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讀后感的寫作可以幫助讀者總結和梳理自己的思路,進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書中的內容。在撰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將書中的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下面是一些精選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一
終于懂得為什么我一直不想翻開這本書。確實一直不想翻開,知道讀了會感到壓抑。最終還是讀完了,如愿以償?shù)貕阂?,但不止于此,還有憤怒。
思琪是一個美好的少女,正如現(xiàn)實中的林,但沒有攻擊性。不全是因為她的天性,也因為后天她的父母也只教她bealady。
沒有攻擊性,就沒有生命力。再多的才華,再多的美貌,都好似脆弱的琉璃燈,不堪一擊。這種攻擊性當然是指對外的,匹夫尚且有一怒,不能把什么都忍下來,向內殺死自己。
當然,沒有攻擊性不代表她就活該被欺侮。我們的世界不是童話,不是有花香鳥語小仙女的粉紅色水晶球,這個世界的珍貴就在于它很完整。惡也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我們盡可能地消除惡,但惡永遠存在。如果沒有了惡,也就不存在善。既然如此,那么生為玫瑰花就必須長出刺來。才能保護好自己,保護好他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二
看完這本書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它寫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是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卻又諱莫如深的事情。用最沒有感情最客觀的幾句話好像可以把整本書描述完,補習班國學老師利用自身職權誘奸,強暴,性虐待女學生長達幾年的故事。
但我真的不想用上面的簡短的幾句話去描述這本書。讀完這本書以后內心是掙扎的。王小波說:“我活在這世上,無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兒有趣的事兒。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兒也不讓你遇到?!?/p>
但如果遇到或聽到的是這樣的事兒呢?
文中伊紋姐姐對依婷說:怡婷,你才十八歲,你有選擇,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從沒有小女孩被強暴;假裝思琪從不存在……。
作者在書中用精美的工筆或者記者訪談中極力強調這幾年是有愛的。是女學生愛上國學老師誘奸犯的故事。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明明就是老師的謊言,用最美麗的文學語言掩蓋他最慘暴的獸性行為。
只是,我們有為房思琪或者林奕含想過嗎?
那些幸存下來的人過著怎樣生無可戀的生活,只有當事人知道。那種無力感和羞恥感,也迫使女性閉上了自己的嘴,就像文中一句扎心的話:并不是你的錯,痛苦卻要你余生承擔。
在她的書中或者她的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學功底,她用譬喻,她用修辭,她用無比美好的文字去描述這樣一件事情,她真的想要掙扎地走出陰影。但這種痛苦,這種明明知道是錯誤的東西,卻需要自己認為這就是愛,假如這種錯誤的感覺一直存在也行呀,但現(xiàn)實總是更加殘忍地紕漏事實。正如書中另外一位人物小琪,她好不容易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接受丑惡,到最后連丑惡都要把她拋棄。
在房思琪看來,李國華老師即是她所向往的文學的集大成者,又是誘奸少女的強奸犯。當兩種極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人身上時,導致李國華的形象對于房思琪來說,一直是兩極撕裂的。所以便有了因為愛,所以可以忍受甚至原諒。甚至哪怕房思琪可能想到李國華對自己就是玩弄不恭,就是用文學來作為施暴的借口,可能她自己出于對文學的信仰,外加自己高度敏感的自尊心,把自己的愚行看作為了文學而殉節(jié)獻身,而這種殉節(jié)或獻身維護的是她構建的、高度文藝化的“李國華”的形象。一旦房思琪承受的痛苦超過了閾值,或者干脆是領悟到其實一切都是自己貧乏無力的自我欺騙,那么等待她的,要么是崩潰,要么是幻滅。
林奕含寫:
我寧愿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jīng)過痛苦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tǒng),討厭公主和王子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
所以伊紋姐姐還對依婷說:
你也可以選擇經(jīng)歷所有思琪曾經(jīng)感受過的痛楚,學習所有她為了抵御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從你們出生相處的時光,到你從日記里讀來的時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學,念研究所,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也許會被退學,也許會離婚,也許會死胎。但是,思琪連那種最庸俗、呆鈍、刻板的人生都沒有辦法經(jīng)歷。你懂嗎?你要經(jīng)歷并牢牢記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欲望,你要緊緊擁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書中房思琪,劉依婷,和伊紋姐姐應該都是林奕含內在思想的體現(xiàn),她真的有抗爭過。
真正的悲劇,不是林奕含被誘奸后選擇了自殺,而在于在她被誘奸后的13年里,依然沒人能幫助她走出陰影,她想要努力活著,她和內心的自卑感抗爭了13年,卻還是失敗了。
她的這本書好像古代的“死諫”,希望這本書真的可以幫助到一些人吧。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三
這本書傳達出來的東西是強奸犯多么可惡,小女孩一輩子就完了多么慘,利用煽情代替思考。其實這種思想觀念是沒有太高價值的,它沒告訴你們到底怎么保護自己,沒告訴你即使遇到這樣的悲劇你也同樣干干凈凈活得精彩。主題依然囿于被侵犯者被毀掉是個十足的可憐蟲。
她不是錯了才被侵犯,而是被侵犯才犯了錯,很多人不愿意提起她的錯,不代表這個錯誤就不存在。當我們的不勇敢以及可憐的自尊心干擾了正常生活甚至發(fā)展成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時,那么我們的軟弱和自尊就是僅次于侵犯者的一種錯誤。只有大膽面對這樣的錯才能減少犯同樣錯誤的幾率,而不是一有人接開這個傷疤就用一套“反被害者有罪論”或“男女對立論”互相攻擊,比如李星星事件里很多人就容不得半點猜疑即使有著明確的證據(jù)。
施暴者固然可恥,固然要被嚴懲,但即使他們得到應有的懲戒,在女孩自己已經(jīng)認為自己失去所謂的清白變得骯臟不配被愛的前提下,他們的懲戒又有什么意義?全世界都把施暴者當做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嚴懲,并把被害女性當做無比可憐一輩子都毀掉的可憐蟲,這并不是保護,這是讓女性無法真正痊愈的原因,讓女性忘不掉她們痛苦的經(jīng)歷。
