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量子物理新進展第三版篇一
摘 要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建校50周年之際,文章作者對近年來中國科大在高溫超導物理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情況作一介紹,包括新型高溫超導材料探索研究和高溫超導機理實驗研究.在新型高溫超導材料探索研究方面,文章作者首次發(fā)現(xiàn)了除高溫超導銅基化合物以外第一個超導溫度突破麥克米蘭極限(39 k)的非銅基超導體――鐵基砷化物smo1-xfxfeas,該類材料的最高超導轉變溫度可達到55k;中國科大還成功地制備出大量高質(zhì)量的超導化合物單晶,包括nd2-xcexcuo4,naxcoo2,cuxtise2等.在高溫超導機理實驗研究方面,中國科大系統(tǒng)地研究了smo1-xfxfeas體系的電輸運性質(zhì)給出了該體系的電子相圖;發(fā)現(xiàn)了在電子型高溫超導體中存在反常的熱滯現(xiàn)象和電荷-自旋強烈耦合作用;在naxcoo2體系中也開展了系列的工作,并且首次明確了電荷有序態(tài)中小自旋的磁結構問題;此外,還系統(tǒng)地研究了cuxtise2體系中電荷密度波與超導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高溫超導,鐵基砷化物,自旋-電荷耦合,電荷有序,電荷密度波?おお?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research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お?
chen xian|hui?k??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お?
abstractto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brief review is presented of recent research on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search for new high|tc material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led to our discovery of the fe|based arsenide superconductor――smo1-xfxfeas, which is the first non|copper|oxide superconductor with a transition temperature beyond the mcmillan limit(39 k), while the highes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n this system can reach 55 k.a variety of superconducting single crystals including nd2-xcexcuo4, naxcoo2 and cuxtise2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we hav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of the smo1-xfxfeas system and proposed a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phase al thermal hysteresis and spin|charge coupling have been found in electron|type high|tc the naxcoo2 system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small magnetic moment in the charge ordered state has bee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ge density waves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cuxtise2 system has also been studied.??
keywords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fe|based arsenide, spin|charge coupling, charge ordering, charge density wave
引言??
上世紀80年代末,高溫超導銅氧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引發(fā)了全球研究高溫超導的熱潮.至今,高溫超導的研究已經(jīng)有22年的歷史,在20多年的廣泛研究中,人們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理論方法.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jīng)有許多很好的理論模型,但是高溫超導機理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許多實驗的結果還存在爭議.??
銅氧化物的奇特物理源自于電子的強關聯(lián)效應,而且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強關聯(lián)效應是普遍存在于物質(zhì)之中的,尤其是在d電子和f電子化合物中最常見.高溫超導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認識高溫超導電性本身,而是要理解強關聯(lián)效應背后所有的物理現(xiàn)象以及如何建立研究強關聯(lián)體系的范式.因而強關聯(lián)體系中的超導現(xiàn)象也就成為高溫超導的研究范圍,并且吸引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我們的工作的重點就是圍繞新的高溫超導材料以及強關聯(lián)超導材料開展的.??
這里我們將分為兩個方面來介紹我們的工作進展,即新型高溫超導材料探索和高溫超導機理實驗研究.?? 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
2.1 新型高溫超導材料探索??
2.1.1 新高溫超導體的發(fā)現(xiàn)??
1986年,ibm研究實驗室的德國物理學家柏諾茲與瑞士物理學家繆勒在層狀銅氧化合物體系中發(fā)現(xiàn)了高于40k的臨界轉變溫度[1],隨后該體系的臨界溫度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了163k(高壓下)[2].該發(fā)現(xiàn)掀起了全球范圍的超導研究熱潮并且對經(jīng)典的“bcs”理論也提出了挑戰(zhàn).德國物理學家柏諾茲與瑞士物理學家繆勒也因為他們的發(fā)現(xiàn)獲得了198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從層狀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發(fā)現(xiàn)以來,人們一直都在致力于尋找更高臨界溫度的新超導體.然而到目前為止,臨界溫度高于40k的超導體只有銅氧化合物超導體.在非銅氧化合物超導體中,臨界溫度最高的就是39k的mgb2超導體[3].但是該超導體的臨界溫度非常接近“bcs”理論所預言的理論值[4].因此,尋找一個臨界溫度高于40k的非銅氧化合物超導體對于理解普適的高溫超導電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溫超導的機理到目前還沒有得到類似于“bcs”一樣完美的理論.在我們最近的研究中,我們在具有zrcusias結構的釤砷氧化物smfeaso1-xfx中發(fā)現(xiàn)了體超導電性[5].我們的電阻率和磁化率測量表明,該體系的超導臨界溫度達到了43k.該材料是目前為止第一個臨界溫度超過40k的非銅氧化合物超導體.高于40k的臨界轉變溫度也有力地說明了該體系是一個非傳統(tǒng)的高溫超導體.該發(fā)現(xiàn)勢必會對我們認識高溫超導現(xiàn)象帶來新的契機.??
