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句話的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15個生字,會寫“丁”等8個字。積累“告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兩道杠杠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fā):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不能只聽半句。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養(yǎng)成良好的處事習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一個小朋友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只聽半句》。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詞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讀,相互正音。
三、學習生字
1.帶拼音拼讀。(課件出示)
2.直呼,再開火車讀。
3.去拼音讀,打亂順序讀;口頭組詞。(課件出示)
4.你覺得哪個字最難,你是怎樣記的?先抽學生說,再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5.猜字游戲。(課件出示)
6.認讀帶生字的詞語。(課件出示)
四、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聽錄音,配場景圖。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課件展示)
2.學習第一小結。
3.學習第二至第五小結。重點指導第二小結。
⑴小男孩都聽了誰說話?生答師板書。
⑵奶奶是怎樣說的?說完了嗎?請學生體會著讀一讀。(稍慢、停頓。)
⑶小男孩說了什么?你能學學他的語氣嗎?抽學生讀,再同桌相互體會讀。(讀出不煩燥的語氣,語速稍快。)
⑷分角色讀第二小結,學生評義。
⑸分小組按剛才的方法分角色讀第三、四、五小結。
⑹分角色表演讀。
4.學習第六、七小結。你知道園丁想什么嗎?小男孩鬧出了笑話的原因。
五、體會感悟。
1.只聽半句好嗎?應該怎樣聽別人說話?
2.你鬧過這樣的笑話嗎?請生說說。
六、有感情地齊讀全文,深化認識。
七、小結全文。
我們不要學習文中的小男孩,而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一句話的教學設計篇二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21、只聽半句
教學目標:
1、認識“句、無、脫、算、場、總”等13個生字;會寫“丁、無、術、以、及、訴、句、總” 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認真傾聽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的小朋友褲子印上兩道油漆杠杠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fā):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不能只聽半句。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讀題質疑
同學們,今天上課前,老師來和大家玩一個游戲放松放松,好嗎?這個游戲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師說出上半句,看誰能猜出老師下半句想說什么?看你們想的和老師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1、做完作業(yè)要——
2、過馬路要——
3、吃飯前一定要——
4、上課的時候要——
這個游戲好玩嗎?其實,大家剛才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對的,可惜只有少數(shù)同學猜中了老師要說的話,我們只有用心去聽別人把話說完,才能知道別人究竟想說什么。(注意: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就不這樣,他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1課《只聽半句》。(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生字開花
經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的小腦袋都把這些生字記住了嗎? 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生字開花。
1、點學生讀。
2、開火車讀。
三、合作探究,感悟交流
1、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和這么多的生字交上了朋友,認識他們之后,咱們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是不是讀得更通順,更流利了。
2、誰能來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從第一小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兒?
“無論聽誰講話,都只聽半句?!?/p>
你從哪兒看出來這個男孩兒總是不聽完別人的話? 無論??都??
3、帶著問題讀課文第2—4小節(jié):文中寫了小男孩兒都聽了哪些人講話?我們來開火車讀課文。集體反饋:奶奶、爸爸、老師??(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 奶奶說了什么?
奶奶告訴他:“天熱了??”
(2)、奶奶的說完了嗎?(沒有)那么你覺得奶奶有可能要說什么呢?我們一起試著把句子補充完整。
奶奶告訴他:“天熱了,要脫掉一件衣裳。” 奶奶告訴他:“天熱了,不要到太陽下面去玩?!?奶奶告訴他:“天熱了,你要多喝一點水?!保?)、小男孩兒是怎么回答的?
“知道了,知道了,我已經脫了一件衣裳?!?他說這句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真啰嗦,我都已經知道了。)誰能讀出這樣的心情?
(指導學生讀出小男孩兒的性急,體會他想當然的性格。)
4、還有誰說了什么?小男孩兒當時是怎樣聽的? 爸爸說:“瞧你這道算數(shù)題??”
老師告訴大家:“明天的電影是上午的兒童場??” 誰能來補充完整爸爸和老師說的話?
5、你們的想法可真多!可是,文中的小男孩聽話卻只聽了半句——這可真是一個又頑皮又沒有耐心的孩子。
6、小組內分配角色,練讀奶奶、爸爸、老師和小男孩兒的對話。
7、小拓展:同學們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師說的話他只聽半句,在生活中還會有誰和他說話,他只聽半句呢?
