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一
一、拓寬視野,豐富了教育教學藝術拓寬視野,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yōu)點的全面的體現(xiàn)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yōu)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里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xiàn)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并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一些緘默的知識和情境性教育機智可以被相互體會。
二、智慧碰撞,構建了多重對話平臺智慧碰撞,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都是孤立地、分別展開的,通過這次的教研和評課活動,教研組內形成了濃厚的研討合作氛圍,我們就每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都打開自己的心扉,發(fā)表自己對聽課后的感受和看法。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樂意把自己的教學專長奉獻出來,供其他教師觀摩和分享,同時也為新教師表達和檢驗自己的思想提供了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
在集體評議討論時,我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討論中,我們的思想發(fā)生了碰撞,我們討論得越深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就越多,對問題的理解也就越透徹,一些平時上課時不太注意的問題也被發(fā)現(xiàn)了。比如:教師提問時對問題的設計要明確,否則學生的回答就不會朝著教師預設的方向去;對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幻燈片的數(shù)量不能過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畫面漂亮,這樣反而會分散了學生對重點內容和主題內容的注意力等。
三、相互對比,引起教師對授課方法的思考相互對比,引起教師對授課方法的思考
此次活動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教法,分別為授課式教學和導學式教學,授課方法無所謂好壞,一節(jié)課結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學效果。
這種效果一方面是與自己課前的教學設計相比照,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維的課程目標;二是從現(xiàn)場效果來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是否被激發(fā)出來,學生是否當堂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在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上課時,大家一致認為教師不應越俎代庖,居高臨下地對知識進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解讀;而應該站在一個引領者的位置,循循善誘,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真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善于抓住學生發(fā)言中的閃光點,重視課堂生成,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討論的氛圍中,讓學生各自生成或建構自己的認識與知識。這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如何做一個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站在對話者首席的位置,是當前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而在導學教學中則全部的內容都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領的作用。
四、更新觀念,優(yōu)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首先同課異構,對于聽課者來說,通過就同一內容開課,所以更有可比性,對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大家有著共同的話題,對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通過同課異構活動,可以具體探討某一類教材的教學方法,相互學習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在互相的聽課中,可以參照別的老師的長處,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與研討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身知識結構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別是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即使在聽課和評課時,也缺乏理論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遠,所以還需要專家的引領,更需要在平時能多方面地去學習各種教育理念,從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長。本次“同課異構”活動形成了濃郁的教研氛圍,大家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研究探討,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從異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我認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老師的差距,借鑒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二
作為一名骨干教師,我有幸在局領導的帶領下,于xx年4月7日赴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參加由中國教育報刊社培訓中心主辦的“全國初中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會暨語、數(shù)、外‘同課異構’專場展示活動”。
一、經(jīng)驗交流:洋思、東廬兩所改革名校校長共同解讀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jīng)驗;知名教育專家(成尚榮)現(xiàn)場闡釋新課程與有效教學的理念,解讀兩所改革名校的教育探索。
二、“同課異構”:洋思、東廬兩校聯(lián)動,語、數(shù)、外三科骨干教師齊聚一堂,分科同臺共上一節(jié)課。風格迥異、特色鮮明,共同展示和諧的課堂教學;詮釋“學生主體、快樂學習、高效掌握”的真正內涵。
三、課例研討:說課、議課、評課,教學專家同步觀課、現(xiàn)場議課、專題引領,與教師面對面深入剖析課例,解讀精彩課堂;與參與代表共同把握課堂教學的“命脈”——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洋思”與‘中廬’中學的教學模式。
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具體操作程序是:出示學習目標——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自學中的問題——學生匯報自學結果(差生優(yōu)先)——糾正、討論、指導、總結自學結果——學生當堂完成作業(yè)(鞏固、提高)、教師及時批改作業(yè)。
“先學”不是讓學生泛泛的、單純的看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首先是提出學習目標,并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后,學生帶著思考題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學相關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自學的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可以是看例題、讀課文、看注釋、做實驗、發(fā)現(xiàn)疑難做記號、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等等。在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記下來,但不輔導,不干擾學生自學。
