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23:02:16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實用14篇)
時間:2023-11-10 23:02:16     小編:念青松

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在能力和不足之處,為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指引。寫總結(jié)要注重實用性,能夠讓別人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幫助??偨Y(jié)范文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參考案例。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一

一、指導(dǎo)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想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這也是我們高年級組教研活動要研究的主題。所以,我們教師就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設(shè)計大量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給學生搭建起自主閱讀的階梯,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溝通課堂內(nèi)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層解讀文本,完成對學習內(nèi)容的意義建構(gòu),獲得語言的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的營養(yǎng)。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刻畫了北京頤和園的俏麗景觀,全文層次明確,首尾呼應(yīng),語言精美活潑,具體形象,處處都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謳歌之情。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nèi)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jié)尾與開頭呼應(yīng),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

2、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在識字寫字方面有一定的基礎(chǔ),但在詞意句意的理解上還有欠缺。他們在三年級已經(jīng)學過參觀游記的文章,對這類文體并不陌生。本文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畫面,感受美景,這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課前查閱相關(guān)資料,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來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3、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引導(dǎo)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dǎo)學生體會課文的抓住特點描寫事物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3、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引導(dǎo)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dǎo)學生體會課文的抓住特點描寫事物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介紹小動物。一人說,其他同學聽,聽后再評價。

訓練內(nèi)容:口語交際。目的:訓練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形式:一個人說,其他同學評。時間:3分鐘。

二、談話引入,介紹資料。

讀了課文后,頤和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板書。

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游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二)學習課文。

1.輕聲讀課文,理清文章順序。

請同學輕聲讀全文,一邊讀一邊填空。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頤和園的?(填空練習)。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走完長廊,就到了()。從萬壽山下來,就是()?!弊髡呤前凑?)順序描寫頤和園的。

訓練內(nèi)容:填空。目的:理清文章順序。形式:全員參與。時間:5分鐘。

填完訂正: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板書。

【設(shè)計的目的:明確《頤和園》這篇文章的寫作順序:游覽的順序?!俊?/p>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填表格。小組中每人填一種美,最后一個人朗讀。

顏色美。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樣子美。

畫美。

周圍的風景美。

感受美。

訓練內(nèi)容:填表格。目的:理解長廊的美。形式:全員參與。時間:8分鐘。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的'樣子美,“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毕褚粭l長城臥在萬壽山腳下。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nèi)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shù)珍品。

(4)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5)長廊上游人的感受美,“神清氣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jié):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樣子、畫、周圍的景色、游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致美觀,以及那些創(chuàng)造者的高超技藝。

【設(shè)計的目的:理解長廊的特點,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去寫作的方法?!俊?/p>

(三)學習第三、四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里?萬壽山。

(1)萬壽山的特點是什么?雄偉壯麗。板書。

(2)作者在萬壽山游覽時,從哪些詞語能夠看出他移步換景了?讓學生在三、四段畫上,指名說。(抬頭一看、向下望、正前面、向東眺望)。

2.還有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萬壽山的美?

請同學們默讀三四自然段,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畫下來。

(1)“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庇捎谏礁唠x得很遠,所以看不到靜靜的湖面上淺淺的波紋。這句話中的“滑”能不能換成“劃”?為什么?因為這個“滑”字帶著作者的感受,船從昆明湖水面上滑過,這是一個動態(tài)描寫。

3.指導(dǎo)朗讀。

(1)指名讀。

(2)學生評議,找學生再練習讀。

(3)齊讀第四段。

4.小結(jié):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

【設(shè)計的目的:理解萬壽山的特點,通過“滑”字來體會水的靜?!俊?/p>

(四)仿寫第五段。

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里?說一說昆明湖有什么特點?風景如畫。板書。

1.寫昆明湖的美景時,作者挑了哪幾個景觀去寫?(堤岸、湖心島、十七孔橋)。

2.如果讓你寫寫咱們的大隊部門口很美觀。你準備挑哪三樣去寫。

3.學生寫。

大隊部門口很美觀?!?/p>

訓練內(nèi)容:寫小練筆。目的:學習第五段的寫法。形式:全員參與。時間:8分鐘。

【設(shè)計的目的:理解昆明湖的特點,體會昆明湖的優(yōu)美景色?!?。

5.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全文。

作者按游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shù)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長廊長、美。