我認為這本書意義所在是教會孩子以及家長要有防范意識,要小心身邊每一個潛在危險分子不被外表欺騙,告訴這個世界的確有這種悲劇在某個角落發(fā)生,而不是一味強調共情,聚眾呼喊侵犯者多么可惡,被侵犯者多么慘。小說的出版并不能減少李國華的誕生,這種煽情drama式的反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四
期末事情很多,但不知道為什么又拿起房思琪讀了一遍。韓麗珠是對的,她寫得太漂亮了,不止是寫思琪還有伊紋長相出身那種同人文式的漂亮,以及與之伴生的對怡婷的殘忍,更是遍布全文的那種裝飾性的漂亮。我明白她,要掖好每一個書角,燙平每一個褶皺,直到修辭之間沒有空白沒有曖昧,也沒有把柄才行。
網(wǎng)上的討論均質地流過,從一個話題奔向另一個話題,而那場關于林奕含是否脆弱的爭論一直停在我心里。只是放在那里,久了也會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脆弱的概念本身就是千人千面,而勾連出的全是林奕含的文學以外的東西,那些在生活的“正確性”(費蘭特語)之上附著的概念。而她一半身體在書里,一半在書外,不知道要不要探出頭來。
我想到一個畫面,當林奕含寫完這本書,劃下最后一個句點時,她心里一定是有一點快樂的。她知道這部作品是什么樣的分量,她將被閱讀、被感知、被稱許。不是功利,是創(chuàng)作者的天性。正是這一點快樂讓我心痛不已。不得不用比喻的話,用一個思琪的比喻,它就像李國華胸口凸出的那顆肉芽。
樂園中天使、傀儡和被放逐者。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樂園,沒有一處縫隙。
文學是粉飾黑暗的蠟筆,而思想是受難者的裹尸布。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幼女被性侵的悲劇,而是潛藏在這個精致社會蛋殼之內的爛瘡。小男孩不會被侵犯嗎,性從業(yè)者不會被侵犯嗎,一家人內部不會被侵犯嗎……正如n號房間所掀開的一角,人關于性的欲望,在社會文明的束縛中,被成倍的放大,甚至夾雜著倫理與道德的失禁,像一個潘多拉的盒子,一打開,就只能越陷越深。
而我們自己也信以為真,把社會上新長出來的爛瘡微笑地掩飾下去。光明之下的土地,成為了日后的鄉(xiāng)愁。此刻,每一秒都有人在死去,又有人降生,有人在昏暗的小旅館窺探自己內心的秘密,也在覬覦他人的秘密。
不斷有人在發(fā)聲呀,不斷有新聞在報道呀,不斷有人在咒罵呀。
就像我們習慣了喜劇,在悲劇偶爾上演時,也永遠對悲劇里的痛苦缺乏想象力,間或言辭刻薄,間或選擇沉默的逃避,間或擁有微博熱搜一般的記憶。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樂園,沒有一處陰影,每天,太陽都照常升起。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五
“我要問的是,所有這些學中文的人,包括我,包括胡蘭成,包括李國華,我們都知道人言為信。我甚至今天沒有要談到所謂大丈夫,所謂仁,所謂義,所謂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浩然正氣,沒有,我要談的是比較小情小愛的。
我們認為一個真正的文人應該有的千錘百煉真心,到最后回歸只不過是食色性也而已。所以我在這里要問的,甚至不是藝術它可不可以是不誠實的,不要問思琪她愛不愛,思琪她當然是愛的,我甚至相信李國華在某些時刻,他是愛的。但是他不是愛餅干,愛曉奇,或是愛思琪這些小女生,他愛的是自己的演講,他愛的是這個語境,他愛的'是這個場景,他愛的是這個畫面。
“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六
2020年4月27日是作者林奕晗去世三周年的日子,在看這本書之前看過很多相關的報道,關于作者這一生與性侵斗爭的故事,站在受害人的角度告訴了大家她當時茫然扭曲的想法,不斷催眠自己性侵是老師對她的愛。也正是因為得知真人真事的存在,讓我遲遲不敢打開這本書,好像就可以不面對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悲劇。
三年過去了,網(wǎng)友們對這本書的文筆還是贊不絕口,看完之后我一邊驚訝她的文筆,一邊驚嘆她的人生。思琪也曾問過她的媽媽,“我們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倍繈寢屨J為思琪還小,不需要接受性教育,懂事的林奕晗沒有直面揭穿房媽媽的回避,只是在書中輕描淡寫的敘述“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p>
我不禁天真的想著,如果當時房媽媽細心點,敏感點,關心思琪,她是不是就會放下強烈的自尊心跟媽媽坦露心聲?書中另一個主人公劉怡婷,大概是林奕晗在正常精神狀態(tài)時的幻想伙伴--以另一個自己的身份切入將故事細細道來。
“生活里有電影,電影里有戲劇。生活里也有戲劇。”思琪并不孤獨,她還有伊紋姐姐,這個命運同樣坎坷的弱女子,二十多歲嫁給了有錢的錢先生還以為自己嫁給了真愛,錢先生不是不愛她,只是他喜歡喝酒,一喝醉就會打人,從此伊紋姐姐苦不堪言。不論春夏秋冬都是穿著高領長袖,生怕別人知道這個公開的秘密。
林奕晗表達方式十分的細膩,每個人物的心理活動在想什么,聯(lián)想什么,事實上又發(fā)生了什么事都寫得合情合理,細膩通透。
“老師喜歡她的羞惡之心,喜歡她身上沖不掉的倫理,如果這故事拍成電影,有個旁白,旁白會明白地講出,她的羞恥心,正是他不知羞恥的快樂的淵藪?!睂懙叫郧?,仿佛事情就在發(fā)生在眼前,那種禽獸行為即使是文字敘述,都讓我有種想吐的感覺。更別提林奕晗在寫作過程中要反復的回憶,咀嚼,用詞,造句……除了心疼,更多的是不忍。
這本書清楚的表達了人性,鄰居們明知錢先生有家暴行為還介紹伊紋給錢先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房媽媽認為如果老師和小女生發(fā)生關系,那個女生就一定是騷貨?!白宰鹦耐且桓鶄藗旱尼?,但是在這里,自尊心會縫起思琪的嘴。”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七
個人眼界有限,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著眼點卻有不同,李國華,一個骨子里自卑有自大的人。
李國華也許曾經(jīng)因為受到規(guī)矩約束,又或者沒那么自信而只能混“儒雅”人設的老師,但是人紅就忍不住地膨脹。因為補習班紅了,人自信了,也更加忍不住賣弄自己,拜訪一維伊紋的時候,跳過一維伊紋家客廳里不認識的“好多西洋美術”,對于熟悉的玉雕觀音大談特談,真的是“話語本能地在美女面前膨脹,想陽具一樣”,這倒更像是一個骨子里自卑有自大的人。想到他后面因為被曉奇(李國華欺凌過的女孩)威脅轉而將房思琪蟹綁、拍照,從而將房思琪直接逼瘋,這種被逼著露出真實面目的男人,真是一個偽善的惡心男人。
語言,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描繪時間至善至美之事,也能成為作惡的工具。
不得不感嘆語言的蠱惑力,能將邪惡且惡心的行為描述成完全不同的、甚至浪漫的故事。李國華在逼迫思琪的時候,又不斷地通過自己引以為傲的文學知識給思琪洗腦,這可不就是生理欺凌和精神暴力同時進行!一個受害者如果完全被洗腦了,那么她就真的沒有什么是屬于自己的了。
人,面對無力改變又不愿接受的痛苦,總愿意選擇自欺欺人。
事實總是那么痛苦,令人難以接受。就像我本人剛失戀的時候,總會給對方找借口,他是愛我的,只是他真的忙,所以沒時間找我,給自己希望,可實際上呢,過去六個月了,他還是沒來,我還能騙自己嗎?