關于電荷有序naxcoo2體系的磁結構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磁結構有兩種:一種是由美國mit實驗組提出的類似“stripe”的磁結構[52],另一種是由日本實驗組提出的有大、小磁矩的磁結構[53].通過研究磁場下角度依賴的磁阻,我們從實驗上給出了強有力的證據(jù),證明了日本實驗組給出的磁結構更加合理[54],從而解決了關于磁結構的爭論.并且我們還通過我們的結果首次確定了電荷有序naxcoo2體系的小磁矩的磁結構.另外我們還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x=0.55時,體系的小磁矩會形成面內(nèi)鐵磁性[55].該實驗進一步證明了大、小磁矩磁結構的正確性,并且表明體系的小磁矩的磁結構是強烈依賴于na的含量.基于以上兩個發(fā)現(xiàn),我們又進一步證明了,在強場下,小磁矩會發(fā)生一個磁場誘導的自旋90度翻轉,并且同時伴隨有磁性的轉變[56].至此,我們對該體系的磁結構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給出了該體系在電荷有序附近的磁性相圖.在對磁結構認識的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該體系具有很強的自旋電荷耦合,這將有助于我們理解體系的超導電性.??
2.2.4 cuxtise2體系的研究??
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tmd’s)具有非常豐富的物理現(xiàn)象.不同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可以導致迥然不同的物理性質(zhì).例如,兩維體系的電荷密度波是首先在tmd’s中發(fā)現(xiàn)的[57].電荷密度波態(tài),1t結構的tas2會在費米面打開一個能隙[58],但在2h結構的tas2中,能隙只是部分打開[59],而在1t結構中的tise2中卻沒有任何能隙的打開[60].非常有意思的是,超導電性總是在2h結構的tmd’s材料中和電荷密度波相互共存、相互競爭[61―63],但在1t結構的化合物中,卻很少觀察到這種現(xiàn)象.最近,在1t結構的cuxtise2中發(fā)現(xiàn)的超導電性進一步豐富了tmd’s材料的物理內(nèi)容[64].在不摻雜的1t結構的tise2中,體系表現(xiàn)為cdw,并且這種材料中的cdw機制到目前還在爭論中.隨著銅原子的摻雜,cdw轉變溫度會迅速下降,這種情況類似于mxtise2’s(m=fe,mn,ta,v和nb)化合物[65―68].與此同時,超導電性會在摻雜量為x=0.04出現(xiàn),并在x=0.08達到最大值4.3k,然后轉變溫度開始下降,在x=0.10時下降為2.8k.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個相圖和高溫超導銅氧化物以及重費米子體系是非常的類似的[69],所不同的是,在這里與超導相互競爭的是電荷序,而在高溫超導銅氧化物以及重費米子體系中是反鐵磁序.在1t-cuxtise2體系中存在這種普適的相圖是非常重要的,對它的研究將會給其他相關領域也帶來重要的幫助.基于以上考慮,我們系統(tǒng)地研究了cuxtise2(0.015≤x≤0.110)單晶的輸運性質(zhì)、電子結構以及低溫熱導(x=??0.55)[70―72].當x≤0.025,體系在低溫下會形成電荷密度波,并在面內(nèi)和面外的電阻率隨溫度曲線都表現(xiàn)出一個寬峰行為.隨著cu的摻雜,電荷密度波被完全壓制在x=0.55附近,隨后體系會出現(xiàn)超導電性且隨cu摻雜而增強.體系的超導電性在x≥??0.08以后開始被壓制,在cu0.11tise2樣品中,直到??1.8k都沒有發(fā)現(xiàn)超導電性.通過角分辨光電子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1t-tise2母體具有半導體類型的能帶結構,并且發(fā)現(xiàn),隨著cu摻雜體系的化學勢顯著提高,從而導致電荷密度波的壓制以及超導電性的出現(xiàn).我們還通過低溫熱導的測量確定了該體系的超導為單帶的s波超導.??