又大又美萬壽山雄偉壯麗贊美之情。

昆明湖風景如畫。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shè)計。

知識能力。

合作交流參與情況。

情感體驗。

教學效果。

課堂秩序是否活而不亂,秩序井然。4。

學生是否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學習積極性是否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5。

總分100。

1、本課注重了運用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有了對頤和園的了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在課上通過對課文的細致學習,就能使學生對課文理解得更深入。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二

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tài)不一"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1,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查閱有關(guān)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寫作順序.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師激情引入,導(dǎo)入新課:。

她,構(gòu)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一,園內(nèi)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jié):。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1)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3)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小結(jié):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板書: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引導(dǎo)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首尾照應(yīng))。

指導(dǎo)朗讀.看到這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總結(jié).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作業(yè).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第二課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頤和園的美景,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一,復(fù)習引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按游覽的順序游覽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呢(板書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

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景點的今天,我們再一起走進頤和園吧!

二,學習課文。

1,師:各位"游客",帶上攝像機或者照相機,讓我們一起走進頤和園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寫那里風景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吧!

學生自主選擇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教師巡回指導(dǎo).

師:你最想在哪兒"留影"呢為什么(生自由說,師點撥)。

(1)有的想在長廊留影,為什么(出示長廊課件)。

師: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了長廊,啊!好美呀,你們最想把長廊的哪兒拍攝下來(生說:柱子,欄桿,橫檻,花木)。

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長廊的特點是(板書:長,美),文中用了具體的數(shù)字來說明長廊的這一特點.

誰來向游客介紹這么美,大的長廊該用什么語氣(喜歡,驚奇)(指導(dǎo)朗讀)。

(2)有的想在萬壽山腳下留影,為什么(出示課件:佛香閣,排云殿)。

用上面學過的方法學習這一段,并突出佛香閣,排云殿的特點(板書:閃閃發(fā)光,金碧輝煌)朗讀時讀重,表示強調(diào).

(3)有的想在佛香閣留影,為什么。

師:一轉(zhuǎn)眼,我們就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趕快向大家介紹一下吧!(板書:蔥郁的樹叢,黃綠屋頂,朱紅的宮墻,昆明湖的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

師:這些景點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從遠到近)誰來介紹一處景點,按從遠到近的順序.

師:這些景色中那些詞用得好(引導(dǎo)學生學習一些形容詞)。

文中"滑"這個動詞,為什么不用"劃"。

生談,師引導(dǎo):"滑"字讓昆明湖更靜,更美,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來讀讀.

(4)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為什么。

(自學這一處美景,師板書: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且姿態(tài)不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游覽了頤和園,在各處留影了吧!感覺怎樣我們帶著對頤和園的喜愛來讀一讀全文吧!

美麗的頤和園讓我們流連往返,我們把剛才拍攝的頤和園的錄象,大家一起來共享一下吧!(師放錄象)。

創(chuàng)設(shè)情景,拓展練習。

這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游覽了頤和園的美,所以作者在課文最后發(fā)出感嘆"頤和園。

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究竟頤和園還有哪些美麗的景點你們能根據(jù)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來當當導(dǎo)游,向大家介紹一下,介紹時,請用今天學過的游覽的順序來介紹.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景.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那你們還了解哪些"世界遺產(chǎn)"呢請同學們?nèi)チ私饬私?

五作業(yè).

1,回家,用游覽的順序,把頤和園介紹給爸爸,媽媽.

2,用游覽的順序,向你的朋友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設(shè)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是以"情感"為紐帶,以學生觀賞為主,讓"頤和園"的美景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語文教學具有審美性的特點,把學生帶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學冶情感.

我還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導(dǎo)學生品讀,賞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另外,我還注重學生的自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還通過拓展訓練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游覽順序景物特點。

長廊長,美。

萬壽山腳下佛香閣閃閃發(fā)光。

(抬頭看)排云殿金碧輝煌。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蔥郁的樹叢。

登上萬壽山黃綠屋頂。

(向下望)朱紅的宮墻。

昆明湖——靜,綠。

古老的城樓,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橋,楊柳。

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

美景說也說不盡(贊美)。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三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jié)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chǎn)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了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chǎn)生熱愛首都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jié)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體會同為游記但《記》與《頤和園》的寫作順序不同。

教學過程。

出示學生在頤和園中照的照片,說一說你們?nèi)ミ^頤和園中的哪些景點。

新授。

(一)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

兩個同學互相讀這些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生字從課文中走了出來,出示會認的生字,你們認識嗎?