這本書讓我再次看到,有才能不等于人品好,高智商的人,有可能內心種著“罪惡之花”,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作為約束,這些人會傷害更多的人。另外,即使是2020年,某些標題和“美女”掛鉤,都好像跟色情、八卦掛上鉤,女人還是被某些固有觀念束縛著。性侵女性事件發(fā)生后,女性反而得不到支持和維護,往往可能是社會觀念的無形之手是扼在了女性的喉嚨。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八
國旗飄飄,陽光明媚,碩果累累,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中國有五千年文明,中國越來越強大,做個中國人是多么驕傲。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讀完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講述了4個女孩的故事,結論是在金錢和權利面前永遠都不要低頭。作者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然后自己自殺,讓社會去重視家庭暴力和兒童的問題。
這世界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總是等到作者離開世界,人們才去讀她的作品。這個社會還有個奇怪的規(guī)律,總是等到人以命相逼,才意識到事情不小。希望推動社會重視家庭暴力和,甚至推動立法,這也是林奕含在天上愿意看到得。希望這個社會不在有房思琪、郭曉奇和伊紋了,好好保護女孩和女人。
讀她的書,讓我感受她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一定很痛苦,看著她那華麗的語言不得不傾佩作者的才華,感受來自內心的勇敢和堅強還有善良。帶著好奇我去追尋她的故事,看著她美麗的芳顏、出身于名門世家,學霸,不得不覺得惋惜。希望她在天堂做一個天使女孩。
讓我想起《看見》的一句話: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掙脫,這才是活著。
人生短暫好好活著,自尊和忍耐都是有極限的,活著要有底線和原則。
該生氣的時候就該生氣,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人生的路只有自己獨自走,我們的人生應該健康快樂痛快并沒有遺憾的走完。過去了就過去了,活在當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九
不行,因為思琪很乖,她有一張犢羊的臉,她溫馴,她不會拒絕長輩。為啥李老師不選劉怡婷,不止因為她丑,更因為她會和大人叫板,她不容易馴服。
也因為思琪很聰明,因為聰明,愈加敏感,就像她自己說,別人的痛苦在她身上,就會放大一百倍,所以她有更強烈的羞恥心和自尊心,不允許自己錯了,不允許自己臟了,所以,她要繼續(xù)去李老師那里,冠以“愛”之名。
更是因為,作為文學少女的驕傲,書中的文字過分雕琢過分譬喻,這是一種內心深處的自以為是。她讀得懂陀思妥耶夫斯基,她超脫凡塵,她反過來憐憫自己遭遇的痛苦,甚至憐憫李老師,于是,她甚至主動跌入更深的深淵,上癮似地沉迷其中,正如她所說她已經(jīng)在13歲的時候死了。她的靈魂在體驗著她的肉體的苦楚,期待獲得升華。所以,當李老師最終丟掉她的時候,她徹底崩潰。肉體早已死去,當痛苦不再繼續(xù)的時候,靈魂也會死去。
林奕含的寫作那么的坦誠,那么的毫無保留,她試圖通過書寫,跟過去告別。但是,回顧這個過程,她愈發(fā)自我否定,否定那時的軟弱,否定那時的自尊,甚至可能否定了自己熱愛的文學。作為旁人,無法得知最終她決定離開的決心,正如她說,對旁人的痛苦我們總是缺乏想象力。
我自身也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曾經(jīng)覺得敏感,讓我更充分地去感受這個世界。但是現(xiàn)實告訴你,還是帶點濾鏡好。沒有濾鏡的現(xiàn)實,會讓人很絕望。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
毫無疑問誘奸未成年少女的老師是禽獸不如的敗類。但是遇到敗類,趕緊跑!頭也不回的跑!既然環(huán)境險惡,沒有人可以幫忙,那就跑啊!
當時太小,不明白不要緊,沒有能力反抗不要緊!爸媽不幫忙不要緊!長大了,再跑也不晚??!打不過就跑!現(xiàn)在跑不了就以后跑!文學不僅有那些幽幽怨怨的作品,也有《水滸傳》,也有海明威。
不要一與“性”相關,就想得太夢幻、太神秘、太骯臟。就把它當成是一個如何面對困難、災難的問題。就當自己斷了一只手。就當自己斷了一條腿。就當你是被鯊魚咬掉一條腿。鯊魚咬掉你一條腿。你不跑。
你悲傷,難過,無法接受。還要去讓鯊魚繼續(xù)咬你。鯊魚沒把你咬死,你還要自殺。那誰還能救得了你?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會遇到什么災難,但是怎么面對災難,永遠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個人非常同情作者,以及她的遭遇。她是一個善良、美麗的女孩子。對她實在不忍苛責。她沒有傷害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一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本我一直想看,但一直不敢看的書。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總是很容易觸動到人心最脆弱的部分,更何況故事中的“房思琪”、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臺灣作家“林奕含”已經(jīng)選擇與這個世界訣別了。
我想先把所有的主觀情緒拋開(盡管這真的很難),單純將這本書視為一本文學小說看待,林奕含的文字真的太特別了,且不論遣詞造句的能力、行云流水的修辭格,她的文筆帶著一種痛苦而殘酷的氣質,這一行是一把在心臟表面來回刮蹭的一把利刃,而下一行就是被尖刀劃得鮮血淋漓的皮肉。除了文筆,林奕含豐富的文學閱讀儲備也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有掉書袋之嫌。但我卻覺得無論是出眾的文筆,抑或是頂尖的文學素養(yǎng),對于寫書是一種祝福,但對于林奕含的人生卻是一種詛咒。
因為熱愛文學、熱愛語文,才讓“房思琪”被“李國華”捕獵的陷阱選中,而也因為長期地與這位“業(yè)務能力超群”的語文老師“在一起”,才讓“房思琪”的文學素養(yǎng)更加優(yōu)異。現(xiàn)實生活中的林奕含竟然需要用最恨之人教授給自己的一切去寫一本控訴此人的書,想來真是荒誕至極,悲愴至極。
書中的“房思琪”總是會忘記很多事情,突然從陌生的馬路上醒來,卻不記得之前自己在做什么,這種“解離”的情況,林奕含在她的婚禮致辭中曾描述解釋過:
所謂的解離呢,以前的人會叫它精神分裂,現(xiàn)在有一個比較優(yōu)雅的名字叫作思覺失調。但我更喜歡用柏拉圖的一句話來敘述它,就是靈肉對立。因為我肉體受到的創(chuàng)痛太大了,以至于我的靈魂要離開我的身體,我才能活下去。
來展開故事的敘述。就好像林奕含的靈魂遠遠地望著自己破碎的軀殼,也看著自己身邊所有沒有伸出援手的人,從各種角度全面分析這種“社會性強暴”發(fā)生的原因,她,其實比任何人都看透了事件的本質。但就算是這樣,痛苦仍然不僅壓垮了她的軀體也摧毀了她的靈魂。
寫出如此有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一本書,代價卻需要一個人付出無價的生命。如果有可能,我寧愿林奕含只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那個用鮮血書寫自己人生的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二
當我嘗試去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自己能完整的看下去,結果還是中途有些崩潰。就像當時我看《人間失格》一樣,我想世界上怎么會有這種人的存在,怎么也像不明白。我不明白,就像房思琪到最后也沒能明白過來。