小結??
以上介紹了我們在高溫超導領域的最新進展.我們不但在高溫超導銅基化合物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新超導體研究中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尤其是在新的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研究方面.?オ?
參考文獻
[1] bednorz j g, muller k .b, 1986, 64: 189
[2]gao l, xue y y, chen f et a.b, 1994,50:4260
[3]nagamatsu j, nakagawa n, muranaka t et , 2001, 410: 63
[4]mcmillan w ., 1968, 167: 331
[5]chen x h, wu t, wu g et , 2008,453:761
[6]kamihara y et ., 2008, 130: 3296
[7] dong j et , 2008,0803:3426
[8] cruz c et , 2008,0804:0795
[9]ren z a et , 2008,0803:4283v1
[10] boeri l et , 2008, 0803:2703
[11] cao c et , 2008, 0803:3236
[12] dai x et , 2008, 0803:3982
[13] ma f, lu z , 2008, 0803:3286
[14] onose y, taguchi y, ishizaka k et a.lett., 2001,87:217001
[15] hagen s j, peng j l, li z y et a.b, 1991,43:13606
[16] seng p, diehl j, klimm s et a.b, 1995, 52: 3071
[17] jiang w, mao s n, xi x x et a.lett., 1994,73:1291
[18] jiang w, xu x q, hagen s j et a.b , 1993, 48: 657
[19] wang z z, chien t r, ong n p et a.b, 1991, 43:3020
[20] yang h s, chai y s, liu j et a c , 2004, 403:203
[21] fournier p, jiang x, jiang w et a.b, 1997, 56:14149
[22] brinkmann m, bach h, westerholt .b, 1996, 54:6680
[23] fournier p, mohanty p, maiser e et a.lett., 1998, 81:4720
[24] brinkmann m, rex t, stief m et a c , 1996,269: 76
[25] dagan y, qazilbash m m, hill c p et a.lett., 2004, 92:167001
[26] armitage n p, ronning f, lu d h et a.lett., 2002, 88: 257001
[27] yuan q s, chen y, lee t k et a.b, 2004,69: 214523
[28] kusko c, markiewicz r s, lindroos m et a.b, 2002, 66:140512(r)
[29] luo h g, xiang ., 2005, 94: 027001
[30] anderson p ., 1991, 67:2092
[31] varma c m, abrahams ., 2001, 86:4652
[32] wang c h, wang g y, wu t et a.b, 2005,72:132506
[33] thio t, thurston t r, preyer n w et a.b, 1988, 38: 905;thio t, chen c y, freer b s et a.b, 1990,41:231
[34] ando y, lavrov a n, segawa .lett., 1999, 83:2813
[35] ando y, lavrov a n, komiya .lett., 2003, 90:247003
[36] lavrov a n, kang h j, kurita y et a.lett., 2004, 92: 227003
[37] skanthakumar s, lynn j w, peng j l et a.b, 1993, 47:6173
[38] sumarlin i w, lynn j w, chattopadhyay t et a.b, 1995, 51: 5824
[39] li s l, mandrus d, zhao b r et a.b, 2005, 71: 054505
[40] chen x h, wang c h, wang g y et a.b, 2005, 72: 064517
[41] takada k, sakurai hiroya, takayama-muromachi e et (london), 2003,422:53
[42] anderson p ., 1973, 8:153;anderson p e , 1987, 235:1196
[43] baskaran ., 2003, 91: 097003
[44] kumar b, shastry b .b, 2003, 68: 104508
[45] wang q h, lee d h, lee p .b, 2004, 69: 092504
[46] wang y y, rogado n s, cava r j et , 2003, 423: 425
[47] wang y y, rogado n s, cava r j et -mat/0305455