找同學讀。

全班齊讀。

回憶課文中所組的詞語。

全班齊讀詞語。

3.出示會寫的生字。

分成小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這些生字注上拼音。

小組內(nèi)讀這些生字,把字音讀正確。

讀課文中的詞語。

4.記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寫錯的地方。

同學互相交流。

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漂亮。

自己練寫生字。

全班進行交流。

5.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能把課文讀得更加熟練嗎?

自己練習朗讀課文。

請同學讀課文。

全班齊讀課文。

6.課文中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還不理解,畫下來。

查閱漢語詞典,掌握詞語的意思。

請同學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說一說他們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什么?把每一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批注。

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訂正。

再讀全文,思考《記》與《頤和園》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組內(nèi)交流,請同學發(fā)言。

2.你們在讀書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提出來。

認為能夠解決的同學之間相互解決。

最后提出解決不了的。

朗讀課文。

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生字詞語。

作業(yè)。

收集有關(guān)的資料。

課后小結(jié):幫助學生比較了《記》與《頤和園》的寫法的不同,并且進行了分段,還給學生補充了一篇按照游覽順序記敘《頤和園》的例文,學生更是對寫作的順序一目了然。

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jié)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chǎn)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了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chǎn)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過程。

她,構(gòu)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園內(nèi)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1.認真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哪里?景物有什么特點?

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點,結(jié)合課外資料,變文中語句為自己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要求突出景物的特點;語言簡練。

2.學習并背誦第7自然段。

自由默讀,思考:這段是圍繞著哪一句話寫的?介紹了哪些景點?各有什么特點?

放到全文中體會與其他景點的描寫有什么不同?

師引讀,生接讀,引導(dǎo)背誦,體會特點。

獨立背誦。

3.出示兩個句子比較,體會逗號和句號的用法不同。

幫助學生進行總結(jié)用法的不同,練習朗讀這樣的句子。

以競賽的形式訓練詞語積累。

課后小結(jié):文章語言優(yōu)美,內(nèi)容十分容易理解,因此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請學生多讀書的方面上,采用了品讀,學生在反復(fù)的讀書中,能夠感受景色的壯麗與優(yōu)美。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四

1.認讀及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5.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引導(dǎo)學生朗讀感悟頤和園的美,培養(yǎng)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領(lǐng)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一、導(dǎo)入

學習完位于北京的長城,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位于北京的一處被錄入世界遺產(chǎn)的景觀。同學們知道現(xiàn)存的三大皇家園林是哪三大嗎?北京西郊的頤和園和圓明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F(xiàn)在大家來看看這幅景區(qū)地圖,你們知道這是哪嗎?我們今天學習《頤和園》。

板書:18、頤和園(邊寫邊說頤字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認讀

自由朗讀,開火車,再全班齊讀。

(你們在預(yù)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多音字是哪一個啊?)

老師黑板展示易錯字。

2.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

(1)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依據(jù)是什么?并說說每一部分的意思。

(游覽先后順序,總分總結(jié)構(gòu))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作者游園路線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什么作用?。繉⒚總€轉(zhuǎn)換的景點,段與段形成一個過渡連接。所以,這些句子是什么句呢?過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

2.作者先游覽了哪一個景點?長廊。全班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1)長廊長,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這里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 用具體翔實的數(shù)據(jù)來表現(xiàn)長廊“長”“間數(shù)多”的特點。

(2)畫多,漂亮,美麗。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你們從“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么呢?上一課學習長城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修筑長城時,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么,你們從這里感受到了什么? 智慧。

(3)長廊兩旁給你怎樣的感受? 自然美景。風景美。

全班齊讀,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樣介紹長廊的呢?

從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nèi)——“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p>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3.走完長廊,作者還去到哪些地方呢?

讀一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我們先看第三自然段,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點?

萬壽山上的景物:佛香閣、排云殿。

介紹完佛香閣、排云殿,作者向我們介紹了?

