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第二課時(優(yōu)質(zhì)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3:53:12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優(yōu)質(zhì)19篇)
時間:2023-11-10 03:53:12     小編:JQ文豪

教案是一種對教學過程進行規(guī)劃和安排的書面材料,它幫助教師有效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應(yīng)當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個性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設(shè)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選教案范例,僅供參考,希望能給您帶來啟示。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一

1、知識與技能方面: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對人的利弊關(guān)系,通過展開豐富的想象,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2、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2)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情境,直奔主題。

1、直觀感受水變化的過程,教師導(dǎo)語:瞧!多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奇妙的變化過程吧?。úシ艅赢嫞?/p>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深入了解水的多變性。

教師導(dǎo)語:動畫片中的小旅行家來到了課文中,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一、二自然段,小水珠都變成什么。

3、感悟水變成云,培養(yǎng)孩子想象能力。

(1)教師導(dǎo)語:小朋友,你們就像可愛的小水滴。小水滴小水滴,現(xiàn)在你們升到空中變成無數(shù)的小點兒,連成一片變成了云。我看到身穿不同顏色衣服的云飄過來了,(ppt展示朝霞),早晨,我變成美麗的朝霞,晚上我是美麗的晚霞(ppt展示晚霞),晴天,我穿著白衣服(ppt展示白云),陰天,我穿著黑衣服(ppt展示烏云)。你們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讀句子。

花朵了,你的名字叫“雪”。

出現(xiàn)的地方。

(1)教師導(dǎo)語:小水滴,你們完成了這么多的變化,一定很累了吧?你們平常喜歡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生朗讀第三段,讀完指導(dǎo),再讀)。

(3)水給人類帶來了災(zāi)害,這樣做好嗎?該怎樣做?閱讀拓展,寫話創(chuàng)作評互通。

1、閱讀關(guān)于水的文章,拓充知識面。

在我們資料城里還有許多快樂的小水滴,我們看看他跟大自然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學生按要求進入資料城自主學習。

2、出示題目,明確打?qū)懸蟆?/p>

小水滴們,你的一天是怎么過呢?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你能仿照資料城的文章寫一寫嗎?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二

一、猜謎激趣,導(dǎo)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玩?zhèn)€猜謎游戲吧!出示謎語: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褂子,走路擺架子,說話伸脖子。(鵝)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大象)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蜘蛛)師:這幾個謎語的謎底都是動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寫動物的課文。請大家放開聲音,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師:上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能把課文讀通順。現(xiàn)在,我請四名同學來接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找,哪些句子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生匯報)。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板書:貓可愛、淘氣。)。

默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三、賞析詞句,品味含義。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古怪”這里指貓的性格特別,讓人難以琢磨。這是前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對貓性格的集中概括。)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這是對貓老實性格的具體描述。表現(xiàn)了貓溫順安逸的特點。)。

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兒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對貓貪玩性格的具體描寫。)。

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ā耙贿B幾個鐘頭”可以看出貓是那么的有耐心;“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體現(xiàn)貓捉老鼠的決心之大。)。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這幾句話都是寫貓高興時的表現(xiàn)——溫柔可親。前面一個“蹭”字表現(xiàn)出貓對人的感情深;后面一個“印”字表現(xiàn)出人們對貓的寵愛,把貓踩在稿子上的腳印看成“小梅花”;接著說它的叫喚“豐富多腔”,表現(xiàn)出人對貓的欣賞。最后通過貓的“解悶”表現(xiàn)出這是一只富有生活情趣的貓,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

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墒撬帜敲从旅停灰f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兒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樣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小練筆:請你用事例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具體。

四、總結(jié)談話,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作者筆下的貓嗎?為什么呀?其實這都與作者平時細心地觀察、用心地感受是分不開的。老師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向老舍那樣熱愛生活,這樣不但能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還能創(chuàng)造美!

五、布置作業(yè)。

1比一比,再組詞。

慮()乖()耍()虛()乘()要()2寫句子。

任憑??也??非??不可??板書設(shè)計。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三

《草原》是被譽為“人民藝術(shù)家”的老舍先生寫的,這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語言美于一體的感人之作。

我設(shè)計本課時的主要學習目標是: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體會草原的風光美,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鑒于學生沒有到過草原的經(jīng)歷,即便是從電視上領(lǐng)略過草原風光的學生也很少,為達成這個學習目標,我的教學設(shè)計是這樣的:初讀,理清線索;再讀,借助幻燈圖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最后,在品味課文重點詞句來充分領(lǐng)略草原的自然美。

多幅草原風光幻燈片的播放,把學生帶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草原的無邊和美麗。文字幻燈片和風光幻燈片的配合使用,使學生的品味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學生的理解和品味有了具體表象的支撐,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不少學生都喜歡上了這段話,并能有感情地流暢地背誦下來。

這節(jié)課,我的課堂設(shè)計主要是圍繞下面的問題來展開的:“草原景美在哪里?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寫得美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有時想想,的確是呀,在課堂上,做教師的并不須要提太多的問題,即使是一個問題,學生能從多方面進行挖掘理解,把他們自己在讀書中領(lǐng)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了,不到位的教師略作點撥,這就足夠了。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從中感受草原景色的美麗和人民熱情好客,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語言文學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體會重點句子意思。

教具準備:

幻燈片、幻燈機、錄音機、片。

一、復(fù)習引入。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課文的線索:草原美景-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盛情款待-聯(lián)歡話別;學生可從課文寫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隨作家代表團去訪問內(nèi)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草地遼闊,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綠等)。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再次走進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課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

二、學習遠迎客人。

師: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F(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蒙古族同胞對待遠道而來的客人是怎樣迎接的,(板書:看畫面)請看畫面。(出示課件迎客畫面)下面大家自己讀書希望能做到邊看邊想邊劃出你感受或體會最深的句子,在書旁寫出你的感受。(板書:讀課文劃句子談體會)。

學生匯報(說說你的收獲吧。懂得幾十里外迎接、騎馬帶路是蒙古人的特點,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熱情,“飛”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從“來到幾十里外歡迎客人,立刻扭撥轉(zhuǎn)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車左右與前面引路”等地方體會主人的熱情禮重。指導(dǎo)兩個比喻句?;脽舫鍪荆鹤吡嗽S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比喻河;2、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用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比喻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蒙古族同胞。小結(jié):這些比喻的特點恰當生動,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建議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寫在筆記本上。)齊讀。

三、自主合作學習后三部分內(nèi)容。

課文又是怎樣寫我們的親切相見、主人熱情款待及蒙漢同胞聯(lián)歡的呢?同學們,書要自己讀,以下幾部分內(nèi)容讓大家自主學習。怎么學?讓我們看看剛才是怎么學的呢?(總結(jié)學法:看畫面讀課文畫句子談體會)。

同學們可選你最感興趣的部分內(nèi)容學習,喜歡一個人靜靜看的就自個兒學,喜歡跟同學共同研究的同學可幾個人商量好學習內(nèi)容,自主組合一個小組。自己先看,有了一點心得以后,就互相討論,學完一部分內(nèi)容弄懂后再去學習另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畫面吧(播放課件)(在匯報介紹過程中隨機出示有關(guān)課文片段,以幻燈畫筆指導(dǎo),在學習熱情款待部分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

師:說說你的學習收獲吧(從主客見面時熱烈歡騰的場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們,干部老翁這些有地位的人給我們敬酒,鄂溫克姑娘給我們唱歌,小伙子給我們表演賽馬踤跤等,飯后進行一系列的聯(lián)歡活動可見主人的'熱情好客豪爽)。

