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讀后感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1:17:16
神曲讀后感范文(17篇)
時間:2023-11-11 01:17:16     小編:影墨

讀后感是通過文字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傳達給他人,并能夠引發(fā)深入研究和交流的文體形式。在寫讀后感時,要注意結(jié)構(gòu)的合理和邏輯的連貫,避免篇章松散和思路混亂的問題。通過閱讀這些讀后感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含義和作者的用心之處。

神曲讀后感篇一

有一種說法是,一本書的序幾乎就提煉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寫讀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抱著這樣的想法于是我翻開了《神曲·地獄篇》譯本序,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這篇長達27頁的序更著重于刻畫一個立體形象的但丁。

現(xiàn)在腦海中的但丁,應該是一個眼神堅定,有硬朗的臉部輪廓,卻又有因當騎士而留下的傷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他有政治理想,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對理性的初識,肯定意大利俗語的作用,用文學作品來揭露現(xiàn)實、喚醒人心等等,這種形容怎么好像很熟悉,讓人怎么能不想起我們更為熟悉的魯迅先生。他們同樣處于黑暗混亂的時代背景之下,他們同樣探討民族的命運,探討時代的發(fā)展,兩個人在時空上雖相差了好幾百年,但思想上卻有出奇的一致性。魯迅先生應該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響吧,雖然他曾說:“在年輕時候,讀了偉大的文學者的作品,雖然敬服那作者,然而總不能愛的,一共有兩個人,一個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還有一個,就是但丁?!痹诋敃r黑暗的時代背景下,他一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獄。

傳說中的“地獄”、“凈界”、“天堂”是個什么形狀?住著什么樣子的靈魂?過著什么樣的生活?誰也不明白,但丁則通過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詩中的“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內(nèi)分九圈,罪惡的靈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在但丁想象中地獄入口處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為頂點,直插入地心。在地獄最深處住著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那兒有一條狹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故但丁從北半球進入地獄,而從南半球出來。

“凈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兒人是不能去的。凈界是一座可分七層的平頂山。這是靈魂洗滌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凈界洗滌了人類七種罪惡:驕、妒、怒、惰、貪財、貪食、貪色之后,才是純潔的靈魂,才可進入天堂。凈界由底層到上層均有階梯相通,巖石小徑崎嶇難走,越往上越狹(與地獄相反)。但丁和貝亞德在山頂——“地上樂園”相會為全詩高潮。

神曲讀后感篇二

說實話,《神曲》真的是神才聽得下去的曲子,整個閱讀過程十分煎熬,后來去豆瓣看了一下才了解到,朱維基的譯文確實不算上乘,這里推薦沒有讀過的選擇田德望(人民文學出版社)版,可能會較有起色。

如果還是要為此次閱讀做一些筆記的話,那么就是以下:《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敘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歲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來到一座曙光籠罩的小山腳下,剛欲登山,卻被三只野獸(豹、獅、狼)擋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受貝雅特麗齊囑托,前來搭救他,并引導他去游歷了地獄和煉獄,后貝雅特麗齊又親自引導他游歷天國?!兜鬲z篇》、《煉獄篇》和《天國篇》三部曲是但丁游歷過程和見聞的記載。《神曲》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給了中古文化以藝術性的總結(jié),并顯現(xiàn)出了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我所閱讀的是《地獄篇》,在地獄中,但丁先后遇到了歷史上很多人物,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

神曲讀后感篇三

由于中世紀戰(zhàn)爭的肆虐、疾病的流行,中世紀時期的莊園經(jīng)濟漸漸衰落,地主對雇傭者的限制逐漸減弱。獨自經(jīng)商的人變多,私人財富的流動性變大,資產(chǎn)階級產(chǎn)生并得到興起,商品市場開始形成,原有的封建城堡式經(jīng)濟體制被打破。這樣的社會改變帶動了,中世紀長期停滯的經(jīng)濟重新復蘇并發(fā)展,自由的商人變多,商品交換的頻繁使城市興起,人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這樣的改變讓中世紀的人們逐漸改變了在黑暗時期對生活的悲觀態(tài)度,開始追求世間的樂趣,和世俗的快樂。我覺得這是文藝復興的序曲,由于中世紀這樣的變化,才有了文藝復興的可能。

讀讀但丁的一生,實話講我感到有些心疼。他來自一個支持教會的沒落貴族家庭,在中世紀晚期的社會背景下一定生活的不輕松。加上幼年喪母,但丁本身就十分缺乏母愛,在社會或是家庭中對感情保有一絲的自卑,就像他長大后對待他珍愛一生的女人一樣,沒有交流,沒有表達自己的愛意,只是默默看著,在心里悄悄的幸福。但丁在書中提到35歲是他人生的分水嶺,當時他擔任為六大行政長官之一。當時佛羅倫薩的政界分為兩黨,分別是支持教會的“黑黨”和支持民眾自由的“白黨”,但丁不顧家庭背景,毅然站在白黨的行列并作為領袖,與勢力雄厚的教皇和貴族做著不懈的斗爭。但是,由于但丁過于年輕沒有執(zhí)政的經(jīng)驗,過于直接的執(zhí)政方法讓黑黨勢力十分不快。不料,不久后貴族勢力重新掌權,迫使法庭對他判罪,判其終生流放,不得回到家鄉(xiāng),否則將處以重刑。不久后,因為但丁寫信告訴亨利七世如何侵入佛羅倫薩城,白黨勢力也開始痛恨但丁,但丁開始了痛苦且孤獨的流亡生活。

