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實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7:29:07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實用19篇)
時間:2023-11-12 17:29:07     小編:念青松

總結(jié)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工作的回顧和總結(jié),可以為未來的工作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提供依據(jù)??偨Y(jié)應(yīng)該圍繞主題展開,同時突出重點和亮點,不應(yīng)過多涉及細枝末節(jié)。如果您需要一些總結(jié)的范文來參考,不妨看看以下幾個案例,可能會給您帶來新的思路。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一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語“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明確古語是講什么的。

2.正確朗讀《千字文》(節(jié)選六),初步了解文字所蘊含的意思,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

3.了解古文的來歷,讀、背古文。

4.讀古謎故事《吟詩出謎收學生》,知道故事主要內(nèi)容。

1.朗讀古語、古文,借助注解,了解意思,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

2.聽、讀故事,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1.讓學生要了解自己,了解敵人,這樣才能百戰(zhàn)百勝。

2.使學生了解算盤`````````````````````````````````````。

教師準備課件。

一、復習引入。

1.復習古訓。

2.復習古語。

3.復習古文。背誦《千字文》。

4.復習古聯(lián)。

二學習新知。

(一)古語。

2.指名讀,學生交流:這句古語講了什么?

3.學生自由背誦古語,教師考查。

4.師:古語告訴我們了解自己,了解別人,這樣才能百戰(zhàn)百勝。

5.學生聽《開原之戰(zhàn)》的故事,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二)《千字文》(節(jié)選六)。

1.出示內(nèi)容,教師范讀。

2.教師領(lǐng)讀,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同桌互讀互聽,再齊讀。

5.教師講解意思。

6.學生練習背誦,教師指名背。

(三)古謎。

1.指名讀“《吟詩出謎收學生》”的故事。

2.你知道是什么嗎?

(四)國粹天地。

1.學生自讀課文,讀完交流。

三、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第一課、第二課論語選句教學目標。

1.熟讀。

熟讀這七句《論語》,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簡介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

一、二兩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

一、二兩課《論語》選句,讀準字音。2.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3.老師范讀一遍,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范讀畫出朗讀的停頓。4.學生根據(jù)畫出的停頓自由朗讀。

5.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和停頓,教師予以適當?shù)狞c評。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復習《論語》選句。學習第一課古詩《望岳》、第二課古詩《無題》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望岳》、《無題》。

2、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意并背誦。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一、二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望岳》、《無題》1.讀通、讀順2.結(jié)合譯文理解大意。

3.簡介寫作背景、作者,重點理解泰山4.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背誦兩首古詩。

四、小結(jié)。

教學內(nèi)容。

第三課、第四課論語選句教學目標。

1.熟讀。

三、四課《論語》選句。

2.通過學習,理解《論語》選句的意思。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

一、二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2.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3.老師范讀一遍,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范讀畫出朗讀的停頓。4.學生根據(jù)畫出的停頓自由朗讀。

5.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和停頓,教師予以適當?shù)狞c評。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第五課、第六課論語選句教學目標。

1.熟讀。

五、六課《論語》選句。

2.通過學習,理解本課《論語》選句的意思。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

三、四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2.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5.指名讀,指導讀準字音和停頓,予以適當?shù)狞c評。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天凈沙秋思》教學目標。

1.熟讀《天凈沙秋思》。

一、復習。

五、六兩課《論語》選句。

三、背誦《天凈沙秋思》。

四、小結(jié)。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楓橋夜泊》《尋隱者不遇》教學目標。

1.熟讀《楓橋夜泊》《尋隱者不遇》。

一、復習三至六課《論語》選句及《天凈沙》。

三、背誦、小結(jié)。

教學內(nèi)容。

第七課、第八課論語選句教學目標。

1.熟讀。

七、八課《論語》選句。

2.通過學習,理解《論語》選句的意思。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

五、六兩課《論語》選句。

三、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指名讀,讀準字音和停頓,教師予以適當?shù)狞c評。3.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第九課、第十課論語選句教學目標。

1.熟讀。

九、十課《論語》選句。

2.通過學習,理解本課《論語》選句的意思。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

七、八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2.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3.指名讀,指導讀準字音和停頓,予以適當?shù)狞c評。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如夢令》教學目標。

1.熟讀《如夢令》。

2.理解《如夢令》大意,感受這首詞的意境及作者表達的感情。3.背誦。教學過程。

一、復習。

九、十兩課《論語》選句。

三、背誦《如夢令》。

四、小結(jié)。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竹石》《題臨安邸》教學目標。

1.熟讀《竹石》《題臨安邸》。

2.理解《竹石》《題臨安邸》大意,感受作者表達的感情。3.背誦。教學過程。

一、復習七至十課《論語》選句及《如夢令》。

二、學習《竹石》《題臨安邸》1.讀通、讀順2.結(jié)合譯文理解大意。

三、背誦、小結(jié)。

教學內(nèi)容。

第十一課、第十二課論語選句。

教學目標。

熟讀十一、十二課《論語》選句。2.通過學習,理解《論語》選句的意思。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

九、十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指名讀,讀準字音和停頓,教師予以適當?shù)?點評。3.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二)讀熟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第十三課、第十四課論語選句。

教學目標。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十一、十二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2.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5.指名讀,指導讀準字音和停頓,予以適當?shù)狞c評。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虞美人》教學目標。

1.熟讀《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大意,感受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3.背誦。教學過程。