播放《草原迎賓曲》---聽了這首歌,你心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幻燈出示指導(dǎo)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師總結(jié):是啊,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難以忘懷,這都是因為我們蒙漢民族都是生活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們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團結(jié)友愛的民族。

四、課內(nèi)外結(jié)合拓展延伸。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請到我們草原來,草原之花永盛開。

大草原,乳飄香,人情美,客常在。

草原大,草原美,草原的牛羊肥。

五、總結(jié)再現(xiàn)草原美。

同學們,雖然很多同學都沒有真正到內(nèi)蒙古美麗的草原,但今天我們的心已經(jīng)到過了,感受到了,讓我們聆聽一首草原的贊歌,來結(jié)束我們今天的學習,好嗎?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板書設(shè)計:

自然美。

草原(蒙漢情深)。

人情美。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并借助音樂和圖片感悟、想象、體驗課文的意境,通過多種方式品讀詞語“純凈”“明潔”等,豐富語匯,感受語言美,能用朗讀或描述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通過討論、朗讀、想象等方法,體會拉薩天空之藍、之美以及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產(chǎn)生對拉薩的這種圣潔的美的向往與追求,體會作者熱愛拉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ppt。

一、復(fù)習導(dǎo)入。

2、你想知道這是一扇怎樣的窗簾嗎?生齊讀課文。

3、課件6出示拉薩的天空。拉薩的天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課文中描寫拉薩天空的句子畫出來。

5、“湛藍”是什么意思?(非常藍、特別藍)。

6、“透亮”的天空是什么樣的?你能想象出來嗎?(干凈,沒有一點雜質(zhì))。

7、湛藍、透亮的天空像什么?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課文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8、拉薩為什么會有這么美的天空呢?簡介日光城:

拉薩海拔3658米,大氣層薄而且空氣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氣中含塵量小,云量少,大氣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陽光充足,全年無霧。拉薩平均每天有8小時15分鐘的太陽照射。因此有“日光城”之稱。

9、日光城的天空自然與眾不同,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0、從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地間只有湛藍,那拉薩多單調(diào)呀。而現(xiàn)在,天空并不孤單,有白云、綠草的陪伴,它越發(fā)——,更加——。

12、到拉薩純凈、明潔的藍天,你們現(xiàn)在心里在想什么???

小結(jié):天空真藍啊,藍得用手可以摸到,藍得可以洗臉這么妙!藍得無比的純凈,藍得格外的明潔。那就讓我們把這純凈、明潔的藍天一起讀一讀吧!

二、作者也和同學們一樣,來到拉薩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哪些詞寫出了人們的感受呢?(讓人神往、緊緊吸引、不忍離開)。

1、同學們,讓游客神往的是(),緊緊吸引游客視線的是(),讓游客不忍離開的又是什么?。浚ǎㄊ抢_天空的藍?!保?。

2、薩的天空真藍,藍得讓人神往,它把我們的視線緊緊吸引,久久不忍離開。同學們!你們的視線想離開嗎?(不想)那就是藍得——(讓人神往),藍得讓你——(不忍離開)。

過渡:你們看,當這湛藍的巨大窗簾緩緩拉開時,我們看到了圣地氣勢恢弘的美,我們繼續(xù)來拉,去欣賞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誰來讀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讀)。

3、介紹布達拉宮。

小結(jié):了布達拉宮的驕傲,成了拉薩的驕傲。這片神奇的天空今天湛藍、透亮,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一年四季一直這樣迷人。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5、課件出示窗簾。

三、總結(jié)全課。

1、多么湛藍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吧?。R讀課文)。

3、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

四、布置作業(yè)。

1、把這篇課文讀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

2、摘錄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3、試著背誦這一課。

4、給拉薩的天空設(shè)計一句廣告語,要突出拉薩天空的特點。

板書設(shè)計:

7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清水洗過。

純凈明潔神往緊緊久久。

藍晶晶圣地的窗簾。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將貓的特點寫具體,同時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寫法。

3.激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fā)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品讀課文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將貓的特點寫具體,同時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寫法。

教法學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法,比較法;邊讀邊想象,抓關(guān)鍵詞體會、討論、交流。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復(fù)習(默寫詞語)。

1打開書,回憶課文主要寫了哪兩部分內(nèi)容?(板書)從哪幾方面表現(xiàn)大貓性格古怪?出示填空輔助說:

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有時——(溫柔可親),有時(一聲不出),有時——(勇敢),有時(膽?。?,所以說貓的性格很——(古怪)2.上節(jié)課初步感受了貓的性格特點,而且學習了用典型事例表現(xiàn)特點的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學習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將貓的特點寫生動具體,表達自己喜愛之情的。

二、重點研讀,感受“古怪”

(一)我們先來讀讀描寫大貓的部分。

1.老師讀貓的特點,你們讀具體描寫這個特點的內(nèi)容,好嗎?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生接)。

(1)指名讀寫貪玩的部分。出示句子。

“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p>

(2)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貓很貪玩?(3)學生反饋,(如:一天一夜,感受到玩的時間長,所以說貪玩等)教師點紅的只有“任憑??也??”(這一組詞一齊變紅)。

a.“任憑??也??”,可以換成什么詞?(無論??都??,不管??也??)是呀,不管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b.教師引讀:

任憑老舍先生怎么呼喚,——任憑老舍先生的夫人怎么呼喚,——任憑老舍先生的兒子怎么呼喚——這只貓實在太貪玩了,——讀全句。

a指名讀,發(fā)現(xiàn)這句話用詞有什么特點嗎?(不能發(fā)現(xiàn)直接點紅吧呀呢,一齊點紅)。

女生讀帶語氣詞的句子,男生讀不帶語氣詞的部分,琢磨一下這只貓性格有什么古怪?

師生對讀,你再讀讀感覺有什么不同?

(注意:1.問題問準確;2.過程要充分;3.要讓學生在讀中自覺悟出來)。

(預(yù)設(shè)要點:語言樸實,像平常說話;老舍先生很喜歡貓,愛琢磨這只貓,貓很古怪難以捉摸。關(guān)鍵:感受老舍先生語言平實質(zhì)樸;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第三點說不出來就算了。)。

c老舍先生就是用這種像口語一樣的語言表達了對貓的喜愛之情,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設(shè)置情境進一步感受口語化的表達:

(1)我們繼續(xù)讀寫貓盡職的語句。老師讀特點,學生讀具體寫特點的句子(隨機出示:它屏息凝視,一蹲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請你們找一找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貓的盡職?(給學生讀書和思考時間)。

(2)學生匯報,教師重點提示。(順學而導(dǎo),點紅重點,學生找不到,直接點紅)。

a“屏息凝視”是什么樣子,你能表演一下嗎?請一位表演像的同學到前面表演。同學們明白什么叫“屏息凝視”了吧?誰來解釋一下?對,控制住呼吸叫——屏息;聚精會神叫——凝視。將每個詞的意思連起來這也是理解詞語的一種好方法。(注意教法的靈活,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引導(dǎo)與總結(jié))(3)你還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貓很盡職?(隨機將關(guān)鍵詞語分別點出顏色,并出示填空:

它屏息凝視,一蹲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模停┬模Q、恒)心。

你能不能用三個“心”來嘗試概括貓盡職的三種表現(xiàn)。(可以同位同學商量一下)。

(4)多盡職的貓兒?。∧隳芡ㄟ^朗讀讀出它很盡職嗎?師:聽出了它很有耐心,你還能讀出它的決心嗎?師:好像還不夠?qū)P?,誰再來試試?(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己讀出味兒來,耐心、決心學生應(yīng)該較容易讀出來,“屏息凝視”引導(dǎo)重點讀,讀出彩兒)。