《神曲》的創(chuàng)作,對于我們來說有許多的偉大意義,而對于但丁來說,可能僅僅是他向紙張傾訴內(nèi)心時留下的痕跡。政治生涯開始之時,他不顧家庭的期待毅然選擇站在他認為正義的,支持人民自由的一方,卻最終遭到放逐,就連當初的同黨,也開始痛恨他。少年時一見鐘情的女子,多年后的重遇還是擦肩而過,他只是默默看著這個他深愛一生,卻從未相識的女子,心中對愛的缺失,在這段故事中化為對愛情的自卑。他沒有父親母親,沒有愛人陪伴在身邊,甚至一個可供傾訴的摯友都沒有,他流浪他鄉(xiāng),他只有一支筆,他對愛情的一切憧憬,對佛羅倫薩人的一切仇恨,都通過這支筆書寫。他沒有破口大罵,沒有仰面痛哭,他把他所仇恨的人一個個安排在地獄中的不同位置,用他深邃的想象力和思想描述了他由地獄走向天堂的故事,見到他一生唯一愛的人。他用寫作來救贖自己不幸的命運,他播下的痛苦種子,卻收獲了是人的桂冠。但丁,的確是一個從痛苦中生出的偉人啊。

神曲讀后感篇四

《神曲》講了主人公迷失在黑暗森林,遇見三頭犬,在維吉爾的帶領下,游歷地獄和煉獄,又在貝阿特麗切的帶領下游歷了煉獄和天堂的故事。說是故事,但是其中帶有大量的隱喻,給閱讀者,尤其是像我們這些海外讀者帶來了不小的閱讀困難。所以說要想讀懂它,首先要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以及其中的隱喻。

但丁生活的時期,已不是物質(zhì)經(jīng)濟生活極度匱乏,社會發(fā)展相當緩慢,基督壟斷人民意識形態(tài)的時期了。當時意大利的一些地區(qū)通過發(fā)展工商業(yè),成為了歐洲最富庶的區(qū)域。早期的資本主義漸漸發(fā)展起來。雖然此時資本主義還不足以和封建主義相匹敵,但是資本主義的思潮對歐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但丁在政治傾向上,也是與資本主義相一致的。當時的意大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國家,而是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各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也極不平衡,“意大利”只是對這些小城邦聚合體的一個統(tǒng)稱。當時,統(tǒng)領意大利的主要是兩個勢力,一個是教會,一個是王族。教會和王族爭權奪利,使得意大利很不安寧。但丁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下,既受到新思潮的影響,又未完全擺脫基督文化。于是,在這個背景的影響下,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但丁,寫出了這部偉大的著作,《神曲》。

《神曲》中充分顯示了他的思想特點。一開篇,但丁便遇到了自己崇拜的詩人維吉爾。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講,這是一個品德高尚,知識豐富的偉人。但是,他只是因為出生在基督創(chuàng)立之前而信奉無神論,就被判進入地獄。就連荷馬等偉人,也被置于了地獄之中。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是擁護基督的。而他們雖身處地獄,卻住在別墅之中,周圍環(huán)境十分的美好。從這一方面,但丁又有了新思想的特質(zhì)。這本巨著以這兩種思想為主線,一點點進行了下去。同時,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從古至今(當然“今”是那個時代)偉人的對話,反應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有“百科全書”的性質(zhì)。

神曲讀后感篇五

《神曲》分三部〈地獄〉、〈煉獄〉、〈天堂〉。他把這三部詩歌的內(nèi)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相傳的十八層地獄一樣。但丁將自己做為主人公,積聚幻想地編譯了《神曲》的故事情節(jié)。

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我開始矛盾,如果有地獄就會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陰間為活著所做的錯事受罰,為什么天使神仙們不在他活著的時候給予明示呢?錯,應該是女媧的錯,她在造人的時候就不應該讓人類有思維,不應該讓人類有“痛覺”跟七情六欲。錯的應該是宙斯,他應該在人類知道善、惡、美、丑的時候就將人類滅絕,這樣也省著他在后來的日里生氣。

然后是〈炬獄〉,這里的靈魂們也有錯,只是程度較勁或是已經(jīng)悔晤,然后在這里懺悔、洗過。當洗過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靈魂。

詩中說,天堂天九層,也就是西文神話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類在地球上與病魔斗爭嗎?!還是在戲曰: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是場電動游戲???!

但丁出身貴族家庭,我想這種悲觀的想法是當時的社會和歷史的發(fā)展造成的吧!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將人們區(qū)分出等級和階級,而資本的積疊過程又將人們劃分等級的過程變得更加赤裸更加惡毒。

也許但丁當初想借用《神曲》中贖罪的地獄來告戒人們應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沒有改變當時的人的心,也沒有感動上帝。人類的剝削在繼續(xù),社會的墮落在繼續(xù)。因果報應依然改變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與貪婪……。

神曲讀后感篇六

一、概括:序曲,人生迷途在一個黑暗森林,山頂光亮象征理想希望,遇到豹(淫欲)獅(強暴)狼(貪婪),維吉爾是仁智的象征,用理性知識消除恐懼。分地獄煉獄天堂三章。

二、思想性:

滿隱喻和象征性,鮮明的現(xiàn)實性和傾向性,采用中世紀特有的幻游方式,內(nèi)容映進現(xiàn)實,讓世人歷經(jīng)苦難擺脫迷途,尋求政治道德的解脫。

1、借助中世紀處置謀殺犯的酷刑,宣告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教會干涉世俗終將消失,表達了新興市民階級必將擺脫中世紀束縛與宗教神學桎梏的需求。

2、歌頌現(xiàn)實生活,鼓勵人們在現(xiàn)實中遵循理性,

3、贊揚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喚對現(xiàn)實的斗爭興趣,以人為本,重現(xiàn)實生活價值。