[48] maw l f, wang y y, satoshi w et a.lett., 2004, 92: 247001
[49] hasan m z, chuang y d, qian d et a.lett., 2004, 92:246402
[50] li sy, louis t, hawthorn d g et a.lett., 2004, 93: 056401
[51] huang q, foo m l, lynn j w et .: , 2004, 16: 5803
[52] gasparovic g, ott r a, cho j h et a.lett., 2006, 96:046403
[53] mai yokoi, taketo moyoshi, yoshiaki kobayashi et ., 2005, 74: 3046
[54] wang c h, chen x h, wu g et a.b, 2006, 74:172507
[55] wang c h, chen xh, wu t et a.lett., 2006, 96:216401
[56] wu t, fang d f, wang g y et a.b, 2007, 76:024403
[57] wilson j a, di salvo f j, mahajan ., 1975, 24: 117
[58] pillo t et a.lett., 1999, 83:3494
[59] shen d w et :cond-mat/0612064
[60] aebi p et a.b , 2000, 61:16213
[61] valla t et a.lett., 2004, 92: 086401
[62] castro neto a ., 2001, 86: 4382
[63]yokoya t et e, 2001,294 :2518
[64] morosan e et physics , 2006, 2 :544
[65] cui x y et a.b, 2006 73 :085111
[66] di salvo f j,waszczak j .b, 1978, 17 : 3801
[67] levy .c: solid ., 1980,13: 2901
[68] baranov n v et .: , 2007,19:016005
[69] dagotto e, 2005, 309:257
[70] wu g, yang h x, zhao l et a.b, 2007, 76:024513
[71] zhao j f, ou h w, wu g et a.lett., 2007, 99: 146401
[72] li s y,wu g, chen x h et a.lett., 2007, 99:107001
量子物理新進展第三版篇二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作業(yè)題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zhì)哪個是絕對黑體()。
(a)不輻射可見光的物體(b)不輻射任何光線的物體
(c)不能反射可見光的物體(d)不能反射任何光線的物體
2、提出量子概念解決黑體輻射問題的物理學家是
(a)普朗克(b)愛因斯坦(c)玻恩(d)玻爾
3、光電效應表明()。
(a)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b)光的能量是連續(xù)的(c)光具有波動性(d)光具有粒子性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物粒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動性;
(b)光的能量是連續(xù)的;
(c)光具有波動性,但無粒子性;
(d)電子具有粒子性,但無波動性;
5、康普頓效應表明()。
(a)電子具有波動性(b)電子具有粒子性
(c)光具有波動性(d)光具有粒子性
6、若用頻率為?(波長為?)的單色光照射逸出功為a的某金屬,發(fā)生 了光電效應,其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為:()
h?12hc12?mvm?a?mvm?ac2?2(a)(b)
h?12hc12?mvm?a?mvm?ac2?2(c)(d)
二、簡答題
1、什么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波動性和粒子性如何表現(xiàn)?
第1頁
3、微觀例子(如電子)同光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它們的波動性有什么不同?
三、填空題
1、已知地球跟金星的大小差不多,金星的平均溫度約為773 k,地球的平均溫度約為293 k。若把它們看作是理想黑體,這兩個星體向空間輻射的能量之比為。
2、鉀的截止頻率為4.62 ? 1014 hz,今以波長為435.8 nm的光照射,則鉀放出的光電子的初速度為
?1m?s。
3、波長2.0×10-10m的電子的動量為總能量;波長2.0×10-10m的光子的動量為總能量;
4、動能為1.0 ev的電子的德布羅意波的波長為。
5、測定核的某一確定狀態(tài)的能量不準確量為1ev,則這個狀態(tài)的最短壽命是秒。
6、氦氖激光器所發(fā)紅光波長? = 632.8 nm,譜線寬度??=10-9 nm,當這種光子沿x方向傳播時,它的x坐標的不確定量是。
四、計算題
1、金屬鉀的逸出功為2.00ev,求:
(1)光電效應的紅限頻率和紅限波長;(2)如果入射光波長為300nm,求遏止電壓。
2、假定對某個粒子動量的測定可精確到千分之一,試確定這個粒子位置的最小不確定量。
(1)該粒子質(zhì)量為5×10-3kg,以2m·s-1的速度運動;
(2)該粒子是速度為1.8×108m·s-1的電子。
位置的不確定量為0.10 ?m,求其速率的不確定量。
4、一束動量是p的電子,通過縫寬為a的狹縫,在距離狹縫為r處放置一屏,屏上電子衍射圖樣中央最大的寬度是多少?