你要問我讀這本書有什么感受,我只能說我看著自己一步一步的隨著作者走進冰窟、掉入地獄中。這本書捧在手中很是沉重,可是當你去認真的翻閱內容時,忽然就覺得里面的房思琪很輕,很想將她捧在手心細細的呵護,她簡直沒有任何重量存在。就像當初許伊紋對劉怡婷所說的”……怡婷,你才十八歲;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思琪從來都不存在……”
假裝房思琪不存在嗎?可是許伊紋又是誰呢,劉怡婷又是誰呢。她們之間的人生到底是那里出了錯呢,以至于這個節(jié)點會活生生的吞噬掉一條可愛的生命。她是那么聰明啊……就像小酒館老板娘說的葉藏是個好孩子一樣啊。
……。
……。
許伊紋是她平行世界中的未來,劉怡婷是她平行世界中的現(xiàn)在;本來的生活模樣就是房思琪慢慢變成那個她們口中的”美麗、堅強、勇敢的伊紋姐姐?!弊聛盱o靜的回想房思琪的一生,回顧作者接受采訪時說的”:我就是要看看房思琪的人生到底是在哪里出現(xiàn)的問題,劉怡婷和的思想一樣、行為舉止一樣甚至連喜怒哀樂都一樣,可唯一的差別就在于美麗這個詞匯上。劉怡婷臉上有著小小的雀斑,而房思琪卻沒有,她長得就像她的伊紋姐姐一樣,瓷白而可愛,就如同天使……”
記憶慢慢剝離現(xiàn)實而獨立存在,林奕含在后記中寫下了這些內容。當我讀到這些美麗而脆弱的不堪一擊的文字時,渾身戰(zhàn)栗不止,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寫下這些文字時的痛苦與掙扎。
先前有個朋友知道我買了這本書,就問我這本書如何”:不怎么樣,我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人會喜歡這種有些故作聰明的語言敘述風格,總之我不喜歡?!?/p>
直到后來有一整天的時間,我想著既然花錢買過來了”:不看完,怎么對得起自己花的這些錢呢?”我向來是節(jié)約主義者,尤不喜浪費精神食糧。
于是,這一整天我什么地方都沒有去。
……。
……。
這本書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可以用”房思琪被國學補習班的李國華于十三四歲時被強暴了,許伊紋在和錢一維結婚后的很短時間內被家暴了。最后的結果是房思琪瘋了,被送進臺中精神病院,她什么都不記得了;許伊紋最終和毛毛(毛敬苑)在一起了,雖然許伊紋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但她覺得這樣也挺好的……”它簡單到可以用寥寥數(shù)語概括完……。
但相信我,這只是它的表面,就像你的衣服;當你慢慢的隨著作者的筆端沿著故事中的兩條主線走著,你最終能看到的是一種真正的真相;而很可惜的是,現(xiàn)在有太多人去喜歡看事物的表面而不去發(fā)現(xiàn)內在的涵義,就如同長相……有趣的靈魂和俊朗的外表到底那個重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王小波和李銀河的那種不多。
房思琪和劉怡婷用只有她們之間才懂得的語言說著類似的話”:皇帝的新裝、大人的皇帝的新裝……”她們一直在用她們不懂得詞匯來形容那些大人得行為,是的,她們的確不懂,否則當房思琪第一次被強暴的時候,她選擇了沉默……她曾經(jīng)小心翼翼地問過這樣地問題”:她們學校和地某個女生和老師好上了……”房媽媽連看都沒看思琪就冷漠的說道”:那她可真騷啊?!?/p>
我看到這里在想,如果當時房媽媽能夠留心女兒說的話,那該有多好啊。她一定能發(fā)現(xiàn)自己女兒神態(tài)地異樣,能夠早早地將這一切都扼殺在搖籃中,可是沒有如果,它就這樣冷冰冰地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直到把你凍的渾身戰(zhàn)栗……。
”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么你們就跟著做什么,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為你們的日子過得真是無聊……”
不知道在那里看到的這句話,當時看過一遍直到現(xiàn)在還記得,就我的記憶來說,這確實算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奇跡。今天,我想把這句話用在這本書中,為什么,因為它比較適合,適合這種美到極致便為地獄的美,它就像一種你面對死亡的時候,嘴角依舊是狠狠的翹起來,直到鮮血流滿嘴角,口水從嘴角誕出來,也要保持微笑的態(tài)度……。
房思琪在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李國華知道房思琪會保持沉默,房媽媽知道自己的女兒很漂亮很懂事就行了,劉怡婷知道房思琪和李國華好上了,但僅僅局限于知道,許伊紋曾經(jīng)有機會知道房思琪所經(jīng)歷的故事,但她還有自己的故事沒有講完……。
許伊紋的故事源自于張?zhí)睦淠保哄X一維打跑了幾個女朋友我不是不知道,今天就是窮死也不讓婉如嫁過去?!蓖袢缇褪撬麄兊呐畠?,后來他們的女兒嫁的很體面,張?zhí)烷_始把許伊紋退下去了,我想這就是在道德法律上的謀殺,如果有的話,也就是說為什么造成許伊紋后來的種種遭遇的原因并不是錢一維,那真的太狹隘了,這筆帳應該記在人類的冷漠上面:房思琪的悲劇也在于冷漠,在于這個社會對她們女孩的冷漠,否則房思琪也不會選擇默默的將這一切吞下去,所以她需要一個理由”:既然老師他說是愛我的,那么如果我也愛他的話,那么這發(fā)生的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她如是想。
這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絕對不是。
……。
……。
整個故事的語言敘述確實有瑕疵,這也就是為什么我會喜歡上這本書的原因。我不了解時,我對這種風格不甚喜歡;當我了解時,我就陷了進去。打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顏真卿的一個祭文帖,我先前在某個視頻中見到過,這個帖是顏真卿的初稿,并沒有經(jīng)過任何的修飾,因為這才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他的不完美成就了他的完美,也就是賦予了故事的涵義,字畫的內在精神……這本書也是如此。”
或許這本書的社會意義大于它的文學價值,它最讓人心碎的是以一種近乎純真的口吻來敘述地獄中的事情,它中間的反差真的很難讓人去接受和理解。這或許也就是作者想要說的”:如果可以重來一遍,我不會對過去說既往不咎,因為那太裝逼了。我會對過去的生活說聲”:滾?!弊髡吡洲群诮邮懿稍L時說過,她寫下這些東西只是因為她實在是太過于痛苦了,她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所以寫作這件事情,不是我找上它的,而是它找上我的,我每天寫上八個小時,然后就會陷入到一種無可名狀的狀態(tài)中,痛苦……無盡的痛苦,我想在這里形容我自己一個詞:幸存者。”
她不需要別人理解,因為她最終知道人類的幸福是相通的,但痛苦卻永遠不是相通的。她想說出來,只講給自己聽,講給那些不再消費房思琪的人聽,講給如今仍在痛苦中的人聽,她只是想講給一部人聽這個故事,很難過的一個故事……。
她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所以她一點點的將自己肢解開來,讓你看……。
謝謝。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三
這本書因作者自殺而進入大眾的眼球。這兩天時間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略沉重。
想起高中語文老師說過,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是把美好毀了給人看。林做到了。小思琪的美,像圣潔的天使。李老師的魔爪像一只黑手,把她拖入無底的深淵,直至毀滅。
閱讀的過程,能感受到字里行間充斥著的痛苦和糾結。在氣憤李老師無恥的同時,多希望思琪能勇敢地說不!能對家人和朋友說出李老師的行為。也希望思琪的朋友和家人能夠花點時間去關心她的異樣,多跟她溝通,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吧!