一、復習十。

三、十四兩課《論語》選句。

三、背誦《虞美人》。

四、小結(jié)。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鄉(xiāng)村四月》《芙蓉樓送辛漸》教學目標。

1.熟讀《鄉(xiāng)村四月》《芙蓉樓送辛漸》。

一、復習十一至十四課《論語》選句及《虞美人》。

二、學習《鄉(xiāng)村四月》《芙蓉樓送辛漸》1.讀通、讀順2.結(jié)合譯文理解大意。

三、背誦、小結(jié)。

教學內(nèi)容。

第十五課、第十六課論語選句。

教學目標。

熟讀本課《論語》選句,并理解意思。教學過程。

一、讀第十。

三、十四兩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本課《論語》選句。

(一)讀通。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指名讀,讀準字音和停頓,教師予以適當?shù)狞c評。3.全班齊讀一遍,讀準字音。

(二)讀熟。

1.自由讀2.小組賽讀3.開火車讀。

(三)理解大意1.自讀原句對照譯文理解。

2.學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難,教師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結(jié)合課后題及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目標。

1.熟讀《念奴嬌·赤壁懷古》。

2.理解《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意,感受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教學過程。

一、復習十五、十六兩課《論語》選句。

三、小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目標。

1.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2.理解《望洞庭》大意,感受這首詩比喻的巧妙。3.背誦《望洞庭》。教學過程。

一、復習十三至十六課《論語》選句。

二、學習《望洞庭》1.讀通、讀順2.結(jié)合譯文理解大意。

3.體會比喻的巧妙、洞庭湖的美麗。4.配樂朗誦。

三、自由背誦《望洞庭》、《念奴嬌·赤壁懷古》。

四、小結(jié)。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三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學前教育事關(guān)兒童的健康成長,事關(guān)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事關(guān)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的學習,我的感觸很深,以下幾點讓我印象深刻:

《條例》中第十六條提到幼兒園應(yīng)當加強與家庭、社區(qū)的合作,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擴展學齡前兒童的生活和活動空間,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指導等服務(wù)。1.家庭是幼兒的第一生活場所,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隨著年齡的增加接受到了幼兒園的'教育,但入園后的教育效果也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因此家園結(jié)合已經(jīng)成為必然。作為幼兒園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家園合作的思想,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主動參與。如定期舉辦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成立家長委員會等。2.幼兒園與社區(qū)的合作。幼兒園周圍的社區(qū)是幼兒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在幼兒的成長中,特別是精神的成長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幼兒園在與社區(qū)的合作中,可直接利用社區(qū)豐富的資源,讓幼兒走進社會的大課堂,如利用社區(qū)的各種機構(gòu)(社區(qū)辦事處、敬老院等)、設(shè)施(健身器材等)達到資源共享。還可邀請或參觀社區(qū)內(nèi)的勞動模范,解放軍戰(zhàn)士、醫(yī)務(wù)人員、警察叔叔,聽聽、他的先進事跡和各種知識、小常識。開闊幼兒的視野和知識面,可以帶領(lǐng)幼兒參觀敬老院幫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培養(yǎng)敬老尊老的好風尚、好品質(zhì)。

《條例》第二十七條提出園應(yīng)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強安全管理。幼兒園的頭等大事就是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證入園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首要任務(wù),關(guān)系到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所以必須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首先增強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把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其次全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應(yīng)采取相應(yīng)的防范措施。如把晨檢關(guān),午睡值班、戶外活動環(huán)節(jié)檢查等;最后要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學會注意保護自己等。

作為剛?cè)肼毎肽甑膶W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yīng)認真學習《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嚴格按照條例精神,在幼兒園教育的各項活動安排中,既要符合學前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特點和需要,又要與家庭、社區(qū)緊密合作,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場地來開展各種活動,同時也要加強安全工作,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在園中愉悅身心,體驗生活,積累經(jīng)驗,得到真正的快樂。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四

我們上學年初制定了校園文化建設(shè)方案,制定了國學經(jīng)典活動方案,上學年初我校對學校大門兩側(cè)圍墻進行粉刷,并以國學教育為載體的對墻體進行了的文化布置,大門左側(cè)為《弟子規(guī)》插圖經(jīng)典內(nèi)容,右側(cè)為《三字經(jīng)》插圖經(jīng)典內(nèi)容,主題標語為“弘揚國學經(jīng)典,構(gòu)建現(xiàn)代文明?!庇≈屏恕吨烨f小學國學教育讀本》,以《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古詩六十首》等古典文化作為誦讀內(nèi)容,教師寫教案,每班每周安排一節(jié)國學教育課學習并背誦,每日預備、大課間、放學定時播放國學誦讀內(nèi)容,上學期開展了國學教育誦讀比賽,取得很好的效果。

結(jié)合以國學教育為主題開展了養(yǎng)成教育。我校每月開展主題月活動,學生按照《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同時學校開學初制定有《養(yǎng)成教育方案》,印制有《文明禮儀讀本》,要求各班召開主題班會,規(guī)范禮儀行為,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并充分利用《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評定手冊》,每周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班主任評價,四位一體規(guī)范了學生日常行為,促進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通過主題月活動貫穿愛國、自信、感恩、惜時、文明禮儀教育,以實際行動表達決心,規(guī)范了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結(jié)合主題月活動內(nèi)容,目前我校升旗儀式完全由學生自己組織,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自信及組織能力。每月開展兩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受到了愛國、自信、惜時、文明禮儀上的教育,舉辦了感恩征文活動,讓學生懂得感恩,學會了感恩,在學習中也充滿自信和力量,進而使學生端正了學習的態(tài)度,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過去的一學年我校做到了以優(yōu)質(zhì)的課堂教育人,以悠揚的鈴聲感染人,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熏陶人,出色的活動培養(yǎng)人。目前已達到生生熟記于心,進而達到全村老幼耳熟能詳,真正做到傳承先賢仁德智能,構(gòu)建文明和諧社會。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五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詩?jīng)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60、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6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6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66、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68、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9、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7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7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72、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7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75、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7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8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82、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8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8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88、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8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9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9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9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95、沉舟側(cè)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96、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六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玻(史記留侯世家)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50、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黍離)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七