量子物理新進展第三版篇三
量子物理的小故事
原來量子力學是這么搞出來的(獻給學習固體物理的苦主們)來源: 宋飛 leon的日志
一
故事發(fā)生在二十世紀初的法國。
巴黎。
一樣延續(xù)著千百年的燈紅酒綠,香榭麗舍大道上散發(fā)著繁華和曖昧,紅磨坊里彌漫著躁動與彷徨。
路上走著一個年輕人,名叫德布羅意(de broglie)。在當時,這名字屌得就跟你說你姓愛新覺羅一樣。事實上德布羅意的爸正是法國的一個伯爵奸內(nèi)閣部長,德布羅意正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
這樣一個不愁吃穿不愁房只是成天愁著如何打發(fā)時光的紈绔子弟自然要找一個能消耗精力的東西來度過那些寂寞的日子。這一點至今未變。
而他選擇了??研究中世紀歐洲史,據(jù)說這倒也不僅是為了裝b——中世紀史中有著很多神奇的東西吸引著他,據(jù)說。
時間轉眼到了1919,這個科學界騷動的年代。
比如,就在這一年,德布羅意突然萌生了轉系的念頭。他發(fā)現(xiàn),原來物理學中有著更多神奇的東西吸引著他,尤其是感興趣于當時正流行的:
量子論。
簡言之,他就是迷戀于當時一個很潮的觀點:光是粒子。
按說這本該不值個爛錢,因為幾百年前一個大牛牛頓就曰過:光是粒子。不過后來這個觀點被菲涅爾、泊松一群做光學的搞得很久不流行了。幾百年來,科學界正統(tǒng)的觀點是:光是波。十幾年前的一天,某君普朗克突然說:原來光還是粒子啊~~!大家本來不想鳥他,結果愛因斯坦用他的理論做著做著就做出了光電效應!這本來是物理學里的一朵烏云,現(xiàn)在突然沒了,于是學界就嘩然了。
當年的德布羅意倒并不見得對這一觀點的物理思想有多么深刻的見地,按他的理解,光是粒子就是在說原來牛頓是對的我們被后人忽悠了。或許一時沖動,年輕人告別了中世紀歐洲史,告別了奢侈糜爛的生活,來到了一派宗師朗之萬門下,說:請您收我念phd吧。
二
歷史上,郎之萬為什么給德布羅意offer已經(jīng)很難說清,德布羅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讀他的phd也已經(jīng)很難說清。白駒過隙,五年說過就過了。作為歷史系中世紀歐洲史專業(yè)的德布羅意,發(fā)現(xiàn)轉到物理系以后的確力不從心。
當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如何搞定那篇令他蛋疼的畢業(yè)論文,算是對青春一個交代。
這個問題讓他輾轉反側很多年。畢不了業(yè),煩!德布羅意只聽愛因斯坦那幫家伙一直念什么光是粒子還是波??普朗克早不念了,他不堅定,已經(jīng)完全拋棄自己當初的量子假設,轉回去做經(jīng)典了。波呢,還是粒子?粒子呢,還是波?還是是粒子又是波
呢?畢不了業(yè)啊,煩!
糾結五年終于過去了。抓?。保梗玻吹奈舶?,德布羅意終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不計封面,論文只有一頁之多一行。遙想在那個沒有槍手、沒有萬方的時代,這已經(jīng)是不容易了。
他的一頁紙的論文反復而執(zhí)著地論述粒子是波波是粒子,說來說去就一句話: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粒子未必不能是波。光既然可以既是粒子又是波,別的粒子干嘛不行?