讓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讓更多的思琪免離魔爪。這也許是作者忍痛把自己的故事剖露出來的力量之源吧。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四
早有耳聞的一本書,曾被新聞推上風口浪尖的作者和書??葱侣劦臅r候就已覺夠沉重,躲著沒敢看這本書,沒想到我還是會看了這本書——在新聞熱度退了以后。
作者在寫這些的時候,內心一定安靜又失望,有道不明的失落,就像是努力了一場期待已久的考試,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傷心之后,無所適從,不那么難受,也不開心。作者的心情應該比這些更壓抑吧,對,壓抑。
我們的社會不講性。房思琪的媽媽說,性教育是需要性的人才會講。是嗎,在思琪的冗長的被剝奪的那幾年,她的父母缺位了,以至于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為什么會瘋。
誘奸,多么惡劣的手段,是的,李老師才是堅強而勇敢的,多諷刺。沉重的,沉痛的內心訴述。你不忍心讀下去,那么漂亮的女孩子,那么美那么純潔干凈的女孩子。
連心疼都覺得是殘酷的,更明白,存天理滅人欲,是多么不顧一切的虛偽的口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性教育上,我們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有很多功課需要去做,希望世上只有一個房思琪,希望,所有的為人師表是真的為人師表。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五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觀后感:花了兩個上班的時間看完了整本書,先來說說對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一點點小看法吧(讀完這本書也不敢多寫點什么,就像作者說的,無論說啥,都怕傷害到世界上無數(shù)的“房思琪”)。
房思琪:喜愛文學,是一個內心至真至純的人。在13歲的年紀,遭受了那種事情,并開始長達5年不間斷的一直遭受此痛苦和錯誤的觀念輸入,導致了后面的悲劇,在這5年里,她有試著向身邊親近的三類人說出她的故事,她的父母,因為傳統(tǒng)觀念,在聽她說出學生愛上老師的時候,應該是直接說了女孩的壞話(具體記不真切了)這是她第一次伸出求助之手;后面一起上臺北讀國中后,她和怡婷說她與老師在一起了,怡婷當時回答道:你太惡心了!這是多么傷人的話,對于一個極度壓抑并且渴望訴說的人,再一次關閉了內心的真實想法;直到在后面,在面對伊紋姐姐的時候,雖然滿腔委屈但是想到伊紋自身的處境時,她選擇了不說。以至于直到最后,整整五年一直是她一人在默默承受著來自李國華的錯誤洗腦以及傷害,直至最后的精神徹底奔潰。在看書的時候,我多么想從現(xiàn)實中去拉她一把,告訴她她所想的關于李國華的愛,全是騙人的全是錯誤的,不要輕信他的話,但現(xiàn)實是殘忍的,我什么也做不了。
劉怡婷:我感覺怡婷是書中唯一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人,至少在18歲之前是這樣的,是思琪的靈魂雙胞胎姐妹。我知道故事的一部分內容是源自于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但是不知道現(xiàn)實中是否也存在怡婷的原型。在13歲的年紀,怡婷和思琪開始了兩種不一樣的人生,她是個幸運兒,沒有被惡魔選中而免于不幸,同時她又是不幸的,在思琪的整個遭遇中,她本是離思琪最近的那個人,她有無數(shù)次機會伸出手,在思琪一個人在房里哭的時候,在思琪喝酒酗咖啡的時候,無數(shù)次的漠視,間接導致了思琪走上了最壞的一條路,所以她也是不幸的,在對方的人生中擔當如此重要的角色,在思琪瘋掉之后,她是最難受的那個人,心理關最難過。人生不是只有快樂要一起分享,要攜手共同走下去的人,不管是前路是喜是憂是平坦是坎坷,都要牢牢抓住對方的手,一起走下去。
許伊紋:雖然自身遭遇已經(jīng)很難了,在精神上最靠近思琪和怡婷的姐姐,是兩人文學的引路人。伊紋在文中仿佛是思琪長大后的對照,但是如此美麗的人和人格,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默認丈夫的家暴,每次伊紋出現(xiàn)的時候,周遭的空氣仿佛都變得寧靜淡雅,除開和錢一維在一起的時候,別的時間都是美好的,在婚姻生活中,愛并不是全部,前段時間關于家暴的新聞層出不窮,還記得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家庭施暴者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無數(shù)次的容忍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幸好,在無數(shù)次之后,伊紋選擇了放手,避免了再一次的悲劇,幸好還有毛毛在(毛敬苑),作為思琪至親至愛的姐姐,她和怡婷兩人,在這場不幸中,未來的生活都不會“美滿”,但是還好毛毛還在。
勇于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和遭遇,不止是警醒更是為自己申訴。她的出現(xiàn)以及所作為讓李國華原本的順遂的人生和計劃有了大變動,也是整個故事的轉機。希望世界上每個受到迫害的女孩子都能如曉奇一樣勇敢勇于發(fā)聲,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和之前有所不同,雖然說不至于完全推翻傳統(tǒng)的觀念,但是更多的女性選擇站起來,勇敢發(fā)聲,為自己為世界千千萬萬的女性,尋求平等的社會地位。
李國華:一個表里不一,禽獸不如的變態(tài)、畜生。雖說是一個文學形象,但是現(xiàn)在世界上確實還存在著“李國華”,我不知該如何形容這樣的一個角色,言語過激猶恐會傷害到許多人,但是看到書中他的出現(xiàn),他的言行都讓我覺得惡心,尤其是他和他的同事,以工作之便,做無恥之事。這樣的人不配當父親,若晞晞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這樣的人,不知會有怎樣的反應。記得有一句話叫做,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做了壞事的是無數(shù)的“李國華”們,他們應該也必須受到相應的懲罰。在面對曉奇制造的一系列“麻煩”的時候,李國華將自身的憤怒轉移到思琪身上,成為壓垮思琪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報復行為,可以說之滑稽搞笑,站在世俗的制高點,演技一流,所做之事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原諒我的言辭匱乏,實在找不到更多的詞來諷刺這一類的人。
最后,已一本文學作品來說說我對書的印象,書中的幾個主人公都是極具文學氣息的,書中的文字也能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也許是因為看的時間問題,對于部分的辭藻沒有理解透徹,也沒有品出許多讀者分析的那種言外之意,是自己的不足,書是極好的,作者再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把誘奸、性侵、家暴這一類的刑事問題擺著大眾面前,希望鼓勵眾多的受害者能勇敢為自己發(fā)聲,使眾多“旁觀者”能為這樣的受害者伸出自己的手幫助他們。最后的最后,雖然我只看到世界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的一面,雖然我隱隱約約知道世界上還有更多的不為人知的“事”,但是希望所有的小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六