1、對所教學課程內(nèi)容的準確把握。

2、讓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內(nèi)容。

1、深入淺出的解釋所教內(nèi)容的意思。

2、可適當加入一些知識性的內(nèi)容。

3、只做學員思考的引導,不可實行錯誤的思想誘導。

1、協(xié)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培養(yǎng)對國學的熱愛。

2、讓學生誦讀教學內(nèi)容,完成當日應(yīng)完成的教學任務(wù)。

3、協(xié)助學生樹立符合國學傳統(tǒng)觀點的價值觀。

4、協(xié)助學生培養(yǎng)、形成尊師重教、禮待他人的行為規(guī)范。

5、重視國學、弘揚傳統(tǒng)積極文化。

1、保持教學活動中孩子和家長的興奮度,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將當日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現(xiàn)象深入淺出地闡述,使易于理解和記憶。

1、課前準備:總計時間35分鐘以內(nèi)。

2、課堂教學:總計時間50分鐘。

3、課后總結(jié):總計時間25分鐘。

《大學》。

背誦相對應(yīng)段落、列舉身邊類似故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1、開課前將當天上課的.新內(nèi)容打印出來,做好開課充分的物資準備。

2、確保教室內(nèi)桌椅的整齊,地面的清潔衛(wèi)生。

3、課程結(jié)束后打掃教室的清潔衛(wèi)生,擺放好桌椅。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yīng)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理解、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理解、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通讀—通讀所要教學內(nèi)容(1—2遍),掌握課文整體和局部的關(guān)系。

校對—準確核對并修正教學內(nèi)容的詞字,標注其不常見字,做到?jīng)]有不理解的字,教學中沒有障礙點,無死角。

細讀—細讀教學內(nèi)容并清楚其句義,逐字逐句解釋、內(nèi)化掌握。解義—查找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故事(古代結(jié)合現(xiàn)代),最好使用現(xiàn)代例子來解釋古代故事中的道理。

撰寫教案,撰寫教案方案,教案方案流程細化、量化。

1、導入課文——提問。

2、進入課文——字詞解釋,文意解釋。

3、留時間給同學讀書,不過找自愿來領(lǐng)讀的學生開始讀書。

4、布置作業(yè)。

5、結(jié)束課程。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八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語“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明確古語是講什么的。

2.正確朗讀《千字文》(節(jié)選六),初步了解文字所蘊含的意思,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

3.了解古文的'來歷,讀、背古文。

4.讀古謎故事《吟詩出謎收學生》,知道故事主要內(nèi)容。

1.朗讀古語、古文,借助注解,了解意思,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

2.聽、讀故事,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1.讓學生要了解自己,了解敵人,這樣才能百戰(zhàn)百勝。

2.使學生了解算盤。

教師準備課件。

1.復習古訓。

2.復習古語。

3.復習古文。背誦《千字文》。

4.復習古聯(lián)。

二學習新知。

(一)古語。

2.指名讀,學生交流:這句古語講了什么?

3.學生自由背誦古語,教師考查。

4.師:古語告訴我們了解自己,了解別人,這樣才能百戰(zhàn)百勝。

5.學生聽《開原之戰(zhàn)》的故事,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二)《千字文》(節(jié)選六)。

1.出示內(nèi)容,教師范讀。

2.教師領(lǐng)讀,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同桌互讀互聽,再齊讀。

5.教師講解意思。

6.學生練習背誦,教師指名背。

(三)古謎。

1.指名讀“《吟詩出謎收學生》”的故事。

2.你知道是什么嗎?

(四)國粹天地。

1.學生自讀課文,讀完交流。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九

國學經(jīng)典蘊藏著我國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國學教育是中國人在向國際化邁進時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棄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動力。英光小學開展“與圣賢同行,與經(jīng)典為伍”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一方面豐厚孩子們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F(xiàn)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詩詞,間接涉及到立志、修身、處世等國學知識,課外閱讀教材、思品、美術(shù)、音樂等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國學知識也占有了足夠多的教學資源。因此,學校沒有單設(shè)“國學課”,以免增加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我們通過禮儀課、音樂、美術(shù)、思品課講述故事、情境表演、美文誦讀等形式將國學知識滲透其中。學校對教師提出國學教育做到要對國學有感情,有自己的認識,要把對國學的理解貫穿到日常教學當中去,要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用什么樣的思想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從小就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采用“讀(每周一篇人人讀)、找(查找故事等)、背(自背、互背古詩)、賽(班級、學校比賽)、賞(配畫、吟誦)、展(手抄報、畫展)、寫(根據(jù)情節(jié)描寫,展開想象的讀寫等)、用(生活中運用)”等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讓孩子們體驗祖國五千年文化,潛移默化培養(yǎng)文明習慣。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nèi)外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體活動如下:

