊數(shù),或不好的東西混的好的里面湊數(shù),有時也用來表示自謙。

1、初步學會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會復述《濫竽充數(shù)》。

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寓言;初步掌握學習寓言的基本方法是先讀懂故事,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出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對小學生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只要求說得對。

課文錄音,小黑板。

2課時。

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樣式的特點,理解第1則寓言。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理解“寓言”。

“寓”是“寄托、隱含”的意思?!霸⒀浴笔怯靡粋€簡短的故事來說明某人道理或某種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zhì)。學習寓言,先要讀懂故事,尤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出示第1則寓言:南轅北轍。

這則寓言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

“轅”和“轍”各是什么意思?

(轅:車前頭夾牲口的兩種長木。轍:車輪碾過的痕跡。)。

“南轅北轍”就是說車頭向南,但車輪向北行。這是怎么回事呢?

3、自學課文,找出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概括人物特點。

(1)《南轅北轍》寫了人物的幾問幾答?

朋友坐車人。

上哪兒去?到楚國去。

怎么不是往北走?我的馬跑得快。

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

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國呀?我?guī)У谋P纏多。

(2)朋友是什么情況下提醒坐車人的?

(3)坐車人為什么下聽勸告?

(4)這三個“沒關系”說明什么?從他的四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5)指導朗讀。

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坐車人錯在哪里?(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詞說明什么?(說明哪個人不顧客觀實際,堅持錯誤。)。

“誰都知道”表明了什么?(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無可懷疑。)。

“越……越……越……也就越……”前三個“越”是條件,后一個“也就越”是必然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坐車人的恃擁有三個優(yōu)越的條件,卻忽視了應向哪個“方向”跑的最根本的問題。整個方向錯了,好的條件也轉(zhuǎn)化為不利的因素,條件越好,離他要達到的目標也就越遠。

(3)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首理?

5、齊讀這則寓言。

運用學習寓言的方法,理解第2則寓言。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南轅北轍》。

2、學習《濫竽充數(shù)》。

自讀課文,想想:

(1)“充”是什么意思?

(2)齊宣王時,南郭先生為什么“充”得了?齊泯王時,他為什么“充”不下去了?

結(jié)合理解“講排場”是什么意思。

(3)從課文中找出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每次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序數(shù)。)。

結(jié)全理解“裝腔作勢”。

(4)人們常這個寓言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好的東西里面湊數(shù)。有時也用來表示自謙。

3、說說,學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4、想想,南郭先生逃回家以后,他會怎么想,怎么做?

5、作業(yè):續(xù)寫。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二

《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針對初一學生求知欲強,個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特點進行設計,力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力。

兩則寓言都是通過戲劇性的轉(zhuǎn)折達到諷刺的效果,所以引導學生通過猜讀、比較的方式進行聯(lián)想和分析,從而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

七年級的學生缺乏讀懂寓言的基本方法,對寓言中的諷刺只是一些零散的、表層的認識,學生可能抓住其中的某一個情節(jié)去感悟,缺少深入、全面的思考。但七年級的學生從小就接觸寓言故事,對《龜兔賽跑》等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更是耳熟能詳,有比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巧妙的引導和恰當?shù)姆治瞿軌驇ьI學生深入閱讀。

1.通過猜讀、比較、聯(lián)想的方法,續(xù)寫或改寫寓言,建立寓言故事和寓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難點)。

2.在發(fā)現(xiàn)、分享、交流碰撞中多角度理解寓意。

3.在學習交流中分享內(nèi)心的聲音,感受寓言的魅力。

通過猜讀、對比、聯(lián)想的方法,續(xù)寫寓言。

在續(xù)寫過程中分析寓言是如何通過故事來體現(xiàn)寓意的。

出示任務:結(jié)合《蚊子和獅子》這則寓言的開頭部分,請沒有讀過這則寓言的學生思考故事將如何發(fā)展,又會帶給人們什么啟示?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的學生,嘗試改寫寓言,思考改寫后寓言帶給讀者的新啟示。

反饋指導:

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故事進行續(xù)寫或改寫。

(一)出示任務:和原文進行比較,思考:為什么故事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出示蚊子打敗獅子的原文)。

反饋指導:

指導學生依據(jù)文章,聯(lián)系生活,結(jié)合寫作目的進行合理想象。(適時板書)。

(二)出示任務:思考:如果再發(fā)生一次波折,蚊子會因為什么而遭殃呢?人們又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如果學生已經(jīng)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可以嘗試改寫。

反饋指導:

