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級上冊數學優(yōu)化問題教案精選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1 23:25:12
最新四年級上冊數學優(yōu)化問題教案精選
時間:2023-01-01 23:25:12     小編:zdfb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yōu)化問題教案篇一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fā)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一、情景引入:

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歡玩的風車。

請兩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其他孩子請注意觀察風車是怎樣運動的?

誰來說說,在風車的運動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決旋轉、旋轉中心、旋轉方向)

出示鐘面

在數學里,我把向這個方向旋轉的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

逆時針方向。

手勢,比劃。

小結:在剛才的運動方式中,我們可以說,

風車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

或者風車繞中心點逆時針方向旋轉。

會說了嗎?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有的是簡單的圖形通過平移、旋轉得到的。

你想知道這些圖案是怎樣設計的嗎?(想知道嗎?)

那我們今天就進一步研究“圖形的旋轉”。(板書課題)

那么我們選一副簡單的圖案,由易到難研究它是通過怎樣的簡單圖形,怎樣旋轉而成的,請仔細觀察。

課件展示

為了便于研究,老師還專門做了一個這樣模型把它粘貼在黑板上。

討論:

小組內相互說一說,剛才,你看到了什么?

(形狀、大小都不變)

師:從圖形a到圖形b是如何變換的?

是如何旋轉的。(繞點o順時針方向。)

旋轉了多少度?

你是怎樣判斷它旋轉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互相說一說)

結合圖例,圖中畫出對應邊,標出旋轉角。測量。

這個度數叫做旋轉度數

小結出,圖b可以看作圖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

誰能完整地再說一遍。

強調三要素。

師:從圖形b到圖形c是如何變換的?

圖形a到圖形c呢?

同學們,我們可以說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得到圖形c;還有其他的說法嗎?(配合手勢)

逆時針方向

看到這副圖,你還能像這樣說些什么嗎?

師小結,只有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度數三者都確定了,旋轉以后的位置才能確定。

三、鞏固練習:

1、轉一轉。(動手操作)

說一說這些三角形是以哪個點為中心旋轉的

四、欣賞,升華。

感受旋轉的美,數學的美。

由什么簡單圖形旋轉而成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yōu)化問題教案篇二

1、結合具體情境,在用多種方法表示等量關系的活動中了解等量關系,知道同一等量關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2、初步體會等量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找等量關系。

尋找和表達等量關系的方法。

課件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白板出示教科書中連環(huán)圖。提出問題:你能說出三幅圖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嗎?蹺蹺板怎樣就平衡了?你能嘗試表示這組相等的關系嗎?

強調這個等式,就是一個等量關系式。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學情況

活動一:姊妹倆和姚明身高的關系,找出等量關系。

看書回答問題:

1、我比妹妹高20厘米,有哪兩個量?如何表示?

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有哪兩個量?如何表示?

3、根據對話畫出線段圖。

活動二:看書(他們還找出了這樣的等量關系,你能看懂嗎?)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與笑笑身高的關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1、明確3個等量關系。

2、哪些是同一等量關系的不同表現形式?

(一)小組展示成果,適時導學

1、組內交流收獲和疑問。

2、小組匯報。

三、達標反饋

1、長方形的長、寬、周長、面積分別用a、b、c 、s表示,你能寫出那些等量關系?

2、完成教材第65頁1、2、3題練習

1、第1題:什么時候相等?你能說出等量關系嗎?

100克+一個櫻桃重量=一個蘋果的重量

2、第2題:請你表示下列數量間的等量關系。

指名說出等量關系。

一個蘋果重量+一個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一個雞蛋重量×2=100克

一本<數學故事>的單價×3=15.6元

3、第3題:學生讀題,了解題意。

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等量關系式,學生可能只寫一個,告訴學生同是三個數量可以寫出不同的數量關系式。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業(yè)

1、當堂作業(yè):省略。

2、課后作業(yè):練一練第4、5題。

板書設計:

等量關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與笑笑身高的關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蹺蹺板和天平能夠左右平衡的原理來講解等量關系,讓學生能夠根據圖中意思列出一條用文字表示的等量關系式子,在整堂課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對于看天平列等量關系式的題目能夠容易寫出,可是對于純文字的題目,要求從里面找出等量關系,學生很多確是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么去寫,說明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對文字題目的意思進行分析,在這一塊確實需要再進行強化訓練,要讓學生多讀題,學會找題目的中的關鍵量,然后再用題目中給出的數字條件用合適的運算符號跟關鍵量準確的串聯(lián)起來,列出我們需要的等量關系,列出其≤≥中一條等量關系后,要善于提問學生,讓學生學著自己去列出不一樣的等量關系式,這樣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267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