1、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各種活動在校園里開展。2、在國旗下向同學們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對學生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3、用愛心扮靚校園,精心對教師進行布置。

4、開展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文明教師的評選活動。5、通過美化我們的校園,增添了學校的“國學之美”。

國學的浸潤,讓孩子們的言談舉止悄然發(fā)生了變化。每天清晨,當教師來到校園,迎面過來的同學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師敬禮、問好,課間打逗現(xiàn)象明顯減少,國學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講文明知禮儀的習慣。

1、明確意義,啟動誦讀。

將"經(jīng)典誦讀工程"列為教科研課題,成立課題組,以"經(jīng)典誦讀工程"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情操,加強修養(yǎng),豐富思想。確定各年級國學教育的研究主題。一、二年級準備研究的主題是講禮貌;三年級是講規(guī)范;四年級是說謙虛;五年級是說勤勞;六年級是談孝心;針對學生的年齡,身心發(fā)展實際狀況學生的學習方向。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2、做好家訪工作,形成家校合力。

通過家訪,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讀經(jīng)誦典可以了解傳統(tǒng)文化,陶冶情操,為孩子將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認真實踐,創(chuàng)新方法。

(一)保證時間。各科教師都要自覺地在語文老師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下,在各個規(guī)定的時間段里,有條不紊地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閱讀活動。

(二)多層次、多方法開展活動。

第一階段:宣傳發(fā)動、確定篇目階段。第二階段:誦讀經(jīng)典、訓練強化階段。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檢驗成效階段。

(三)依靠教師,保證質(zhì)量。

(四)利用假期豐富實踐四、總結(jié)經(jīng)驗,成果展示。

要堅持學?;顒优c班級活動相結(jié)合;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jié)合;誦讀與展示相結(jié)合;評比與激勵相結(jié)合;總結(jié)與提高相結(jié)合,使誦讀活動在校園開展得有聲有色。

結(jié)合學校實際和時代要求,從培養(yǎng)孩子健康人格角度出發(fā),扎實開展校本研究活動,在校園掀起"誦千古美文,揚民族精神,建書香校園,做少年君子"的國學誦讀的熱潮。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知道《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美好品質(zhì)。

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ハ嘀t讓禮儀道德。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3、學習內(nèi)容的課件設(shè)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內(nèi)容,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男女生互相接讀。為人子,xxxxxxx。親師友,xxxxxx。香九齡,xxxxxx。孝于親,xxxxxx。融四歲,xxxxxx。弟于長,xxxxxxx。

10、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希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zhì)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梢姡⒕锤改?,關(guān)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含義,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2、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揭題。

二、初讀感知。

師:大家自己讀一讀這幾句《三字經(jīng)》,把字音讀準,注意正確停頓。(生自己讀)。

三、學文曉理。

1、才一會兒功夫,大家就讀得瑯瑯上口了!這兩句三字經(jīng)雖寥寥二十個字,但背后卻藏著動人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師給大家講講《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尋找一個對孟子有益的教育環(huán)境,不辭辛勞搬了三次家。從墳場附近搬到市場邊,再三遷至學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學回家,孟母當著他的面將織了一半的布匹剪斷,并且告誡他說:“求學的道理,就像織布一樣,必須將紗線一條一條織上去,經(jīng)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積絲才能成寸,積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織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讀書也是一樣,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經(jīng)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有成就。否則就像織布半途而廢一樣,一旦前功盡棄就毫無用處了。”

五代時,有一位竇禹鈞(又稱竇燕山),遵照圣賢教誨的義理來教育子女,因此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門。

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其實你們的父母為了你們能夠成才,給你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們作為兒女,應(yīng)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更加發(fā)奮讀書。因此,我們應(yīng)該學會感恩,愛親人、孝敬父母。

2、三字經(jīng)中還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初生之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來因為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差異越來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隨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改變,所謂先入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應(yīng)注重在使孩子專心,有定力。課業(yè)的選擇,要以專精為主,不要希求廣博。據(jù)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的發(fā)展,十三歲以前著重在記憶,之后理解力逐漸成長,故十三歲以前應(yīng)注重記憶念誦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養(yǎng)活他們,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職。老師教導學生,不只是知識、技藝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做人處世的道理,使學生能夠與人相處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義。因此對于學生的要求一定要認真嚴格,不能偷懶怠惰,才能教出好學生。嚴師出高徒,嚴是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四、配樂誦讀。

1、師配樂范讀、朗讀。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nèi)容教師相機點撥,請學生結(jié)合《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談?wù)剬W習后的收獲。

五、擴展活動:

《三字經(jīng)》里還有好多關(guān)于指導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老師讓你們自己搜集,你們找了沒有?誰能把你喜歡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和大家交流一下。辦一份手抄報。

人性本善嚴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過不嚴師惰。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學習《三字經(jīng)》中“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眱删?,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初步理解三字經(jīng)內(nèi)容,讓幼兒從小就懂得講誠信,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1、師:“小朋友,上次我們學了一個《黃香暖席》的故事,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說出:黃香小朋友孝敬父母。)三字經(jīng)里是怎樣說的?(幼兒一邊拍小手一邊誦讀出“香九嶺,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眱删洹#?。

2、師:我們還學了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說出:孔融小朋友尊敬哥哥、愛護弟弟。)三字經(jīng)里是怎樣說的?(幼兒一邊拍小手一邊誦讀出“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眱删?。)。

3、師:今天,老師再給小朋友講一個《狼來了》的故事,聽聽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圖片老師講故事。)。

1、提問:故事里有誰?他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狼真的來了人們都不來救他呢?

