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3:04:11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大全(14篇)
時間:2023-11-10 03:04:11     小編:筆塵

教案應該符合教學大綱和教育教學要求。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生動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通過閱讀這些范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案的編寫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一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通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lǐng)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chǔ)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guān)蘇軾的資料。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chuàng)作的原因。

(2)中秋節(jié),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你還聯(lián)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3、指導朗讀。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diào)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1、總結(jié)全文。

2、背誦《水調(diào)歌頭》。

1、收集有關(guān)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jié)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能力。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透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lǐng)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一、揭題,基礎(chǔ)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chǔ)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guān)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chuàng)作的原因。

(2)中秋節(jié),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你還聯(lián)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diào)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jié)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jié)全文。

2、背誦《水調(diào)歌頭》。

五、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guān)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jié)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潛力。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三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學生:注意傾聽,聽準字音,注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注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比賽氛圍。

學情預設(shè):下面加點字學生容易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shè):

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觀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shè):讀下面的句子時,注意根據(jù)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shè):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根據(jù)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默讀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jīng)真正認識。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學生注意看間架結(jié)構(gòu),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lǐng),以及疏密要領(lǐng)等。

4、學生仿寫(前臺展示)。

共同評價學生仿寫的字。評價要領(lǐng):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jié)構(gòu)等。

默讀課文,思考: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示朗讀。

5、展示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wù)勀銓Α端{(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guān)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1、小組內(nèi)準備展示任務(wù)。(五分鐘)

2、展示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shè):

從課文內(nèi)容來看,學生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因為沒有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學生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shè):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名詞《水調(diào)歌頭》的經(jīng)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學生討論。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自由發(fā)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xiàn)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搜集展示關(guān)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小結(jié):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shù)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四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

他轉(zhuǎn)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xiàn)、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五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shè)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guān)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心緒不寧

埋怨 } 重親情

轉(zhuǎn)念

寬慰 } 通情達理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六

蘇軾有一首詩叫做《水調(diào)歌頭》。這首詩是他在中秋歡飲達旦,揮筆作出這首詩。以表示對弟弟蘇轍的思念。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本來甚為明顯,是因為政治處環(huán)境的失業(yè)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他沒有現(xiàn)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xiàn)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思念?什么是思念?思念是感人的情懷;是珍藏于內(nèi)心的甜蜜是一種深沉的渴望;思念是心緒不寧時勾起的記憶中的點點滴滴;是滿懷激情而無數(shù)人傾訴對月兒的喃喃低語;思念是焦慮的等待思念是秋雨纏綿時無言灑落的滴答聲;是春風乍起十五面泛起的微波思念;是盛夏如火的驕陽;是寒冬寂寂的夜晚。

如果想過那你何不妨在中秋的晚上給父母打個電話,每家人都團聚在一起一起歡笑一起吃東西,但你卻獨自一人游蕩時請不要傷心去想想你的父母吧,他們把你養(yǎng)大就是希望等自己老了,可以有依靠,你卻在哪里?不要說你怎么怎么想念他們那都是虛偽的話,如果你真是個有孝心的人那就抽空去看看你的父母吧任何語言都抵不上一個擁抱。去吧!去看看你的父母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當你遠走他鄉(xiāng)的時候,到你退休在家鄉(xiāng)的時候,當你遷居別處的時候,起慢慢的回想與朋友相處,與同事相處與鄰里相處的日子,細細地品位朋友情,同事情,還有那同學情,親情,愛情,故鄉(xiāng)情,深深的感受與人為善和和諧諧奇趣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長久,事長久,事長久,情長久,情長久人長久……。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推薦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diào)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diào)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guān)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diào)歌頭》,并描紅。

第二課時。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diào)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diào)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nèi)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jié)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本作業(yè)相關(guān)練習。

附: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推薦兩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diào)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diào)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guān)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diào)歌頭》,并描紅。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diào)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diào)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nèi)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jié)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本作業(yè)相關(guān)練習

附: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九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xiàn)蘇軾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jié)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jié))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十

導入新課:

蘇軾是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值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各種方式來展示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小組準備:

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把分配給你們的任務(wù)準備一下,練一練,3—5分鐘的時間,一會展示給大家(師及時指導表演)。

小組展示:

1組展示:介紹有關(guān)蘇軾的資料。

2組展示: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7組展示:感情朗讀全文

3組展示:蘇軾與弟弟的感情如何?從哪里能夠看出來。

4組展示: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哪些詞能夠看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5、6組展示:蘇軾的情感有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談自己的體會。

8、9組展示: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0組展示:背誦課文4、5、6自然段。

11、12組展示以“思念親人,思念故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總結(jié):

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xiàn)、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完美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讓我們一齊背誦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以曠達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1.認識本課生字7個,讀準平翹舌音。

2.了解故事內(nèi)容,背誦文中的詩詞。

3.體會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知道蘇軾是宋代著名的詩人。

4. 了解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培養(yǎng)民族的自豪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發(fā)奮圖強。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一課時

板課題,齊讀

質(zhì)疑:你想知道什么?