“后教”不是教師滿無目的地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式學習。現(xiàn)在洋思的‘后教’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結、歸納、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由實踐上升到理論。
“當堂訓練”是在先學、后教之后進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鐘,內容有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著重讓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的重點、難點。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看似簡單的8個字,實際上蘊涵的理念是——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只有真正作到“不學不教,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東廬中學的教學模式為“以學定教,‘講學稿’實現(xiàn)教學合一”?!v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yè)、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是“教、學合一”的載體。
‘講學稿’的編寫要遵循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層次性、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等原則。用‘講學稿教學要作到“四精四必”?!x’,指精選教學方法、內容、習題、例題、提出的問題,落實在集體備課上?!v’,指學生可自學的不講,讓學生自己理解的問題可不講,落實在啟發(fā)解惑上?!殹?,指課上多練,集體訓練,人人動腦,人人動手,落實在以練助講的課堂教學上?!?,指通過精批發(fā)現(xiàn)學生共性的錯誤,及時彌補教學中的不足,落實在全批全改、統(tǒng)計分析、及時反饋、講評輔導上?!八谋亍薄邪l(fā)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是對精批的高效落實。以“精”來提高質量,以“必”來調控負擔,貴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課外,利在課內。
師生合作——自主預習——目標——教師講解——查明原因——小組學習——反饋給教師。
運用‘講學稿’的教學活動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學的常規(guī)做法,以‘講學稿’為載體實施對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的指導,將課下與課上相結合,學案與教案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誘導相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知識技能與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相結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橋”,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這種教學活動是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學定教’,學情決定教情,根據(jù)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
(一)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非常重要。人們習慣上認為,課堂上教師講的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學的就越快、越好。事實上,這樣做容易養(yǎng)成學生思維的惰性。教師成了“講師”、“話筒”,學生卻成了“聽眾”、“啞巴”。其實,“教”字不是系統(tǒng)講授的意思,是“點撥”的意思,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或規(guī)范其不準確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問題,或糾正其錯誤的理解。由于學生通過自學已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知識,所以教師真正講解的東西并不是很多。留心一下他們的課堂,就會發(fā)現(xiàn)教師絕不就題講題,或只告訴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教的方式都是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果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講的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補充;講錯了的,師生辨析更正。
他們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中心思想放手讓學生概括,規(guī)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最終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兵教兵”,這是在他們的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動人景象。針對學生在自學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做評定、補充、更正。
“兵教兵”、“一幫一”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學困生問題,而且還促進學優(yōu)生的提高。學優(yōu)生要想幫助他人,自己就要充分理解,學習上也有了緊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識清晰的表述出來,本身就是一種提高。
(二)在‘做’中學,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投入到這些活動中,讓他們親身感悟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
學生自學的過程,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對學生來說,在沒有自學之前,知識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過經(jīng)歷自學過程,得到對這些知識的感悟,這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由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學習體驗各不相同,在學習過程中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和途徑也往往各不相同,學生在教師明確目標的引導下,通過各自的親歷體驗,對問題的解決能達到“條條大道通羅馬”的效果,這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
(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緊張是他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課堂上像考試那樣緊張的自主學習,可以形象的概括為‘七能’:一能發(fā)現(xiàn)真實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二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四能真正理解知識和提高質量。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思想品質和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六能最有效的‘培尖補差’。七能確保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對于這樣的課,學生課上感到特別緊張——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一點都不能松懈;課后感到特別快樂——學的快、學的好,有一種成就感。課堂上只有讓學生高度緊張了,教師的教才會高效,學生的學才會高效。