4、反對中世紀蒙昧主義,提供文化尊重知識,歌頌人的才能與智慧。

5、局限性:歌頌現(xiàn)實生活為來世永生的準備,揭發(fā)教會又不完全反對神學。

三、藝術特色:

2、多姿多彩的鮮活人物刻畫,高度寫實的藝術形象,有象征性和寓言性,個性鮮明;。

3、寫人繪景時,采用源自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通俗比喻,產(chǎn)生不尋常的效果;。

4、隔行押韻連鎖循環(huán),民間流行的格律三韻句;。

5、用俗語寫作,促進意大利語言的統(tǒng)一。

四、主題:

從字面上,講人死后的靈魂狀態(tài);從寓言上,表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道德上,講墮落人們的道德拯救;從神秘上,講人類如何超越現(xiàn)實困境走向完善之旅的思考。是一部人類精神向圣愛其實的靈魂之旅之作。

五、寓言性質(zhì)。

1、亡靈預言書:講述彼岸的亡靈故事,讓人行善。

2、人生寓言:森林篇是彼岸的折射,個人敘述森林經(jīng)歷,表達對現(xiàn)實生存的思考,人的原欲導致的命運多舛。

3、擺脫迷途的方式:用知識和理性可以避免人犯錯,外在性的只能滅原欲,人要從宗教信仰達到內(nèi)心至美。

神曲借用了雙重身份:主人公是自述者,詩人是講述者。文本與現(xiàn)實的二元性融合,“這些見聞,正待我的正確記憶來敘述。”

神曲讀后感篇七

恩格斯曾這樣說:“封建的中世紀終結(jié)和古代新紀元的開始,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記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詩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畢生的教訓包含戀情、政治、人生觀、宗教觀、宇宙觀均反應其中。《神曲》的外殼雖然是宗教的,但詩中所寫的見聞,大都以事實為題材。詩人與亡靈念叨的是國度的興衰,聽他們傾訴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們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獄、凈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書共100章?;A情節(jié)架構(gòu)看似簡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際,羅馬詩人維其略受貝亞德之拜托,率領但丁穿過地獄、凈界。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獄因生前不同之罪過而遭遇不同的處分,另一些罪人則在凈界里盡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來貝亞德呈現(xiàn),接替維其略的向?qū)恢?,在迫使但丁對自己的差錯作一番告白后,親身領導但丁游歷天國,但丁最后終于見到上帝。

在但丁的筆下,《神曲》中的地獄是意大利現(xiàn)實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類幻想到達的凈界,煉獄則是人類從現(xiàn)實走向凈界時所必需閱歷的苦難。但丁盼望人能意識本身的罪行,改過自新,去達到感性天堂的凈界。

和很多中古文學作品一樣,《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還有寓言的意?!皬淖置嬲f,《神曲》的主題是逝世后靈魂的狀態(tài);從寓言上說,主題就是人憑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惡,理當受到公平的賞罰?!比欢∽约阂蔡岬健叭姾推渲懈骶植坎皇菫樗急娑O的,而是為可能的行動而設的;假如某些章節(jié)的探討方式是思維的方法,目標不在思辨,而在實際行為”這里斷定了他寫《神曲》是為了影響人的實際舉動,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強烈的政治偏向。在《地獄》、《凈界》、《天堂》三篇中,詩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xiàn)實。

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決裂和局面凌亂,悲嘆“意大利是奴隸”、“是苦難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個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嚴格譴責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盧道夫一世和阿爾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國裁減權勢,竟不來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權力,“放任帝國的花園荒涼”;尤其對教會的揭露跟批評尤其尖利。他震怒地叱責教皇販賣圣職的`罪惡,“你們的貪心使世界陷入悲慘的地步,把好人踩在腳下,把壞人選拔起來?!逼浯砣宋锞褪驱嬆岱扑拱耸?,因而但丁多處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販賣圣幟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靈魂之口,當龐尼菲斯八世還在世時,就發(fā)布他必定要入地獄。

至于《神曲》對現(xiàn)實的揭露方式,個別是透過人物形象進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對象大都是透過歷史上或當代的有名人物。如用號稱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朽;用法國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檢舉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露他自己和他的后繼者龐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門特五世的罪行。因為但丁信任,只有通過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干感動人心,促使改造早日實現(xiàn)。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類型人物,大都性情赫然,栩栩如生,構(gòu)成一座豐盛多姿的人物畫廊,這在中古文學中是無與倫此的。

神曲讀后感篇八

每次看完一本書之后,沒有什么語言文字的整理,總覺得缺少點什么;所以打算從現(xiàn)在開始,每次看完一本書都寫點讀后感,好歹給自己個念想吧。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終于知道原來歐洲的中世紀,宗教是王道啊……神曲分為三部分:地獄、煉獄、天堂,一聽就像是要講點跟上帝有關的事情。里面講了很多種罪,類似七宗罪那種。但丁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他所知道的已故名人或同時代的人安排在各個不同的地方,代表著他們犯著不同的罪,接受不同的懲罰。領導他走過前兩部分的則是古羅馬的一位叫維吉爾的詩人,也是但丁很欽佩的一位人物。

所以說,里面人物的安排多少也是但丁個人喜惡的表現(xiàn),也是他所在黨派的表現(xiàn)(佛羅倫薩當時分為兩大黨派,叫什么記不清了,反正相互之間有競爭跟迫害神馬的……)。