2、教師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從小就要講真話,不能騙人,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3、師:在《三字經(jīng)》里是這樣說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保ǔ鍪尽度纸?jīng)》文字)。

1、教師請幼兒和教師一起讀。

2、教師請個別幼兒上面來朗讀,教師鼓勵幼兒。

3、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唱。并鼓勵幼兒用手拍節(jié)奏。

4、幼兒完整地誦讀三字經(jīng)“人之初……此五常,不容紊。”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我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很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鬃右簧鸁釔蹖W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guān)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保凑嬲龕酆盟娜耍瑸樗鞓返娜瞬拍苷嬲龑W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币馑际亲x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yīng)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后,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guān)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贊揚,對現(xiàn)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xiàn),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么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nèi)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xiàn)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叭擞卸啻竽懀赜卸啻螽a(chǎn)”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__。

學習《國學》有以下感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荆奁渖?,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jīng)典教育心得體會篇中華文化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國學經(jīng)典中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智慧精髓。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的重要載體,內(nèi)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jīng)典浩如煙海。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感覺國學不僅在廟堂上生輝,在民間照樣閃光。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賢的經(jīng)典為基準,就是在元朝與清朝時,外族入主中原時,這種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變。這種以國學為基礎(chǔ)的教育,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國能臣。然而現(xiàn)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fā)加大重視,對于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方面卻不管不顧。其實一個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沒有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不會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國學經(jīng)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jīng)典國學的長河里凌波;可以在國學經(jīng)典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gòu)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yōu)美的教育贊歌——“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三字經(jīng)的片段。

2、知道《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的故事,從故事中明白“孝”與“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學會友愛、謙讓,形成美好的品德。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1、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做個游戲,名稱叫“動作猜猜猜”。準備好了嗎?(請你跟我這樣做:拍手、坐神氣擺好手、認真傾聽狀、舉手)。

2、你從剛才的動作中,猜出老師想告訴你們什么?

a、上課要坐神氣。(評:瞧,xx就坐的很神氣,老師喜歡)。

b、認真聽。(評:是呀,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學的回答)。

c、積極舉手。(評:老師就喜歡你兩眼放光,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認真樣。)。

4、對了,就是《三字經(jīng)》(課件圖片),讀過《三字經(jīng)》的小朋友請舉手。

評價:你們可真愛讀書呢!

《三字經(jīng)》中藏著許多小故事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聽聽《三字經(jīng)》中的故事,學學其中的道理。

設(shè)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游戲形式導入新課,不僅是對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上課要認真傾聽、積極動腦舉手發(fā)言等的提點,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1、【出示】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2、聽范讀錄音。

3、想學嗎?老師讀一句,小朋友們跟讀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看誰能把它讀熟了。

指名讀2位(評:你把每一個字音都讀準了;你讀的很有節(jié)奏感。)。

5、在這幾句中,藏著兩個小朋友呢,你能找出來嗎?

香九齡中的“香”就是黃香;融四歲中的“融”就是孔融。

設(shè)計意圖:畢竟孩子才一年級,對文本的把握還在起始階段。本段學習內(nèi)容,第一個字是人名,第一句話中藏著故事,第二句話則是道理。因此,從全局把握,讓孩子有個整體的了解。

過渡:讓我們先來聽聽黃香的故事,小朋友可要聽仔細嘍,待會老師會提問題來考考你們的。

1、視頻《黃香溫席》。

2、故事中的黃香做了什么事情呀?冬天給爸爸暖床——溫席,夏天給爸爸扇涼席子。

4、從故事中,我們知道,黃香母親生病了,他就照顧他母親。母親死后,冬天他為父親暖被窩,夏天為父親扇涼席子,對父親十分體貼。這就是孝順父母的表現(xiàn)。

(1)【出示】“孝于親,所當執(zhí)”,在這句中,“孝”就是孝順、孝敬的意思。跟老師讀“孝”,孝敬、孝順。

(2)那你知道“孝于親”是什么意思嗎?(孝順父母親)。

(3)從孩子出生起,爸爸媽媽就為了孩子操勞,那作為子女孝順父母,就是理所應(yīng)當要做到的。“執(zhí)”就是做到的意思。

(4)親愛的孩子們,能說說你們是怎樣孝順父母的嗎?

評:會做家務(wù),你是個能干的孩子;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你是個體貼的孩子;學學習上讓父母少操心,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請你讀好這句。

5、看來,在我們班有一群孝順的好孩子,你們像黃香一樣,處處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父母們的關(guān)愛、關(guān)心和孝敬。把掌聲送給自己。

6、喜歡小黃香嗎?為什么?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句,把黃香的品質(zhì)牢牢記在心里。

(1)男女比賽讀。

(2)四小組合作讀。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入手,視頻播放了故事,聽故事前還提出了“聽”的要求,目的明確。結(jié)合故事,講解本句三字經(jīng)中何為“孝“,繼而拓展到生活中。在明理的基礎(chǔ)上熟讀而成誦。

過渡:《黃香溫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孝順父母的黃香,懂得了“孝”的道理。孔融身上也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1、豎起小耳朵,讓我們聽一聽《孔融讓梨》的故事。(生上臺講故事)故事講的真好,掌聲送給她。

2、看圖。

(1)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評價:剛才的故事你聽的真仔細!