‘兩案合一’是他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與學是兩張皮,老師的教案往往是‘講案’,只考慮老師怎么講,很少考慮學生怎么學,即使教案中設計了一些雙邊活動,也往往是自導自演、自問自答。而他們的教學中,師生共用“講學稿”,老師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爸v學稿”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線,按照學生學習的全程來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課前、課中、課后的發(fā)展和聯(lián)系,主要包括四大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探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后拓展延伸?!爸v學稿”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學教材。上課時老師按照“講學稿”檢查點撥,以學定教,學生不會的東西正是老師要點撥的東西,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也是老師要補充的東西,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他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之所以能順利、高效的進行,源于:
(一)學校領導帶頭搞教改,用行政手段推進課程改革,保證新教學模式在全校推廣。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理念的轉變,一些老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輕車熟路’,自然不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加上任何改革在初期都不會有預期的效果,更會打消某些老師的改革念頭。在這種情況下,領導用行政手段推進教學的改革就顯得非常重要,正如洋思的秦培元校長所說:‘我們學校寧可接受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也不愿意接受從教多年的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p>
(二)“備研合一”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和集體的作用。
集體備課,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和集體的作用,建構了以校本教研為中心,教學、教研、培訓一體化的體系。
講學稿的研制過程使備課由‘重寫輕備’轉為‘重備輕寫’。在這個過程中,集體備課落到實處,探索過程使問題成為研究資源,經(jīng)驗得以形成和積累。一份好的講學稿,教學思路即是統(tǒng)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學目標,又有個人施展的空間;既體現(xiàn)合作研究、博學眾長,又留有公平競爭的余地;備課上升到了教學研究的高度,培訓、教研、備課、上課不再互相游離,而是逐步達到和諧統(tǒng)一、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相的益彰。
除集體備課外,他們還舉行專題講座、學習匯報、課改沙龍等有組織的交流活動,使教師逐步‘敢說’、‘會說’。同時,學校還努力提升教師日常交流的價值,倡導教師課前、課間、課后都能針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把辦公室變成教研沙龍的場所。
(三)大面積轉化“學困生”。
個別轉化‘學困生’的經(jīng)驗很多,但大面積轉化‘學困生’卻往往難有成功的措施,而他們卻找到了一系列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攔河大壩截住了學生后退的道路。
對于‘清’字,我在教學中也經(jīng)常提到,同時也試著做了,但沒有洋思人做的盡善盡美,總是不能持之一恒,不能做到真正的清,這也正是我的困惑,怎樣把‘清’字搞好,落到實處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另外,他們還有許多措施,如“從初始年級抓起”,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如有的學生基礎差就要給他補課,有的學生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就要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等等。不要等學生到了高年級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學困生’按在前排,與好學生同坐,減少他們‘求助’的難度,采取‘兵教兵’的`戰(zhàn)術等等。
所有這些,都需要全體老師齊心協(xié)力、齊抓共管,達成共識,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才會有好的效果,正所謂‘孤掌難鳴’,這也是我們在改革時的難點。
教師觀念轉變了,備課充分了,學困生減少了,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就成為可能。
總的來講,這次洋思之行收獲不少,‘同課異構’的對比更好的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我們課堂教學改革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意義。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三
非常榮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展示活動”。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們不僅觀摩了本省骨干教師與名師們的“同課異構”展示活動,如《年月日》、《交換律和結合律》、《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認識百分數(shù)》還聆聽了幾位名師們精彩的講座,使我們不斷的在學習中成長。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對同課異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認為同課異構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課效果不同,各有千秋,這次活動的每一堂課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特別是省骨干教師李文娟和特級教師朱德江老師設計的《年月日》。其次,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教材知識點的呈現(xiàn)方式,實現(xiàn)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另外,同課異構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學策略,可以每節(jié)課刪除不必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甚至挑戰(zhàn)教學策略,逆策略而動,突破常規(guī),實現(xiàn)效果好的課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劉松老師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般情況下是先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后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但在這節(jié)課中劉老師他打破常規(guī),先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其次,在這一次的學習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印象深刻。