指導學生調(diào)動了自己的生活常識,進行合理想象。

(三)出示任務:出示故事的最終結(jié)局,閱讀整個寓言故事,說說它帶給人們的啟示。

反饋指導:指導學生結(jié)合情節(jié)分析寓意。(適時板書)。

出示任務:補寫《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這則寓言中雕像者回答的話。如果學生已經(jīng)知道寓言的結(jié)局,可以嘗試改寫,思考改寫后寓言帶給人們的新啟示。

反饋指導:指導學生運用之前總結(jié)的方法對本則寓言進行補寫或改寫。

閱讀《伊索寓言》,選取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改寫,收入班刊——《伊索寓言》新編。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三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fā)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同上。

1、明確單元主題:故事長廊,讀故事,體會道理,從中受到教育。

2、學習29課寓言兩則。

3、你學過哪些寓言?我們是怎么學習寓言的?(讀懂寓言,明白道理)。

4、今天學習29課第一則寓言紀昌學射。

看題目,解釋題目?你覺得文章的寫作重點應該在那個字上?(學)(紀昌向誰學習射箭?)。

1、大聲讀課文,讀正確,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情況:紀昌妻子刺傷綁住百發(fā)百中。

讀詞語,提問:“中”還能組成什么詞?板書。

哪個字容易寫錯?指導,板書。(妻拜刺)。

3、再讀讀課文,讀熟。

4、指名讀課文,正音,同時想想寓言講了什么?

1、默讀分段,理清結(jié)構(gòu):

(1)匯報,指導:為什么分三段?(說不上來沒關系,學完后概括段意)。

板書:一(1)學。

二(2—4)練。

三(5)結(jié)果。

(2)課文第二段分幾層?為什么?(2和34)。

2、質(zhì)疑:你有什么問題?(預設:紀昌為什么花那么大的功夫練眼力?飛衛(wèi)為什么不直接教他開弓放箭,非要練習眼力?紀昌為什么那么聽飛衛(wèi)的話?題目是“紀昌學射”,可是沒寫學射,卻寫他練眼力?)。

3、精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習2段:

用“直線”畫出飛衛(wèi)教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紀昌下功夫練眼力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就在句子的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匯報交流,指導:

a、飛衛(wèi)教:抓詞語體會。

首先應該——名師指點,走捷徑。

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髧栏瘢?jīng)驗豐富。

b、紀昌學:抓重點詞體會。

睜大眼睛、注視、來回穿梭——盯住不動的目標,難度加大。

兩年——累,持之以恒。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墩逑伞?。

相當?shù)郊伊耍慌麓獭馨簟?/p>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3、4段:

匯報,指導:

a、飛衛(wèi)教:抓詞語體會。

雖然、但是——提出更高要求。

極小、很大——對比,名師要求明確。

再來見我——要求嚴格。

b、紀昌學:抓重點詞體會。

每天——堅持不懈(補充材料:據(jù)說練了三年)。

聚精會神——朝目標努力,要求嚴格。

像車輪一樣——練得很棒。

c、理解“就要成功了”,體會“就要”——基本工已練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4、反饋質(zhì)疑:

5、總結(jié):飛衛(wèi)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指板書說明:共三個,從練基本功入手、有毅力、有名師指點)僅僅是飛衛(wèi)練習射箭么?學習其他技藝也是。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么?

6、歸納段意:第二段是“紀昌按照飛衛(wèi)的指點,從練眼力開始,苦練基本功。”

7、概括主要內(nèi)容:紀昌想學射箭,向飛衛(wèi)請教。他按照飛衛(wèi)的教導,從練眼力開始,先練牢牢盯著一個目標,再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后來,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

1、抓重點句重點詞,體會文章內(nèi)容,交流自己感受,是學習的方法。

2、學寓言,知道理。預習下一篇《扁鵲治病》。

板書: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四

1、 認識本課生字7個,積累詞語8個。理解成語“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的意思。

2、 能流暢地朗讀課文。

3、 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語故事將給大家聽。

4、 讓學生明白做事情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該自欺欺人。

一、 話引入,出示課題

1、 同學們,我們曾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 出示課題:寓言二則

二、 學習第一則:自相矛盾

1、 讀題:自相矛盾

2、 看圖,指出矛、盾,輕聲讀文,找找這人是怎么夸口矛與盾的?

3、 指導朗讀這人夸口的話。

“我的矛銳利的很,不論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堅固的很,不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板書:矛-----銳利 不論什么盾都戳得穿!