(2)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

(4)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梨讓給哥哥,這是對哥哥的敬愛,【出示】悌于長,宜先知?!般?,在古代就是尊敬、敬愛得意思。跟老師讀“悌”?!伴L”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哥哥,“悌于長”的意思懂了嗎?(敬愛哥哥),跟老師讀:悌于長。

孔融4歲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們,這個道理他知道,我們也應(yīng)該從小就要明白這道理。跟我讀:悌于長,宜先知。(男女生讀)。

(5)指導讀好整句:我們一起四小組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

評:你也懂得了《孔融讓梨》中的道理,獎勵你讀好這句。

擴大“悌”的內(nèi)涵:班級里排隊時候你是怎么做的?坐公交車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

4、一(4)班的小朋友多懂事,讓我們齊讀這段文字。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加入了,我們一起合作吧。我讀前面的,你們接后面的。交換過來讀。拍起手兒一起讀。

5、小結(jié):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我們班的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經(jīng)做到了,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把這首《謙讓歌》送給你們。全體起立,跟著老師讀一讀。

《謙讓歌》。

好兒童,要謙讓,

好處、方便,我不搶,

要學孔融把梨讓,

先別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6、小結(jié):孔融四歲能讓梨,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齊讀,把孔融的品質(zhì)記在心中。

設(shè)計意圖:《孔融讓梨》的故事,讓一個學生繪聲繪色地講出來,孩子們聽的可認真了。再結(jié)合圖片講解“悌”的道理,繼而將“悌”的內(nèi)涵擴展,引進社會生活中,讓孩子們明白道理。

1、我們從故事中認識了孔融和黃香兩位小朋友,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孝順,友愛,謙讓等)。

2、聰明的小朋友一定不會放過任何學習道理和知識的機會。自己練練,看誰能背得又快又好。指名背、比賽背、齊背。

3、聽了你們的背誦,老師也想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背。不過,老師想找個搭檔一起來,誰來?(對拍手讀)。

4、這樣既有趣,記起來又容易,和同桌一起練練吧。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古時候的人是這樣讀書的,咱們也來學一學古人的讀法。(評:還真是有點古韻呢?。?/p>

小小的《三字經(jīng)》節(jié)選中,藏著許多的道理。難怪這么多人喜歡誦讀《三字經(jīng)》節(jié)選呢。讓我們再次用朗讀表達我們對經(jīng)典文化的熱愛。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的民族,是聰明智慧的民族,是開拓創(chuàng)新的民族。經(jīng)過長時間的淘漉和歷史沉淀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精彩濃縮,記錄風雨,貯藏豐碑,凝結(jié)精魂,激勵后輩。自從盤古開天地后,中華各民族的祖先就在這片古老而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僅創(chuàng)造了無窮無盡的物質(zhì)財富,而且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獨具特色、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老祖宗的諄諄教誨,語重心長,句句箴言,滋潤心田,教我做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果,閃爍聰慧,展示魅力,開啟腦力,啟迪子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陳釀,歷經(jīng)滄桑,遺存華章,哺育華夏,福及人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不斷增值的民族資本,璀璨奪目,點墨是金,亙古常青,價值永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培育氣度,激勵自信,陶冶人格,塑造靈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精深厚重,傳承文明,營養(yǎng)無限,永屹世林。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點就是張揚個性,創(chuàng)新。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才培植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不竭的源泉。創(chuàng)新可以說是悟性和靈性的結(jié)晶,而悟性和靈性的根系卻深植于豐厚的文化底蘊里。因此,語文教育應(yīng)充分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文化底蘊的沉積,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1)積累文化底蘊,培植創(chuàng)新的悟性和靈性。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情趣,在豐富生活閱歷中不斷積累文化底蘊;要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抓住有一定內(nèi)涵的詞句去感悟課文的整體美;要注意抓住課文耐人尋味處、意義深遠點,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課文的意境美、內(nèi)涵美,體驗文化美感;要引導學生涵詠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調(diào)、詩情畫意的優(yōu)美詞句,領(lǐng)悟課文的藝術(shù)美、情感美,體驗文化情趣,使學生的靈性和悟性如枝頭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煥發(fā)生命活力。

(2)創(chuàng)設(shè)文化氛圍,培植創(chuàng)新的個性和品性。語文教育要通過和諧、歡快氛圍的創(chuàng)設(shè),通

過美文的吟讀,讓學生的心靈在寬松、自然、恬靜的文化氛圍中得到解放;要創(chuàng)設(shè)積極探索的氛圍,培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類、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與想象;要通過自由討論、互相引發(fā)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讓學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種追求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執(zhí)著的精神和堅強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奮發(fā)進取的氛圍中引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1、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內(nèi)容,體會其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美,并且能熟讀成誦。

2、學習故事《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明白孝敬父母和友愛兄長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美德。

3、學生能自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多媒體課件。

一、故事導入、情境激趣。

1、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小朋友,一個叫黃香,一個叫孔融。

2、就連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稱贊他們,你們想了解黃香和孔融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國學三字經(jīng),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試著讀讀課文吧!多種方式朗讀課文。

1、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呢?

2、指名學生朗讀,糾正其讀音,并讓學生指出易讀錯的字音。

3、師范讀,同桌互讀,男女比賽讀。

4、師生齊讀拍手讀。

1、同學們表現(xiàn)的這么好,接下來,老師有個故事送給大家,請看。(課件播放視頻《黃香溫席》)。

(1)、你喜歡故事中的黃香嗎?為什么?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孝順父母)。

(2)、在生活中你為你的父母做過些什么呢?