萬壽山前的昆明湖

最后呢?從萬壽山下來,我們跟隨著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

昆明湖的長堤、湖心島和十七孔橋。

同學們知道了這些景點了,你們有沒有對哪些景物是特別喜歡的。

現(xiàn)在:

自學要求:

1.選擇最喜歡的景物,把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用“_______”劃出來。

2.劃完后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3.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匯報要求: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景物;

2.讀一讀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

3.講一講景物有什么特點。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到了萬壽山的佛香閣,有誰喜歡佛香閣的,請舉手。

(學生匯報) 外形精美。高。

只回答了高:佛香閣僅僅給你們的感覺是高嗎?佛香閣的外形是怎樣的啊,黃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說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筑的宏偉氣勢。

只回答了外形:老師給你們提示:從“聳”字感受到佛香閣的什么?高。

走完了佛香閣,我們來到了排云殿,有哪些同學是喜歡排云殿的呀?

(學生匯報)雄偉壯觀?!耙慌排沤鸨梯x煌”。

那么,這一段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觀察點是什么?

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

(學生匯報)靜、綠。

還有哪里寫出了昆明湖的“靜”?

我們看一下這句的“滑”字,如果老師將“滑”改為這個“劃”字好不好呢?為什么?

所以,這個“滑”字,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作者又是怎樣介紹景色的呢?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哪里呀?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我們繼續(xù)跟隨作者的腳步,離開了美麗的昆明湖,我們看到了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誰喜歡十七孔橋的呢?(學生匯報)

哪里看出了獅子姿態(tài)不一?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你們從這里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么? 智慧。

四、布置作業(yè)

1.陽光評價2.小練筆

3.家聽、抄詞、拼音

五、板書

長廊(內(nèi)-外)

頤和園 萬壽山(下-上,上-下) 頤和園

(又大又美) 昆明湖(遠-近) 美景說不盡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教養(yǎng)方面: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堤岸、隱隱約約”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育方面: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發(fā)展方面: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dǎo)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領(lǐng)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學生所選擇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引題,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4、匯報,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dǎo)、點撥: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聘請導(dǎo)游(怎樣才能做好導(dǎo)游)。

三、再讀課文,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nèi)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guān)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dǎo)學生自讀、自悟、質(zhì)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guān)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chuàng)設(shè)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jié)合課文、參考相關(guān)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采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自由組織導(dǎo)游詞)。

2、同伴合作,演導(dǎo)游。

3、競聘導(dǎo)游、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jié)全文,競聘導(dǎo)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學法學“昆明湖”的相關(guān)段落。

三、質(zhì)疑問難、回讀全文、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四、環(huán)境教育。

五、閱讀收集到的關(guān)于“頤和園”的資料,聯(lián)系課文,組織召開“資料信息會”,匯報形式如下:

1、朗讀摘抄下來的自己喜歡的句、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編寫導(dǎo)游解說詞,競聘“頤和園”的小導(dǎo)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匯報。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上昆明湖。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六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板書課題。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lǐng)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dǎo)。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游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dǎo):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dǎo)。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書。

3、匯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閣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云殿”讀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這句話把什么比著什么?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

獅子多橋洞多柱子多。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jié)。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么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后一段。

課后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后查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七

1、《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dǎo)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2、本課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shù)谋扔?,再現(xiàn)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nèi)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jié)尾與開頭呼應(yīng),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chǔ):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寫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chǔ),但在詞意句意的理解上還有欠缺。他們在三年級時已學過參觀游記的文章,對這一類文體并不陌生。

2、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畫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夠完善。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種學習策略:課前查閱相關(guān)資料,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

三、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學習按游(轉(zhuǎn)載于:頤和園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dǎo)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dǎo)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運用品讀學習型教學模式,產(chǎn)生式教學策略與替代式教學策略交替使用,利用課件演示等手段。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讀通課文,理解生字詞語,收集頤和園相關(guān)資料。

2、教師的教學準備:制作好課件,了解頤和園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最好對課文熟悉到能背誦的程度。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shè)計與布置:無

4、教學用具的設(shè)計與準備: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1、課前播放《北京歡迎你》歌曲渲染氣氛。

課件出示音樂《北京歡迎你》

2、談話: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什么歌?歌曲的題目叫什么?(《北京歡迎你》)。這首歌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歌曲之一。同學們都去過北京嗎?大家今天想不想到北京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麗風光?圖片展示一些北京的著名景點。

課件出示圖片: 長城 故宮 天壇 鳥巢 水立方

你們看到了哪些景點?