這一點是我這次聽課感受最深的。教學設計是解決怎樣達成教學目標的問題。在幾位名師的教學中,教學設計相當巧妙,課堂各層次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多余的環(huán)節(jié),沒有一句多余的話,甚至沒有一個不參與的學生。如:朱德江老師的《年月日》,他通過呈現(xiàn)奶奶有高血壓,每天定時吃一片降壓片,一盒有30片。引出問題“一個月夠吃嗎?”然后通過學生活動與反饋,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判斷是否夠吃,引出需要研究的問題“一個月有多少天”。再利用數(shù)形結合,讓學生結合年歷卡用圖進行記錄、探究,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哪些月夠吃、哪些月不夠吃”,發(fā)現(xiàn)每個月的天數(shù)及規(guī)律,從而認識大月、小月。最后又通過解決“一年吃多少片”的問題,研究“一年有多少天”?當時,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這一觀點是劉松老師在為我們上完課之后做的精彩講座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教學,真的很少去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沒附諸行動,更別說關注中間的節(jié)點和盲點了。而劉松老師在他上這節(jié)《交換律和結合律》時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教學之前先做了一項調查問卷,他發(fā)現(xiàn)孩子雖然大多數(shù)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甚至沒聽說過這些詞,但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運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這項問卷,劉老師了解了學生學習的起點,于是他這節(jié)課先設計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教學,再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他認為乘法交換律、交合律是一種三維的數(shù)學模型,學生理解有困難,這就是教學中間的節(jié)點和盲點,是教學的重點。而加法是一種二維的數(shù)學模型,更加直觀,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生乘法都會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學生的起點,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才能學得積極主動,學得興趣盎然。
名師們的教學中處處都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把握兒童已有,體會兒童的障礙。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四
xx月xx號到xxx參加五?!巴n異構”活動,我收獲頗豐,現(xiàn)將收獲總結如下,以便今后翻閱,時刻督促自己前進。
五位老師的課一堂比一堂精彩,專家的講評更是句句是金。充實快樂的一天下來,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并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各項學習活動。
教學中要盡量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從學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讓知識回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在真實生活的感受中認識書本知識,在認識中理解書本知識,在理解中升華書本知識,從而達到會用書本知識。
課堂教學是一種以知識為中介的價值活動,學生是新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而非簡單的接受者。因此,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所為,努力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
一堂好課應該使學生有所得,應該能夠促進學生在各方面都有所發(fā)展。課堂是學生求知、成長的主陣地,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創(chuàng)造豐富、和諧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體驗到參與的喜悅、合作的樂趣、被同伴、被教師尊重的幸福,把學習的過程作為一種享受。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知識傳授,都需要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并經(jīng)過自己的大腦加工、整理和存儲。缺少這個內化過程,任何強制性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現(xiàn)代教學手段畢竟是“教學輔助”,,其應用為教學內容服務,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與理解知識。現(xiàn)代化媒體的使用貴在精、妙、當,應用時要把握好“量與度”。
任何教學,都是文本、思想、情感的綜合體,能從學生可接受的角度取一瓢品嘗,不失為教學一法。語文更不例外!語文課是培養(yǎng)學生解讀文本訓練思維的課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謹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五
前兩天半大家聽了6位專家的評課,收獲頗豐,精彩的課堂加上恰到好處的點評讓聽課的老師們受益匪淺,把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弄的清清楚楚的。如果專家們的評課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話,我的評課只能算得上一杯無色無味白開水,大家聽一聽,當做飯前潤潤嗓子,準備后面品嘗于老師的評課大餐。
感覺這四節(jié)課共性的地方有以下兩點,第一是:在對網(wǎng)絡知識結構圖的建構整理上體現(xiàn)了由個體思考到集體智慧的碰撞:其實復習的目的在于“連點成線”并根據(jù)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建構成網(wǎng)絡。四位老師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建構網(wǎng)絡的開始都是把找點的過程完全放手給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各小組匯報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即點評肯定學生學習方法的正確,又在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整理出本單元內容的知識體系。通過師生共同的修改補充完善,使結構圖更加的清晰、明確!
第二點是:從內部聯(lián)系到思想方法的提升。復習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在溫故的基礎上還要知新。其實讓學生知新的過程既是提升的過程。在這四節(jié)課中在這一方面體現(xiàn)比較好是第一節(jié)課中老師借助知識網(wǎng)絡結構圖的建構向學生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和化繁為簡的思想;后面的三節(jié)課也都在第二環(huán)節(jié) 建構網(wǎng)絡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分類的思想方法。 通過這些思想方法的滲透,使得整節(jié)復習課厚度或者說課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點是:在溝通知識之間的前后聯(lián)系上,每位教師都做得比較好。關于運算定律在四年級之前學生就有了相應的認知基礎,比如在加法中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進行驗算,加法中“湊整”計算等等。這些知識過去只知道這樣做,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明白了它們的依據(jù),這種再認識對于加強新知識的鞏固和記憶也是很有幫助的。
下面我就針對每一節(jié)課簡單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每節(jié)課兩個亮點,一點自己的困惑。