【譯文】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yīng)該學習和做到的。(學生跟讀)。

2、在這篇課文中,除了黃香溫席,還包含另一個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嗎?那我們就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1)你覺得孔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愛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

(3)說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尊敬兄長(板書:尊敬兄長)〖啟示〗同學們要知道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就不應(yīng)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根據(jù)故事誰來說說“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边@句話的意思?【譯文】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yīng)該知道的。(學生帶讀)。

3、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什么呢?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懂得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好習慣?。ò鍟憾弥t讓)。

4、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出示課件引導選擇。

三、背誦課文。

1、你能把課文背誦下來嗎?試試看。

2、老師說上一句,學生回下一句。

3、同桌拍手讀、齊背。

四、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黃香溫席”、“孔融讓梨”這兩個故事,懂得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每個人從小就應(yīng)該具備的美德,同時我們還得學好文化知識,希望同學們像黃香、孔融一樣做個德才兼?zhèn)涞暮煤⒆印?/p>

孝順父母。

尊敬兄長。

懂得謙讓。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這份關(guān)于古代教學內(nèi)容的資料拿在手上沉甸甸,里面內(nèi)容的價值更是不可小覷,對于我們學堂乃至老師更是如獲珍寶,現(xiàn)在終于能體會智博老師當時看完的激動心情。

《當代學校國學教育構(gòu)思》這本資料內(nèi)容比較多,我利用平時零碎時間終于看完一半了,就這一半的內(nèi)容就讓我受益匪淺,我整理了幾項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希望能幫助大家對國學教育的深刻認識。

第二類,體,就是中國古代教育的主體內(nèi)容,主要是:經(jīng)、史、子、文。上次學習也聽張恩富教授講過,這次更深入了解了。其中的“經(jīng)”感觸比較深,分享一下。就是儒經(jīng),主要是十三經(jīng),經(jīng)過唐宋儒遂加增補篇目后,又有了“四書”。四書偏重心性修身,適合后人研讀實踐。古代科舉考試是要從十三經(jīng)中任取一句作為題目,來做千文內(nèi)短文。所以古代舉子都是要熟讀十三經(jīng)的,十三經(jīng)正文是64萬字。所以古人但凡能考秀才的,僅經(jīng)典一項,肚子里都是背過上百萬字的,熟讀千萬字的。從先秦到民國每位文人儒士都經(jīng)歷的共同的教育,這就是所謂“讀書”又叫“讀書人”。為什么古人背書厲害,是因為“讀”就是吟誦,“書”就是指經(jīng)史子文。吟誦的讀書方法可以達到背誦而不被遺忘。這也是我們學堂可以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

第三類,藝。藝是用來熏陶性情,培養(yǎng)品格的。經(jīng)史子文并不能保證品性的提升,而與環(huán)境熏陶和生活習慣關(guān)系更明顯。需兩者結(jié)合起來修學。這是智博老師為什么總是問我們何為雅文化,何為俗文化的原因了。藝的主要門類,有琴棋書畫、花酒香茶,詞曲歌說、玉石古玩等等,這些都是雅文化,雅文化則以品性為目標。國學教育的藝類,應(yīng)為雅文化。一般以利益為目標,福祿壽、平安吉祥等等為俗文化。俗文化不是不可以學,只是不能作為國學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去學。

第四類,用。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比如平時大家比較少談的政治,治國之學。其實這是儒家學的特長。歷代大儒積累的治國智慧真如汗牛充棟,無法計量。這些學問,正常儒士都是必須學習的。而且儒士對經(jīng)典理解到位了,對著政治、經(jīng)濟方方面面問題也自然而然了,加上心中有孔子,自然知道孔子當此之事應(yīng)該怎么做。但今天社會的不和諧,有誰從儒學的角度對政府提出一套高明有效的治國方策?所以學習國學教育是當務(wù)之急,不僅修身養(yǎng)性,還能保家衛(wèi)國。

第五類,小學。主要是指一套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學問,即文字,音韻、訓詁、版本、目錄、??薄⒐ぞ邥?。說起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讓我想起前面提到的吟誦,說讀書的“讀”就是吟誦,這是古人讀書的方法,是老師直接傳給學生的。現(xiàn)在的人否定漢語讀音的意義,分裂漢字的音形義功能,用詞本位代替字本位……等等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育中文化內(nèi)涵的流失。但是古人吟誦每個字有聲音的意義,有些詞句吟誦時還要去意象它的感情。只有用吟誦方式去全面的理解到一首詩詞了,這才算得上真正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以落實吟誦學習很緊要。

學到這里真是意猶未盡...因為不但了解到古人教學的內(nèi)容及方法,特別是看到古人讀經(jīng)典的字數(shù),對陪孩子們讀經(jīng)典突然感到樂此不疲,對今后教育工作也增加了不少的信心。我堅信,只要堅持、照做,懷著一顆真心,一定會做到真正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體會含義,受到儒學經(jīng)典熏陶,弘楊民族文化。

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

三個版塊:(一)故事激趣(二)誦讀感悟(三)拓展升華。

(一)故事激趣。

同學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嗎?那么,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講呢?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來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茨慕M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看的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讀一生評一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zhì)疑釋義。

(2)在匯報中質(zhì)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想知道《竇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嗎?那就聽老師來講一講吧!