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那就是——頤和園。(課件出示頤和園圖片)只要一進頤和園,你準會著迷、陶醉、驚嘆。板書課題:頤和園。

“頤和園”三個字中最難寫的是哪個? 最難理解的是哪個字?(頤)“頤”什么意思? “頤”是保養(yǎng)、休養(yǎng)身體健康。它是皇家園林,過去頤和園是保養(yǎng)皇親國戚身體健康的地方。

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nèi)ヮU和園參觀參觀。

(二).新課

1、解決字詞

(1)、課前大家都預(yù)習過課文了,看看這些生詞你會讀了嗎?

出示頤和園課件中的詞語部分。

(2)、讀得很好,那么這些詞語你有不理解的嗎?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

2、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頤和園》視頻范文朗讀。

課件出示《頤和園》范文朗讀

(2)、學生邊看視頻邊認真聽范讀并輕輕地跟著讀

(3)、讀完課文后,提問:同學們,你們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來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三)深入課文學習

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步伐去游覽一下頤和園吧。

1、游覽“長廊”。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描寫長廊的段落。

(2)出示“長廊”圖片。

(3)提問:長廊有哪些景物?長廊有什么特點?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橫檻上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兩旁的花木多;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長”,有700多米長、分273間,一眼望不到頭。)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美

(4) 齊讀第二自然段。

2、游覽“萬壽山”。

(1)過渡:走完了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出示“萬壽山腳”的圖片)。

讓咱們女士優(yōu)先,請我們女同學先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

(2)女生讀“萬壽山腳”段落。

(3)請大家找出在萬壽山腳下所看到的景物。

(4)學生匯報(上面——佛香閣,下面——排云殿。)

課件出示佛香閣、排云殿的圖片

(5)提問:佛香閣有什么特點?排云殿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佛香閣——高大,排云殿——占地面積大)

(6)齊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的男生們顯出了紳士風度,讓我們女生先來到萬壽山腳,現(xiàn)在看來,我們女生不得不讓你們男生先登山了,佛香閣那么高,你們男生的力氣大,肯定先能登上佛香閣的,那就讓你們先登山吧!請你們把在佛香閣上面看到的景物告訴我們女生吧!

(1)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萬壽山”段落。

(2)找出看到的景物。

(3)課件出示帶“滑”的句子。講解“滑”的用法。(有“滑”字的這一句運用了動態(tài)描寫,與前面的一句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4)比賽誰讀的最美。(分組比賽)

3、游覽“昆明湖”。

過渡:剛才登山才需要力氣大的,現(xiàn)在下山來到昆明湖了,不需要走得快了,我們男女生一起慢慢地走,慢慢地游吧。昆明湖的景色太美了!

課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橋圖片

(1)、全班齊讀“昆明湖”段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昆明湖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綠 靜

(2)、從課文描寫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橋有什么特點?

板書:形態(tài)不一

(3)、自由輕聲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4、小結(jié)

(四)拓展延伸,續(xù)說美景

頤和園的美景遠遠不止這幾處景色,正如作者所感嘆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覽?!?/p>

(2)你能根據(jù)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和所搜集的資料來當導(dǎo)游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小導(dǎo)游pk賽:評選最佳“小小導(dǎo)游員”。介紹時用上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總結(jié)

今天,老師帶大家游覽了頤和園,了解了游覽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說明寫作要有一定的順序。以后,我們不管是去游覽,還是寫作,都要按照一定順序。

有機會,再帶大家去其他景點游覽。北京在歡迎你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北京歡迎你》這首歌中結(jié)束我們的課文吧!