4.第1自然段我們通過重點詞語感受到了貓的特點和作者的喜愛之情。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每一種性格都為我們展現(xiàn)一幅幅可愛的畫面。請同學默讀第2、3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畫面細細品讀,看看哪些詞語特別突出了貓的特點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可以圈出來。學生默讀,畫詞語。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學生讀句子,師: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受?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說到“蹭”時:讓我們走進這幅畫面(根據(jù)時間決定要不要“蹭癢”的畫面),細細品讀。

(1)出示句子:

他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他抓癢??。

餓了——,癢了——)。

(1)出示原句讀,緊接著出示: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幾個臟腳印。

(2)(發(fā)現(xiàn)與原文不同后)同學們都笑了,“梅花”指的是什么?“印幾朵小梅花”和“踩幾個臟腳印”給我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交流應(yīng)充分,應(yīng)找2-3位同學說說)(若說不出來,再引導(dǎo):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老舍先生什么感情?怎么表達出來的?)(板書:優(yōu)美修辭)。

老舍先生看到這小腳印,會怎么想?(給我一個獎?wù)拢o文章加了一幅插圖,是一道美麗的裝飾??)。

(3)一個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老舍先生濃濃的愛貓之情,指名讀出喜愛的感情。6.回歸第一部分整體,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老舍先生用質(zhì)樸的語言、準確的詞語、優(yōu)美的修辭描繪了一幅幅可愛的圖畫,寫出了貓豐富而難以捉摸的(古怪)性格特點。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引讀課文)。

老師讀貓的性格特點,同學們讀具體表現(xiàn)貓可愛的內(nèi)容。(其實第一課時應(yīng)該理清這些關(guān)系)。

大貓的性格很古怪,小貓呢?(生:很可愛)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些可愛的小貓。

(二)感受小貓的可愛出示一些可愛的小貓的圖片。

1.讀一讀,小貓可愛在哪里,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可以在旁邊寫下批注。(堅強、淘氣、頑皮、生氣勃勃等;引導(dǎo)如:從哪兒看出堅強或怎么堅強?)2.這么可愛的小貓,我們配上音樂再美美的讀一讀。(找個合適再活潑點兒的音樂)。

三、口語交際。

小明想養(yǎng)貓,可是他的媽媽不同意,請你幫助小明說服他的媽媽,用上老舍先生的語言。

(老師當媽媽,一個學生當小明,全班同學都來幫他說服媽媽)。

四、作業(yè):請你學習老舍先生的語言,通過典型事例,寫一寫你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板書設(shè)計:

用詞生動。

古怪語言平實。

修辭優(yōu)美。

貓喜愛。

可愛。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結(jié)合課文理解部分詞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講讀式、感悟式。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5課(板題:草原的早晨讀題)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麗和熱鬧,也認識了很多的生字和詞語,誰來和這些朋友們打一下招呼?(出示詞語)。

草原打破寧靜鞭聲黎明鋪滿新綠羊兒。

圈門無邊牧民跨上駿馬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相機正音,齊讀。

過渡:小朋友們讀得真好,這堂課就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早晨的迷人風光和牧民們幸福歡樂的生活。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黎明前的草原是什么樣的呢?

1、(出示圖片)觀察,交流:你們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黎明前的草原怎樣呢?(很靜)。

2、(播放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鞭聲)。

3、勤勞的牧民們起來了,甩響了牧鞭,這響亮的鞭聲打破了草原的寧靜,草原醒來了,變得熱鬧起來了,小朋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交流)。

4、讓我們來聽聽:(播放動物叫聲)。

小結(jié):醒了的草原真是熱鬧非凡,想看一看此時的草原嗎?

5、觀看圖片(可適當解說)交流:你覺得早晨的草原怎樣?(板:美)。

6、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嫩綠的)草多不多呀?(多,到處都是)。

小結(jié):是啊,春天來了,草原上的小草都冒出了新的嫩芽,而且到處都是,像給草原鋪上了一層綠絨絨的地毯,所以書上說是怎樣的草原醒來了?(鋪滿新綠)讓我們把鏡頭拉近,看看這些嫩綠的小草吧?。磮D)。

7、(出示第一段)草原的早晨多美呀、多熱鬧呀、多有生機呀!誰能讀好這一段?

指名讀,評議,再讀,齊讀。

過渡: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睡了一晚的羊兒也醒了,它們此時在干什么呢?(板:羊兒)。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小朋友拿起書,自由地讀讀第二自然段。

2、(簡單交流)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可愛的羊兒吧!(出示圖片,觀看。)。

交流:羊兒多不多呀?(板:多)。

出示第一句話: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羊兒很多?(你真會讀書)這么多的羊兒,它們是怎么出來的?(有的羊兒跑出來,有的羊兒跳出來,有的擠來擠去,有的……。)所以課文中說它們涌出了圈門。(“涌出”閃爍變色)。

3、看得出來,羊兒們都急著要出圈門,你知道它們?yōu)槭裁催@么著急嗎?(交流)。

4、想著馬上就可以吃到鮮嫩可口的小草,羊兒們心情怎樣?(板:歡)你從哪個詞讀出了它們的高興?(“蹦跳”、“奔向”閃爍變色)。

5、指導(dǎo)朗讀:誰能讀好這一句話呢?先自己練一練,等一會讀給大家聽。(自己練讀、指讀、齊讀)。

6、其實,我們小朋友也有這么快樂的時候,看看下面這幅圖,你會把空填起來嗎?(填空練習)。

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羊兒們的歡樂。

7、看著羊兒們一頭扎進無邊的草原,牧民們是怎么做的?(板:牧民)(交流)。

8、出示牧民圖:你們瞧,他們跨上駿馬,揮動鞭兒,追趕著這些歡樂的羊群,動作是那么的熟練、瀟灑。

9、(出示第二句話)誰來讀讀這句話,特別要把這兩個紅色的詞語讀好,讀出牧民的勤勞能干。(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近看草原,它是多么熱鬧??!現(xiàn)在讓我們從遠處看看草原,它是怎樣的呢?

1、請小朋友拿起書,自由地讀讀第三自然段。

2、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圖片、聲音)。

3、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指圖述:你們看這些羊兒,這兒一群、那兒一群、這邊一群、那邊又是一群,真多呀!這就叫“一群群”。你們看,它們多么像……(藍天上的朵朵白云)這些草地上的“白云”怎么會飄動呢?多么形象而生動的比喻呀?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小朋友留心,也可以找到這樣形象而生動的比喻,看:(出示圖片,完成比喻句填空)。

4、小朋友,剛才你們還聽到了什么?這是什么樣的歌聲?(根據(jù)情況可再聽一次)(交流)。

這么美、這么響亮的歌聲被風吹著,傳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連天上的白云都能聽得見呢!書上用了一個詞,叫--(回蕩)。

6、誰來讀第三段,讓大家欣賞草原的美景,分享牧民的喜悅。(指讀)。

(四)、配樂朗讀全文。

1、感情升華:小朋友,課文學完了,你覺得草原的早晨怎么樣?(交流)那就讓我們來贊一贊吧(回到課題:草原的早晨真美呀?。┈F(xiàn)在請大家在音樂聲中,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和快樂讀出來吧!