8、終于有一天,他鬧笑話了。
園丁叔叔想告訴他什么?誰能把園丁叔叔的話補充完整?(1)如果他能耐心地聽完園丁叔叔說的話,結果會怎么樣?(2)小男孩鬧出笑話的原因是因為什么?(他只聽半句)
9、小結:
這真是一個“只聽半句”的小男孩,奶奶講話,他——只聽半句;爸爸講話,他——只聽半句;老師講話,他——只聽半句;園丁叔叔和他說話,他也——只聽半句;結果,鬧出笑話??墒?,這怪誰呢?——只怪他聽話“只聽半句”。
他在生活中還會鬧出什么笑話呢?你們在生活中會這樣做嗎?(不會)那你會怎么做呢?(我們要聽別人把話說完。)
10、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聽人說話要聽明白,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板書:我們要用心傾聽,把話聽完整。)
四、拓展探究,懂事明理
1、同學們,這個小男孩只聽半句的習慣好嗎?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2、同學們想象一下,經過這次教訓,他后來變得怎么樣了呢?(有耐心地聽別人把話講完,不會再想當然,聽話也不會只聽半句了。)
這也是大家通過這個故事所學會的道理。
3、小結:
老師相信,課文中的小男孩兒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同學們也會因為他的故事來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孩子。
一句話的教學設計篇三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課標》提出:第一學段(1-2年級)識字寫字的目標和內容: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能按照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4、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拼音識字,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s版第三冊二年級下,第七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隨文識字,培養(yǎng)朗讀能力,讓學生認識到養(yǎng)成好習慣從小事做起。
二、學情分析
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在理解本課教學內容上不會有很大的難度。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及課件來引導學生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三、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認識生字。
2、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一定的識字能力。
3、朗讀、理解課文。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運用一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完成識字任務。積累一定的詞語。
2、朗讀、理解課文。
五、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窘虒W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有一個小朋友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只聽半句》板書。
引出課題——《只聽半句》師:手指筆——(舉起來)齊讀課題
二、范讀課文
師:小朋友鬧出了什么笑話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05頁,聽王老師讀課文。要求:左手扶書,右手指字,聽清字音,注意老師讀到哪里你的眼睛就看到哪里。(讀書時——書立起,稍稍往前傾)。師評價:大家聽得都認真,認真傾聽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大家繼續(xù)保持下去。
師:課前王老師布置了老師預作業(yè)習了,現(xiàn)在開始小組合作學習。(1、分段朗讀、2、學習字詞
3、互相補充)注意音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
三、預習反饋 1小組上前匯報
師評價:在剛剛小組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老師看到大家學習得熱情都很高,預習得也很充分。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你們來吧,你們組分工明確并且學得最快。
2、小組匯報
生1:請同學們把書拿好,下面由我們小組來匯報。現(xiàn)在開始朗讀課文。
生2:請同學們跟我讀詞語。
生3:第三環(huán)節(jié)我們來糾正字音。小手指指生字欄,通過預習我發(fā)現(xiàn)。生4:我找到了一個多音字: 只。
小組匯報完畢,誰來補充。多音字:都 場 了
師評價:看來同學們不僅聽得認真,補充地非常及時,上面這個小組匯報的聲音洪亮,而且分工明確,把掌聲送給他們。
四、學習詞語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詞語,如果你認識就請大家舉手領讀。
1、無論、半句:誰來讀句子。生自覺跟讀。無論 都 是一個關聯(lián)詞,說明小男孩對任何人的話都只聽半句,他已經養(yǎng)成了不良的習慣。
2、重點說識字方法。小小領讀員我來當。
3、算字的演變過程。猜一猜這是課文中得哪個字呢?生:算。我們對比一下還真的很像??纯垂糯乃阕帜闶窃鯓永斫馑哪??師:古人寫字就像畫畫,同時也把字義表達的很清楚,看來古代人真的很聰明,令人佩服!