1.交流

音:軾 轍

形:州

義:皓月、嬋娟

2.分組讀課文

3.再讀課文,解疑

師:讀了課文,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事?

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1.采用各種形式背這首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聽配音全班讀

4.各組比賽讀。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了蘇軾思念親人的故事,真是人間親情濃于血。

欣賞歌曲《但愿人長久》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識不寫,另有一個多音字“埋”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lǐng)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準備:

1、查找蘇軾的有關(guān)資料

2、有關(guān)教學投影片

教學內(nèi)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激趣導入:

1、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讓學生理解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5、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兩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diào)歌頭》》。

4、讓學生理解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diào)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diào)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guān)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diào)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指名背誦《水調(diào)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diào)歌頭》

二細讀課文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jié):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蛇@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情緒的轉(zhuǎn)變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齊背誦《《水調(diào)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jié)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2、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第4~6自然段

2、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但愿人長久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軾、廷、皓、轍、嬋、娟”;積累詞語“朝廷、皓月當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誦、嬋娟”。理解“嬋娟、皓月”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3、能借助課文中的故事內(nèi)容,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讀懂詩詞的意思,了解蘇軾創(chuàng)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經(jīng)過,感受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

4、通過學習,體會中國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所蘊含的深意。

1、能借助課文中的故事內(nèi)容,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讀懂詩詞的意思,了解蘇軾創(chuàng)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經(jīng)過,感受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

2、通過學習,體會中國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過程:

1、師: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中秋的習俗或故事呢?

說明:從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入手,便于教師了解學情,更好地進行接下去的教學。

2、學生交流。

3、師:中秋是團圓的象征,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望著天空的那一輪明月,常常涌起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4、出示課題:39、但愿人長久、齊讀課題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

(1)學習生字

軾、轍:讀準字音(翹舌音)

偏、扁:辨別讀音

廷:復習筆順

說明:三年級的學生,對于字詞的教學依然不能放松,對于一些容易讀錯、寫錯或混淆的詞語要幫助學生加以辨析。

(2)開火車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古時候,___________,______思念_______,寫下了《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什么時間)、(誰)、(誰)

個別說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蘇軾在中秋節(jié)的夜晚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思念之情?用“——”劃出有關(guān)句子。

2、自讀體會、交流。

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1)“皓月”是什么意思?

(2)師:在這樣美麗的月夜,蘇軾卻思念著自己的弟弟,心緒不寧,他想起了什么呢?

(3)齊讀2——5小節(jié)。

出示:在這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中秋之夜,蘇軾在深深地思念著弟弟,他_________________。

師:你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用書上或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

學生思考、交流

說明:在教學時,老師以一個填空來幫助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以這個填空作為主線貫穿整篇課文的學習。先從填空中的“思念”出發(fā),請學生找出能反映蘇軾對弟弟思念之情的句子。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理解,來思考一下當時蘇軾的心理活動,讓學生學會把書本上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和現(xiàn)有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師:于是,蘇軾寫下了一首小詩,它成了流傳千古之作。讓我們好好地來誦讀一番。

(1)以各種形式吟誦

(2)思考: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古”、查字典理解意思

“嬋娟”、通過課文后的注釋來理解

我們在學習古詩時,對于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既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工具書來幫助我們理解。

說明:文中《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片段的意思,文本中有現(xiàn)成的解釋,學生只要找到相對應的小節(jié)朗讀一下就能自己理解,這里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但是其中,有兩個詞的含義,學生理解起來有一些困難,一個是“古”、一個是“嬋娟”。理解這兩個詞的解釋并不難,但是,老師完全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機會,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學習古文的方法。例如:“古”可以通過查字典、“嬋娟”通過看課文后的注釋就可以理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睂W生掌握了一些學習的方法,今后學習起來,就有法可循了。

(3)對照解釋背誦

1、出示完整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誦讀,配樂演唱。

2、師介紹蘇軾以及蘇軾的其它作品供學生課后閱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03302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