我們這個社會上或許不缺少譴責受害者的人,卻缺少真正理解受害者、為他們奔走呼告的人。每當發(fā)生一起悲劇,在那些沉痛的聲音里,總是會夾雜著不和諧音。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便是這樣一個故事。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和書名相符的、童話般的青春故事。五十歲的已婚名師李國華學術水平不低,卻沒有師德和基本的做人品德,他精通于狩獵學生,把女學生當成婚外情的工具。優(yōu)秀的女中學生房思琪有一位情同雙胞胎的好朋友劉怡婷,后者過著優(yōu)等生的生活,前者卻因為長期遭到老師的侵犯而神智不清,成為一個瘋子。她們的“知心姐姐”,嫁入錢家的伊紋,長年承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卻礙于壓力沒有反抗。
房思琪的遭遇令人心寒,而社會上看待受害者的目光更令人齒冷。“原來,人對他者的痛苦是毫無想像力的?!弊髡哌@樣寫道。當漂亮單純的郭曉奇在被傷害以后鼓起勇氣將自己的經(jīng)歷公之于眾,以自己的血淚經(jīng)歷揭發(fā)李國華的時候,網(wǎng)絡上大部分不是聲援的回應,而是冷嘲熱諷、人身攻擊。作者沒有直接寫出社會對房思琪的看法,而是從郭曉奇這里含蓄地類比出來了她遭到的冷眼和鄙夷。
“我寧愿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jīng)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那些被毀掉了一生的女孩子,那些或許來不及發(fā)光就已經(jīng)隕落的千千萬萬個房思琪們,會把“蚌病成珠”“百煉成鋼”的病態(tài)思想敲得粉碎。不要輕視別人的痛苦,更不要假裝世界有多么美好。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七
這是一本臺灣出版的書。剛翻開第一章就看到那些太過直白的語言,有點震驚,思考著是不是發(fā)達點兒的地區(qū)性教育都是這么普遍。然而看完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這樣。至少那時的臺灣跟幾年前的大陸沒什么兩樣。
整個故事分了兩條線,一條家暴,一條性侵。很多人評價這本書都說社會意義大于文學意義??赡苁俏姨^冷漠,看書過程雖極其壓抑,但也覺得事情走到最后她們自己也有責任,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這兩個女生都長得很漂亮,大概因而也有一種別樣的虛榮心和自尊心。
家暴線的女生(伊紋)已經(jīng)是個大人了,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其中還牽扯到一個人結婚前后的反差如此巨大,談戀愛的時候卻什么都不去了解,罷了,這段暫且不提。男人每天抱著你說愛你,喝了酒就拳打腳踢,還打掉了自己的孩子。直到這時被伊紋才幡然醒悟早就應該離開。
無知的女生在愛情里的付出都是沉沒成本,這是我對戀愛最深的感悟。自己付出時間精力愛情,得到一點甜頭就會立刻自我催眠,他愛我。即便被冷熱暴力相向,第二天男人痛哭流涕道歉,無知女生百分之八九十還是會原諒,這也是中國有這么多悲劇婚姻的原因。
所以家暴線走到這一步,我無法不說是她自己太懦弱太愚蠢。
性侵線是一場自我約束道德的博弈。人壞就要壞到極致,最怕不好不壞,每天用世俗那些道理折磨自己。這個原則放在這個故事也一樣成立。被性侵的女生(房思琪)是被迫的,但是學著接受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和已經(jīng)這樣的自己很重要。接受才能反抗,不接受只會一味的自我否定。
他插進來,而她為此道歉。
后期,思琪的道德感越來越強,知道自己跟老師李國華的關系不正常,她總認為她應該愛上李國華才能逃脫內心的指責,這種自我催眠,自我拷問,自我厭惡,自我洗腦最終導致她被自己的道德感和無法自我反抗的性愛逼瘋了。
很多人看這本書都在替受害者惋惜,譴責社會環(huán)境和那些連狗都不如的牲畜。而我關注的點卻在,我們要防患于未然,但若真的發(fā)生了,怎么才能讓自己走出來??赡苓@一席話太過天真,但若本已傷痕累累,我絕不愿再給愛自己的人平添更多傷口,死了瘋了是解脫,好好活著是另一種解脫。
作者已于自殺身亡,在她去世后,她的父母發(fā)表聲明證實書中所寫即是女兒13歲時遭補習班名師誘奸的真實記錄。
希望她安息,希望她勇敢。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八
世界上有那么多書,我偏偏打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完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憤怒。整夜難眠地想著故事里看似大團圓的結局。壞人沒有得到懲罰,而思琪的人生永遠被定格。
“我不是對你失望,這個世界,或是生活、命運,或叫它神,或無論叫它什么,它好差勁。我現(xiàn)在讀小說,如果讀到賞善罰惡的好結局,我就會哭,我寧愿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jīng)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tǒng),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嗎?我寧愿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愿無知,也不想要看過世界的背面?!边@也是我的感受。
一直以來我都討厭所謂的洛麗塔情節(jié),在閱讀《洛麗塔》時我曾寫下“最近剛好也在讀李銀河,本想試圖用金西的性觀念更加包容和不帶偏見地看待整個故事,但事實是我做不到。利用認知差異占有洛麗塔,用恐懼和威脅綁架她的想法,再給予些許的恩惠讓洛麗塔深陷其中,還自認為寵愛。這是什么腦回路?在自詡為愛情和深情中,掌控才是亨伯特的夙愿,除此以外毫無溫情。金西的性觀念里有一條叫做性是一種人類本能,不能以年齡為界限劃分。即便確實如此,也不應該打著美的旗號去掠奪孩子的純真。戀童就是罪惡。沒有借口?!倍谶@本書里連所謂的溫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占有和掠奪。我無數(shù)次地想到思琪在自我厭惡中試圖和自己和解,不斷給自己洗腦這就是“愛”。讓我在惡寒中更加憤怒。
在幼稚園小孩都會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年代里,我們仍然恥于談性。而當一個個受害者終于勇敢站出來訴說時,我們依然在對女性進行蕩婦羞辱。這是個魔幻的時代。存在即合理,看不到就假裝沒發(fā)生。多巧妙的邏輯自洽。
讀伊藤詩織的《黑箱:日本之恥》時,詩織小姐冷靜客觀地從記者的筆觸講述整個故事。雖然同樣是受害者,對詩織小姐更多的是心生敬意。而林奕含的筆下,在隱忍和近乎殘忍的幽默里,無時無刻都透露著絕望。更像是黑洞,僅僅是擦肩而過都會被拉入深淵。
我們沒有資格談和解。我們只是在矯情和自我感動中找存在。
寫下這些東西,僅只是一個情緒的發(fā)泄口。我自知渺小也無法發(fā)聲,但希望女性真的能幫助女性,至少不要成為幫兇。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十九
最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邀請了著名主持人楊瀾,黑色的西服與干練的短發(fā),知性又大方。節(jié)目中,楊瀾問了黃曉明一個問題。
“這個世界上評價男人和女人有時候標準不是那么一致,你覺得女人味是誰來定義的呢?”