神曲讀后感篇九

這自然是一部名著,可惜,應該是翻譯的問題,讀來并不覺得特別好。它本是一部長篇詩歌,翻譯過來之后卻成了記敘文,一個人講了一段神話故事而已。不過更值得欣賞的,是書中的眾多插圖,畫得真美!地獄中,除了詩人與他的老師,靈魂們都是赤裸裸的。畫家?guī)坠P將他們勾畫出來,那身體、那表情,都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親切感。天堂之上,到處光彩奪目,每個天使都是美的化身。

既然不能把這本書當詩歌來欣賞,而當成小說實在沒有多少情節(jié),因此我只好把它當作哲學來讀。特別是"地獄篇",總讓人想起《地藏王菩薩本愿經(jīng)》。同樣是講地獄里的人生活得多么悲慘,不過中西方理解的角度略有不同。

相比較而言,"地獄篇"、"煉獄篇"和"天堂篇"中講到的人物,我更喜歡"地獄篇"中的靈魂。因為煉獄中的靈魂所求太明顯,而天堂中的靈魂已失去人性,只有困在地獄中的靈魂,與世上的人有更多相似之處。

在"天堂篇"中,詩人見了每一位天使都要仰視,甚至頻頻下跪,將人性在神性面前壓得非常渺小。說真的,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因為我畢竟還生活在人間。其實地獄中的感受更適合于人類,而作者在地獄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越感也讓人看了不舒服。

我理解的天堂和地獄,其實都是人類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心快樂,就是身在天堂,內(nèi)心痛苦,無異困居地獄??戳诉@本書,我認為作者也是以這種心態(tài)來寫的,他所說的天堂與地獄與我理解的相差不遠。

首先第一章"幽暗森林",第一句作者這樣寫道:"我在人生旅途走過差不多一半時,有一天,無意間步入一座幽暗的森林中,而且迷失了方向。"迷惘之中,舉步維艱之時,遇到象征淫欲、強權和貪婪的豹、獅、狼。此時來解救他的,是他心目中最崇拜的一位詩人,而這位詩人受他已經(jīng)失去的戀人所托,前來引導他游歷地獄與天堂。

這個象征意義已經(jīng)很明顯了,人生旅途中,即將被欲望吞噬的靈魂,需要愛與詩來救助。這與我現(xiàn)在的心情何其相似?對愛情美好的記憶,對詩歌無盡的追求,是指引作者走上正確人生之路的兩盞明燈。我覺得作者并不是在虔誠地信奉上帝,他在書中寫自己被上帝選擇與感召,只不過是想表現(xiàn)詩人的自負。而未來的方向,想信他不會完全付托給上帝來主宰。

地獄分成九圈,每圈中還分許多環(huán),分別放置不同罪行的靈魂。每種罪行根據(jù)程度不同,所受的懲罰也不一樣,越往下層懲罰越重。第一圈是無罪的靈魂,他們的錯誤只在于生在基督出世之前而沒能受洗。這看起來很不公平,不過宗教難免有排外心理,雖然后面天堂篇中講到,圣潔的異教徒也能進入天堂,那大概只是想讓大家心理平衡一下而已。

第二圈是色欲圈,一對對陷入情=欲中的男女在狂風中無助地翻滾飄蕩著,根本沒法停下來。"他們被狂風卷裹著上下翻飛,忽左忽右,有些靈魂不可避免地撞到山壁上,絕望的慘叫聲與凄厲的哭聲響徹山谷,讓人不忍聞聽。"作者在這里思索愛的問題,他說:"我真不知道愛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使這么多的人甘愿為之下地獄。"這個問題,生活在世上的人類不是也經(jīng)常如此自問嗎?相戀的人心中的波瀾,與地獄中的狂風一樣,讓兩顆相愛的靈魂在痛苦中煎熬,卻無怨無悔。

自殺者在地獄的第七圈第二環(huán),他們的靈魂被囚在樹中,碰一下葉子與枝條都會感覺到疼痛。他們當初既然決定丟棄了自己的身體,就永遠沒有權利再收回來。這種寫法,是想勸世人不要輕生,放棄了,再想收回難上加難,不如活著,等待死亡自己來臨。

最后一圈中,有的靈魂肉體還活著,因為犯了重罪,他的肉體被魔鬼控制,靈魂卻早已來到地獄中受罪。正像世間那些做過壞事的人,內(nèi)心受到痛苦的折磨,早在死去之前就飽受了地獄之苦。

煉獄中的靈魂與地獄中不同,他們所犯的是可以原諒的罪過。為了能上天堂,他們心甘情愿地接受懲罰,承受重負,經(jīng)歷饑餓,沐浴烈火,然后喝下忘川之水,忘記所有罪惡的記憶,飛升天堂。正象世人為修煉而自愿受戒,過一種苦行僧的生活,目的只是為了升入理想的境界。

天堂也分為九層,依次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每一層的靈魂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很快樂。不同的,是一層比一層更虔誠,更愿意侍奉上帝。作者最終見到了上帝,可是上帝究竟長得什么樣,他卻無法說得清楚,()只感受到一種博大精深的愛。因為上帝無處不在,不應該有一個具體的形象,而他又是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說明上帝應該跟人長得一樣。可是如果出現(xiàn)一位與人一模一樣的上帝,那可就顯得太不神秘了。

地獄、煉獄與天堂,都是人生,而地獄更接近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被欲望糾纏里著的人類,內(nèi)心時常生活在地獄中。地獄里的靈魂敢愛敢恨,比起煉獄中的苦行生活,并不見得更苦。唯一的區(qū)別是,地獄里缺少希望,而煉獄中的人隨時可以升入天堂。這樣一來,反倒顯得地獄中的靈魂沒有那么多功利心,更加可愛了。天堂上的靈魂已經(jīng)不是人,他們是天使,只是美好的象征而已。人世中不一定沒有這種心態(tài),但無欲無求,或盲目追求,沒有任何個人欲望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所以,我寧愿選擇生活在地獄中,把天堂當成夢想,把煉獄留給將來。