2、配樂齊讀全文。

三、拓展延伸。

1、再次欣賞草原美麗的風光(出示圖片)。

讓我們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草原,讓它成為我們心中一份美好的記憶。

2、草原確實美麗,令人神往,是許多歌唱家歌頌的對象,著名的蒙古歌手騰格爾就把這稱為“天堂”,用他那渾厚粗獷的歌音唱出了草原的美麗、迷人,讓我們來聽一聽,在歌聲中結(jié)束我們的新課。(播放《天堂》)。

附板書:5草原的早晨(美)。

羊兒(多歡)。

牧民(樂)。

作者郵箱:tzjlcsp@。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八

1、學習2、3、4自然段,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讀懂長句;背誦第4自然段。

2、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學生練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我們再讀讀這一句,領(lǐng)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我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 薄斑@”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nèi)パ葑嗟那V?(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我們進一步領(lǐng)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己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5、7、8題。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九

教學目的:。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三個生字,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激發(fā)學生觀察、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小雨點、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春天就像一位美麗的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那么春姑娘給大地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呢?(百花都開了、燕子飛來了、柳樹發(fā)芽了……)。

2.春姑娘為大地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你們瞧她又給大地帶來了一場春雨。

3.指導(dǎo)看圖:小朋友們看,天空中你見了什么?(很多雨點聚成了一場雨)。

(雨點出示、齊讀)。

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課題就叫做“雨點”

二.講授新課。

一看圖學詞。

2.那么這些雨點娃娃究竟落到了哪里呢?(自由說)我們來看看圖上這幾個雨點娃娃落進了那里。注意要從左往右依次來看。(指說: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相應(yīng)出示、齊讀)。

3.我們一起再來把黑板上的這些詞語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

1.雨點娃娃落進了這些不同的地方后,有什么不同的變化呢?下面,請大家?guī)е@個問題自己把課文來讀一讀。注意要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檢查自讀:

1落進雨點散步。

池塘江河海洋。

2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自讀—找規(guī)律—指說—開火車—齊讀——自讀課文)。

3池塘里睡覺(散步)。

(自讀—找規(guī)律—指說—小老師領(lǐng)讀——互讀課文)要求:不讀破句,不復(fù)讀,不唱讀。

3.范讀課文。

4.小朋友,誰來說說看,雨點落在不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同桌交流)。

(池塘里:睡覺;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跳躍)。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字貼字齊讀。

6.看圖試背(男女生比賽)。

三.教學生字。

1.出示“海洋”齊讀。

2.今天我們要來學寫這兩個字,哪位聰明的同學能找找他們的共同點?(左右結(jié)構(gòu)、三點水)。

3.學生說筆順書空,教師范寫。

4.描紅。

四.作業(yè)?。

1.習字冊。

2.讀課文。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

一、深入朗讀,品味詞句。

1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小伙子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jié)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小伙子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2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nèi)容上體會思想。

3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怎樣的人?他是怎樣想的?

二、點播,揭示中心

1討論:年輕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2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使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dǎo)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zhì)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四、指導(dǎo)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

六、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guān)“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商崾緦W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一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書中,有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講的是:一個身有殘疾的孩子,在班里一直默默無聞的生活著,她不愿意與人交流,不愿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使得同學們都不太在意班里還有這樣一個人。就連老師也漸漸習慣了不喊她回答問題,不讓她上講臺上講話。然而,這樣一個充滿了自卑的孩子,后來不僅和同學們一起游戲,一起交談,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整個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是什么力量使她改變了呢?那就是“掌聲”,是掌聲使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是掌聲給了她戰(zhàn)勝自卑的力量。

是的,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支持,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他們就像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苗,需要隨時的糾正和鼓勵,而最有效的鼓勵就來自于和他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當他們?nèi)〉脙?yōu)異成績的時候,需要掌聲的勉勵;當他們有點進步的時候,需要掌聲的激勵;當他們知錯就改的時候,需要掌聲的鼓勵;當他們?yōu)榘嗉壔蛩俗龊檬碌臅r候,需要掌聲的肯定。這些掌聲,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代表自己所作的一切得到大家的認同,甚至可以說是成功的標志。

從課文中,我感悟到兩點:一是,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要做到真正的教書育人是很難的,如果文中的第一任教師,開始就能給這個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樣的機會,就不會使她長期處在自卑的角落里,也就不會使班上的其他同學習慣了不去注意這個被遺忘的孩子,其實,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善良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dǎo)。這一點從小英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剛剛站定,班上就驟然響起了一陣熱烈、持久的掌聲中就可以看出,沒有人號召,完全是自發(fā)的行為。這就體現(xiàn)了孩子們那顆善良的心。二是,一次掌聲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可見作用之大。而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是否善于抓住這小小的一件事,適當?shù)慕o予掌聲或其他的鼓勵,有沒有想過掌聲對一位同學的作用呢?沒有。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重視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卻忽略了學生思想上的教育。造成學生對別人的進步熟視無睹,也很少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冷漠的班風。這對于他們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通過課后討論,同學們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也非常希望得到其他同學的掌聲,每當有人為他鼓掌的時候,心里總是美滋滋的。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為了教學的進度一再講課、讀書、回答問題,而忽略了同學間的相互鼓勵,即使有,也是出現(xiàn)了相當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在讀書、答題、以及其他方面所取得的一點點小的進步時,我們教師往往會視而不見,或者認為是理所當然。這樣,一般的同學是很難聽到別人給他的掌聲,也就失去了得到激勵的機會。也許,在他今后的成長中,他會始終認為,自己是無能的,是比不過別人的。這一點,是我在教完這課后最大的感受。

正如課文中所說的那樣: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guān)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轉(zhuǎn)載。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一、復(fù)習導(dǎo)入。

課文圍繞題目半截蠟燭寫了怎樣一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guān)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時,就要求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較全面的。第二教時,復(fù)習主要內(nèi)容,體現(xiàn)從整體入手。發(fā)問,緊扣題目。)

二、講讀課文。

1、講讀第3節(jié)。

(2)提問交流。(板書:吹熄。)追問:為什么兩個孩子臉色蒼白?

(3)指名朗讀,注意讀好描寫伯諾德夫人動作、語言、神情和心理活動的詞句。

(4)小結(jié)。伯諾德夫人面對這樣的危機,巧妙地與德軍周旋,保住了蠟燭。

2、講讀第4 5節(jié)。

(1)指名朗讀,思考上面的問題。

(3)畫出描寫杰克動作、語言、神情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自由朗讀。

(4)交流。

(5)進一步提問:伯諾德夫人此時心情怎樣?

齊讀第5節(jié)最后兩句話,讓學生體會高度緊張的氣氛。

3、講讀第6 7節(jié)。

過渡:杰克仍然沒有保住蠟燭,情況已經(jīng)到了萬分危急的關(guān)頭。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緊了。在半截蠟燭即將熄滅之際,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只有10歲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來,巧妙化解了危機。

(1)指名朗讀。

(3)討論。(引導(dǎo)學生理解描寫杰奎琳說話語氣和樣子的句子,領(lǐng)悟她的機智。)

(4)指導(dǎo)朗讀。

(這一部分的教學,采用順教的思路,是對的。這樣有利于把學生引到課文的情境中去。引導(dǎo)學生閱讀每一部分的內(nèi)容,所設(shè)計問題的角度有變化。)

三、總結(jié)課文。

1、總結(jié)性提問。

2、寫作方法提示。

(1)課文為什么要以半截蠟燭為題目?