第二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整理時對一單元知識體系分類規(guī)整.我們可以一起來回想一下,老師在引領學生整理時并不是按照教材呈現(xiàn)的先后順序去整理,而是根據(jù)知識間的聯(lián)系對內容進行了規(guī)整。教參中這樣指出:在五條運算定律中,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與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一樣,都是同一種運算的規(guī)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溝通了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通常我們的復習一般狀態(tài)下應該是按照加法、乘法運算定律及運算性質進行知識網(wǎng)絡的建構。但是徐老師是在學生整理的基礎上對知識體系重新做了調整,把分配律從乘法中分離出來單獨作為一部分,然后把交換律(包括加法、乘法)、結合律(也包括乘法、加法)分別作為一部分來整理,這樣讓學生更加明確了乘法分配律是乘、加這兩種運算之間的一種規(guī)律,也就是不同級運算;而交換律和結合律只是乘法或加法運算內部的規(guī)律,也就是同級運算。如果學生對這一關系理清了,就不會出現(xiàn)(4+40)×25這樣典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的問題而用結合律去解決了。
第二個亮點是在重點復習環(huán)節(jié),通過幾道題的訓練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通過分與合都可以使一些數(shù)湊整從而使計算簡便。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數(shù)學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很多學生在這些題目中犯糊涂,經(jīng)過這樣一拓展,孩子們會在以后的做題中輕松的找到簡便計算的方法,突破了本單元的難點。
一點困惑:在學生匯報知識點的時候,老師按順序把知識點按一定的順序貼到了黑板上是否對學生下面自己建構知識網(wǎng)絡有影響。很多學生是按照老師的這種順序去建構的。這樣是不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第一個亮點是教師素質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強。這一點在整一節(jié)課體現(xiàn)的都很好,大家也都能感覺到了。尤其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建構網(wǎng)絡環(huán)節(jié),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完成,然后結合學生的整理完善結構圖,教師的引導總結都體現(xiàn)了教師沉穩(wěn)、大氣、應對能力強的特點。
第二個亮點是重視簡便計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靈活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以給學生購買圖書這一情景,提出了那么多可以用簡便計算來解決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xiàn)實背景。
一點困惑:在建構網(wǎng)絡環(huán)節(jié)如果給學生準備相應的卡片,在展示的時候可以把每組同學的想法都展示出來,便于學生比較,優(yōu)化整理的方法。
第一個亮點是:教師的評價語言豐富、到位。在整一節(jié)課中教師不管是對知識方面的評價還是對學生表現(xiàn)的評價,說得都很到位,讓聽課老師感覺評價的自然舒服,沒有一點虛假的感覺。
第二個亮點:創(chuàng)設情境環(huán)節(jié),能抓住本單元的知識特點,讓學生給數(shù)找朋友,為引入本單元的復習做好鋪墊,感覺這個情景創(chuàng)設的比較有價值。
一點困惑:整理時是不是應該讓學生翻翻課本瀏覽本單元的知識點,從而更系統(tǒng)的找出一單元的知識點,為以后整理知識指出方法。
第一個亮點是:重視了學生對習題的訓練。相信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復習,學生對各種簡便計算的類型應該掌握的都不錯了。
第二個亮點:重視對本單元知識網(wǎng)絡圖的建構。
一點困惑: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它們去進行簡便計算,有沒有必要在課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背誦。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幼兒園同課異構心得體會篇六
周四我有幸參加了邢臺一中、師大附中、邯鄲四中叁校的同課異構活動。這不僅僅是對我工作的肯定,還為自我的發(fā)展供給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本次活動經(jīng)過對同樣資料的不一樣教法和把握,成功地為參與教師供給了一個應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更容易看到自我的不足也更容易學到同仁的優(yōu)勢。反思這次教研活動,我感到自我有如下的體會:
拓展視野,豐富了教育教學藝術
任何一位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yōu)點的全面的體現(xiàn)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優(yōu)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某一個領域里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xiàn)自我。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教育機智能夠被相互體會。
智慧碰撞,構建了多重對話平臺
在準備這次課的過程中,大家就每一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都打開自我的心扉,發(fā)表自我對聽課的感受和看法。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把自我的教學專長奉獻出來。年輕教師也進取獻言獻策。思想發(fā)生了碰撞,討論的越深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就越多,對問題的理解也就越透徹。
相互比較,引起教師對授課方法的思考
一節(jié)課結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學效果。這種效果一方面是與自我課前的教學設計相比照,看是否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完成了課標目標。二是從現(xiàn)場效果看,學生的進取性、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是否被激發(fā)出來,學生是否當堂掌握了所學的資料。對教學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反饋、同行和專家的評議,反思一節(jié)課的得與失,提出今后改善和完善的設想。經(jīng)過這次活動我更加認識到,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居高臨下地對知識進行概括解析,用自我的解讀來替代學生的解讀;而應當站在一個引領者的位置,循循善誘,平等的與學生進行交流、真誠的與學生進行溝通。
善于抓住學生發(fā)言中的閃光點,重視課堂生成,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我的想法,在合作討論的氛圍中,讓學生各自生成或構建自我的認識與知識。這是當前新課改的必然趨勢,如何做一個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站在對話者首席的位置,是當前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而在導學教學中則全部的資料都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領的作用。
更新觀念,優(yōu)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在交流與研討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結構上存在的不完整,異常是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的落實到課堂教學上,缺乏理論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遠,所以還需要專家的引領,更需要在平時能多方面的去學習各種教育理念,從而使自我更好地成長。
經(jīng)過本次活動,我在教學上得到了一次大大地磨練,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看到了自我的不足,我會借鑒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善課堂教學。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0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