合上書,看到封底印著藝術體"知己"二字,下面有一句話:"一派書香做知己".人類能在書中學到的東西太多了!人與人之間也有知己,但時常難以把握。而書籍永遠忠誠地為我們奉獻著一切,它們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可靠的知己。

神曲讀后感篇十

1.思想性:,我看了60本外國古典名著,16本各領域的學術著作。我從16本學術著作里面得到的營養(yǎng),遠遠多于這60本小說。所以小說是一個錯誤投入。

2.娛樂性:較差,不如通俗小說和紀錄片。還不如看學術著作來得爽。

神曲讀后感篇十一

《神曲》分三部《地獄》、《煉獄》、《天堂》。他把這三部詩歌的內(nèi)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相傳的十八層地獄一樣。但丁將自己做為主人公,積聚幻想地編譯了《神曲》的故事情節(jié)。

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我開始矛盾,如果有地獄就會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陰間為活著所做的錯事受罰,為什么天使神仙們不在他活著的時候給予明示呢?錯,應該是女媧的錯,她在造人的時候就不應該讓人類有思維,不應該讓人類有“痛覺”跟七情六欲。錯的應該是宙斯,他應該在人類知道善、惡、美、丑的時候就將人類滅絕,這樣也省著他在后來的日子里生氣。

然后是《炬獄》,這里的靈魂們也有錯,只是程度較勁或是已經(jīng)悔晤,然后在這里懺悔、洗過。當洗過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靈魂。

但丁出身貴族家庭,我想這種悲觀的想法是當時的社會和歷史的發(fā)展造成的吧!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將人們區(qū)分出等級和階級,而資本的積疊過程又將人們劃分等級的過程變得更加赤裸更加惡毒。

神曲讀后感篇十二

暑假一個狂風驟雨、雷電交加的下午,我終于小心翼翼得買回一本巨著。神曲,一個比那天地混沌的下午天空中的霹靂還要如雷貫耳的名字;神曲,一個使古今中外多少詩人、文學家和評論家都為之驚嘆的名字,此刻,赫然鐫刻在我的眼簾上。

其實早就聽聞這個大名了。據(jù)說,一個人如果能啃下《神曲》,這個人的文學水平就得到了一次飛躍。我也曾有幸一窺它的鳳毛麟角,只不過到了這個暑假,才真正有機會坐下來,細細地去品嘗。

拿破侖說過,統(tǒng)治世界的是想象力。

但是在但丁的文中,有一點,必定使他遠遠超越其他的遷客騷人。

那就是博愛。這也就是這本書為何能成為以人文主義為引導的文藝復興開始的標志。但丁將他畢生的心血傾注于對已故戀人那種“十年生死兩茫?!钡牟壑?,傾注于對慘遭蹂躪的故鄉(xiāng)的博愛中,傾注于對歷經(jīng)苦難的世間人寰的博愛中,更傾注于對信仰和全人類的博愛中……傾注于博愛,那被后世如盧梭和孫中山等巨人所廣為傳唱的博愛。

《神曲》的最后一句正是:是愛也,動太陽而移群星。

終于有幸拜讀這部大書,我的靈魂也隨著但丁的足跡一步一步地升華。我知道,我并不能咀嚼并讀透它,而且永遠不能,哪怕是里面的一句話。我只能囫圇吞棗。但即使如此,我也已從中汲取了能量。

為但丁用他故鄉(xiāng)意大利的詠嘆調(diào)譜寫的這部震撼人心的千古絕唱而高歌,為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拍案,為那種人文主義而擊節(jié),為它在歷史上的地位而側(cè)目,更為那種橫貫天地間的力量而贊嘆!

神曲讀后感篇十三

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我開始矛盾,如果有地獄就會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陰間為活著所做的錯事受罰,為什么天使神仙們不在他活著的時候給予明示呢?錯,應該是女媧的錯,她在造人的時候就不應該讓人類有思維,不應該讓人類有“痛覺”跟七情六欲。錯的應該是宙斯,他應該在人類知道善、惡、美、丑的時候就將人類滅絕,這樣也省著他在后來的日里生氣,讀后感《但丁《神曲》讀后感》。

然后是〈炬獄〉,這里的靈魂們也有錯,只是程度較勁或是已經(jīng)悔晤,然后在這里懺悔、洗過。當洗過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靈魂。

詩中說,天堂天九層,也就是西文神話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類在地球上與病魔斗爭嗎?!還是在戲曰: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是場電動游戲???!

但丁出身貴族家庭,我想這種悲觀的想法是當時的社會和歷史的發(fā)展造成的吧!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將人們區(qū)分出等級和階級,而資本的積疊過程又將人們劃分等級的過程變得更加惡毒。

也許但丁當初想借用《神曲》中贖罪的地獄來告戒人們應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沒有改變當時的人的心,也沒有感動上帝。人類的剝削在繼續(xù),社會的墮落在繼續(xù)。因果報應依然改變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與貪婪。

神曲讀后感篇十四

寒假的時候逛書店,偶然間看見放在世界名著書堆中的《神曲》,好奇心讓我翻開了它,對于西方文學不甚了解的我,《神曲》對我來說有種很神秘的感覺,像是另一個世界,充滿魔神鬼怪,而它又是文藝復新時期的代表作,應該也有眾多的宗教故事。果然,當我翻開它的時候,它就帶領我走進另一個世界,一個神秘的,中世紀西方宗教世界。