(六)作業(yè)

剛才同學們當小導(dǎo)游,都很稱職。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爺爺、奶奶等作介紹。還可以學習作者的敘述順序和抓住特點介紹景物的表達方法,練習向你的家人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景物。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八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tài)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象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guān)頤和園的資料。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她,構(gòu)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一,園內(nèi)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jié):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1)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3)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小結(jié):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板書: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引導(dǎo)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首尾照應(yīng))

3、指導(dǎo)朗讀??吹竭@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九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dǎo):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書。

3、匯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閣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云殿”讀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這句話把什么比著什么?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

獅子多橋洞多柱子多。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jié)。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么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后一段。

課后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后查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十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課件。

一、談話導(dǎo)入,板書課題。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lǐng)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dǎo)。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游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dǎo):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書。

3、匯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閣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云殿”讀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這句話把什么比著什么?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

獅子多橋洞多柱子多。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jié)。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么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后一段。

課后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后查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yīng)以讀為基礎(chǔ),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yōu)美,我引導(dǎo)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dǎo)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介紹頤和園,自讀課文,初步了解順序。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幾幅圖片(課件播放頤和園圖片)。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頤和園》(請學生上臺寫課題,講解頤的寫法)。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劃出來。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3、請學生上臺聽寫,劃出錯的多的字,讓生注意。

4、讓學生提出不懂之處,并講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用詞語造句)。

三、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請去過的同學介紹頤和園。

2、初讀課文。

(1)聽了他的介紹我真想去頤和園看看,同學們想去嗎?好咱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播放錄音朗讀)。注意哪里停頓哪里重讀,哪里語調(diào)輕柔,用筆在書上標出來。

(2)怎么樣,說說游覽了頤和園后有什么感受。

(3)師:想走進頤和園細細欣賞一番嗎?通過圖片感受到頤和園的美,需要一雙愛美的眼睛和一顆愛美的心,通過課文感受頤和園的美還要美的智慧,你們行嗎?相信同學們一定行。那好,咱們就來一次集體旅游。(請一個學生做導(dǎo)游朗讀課文,提醒學習錄音朗讀,讀出頤和園的美)。

3、指導(dǎo)朗讀,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讀完一二段,提出剛剛學習了神清氣爽,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讓學生再讀這句,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我想問問同學們,導(dǎo)游剛才是帶我們游覽了什么地方?

(3)好,繼續(xù)我們的行程,剛才那位導(dǎo)游介紹得很好,陪我們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換一個導(dǎo)游,誰想來試試?好,游客們我們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隊。

(4)讀完第三自然段后,問學生剛剛導(dǎo)游又帶我們游覽了哪里?

(5)用換導(dǎo)游的方法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6)讀至“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蓖O?。

師:我感覺導(dǎo)游這里介紹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鏡的昆明湖。來,我們都像小導(dǎo)游那樣把這句話讀一讀,看誰能超過這位小導(dǎo)游。

(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9)問生游覽的順序。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分四大組查找頤和園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大致游覽了頤和園,這節(jié)課我們來細細地游覽。

(1)把學生分成頤和園總介紹、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四個組,各個小組的學生根據(jù)自己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guān)資料,推薦三名同學作為導(dǎo)游面向全班學生進行演示講解。同時各小組之間通過互相提問、相互解答等形式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理解的.目的。

(2)學生相互問答間引導(dǎo)學生體會頤和園的美。

a.長廊的特點?看看作者是如何觀察的?(體會觀察、表達方法)從整體上看,從里看,從里向外,向兩旁。

作者又是怎樣寫長廊的?

出示句子,比較:a:原句。

b:這條長廊很長,分很多間。

(體會作者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

b.登上萬壽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這樣美,作者又是怎么來寫的呢?(體會作者有順序、抓特點:建筑物的特點)。

c.昆明湖的特點?(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熬G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zhì)好?!啊庇未嬼吃诤媛鼗^,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

d.出示下面兩句話:

這兒用了一個”滑“字,能改用”劃“字嗎?