波的波矢和角頻率與粒子動量和能量的關系是:
p=h/(2*pi*k), e=hv
這是他的論文里出現(xiàn)的唯一兩個公式,其他主要是議論和感想。
其實,就這兩個公式也是從愛因斯坦發(fā)表于1905年那篇《光電效應》中借用而來的。
很難想象這樣一篇博士論文是怎樣通過答辯的。
正式表決之前,德布羅意的老板也就是朗之萬得知,論文評審委員會的六位教授中的三位表示一定會投反對票。
本來在歐洲,一個學生苦讀數(shù)年都那不到學位是很正常的事情,更別說一個來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這一點也至今未變。
然而,偏偏德布羅意的父親又是一位權高望眾的內(nèi)閣部長。名門之下,德公子寒窗五年,最后連一個ph.d都沒拿到,雙方豈不都很沒面子?
情急之中,朗之萬往他的一個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
也許當初的朗之萬只是礙于情面想幫德布羅意混得一個phd,然而事實上,這一封信卻改變了科學史。
三
這封信的收信人是愛因斯坦。
信的內(nèi)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愛因斯坦閣下:
在我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經(jīng)攻讀了五年的博士學位,如今即將畢業(yè)。給你看他的畢業(yè)論文!當中有一些想法??我覺得很新鮮??
??請問您怎么看?
另,該研究生的父親是弊國的伯爵,內(nèi)閣的**部長??
若您??將來您來法國一定會受到最隆重的接待!
朗之萬
就是說,如果您不肯給個面子,以后就甭來法國了。
不知愛因斯坦是出于知趣呢,還是出于因為自己當年的離經(jīng)叛道產(chǎn)生的惺惺相惜,對著這滿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的文字盯了半天,他很客氣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說:it is interesting.在英語里,interesting一般用于描述一種想說它好卻說不出怎么好所以不知怎么說才好的微妙狀態(tài)。此時的愛因斯坦已頗有威望,既然他都說interesting了,評審委員們也就心領神會了。
終于,化險為夷。
浪蕩子弟德布羅意就這樣拿到phd,回去炫耀去了。
按照當時歐洲的學術
傳統(tǒng),朗之萬需要將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分寄到了歐洲各大學物理系。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事情會就此了結,以為德布羅意那篇“很有趣”的博士論文在檔案堆里從此埋沒。
然而歷史總喜歡以不確定性原理來開玩笑。而這個玩笑順帶著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在朗之萬寄出的博士論文中,有一份來到了維也納大學。
四
1926年春,維也納。
當時在維也納大學物理系老大是德拜,他收到這份博士論文后,把它交給了他的組里面一位已經(jīng)年屆不惑的老講師,說:回去看了下次組會講下。
想一想,一大把年紀了還在講臺上晃蕩,其學術生涯多么朦朧而慘淡。德拜將任務交給他時說:
“你現(xiàn)在研究的問題不重要,不如給我們講講德布羅意的論文吧?!?/p>
這位講師的名字叫做:
薛定諤
在接下來的兩周里,薛定諤仔細的讀了一下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其實從內(nèi)容上來講根本就用不上“仔細”二字,薛定諤的這篇論文只不過一頁之多一點,公式也不過就兩個而已,并且是已經(jīng)在愛因斯坦發(fā)表的論文中出現(xiàn)過的。
然而論文里說的話卻讓薛定諤一頭霧水,薛定諤只知道德布羅意大講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則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不知所云。
兩周之后,薛定諤硬著頭皮把這篇論文的內(nèi)容在seminar上講了一下,講完之后,聽這也是云里霧里,而老板德拜則做了一個客氣的評價:
“這個年輕人的觀點還是有些新穎之處的,雖然顯得很孩子氣,當然也許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總該有一個波動方程吧!”
多年以后,有人問及德拜是否后悔自己當初作出了這一評論,而沒有自己埋頭深入,德拜自我解嘲的說:
“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評論嗎?”
德拜建議薛定諤做一做這個工作,兩周以后seminar的時候再講一下。
僅僅兩周,世界為之一變。
薛定諤再次出現(xiàn)在seminar上講解德布羅意的論文的時候,他宣布,他為德布羅意的“波”找
了這樣一個方程。
這個方程就是“薛定諤方程”!