盾-----堅固 不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4、 理解“銳利”的意思。

讀準“戳”的音,并做做動作。

5、表演讀

6、 想想:什么叫自相矛盾?

7、小結(jié):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

三、 學習第二則:掩耳盜鈴

1、 讀題:掩耳盜鈴

2、 做做:掩耳的動作

3、 自由讀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 找找寫哪人想法的句子,想想錯在哪里?

5、 小結(jié):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四、 復習鞏固

1、 朗讀全文

2、 摘抄所學的寓意。

五、 課外拓展

1、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五

這篇課文,是用兩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接著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兩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讓學生談一談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遇到過像《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樣的事情。還可以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板書)。

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羊丟失以后修補羊圈。)。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讀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ju4n”,不要讀成“qu1n”。

“窟窿”的“窿”讀輕聲。

字形方面:

“叼”: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修”:左右結(jié)構(gòu),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寫成“三點”

詞語解釋:

叼走:銜在嘴里拖著。

街坊:鄰居。

勸告:說服,講清道理,使人感動聽從。

后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2、養(yǎng)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1)讀書,小組討論。

(2)班上交流。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后來想:如果現(xiàn)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只、兩只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xiàn)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jié)結(jié)實實。

結(jié)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lián)系實際,談感想。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今天,我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請學生觀看動畫片《南轅北轍》問: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請同學們拿出字典,自己讀書,試著讀懂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找找生字的特點,比如:

“轅”和“轍”都有車字旁,表示和車有關系。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讀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結(jié)實,可以組成“堅固”、“牢固”。

“駕駛”都是形聲字,“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讀音?!氨捡Y”這兩個字在電視廣告上見過。

2、在小組內(nèi)互相聽讀課文,讀通課文之后,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學生質(zhì)疑。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1、請大學帶著剛才的問題再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邊讀書邊思考)。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學生評價(可以反復讀或老師范讀)。

4、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書,并討論剛才的問題。

不是車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車上的人不明白。因為通過讀書我們知道,是車下的人告訴車上的人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往北走錯了。所以,是車上的人不明白。

(老師對同學們的發(fā)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

通過學習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體會寓意:

通過學習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xiàn)不了目標的。

下面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吧!(學生分角色表演)。

1、假如車上的人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錯了事情,朋友給你指出來,你該怎么辦呢?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篇十六

1、了解寓言的.特點。

2、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3、體會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重點。

1、了解寓言的特點。

2、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難點:體會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預習內(nèi)容。

一、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chuàng)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jīng)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二、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劃線的詞語。

嬉戲()風韻()閑適厄()運。

險象迭()生得失之患()。

窖()泯滅()稟告()慧心。

審美心曠神怡()。

三、學習《白兔和月亮》(采用復述故事法。)。

1、復述故事:復述的基本要求: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問題提示:(1)白兔與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之處?從全文中找關鍵詞。

(2)白兔得到月亮前與得到月亮后賞月時心態(tài)有什么不同?注意找關鍵詞。

2、通過復述故事或閱讀故事,你得出了一個什么結(jié)論?(或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或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讀完文章后,你有什么疑惑?或者你能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寫在下面。

四、學習《落難的王子》(采用問題探究法)。

1、把握寓意。

(1、)王子落難前性格怎樣?

(2、)王子遭遇了那些災難?

(3、)王子落難后性格怎樣?從那句話中可以看出。

(4、)王子的性格為什么會發(fā)生上述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2、讀完這個故事,你還有什么疑惑?(文章中或者自己頭腦中的都可)。

五、比較閱讀《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探討寫法。

兩篇課文在表現(xiàn)主題、安排情節(jié)、表現(xiàn)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

六、體驗與反思。

人生在世,或?;虻湥赡懿黄诙?,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七、拓展閱讀、(一)飛蛾與燈焰。

1)燈焰如豆,青煙裊裊。

2)一只蛾子向他飛來,背后的粉墻上立刻映上了一個如盤的身影。

3)“瞧!人粗都說你渺小,這完全是不實之詞!”燈焰跳動著把那影子指給蛾子看。

4)“我真有那么大?”蛾子激動不已,可又半信半疑。于是,慢慢向粉墻飛去,5)她想把自己的形象看得更清。

6)立即,影子變小了。

7)“嘿!你怎么不相信一個誠實的人的話呢?你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形象,必須站到我這個位置才行?!睙粞嬉灾钦叩纳矸輨裰I道。