(總結(jié),分別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從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課文。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四、作業(yè)。

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能否設(shè)計書面的作業(yè)?一般要有口頭和書面兩方面的作業(yè),當然要注意分量。)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三

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填在相應(yīng)的擴號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馬疾馳 (? ) 疾惡如愁 (? )? 疾風知勁草 (? ) 疾苦 (?? )

2???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寂靜 (??? ) 羞澀 (??? ) 拘束(???? )? 灑脫 (?? ) 回味 (??? )

3??? 比較下面句子,哪句表達更具有特點,并說明理由。

走了許久,遠遠的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

走了許久,遠遠的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

4摘錄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如:“……像一條彩虹像我們飛過來?!?/p>

5你能利用本文的直抒胸臆,精描細寫的手法,來描寫一處你喜歡的景物嗎?請你試一試。記住要用上打比方的句子。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四

學習目標:

1、抓住關(guān)鍵詞,把握關(guān)鍵情節(jié),練習復(fù)述故事。(重點)

2、細讀課文,感受作者對“動物”母愛的贊美和對動物生命的敬重之情。(難點)

3、品味文章運用大量的文言色彩濃重的詞匯所產(chǎn)生的表達效果。

一、導(dǎo)入新課,明確目標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在貓的故事演進的過程中,“我”對貓的態(tài)度有沒有變化?跳讀課文,請根據(jù)提示從文中找出“我”心理變化的關(guān)鍵詞句。

提示“我”心理變化的關(guān)鍵詞句

起初

接著

再是

看到被吊的貓

在貓的尾巴系上罐頭的惡作劇

聽到屋頂上的罐頭聲

看到書房窗紙被撕破下決心再捉到

發(fā)現(xiàn)貓窩里的四只小貓

對貓的母愛的贊美

為驚擾了貓、使之離去

你能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我”對貓的感情變化過程嗎?

()--憎恨--()--痛恨--()--愧疚

你能想起我們學過的《 》,也運用了類似的方法,都是以

為線索,都運用了 的寫法。

2、細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文中最觸動你的情節(jié)或詞句,談?wù)勛约旱睦斫猓ǚ抡绽?,進行思考)。

例1:最觸動我的情節(jié)是廚師設(shè)計抓貓.

課文第二段第8行把廚師稱像軍事家一樣,為“足智多謀”“左道旁門”“殫智竭力”,像打仗一樣,把捉貓說成“諸事完備,靜待活捉”“無計可施”,平時做飯又叫“調(diào)和鼎鼐”,區(qū)區(qū)小事喊著“自告奮勇”,這些詞語把生活之事放大,大材小用,處處煞有介事,風趣油然而生,并以此充分顯示了作者對于廚師所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和神情的調(diào)侃,對人類的批判,使文章充滿諧趣,幽默生動。

例2:最觸動我的詞語是第一段的“如是者數(shù)日”,和第二段的“一之已甚豈可再乎”文中所述是一件小事,用近似口語表達,突然對這樁小事的結(jié)果用上了這些鄭重其事的文言色彩很濃的詞語,給人諧趣之感,幽默生動。

3、集中注意力,在三分鐘內(nèi)默讀完全文,然后復(fù)述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看誰遺漏的關(guān)鍵情節(jié)最少,保留的重要詞語最多。(提示:抓住“我”對貓的態(tài)度變化過程和層次,把握好每一處的關(guān)鍵詞語。注意:復(fù)述不是全文照背)。

三、交流展示(給自己一個機會,給自己一份自信,展示亮麗的你?。?/p>

四、盤點收獲(把你的一份快樂分給大家,我們就擁有七十五份快樂?。?/p>

一般從內(nèi)容、寫法、感受等方面來談

五、拓展延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中國大陸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qū)。這個地區(qū)嚴格限定每人每天飲用及日常的各種用水量不能超過三公斤,所有的用水均得依靠駐軍從非常遙遠的地方運來。在這種情況下,動物的悲慘處境是可想而知了。

一天,一只老牛掙脫韁繩,闖到運水車必經(jīng)的公路上,這是沙漠里唯一的公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人們不知道老牛究竟怎么了。就在這個時候,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迅即沖向前,立在軍車前,軍車只好立刻緊急煞車停下來。老牛默默無語地望著軍車,駕駛員想盡了辦法,老牛就是不走開,即使連挪動半步都不肯。雙方僵持不下,持續(xù)了好長一段時間。

運水的士兵過去也曾遇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是從來都不會因此而造成塞車,但這次卻不同,后面被塞住的司機詛咒著、謾罵著,性急的司機試圖點火驅(qū)趕,但是老牛倔強如故,絲毫不為所動。此刻,牛的主人趕來,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這只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皮開肉綻,痛苦哀嚎著,但仍然不肯讓道。

在北方呼嘯的寒風中,老牛凄厲的哀嚎聲顯得格外地悲凄,站在一旁的運水士兵和那些司機都忍不住地掉淚了。那個士兵終于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guī)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處分?!比缓笏麖能嚿先〕霭肱杷▌偤萌铮?,放到牛的面前??墒桥2]有喝,這太出人意外了!

只見老牛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不一會兒工夫,從不遠的沙堆后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注視著貪婪的小牛喝完水,然后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它們眼中涌著熱淚,彼此舔著眼睛,靜靜地表達它們的愛。然后沒有等人趕它們,就自己離開了。

閱讀后聯(lián)系本文,寫出自己的感受,150字左右。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五

1.第一堂課我們學習了《荷花》一課,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把課文讀一遍,要把描寫荷花的色彩、姿態(tài)的詞語讀出美和愛的感情來。如碧綠的......嫩黃的......。

2.學生齊讀課文。

1.你們讀了這一課,最喜歡哪一節(jié)?為什么?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覺的意思。)

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意思用仿佛說句話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樣?這樣想句子就容易正確了。

(通過用仿佛造句,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學相互對講,然后集體交流。)

例句:

(1)我看著小蝌蚪,看著,看著,我仿佛覺得小蝌蚪變成小青蛙了。

(2)我看著金黃的油菜花,看著,看著,我仿佛變成小蜜蜂鉆進菜花叢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著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著寒風開放。

(4)我看著風箏,仿佛自己隨著風箏飛向遠方。

1.《王冕看荷花》(略讀)

(1)導(dǎo)語:剛才同學們用仿佛說話,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學了《荷花》這篇課文,你們在一年級學習了《王冕學畫》,現(xiàn)在李老師再介紹一篇材料讓你們讀。

教師介紹讀物:這篇材料是從一篇很有名的書《儒林外史》里選出來的,寫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們很快地把這材料看一遍。

(學生閱讀課文)

(2)指導(dǎo):這材料上有幾個詞是古文中的詞,我們現(xiàn)在不,你結(jié)合上下文讀讀,想想。(針對學生已開始閱讀中國古典小說,如《水滸》等。通過這篇節(jié)選的教材,意在指導(dǎo)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猜讀,理解內(nèi)容。)

須臾是什么意思?天氣煩躁里的煩躁是什么意思?要學會看注釋,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猜讀。

(板書:須臾、煩躁)

看注釋:須臾就是一會兒的意思;煩躁是指天氣悶熱。

(4)這篇材料中有一句寫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樣的程度?(突出人在畫圖中)看這些長篇的文章要學會抓主要的。

(5)引導(dǎo)運用:現(xiàn)在我們想想在我們剛學的《荷花》這篇課文的第四節(jié)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話,來點明這一節(jié)的中心意思,你們想想應(yīng)該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畫圖中)

(在原來板書的風過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畫圖中。)

(讓學生運用這一句話,不僅是畫龍點睛,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對課文指導(dǎo)的意境的體會。)

2.《愛蓮說》中的兩句話。

(1)導(dǎo)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態(tài)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畫圖之中,其實荷花不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個哲學家曾這樣贊美荷花。

(教師板書兩句話)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師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領(lǐng)讀兩遍,再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講講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師再完整地講這兩句話的意思。)