做一個假設,100個男人里,當問他們喜歡什么類型的女性時,應該會有不少人會回答“女人味”這三個字。那么問題來了,他們所喜歡的女人味是什么味呢?是香香的味道?還是臭臭的?或者是酸酸的?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這種“中性”風格的女生是沒有女人味的。
很多女生應該都遭遇過類似的情況,被男朋友嫌棄“沒女人味”,被父母說“沒女孩子的樣子”,被同學朋友說“女漢子”。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弱小的十三歲女孩被qj,那是這個女孩子的錯,德高望重的國文名師怎么可能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呢?小小年紀就和老師談戀愛,誰呀?這么小年紀就這么騷。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被男生s擾的金智英在另一個女子的幫助下逃脫后,反被罵“臭b子”,回到家后又被父親指責“為什么偏要去那么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么裙子那么短……”
是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時時刻刻做那個有”女人味“的乖乖女,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所以我沒有沒有達到你們心中所期望的”女人味“,你們就要批評我嘍?在《單身時代》中有這樣一段話:雖然人們用藐視、畏懼和同情的復雜眼光看待中國剩女,不過大家都普遍認為她們是時代的產物。她們生動地見證了過去30年間中國女性獲得越來越多的教育和就業(yè)機會的現(xiàn)象,這使她們并不急于結婚,或者婚姻對于她們來說并不那么重要。這些女性都是獨生女,但是大多數(shù)都受過良好教育,以事業(yè)為重。特有的生活經(jīng)歷和相對的經(jīng)濟獨立性,使她們更清楚自己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生活伴侶。
為什么“中性風”現(xiàn)在這么流行?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自我?因為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了,與其在乎別人的眼光、迎合別人,不如走自己的路,做自己。
你敢說這種我行我素,不是一種女人味嗎?蔡依林曾說過“感謝那些曾經(jīng)不看好我的人?!?/p>
輿論始終沒有放過她。后來,她變了。她開始唱“管你小眾大眾我呸”,她開始唱“看不見我的美是你瞎了眼”,她開始用歌聲與這個世界喊話”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么絕對“。神奇的是,當她不在意輿論評價時,輿論好像也放過她了。蔡依林越來越多的作品開始表現(xiàn)女性的力量,對于那些還在唱情情愛愛的歌手相比,高下立判。
從在意別人評價,躲在角落偷偷哭泣,到現(xiàn)在活出自我,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如今,蔡依林的氣場早已修煉到了一米八開外,有點不好惹。包括《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寧靜靜靜子,都是“不好惹”那一卦的。
可是,你能說這么”不好惹“的女性,沒有女人味嗎?ok,你可以說,這種女生都太強勢了,老徐話說:太強勢的女生容易吃虧。嗯?你怎么知道強勢的女生,沒有可愛的一面呢?難道女性只有“柔弱”這一個角色可以扮演嗎?房思琪因為軟弱最終自殺,金智英因為妥協(xié)患上人格分裂。
就像是每個王朝顛覆時,錯的不是帝王昏庸無道而是紅顏禍水。
房思琪在嘗試向母親求助時,母親無意識的回復讓房思琪決定不再提起這件事;金智英的婆婆口口聲聲說媳婦就是自己的親閨女,卻從來沒把金智英當做閨女過;最終砍下美杜莎頭顱的人,是女神雅典娜。
如果一個穿著性感的女性被侮辱了,肯定會有很多人評論是她的衣著打扮太招惹人的原因,而這其中肯定不乏一些女性也會這么去評判。
真的很嘲諷,關于女性身上的”枷鎖“,很多是女性自己加上去的。
都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但是不同觀念女性之間的對抗,更讓人覺得悲涼。所以,中性、強勢沒有女人味,柔弱、性感又會有危險,到底怎樣才能滿足大眾的喜好呢?這大約是一道無解的題。
那女性同胞們,既然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不如放飛自我,不去討好他人的喜好,就做那個最特立獨行的人,哪怕別人不理解、不看好,做自己,最好。
就像曉明哥哥的回答那般:每個女人,都應該由自己來定義自己的女人味。
同理,男人味也不是誰誰就可以隨意評判的,每個人都應該有專屬于自己的”味道“。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可甜可鹽,又美又颯,可嬌柔魅惑,亦可上陣殺敵,做新時代女性,做最有”女人味“的自己,做最”硬核“的女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二十
女孩,都是幸存者??吹健斗克肩鞯某鯌贅穲@》,想起小學里有個女生特別可愛,體育老師總是不理跑得更快的我,而喜歡和她聊天,甚至有時候會打她屁股。
回想起此后種種,就像路口遇到的無數(shù)個緊急剎車,很危險,可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地通過了馬路,順利長大。非常非常幸運。幸運,但并不是完全免于...大概沒有一個女孩子,可以完全免于“性”的傷害。01.小學初中都是在城里上的,家卻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好幾年的每一天都是獨自來回,家里人怕我受欺負,總是讓我把頭發(fā)剪得很短,打扮成男孩子。就這樣,有一次騎車回家,竟然有一輛自行車和我并排,那個男人猥瑣地笑著,摸住了我的胸。
我罵了他一句神經(jīng)病,飛速地騎走了自行車。
很多年,回想起那件事,我都會想,是不是當時頭發(fā)太短,短袖里面又穿著一件小背心,所以會讓那個人對我的性別產生疑惑,產生了想要驗證的沖動。
我26了才明白,那和我的外形,和我的一切都毫無關系。那一切只是因為,對方是個變態(tài)。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只是在為他掩飾,做更多的合理化而已。
02.大學之后,學會留長發(fā)和打扮,遇到了更多變態(tài),但傷害終停留在可以承受,并且過幾天就能變成玩笑的程度。
但仍然有一件事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忍不住回想“怎么會這樣”?