4、這個字讀以,我們還學過一個已字,是已經的已。這兩個字是同音字,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這里有兩句話,填寫哪個以字是正確的呢,結合句子給大家講講詞語的意思。
5、出示園丁,課文中說園丁叔叔把公園里的椅子刷上了新油漆。看看這幅圖園丁叔叔在做什么?生:園丁叔叔在修剪樹枝。園丁還可以用來形容誰呢?結合圖片理解詞語,也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6、什么是阻攔呢?阻是阻擋,攔就是遮擋攔下。把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是阻擋;攔阻 的意思。有時候我們用這種拆字的方法來理解詞義,會使理解變得簡單有效。
7、學習完詞語后老師想考考大家,紅紅蘋果誰來摘?指名領讀。
五、寫字指導
1、師:這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8個字,看看老師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劃分的?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3個字,請大家讀這個字。
2、無的書寫:
重點:關鍵一筆是豎彎鉤,要甩出去超過第二筆長橫,起筆時不靠撇也不靠橫,要有空隙這樣才不會覺得悶。左邊像臺階一樣,撇和豎彎鉤寫完要在同一水平線上。
3、書寫訴和以
重點:訴左窄右寬,橫比橫撇略長一些這樣看起來很美觀,豎撇和豎不能整齊劃一,有一個收放法則豎撇收筆,旋針豎出峰。
以:看似筆畫很少,但容易寫分家。變化捺變點,關鍵:豎體很長,緊接著寫點,筆斷亦連的感覺,人字的撇很彎,穿插到了左半格,和上面的點在一條線上,略大一點。
四看范寫:寫字要領記在心,一氣呵成才流暢。有聲書寫準備:寫字做到三個一:一尺、一拳、一寸遠。執(zhí)筆:八字溜縫小圓圈,左手壓本放下面。描一個:描紅時:不留紅,不出頭 評價:正確、干凈、美觀,也可以提出希望。
六、整體感知
詩歌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找中心句概括。
無論無聲告訴訴說可以以后
一句話的教學設計篇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第21課《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四川省自貢市高新綠盛實驗學校王珍
教材說明:
本課位于本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扎扎實實地落實識字這一重要任務,指導學生學詞學句,體會課文內容,培養(yǎng)朗讀能力。對學生進行“誠信”“守紀”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本課是一首自由體詩歌,講了一個男孩兒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以為自己知道了,結果鬧了一場笑話的事。詩歌告訴我們:聽人說話要聽明白,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設計思路:
1、營造和諧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愛做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游戲可以很好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課中,我在隨文識字之后,設計了“拍手讀”、“開火車”的游戲,學生在游戲中不但鞏固了識字的效果,而且品嘗到了學習得快樂。
(3)利用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在教學中,我利用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生動逼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引導學生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動的和諧氛圍內進行學習,這樣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同桌合作學習”:①同桌互讀生字;②同桌分角色練讀課文。讓每個學生都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利用課堂加強口語訓練,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讓學生把課文內容講一講。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能力,而且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認識生字。
2、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一定的識字能力。
3、朗讀、理解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運用一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完成識字任務。積累一定的詞語。
2、朗讀、理解課文。
三、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群鳥學藝》
2、讀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故事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自然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入新課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p>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師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2、同桌互讀,合作正音。
3、說說這首詩歌共有幾節(jié)。
【設計意圖:通過安排學生用自由讀課文,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性,特別是引導學生“同桌互讀,合作正音”一環(huán)節(jié),初步達到了自主合作的學習策略?!?/p>
(三)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學習詩歌第1節(jié)。
(1)課件出示詩歌第1節(jié),抽讀、齊讀。
(2)練習用無論……都……說話。
(3)指名請學生讀一讀課文中飛出的詞語:無論、半句。
過渡:他無論聽誰講話,都只聽半句。那么他都聽了哪些人講話呢?
2、學習詩歌2—6節(jié)。
(1)默讀詩歌2—6節(jié):①圈出課文中小男孩都聽誰講話了?②勾畫出小男孩都聽他們說了哪半句?
(2)交流反饋:出示相關字幕。(相機了解省略號的用法)
(3)課件出示詩歌第二、三節(jié)。
①教師引讀,指名讀。
②這兩節(jié)中有兩個詞寶寶想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愿意嗎?
③指名讀:脫了、算術。
(3)課件出示詩歌第四節(jié)。
①分角色讀,抽讀,師生合作讀。
②這兩節(jié)中有兩個詞寶寶想考考大家認不認識它,你們愿意接受它的考驗嗎?(指名請學生介紹課文中飛出的詞語:兒童場、總不會。)
過渡:小男孩一直都這樣幸運嗎?(不是)是啊,有一次他就鬧了一個笑話。他究竟鬧了一個怎樣的笑話呢?一起去看一看吧!
(4)課件出示詩歌第五、六節(jié)。
①抽讀、分小組讀讀。
②這一節(jié)中有好幾個詞寶寶都想和你們認識,它是誰呢?
③分別讓小組讀:椅子、園丁、來不及、阻攔、印了。
④指名讀,齊讀。
3、學習詩歌第7節(jié)。
(1)課件出示詩歌第七節(jié)。
(2)教師讀問句。
(3)學生回答。
(4)你想對小男孩說什么?