《神曲》是偉大的意大利詩人阿利蓋利·但丁的代表作,但丁出生于中世紀的1265年—1321年,被譽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及新世紀的第一位詩人。

小學的時候就有聽說過但丁,也知道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知道他對文藝復興所做的巨大貢獻,但是最近想對他有更深的了解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外界對但丁的了解也不多。就連他的具體出生日期也不知道,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甚了解,但他的一句名言卻能流傳近千年,我很喜歡他說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辈坏貌徽f但丁是一位神秘又讓人崇敬的偉大詩人。

但丁出生在一個動蕩的年代,所以他的命途也注定是動蕩的,1301年,但丁因為談判失敗而被放逐,雖然他很想回家,但是當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并于頭上撒灰,頸下掛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時。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么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面包吃!”可見但丁對名譽的看重,于是他再也沒有回家過。

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鄉(xiāng),在意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但丁是第一個采用“文藝復興”主義的作家。他的《神曲》里面就有很多人文主義的精神,比如,肯定人,肯定人性。但是由于幾個世紀的神學統(tǒng)治,神學觀念還比較根深蒂固,所以,《神曲》里面也有很多中世紀神學方面的因素,比如,采用神學的神話題材,采用中世紀神學的寫作方法等等,從他以后,“文藝復興”運動蓬勃開展起來,并且蔓延到歐洲其他國家。因此,但丁被認為是中世紀的最后一個作家,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新時期的第一個作家。

14世紀初,偉大的意大利詩人發(fā)表了他不朽的《神曲》。之后在漫長的700年歷史中,這部書不僅變成了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的標志,而且,其橫貫詩歌,哲學,神學等多個領域的博大與天才,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散發(fā)著罕見的魅力。

全詩為三部分《地獄》,《煉獄》,《天堂》,譴責教會的統(tǒng)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書本描述的是年紀35歲的但丁,也就是1300年的時候,迷失在了一個迷霧的森林里,在森林的一座山腳下面,他被三只猛獸攔住了去路,這時出現(xiàn)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zhàn)勝這三只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比缓髱ьI他穿過了地獄,煉獄和天堂。詩人的這次上天入地的幻想之旅,可以看作是人類靈魂凈化的過程,對于人性,社會中的陰暗與光明,但丁從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出發(fā),做出了自己的陳述與表態(tài)。

《神曲》的體裁是詩歌,全詩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詩,一共100篇。詩句是三行一段,連鎖押韻,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一詞結(jié)束?!渡袂烦錆M了豐富的典故與象征,這些對于具有地域差異和時代差異的我來說,有巨大的閱讀障礙,讀的時候也需要借助大量的輔助材料。

當走到我們生命旅程的中途,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片幽暗的森林。但丁一開始把自己描述為一個行至半途的人,1300年但丁是35歲,他把人的一生設定為70歲,他迷失在一個恐怖的黑森林里,黑森林象征著人在旅途中的危機: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個體被強迫重新評估事物的真正價值。對于這種狀態(tài),但丁說:“死亡也并不比他更可怕。”

看哪!一只豹子,柔軟而輕捷,一只披著花斑毛皮的豹子。然后他在尋找出路的旅途中碰上了三只野獸,野獸作為阻礙朝圣者直接攀上光明的頂峰的對立面出現(xiàn),象征著人性中自我的三種心理狀態(tài)。豹,獅,母狼——分別象征人性的野心,貪欲和自大。它們都很餓,逃避不開,朝圣者開始退卻,然后維吉爾出現(xiàn)了。

這些可憐的人,從沒生活過,一次一次的被環(huán)繞著的馬蠅和黃蜂蜇傷。維吉爾帶領但丁來到地獄門前,對他說:“進入這里的人們必須放棄一切疑慮,在這里任何怯懦必須立即死亡,因為已經(jīng)到了我所說的地方,這里你會看到悲慘的人們,他們失去了心智上的善?!钡≡谶@里所說的可憐的人,是那些渾渾噩噩度過一生的,沒有立場,面對任何事情都保持冷漠的人們。這里揭示了人性中惡的一面。

我剛到這個國度時見到了偉大的主降臨到這里。維吉爾帶領但丁渡過阿克倫河,然后來到地獄第一層——林勃?;綇突詈笙碌降鬲z救出了《舊約》中杰出的人物,并在1215年第四次拉特蘭會議和1274年里昂會議上被公布為教義。

因為暴食顆詛咒的罪行,如你看到的,我憔悴在雨中。在暴食者所居住的地獄第三圈,始終下著污濁的雨、雪、冰雹,并且有三頭的怪獸科爾布魯斯用爪子撕裂著靈魂們。那些生前享用溫飽所需的食物的暴食者們,在這里只能吃腐爛、冰凍的爛泥。

他們大聲呼喊,滾動著重物,用他們的胸膛去推。他們相互廝打,到了那個地點,每個人都把重物推回,喊著:“你為什么堆積?”“你為什么揮霍?”在吝嗇于浪費者所居住的第四層,維吉爾咒罵攔道的普魯托(希臘神話中的財神):“讓你的報復吞噬自己吧!”吝嗇者和浪費者推動重物象征著金錢是使他們墮落的同樣的理由。

每位女神用指尖扯著胸部,用手拍打著自己并大聲哭著,叫道:“就讓美杜莎來吧,這樣我們就會讓他變成石頭?!泵蓝派窍ED神話中的蛇發(fā)女妖,看見她的人都會變成石頭,波爾修斯得到雅典娜的幫助,后者給了他一面可以當鏡子使用的盾牌,從而殺死了美杜莎。