(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劃一槳,湖面就會產(chǎn)生許多波紋;而文中說,游船、畫舫在湖面駛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樣的話,就顯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面鏡子,我們都知道,鏡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塊碧玉。跟玻璃一樣,玉的表面也很光滑,這里應(yīng)該用”滑“字。而且”滑"字還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xiàn)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看誰讀得好。

2、全班深情朗讀一遍。

作業(yè):寫一次游覽活動。

婚姻愛情(原)。

春天隨想。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課件。

一、談話導(dǎo)入,板書課題。

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lǐng)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dǎo)。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課文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游覽順序大體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4個生字。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課文的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聯(lián)系比較緊密。

學情分析

學生沒有去過頤和園,對于頤和園的情況了解不多,但學習興趣比較高。

教學構(gòu)想

教學中,在學生對全文有一個大致了解后,再深入到描寫每一景點的部分,通過讀引導(dǎo)學生分析、理解課文,感受到祖國的美麗。

教學準備

圖、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課文,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陶冶愛美情趣。

學生學習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頤和園吧,你們一定會很喜歡這個又大又美麗的公園。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像展開的一幅畫卷,把園內(nèi)的湖光山色,亭臺閣榭、長廊石橋等景物生動地描繪出來。我們隨著筆者一同前往中外聞名的頤和園,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園內(nèi)的美景?(教師板書課題。)

二、認真讀文,理清脈絡(luò)。

(一)學生小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出不懂的詞語;標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二)請6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思考:作者游覽的順序是什么?

(三)說一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實際上也是作者游覽的順序。

(四)總結(jié)全文共分5段。本文是按游覽的順序?qū)懗鲱U和園的美麗。

三、朗讀課文,劃句欣賞。同學們,頤和園的風景美嗎?你怎么知道的?

(一)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讀一段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認真看書,注意描寫景色的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讀,邊讀邊找并劃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三)在學生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出示投影。齊讀,欣賞頤和園景點之美。

四、逐段學習,理解內(nèi)容。

(一)默讀第1段。思考:頤和園的特點是什么?(又大又美)

(二)指名讀第2段。

1、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兒的?

2、長廊的最大特點是什么?(三個意思)

(l)長是從哪兒看出?從整體和外部介紹。(出示投影片)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边@一句用翔實的數(shù)字,突出長廊的長和間數(shù)多的特點。

長(一眼望不到頭),具體數(shù)字700多米,273間(說明很長。)

(2)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橫檻上五彩的畫。

(3)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這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學生體會長廊彩畫有什么特點?體現(xiàn)了什么?展開討論。(內(nèi)容豐富、體裁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能工巧匠的智慧。)

3.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

(三)齊讀第三段。思考:

1.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建筑有哪些特色?(出示圖)

佛香閣:八角寶塔形、三層、黃色琉璃瓦。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聳立。

2.聳立說明什么?(排云殿高)一排排說明什么?(占地面積大)

3.登上萬壽山,眼前呈現(xiàn)怎樣的景色?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劃出表示顏色的詞)重點講了昆明湖景色及特點。(出示投影片)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p>

讓學生體會:這句抓住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的特點。先用靜物“鏡子、碧玉”作比喻,說明昆明湖非常靜,光潔照人;昆明湖水非常綠,如碧玉一般。然后又以動的畫面進一步描述昆明湖的靜?!坝未?、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一個“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

4.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

(四)指名讀第4段。

1.這段都介紹了什么景物?長長的堤岸湖中心小島十七孔橋

2.重點介紹了什么?怎樣介紹的?(出示投影片)

“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句讓學生體會:句子是抓住橋洞多、石柱多、雕刻的小石獅子多的特點來描述十七孔橋。再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五)齊讀第5段。結(jié)尾一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師生討論,暢所欲言。(表達了作者贊美的感情,與第1段相呼應(yīng)。)

五.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聽錄音

六.總結(jié)全文

(一)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是什么?(指板書)

(二)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生動優(yōu)美,如一幅展開的山水畫卷,再現(xiàn)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三)文中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贊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愛的句子。

板書設(shè)計

頤和園

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特點:(長、美)(建筑美)(靜、綠) 橋洞多

石柱多

小石獅子多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從課文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學會領(lǐng)會表達課文內(nèi)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再讀課文,復(fù)習回顧。

1、自由讀課文。

2、聽寫,檢查生字詞。

二、從課文內(nèi)容入手,領(lǐng)會表達方法

1、啟發(fā)學生通過具體詞句,回顧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出示投影片:

(1)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2)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

(3)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先讀一讀句子,再說說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jié)。

(1)作者用具體翔實的數(shù)字,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shù)的多的特點。

(2)作者從萬壽山腳下,取仰視佛香閣的角度,用“八角寶塔形”“聳立”“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等詞語,生動描寫了佛香閣的高大、富麗和壯觀。