(2)講解:這兩句話,前一句的意思是說,水上的、陸上的花草,可愛的很多,后一句是說作者最愛蓮花,愛它生長在淤泥之中,卻全身潔白不受污染,這是作者對蓮花的內(nèi)在品格的贊羨。

(同學帶著贊美荷花的語調(diào)讀兩遍。)

(3)學了這兩句話,你們知道李老師要說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書:在原來色彩美姿態(tài)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為荷花不僅外表美,內(nèi)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們愛荷花。我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這樣的句式連貫地說荷花的美。

板書:

我愛(),

我愛(),

我更愛()。

例句:

我愛荷花的美麗色彩,我愛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態(tài),我更愛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這里補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課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加深對荷花的情感。)

(4)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身處在不良的環(huán)境中,但是保持著高尚的品質(zhì),我們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來贊美他們。

說話訓練:

我們就來說蒲公英,你們自己出個題目吧。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六

一、說教材:

a、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是九年級上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文以河神為喻,通過對比的手法,告誡人們不可自傲自大。這篇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簡明,學生基本能憑借自身的積累和課文注釋完成對本課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將主要引導(dǎo)學生去豐富文言文的內(nèi)容,將古文變成今文,在頭腦中豐滿人物形象從而理解寓意形成自己的閱讀體會。b、教學目標:

1、通過河伯這一人物形象,懂得人不可以自傲自大的道理。

2、分析并掌握本文對比的寫法。

3、通過反復(fù)誦讀,豐滿文本,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會。c、教學策略。

以誦讀教學法為主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其間以小組合作探究掌握重點段,以自主學習達成體會。

二、說教學過程。

為達成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設(shè)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講故事,促想象,簡介莊子導(dǎo)入。

本環(huán)節(jié)一莊周夢蝶的特殊感悟為引子,通過故事、圖片、文字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對莊子的喜愛。

先請一位同學講莊周夢蝶的故事,然后出示相關(guān)圖片文字,提出問題:莊周夢蝶的故事給人一種奇特的感受,你在聽到這個故事后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又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了解莊子的興趣。教師再順勢介紹莊子其人其書,用“希望同學們打開想象之門,我們一起請領(lǐng)略《莊子秋水》這一篇寓言?!币氡菊n教學。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

1、教師:有同學知道莊周夢蝶的故事嗎,誰來給我們講講?

2、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講莊周夢蝶的故事。

4、請2——3位同學講講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鼓勵學生的獨特體會。

5、教師出示莊子畫像圖片和莊子簡介,介紹莊子引入新課:

莊子就是這樣一位想象奇特豐富,以汪洋恣肆的文筆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的人。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老莊”。所著《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肚f子》的出現(xiàn),標志著在戰(zhàn)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jīng)發(fā)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在他的著作中,常常用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同學們打開想象之門,我們一起請領(lǐng)略《莊子秋水》這一篇寓言。

(二)、初讀識故事。

本環(huán)節(jié)以疏通文字,了解故事內(nèi)容為目的。要了解文言文故事,應(yīng)該建立在正音、釋詞的基礎(chǔ)上。所以先設(shè)計了兩個小環(huán)節(jié):

1、試讀課文,讀通文字;

2、掌握文言字詞的特殊用法。在試讀課文階段以結(jié)合注釋自讀——交流互助學習——朗讀辨析的流程,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再以課堂檢測——交流——齊讀完成學生對字詞的掌握。

具體如下:

1、試讀課文,讀通文字。

(1)、教師提出試讀要求: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大聲自讀課文,有疑問的讀音可以與臨近同學交流。

(2)、學生自讀課文,互助學習生字詞讀音。(3)、教師請1-2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正音。

2、當堂檢測,掌握斷句讀音。

(1)教師出示ppt——注音與節(jié)奏練習,要求:請同學們關(guān)上書,在練習本上完成上面的練習??纯赐瑢W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文的讀音。

練習題一:為下列字詞注音。

a、涇()。

b、涘()c、渚()d、殆()練習題二:請為下面的句子斷句。

a、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2)、學生自主完成練習。

(3)、教師請一位同學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練習,大家一起討論答案。

(4)、教師在ppt上展現(xiàn)答案,要求:請同學們齊讀上面的詞和句子,每個詞和句子讀兩遍。

(5)、學生齊讀,記憶讀音。

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以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為切入點,帶動學生完成疏通文字的學習。

(2)學生小組討論歸納,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探究結(jié)果。每類請一位同學用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結(jié)果,其他同學補充。

(4)教師引導(dǎo):同學們真厲害,你們是怎么將這些特殊的詞句找出來的?

(5)學生談自己的方法,教師適時鼓勵。

(6)教師小結(jié):是啊,只要我們知道有哪些特殊形式,在翻譯的基礎(chǔ)上,細心對照,這些看似困難的特殊詞句也就無所遁形了。

4、概括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有了上面的基礎(chǔ),教師再引導(dǎo)學生回憶概括事件方法,讓學生概括本文內(nèi)容,為人物分析打好基礎(chǔ)。

(1)教師提問:同學們還記得記敘文中事件概括的基本方法嗎?誰來說說。

(2)同學回憶記敘文相關(guān)知識并發(fā)言。

(3)教師提出要求:對,記敘文概括就是緊緊抓住記敘六要素進行的,最基本的概括形式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寓言故事也是事件,所有這個概括方法同樣適用于本文。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文注釋默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后,試著用簡潔的話概括故事內(nèi)容。

(4)在學生小組交流后,請1-2名同學概括這篇寓言內(nèi)容。

(三)再讀析人物。

這是本篇課文重點,一是要引導(dǎo)學生將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景象,從而理解人物,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對比的寫法。

1、分析故事發(fā)展階段:教師提問:這個故事到底講了河伯在幾個階段的的表現(xiàn)呢?請同學們默讀,將文中將表示時間階段的句子用波浪線勾畫出來。學生會比較容易勾畫出兩個階段——“秋水時至,百川貫河”和“順流而東行,至于北?!?/p>

2、分析對比,掌握河伯這一人物的形象。(1)教師提問:河伯在這兩個階段的表現(xiàn)可以分別用兩個字概括?請同學們用著重號標出來。(2)學生在文中標記后發(fā)表自己看法。明確:“喜”和“嘆”

(3)教師提問:是什么使河伯做出了喜和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呢?(4)學生討論明確:因為自己的寬廣——“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而喜,因為看到北海比自己更寬廣——“東面而視,不見水端”而嘆。

(6)學生描述自己想象的大海,教師對學生的用詞、意境加以肯定,鼓勵學生自由想象。

(7)教師提問:黃河、大海不同的景觀在文中形成了什么寫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8)學生判斷并明確對比的寫法。突出強調(diào)了大海的寬廣。為河伯的思想變化提供了基礎(chǔ)。

(9)教師提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對比呢?(10)學生討論明確河伯的喜與嘆也形成了對比。

(11)在河伯的這一喜一嘆的對比中,為我們刻畫了怎樣的河伯形象呢?