4、學習生字,探索方法
①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②拍手讀,男女生合作讀。
③魔術游戲:詞寶寶變字娃娃
④開火車讀生字,搶讀生字。
⑤學生介紹記字方法,激發(fā)識字潛能:引導學生介紹識字方法,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一些識記生字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按自己的方法識字。)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重點,主要采用的是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學習。通過前面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孩子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旨在進一步鞏固識字的方法與途徑,提高識字能力。并根據一年級兒童注意時間短、精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即時安排了各種形式的鞏固。整個環(huán)節(jié)以活動和讀為主線,形象生動,充滿情趣,促使師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新課學習,掌握識字方法,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p>
(四)回歸文本,感知文意。
1、指名分角色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講講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根據語文學科特性,即“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學習原則,安排了把“生字寶寶”帶回到文中去讀,并要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這樣不但及時鞏固強化了新知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p>
一句話的教學設計篇五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句、無、脫、算、場、總”等13個生字;會寫“丁、無、術、以、及、訴、句、總” 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認真傾聽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的小朋友褲子印上兩道油漆杠杠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fā):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不能只聽半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游戲導入,讀題質疑
同學們,今天上課前,老師來和大家玩一個游戲放松放松,好嗎?這個游戲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師說出上半句,看誰能猜出老師下半句想說什么?看你們想的和老師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1、做完作業(yè)要——
2、過馬路要——
3、吃飯前一定要——
4、上課的時候要——
這個游戲好玩嗎?其實,大家剛才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對的,可惜只有少數(shù)同學猜中了老師要說的話,我們只有用心去聽別人把話說完,才能知道別人究竟想說什么。
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就不這樣,他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1課《只聽半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生字開花
經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的小腦袋都把這些生字記住了嗎? 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生字開花。
1、點學生讀。
2、開火車讀。
三、合作探究,感悟交流
1、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和這么多的生字交上了朋友,認識他們之后,咱們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是不是讀得更通順,更流利了。
2、誰能來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從第一小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兒? “無論聽誰講話,都只聽半句。”
你從哪兒看出來這個男孩兒總是不聽完別人的話? 無論……都……
3、帶著問題讀課文第2—4小節(jié):文中寫了小男孩兒都聽了哪些人講話?我們來開火車讀課文。
集體反饋:奶奶、爸爸、老師……(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 奶奶說了什么?
奶奶告訴他:“天冷了……”
(2)、奶奶的說完了嗎?(沒有)那么你覺得奶奶有可能要說什么呢?我們一起試著把句子補充完整。
奶奶告訴他:“天冷了,要多穿一件衣裳?!?奶奶告訴他:“天冷了,不要到外面去玩。” 奶奶告訴他:“天冷了,你要多運動運動?!保?)、小男孩兒是怎么回答的?
“知道了,知道了,我已經加了一件衣裳?!?他說這句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真啰嗦,我都已經知道了。)誰能讀出這樣的心情?
(指導學生讀出小男孩兒的性急,體會他想當然的性格。)
4、還有誰說了什么?小男孩兒當時是怎樣聽的? 爸爸說:“瞧你這道算數(shù)題……”
老師告訴大家:“明天的電影是上午的兒童場……” 誰能來補充完整爸爸和老師說的話?
5、你們的想法可真多!可是,文中的小男孩聽話卻只聽了半句——這可真是一個又頑皮又沒有耐心的孩子。
6、小組內分配角色,練讀奶奶、爸爸、老師和小男孩兒的對話。
7、小拓展:同學們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師說的話他只聽半句,在生活中還會有誰和他說話,他只聽半句呢?
8、終于有一天,他鬧笑話了。
園丁叔叔想告訴他什么?誰能把園丁叔叔的話補充完整?(1)如果他能耐心地聽完園丁叔叔說的話,結果會怎么樣?(2)小男孩鬧出笑話的原因是因為什么?(他只聽半句)
9、小結:
這真是一個“只聽半句”的小男孩,奶奶講話,他——只聽半句;爸爸講話,他——只聽半句;老師講話,他——只聽半句;園丁叔叔和他說話,他也——只聽半句;結果,鬧出笑話??墒?,這怪誰呢?——只怪他聽話“只聽半句”。他在生活中還會鬧出什么笑話呢?你們在生活中會這樣做嗎?(不會)那你會怎么做呢?(我們要聽別人把話說完。)
10、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聽人說話要聽明白,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板書:我們要用心傾聽,把話聽完整。)
四、拓展探究,懂事明理
1、同學們,這個小男孩只聽半句的習慣好嗎?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2、同學們想象一下,經過這次教訓,他后來變得怎么樣了呢?(有耐心地聽別人把話講完,不會再想當然,聽話也不會只聽半句了。)
這也是大家通過這個故事所學會的道理。
3、小結:
老師相信,課文中的小男孩兒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同學們也會因為他的故事來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孩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