于是我稍稍向前伸出手,從一棵大荊棘上扯下一只,它的樹干就喊:“為什么撕毀我?”地獄的第七圈第二環(huán)是施暴力于自身者所居住的地方,他們變成濃密荒涼的森林,維吉爾叫但丁折一枝樹枝下來,它們就大聲叫喊并且流血。這是一個自殺的人,變成了一株荊棘,扎根在絕望的泥土里。以自殺者的樹葉為食物的哈爾皮將給他們永遠的痛苦。

不要讓那些惡魔看到你在這里,小心的蹲在巖石后面。在第八圈第五谷,維吉爾要朝圣者在他和惡魔說話前先躲起來,他對惡魔的首領馬拉科達說,但丁的旅程是經(jīng)過上帝批準的,于是馬拉科達派了十個惡魔護送他們。在這一層中,貪污受賄者被浸在煮沸的瀝青池中,如果他們敢于把頭露出表面呼吸的話,惡魔們就用叉子叉起他。

他的雙腳剛一觸到下面深深的溝底,那十個惡鬼就已經(jīng)在我們頭頂?shù)牡虊紊稀.斅眯姓邆円庾R到不能信任魔鬼們的時候,維吉爾又一次將但丁抱起,正如一位被喧嚷驚醒的母親看到身旁燃起的火焰會抱起兒子不停奔跑一樣。維吉爾時不時的介入和保護提醒我們,即使有足夠的準備和智慧的向?qū)?,人們有時還是會面臨墮落的處境。

神曲讀后感篇十五

神曲總體來說是是以游記為體裁。它的核心內(nèi)容以宗教、政治、歷史為主,科學為輔,力求塑造一個“真實的世界”。它的經(jīng)典,正是讓我們讀者在經(jīng)歷一場幻夢中重新審視現(xiàn)實。

全詩大量的夸張與比喻,用典更是達到空前絕后。雖然過分華麗的行文有時不合當今的審美口味,但這種風格的確是神圣藝術精華。任何其他的風格的文字,都會在神曲面前顯得貧血、軟弱、猶豫不決。宗教固然曾一度阻礙了思想自由,卻依舊是從古至今最偉大的抽象力量。作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用文字詮釋了神智(我這里指思想,thinking)與神力(指力量,power)。我將選取兩處極富意味的象征來談談我的感受。

地獄第二十一篇,黑魔鬼將貪官污吏按入沸騰的瀝青之中。我們應該想見將一個有知覺的靈魂壓入熾熱、嗆人、厚重、令人窒息的渾濁半流體是多么恐怖的差事。這里,貪官污吏代表無能的惡,黑魔鬼象征強大之惡,瀝青象征懲罰手段。以惡制惡,既實現(xiàn)了上帝的意志,又無損天使、天神的功德??杀幨?,黑魔鬼的樂此不疲,預示著它們將永遠從事這一血腥而低下的職業(yè)。同時,黑魔鬼作為地獄的獄卒,也將永遠受制于耶和華——邪惡最終只是正義的奴隸。

不過,這恰恰反映了人類的追求:追求力與美,追求與上帝同在的愿景。我們?nèi)祟愂谴嗳醯模枷搿辽傥覀冏约赫J為——是強大的。上帝賦予人類智慧,人類歌頌他,人類并非妄想皇宮與天庭是一類東西,而是追求與天庭相似的宮殿與國度——這,是天堂的要旨,亦是但丁的希冀,更是在這物欲橫流的21世紀每一個上帝的子民應參悟的真諦。

純潔的靈魂,貝雅特麗齊所說的“德性”,才是我們?yōu)槿说幕?。追求,無論宗教與主義,只要堅守三大美德:愛、信、望,便都是上帝所允許,是一個偉大的宗教、開明的君主、民眾的政黨所推崇的。

但丁被放逐——就像許多其他的文人墨客一樣——成為了他偉大創(chuàng)作的重要因素。個人在百感交集之余對于真理的叩問,最終成為了人類對于存在意義的反思。我們從孔子的理想開始,一直到馬克思主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是為人類的在浩瀚宇宙中尋找一條可以不斷繁衍、不斷進步并免于神明——或是自然——的懲罰的道路。但丁堅決反對傳統(tǒng)基督教,但他又肯定上帝的權威——就像路德。他只是要去看、去理解、去思考三界與他們存在的意義。他自然沒有真正去過。所以神曲不是圣人的傳教,而是凡人對理想的世界秩序的期盼。

神曲讀后感篇十六

威廉。布萊克,是個神圣、無畏、單純的詩人、孤獨的先知。雖然布萊克現(xiàn)在被譽為偉大及獨一無二的富想象力的英國詩人,但對于他,我們知道的無疑太少了,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對于他的譯介也不多。威廉·布萊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英國第一重要的詩人,主要詩作有詩集《永恒的福音》、《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先知書》、《伐拉,或四天神》等。他是一個商人的兒子,住在倫敦百特街(broadstreet)28號,由于不喜歡正統(tǒng)學校的壓抑氣氛,而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他從小就喜歡繪畫和詩歌,并表現(xiàn)出非凡的藝術才能。后來為了家庭,他去雕版印刷作坊工作。他的一生靠繪畫和雕版的勞酬清貧為生,同時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圖出版。在同時代人眼中,威廉。布萊克是一名才華卓絕的的圣者。有人說“布萊克,你見過他一次便永遠不會忘記。他的知識博大精深,他談吐非凡,和他在一起散步就是在接受美的靈魂……他是一個不帶面具的人,是那種我們在整個生命旅程中所見到的絕無僅有的人。”正是這樣一個單純的人,在不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塵絕世的內(nèi)心旅行,抵達了人類精神的核心和時代苦難的深處。