(12)學生討論河伯的形象,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河伯看法。(13)教師小結(jié):的確從河伯的喜可以看出其自傲自大,從河伯的嘆可以看出其自省。對比的寫法對刻畫人物有很大幫助,同學們在作文時用上一用,一定會使你的筆下的人物更為鮮活。

3、揣摩想象,再現(xiàn)河伯。

為豐富文言文,形成生動可感的形象,設(shè)計了揣摩想象,再現(xiàn)河伯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揣摩表演河伯的喜與嘆,從而在他們心中留下有個人體會的閱讀。

(2)請同學到講臺自由表演,將自己想象到的河伯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其他同學評價。教師適時鼓勵。

(3)教師小結(jié):看來同學們心中都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河伯形象,那就讓我們化身河伯,帶著見到自身寬廣而躊躇滿志、飄然自得,面對大海的“不見水端”而仰首慨嘆的感覺,自己大聲誦讀課文。(4)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大聲誦讀課文。

(四)三讀辨主旨。

感悟主旨不能脫離原文,通過將河伯感嘆的話轉(zhuǎn)化為白話文讀給大家聽,再次對重點文段加深印象,又進一步為悟主旨打好基礎(chǔ)。

1、河伯見到大海發(fā)出了感嘆,他到底在感嘆什么?請同學小組討論,將他感嘆的話轉(zhuǎn)化為白話文,讀給大家聽聽。

2、同學小組交流,加深對河伯感嘆內(nèi)容的理解。

3、我們一起來讀讀河伯見到“洋”的感嘆,看看你能從中悟到了些什么?

4、學生討論,明確一山更比一山高,人不可以自傲自大。

(五)總結(jié)。

至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教師通過重申重點,用名人名言激勵學生。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這則寓言是以河神為喻,通過對比的手法,告誡人們不可自傲自大。莊子說“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蘇格拉底也曾說過“驕傲是無知的產(chǎn)物?!痹绞菍W識淵博的人越謙虛,因為他們知道還有更廣闊的世界等著人們?nèi)ヌ剿鳌?/p>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七

《草原》一課是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淳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帶來《草原》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草原》教案

教材分析

《草原》 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第二課時)。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完成這篇文章,首先描繪了一副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的奇麗的草原美景,接著描寫了人們盛大歡迎的場面,最后是草原聯(lián)歡,把酒話別的情形直至“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結(jié)束全文,文章脈絡(luò)清晰,行文流暢而且語言優(yōu)美,既不失純樸簡練的語言風格,又呈現(xiàn)生動感人的氣息。

學情分析

由于地域的限制,絕大數(shù)同學對大草原的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同學都向往草原,學習這篇文章,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了解,也可以在網(wǎng)上查看草原的風光和民族風情。學生比較喜歡這樣的課文,因此要引導(dǎo)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朗讀品味,感受大草原的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jié)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jié),和諧的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dǎo)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xiàn)一幅幅生動讀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難點:聯(lián)系課文,說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準備

搜集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新課。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請學生談?wù)動^后的感受。

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么想法?(大屏幕展示草原畫面)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板書課題)

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一起走進草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學情。

過渡:在預(yù)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

1、讀了文章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也可以把預(yù)習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

2、教師隨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板書)

三、細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要注意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的詞句,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相機指導(dǎo)。

過渡:在自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別認真,尤其是同學們能抓住重點的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課前查找的資料,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小組同學自學交流,認識上達成共識后,待會匯報你們自學的成果。教師深入到小組內(nèi),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組織教學。

四、賞讀誦詠,潛心涵泳。

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同學們小組的活動,每個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很多同學還發(fā)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們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的同學,結(jié)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談?wù)勀銈兊捏w會和理解認識。

(一)指名研讀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學,匯報學習的情況。

2、隨機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學生感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草原喜愛的思想感情。(聽了同學們談的對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來吧!)

3、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的課文。

4、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dǎo)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小結(jié):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后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wù)劄槭裁催@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nèi)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結(jié)合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況,能不能對熱情的蒙古人民發(fā)出訪問我們家鄉(xiāng)的邀請?(教師板書:人情美)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lián)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jié)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么舍得分別?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崩斫饩渥拥囊馑?,齊讀。

六. 聯(lián)系生活,課內(nèi)外結(jié)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在班上交流展評,并就保護環(huán)境方面談?wù)劯惺堋?/p>

七、板書設(shè)計

草 原

風景美 人情美

相見 ————————熱情

款待————————盛情

《草原》反思

小學語文教材精選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語文教師在教學這些名著佳篇時,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語言文學美和蘊含的道德情操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zhì),從而陶冶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健康的人生觀。下面就是我教學《草原》一文的點滴體會。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熱情好客,歌頌了民族大團結(jié)。學習課文,就是要讓學生理解這些美,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從小爭做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的人?;诖?,我教學本文,采取讀的方式。

一、初讀,了解美。

二、精讀,理解美。

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一幅高遠素雅的美麗圖畫。精讀時,透過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抓住重點詞句,啟發(fā)揣摩、品味語言美,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的圖畫美,受到美的陶冶。

先生筆下草原的天“比別處更可愛”,什么地方更可愛呢?作者抓住“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來寫的。引導(dǎo)學生仔細品讀,并閉目遐想,甚至深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讓學生的感受與作者有相同的美感。讓學生讀出“我”贊美草原美的方式是“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追問:“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作者受到美的感染,決意用歌聲來贊美草原。

三、選讀,感悟美。

情待客那一段,當他繪聲繪色地讀道:“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人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么親切,一點也不拘束。不大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刹烤淳?,七旬老翁敬酒。舉杯,舉杯,回敬再回敬……”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嗬!蒙古包里待客真熱鬧!”“多新鮮啊,吃的,喝的全是奶制品,都是我愛吃的東西。”說完,還響響地咂咂嘴?!斑€有手抓羊肉,我從沒見過。”更新鮮的是吃飯時,“還有戴尖尖帽的姑娘唱歌”……一切都是那么新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同學們紛紛表示:“放暑假,我動員爸媽一起去草原旅游,親口嘗一嘗那些我沒見過的食品?!薄拔已?,想去穿上蒙古袍子在蒙古包前留個影?!薄拔乙W摔跤,藍天碧草地,摔跤多有意思!即使摔倒在草地上,肯定不會疼。”……同學們在追求美的向往中陶醉了。

四、活讀,仿寫美。

老舍先生用他匠心獨運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草原美景圖。同學們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選讀其中某部分,然后就向先生學習,仿寫一個美景片斷,題目自己擬定。學生們熱情很高,拿出紙筆盡情揮灑。有位學生繪下了一幅小河美景圖:我的家鄉(xiāng)在蘆溪,那里有一條迷人的小河。它養(yǎng)育了兩岸兒女也給我和伙伴們帶來了許多歡樂。

記得我小時候,隨爺爺、奶奶住在鄉(xiāng)下,常到小河邊玩耍。河水清可見底,它終日喝著歌歡快地流淌著。偶爾有幾只大白鵝游到河里,都像給綠色的河面上繡上了幾朵大白花。在輕漾的河面上,一只小船駛過,船尾留下道道水痕,漸漸擴散開去,立刻打破了水面的平靜。

多美的孩童戲水圖啊!