(3)作者抓住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用“鏡子”“碧玉”做比喻,把昆明湖水靜和綠的特點,生動的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再聯(lián)系下文的“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的動態(tài)描寫,反襯昆明湖的靜。

2、引導(dǎo)體會寫作順序及每個景點段之間的聯(lián)系。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再讀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三、擴展練習,指導(dǎo)背誦

1、指導(dǎo)背誦課文,重在方法指導(dǎo)。

2、檢查背誦情況(2---4自然段)。

四、全文總結(jié)。

作業(yè)設(shè)計

把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摘抄在作業(yè)本上。

板書設(shè)計

10 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頤和園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tài)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1、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課前準備: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guān)頤和園的資料。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寫作順序。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師激情引入,導(dǎo)入新課:

她,構(gòu)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一,園內(nèi)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jié):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1)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3)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小結(jié):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板書: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引導(dǎo)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首尾照應(yīng))。

3、指導(dǎo)朗讀??吹竭@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四、總結(jié)。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五、作業(yè)。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頤和園的美景,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一、復(fù)習引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按游覽的順序游覽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呢?(板書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作者是怎樣抓住景點的特點向我們介紹的?今天,我們再一起走進頤和園,分四個小組進入這四個景點拍攝留影吧!

二、學習課文,匯報學習成果。

2、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師:第一組,你們?yōu)g覽的是長廊,

(1)師: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了長廊,??!好美呀,你們最想把長廊的哪兒拍攝下來?(生說:柱子、欄桿、橫檻、花木)。

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長廊的特點是(板書:長、美),文中用了具體的數(shù)字來說明長廊的這一特點。(出示長廊課件)。

誰來向游客介紹這么美、大的長廊?該用什么語氣?(喜歡、驚奇)(指導(dǎo)朗讀)。

(2)第二組,你們在萬壽山腳下留影,以什么為背景?為什么?用上面學過的方法學習這一段,并突出佛香閣、排云殿的特點(板書:閃閃發(fā)光、金碧輝煌)朗讀時讀重,表示強調(diào)。(出示課件:佛香閣、排云殿)。

誰來向游客介紹金碧輝煌、氣勢雄偉的萬壽山建筑?

(3)第三組:在佛香閣前留影,由上往下拍攝,會看到什么景物呢?

師:一轉(zhuǎn)眼,我們就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趕快向大家介紹一下吧!(板書:蔥郁的樹叢,黃綠屋頂,朱紅的宮墻,昆明湖的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

師:這些景點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從近到遠)誰來介紹一處景點,按從近到遠的'順序。

師:這些景色中那些詞用得好?(引導(dǎo)學生學習一些形容詞)。

文中“滑”這個動詞,為什么不用“劃”?

生談,師引導(dǎo):“滑”字讓昆明湖更靜、更美,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來讀讀。

(4)第四組:在昆明湖留影,這一景點有什么美?

學生匯報這一處美景,師板書: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且姿態(tài)不一)師出示圖片。

指名有感情朗讀,再向大家介紹。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游覽了頤和園,在各處留影了吧!感覺怎樣?我們帶著對頤和園的喜愛來讀一讀全文吧!

美麗的頤和園讓我們流連往返,我們把剛才拍攝的頤和園的錄象,大家一起來共享一下吧!(師放錄象)。

三、創(chuàng)設(shè)情景,拓展練習。

這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游覽了頤和園的美,所以作者在課文最后發(fā)出感嘆“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究竟頤和園還有哪些美麗的景點?你們能根據(jù)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來當當導(dǎo)游,向大家介紹一下,介紹時,請用今天學過的游覽的順序來介紹。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景。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那你們還了解哪些“世界遺產(chǎn)”呢?請同學們?nèi)チ私饬私?。五作業(yè)。

1、回家,用游覽的順序,把頤和園介紹給爸爸、媽媽。

2、用游覽的順序,向你的朋友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是以“情感”為紐帶,以學生觀賞為主,讓“頤和園”的美景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語文教學具有審美性的特點,把學生帶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學冶情感。

我還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導(dǎo)學生品讀、賞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另外,我還注重學生的自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還通過拓展訓練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4446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