當然,在薛定諤方程誕生之初,沒人真正把這給德布羅意的“波”生搬硬套上的方程當回事。常識是:德布羅意的那篇論文已經(jīng)是學界公認的垃圾了,而從垃圾里翻出來的自然如同垃圾。當時還有一首打油詩諷刺薛定諤和他的方程:
歐文的psi,算來真靈通; psi是個啥,沒人看得懂。
psi是薛定諤方程中的波動變量,歐文是薛定諤的名字。
“這貨不至于是
個雞肋吧!”他想。
薛定諤的故事似乎要再一次陷入平庸,然而平庸往往是正醞釀奇跡的緣由,只因人對平庸的不甘。
五
如果把上世紀初的物理學比作一潭湖水,前面的故事都好比湖水深處的**——湖的表面卻是風平浪靜。
縱觀兩年以來的物理學界:哥本哈根已然成為量子理論界的“屠龍”——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理論的啟發(fā)下,哥本哈根學派掌門人一代宗師玻爾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核心原理”,成功解釋氫光譜。1925年,玻爾的得意大弟子海森堡進一步提出了描述氫原子軌道的理論。那個年代,沒有線代,沒有數(shù)學物理方法,精通數(shù)學的物理學家本來屈指可數(shù),就連數(shù)學很強的海森堡本人也并未必知道同時代那些數(shù)學家在搞什么飛機。在他的理論出爐之后,學弟玻恩悄悄地告訴海森堡大師兄你用的東西在數(shù)學里叫:矩陣。
于是,矩陣力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天下大變,僅一步之遙。
此時的薛老師正帶著他的情婦在阿爾卑斯山滑雪。
不知是大自然的唯美風景還是身邊的溫香軟玉,冥冥之某種存在,給予薛定諤靈感。在“那兩周”的最后幾天里:
他從方程中得出玻爾的氫原子的解!
六
倚天一出,四海皆驚。
沒人再敢把薛定諤的方程當扯淡了。
哥本哈根學派的掌門玻爾大為驚駭,急信至維也納把薛定諤邀請到哥本哈根,切磋量子之精妙。
然而讓玻爾遺憾的是,“切磋”了十天,不知因哥本哈根那幫子哥們兒的數(shù)學太強了還是薛定諤的數(shù)學太挫了,反正兩個人根本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在一場令人疲憊不堪又毫無結果的“哥本哈根論劍”之后,波爾悻悻地目送薛定諤回到維也納。
薛定諤堅持努力工作,不久,矩陣力學和他的波動方程在數(shù)學上被證明等價。
“倚天”“屠龍”,合鑄為一。
在此之后,薛定諤不斷試圖從更基本的原理和假設出發(fā)導出更基本的方程,但始終沒有成功。不久他終于對這一切失去了耐性:他也轉系了,去研究“生命是什么”。
歷史繼續(xù)著它的歷史劇,不懂數(shù)學的德布羅意和薛定諤秒殺了那一年的諾獎,成為了鬧劇中的主角。
按這故事的尿性,該是尾聲了。
在這一讓人啼笑皆非的歷史中,上帝還是保留了某種程度的公正。
薛定諤得出它的波動方程僅在海森堡的矩陣力學的的誕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這個玩笑開得更大一點,讓薛定諤在1925年之前就導出薛定諤方程,那恐怕矩陣力學就根本不可能誕生了。(波動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論是為大多
數(shù)物理學家所熟悉的,而矩陣在當時則幾乎沒人能懂。)如此則此前在量子領域辛苦奮斗了十幾年的哥本哈根學派就真要集體吐血、暴斃而亡了!
薛定諤方程搞出了薛定諤方程,卻到死都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方程微妙,而對方程的解釋也是錯誤的——正解為哥本哈根學派的玻恩作出。玻恩的解釋讓物理學界另一位大師——愛因斯坦極為震怒,他至死念念不忘“上帝是不擲篩子的”,此為后話。
而更為基本的物理,薛定諤試圖獲得而無力企及,則是有根本哈根學派的另一位少壯派弟子——狄拉克做出的。狄拉克領袖群倫,同克萊默、約爾當,也包括后來的魏扎克和伽莫夫、朗道等幾代物理學家的努力,不斷對理論進行修繕,最終確立了量子論的正統(tǒng)解釋,史稱“哥本哈根解釋”。
量子力學的殿堂終于建立起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