還有一位學生描繪了一幅人猴和睦相處圖畫: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到峨眉上觀猴子。猴山上猴子真多呀!大的、小的,老的、幼的,有的站在樹上齜牙咧嘴,有的在叢林中奔跑,有的在樹枝上倒掛金鉤,更有大膽的,竟敢攔路索要食物,大有不給食物休過此關(guān)之意。看,有一只猴子沖著我奔來了,我連忙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帶殼花生放在手掌上喂它。說來也怪,這只猴子不但沒有抓咬我,而是很講文明。它不慌不忙地拿起一顆花生,咬開殼,吃完再拿一顆?!职肿プ∵@絕好的時機,“咔嚓”一聲,留下了珍貴而美好的一刻。

多么和諧的人與動物關(guān)系呀!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八

佚名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jié)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二、學習準備

搜集草原風景的圖片、資料。

三、學時安排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理清課文的線索(練習列小標題):

(1)草原美景;(2)歡迎遠客;(3)親切相見;(4)熱情款待;(5)聯(lián)歡話別。

(或:初見草原—迎客—相見—待客—話別;初見草原——進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聯(lián)歡話別;……)

4、反復(fù)默讀第一自然段,談?wù)勛约旱睦斫?,能講的講,不能講的可以讀。

如:(1)“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闭f一說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談?wù)勛约侯愃频母惺堋菰峡盏奶?,由于沒有遮攔,格外開闊,空氣清鮮,使人感到特別愉快,所以想無拘無束地放聲歌唱。(可能唱什么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閉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綠得無邊無際,由于天氣晴朗,遠處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綠色。(為什么說“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為是“天蒼蒼,野茫茫……”)

(3)“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

(4)“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庇^看一幅中國畫,明白“渲染”就是用顏色涂抹,“勾勒”是用線條勾邊兒?!安挥媚€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緩得沒有明顯的界限?!按渖鳌?,是說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綠顏色濃厚,就像要流下來一樣。“欲”,是“將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輕輕流入云際”。這里是說,綠色的草原一望無際,與天相接,仿佛翠綠的顏色流入了天邊。(與“萬古長青”、“一碧千里”區(qū)別。)

(5)“這種境界……”這一句是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心境?!绑@嘆”,是因為第一次看到草原,處處感到新奇,對滿眼的翠綠,感到驚訝?!熬昧⑺耐?,是留戀草原景色,總是看不夠;“低吟小詩”,是想用詩歌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可能吟什么詩)

(6)“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边@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因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huán)境會有不同的感受,可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wù)勵愃频母惺?。比如人心情好時,會覺得小鳥在向人歌唱,樹枝擺動是為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誦。

6、質(zhì)疑。

7、建議課后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感受草原,或贊美草原、關(guān)注草原的實踐活動(如畫、寫詩或文、配樂朗誦、編歌、找圖片、搜集描寫草原的詩歌、辦手抄報……)。

第二學時

1、課文不僅寫了草原的景美,還寫出了內(nèi)蒙古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人情美)。默讀課文,畫出相關(guān)語句,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如“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許多人“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客人;他們盛情款待來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姑娘們?yōu)榭腿顺琛⑻?,小伙子表演套馬、摔跤等等。)

2、據(jù)課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歡迎遠客、盛情款待、聯(lián)歡話別等場面。

3、課文的結(jié)尾“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點題之句,讀后體會其中的含義及表達的感情。

(這一句進一步點明了讓作者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課文中還用了不少比喻句,來描繪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畫出來體會體會。

(如用“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來比喻草原上的羊群;用“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來比喻小丘;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來比喻河;用“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比喻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蒙族同胞。這些比喻的特點是恰當、生動,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仿佛我們親眼見到了一般。)

5、反復(fù)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語言特點。

(全文要用歡快、喜悅、贊嘆的語氣來讀。)

6、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課文中的語言組織在一起,以導(dǎo)游的身份介紹向同學介紹內(nèi)蒙古風光和風情。說之前可引導(dǎo)學生將說的內(nèi)容列成提綱,然后圍繞提綱介紹,介紹時盡量用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7、質(zhì)疑

8、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草原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九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3、對一般說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別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2、對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三、教具準備:

圖片、資料、課文節(jié)選的課件一份。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檢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0課——生讀:恐龍。

2、拿起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3、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恐龍生活的年代和當時的環(huán)境。讓我們輕輕捧起書,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小節(jié)。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坐上時光列車,回到大約兩億年前去看看恐龍世界,也來學學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

(2)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這一小節(jié)寫了恐龍的哪兩個方面?哪個更突出?你是怎么知道的?(更,你真會讀書,讀出了“更”字的遞進作用)。

(3)那么圍繞這句話,作者在第二小節(jié)先后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呢?(相機板書:雷龍、梁龍、劍龍、三角龍)。

2、交流雷龍:

(1)我們來到了恐龍世界的第一站。出示句子:“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

象還要重??”

(2)誰先來讀讀雷龍的句子?(3)你從哪里讀出它的怪了?

(4)這里作者拿雷龍和誰進行了比較?(六頭大象,我們都知道大象已經(jīng)是陸地上最大最重的動物了,你看,這是一頭大象在跟一群人拔河呢,我們來算一下,一頭大象是重6噸,那六頭大象呢?而六頭大象的重量才相當于一只雷龍,所以這雷龍該是多么的——生答:重了。像這樣大的物體,我們就稱之為“龐然大物”。(讀好這個詞語)為了說明它是個龐然大物,這里作者拿雷龍跟六頭大象進行了比較,這是常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叫“作比較”)(板書)。

(5)正因為它重,所以“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

(6)雷鳴是什么?(像打雷的聲音)你能學一學這種聲音嗎?男生來,女生來,我們一起來。噓,雷龍在向我們走來了,這時它踏下一步,只聽到??(生答:轟隆),又踏下一步,只聽到(生答:轟隆)。

(7)對啊,這樣的轟響“好似雷鳴”(讀好這個詞語),在這里作者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比喻)在說明方法里,我們稱它為“打比方”(板書)。

(8)作者在描寫雷龍的時候,為了突出它的奇怪,運用了作比較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抓住了它的身體和腳步聲響來寫。這樣就寫出了它“龐然大物”的特點(板書),多么有序和形象啊,下面請男生有力量地讀好它。

梁龍:(1)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恐龍世界的第二站,出示“梁龍的身體很長??”

(2)梁龍又奇怪在哪里?說它像什么?(移動的吊橋)圖片出示吊橋:你看這就是吊橋,把梁龍說成是吊橋,這就是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真好,老師剛教你就會了)這里的打比方讓你讀出了什么?(梁龍的長)對啊,為了說明它的長,這一句中還用了什么方法?(列數(shù)據(jù),二十多米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我們上課的教室有5米寬,二十多米就相當于4個教室的寬度,長不長?)讀好這個詞。(足有二十多米)。

(4)讀來讀讀這個句子?用你的朗讀來告訴我們梁龍有多長。這么好的句子,我請女生讀給男生聽。

(5)板書:梁龍奇怪在哪里呢?文中有個短語可以寫在這里,誰來說?(身體很長)。

劍龍:

三角龍:

(1)出示“三角龍的臉上有三只大角??”三角龍又跟其它的龍有什么不同之處?(2)師板書:三只大角。比劃一下,這三只大角分別長在哪里?。棵恐唤嵌加小ㄒ幻组L),多恐怖呀,你要是見到這么一只怪物,你害怕嗎?你呢?這么怪的臉型誰見誰怕,這就叫“望而生畏”(誰來讀好這個詞語,一起來)(3)我們來讀讀這只人見人怕的三角龍吧。

3、小結(jié):這一小節(jié)圍繞第一句話,具體向我們介紹了四種恐龍和它們的奇怪的形態(tài)。現(xiàn)在,老師要請四位同學通過朗讀來介紹這四種恐龍,看誰最能讀出它們不同的特點來。請4人分別讀,齊讀總起句。

a原來魚龍和翼龍并不是恐龍?。霸王龍也真讓人望而生畏??!

c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卵生的嗎?你的知識真豐富!

d恐龍神秘地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等待著同學們將來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呢!

四、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恐龍及其親戚的種類和生活習性,也認識了幾種說明方法——作比較、打比方和列數(shù)字。

五、拓展。

2、恐龍家族如此龐大,其中你最喜歡哪種恐龍呢?為你喜歡的恐龍做一張名片吧!用上我們今天學的打比方、作比較和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0506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