(4)小結(jié),可見,好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的成長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華。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歡他們的做法嗎?說說理由。(啟示思維,當你長時間看電視時,當你早上不愛起床時,當你和小朋友生氣時,當你……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媽媽此時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對他說什么?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教學設(shè)計篇十九

響應(yīng)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重慶市組織了《國學經(jīng)典和教育》的網(wǎng)絡(luò)培訓,分別從教育和教學兩個方面為教師們深刻剖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教育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將中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精髓浸潤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我們一線教師的教育改革和教學實踐指明了一個全新的探索方向。

在這次培訓中,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的一些思想讓我感觸頗深。

首先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思想。無法想象,在那竹簡為書的時代,當人們每日還在為溫飽生計奔波勞碌的時候,孔子竟然能分析和總結(jié)出這么深刻的教育思想。主講教授在談到這個思想的時候也是對其贊賞有佳,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即使科技發(fā)展如此的今天,這個思想作為教育的根本原則依然沒有改變。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jù)孩子們本身的情況實行有差別的教學?!睖\顯易懂的一句話,刻畫了教育的本質(zhì)。而要切實將它融入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卻是一件需要耗費很大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首先,你要全面的了解每個孩子們的性格、行為習慣、家庭環(huán)境、興趣愛好和能力等等諸多基本情況,然后,你要逐步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你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聯(lián)系,只有當孩子們和你之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礎(chǔ),你才能進一步的針對他們的特點制定相應(yīng)的教育教學計劃,而在相應(yīng)的教育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你還要不斷觀察和發(fā)現(xiàn)他們隨年齡和環(huán)境影響的自身思想行為變化,及時的修正和完善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最終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因材施教。

所以,就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來看,因為受到時間和精力等諸多條件限制,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一個班級能夠順利實行因材施教的人數(shù)不會超過30人,而一旦超過這個班額人數(shù),所謂的因材施教不過是紙上談兵自我安慰罷了。

《論語》中提到的啟發(fā)式教學,也是我個人非常推崇的一種教學理念。有疑就有問,有問才有答。幾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作為教育發(fā)展如此完善的今天,更應(yīng)該努力將這種優(yōu)秀的教學理念融于我們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對于啟發(fā)式教學,我個人認為,首先,要注重這個“啟”字,如何正確巧妙的引發(fā)孩子們對某個問題產(chǎn)生疑問,如何在疑問產(chǎn)生的同時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這是整個啟發(fā)式教學的一個關(guān)鍵。這個中巧妙更多的不是依賴教材指導或投機取巧,而是需要教師本身的經(jīng)驗積累和對問題本身乃至問題外延的深刻把握。

其次,就是這個“發(fā)”字,能成功的引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疑問,是啟發(fā)式教學能夠開展的前提。但要順利完成教學就必須注重問題的探索和發(fā)展過程。簡單的給出答案和結(jié)論只會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到以后教學實施。應(yīng)該象喂魚一樣,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孩子們在不斷解決疑問的同時不斷產(chǎn)生新的疑問,最后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

只不過就實際教學經(jīng)驗來看,這種教學方式對問題本身有一定要求,而且也是一件相當耗費精力和時間的事情,所以更多的教師只能將其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應(yīng)用在平時教學中。

培訓中還提到傳統(tǒng)教育中的“相機而授,適時而教”的思想。個人感覺其實在我們平時教學工作中,已經(jīng)不知覺的將這種思想應(yīng)用到方方面面。就象農(nóng)作物收成要看季節(jié)氣候,我們教學也應(yīng)該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氣氛。孩子們每天的學習積極性、精力專注程度和情感態(tài)度并不是一層不變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應(yīng)該留心觀察和實踐,選擇或者引導或者創(chuàng)造合適的實際與氛圍,傳授合適的知識或技能,其實也是我們教師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應(yīng)該留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培訓后期談到一個觀點“寓理于事,寓衣于趣。”我個人的理解就是類似于言傳身教的一種教育理念。無論我們想教授孩子們什么樣的知識或者什么樣的思想,平淡乏味的一紙空談或者天馬行空般的口水連篇,我想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對你所講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多少興趣,更不要說去理解或者深刻把握。將所講授的知識和道理融于我們生活的日常事理中,將相應(yīng)的現(xiàn)象和變化真實的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讓孩子們了解事物最直接的面貌,讓孩子們對我們的生活甚至世界充滿好奇和熱情,然后引導他們逐步的認識和了解這一切。我想,這是我們一線教師在傳授知識和道理的同時,必須思考的教育的另一個側(cè)面。

主講教授還談到了學習氛圍的問題。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是孩子們的深切向往,也是我們的一致追求。但是就實際教學工作來看,要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確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這需要我們與孩子,我們與我們,我們與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還需要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默契發(fā)展到一定基礎(chǔ),更需要擁有凝聚力的核心不斷的影響和領(lǐng)導。常聽一些教師抱怨孩子們學習積極性不高或者沒有學習氣氛,其實這里面所包含的.問題不僅是孩子們,也包括我們教師自身。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更應(yīng)該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我,才能真正的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這次網(wǎng)絡(luò)培訓雖然短暫,但是我確實從中受益匪淺。不僅確認和肯定了自己平時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的正確性,而且從古人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思想中體會到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文化精髓。雖然要將這些經(jīng)典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理解消化,并切實應(yīng)用到平時教學中還有一個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但是我堅信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能夠做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3080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