布萊克一生濃厚的天啟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預言性、宗教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特點。他對英國詩歌作出了巨大貢獻,其詩作內(nèi)容以神秘、宗教及象征為主要特征。他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意象,為我們留下了最重要的18世紀詩集《天國與地獄的婚姻》和《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如果說前者是為結(jié)婚后守教的人看的,那么后者更多是小學生們的新年讀物,或者圣誕老人給大家的金黃色的發(fā)光玩具。布萊克構(gòu)筑了我們世界的宏偉與莊嚴教堂的頂層,在那里,理想與現(xiàn)實的箴言熠熠閃光,時時為我們提醒著圣母般的潔凈與肅穆。他不理會禁錮心靈的傳統(tǒng)宗教。在《天國與地獄的婚姻》中,他預言天國與地獄的結(jié)合將成為理想的人世。

因而他贊美肉體生機勃勃的美,贊美代表力的撒旦,認為“力是唯一的生命,來自肉體,理性是力之界限或外國。力是永恒的歡樂?!边@無異于一次精神價值領域的革命,他的詩歌是精神革命的圣經(jīng)。他,這個見到過上帝和天使的作者,因此而成為現(xiàn)代精神的先知。那“光焰灼灼,燃燒在黑夜之林”的虎的形象,作為力與美的結(jié)晶正是他的精神肖像。布萊克生前默默無聞,死后亦長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紀中葉之后,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人們才驚訝于他的純真與深刻,重新發(fā)現(xiàn)了這位大師,他的作品日漸成為熱點。布萊克詩歌的超驗性、原始性、夢幻性以及對力與美的探求,對華滋華斯等后世詩人影響深遠。布萊克一生都沒有得到官方或公眾的賞識。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它是個反理性主義者、夢幻家和神秘主義者,一個遠離塵世的人和偏執(zhí)狂,他的作品沒有受到重視。接著是他的書信和筆記的發(fā)表,他的神啟式的畫也逐漸普及,于是詩人與畫家布萊克的地位才確立無疑。時至今日,不少批評家把布萊克列為英國文學史上與莎士比亞、華茲華斯齊名的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畫開啟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贊譽為“英國藝術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museum)為布萊克開設了館藏十分豐富的專館;劍橋大學會有有關布萊克研究的課程。布萊克的成就及魅力由此可見一斑。正如國內(nèi)一學者所斷言的,對于后來者來說,布萊克是挖掘不盡的———無論從思想、象征、神話出發(fā),還是從詩藝或繪畫藝術出發(fā)。對于這樣一個獨特的詩人以及他的詩,只有充滿敬畏的潛心閱讀也許才是較恰切的選擇。布萊克同時還是畫家、雕刻家。他藝術的一面影響另一面。他用自己發(fā)明的方法,把寫的詩和畫的插圖刻在銅板上,然后用這種銅板印成書頁,再給它們涂色。細讀布萊克的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是由圖像和文本結(jié)合的整體。文本不僅僅是用來說明圖畫,圖畫也不僅僅是用來表現(xiàn)原文。布萊克除了自寫自畫之外,還常常為別人的詩文作畫。

神曲讀后感篇十七

有一種說法是,一本書的序幾乎就提煉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寫讀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抱著這樣的想法于是我翻開了《神曲·地獄篇》譯本序,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這篇長達27頁的序更著重于刻畫一個立體形象的但丁。

現(xiàn)在腦海中的但丁,應該是一個眼神堅定,有硬朗的臉部輪廓,卻又有因當騎士而留下的傷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他有政治理想,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對理性的初識,肯定意大利俗語的作用,用文學作品來揭露現(xiàn)實、喚醒人心等等,這種形容怎么好像很熟悉,讓人怎么能不想起我們更為熟悉的魯迅先生。他們同樣處于黑暗混亂的時代背景之下,他們同樣探討民族的命運,探討時代的發(fā)展,兩個人在時空上雖相差了好幾百年,但思想上卻有出奇的一致性。魯迅先生應該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響吧,雖然他曾說:“在年輕時候,讀了偉大的文學者的作品,雖然敬服那作者,然而總不能愛的,一共有兩個人,一個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還有一個,就是但丁?!痹诋敃r黑暗的時代背景下,他一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獄。

傳說中的“地獄”、“凈界”、“天堂”是個什么形狀?住著什么樣子的靈魂?過著什么樣的.生活?誰也不明白,但丁則通過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詩中的“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內(nèi)分九圈,罪惡的靈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在但丁想象中地獄入口處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為頂點,直插入地心。在地獄最深處住著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那兒有一條狹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故但丁從北半球進入地獄,而從南半球出來。

“凈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兒人是不能去的。凈界是一座可分七層的平頂山。這是靈魂洗滌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凈界洗滌了人類七種罪惡:驕、妒、怒、惰、貪財、貪食、貪色之后,才是純潔的靈魂,才可進入天堂。凈界由底層到上層均有階梯相通,巖石小徑崎嶇難走,越往上越狹(與地獄相反)。但丁和貝亞德在山頂——“地上樂園”相會為全詩高潮。

“天堂”在傳說和人們想象中,沒有但丁設想的天堂復雜。但丁把天堂分作九重,天層越高,居住在那里的靈魂越純潔。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氣體和光,神的形體是看不見的,他們只是一片光明。在九重天之上有一天府,為純潔靈魂居住地,稱為“幸福者的玫瑰”。但丁的天體學說是把地球當作宇宙中心,各大行星都是圍繞地球轉(zhuǎn)的(其中包括太陽),這是錯誤的。它與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宇宙以太陽為中心的學說相矛盾。通過想象,但丁把主教的信仰具體化和形象化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4911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