8)蛾子反身向燈焰飛來,粉墻上的影子頓時又變大了。

9)“來呀,快靠近我,靠近些,再靠近些……”燈焰熱情地伸長胳膊。

10)蛾子扭頭看看粉墻上那如盤的身影,動情地撲向燈焰。

11)燈焰猛地一亮,霎時又恢復了常態(tài)。

12)飛蛾不見了,墻上的影子也不見了。

(選自《中國二十世紀寓言選》作者:凡夫)。

(二)閱讀《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數(shù)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jié)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變?yōu)橐患J履??”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zhàn)。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zhàn),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讀過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八、當堂檢測1、注音或根據(jù)注音寫漢字。

xi()戲風韻()稟告()e()運。

險象die()生得失之患()泯滅()心曠神怡()。

2、把握寓言知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也可以是()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借古喻(),借小喻(),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寓言的創(chuàng)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3、本文選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本文體裁為_________,《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落難的王子》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九、課外延伸:1、周國平的散文寓哲理于敘事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請同學們課外閱讀《人生寓言》中的其他篇章,寫出閱讀心得。附:周國平《人生寓言》中的片斷。

(一)幸福的西緒弗斯。

西緒弗斯被罰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頂,巨石就滾回山腳,他不得不重新開始這徒勞的苦役。聽說他悲觀沮喪到了極點。

可是,有一天,我遇見正在下山的西緒弗斯,卻發(fā)現(xiàn)他吹著口哨,邁著輕盈的步伐,一臉無憂無慮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見到太不幸的人,譬如說,身患絕癥的人,或剛死了親人的人,因為對他們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無所表示,怕顯得我沒心沒肺。所以,看見西緒弗斯迎面走來,盡管不是傳說的那副凄苦模樣,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沒想到西緒弗斯先開口了,他舉起手,對我喊道:

“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著他漸漸遠逝的背影,不禁思忖:總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長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細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緒弗斯(和我們整個人類)的幸福。

(二)流浪者和他的影子命運如同一個人的影子,有誰能夠擺脫自己的影子呢?

可是,有一天,一個流浪者對于自己的命運實在不堪忍受,便來到一座神廟,請求神允許他和別人交換命運。神說:“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對自己命運完全滿意的人,你就和他交換吧?!?/p>

按照神的指示,流浪者出發(fā)去尋找了。他遍訪城市和鄉(xiāng)村,竟然找不到一個對自己命運完全滿意的人。凡他遇到的人,只要一說起命運,個個搖頭嘆息,口出怨言。甚至那些王公貴族,達官富豪,名流權威,他們的命運似乎令人羨慕,但他們自己并不滿意。事實上,世人所見的確只是他們的命運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許多陰暗曲折惟有他們自己知道。

流浪者終于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和他交換命運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著他自己的影子到處流浪。

(三)詩人的花園詩人想到人生的虛無,就痛不欲生。他決定自殺。他來到一片空曠的野地里,給自己挖了一個墳。他看這墳太光禿,便在周圍種上樹木和花草。種啊種,他漸漸迷上了園藝,醉心于培育各種珍貴樹木和奇花異草,他的成就也終于遐邇聞名,吸引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詩人聽見一個小女孩問她的媽媽:

“媽媽,這是什么呀?”

媽媽回答:“我不知道,你問這位叔叔吧?!?/p>

小女孩的小手指著詩人從前挖的那個墳坑。詩人臉紅了。他想了一想,說:

“小姑娘,這是叔叔特意為你挖的樹坑,你喜歡什么,叔叔就種什么?!?/p>

小女孩和她的媽媽都高興地笑了。

我知道詩人在說謊,不過,這一回,我原諒了他。(選自《周國平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

我的閱讀感悟:

1、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示例:

(1)厄運在同一條路上漫游,時而降臨于這個人,時而降臨于另一個人。(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2)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長庚星》)。

(3)不幸可能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梁。(日本諺語)。

(4)災禍是一個人的真正試金石。(鮑蒙特與弗萊徹《榮譽之勝利》)。

(5)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

(6)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松下幸之助)。

(7)一顆高尚的心應當承受災禍而不是躲避災禍,因為承受災禍顯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災禍顯示了內(nèi)心的怯懦。(阿雷蒂諾)。

(8)幸運最能發(fā)現(xiàn)罪惡;而厄運最能發(fā)現(xiàn)美德。(培根《論厄運》)(9)在厄運中滿懷希望,在好運中不忘憂慮,這樣便能泰然擔待禍福。(賀拉斯《歌集》)。

(10)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于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易卜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4553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