一位系里年長的教授,主動加了我的微信,在一個暑假里,我們幾乎日以繼夜暢談詩歌文學,當時我覺得是師長對一個還算有靈氣的學生的欣賞(當時也的確在他的鼓勵下讀了很多書,發(fā)現(xiàn)很多欣賞的新角度)。
后來聽說彼在花園和學妹接吻,又帶了幾個女學生去外地采風。想起他已經(jīng)脫落無幾的頭發(fā),以及學校里很多其他年邁教授與女學生之間風花雪月的故事。瞬間理解,你把他當成老師,他只把你當成一個“女人”。
什么“發(fā)乎情,止乎禮”,什么“傳道受業(yè)解惑”,大概都只是一種用來包裝和偽飾的猥瑣。
03.有大概在幾年前,談了很久的ex帶我去一次social,他的一位同學是某大學的輔導員,還管著一些食堂之類的差事。一路上,他們講著黃段子(我對這其實并沒有什么所謂)正巧看到一個過馬路的空姐,他根本不認識生活里具體的空姐,就開始對她們的生活形態(tài)展開種種居高臨下的評論(為了搞笑),再之后,幾乎引申到所有從事文藝工作的女性。
整輛車陷入死寂,沒有任何人和我對話。在他們眼里,可能我也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傻逼。ex雖然沒有批評我,但也在事后指出我那樣讓所有人都很尷尬,并不得體,以后他和他們相處也會很難。之后因為其他事情我提了分手,他覺得我毫不知足,痛陳xx(也就是車上那位男性)那些人都去找雞,而他從來都不。
這樣的說法并不是杞人憂天,這幾天上有個浙大女博士自殺的帖子很火。她受到了博導的性騷擾,家人讓她隱忍,因為差一點就可以畢業(yè)了,而相戀7年的男朋友因此和她分手了。
你看女孩子的身體會“臟”,所以我們必須要為了別人守護好自己。被害是污點,所以侵犯人的是李國華戴飛,而被罵、道歉的卻是郭曉奇、房思琪。
這個世界,怎么會這么糊涂?。?/p>
05.也暗自慶幸,在一切的機緣巧合中,但凡有一些事情稍微發(fā)生偏差,可能就會發(fā)展出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被騙炮,被占便宜,遇到露陰癖,被家暴,被pua,"被小三"……凡此種種,大概也可以寫一個《9x年生的xxx》,例數(shù)一個普通女孩在長大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傷害。所有這些詞,哪怕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會讓一個成年女性感到崩潰。而女孩子卻可能從小就要獨自面對這些沒有人告訴她過的坑。
感謝林奕含,用如此疼痛的方式訴說了自己身上的傷痛,于是當我們再講起李星星的案子,只要說,她經(jīng)歷了房思琪那樣的事,就可以解釋很多。浙大女博士以死明志,也會讓更多女孩警惕,讓更多隱秘的狼師收起手來。
可是可是,為什么死的總是女孩?在她們死后,壞人卻繼續(xù)被機構保護,轉身化名,重新做人。不,不要這樣!我們當然應該義憤填膺地讓所有色狼和王八蛋都下地獄,但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風險的普遍,就要拿出母大蟲的氣勢,讓自己也變得粗糙一點。允許自己做個不完美的普通人,不迷戀傷痛,說出來,忘記他,更放過自己。
不要通過愛情來尋覓傳奇,先強悍地活下來,讓壞人去死才對。
林奕含真的很棒你也清楚吧人生其實有很多光明和浪漫的地方,比如怡婷和思琪學法語,對彼此說“我愛你”到笑翻,還有毛毛先生的“我愿意墮入面團地獄里,生生世世搟面皮。用一輩子搟一張你可以安穩(wěn)走在上面餓了就挖起來吃的面皮。”
另也要提醒自己除非從我做起,我們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xiàn)。要努力守護認識的不認識的女孩!希望我們都能平安順遂地長大。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二十一
“像有個天神在用盆地舀水洗身子”
一百只昏鴉烏泱泱地覆在頭上,用尖銳的嗓自以為婉轉地啼唱。蒲公英被路過的車踩進地上,想飛,去求風。風冷哼一聲,將不愿老去的葉一瞬間卷黃,一瞬間放逐到刀刃上,一瞬間旋入無邊界的天地洪荒。每滴雨咬下云的一小塊肉,飛機上的人看不到血肉模糊,搖晃的機艙外漫步著孤獨。
雨落下,像被天神厭棄了的,他自己沾滿血污的翅膀。把思琪和伊紋都吃進這座透明的宮殿里,堂而皇之。被食而棄的美人,自己動手掩去了白骨。
從這本開始,陸續(xù)看的三本都沒再及時去寫書評。
覺得好像時間倒在苦難面前了,你哭著求著說時間請待我好點,請帶走我這些不堪。
但沒被回應。
絲毫沒被回應。
你能把自己關在絕妙的隱喻里,關在文學的門里,用莎士比亞擦眼淚。你卻不能逃避伸進門來的獸爪。
善良的被懲處,丑陋的在猖笑。
至今還是沒有勇氣去搜所謂的采訪視頻,唯獨毛毛和伊玟的愛,讓我一遍遍告訴自己,還有東西可以等待。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后感優(yōu)選篇二十二
看完這本書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它寫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是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卻又諱莫如深的事情。用最沒有感情最客觀的幾句話好像可以把整本書描述完,補習班國學老師利用自身職權誘奸,強暴,性虐待女學生長達幾年的故事。
但我真的不想用上面的簡短的幾句話去描述這本書。讀完這本書以后內心是掙扎的。王小波說:“我活在這世上,無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兒有趣的事兒。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兒也不讓你遇到。”
但如果遇到或聽到的是這樣的事兒呢?
作者在書中用精美的工筆或者記者訪談中極力強調這幾年是有愛的。是女學生愛上國學老師誘奸犯的故事。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明明就是老師的謊言,用最美麗的文學語言掩蓋他最慘暴的獸性行為。
只是,我們有為房思琪或者林奕含想過嗎?
那些幸存下來的人過著怎樣生無可戀的生活,只有當事人知道。那種無力感和羞恥感,也迫使女性閉上了自己的嘴,就像文中一句扎心的話:并不是你的錯,痛苦卻要你余生承擔。
在她的書中或者她的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學功底,她用譬喻,她用修辭,她用無比美好的文字去描述這樣一件事情,她真的想要掙扎地走出陰影。但這種痛苦,這種明明知道是錯誤的東西,卻需要自己認為這就是愛,假如這種錯誤的感覺一直存在也行呀,但現(xiàn)實總是更加殘忍地紕漏事實。正如書中另外一位人物小琪,她好不容易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接受丑惡,到最后連丑惡都要把她拋棄。
在房思琪看來,李國華老師即是她所向往的文學的集大成者,又是誘奸少女的強奸犯。當兩種極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人身上時,導致李國華的形象對于房思琪來說,一直是兩極撕裂的。所以便有了因為愛,所以可以忍受甚至原諒。甚至哪怕房思琪可能想到李國華對自己就是玩弄不恭,就是用文學來作為施暴的借口,可能她自己出于對文學的信仰,外加自己高度敏感的自尊心,把自己的愚行看作為了文學而殉節(jié)獻身,而這種殉節(jié)或獻身維護的是她構建的、高度文藝化的“李國華”的形象。一旦房思琪承受的痛苦超過了閾值,或者干脆是領悟到其實一切都是自己貧乏無力的自我欺騙,那么等待她的,要么是崩潰,要么是幻滅。
林奕含寫:
我寧愿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jīng)過痛苦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tǒng),討厭公主和王子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
所以伊紋姐姐還對依婷說:
你也可以選擇經(jīng)歷所有思琪曾經(jīng)感受過的痛楚,學習所有她為了抵御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從你們出生相處的時光,到你從日記里讀來的時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學,念研究所,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也許會被退學,也許會離婚,也許會死胎。但是,思琪連那種最庸俗、呆鈍、刻板的人生都沒有辦法經(jīng)歷。你懂嗎?你要經(jīng)歷并牢牢記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欲望,你要緊緊擁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書中房思琪,劉依婷,和伊紋姐姐應該都是林奕含內在思想的體現(xiàn),她真的有抗爭過。
真正的悲劇,不是林奕含被誘奸后選擇了自殺,而在于在她被誘奸后的里,依然沒人能幫助她走出陰影,她想要努力活著,她和內心的自卑感抗爭了13年,卻還是失敗了。
她的這本書好像古代的“死諫”,希望這本書真的可以幫助到一些人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65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